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3: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10-0054-04

近年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受到我国越来越多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企业文化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是发挥了精神引领作用,全面渗透到组织的制度建设、流程再造、架构优化、创新转型等领域;二是确保了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方向明确,避免短期内的盲目冲动和路线偏离;三是激励人心和凝聚士气,不仅让员工对银行怀有认同感、归a宿感和自豪感,进而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员工相互间的粘结力;四是对外宣传和塑造了银行形象,将银行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内容向社会公众进行传播和普及,并从中识别和发掘出认同本银行经营理念的潜在客户群体。因此,我国许多商业银行都已规划或正在规划符合自身特色及战略目标的企业文化。随着我国银行业跨业、混业的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随着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代表的新兴业务迅速崛起,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本身也不断经历着扩张、碰撞与融合的动态演进。

一、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

(一)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界定

按目前学术界的一般定义,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共同恪守的基本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具体到商业银行,它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的整个实践过程中,通过全体人员共同营造、认同和遵守而形成的银行哲学、银行精神、价值观念、银行道德、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意识形态的总和,以及银行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外在形象[1]。

(二)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层次性

从文化的层次性来看,企业文化通常可分解为三个层次:一是最核心的精神层,包括企业愿景、企业目标、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等意识形态或文化观念;二是处于中间的制度层,包括管理制度、运作方式、激励机制和行为准则等;三是最外部的物质层,包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建筑、广告、形象标识、产品包装设计等,是外人最先观察到的企业文化。实践中,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通常包括三至四个层次(见表1)。

招商银行与此略有不同,其物质文化层进一步分解为社会层和行为层两个层次(见表2)。

(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强调企业经营的诚信与稳健原则。如工、农、中、建都明确将“诚信”或“诚实”放在第一位,交行的“责任立业”同样包括了对客户利益的承诺责任。事实上,不仅五大国有控股银行重视诚信原则,许多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如浦发、光大、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也都如此。此外,“稳健”是商业银行长久以来遵循的另一个根本传统,唯有如此,才能在业界建立良好声誉,赢得客户的信赖。尽管商业银行强调创新和绩效,但其重要性通常要排在诚信和稳健之后。以“因势而变”著称的招商银行虽然将“创新”摆在前面,但同时也不忘强调“稳健平衡是核心”。

2.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以人为本,表达出了两层含义:第一,以客户为本,竭尽所能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而银行也在此过程中获得相应回报,实现了和谐双赢;第二,以员工为本,让员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力得到展示、创造得到激励、贡献得到尊重,使每个员工的价值目标与企业愿景有机地融合,最终目的是实现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客户之间的和谐,实现企业、客户和员工的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3.强调团队合作与执行力。首先,银行同业间业务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如果完全依赖销售人员个人关系去争取业务,则客户流失的可能性较高,因而强调银行营销组织团队,包括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网点结算人员等的整体作用,才有利于巩固客户关系;其次,银行业务大多是综合,且客户贷款融资的需求还需要产品部门的严格审查,需要银行内部销售人员、结算服务人员和产品审批部门相互协作;再次,业务部门为了向客户提供一站式、一揽子服务,必须将本部门的各种产品和业务人员都调动并整合起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最后,业务部门之间的交叉销售,如公司金融业务与个人金融业务、私人财富管理业务与投行业务等之间都可以实现跨部门的相互支持,共同推动。

二、投资银行的企业文化

投行业务泛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各类经济活动,包括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专业从事投行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即狭义的投资银行,如美国的投资银行、英国的商人银行及我国的证券公司;广义的投资银行则指所有涉足投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除投行(证券公司)外,还包括信托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顾问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同时也包括了商业银行的投行部。与商业银行相比,投资银行不仅在服务内涵、盈利模式和作业特点上迥然不同,同时还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狭义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服务的专业与高效

在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中,通常并不刻意强调“专业”和“高效”。一方面,与传统的商业银行存、贷、汇业务相比,投资银行业务由于涉及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相关的方方面面,从债务融资工具承销、IPO发行、项目融资、财务顾问、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到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需要金融、法律、财务、科技等领域掌握高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广发证券的“知识图强”核心价值观就特别突出了投行业务的专业性;另一方面,相对于一些商业银行庞大的经营网点及动辄以万计的员工规模,投资银行雇佣的人员较为有限,因而更强调个人效率和投入产出比。

(二)不断追求创新

对于高度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的投资银行来说,创新能力是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并集中体现在研究创新力、产品创新力、服务创新力以及市场创新力等环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驱动下,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重点已由传统的证券承销向以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创新型业务转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招商证券提出了“励新图强”的企业文化口号。

(三)弘扬卓越和进取精神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投行从诞生之初就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资本市场行情的起落,投行的经营业绩也将出现较大波动。因此,只有时刻保持进取心态、昂扬斗志,不断追求卓越,投资银行才能最终成为市场上的胜者。长江证券的“追求卓越”正反映出了这种信念。

(四)强调为客户创造价值和业绩至上

长期以来,经纪业务是我国券商收入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只有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投行开展经营活动根本出发点,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实现投行与客户的双赢。因此,国信证券、光大证券和兴业证券等都将为客户创造或提升价值摆在突出位置。

三、商业银行文化与投行文化的冲突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行业务的现状

近年来,在资本约束趋紧、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多重外部压力的倒逼下,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长和战略转型的重点正逐步移向新兴中间业务,而善于深度发掘企业客户需求、综合贡献度高的投行业务无疑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大中型商业银行就已通过控股境外投行子公司,如中银国际、工银国际、交银国际、建银国际、招银国际等,在境外开展上市保荐、账簿管理、证券承销、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2003年,中银国际还获得了在境内经营证券业务的牌照。不过,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内大规模开展投行业务主要还是在2005年以后,以央行批准短期融资券发行为契机,各商业银行纷纷设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部”或“公司及投资银行部”,从事债券承销、财务顾问、权益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投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普遍呈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工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226亿元,比2010年增长45.7%;农业银行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63亿元,比2010年增长61.7%;交通银行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63 亿元,比2010年增长52.9%;招商银行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9亿元,尽管总量不如其他大行,但比2010年增长高达83.8%。

(二)商业银行内部的投行亚文化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转型,表面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在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日渐趋同;但从深层次看,两者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分歧和差异依然巨大,产生文化冲突的可能性始终存在。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群体成员在互相交往过程中因文化模式不同所感受到的冲突和压力[2]。在企业组织内部,它体现为不同形态的组织文化因道德、观念、行事风格等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过程。

在现代组织中,企业文化不仅包括了主文化,同时也包括了亚文化。主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居于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文化,是为企业中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准则。企业亚文化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企业的副文化,即与企业主文化相伴而生,潜藏于企业内部的非主流、非制度的文化,如部分企业成员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利益纽带等结成的各种派系或小群体,他们之间或产生某种文化共鸣,从而在企业中发挥隐性影响;二是指企业的亚群文化,即企业文化的次级文化,由于现代企业组织一般包含了多个科层,各层次主体均具有其特定的业务、职责、权限,且人员构成情况也不尽相同,因而在企业整体文化之下,还可能存在次级文化,如部门文化、分支机构文化等[3]。本文所探讨的亚文化主要是第二种概念。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其内设的投行业务部门也在一定范围内孕育了投行亚文化。不过,与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相比,这种亚文化的独立性和实际影响力都较弱,原因有三。一是从组织架构上看,商业银行内部的投行业务往往脱胎于公司业务,受传统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基层,不少银行的省级、地市分支行迄今尚未成立专门的投行部,投行业务往往依附于公司业务部门,由公司业务人员兼任,基层对投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二是从盈利模式和收入来源上看,投行部的主要经营活动都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业务开展严重依赖于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信贷资产及其他部门的配合,因而无法挣脱整个银行主文化的影响。三是从激励机制上看,与商业银行其他业务条线类似,投行业务条线在预算支出和收入分配上也受到各种严格制约,无法像真正的投行那样给予业绩突出的员工以相应激励,由此也导致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人员对投行文化的感受和认同不深。

(三)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

1.在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机制上,强调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文化与追求进取、卓越和创新的投行文化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例如,商业银行投行部开发的很多投行类创新产品,在项目审批的过程中,往往会与授信、合规、财务、风险管理、资产池管理等银行其他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不一致。对于同样的监管规则,投行部理解的口径常常从宽、从松,而其他部门理解的口径往往偏窄、偏紧。

2.用人机制上,强调团队、等级的商业银行文化与突出个人效率的投行文化之间可能产生冲突。在传统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中,成绩属于集体,个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其提拔晋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而在投行文化中,虽然也重视团队精神,但更看重个人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个人能力突出的员工,获得晋升的速度较快。

3.在激励机制上,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商业银行文化与注重业绩激励的投行文化之间也可能产生冲突。从投行文化的视角来看,个人的业绩表现理应与收入挂钩,如此方能体现公正、公平;而在传统商业银行的文化理解当中,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宜拉得过大,以免造成相关人员的思想波动。因此,即便部分商业银行的投行条线在激励机制设计之初引入了市场化考核手段;但在落实过程中,基层单位常以“统筹奖项”、“二次分配”为借口截留下发的奖金,导致激励效果被稀释,甚至根本无法兑付,由此挫伤了投行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思考与建议

对于商业银行内部的文化冲突不应简单否定。国外研究表明,组织内冲突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冲突水平太高可能引发组织内的混乱无序,危及组织的稳定及生存;冲突水平太低也未必就是好事,它可能导致组织的思维和行为逐步钝化,从而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丧失革新和前进的动力[4]。因此,组织内适度存在文化冲突其实是有益的,只要管理得当,反而能够发挥文化多样性的优势,提升组织绩效。

借鉴“文化适应”模型[5],本文认为企业内部主文化和亚文化的碰撞可能出现三种结果:一是“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即一方的文化(通常是主文化)强势注入并彻底取代另一方的文化,后者被迫放弃原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被前者同化;二是“分离式”文化整合模式,即主文化和亚文化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互不接触,井水不犯河水;三是“融合式”文化整合模式,即双方在文化上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有目的地吸纳对方的优良文化成果或文化经验,以达到文化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企业新的文化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内设投行部门而言,“注入式”模式意味着放弃自身的投行文化和创新业务属性,而一个彻底失去投行文化灵魂的投行团队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生存下来。“分离式”模式尽管让投行部门在短期内保持了一定灵活性和竞争力,但从长期来看,一是“重创新、轻风控”的单纯投行发展思路迟早会引发风险的集聚和暴露;二是如果与银行其他部门在企业文化上格格不入,也难以建立和谐稳定的战略协同和业务联动关系,无法获得来自整个银行集团的客户资源、财力和智力等全方位支持。相比之下,只有“融合式”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主文化和投行亚文化的优势,确保投行业务持续、平稳发展。当然,在融合的侧重点与程度上,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转第70页)

(上接第57页)

第一,在投行业务的经营理念和风险防范机制上,应遵循商业银行主文化这一基石。在投行业务的经营方面,强调诚信、稳健对于保障投行业务创新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息改费”及各种虚假财务顾问业务泛滥,说明背离诚信价值观、片面追求业绩和“创新”的投行业务终将难以为继,由此也引发了2012年上半年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和“乱收费”的全面清理整治。传统的商业银行文化高度重视风险防控,从流程和制度上保证了前、中、后台分离及全流程覆盖;而在投行业务部门中,风险防范整体上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推动投行业务创新时,无论采取何种产品形式,最根本的原则都应是“风险可控”。在兼顾效率的同时,更应严控风险,完善投行业务审批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近年来,部分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因违规发行或代销理财产品问题曝光,已严重影响了全行声誉。

第二,在投行业务的用人机制上,应坚持商业银行文化和投行文化并重。既要强调团队的密切协作,全面梳理和发掘客户的各种潜在需求,构建联动营销网络;又要突出个人业务素质的专业性和复合性,要大力选拔、储备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全面、实务技能卓越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投行业务岗位。

第三,在投行业务的激励机制和薪酬设计上,则应承认投行业务和投行文化的相对特殊性。“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并不等于在投行部门内部没有收入差距。此外,在传统商业银行部门与投行部门之间也应实行有差别的薪酬制度,给予一线投行业务经理各种灵活的专项激励,以提升其营销客户、创造性发掘投行业务潜力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Berry, J.W. Cultural Relations in Plural Societies [M].

In N. Miller & M. Brewer (Eds.), Groups in Contact.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1984:11-27.

[2]Brown, L. D. Managing Conflict at Organizational Interfaces [M]. London: Addison-Wesley,1983.

[3]Nahavandi, A. & A. R. Malekzadeh. Acculturation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

[4]李永浩.构建银行企业文化[J]. 经济世界,2001(4).

篇(2)

关键词:咸宁市;温泉经济;融合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咸宁市温泉资源富集,且温度高、流量大、养生价值高,经过初期开发,温泉旅游一度出现季节性井喷,经过几年的开发培育,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价值利益格局,算“小账”来看,旺季游人如织,短期经济效益明显,算“大账”来看,温泉资源仅停留在泡汤旅游层面,没有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这就需要跳出温泉本身,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温泉经济”。念好“温泉经济”这本经,使其成为咸宁产业转型发展的推动力,必须根据资源特点,依托咸宁地方特色文化,文、商、旅一体化发展,以特色商业项目建设为载体,重点打造香城泉都的城市品牌影响力。以文促商、以商兴文、商旅相济、文商旅融合发展,是激发咸宁经济活力、拓展咸宁发展空间、促进咸宁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咸宁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升咸宁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以温泉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立体开发形成产业集群,走文、商旅融合融合发展的道路。

一、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文化是灵魂,商业是基础,旅游是载体。文化、商业、旅游的整体优势直接决定区域发展环境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咸宁区位优势、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产业优势融合发展,激发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加快形成文商旅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据咸宁区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定位。 在把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文商旅三结义”为核心,形成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成文的发展态势,深度发掘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注入旅游发展,融入地方特色的文化活樱带动旅游的兴盛。通过旅游促进商业的繁荣,旅游项目带来更多的消费客群,人气的聚集能更好的提升项目的影响力。通过商业组合完美文化要素,激发区域产业和服务业的活力,培育新业态需发挥消费的带动作用,而消费需要的多样化正推动着购物、餐饮、文化娱乐三大功能的积极融合,剧场、博物馆、画廊等多种业态进入文商旅街区,形成与其他购物形态的差异化。旅游在文化中实现效益、文化在旅游中找到落脚点、商业在文化旅游中得到繁荣。

二、咸宁市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咸宁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情况

1.文化发展。咸宁拥有以汀泗桥战役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赤壁之战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向阳湖五七干校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温泉、九宫山、陆水湖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近年还对茶、桂、竹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形成了以万里茶道为溯源的赵李桥、羊楼洞砖茶文化。同时,市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文化的深度挖掘,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投入,着力打造开发文化项目,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打造“香城泉都”文化成为全省优秀文化品牌,羊楼洞砖茶、嘉鱼鱼圆、通山豆豉和乌骨羊、黄袍山油茶、赤壁猕猴桃和米砖茶、崇阳野桂花蜜和雷竹笋等多项农特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根据民间传说编排的大型实景神话剧《嫦娥》、民俗风情歌舞剧《时舞・香城恋》开演,丰富了咸宁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

2.旅游业发展。积极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累计旅游产业总收入达700亿元,年均增长28.7%,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6亿人次,是“十一五”期间的4.3倍,旅游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五,跨入第一方阵。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6处,馆藏文物2万余件,古桥、古塔、古民居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连续举办多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温泉旅游咸宁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十六潭公园、香泉映月、冰雪王国、香城古街、嫦娥广场等城市景观和青少年宫、博物馆、传媒大厦等城市建筑成为咸宁旅游业新地标。

3.商业发展。加快培育“互联网+”消费热点,扩大服务性消费范围和类别。“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通山、赤壁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绿购网入选全国首批县域电商人才服务商,传统产业加速与现代电商的融合发展。商贸物流加快发展,咸宁永安商贸物流园区、中百物流中心多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加快推进。区域协作不断推进,与岳阳、九江、安庆达成《咸宁共识》,成功举办2015国际茶业大会。

(二)文商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1.旅游业发展综合质效不高。旅游产业链延伸度不够。虽然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主题景区,但是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业发展综合质效不高。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文化资源的深层内涵开发与传承不够,对休闲度假游、商务会展游等产品不丰富。

2.文化产业创新创意不足。文化创业产业开发较少,文化产业开发中,创新元素较少,同质化现象较多,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还未转化为人们鲜活外在具体表现形式,影响了文化产业的传播,也造成了社会价值的缺失。

3.产业融合度不够。在产业结构分布中,多数部门尚未形成自己的行业基础和应有规模,购物设施不齐全,旅游娱乐业较单一、商贸业规模小、配套服务不系统导致游客消费水平、消费热情不高,平均停留时间短,旅游产品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目前仅限于观光性旅游活动上,产业化的程度较低,没有发挥产业关联性作用,产业融合的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文商旅融合发展定位及策略

文商旅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又要以科学的的顶层设计,推动三者深入融合,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文商旅融合发展定位

依托咸宁的交通区位优质、旅游文化资源、产业特点,形成成熟稳定的现代服务体系,以文会友、以商兴业、以游促展,推进咸宁市的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其发展定位应如下:

1.“互联网+农业”现代商贸城

利用咸宁的旅游业、农业和文化产业的优势,积极推进商贸业发展,借助互联网优势,提升农产品价值及活力,提升城市发展能效,农业休闲产业线上线下相结合,消费体验与绿色产业文化相融合,OTO线上农特产品消费、线下旅游服务产品消费、文化产品消费相结合提升城市商业价值,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城市发展能效,带动商贸结构优化调整,逐步建成服务全国、特色发展的现代商贸城。

2.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之城

充分认识到地方传统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咸宁地方文化,培养与咸宁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质城市文化,将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光大,打造出令人民群众满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现代影响力创新性文化格局,将咸宁建设成为具有传统文化影响力、现代文化核心竞争力、创新文化发展力的文化传承之城。

3.闻名遐迩的休闲旅游地

旅游业要明确发展定位,认真整合现有资源,拓展城市的增量资源。发展定位以休闲度假胜地为核心,发展建设文商旅融合度高、品质优、影响力远的休闲旅游综合项目,项目对接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聚合旅游资源,不断形成自生性创新点吸引游客,将咸宁建成闻名遐迩的生态养生休闲胜地。

(二)产业融合发展措施

1.顶层架构设计,强化政策支撑

深刻认识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将三者融合发展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高度来规划设计。文商旅融三者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其咸宁市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也是建设咸宁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三者一体化统筹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对于支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商旅融合发展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必须对其发展有科学的引导和中长期战略性规划设计,确立相应的发展战略目标。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必须有权威、科学的顶层设计,成立相关发展指导小组,协调解决运行障碍和困难,各相关部门联动运作。发挥城市建设规划的指导作用,深度整合产业资源,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为基础,统筹协调文商旅产业发展综合规划,建设“大市场、大产业、大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以点带面,带动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效水平。

2.强化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创新型融合性项目

以资金保障为后盾,强化完善文商旅融合机制,设立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特色项目建设给予重点资金投入,对于取得了建设突出贡献的也要给予奖励,提高整个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行动落地必须在企业,企业是产业融合的主力军,鼓励企业以“双创”为路径开发地方文化特色的项目和产品,加速特色传统文化衍生产品的下线,开发特色品牌的休闲娱乐体验项目。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为创新项目营造人性化发展环境,配合智慧咸宁建设,开发文商旅资源融合的APP,覆盖产业融合各方面,将三方资源无障碍整合。

3.深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提高文化产业承载力

积极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非遗等传统文化资源向特色旅游a品转化,使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体现新的时代价值。比如,加强传统文化活动项目的社会参与度,推动市博物馆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建设,扩大传统文化资源如中秋祭月、提琴戏等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推动香城古街的老字号聚集抱团发展,发挥老字号的品牌叠加价值,建设老字号合作经营平台。

4.加强传统文化开发,产品内涵升级

开发融合产品方面,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线路设计融入地方文化和商业资源,实现文、商、旅资源联动和消费全产业链开发,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推动产业发展,支持特色文化主题公司企业及社会组织参与区域文商旅融合项目建设。打造品牌节庆活动包括创新举办“茶文化旅游节”、“竹文化展”、“国际温泉旅游节”等功能区品牌节庆活动,提高中秋祭月、打桂花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的开放性和知名度。

5.提升传播宣传影响力,全面打造城市形象名片

以武汉城市前花园建设为定位,必须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除了需要文商旅融合关联发展外,传播宣传城市形象,这也是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之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多要素集合的营销平台,扩大宣传影响力,塑造文化品牌。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向外宣传咸宁的优质资源,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推介咸宁旅游产品,从而带动全产业链发展;把握武汉城市圈协作契机和友好城市资源体系,积极参加国内外宣传推广活动,按对象分层传播、不间断宣传、有计划展示,通过媒体覆盖和错位宣传打造城市名片新形象,整合宣传营销成为传播美名扬的重要渠道,逐步向外界展示咸宁城市形象,产业融合发展扮美武汉前花园,让咸宁成为更多游客休闲娱乐的首选目的地。

文商旅产业融合之路是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之路,而且将走向更为复杂和深入的融合,同时与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虽然目前产业融合之路还存在诸多问题,发展速度效率还不能与市场需求完全匹配,但是产业发展的综合化、集成化、交叉化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充分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路径,才能真正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黄晓慧,邹开敏.“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2]王志标.文商旅综合体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经济纵横,2014,10.

[3]姚腊华.开封市文商旅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分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03.

[4]徐印州.广州商旅文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考[J].城市观察,2016,04.

北京市西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西城区旅游与文化、商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N].中国旅游报,2014,05.

篇(3)

一、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类型

文化产业新业态为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领地。不同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对不同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的类别进行探讨,能够为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的开拓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图1所示为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及创新模式结构图。

1.全新业态全新业态的产生一般通过需求创造和技术创新两种途径。随着居民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新的资源也随之被开发出来以满足少数群体的需求,这一少数群体慢慢积累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后,就预示着一种基于需求的新业态正在萌芽、成长。这种因需求细分而创造的业态从传统文化产业业态中逐步脱离,形成独立的全新业态。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背景下,企业会根据人们在新技术环境下产生的新需求特点,创造出新的内容产品,培育出一批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比如数字化技术下诞生的微信、微博等基于互联网服务平台的相关应用研发,开启了文化产品的微信支付、在线实景体验等新的消费体验模式,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挖掘空间。

2.改造业态由于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着来自新兴业态和其他产业的冲击,市场被逐步蚕食,市场份额也持续下滑,而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进行改造升级是提高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突围发展的途径之一。文化产业的改造业态既包括充分运用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元素与功能,丰富其文化表现形式,推动业态的不断创新,也包括从引入新载体和新商业模式的角度入手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提升改造,如日益丰富的数字化移动终端以及以淘宝、亚马逊等为载体的网络商业模式等都为当前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4]

3.融合业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融合是两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在内外部作用下的资源整合、活动延伸、产业链重组的过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这种异业间融合是文化产业新业态产生的方式之一。[5]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产业竞争的综合因素作用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一方面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是文化产业面临激烈竞争的现状而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生存之路的探索。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而衍生出的文化旅游业,既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产品内容,也扩展了文化产业的服务边界和品牌效应,两者的交叉融合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之举。

二、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创新模式

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或内容等资源、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新业态也对发展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对资本、内容、组织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基础上形成了商业运作、资本运作、组织管理、表征呈现、内容创意五种创新模式。这五种创新模式既可以作为反观不同类型文化产业新业态得以形成的参照点,也对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常态化、持续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商业运作模式商业运作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融合来孕育新的文化业态。文化产业从横向或纵向延伸出相关的产业或产品,以衍生品或延伸业务的开发来实施下一轮的商业运作,不断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产业链条,使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走向成熟化。涉及交易、买卖等活动都是商业运作的一部分,在整个商业运作链条中,抽离或改变其中一个元素就有可能影响整个产业形态的发展。因此,创新商业运作方式是发展新业态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产业中出现的虚拟交易方式正是创新商业运作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文化产业交易是在固定场所消费有形或无形的精神文化,虚拟交易方式的出现不仅使随时随地的支付方式成为可能,也把消费体验由实地实景扩展到虚拟场景的现实可感体验。比如,“旅游虚拟体验网”即是利用三维虚拟成像技术,使消费者可足不出户进行类似3D场景效果的全景虚拟体验,虚拟体验集景区信息展示、导航导购、景区监控于一体,也有微缩地图指引、快速切换场景等应用。[6]这种新型旅游方式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就要求致力于电子商务的旅游业务对旅游体验观赏点进行技术性转化,这样会更有助于虚拟旅游带动现实旅游,实现线上线下的双重创收。

2.资本运作模式资本运作模式是在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模式中区别度不高的一种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多元化投融资的资本运作方式来发展新业态,尤其是在文化产业中,通过无形资产来进行产业化运作,力图以更小的资本投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由于文化产业新业态很大程度上处于培育期的初级阶段,商业模式并不完全稳定,因此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既是分担发展风险的有效手段,又是完善新业态产业链、拓宽新业态业务所需资金的必然要求。

3.组织管理模式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组织管理创新模式包括企业内对文化产业中生产和资源组织管理方式的变革以及企业或行业内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创新。文化产业组织管理模式的调整和变革可以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使企业在产业中获取更大的发展自由度和发展自,进而推动具有显著发展潜力的新生业态的形成。文化产业新业态的融合与改造必然要与其他产业或元素相交融,尤其是异业间的糅合会对文化产业中的组织结构模式提出新要求。比如“文物酒店”这种集较强文化性与浓厚商业服务性的整合,使得双方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依托于文物而进行酒店服务业拓展的战略不同,由于“文物酒店”是一种双元素的综合开发,文物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性物品,而酒店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文物的开发作出延伸,提供文物宣传及观光的平台,因此在文物管理与酒店管理的两者之间必然要进行组织管理的创新性设计。

4.表征呈现模式传统文化产业业态包括书报刊出版、印刷和发行业,文化艺术业,文化娱乐业等,而新业态则可以在这些原有业态的基础上,借助新技术等应用来进行多渠道、多元化的呈现,这种新的表征呈现模式可以带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多终端的呈现、多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得以实现。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各种形式的内容呈现载体日益丰富,数字出版、3D动漫、会展等具有新时代气质的文化产业带来更有创意的表征形式。除传统的书刊出版企业外,许多互联网企业也在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创新文学作品的创作渠道,创造出一些新的形态。例如豆瓣读书正是利用网络平台为大众提供出版发行的渠道,同时出售传统图书的电子版以及经典网络内容的特辑。这些方式实质上都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容,也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创新性思路和途径。

5.内容创意模式内容创意是文化产业新业态产生与发展的“源头活水”。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内容只有具备独创性,企业的商业运作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商业运作和资本运作、企业管理创新和表征呈现形式的多样化等文化新业态创新模式必须以内容创新为基础。与前面几种创新模式不同的是,内容创意模式的可复制性不高,更有利于差异化的运作,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创新的核心模式。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产业内容及资源,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使效益最大化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培育的目标之一。而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对文化产业内容进行创意性开发的“二次”加工处理,依托于具体的内容元素,开发其符号化的内涵,赋予新的价值意义,也是对文化产业内容更深层元素的挖掘和思维再现,这种挖掘和再现是新业态发展的富矿,具有发展空间的无限可能性。

三、中国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新业态有助于完善产业的组织管理结构、拓展产业链、开拓商业运营模式、促进资源的创新整合,而不必局限于传统的发展思路。针对以上5种创新模式,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开拓思路,运用高新的技术手段、完善的组织结构,来带动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创新,获得持续的、稳定的科学发展。

1.立足缝隙市场,建构分层化的创新发展模式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培育是立足于新资源或新需求而形成的,因此对消费市场进行定位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随着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由小变大、市场细分由大变小,在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创新模式下,依据市场缝隙理论进行定位,致力于分层化消费市场建构,是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最佳选择。在出版领域,诸如基于互联网的豆瓣阅读等平台做得风生水起,是文学创作新业态形成发展的一种类别。豆瓣阅读的成功不仅在于内容的丰富、广大的读者群、便捷的获取方式等方面,也在于其实行免费与付费并行、引入内容后的再分成等商业模式。实行“免费与自行定价相结合、豆瓣与作者再分成”这种分层付费的方式也便于培养读者的付费习惯;在引入的其他电子书方面则是与出版社按售价进行再分成。目前,豆瓣阅读只是占据部分小众市场,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集中于长尾理论下的用户体验、产品开发等方面,以期培育完善的、有利可图的新业态形式。

2.实施精准营销,培育消费定势人们对于新业态的接受可能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发展过程中可实施精准营销,对消费者进行逐步渗透,以此培养人们的消费定势、稳定消费需求。2014年,互联网电视成为技术融合背景下发展较为迅速的产业。无论是传统电视台、电视制造商还是互联网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家庭客厅,尤其是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凭借丰富资源及雄厚的资金,相继推出各自的产品,使互联网电视(OTTTV)散发勃勃生机。诸如乐视网所推出的乐视超级电视在与百度影音推出的“棒子”、湖南电视台推出的芒果嗨Q等一系列盒子的竞争过程中,则占有较大优势。乐视超级电视有效利用了乐视网的巨大内容库,并不断优化系统性能、研发更多的应用系统,这个过程若没有优质的乐视网内容资源作为依托,以原有乐视网巨大用户资源作为基础,单纯凭借高性能的电视机硬件制造及应用商店是很难占据市场的。

3.整合文化产业资源,重组核心价值链文化产业可以借由新业态来进行资源整合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确保企业持续的创新力及发展活力。利用数字技术、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对原有优质的文化产业资源做进一步优化,以生产具备高产出价值的文化产品,并充分强化此产品的开发空间,形成固定的价值链条和发展路径;对于未得到充分注意力的产品及未能较好开发的文化产业资源,可以利用多种推广渠道,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来开发相应的需求元素逐步吸引消费者,以此充分利用产业资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在图书出版行业,出版商可将畅销的图书转码为网络资源,实行线上线下多渠道的销售;可以分专题、分平台进行重新编辑,以特定群体为稳定消费群;可以进行版权分销等二次交易。而对较为零散、尚未确定销售前景的内容,则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由免费向收费,或通过琐碎资源的整合编制特辑来扩大售卖量。

4.开拓行业合作思路,发挥产业间联动效应文化产业新业态大多是在不同行业间互动、渗透的过程中形成而稳定下来的,因此新业态在不同行业间的互动合作方面更有潜在优势,也更便于产业间联动效应的发挥。具有潜在联系的行业之间建立联盟,既可以共同研发产品和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又可以延伸自身业务,避免来自同类别企业过于激烈的竞争。视频网站与电子商务的联盟对于新业态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视频网站的营收通常来自于广告收入,但随着带宽的加速、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视频网站则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除了通过购买大数据来进行精准推送,也逐渐陷入固定的模式而难以有所创新。新技术的研发使得电子商务可以将网络视频中的物品进行技术上的处理,使观看视频者点击视频中的物品即可直接购买,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影视的宣传推广作用及大用户的优势,又为电子商务提供了资源平台,这种在表征呈现和内容创新模式中的创新将会使双方占据新业态领地的制高点。

篇(4)

关键词: 校园高层;空间复合;功能多义;融合

1.城市商业区内的校园建筑问题研究

1.1忽略对外的商业空间

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处于这种环境中的校园用地也是如此,采用高层的建筑形式是最理想的模式之一,既节约了用地,也体现了学校不同的建筑属性,更好的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特色。而商业繁华区又为学校招商引资,很好的融入了周围环境,延续了周围的商业界线,使城市商业轮廓线整体连续。所以在不同的时展背景下,要做出符合当下情况的建筑模式,能让学校内部与外部商业环境达到双赢。而现在校园与外环境基本采用隔离模式,更注重保护内部环境,从外环境的角度看,会造成一定的空间用地浪费。

1.2功能定位单一

现在存在的校园高层多为宿舍楼、教师家属楼或者教师工作办公楼,从属性上来说更满足对内部的需求。对于地处新规划大学城或者郊区新校区的学校,这样的功能分布很合理,但是对于繁华商业区的学校高层来说,没有对各部分人流做出明确分析,使建筑内部业态结构短缺,功能结构过于单一,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功能多义性和空间效益最大化。

1.3从内到外在职能定位上的自然衔接

校园建筑本不该具有商业用途,但处于城市中心商业区的校园高层建筑比较特殊,它至少应该满足对校园内和商业区外部的两方面需求,才能做到对城市用地的全效化利用。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空间,各自所达成的目的也不相同,内部的使用人群为师生,外部的使用人群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有购物、旅游、休闲或者来学校观摩等等。如何才能做到在不干扰校园内部环境的同时能保证对外使用效益,既能相互独立有能很好的融合,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2 案例研究

2.1 文化大厦的基地环境:

西安音乐学院文化大厦位于西安城市南北主干道长安路与二环路交叉路的西南部,在陕西省文化、体育、科技中心建筑群体的正南方。大型十字路口的地段具有一定特殊性,再加上其校园建筑内向性的特质,使其在路口退后形成一个转角小广场与城市步行道。

基地南侧是西安市第二大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南北主轴线上的的小寨商业中心。具有人流量大、功能业态复杂、交通拥堵等特点。而一个文化性质的建筑群在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不能发挥出该用地的最大效益,而周围杂乱的、动态的空间特点也破坏了学校安静、内向性的特点。而文化大厦建成后属于商业酒店与文化演艺大厅为一体的模式,校园将彻底与外部联通。

2.1 文化大厦的概况:

西安音乐学院文化大厦是属于小寨商业中心的大学老校区,位于十字路口,目前有学生和老师在办公,使用人数较少。但屈服于紧张的用地和外部商业环境,在校园内部修建高层建筑,但都是教师集资家属楼,随着时展,为了与周围环境更好的融合,利用外部商业带来的效益,采用了建设高层建筑,对外开放。文化大厦作为学校出资修建,采用内外融合互通的模式,对内外部人员共同开放。总建筑面积约为35,000平方米,包括底部裙房――演艺大厅和1幢26层高,塔式的音乐文化大厦,带有单层高的地下室,设有:一到二十六层为酒店,地下室,设备用房和车库等。外形一体化设计,波浪形的外表皮与屋顶合为一体,具有流动感与韵律美,体现了音乐――文化的艺术性质;大厦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钢条玻璃幕墙外表皮,处处透露出时代与艺术气息。

3.解决策略

3.1功能复合化、空间集约化策略

功能多样化,复合化是现代建筑的特点,城市综合体就是这样一种模式,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更方便,效率更高。在用地资源紧缺的城市商业区,人流复杂,需求日益产生变化,过去单一的购物生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新的需求。校园建筑主要是教育功能定位,结构单一,没有考虑到外部商业氛围,如果单纯内部功能定位上来说,不光要利用高空和地下空间,还有考虑到周围的人流需求,使得功能设置多样化,复合化,多种业态模式并存,利用周围不同环境设置不同特色功能区,提升城市与校园的活力,达到该空间应有的效益。使城市方与校方都有优势,达成双赢。

3.2利用文化功能与形象设计来提升文化品质

西安音乐学院文化大厦,利用裙房的的演艺大厅与文化建筑独有的艺术外形整体化设计,保持了从校内到校外的空间延续。首先从功能上产生延续,能让内部和外部的人流共同使用这个空间,也就是说高层内部至少应该有俩种功能,一种是学校的文化性质功能,可以不对外;一种是对外的商业功能,但同时也能对内使用。再者,从外形上来说,不同种类的建筑会有独特的文化属性。校园高层建筑具有校园建筑的特性,比如教室会有其独特的大玻璃窗,连廊、活动平台;而住宅建筑则表现出飘窗或者阳台的外立面;艺术中心的设计更加艺术化;商业高层一般有商住集合模式,商办结合模式,酒店旅馆等,表现出不同的外立面。如果外立面能一体化设计,表现出从学校向外部延伸,过渡更加自然衔接。

3.3支持商业区校园高层开放策略,实现效益最大化

城市用地空间紧张,客观来说算是学校占用商业用地,这不是先后问题,而是谁更适合,谁在这片空间氛围中发展的更好,但是现实状况不能改变,后发展起来的商业区不能让学校迁走,工程量太庞大,那就只能互相退让,互相融合。支持校园高层对外开放,引入商机,达到不管对学校还是对城市商圈效益最大化的理性状态。

4.结语

文章通过对商业区的校园高层进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功能定位的空间应该配以相符的功能属性。节约城市用地、使得空间发挥出最大化的效益,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也认识到高层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模式,要合理利用空间,功能复合化、空间集约化是节约空间的有效模式。文章也适用于与不同空间环境相联系校园高层,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卢泳 高层建筑楼层空间的内容聚合-有关高层建筑的思考与实践 [M].天津

篇(5)

关键词:商业化大众文化 全球化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在文化传播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现阶段商业利益驱动下,以娱乐为主要形式的商业化大众文化正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信息技术对商业化大众文化的全球化出发,对其推动作用进行浅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文化趋同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类理性建构了现代文化的本质,即从效率、可测量性,及以计算、度量、规范、驯服自然为目标的技术理性角度出发对前现代传统社会进行重新规范。由技术、工具和产品构成的现代工业社会中,现实本真的一切变成了“人造自然”。以手段的最优化作为理性最高要求的技术,对先进工艺的运用、可计算手段的改进、科学方案的严格选择,可以随意对事物进行预定、限制和强求,其结果是必然带来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同时这一结果也逐渐消去人类所固有的文化记忆,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开来,把其普遍的理性主义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一种全球化景观。因此,商业化大众文化也在全球化过程中不断张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和商品交换逻辑向文化领域推进的集中表现形式中,大众文化是理性主导下的科技对主体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及生产消费行为进行规划的必然产物。以大众为消费对象,凭借大众传媒无浓度、模式化、易复制的传播方式,遵循着市场规律大批量生产的一种文化产品现象得以展现。

当今信息全球化与商业化大众文化的共同发展

在这个高度编排程序的现代社会中,主体、材料、市场,为了生产和分配商品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市场经济中,知识变成了以公式、广告标语和二进位数码编制出来的信息代码。技术为沟通的保证促使了文化交流和对话的频繁,即时通讯工具为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沟通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这其实也为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像目前传播比较广泛的开心网等网站都是以交友沟通的网络社区,他们的出现为商业利益所驱动,但实质上仍然发挥了文化交流平台的功能。这种商业化的大众文化的全球化一方面是信息全球化的一个写照,另一方面也确实促进了整个文化全球化的发展。

“纯粹数量的东西-大量的人-可以被转换成一种量的决定因素;它也就变成为一种共同的社会特质,即彼此没有差别的人,却又在他自己身上重复出现的种属类型。”以及“大众的一般形式意味着,在那些个体中构成大众的欲望、思想和生活方式方面是别无二致的。”在商业化大众文化兴起的过程中,人的主动和互动是促使文化交流的基础。而不是像文化产品的那种“单向传播”。因此,这种文化交流中则会更多地体现“文化的相互融合”而非“尖锐的文化冲突”。

信息技术对商业化大众文化全球化的作用形式

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按市场经济逻辑进行运作,市场占有率、投入与产出、赚钱与赔钱以及利润最大化成为大众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其商品的生产及消费都已被价值规律所统摄。寄生于大众传播技术和闲暇时间的大众文化,把艺术追求自由的自律性与商业追求利润的排他性完全溶合起来,构成意识形态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完美融合。大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文化及艺术产品的商品化,“在垄断下的大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和行政管理的高密度集中化为文化及艺术的各个主要部分的商品化创造了条件,从而使文化商品化成为可能。

篇(6)

关键词:商业景观;自然设计;文化概念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商业景观项目并非仅仅shoppingmall或者大型商圈等的景观设计,而是展现了具有娱乐性、标志性、纪念性等等丰富多元特征的项目案例。这些隐性的文化特质犹如项目的灵魂吸引着大批的人流,最终带来商业收益。可取的商业景观项目主题有很多――绿色低碳、科技人文、社会责任感等等。在硬件设施上进行相应的改变和完善,为休闲娱乐的消费过程提供多样的空间环境。这样的方式能够使消费者在互动和交流时有一个轻松的平台,从单纯的以购物为目的转变为体验过程,从而弥补现代都市生活的缺陷,让人们不再觉得都市生活单调、枯燥,反而轻松愉快,让人心情愉悦。商业景观空间可以包括商业广场景观设计,商业街景景观设计,商业中心景观设计,商业办公景观设计。本文主要介绍在商业设计中将多重体验和多重空间感受融入到商业空间之中的设计理念,该理念主要为了形成具有多样化、层次化和复合化特点的交融空间。文中结合着闻名遐迩的相关商业空间实例,来分析商业空间的美观与丰富性多样性并存的创新设计与文化融合所具有的巨大作用。

1商业景观的空间设计理念

对于商业景观的设计而言,空间的安排是很重要的方面,如何将空间进行巧妙的组织,使得商业区与城市区成为整体是商业景观空间设计的一大主题。空间的完美融合能够使得商业空间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将过渡空间进行巧妙的运用,可以使得人们在购物之余拥有休闲娱乐的平台。因此,在商业景观进行空间上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将商业空间做到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消费等多方面的需求。

1.1合理衔接商业区和城市区,将中介过渡空间做到组织合理

处于商业区与城市区中间的过渡空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开放优势,如果这些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能够得到合理的组织和利用,那么这样的过渡空间对引入城市活动和人流而言大有裨益。合理的利用能够让商业区与城市区得到很好的衔接。Solana蓝色港湾是北京首屈一指的时尚购物娱乐新地标。它的优势在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北京最大城市公园――朝阳公园的西北角,以及它所倡导的开放式购物体验。虽然在典型的中国北方城市,Solana蓝色港湾大胆沿袭了传统欧式生活中举行户外庆典的文化传统。通过一系列松弛有序的空间,营造“街巷”般的感觉。中心广场――作为Solana蓝色港湾会面、互动和娱乐休闲的重要枢纽,中心广场的设计模仿欧洲“城镇广场”的概念。为展览 、演出创造了有利场所。同时。喷泉、音乐和多样性的主题活动为这里带来了大量人气,形成了人流的聚集点。融合滨河区和朝阳公园――朝阳公园的前湖被延伸到地块内,为蓝色港湾创造了入画的天然背景。运用多样的颜色和材质,从小尺度的铺装,到马赛克和丰富多彩的材料变化,来打造极具视觉效果兼具趣味性的景观。在这里,游客可以一边用餐、喝茶,一边欣赏北京城市的“绿色心脏”。

1.2为形成商业空间的整体化,可用人行流线将室内室外连接

大型的商业项目景观可以当作公园来设计,让购物者感觉是在公园漫步,同时室内景观设计与室外景观设计需要相呼应和配合,实现景观的最大延伸。

对于商业建筑而言,人流量一般较为密集,因此采光和通风是建筑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除了建筑设计时考虑该因素以后,在商业建筑外部也可以加以空间利用从而有利于商业建筑引入自然的光线和通风。一般大型的商业建筑内部会形成步行街,使得人们在购物时能够自然通行于室内和室外。就将上海宝山祥腾生活广场作为例子,它的景观设计是将流淌的水流纹样作为整体铺装的理念,在广场内街围绕这一理念进行构造和装饰,这样的铺装使得建筑的硬朗现代风格被柔化,将内街空间的限定感进行弱化,从而使得建筑内部与外部进行流畅的贯穿。水流式的铺装能够将室内和室外进行巧妙的衔接,从而形成商业空间的整体化,增强了室内和室外的连续性和互动性,让购物空间能够体现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2商业景观的内容设计理念

2.1利用自然元素的引入形成商业空间与自然空间的交融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自然有一种本能的向往和渴求,因此在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利用各种自然元素例如广场树阵、草坪、灌木、花卉、自然水景等对商业空间进行装饰,能够将自然文化与商业文化进行交融,满足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例如上海南京西路的园艺设计中,将灌木修剪成熊猫的形状,在花坛中间栩栩如生,周围配以粉色的花朵,为城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这样的创意设计使得植物与动物相结合,在绿色植物的天地中感受到动物的生动活泼,从而突显景观设计的特点。

2.2通过自然式体验的引入形成商业休闲空间的舒适体验

在对商业景观进行设计时,设计师通过将自然的体验移植到商业空间之中,将自然元素在商业空间中进行独特的布置,从而形成休闲的娱乐空间。悉尼达令港南部,也就是今天被人们熟知的Darling Quarter,是澳大利亚最引人入胜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达令港成功地打造了南北向、东西向两条人行走廊,连接起市中心、唐人街和海扇湾。城市居民和游客可以沿街购物、观光、品尝美食,尽情享受休闲生活。达令港改造的另一关键点是让城市公共绿地空间更好地为家庭活动服务,促进城市居民间的交流互动,进而使整个社会更为和谐,更有凝聚力。本项目广泛使用了从德国引进的儿童水上游乐器材,水闸、水泵、螺旋水斗,这些最先进的器具可以让小朋友们全程控制水的流动。水流通过水渠注入一个个游戏空间,这些空间都是由混凝土打造的,极具雕塑感。同步喷泉、水闸门、水轮、光滑的大石头,所有的设施都是为了小朋友们能尽情的探索与享受这个精彩的水世界,并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游戏。游乐园四周设有各种功能设施,以及阳光露台咖啡座、遮阴廊架、户外剧场大台阶休息区,让父母亲、照顾小朋友的阿姨们都可以参与到这个不设围栏的欢乐园中。

2.3将文化概念合理引入,形成商业与文化的相互交融

2.3.1将商业空间塑造文化特色

人们在进行商业消费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引人入胜的文化体验,文化是精神层面最丰富的内容,它具有横向与纵向的多元性,不管是从当代文化来看还是从历史文化来看,文化一直都是人们心灵层面不变的重要内容。在商业空间中引入文化概念和文化因素,能够让人们在进行购物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新三里屯时尚文化创意街区,北区设计为高端消费人群营造出舒适独立的购物环境。在建筑上,北区也显示出典雅高贵,北区北座命名为“时尚前线”,该建筑随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北区东座命名为“水晶立面”,其设计采用玻璃的华贵剔透与金属的坚硬前卫相结合。对比北区,南区消费水平更接民化,是一个汇聚书籍音像、艺术画廊、酒吧等的时尚文化休闲消费中心,包括“尊贵品位区”、“艺术文化酒吧区”、“潮流区”、文化广场和时尚大道等,市民可在此购物、泡吧、健身、看电影、垂钓。闲暇时,市民可去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散步。在建设上,南区注重的是时尚。

2.3.2.将商业空间赋予文化内涵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故事,独特的地域文化能够给一个城市带来一种充实、悠久的感觉,具有文化魅力的商业空间也是一样。将文化内容融入到商业空间能够提升整体的涵养,让商业空间具有自身的特色和魅力,不再只是作为盈利的场所,也可以是文化交流的平台,福州“三坊七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福州“三坊七巷”主要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现与挖掘,将建筑整体构造成江南小镇的古典风韵,充分突出了唐宋建筑的特色,利用青砖灰瓦石库门等古典建筑材料进行现代建筑的构造,将古代建筑元素充分融入到现代的商业空间之中,从而将商业空间做到具有特色和内涵。这种文化内涵的融入,为商业化的改造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3 结语

商业景观空间兼具易达性、舒适性以及文化性,能够实现空间的交融。通过对城市空间的优化改造,或者自然元素的融入,也或者文化内涵的赋予,都能够将商业景观空间做到具有自己的特色,变得与众不同,将商业景观空间不再局限于商业化一个主题,而是真正实现多元融合。

参考文献:

[1] 张金霞.商业建筑室内环境对购物心理的影响[J]. 山西建筑. 2009(04)

[2] 刘廷杰.后现代的商业空间――体验一种非"短暂"的时尚[J]. 时代建筑. 2005(02)

篇(7)

媒介融合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即是媒介用户在物质层面、操作层面和理念层面的变化[1]。不同媒介之间的功能发生整合,媒介产业之间的融合使传媒与商业边界模糊,传播内容生成的界限不再清晰,技术赋权与信息赋权使大众一跃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给传播生态带来了较大的转变。

(一)技术形式融合为红色文化传播创造了更大空间

媒介融合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存提供了技术便利,无论是红色文化遗址的保存,还是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都离不开多种形态的传播媒介。传播门槛的降低和传播工具的普及,使大众从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传播主体,拥有了收集、信息的主动权。传播超越了公共传播与个人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的界限,传播内容的生产者和接收者的二元身份在多媒体客户端得到统一,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多样化、传播方式灵活化和传播过程互动化,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准入门槛低、方便快捷和互动高效的互联网平台。传统媒体在红色文化内容生成上的权威性,在有了新媒体附带的流量加持后,必将转化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将红色文化传播提升至新的层面。

(二)产业融合为红色文化传播创造了更多业态

媒介融合除了给红色文化传播带来技术上的便利之外,产业融合也为红色文化传播创造了更多业态。媒介产业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媒介内部不同媒介形态的融合,形成了复合的媒体生态圈;另一方面是媒介与外部产业的交叉与融合,形成网状的传媒产业链[3]。产业链的延伸使传媒产业的内外关联度不断加深,传媒产业边界模糊化,多产业资源和功能整合也不断强化。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旅游、影视、文创产业相结合,衍生出品种多样的红色系列产品,比如,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红色旅游的开发、红色影视作品的制作、红色文创产品的研发,都可以在普及红色文化知晓率、延续红色文化生命力的同时,更好地实现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多重平衡,为陕南红色文化的传播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社会形态融合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

技术变迁与社会脉络重塑具有勾连,新传播技术兴起而出现的媒介融合,将不同维度上的媒介重新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全球化的、涌动的“网络社会”[4]。媒介融合发展至今,给大众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便捷和产业上的扩展,更多的是交往手段、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迁。新媒介之“新”,不仅仅是时间序列上的新,也在于它为社会连结提供了新的方式、尺度和标准,并对社会传播图景产生影响并发生改变[5]。新旧媒介彼此交融形成新的传播形态,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播环境,个人作为传播主体拥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和传播信息、创造和实现价值,媒介融合对大众交往观念和传播方式带来的影响也将改变陕南红色文化传播的社会语境。

二、陕南红色文化传播的困境

媒介融合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传播生态,为人们提供了连结世界的新标准和新尺度,但以技术为基础的传播变革以及在传媒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对市场的跨越、对用户的知识技术和媒介素养设置了相应的准入标准,导致传播也面临着一定困境。

(一)传播内容的可读性不足

新旧媒体融合产生新的传播形态,使大众参与传播、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的意识不断增长,传播内容也异常丰富,从多个方面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据筛选和兴趣推送为受众营造了信息茧房,可读性、趣味性和刺激性成为媒介内容传播通畅与否的重要因素。新媒体平台控制了信源和信息传播,掌握着网络空间话语和规则的定义权和解释权,并利用算法为用户精准推送信息,甚至是“投喂”信息。应提高红色文化传播的可读性,让红色文化传播进入大众视野,融入大众的接受范围,让陕南红色文化成为大众自觉传播的议题和主动消费的对象。

(二)红色文化商业化的不良倾向

红色文化与产业化的结合使其走向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商业性的侵蚀:一方面是大众化主体对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冲淡,使媒介融合语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播丧失了主导权;另一方面是商业趋利性,使红色文化传播出现肤浅、扭曲、拜金等不良倾向。此外,虽然陕南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存在对现有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传播手段传统单一、区域结合度不高的问题,使其未能根据融媒体时代的用户需求进行分类开发。因此,如何把握红色文化传播与商业的尺度,强化区域红色文化的特色定位和辨识度,也是陕南红色文化传播进程中需要破解的困境。

(三)传受双方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媒介融合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新旧媒介形态的融合与互补,一种是生产出崭新的、汇聚众长的媒介形态;另一种是传统媒体凭借其内容生产的专业性入驻新兴媒介,获取受众影响力。媒介融合对媒体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应是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而是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红色文化传播更需要媒体从业者具有坚定的政治意识和阵地意识,把握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占领舆论引导和思想引领的传播主阵地。因此,如何培育并进一步提升媒体从业者和用户的媒介素养,构建良好有序、传受均衡、主动传播、全员传播和全息传播的传播环境,是陕南区域红色文化传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陕南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思考

红色文化不仅传递着一种文化信息,代表着一种社会现象,更具有教育、引导、培育的功能和作用。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保存好、继承好和发扬好陕南红色文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探索。

(一)传播内容:引导性、可读性的生成与增强

随着传播技术门槛的降低,新媒体以其便捷性吸引了大量用户,传播内容生产存在庸俗化、肤浅化和娱乐化的倾向,红色文化传播应如何生成与增强其引导性与可读性,成为受众自觉关注的议题。首先,要坚持与掌握传统媒体在陕南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主导性。传统媒体作为专业媒体机构,在文字编辑、信息的筛选和组织与传播上拥有丰富的经验,也具有相对完善的采编审核队伍,对当代红色文化传播的议题设置、内容生成、深度报道以及价值认同的整合具有引领性。其次,要充分激发用户参与红色文化传播的热情,形成“全民DIY”。通过议程设置进行“生产———选择———过滤———推荐”,将红色文化传播的议题展现在用户环境中,引发大众积极参与讨论,并逐渐形成席卷全民的红色浪潮。最后,应注重红色文化生命力的展现,深度挖掘历史,还原红色具象,寻找红色文化精神的当代寄托,探寻、创造与发展时代精神。

(二)红色资源:数字化保存与时代性延续

近年来,红色旅游、红色影视作品、红色文化衍生产品一直活跃在大众视野中,潜移默化中营造了红色文化认同感,然而,在红色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红色文化遗址在开展旅游观光、影视取景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人为损耗,甚至带来不可逆的损坏,为解决此类问题可利用VR、AR等现代技术减少直接接触文化遗址,同时营造沉浸式感官体验;可以通过全景图像和视频拍摄等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并结合网络直播开展陕南红色文化“云旅游”,在减少红色遗址消耗的同时,降低受众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链,强化红色文化基地的保护、修复与重建,夯实其物质载体,并拓展深化陕南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探讨延伸其当代价值。针对当前网络环境中的不良倾向,除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红色文化滋养群众以及整合社会价值认同之外,也应该逐渐建立起一套有法律依据的网络行为规范,将网络平台建设成文明、规范、和谐的公共空间。

(三)媒介素养:有针对性地培育与提升

媒介技术与产业形态的融合,以及以技术发展为基础的网络平台的兴起,使传统媒介的内容生产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传播环境,传统媒介用户在面对新兴媒介平台时难免无所适从,因此,媒介用户的素养培育十分重要。在媒介从业者的培养问题上,应注重培养“一精多能”的专业性人才,以便更好地应对多元化、立体化和全方位的传播环境。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引起传播工具的变迁,数字化的网络传播成为我们与社会连结的重要方式,具有较强的人际性、互动性和交往性。当下,媒介融合发展日渐成熟,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社会应用平台逐渐占据了人们的生活,受众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概念或群体,而是被赋予了多样性、变动性和不确定性“标签”的独立的个体,媒介素质的培育对象中老年人,“数字移民”和“数字原住民”[6]同样也应该接受社会为其提供的媒介素养培育,以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

参考文献:

[1]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92-99.

[2]万生更.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探析[J].理论导刊,2010(4):79-81.

[3]喻国明,李彪.互联网平台的特性、本质、价值与“越界”的社会治理[J].全球传媒学刊,2021(4):3-18.

[4]黄旦,李暄.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报),2016(1):13-20.

[5]喻国明.新媒体范式的历史演进与社会构建———兼论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着眼点与着手处[J].现代出版,202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