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案例分析法的优点

案例分析法的优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3: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案例分析法的优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案例分析法的优点

篇(1)

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是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案例分析法”。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也就是通过对具体法律案例的分析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推论出一般的原理。在法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法学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教师生动形象地开展法律教学。教师在采用案例分析法开展法律教学时,可以针对法律案例的内容和法律案例涉及的法学知识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法律教学形式。根据不同的法学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既能掌握法学理论的精髓,又能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纠纷。通过法律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应用所掌握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对教学涉及的法律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法律学习中的能动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二、案例分析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功能

当今世界,英法美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以案例分析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在法学教育中往往把案例看作是一种经验材料,学者可以从中阐明法律理念,探究法律的渊源。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法学教育时宜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近年来,案例分析法在英美法系国家虽然受到一些批评,但也应该正视其优点。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法律实务的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分析、推理能力。在我国,法学教育的对象是高中起点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打下较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尚不具备基本的从事法律实务的能力。教师在讲授相关法律课程时,虽然也应用案例进行教学,但仅是为了证实所讲的法学原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案例分析法。在法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用案例分析法组织法律教学具有以下功能:①切实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法律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通过对生动具体的法律案例进行分析,开展研究,组织讨论,领会案例中所蕴含的法学理论精神。②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者,学生是受众对象。教师在应用法律案例组织教学时要妥善处理好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目的。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案例的收集、取舍和应用,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等方面;学生作为法律教学活动的受众对象,直接参与法律案例的讨论,发表自己对法律案例的观点,相互讨论学习。③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法律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法学教育在法学教学内容上侧重于抽象法学原理的介绍,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向学生灌输相关理论知识,易造成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脱节。在教学方法上,若采用案例教学法,就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对法律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法律问题,探求解决法律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样,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就会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分析、判断和解决疑难法律问题,也就提高了学生分析法律问题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分析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1.应用案例分析法开展法律教学的目的。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学习者通过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可以加深对教育法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达到法律知识的学习效果。

2.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案例分析法的步骤是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学习难点之一。由于所涉及的案例比较多,不少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分析不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要点还未真正把握。主要要求学生能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一是主体分析:涉案主体有哪些?二是法理分析: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三是责任分析: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四是启示分析:本案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篇(2)

一、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就业教育起步较晚,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具体落实效果不够好。首先,许多学生存在功利主义,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就业过程中起不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又不像专业课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因而不想学、不爱学;其次,学校在课程建设上的力度不够大,平时还是更多地考虑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提高,导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时少,教师不专业;第三,大部分家庭更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清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未来就业的重要性;第四,国家虽然从不同层面强调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措施。

2.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上,多数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专门人员研究教学;教学以讲座或理论课的形式进行,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多数教师本身没有做职业规划的实际经验;对于课程的评价形式也更多体现在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上,而作为最重要的作业――职业生涯规划书,其质量很难保证。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常用教学方法

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短时间迅速产生大量想法的一种群体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有效摆脱了过去群体决策中易于屈从权威和大多数人意见的不利影响,能够有效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头脑风暴法在应用过程中最好分组进行,一般8~12人一组效果最佳。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巧妙地控制学生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对提出问题进行简短表达,并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记录学生回答的信息,不管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客观、是否符合实际,教师决不能批评学生,要鼓励学生发言,而后对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对现实或模拟情景中事件的分析、研讨和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学生的参与性较高,学生能够在没有实际生活压力的情况下练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对要点的理解。在实施过程中,案例分析法需要老师在案例选取上下工夫,深入了解案例并准备好应对学生可能会提出的各种问题,一般按照介绍案例、分析案例、针对问题讨论发言、总结等几个过程进行组织。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控制发言方向。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套剧本,由学生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角色扮演法具有有效利用资源、模拟环境安全、学生积极性高等优点,但要想利用好这一教学方法,需要提前做好大量准备工作,如准备剧本、找“演员”、提前演练等,表演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值得注意的是,角色扮演是经过精心准备和模拟演练过的场景,与现实生活有一定差距。

4.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访谈者与受访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受访者相关情况的方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引入对自己崇拜的或者认可的职业人士的访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目标行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目标职位的胜任条件与资历要求等。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做好访谈准备,如如何选择访谈对象、制订访谈提纲、如何选择访谈方式等等,在访谈过程中做好访谈记录,访谈结束及时撰写访谈总结。

5.讨论法

篇(3)

1.常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因为,在低碳经济条件下,环境绩效设计评价也属于审计方法的一种,所以,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常规的绩效审计法也十分适用。常规环境绩效审计法最主要的一项优点就是适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对实际环境要求较低。缺陷就是可操作性较差,尤其是需要将低碳经济下的经济发展理论引用到环境绩效审计中,操作起来更加的困难。因此,审计人员在采用此种方法时,一定要按照实际的审计环境并有机的与其他审计方式相结合。常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有:观察法、检查法、抽样数据统计分析法以及比较数据分析法。

2.环境费用效益审计分析法

所谓环境费用效益审计分析法,是费用效益审计分析理论同环境科学相结合的现代化产物,能够对某项经济活动的综合效益进行全面的分析。近几年,此种分析方法主要在控制水、大气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等领域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该方法的评价思路是:以对某项经济活动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为基础,利用一定程度的技术手段,将其中的环境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然后再将两种效益相加,最后得出该活动的综合效益。该分析法是典型的将常规审计法同环境经济学相结合,并在环境绩效审计中应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利用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活动效益;其根本原则是效益必须要高于费用。目前,该方法审计评价的费用主要有三种:一是,在经济活动中,为了满足我国《环境保护法》中强制规定的环境保护标准而产生的费用,例如在引进环保设备方面的投入以及日常维护环保设备产生的费用;二是,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对环境进行保护时,企业为了迎合这种手段而产生的费用,例如超出排污标准的排污费、环境基金;三是,企业为了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环境而主动拿出的环境成本费,例如企业自己设立的环保专项资金。

二、低碳经济下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应用

1.案例介绍

2010年建立的地处西安西郊的建砖瓦厂,总投资共计三百四十万元,厂区占地大约一百多亩,目前有员工一百多人。该厂主要以手工来制作砖瓦产品,生产出的产品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并且,该厂生产出的各类产品的销售前景也十分可观。但是,由于近几年我国各类的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使得全球的气温逐渐升高,同时,各种有害气体不断的排放,使得空气质量下降,植被的生存和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该厂在建立初期,周围村民就持反对意见,随着环境质量的下降,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愈发的担心,于是,该厂为了能够顺利建成,不但承诺为周边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以后每年还需要交四十万元作为保护环境的花费。

2.案例分析

依据以上案例的基本情况,决定采用环境费用效益审计分析法来进行环境效益审计评价第一,估算费用,根据案例可知,该厂花费的成本费可分为:一是,毁田取土的成本,该厂每年因生产产品而毁掉的田地为三百亩,从土地种植的重复性出发,该地每年可以收获两次庄家,上半年为小麦,下半年为玉米,假设小麦每亩的年产量为四百公斤,去掉人工、种子和化肥化肥的成本费,每公斤的净收益约为一点二元;假设玉米每亩的年产量为四百五十公斤,去掉人工、种子和化肥化肥的成本费,每公斤的净收益约为一点三元,那么,该厂每年在此花费的成本费约为三十多万元。另外,由于该厂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排放二氧化硫,所以,缴纳四十万的环境保护费十分合理。第二,效益估算,根据从该厂内部得到的经济效益报表得知:该厂在2010年的收益为二百五十万,此后的年平均增长额为五十万。结合之前讲述的该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花费,该厂在2010年当年的收益就为二百一十万,其建厂成本三年内便可收回。因此,根据之前分析的结果可知:在低碳经济下进行环境效益审计评价,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性。该方法的施行,不但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

三、结论

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49-01

一、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困境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可遵循这一“意见”来开展。目前一些著名院校已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必修课或限选课,使每一位学生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心理素质。

然而,目前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已经开设,但收效甚微,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报之以消极应付的态度,学习热情不高,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在考前加强突击,“开夜车”去背诵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原理,在大部分学生的心目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了记诵之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面临十分尴尬的境遇。

二、问题解决的尝试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以活动课的方式来进行,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案例分析法

为了摆脱目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可尝试使用案例分析法。

在“案例教学”中,针对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查阅有关的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说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总结提高。

2.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如对学生存在着自卑、胆怯、自信心严重不足等问题,在教学中除了教学生一些增强自信的方法外,主要对他们进行自信训练。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可采用以下训练方法: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大声向同学介绍自己,尽量介绍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能少于15~20条优点。创设一些假设的情境或学生自己遇到过的情景,例如,同伴要求你也陪他参加你不喜欢的活动,你该如何拒绝等。训练学生学会作肯定的请求。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时可以伴以体态动作。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技术就是让受影响者在一种特定的或创设的情境中扮演某一角色,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和自己应尽的角色义务,从而有助于他们去控制或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以达到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的目的。

教学中,可用以下的角色扮演技术:哑剧表演。要求学生不用言语而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教师所创设的主题或情景,从而帮助学生体验到在交流过程中非言语信息的作用,促进学生非言语沟通能力的发展。空椅子技术。运用两张椅子,要求来访者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扮演内心冲突情境的一方,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内心冲突情境的另一方,而让来访者所扮演的两方持续进行对话,以逐步达到自我的整合或者自我与环境的整合。角色互换。双重扮演。要求两个学生中一个扮演有问题的学生,一个作为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他表演的内容,从而使有问题的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改变自我。比如可以让学生先扮演情绪低落的表现,再让学生扮演情绪积极的行为,从而体验到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4.游戏法

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也就是说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是一种全新的且收效显著的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具体哪一种教学方法更有效,也需要今后的实践来证明。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的广大任课教师,仍然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积累经验,分析比较,探索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这一新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篇(5)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性课程;思考

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欠合理

由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性,致使成人高等教育整个课程结构偏重于理论性和学术性,基本理论课程占据主导地位,偏离了成人教育注重专业技术技能教育的初衷。据调查,在现行的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结构中,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比例为70%左右,培养学生技能、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所占比重偏少,与现场联系密切的实习和操作等相关内容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有的学校虽然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开展,培养计划中列出的许多能力目标并没有在开设的课程中得到落实。在课程学习顺序编排上大多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即基础科学课程――应用科学课程――实习课程“三段式”课程结构。形成的知识体系理论以知识为主、为先,实践知识为辅、为后,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离。

(二)课程内容忽视实践知识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还是学科知识,虽然也包括一部分的实践知识,但并没有构成课程的主体。所用教材多为普通高校同专业、同层次教材的翻版或直接选用,强调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和严密性,忽视实践性、应用性,比较适合于“准备型”的教学,而不能满足成教学生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及学以致用的要求。有的学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的情况下,仍使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编的教材,教材建设远远落后于专业实践发展。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所搬用的普通高校教材的开发主体多为理论专家、学者,极少是来自专业实践一线的实践型专家,这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偏重于学科知识,而缺乏实践知识。

(三)课程实施方法缺乏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课程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成功运用。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多数来自从事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专科教学的教师,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他们常常照搬普通高校教学模式,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系统讲授法。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教材、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古老而传统的课程实施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员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课堂静听教师系统讲授书本知识,教师力求尽可能多地传授已有的知识理论,学生则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加以消化,形成封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知识传授比较系统、完整、高效,授课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传授知识,学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知识信息。但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把学员视做知识的容器,大大抑制了学员个性的发挥和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改革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措施

(一)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

针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中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理论与实践世界脱节的情况,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一方面应着力增加实践课比例,如通过“产学合作”,让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基地、校办工厂或是与企业联合,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情境。另一方面要打破从理论到实践的“三段式”课程组织方式,在课程实施之初便设立实践课,让学生从做中学,避免学用脱节。

(二)让“实践知识”成为课程重要内容

这里的实践知识包括两种。一种是学生在实践中训练并通过反思得到的隐含在行动中的知识,它是“物化在工作过程中及产品和服务中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这种隐含的实践性知识构成了专业知识的主体,它有五个特点:其一,它是依存于有限情境的经验性知识,比起理论知识来说缺乏严密性和普遍性,但却是一种鲜活的知识、功能灵活的知识;其二,它是作为一种“案例知识”而积累并传承的;其三,它是以实践性问题的解决为中心的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其四,它是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发挥作用的;其五,它是通过日常实践的创造与反思过程才得以形成的。实际上这种隐含在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性知识不仅是个人在实践和工作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源泉。另一种实践知识是以书面或口头语言形式呈现的有关工作过程中知识的表述(如程序化知识)。它是资深专业实践者独立或在理论研究者的帮助下,对隐含在自己行动中的隐性实践知识进行反思,并将之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尽可能准确地将其加以描述的知识,它能够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理解并熟悉资深实践者在实践中一系列行动及思考的过程,从而为自己今后解决实践问题提供借鉴。因此,让实践知识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应通过实验、实习等课程,让学生在真实或类似于真实的实践背景下,从做中学,通过教师的指导,逐步学会理解特定实践情境,熟悉实践者反思、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过程,从而培养其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获得隐性的实践性知识。另一方面应该让资深实践者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让由资深实践者独立或与理论研究者共同开发的“有关工作过程中知识的表述”成为教材的重要资源。

(三)创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除传统的系统讲授法,成人教育在课程实施上应尝试更多的方法,使之与系统讲授法有机结合,提高课程整体功效。使学生较好地接触、积累实践知识的方法有:

1、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由哈佛大学开发,是哈佛商学院培养管理精英的MBA课程指定的教与学方法,它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作为教与学案例,学习者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分析和相互讨论,培养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案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众多案例,都来源于复杂的实践,通过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而获益。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利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的各种情境及其对决策者决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决策者作出某种决策的可能思维过程。

2、案例调查采集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深入职业场所采集案例,对实践者真实的实践情境进行考察,同时对实践者进行深度访谈,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实践者当时决策的外部环境,了解到决策者当时的所想所做。学生在采集案例后对其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教师可以集中所有学生采集的案例,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对各案例中的实践者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全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加上现场采集的情境信息较为真实,学生可以在与现实相差无几的情境中分析、体验实践者思维过程,从而较易从中获得有益启发,并内化为自己的实践知识。这就弥补了部分书面案例教学中案例与学生实际情境脱离甚远、学生无法深切感受特定工作情景的不足。

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法学理论教育;应用

中图文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1-0065-02

在20世纪90年代后,案例教学法成为我国各大高校法学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改革方向,但在将近20年的改革中,我国法学理论教育中采用的案例教学法面临着很多困难,这些困难直接影响着各大高校法学理论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实践案例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案例教学法产生了很多疑惑。本文主要从案例教学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案例教学方法在法学理论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索案例教学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法学理论教育中的价值

(一)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在法学理论中,学生需要学习与法律条款、法学理论、法学概念等等相关知识内容,相对来讲法学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泛味,很难以激发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但在案件教学方法中,丰富的教学素材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案件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会发表任何建议,学生必须自己根据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1],同时需要充分说明此方法是否具备合理性和合法性。所以,在课余时间内,学生需要收集大量的法律法规数据和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可不断加强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和互动,在交流中,共同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水平,进一步达到法学理论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无论从专业性上来讲,还是从实践性上来讲,法学都是一门要求较高的学科。法学理论教育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践性和专业性的人才。在法学学习过程中,既需要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到相应的法律知识,也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可能太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司法实际操作能力,虽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具备的法律思考能力,但是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法律实践,没有接触过法律实际案例,学生也不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不但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也注重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联系,综合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为他们将来从事与法学相关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法学理论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一)案例教学系统的构建

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方法:案例分析法,所谓的案例分析法其实是分析成文法和研究案例,并且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诊所式教育,所谓的诊所式教育方法也就是在行动中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和监督下,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法律活动进行法律学习,这就要求构成一个综合形式的案例教学模式,将审判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模拟法庭形式等等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促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案例,并且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操作和研究,比如选取案例、自由辩论、组织模拟法庭等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但要让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法律条文,也能培养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在研究案例中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深度的理论思考。判例式教学,所谓的判例式教学也就是指在英美法体系中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教学方式,在判例中隐含大量的英美普通法系法律规则,因此,教师可以将判例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结合各种教学方法,促使案例教学方法更加完善,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关注,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帮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和判断思考的能力。

(二)选用贴切实际的课程案例

1.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在实际课堂中,很多法学教学都习惯引用人民法院选编的案例或者是新闻媒体报导的案例。可以说这些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真实性,案例内容上也体现出知识点的联系性、综合性。所以,这些案例具有较强的可分析能力以及说服能力,更加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但是这种类型的案例也存在着很大问题[3],新闻媒体所报导的案例因为媒体特点直接决定了新闻内容的偏向性和不完整性,这直接导致分析案例与真实案例的客观结论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另外,真实案例的内容是非常复杂的,这种类型的案例无法分清楚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甚至在分析案例过程中,经常会运用到没有学习过的法学理论展开分析,因此,这种类型的案例并不适应作为教学素材直接使用。2.教师运用自身实际参与的案例。对于那些教学丰富的教师,他们会选择自身参与过和办理过的案例进行教学,这些教师在工作中亲自参办过很多案件,可以说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案例经验。选用这种类型的案例,最大优点就是讲授者亲身实践过,无论是案例的内容,还是案例的处理情况,讲授者自身都非常熟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讲授案例时更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选用这种类型的案例,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在高等院校中,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并不多[4]。因此,各高等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法律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各种类型的案件处理中,这样既可以提高整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可以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

(三)及时更新案例库

首先,从案例内容上来讲,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进行案例设计,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也有浓厚的兴趣深度思考案例。同时,想要保证优质的案例在教堂上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对优质案例进行科学设计,一方面,尽量选取真实案例,并且还原案例的真实状态。在叙述案例事实部分时,不能单单是法院所认定的部分,也尽可能的还原被告和原告所提供的证据和材料,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思考怎样认定法律事实,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上,案例问题的合理设计。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采用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既培养学生分析法律问题能力,也提供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这样学生就会了解如何处理法律纠纷。其次,做好更新案例库的工作。当前,我国每一年都会出台很多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所以建设案例库并不是一件短时期内的事情,这就要求高校法学教师做好更新案例的工作,以备不时之需。更新案例教学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要做好典型案例的搜集工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可以运用新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涉及法律条例变动的案例,运用新的司法解释和处理案件,提高案例库的准确率。

(四)课程考评制度的建立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完备的案例库最终需要人们充分运用,所以健全相关鼓励机制和考评课程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从教师层面上来讲,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科研是我国各高校考核教师绩效的主要方法,采用这种考核绩效方法,导致教师不重视改革教学理论教育方法,也不会进行司法调研或者进行社会实习等等。在考核高校法学教学的绩效成绩时,应该考核教师的司法实践能力,从而督促教师展开相应的司法实践,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二是,从学生层面上来讲,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相关学习任务和讲授相关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同时还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分析案例时保证有理有据。但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课前准备情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很难以主动进行搜集与案例分析相关的信息和内容,想要改变学生这一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就应该建立考评体系,并且保证考评体系的合理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打分,课堂表现分数与期末考试成绩挂钩,这样学生想要在期末取得优异的成绩,不得不主动搜集与案例分析相关的资料,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法学课堂上,教师主要讲授法学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重视法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法学实践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具备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不具备处理法律案件的能力。所以,在法学理论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度研究每一门法学课程的特征,针对性的展开案例教学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丽霞,徐忠颖.法学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以国际法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1):152-154.

[2]吴斌,缪锌.服务性学习指领下基层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C].中国法学理论教育研究2013夏季论文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48.

[3]宋高初.论法学理论教育案例教学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02-105.

篇(7)

关键词:波分、DWDM、定位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波分技术的发展背景及优点

随着以IP为代表的数据业务的爆炸增长,以及Internet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网络带宽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通信系统的带宽成为焦点问题,波分复用技术(WDM)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它是将多种不同波长的光波信号,在发送端经合波器把这些光波信号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经分波器将各种波长的光波进行分离的技术,由于这种技术具有超大传输容量、节约光纤资源、平滑升级、扩容、超长距离传输、系统的可靠性高等特点,使得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

二、波分故障定位的重要性

最近几年,运营商波分复用(WDM)网络的容量一直在增加,并随着技术的改革,DWDM(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最小波道间隔达到了50GHz,单波容量达到了40Gb/s,正向着单波容量100Gb/s发展。目前运营商干线的实际配置容量已经达到800Gb/s。在这种形式下,如果DWDM系统出现故障,受到影响的业务量往往非常大。如何保证波道的可用性,为业务提供有效的QoS保证,成为DWDM网络维护时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而故障管理作为网络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故障监测、 故障定位、业务恢复、故障修复。在DWDM网络出现故障时,首先要有效的利用备用资源,恢复业务。这就要求先定位发生故障的段落或具体的位置,然后再在此之间调度业务。因此,故障定位是恢复业务的前提,是故障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三、波分故障定位的主要原则和分析方法

1、对维护人员的要求

在DWDM网络出现故障时,必须尽快定位故障,以确保故障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这对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维护员不仅应该熟悉网络拓扑,还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熟悉波分原理,各器件功能。

(2)熟悉信号流、连纤图,波长分配图。

(3)熟悉告警产生的原因和告警信号流产生的原理。

(4)做好设备正常运行时数据的采集与保存。

熟练掌握以上四点能帮助维护员在故障分析判断时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少走歪路。

2、故障定位的主要原则

故障定位的关键,是将故障点准确的定位到单站。一旦将故障定位到单站后,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通过对性能数据的分析、硬件检查和更换单板等各种手段来排除该站的故障。故障定位的主要原则可归纳为:

(1)先外部、后内部:指应该先排除外部设备的原因,这些外部设备包括电源、光纤、接入设备。

(2)先网络、后网元:指出现故障时,不只是一个单站出现告警,而是多个站点上报告警,要通过分析和判断来缩小导致故障的范围,尽快降故障定位到网元。

(3)先高级、后低级:指在分析告警时要先分析高级告警,如紧急告警、主要告警,再分析低级告警,如次要告警、一般告警。

(4)先多波、后单波:指分析告警时要先处理合波告警,再分析单波告警。

3、故障分析和定位方法

故障定位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信号流分析法;告警、性能分析法;环回法;替换法;仪表测试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多种故障定位方法结合、可快速定位网络故障。在实际的应用中,维护人员需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完成对故障的定位和排除。

(1)信号流分析法 根据业务信号流向逐点排查故障是波分系统中故障定位的常用方法,通过业务信号流的分析,可以较快地定位到故障点。下图是波分系统信号流程图。

(2)告警、性能分析法

通过网管获取的告警和性能信息很全面、详实,在进行告警分析的时候,要遵循“先分析高级别告警,再分析低级别告警”的原则。

(3)环回法

根据业务信号流,逐段环回,定位故障点。

(4)替换法

替换法是当故障定位到单站后怀疑单站内单板或附件有问题时,用一个工作正常的物件去替换被怀疑的工作不正常的物件,可替换物件包括线缆、法兰盘、电源、单板等。

(5)仪表测试法

仪表测试法一般用于排除传输设备外部问题、和其他设备对接问题以及设备性能指标问题,常用的仪表有光功率计,集成于设备上的光谱分析测试单板。

4、波分常见故障分析定位

DWDM系统中常见的影响业务的故障大致可以分为二种:第一种是光缆中断。对于这种故障,我们通过网管可以定位出光缆断点所在段落,再用OTDR监测就可以精确定位断点。第二种是设备故障。例如光放盘故障可能会导致系统中断,分波合波单元的故障可能会造成一个波带甚至整个系统的中断,波长转换单元盘的故障往往影响一个波道。正常情况下,出现这些故障时,网管一般都会上报相关盘的告警,借助网管,就可以准确定位故障。

案例一:如图2,当节点A-D间所有的业务中断时,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节点A、B、C、D之间的光缆中断,二是节点A、B、C或D的功率放大器、前置放大器等设备出现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首先判断是不是设备的故障。如果是设备故障,通过网管上报的告警就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如果网管没有上报设备故障的告警,可以观察同缆中其他系统的运行情况来判断光缆是否中断。如果光缆中所有的系统都中断,我们就可以断定光缆中断了。 对于光缆中断的情形,应该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当光缆在节点B和C之间中断时,与断点相邻的两个节点B和C都会出现合路信号丢失告警、OSC信号丢失的告警以及单波道信号丢失的告警。C点收到OSC信号丢失的告警时,C往D方向发送的光功率将会大大降低。光信号在C点到D点传输过程中,由于光纤的衰减,D点收到的光信号可能会很弱,这样D点也会报合波信号丢失的告警。如果业务在节点D直通到节点F,这时E点、F点也有可能会报合波信号丢失的告警,同理,A点也会有合波信号丢失告警。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我们单纯关注合路信号丢失的告警,就很难判断出光缆断点是在B和C之间还是在C和D D和E,E和F之间。但是,应该看到,在光缆中断时,节点B和C都会报OSC信号丢失的告警,B向A,C向D发送的业务信号光功率虽然降低了,但是发送的监控通道的光功率并没有下降,因此,节点A、D不会上报OSC信号丢失的告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OSC通道的告警和合路信号的告警结合起来,就可以准确判断出光缆中断的段落在节点B和C之间。

案例二:如图2,F点某OTU报线路侧输入光功率过低,这是一条D-F间业务。引起这个故障的原因很多,D、F点的OUT,合波/分波,D、E、F点放大器等设备性能降低,OUT到合/分波器连接光纤,D-E、E-F光缆衰耗增加,这种故障可以用光谱分析仪先排除合波信号光功率有没有降低,再按照信号流,用光功率及逐点测量,就能找出故障点。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