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3: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家庭教育研究综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教育期望;家庭背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2日
一、引言
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期望会对学生自身的教育期望产生影响,进而对其未来学业成绩、教育获得、地位获得和收入水平产生影响。教育期望虽然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但是可以作为一种正向的心理能力,激励青少年更加勇敢的追求学业上的成功。作为影响教育成就进而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变量,关注家庭对子女教育期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国外有研究发现,低收入家庭倾向于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不足,同时对低收入家庭孩子进行教育投资的边际回报高于高收入家庭。目前,OECD国家的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提升低收入家庭对更高级别的教育的渴望,并将之视为一种提升国家在全球知识经济中的竞争力的手段,中国同样也需要关注这些问题。中国在未来二三十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老龄化,逐渐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中国需要完成从人口数量与结构优势向人口质量优势的转变,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能力。然而有研究发现,我国贫穷的农村地区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20%以上,初中阶段的辍学率高达25%,这意味着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期望,我国未来将有大量劳动力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工人的要求,同时为我国未来埋下人力资本赤字和收入分配恶化的隐患。对教育期望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教育不平等,为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和降低教育不平等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对教育期望的界定有教育抱负和教育期待之分,前者是对具有某种社会属性渴望的一种反思,后者则是人们基于对自身位置和社会运行的理解所设定的更为现实的目标,然而在实际测量中,通常较难对两者进行区分。本文所指的教育期望同时包含了上述两种含义,同时还包含了家庭未来的教育投资需求或预期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即家庭对未来教育投资的计划或者主观选择。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人们在进行预期时也会追求最优化,因此本文认为家庭教育期望和实际的教育投资决策具有相似的理论基础。
Becker基于物质资本的投资理论,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模型,他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的目标是一生收入最大化,而投资的收益、风险和流动性是影响人力资本最优投资量的三大主要因素,其他大部分因素,如家庭收入、年龄、健康、性别、能力等,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都可以通过这三个因素进行解释。由此推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或许可以通过降低教育投资的流动性约束和失败风险提高家庭的教育期望,而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或许可以分别通过提高教育回报率和降低教育投资失败的风险来提高家庭的教育期望。
三、我国家庭教育期望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一)家庭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影响家庭教育期望的因素可以分为家庭层面的影响因素和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两类。家庭层面的影响因素中关注较多的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是社会学广泛研究的一个特征,具有多种测量方式,但是大部分都包含了对家庭收入、父母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量化指标的考虑。受数据的限制,大部分研究主要对局部地区或特定群体进行分析,有学者分别对局部地区的弱势群体,如农民、流动儿童和残疾人家庭等进行分析,结果均发现,家庭收入和父母的教育水平分别与家庭教育期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刘保中等使用全国范围的调查样本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陈旭峰使用某市农村学校的数据,王进和汪宁宁使用广州市的数据,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的非经济因素比经济因素对教育期望的影响更大,而宋阳使用南京市中学生的调查数据发现,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会显著影响家庭的教育期望,而家庭收入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则不显著。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对家庭层面的其他特征和家庭教育期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李丹使用广西荔浦的调查数据发现,父母的健康状况越好、对陌生人信任度越高和社会公平认同度的认同度越低,则家庭的教育期望越高。王思琦和柴万万通过对作为全国贫困县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区的一个县调研发现,农民家庭的教育期望会随着子女年级上升而下降,同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倾向于成绩较好前景明朗的子女及男性后代,教育前景而非经济因素是决定教育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与之相似,胡咏梅和杨素红使用西部五省区农村小学的数据发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会显著影响家庭的教育期望。此外,刘保中等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发现,子女数量越少、孩子性别为男孩、具有城市户籍,以及民族为汉族则家庭的教育期望越高。
(二)社区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关注较多的是教育回报率,此外少量研究关注了升学率、文化和收入风险。早期的研究中,钟宇平和陆根书使用1998年对中国北京、南京、西安三地14所高校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部分实证结果不支持教育回报上升可以提高家庭教育期望这一观点,并认为这可能和缺乏高等教育成本与收益方面的信息,或不能以经济理性的方式按照成本收益做出决策,或个体承受很大的“按计划地”完成教育的压力等因素有关。后续研究,较少考虑真实的教育回报,大部分考虑的是家庭主观预期的教育回报,但结果基本上都支持教育回报上升可以促进家庭教育期望的观点。陈沁和袁志刚认为土地和高教育都具有“失业保险”的功能因此彼此之间具有替代效应,他们使用1989~2006年“中国家庭健康调查”(CHNS)的数据发现,当教育回报减少时,土地对教育的替代作用增加,即土地拥有量越多,则辍学率越高。廖桂蓉的研究发现,藏区贫困牧民对学校教育往往抱有过高期望,而当现实的教育回报率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时,会降低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有研究分析了教育收益对高等教育类型选择的影响,许祥云和张凡永使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实证研究”课题组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发现由于家庭倾向于低估高职教育的收益,同时高估本科教育的收益,使得家庭选择高职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与之相似,杨钋和翁秋怡使用2011年度“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新生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收入预期越低,越倾向于选择大专而非本科学历,越倾向于选择低选拔性的一般院校而非“985”和“211”高校,他们认为这种选择是为了降低教育成本。此外,廖娟等使用2007年在北京六所高校所做的“研究生教育态度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预期收入对选择研究生教育有显著影响,本科毕业时的收入越高,越愿意直接就业而不是继续读书,预期硕士毕业时收入越高,则越愿意选择继续攻读硕士。
此外,一些学者对其他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和家庭教育期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杨春华使用2000年长春市和乌鲁木齐市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在任何一个职业层或学历层,期待孩子拥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的父母占比,长春市高于乌鲁木齐市,他通过对比《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的数据,认为两地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方面相似,而1999年高等教育机构(含中专)的招生数,前者为82.2%远高于后者的37.1%,由此判断,升学率是影响家庭教育期望的重要因素。同时一些学者通过对局部地区的调研发现,农村的教育期望较低,并存在严重的辍学问题,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农村学生在高等教育数量获得和质量获得方面均处于相对劣势;(2)对部分贫困的农村地区而言高等教育的教育费用较高;(3)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而大部分农村毕业生,从事非正规就业、低职业地位、低收入和边缘行业的概率高,教育投资结果和教育投资期望的偏差越来越大降低了部分家庭对教育投资的热情;(4)农村社会逐渐形成和传播新“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四、结论
国内现有的关于教育期望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家庭特征对教育期望的影响,即使涉及区域差异的影响也仅涉及城乡差异,没有对整体各区域间教育期望的差异进行分析,此外只是简单的使用虚拟变量检测了教育期望的城乡差异,没有深入讨论其影响机制。目前,几乎没有学者使用2000年以后的全国范围的数据研究地区间真实的教育回报和教育发展差异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
1978年以后,中国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快速扩张。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阶层不平等和区域不平等始终存在,区域间的教育不平等是教育不平等很大的一个构成部分,同时部分欠发达地区面临辍学率较高等问题。对教育期望地区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教育不平等,为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和降低教育不平等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因此区域发展特征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应成为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Campbell R T.Status attainment research:End of the beginning or beginning of the end[J].Sociology of Education,1983.
[2]Armstrong A.Belief in a Just World and Children's Test Scores[R].Working Paper 005,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2011.
[3]王甫勤,时怡雯.家庭背景、教育期望与大学教育获得基于上海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2014.
[4]Caucutt E M,Lochner L,Park Y.Correlation,Consumption,Confusion,or Constraints:Why do Poor Children Perform so Poorly?[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5.
[5]Gale T,Parker S.To aspire:A systematic reflection on understanding aspir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2015.42.2.
[6]汪伟.中国如何应对未来的劳动力短缺[J].社会科学报,2016.1.
[7]Zhang,L.,Yi,H.,Luo,R.,Liu,C.,& Rozelle,S..The human capital roots of the middle income trap:the case of China[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3.44.s1.
[8]刘谦.迟疑的“大学梦”――对北京随迁子女教育愿望的人类学分析[J].教育研究,2015.1.
[9]Becker G S.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alysi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
[10]Bradley R H,Corwyn R F.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developmen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2.53.1.
[11]李丹,刘澈元,胡天阳.泛北部湾中国区域农民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研究――基于对广西荔浦与全州两县的抽样调查[J].开发研究,2013.
[12]刘守义,王春禄,刘佳君,韩惠鹏.农村母亲文化程度对家庭教育投资目的与期望影响的统计考察[J].统计与决策,2009.
[13]马国庆.北京市流动儿童家长教育期望和教育选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14]申南乔.甘肃省农村残疾人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教育期望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9.
[15]刘保中,张月云,李建新.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观念与家庭教育期望[J].青年研究,2014.
[16]陈旭峰.农民地位代际流动何以可能?――农民市民化水平对子女教育期望影响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3.
[17]王进,汪宁宁.教育选择:理性还是文化――基于广州市的实证调查[J].社会学研究,2013.
[18]宋阳.家庭背景、父母期望与子女高中教育获得性别差异[D].南京大学,2012.
[19]王思琦,柴万万.“过日子”逻辑与农民的教育选择[J].北京社会科学,2015.
[20]胡咏梅,杨素红.学生学业成绩与教育期望关系研究――基于西部五省区农村小学的实证分析[J].天中学刊,2010.
[21]钟宇平,陆根书.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假设的检验:对中国大学生的个案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22]陈沁,袁志刚.土地替代教育――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家庭的教育选择[J].经济学(季刊),2013.
[23]廖桂蓉.教育期望与贫困陷阱:对藏区牧民持续贫困的一种解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24]许祥云,张凡永.分类高考背景下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差异及启示[J].教育与经济,2015.
[25]杨钋,翁秋怡.高等教育扩招背景下收入预期对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4.
[26]廖娟,Joop Hartog,丁小浩.预期收入、风险与教育选择――来自北京六所高校的经验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4-0257-01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半年以上,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1]。留守儿童四种主要监护类型(父或母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2]。本文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探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一中、长兴县虹星桥中学、温州闹村中学、湖州南浔区练市小学、丽水市缙云长坑小学、温州市洞头县城关二小等六所中小学中抽取750名留守儿童和750名非留守儿童为被试,收回有效问卷1378份。其中男生692人,女生686人;留守儿童670人(小学生315人,初中生355人),非留守儿童708人(小学生338人,初中生370人)。
1.2 工具 自编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表 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人口学资料,共7个题项;第二部分包括家庭教育内容(儿童的生活、学习、品德方面)、亲子沟通交流状况(倾听儿童烦恼、儿童向监护人诉说、关注儿童情绪、满足儿童情感需要)、家庭教养方式(讲道理、批评指责、打骂、迁就),共13个题项。
1.3统计方法 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儿童监护人的一般情况
670名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最多(占51.8%),其次是父或母单亲监护(占36.1%)(其中由母亲一方监护占了27.9%),上代(6.1%)和同辈监护(5.8%)比例较低;监护人受教育程度较低,43.0%为小学,39.9%初中,11.3%高中,大专或本科只占3.7%。隔代监护人受教育程度更低,51.1%为小学,35.6%为初中;监护人中54.8%是农民,17.1%是工人,隔代监护人中68.98%为农民。
2.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比较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内容包括生活、学习、品德方面的人数比率少于非留守儿童(56.3%/67.4%,χ2=50.403,P=0.000);非留守儿童父母平时能倾听儿童烦恼的比率、平时关注儿童情绪反应的比率、对儿童情感需要满足的比率均多于留守儿童监护人(59.0%/51.6%、83.1%/74.6%、82.2%/75.9%,χ2=7.579、15.055、8.206,P=0.006、0.000、0.004)。非留守儿童平时有了烦恼会对父母说的比率多于留守儿童(44.6%/11.8%,χ2=18.937,P=0.00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养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6.395,P=0.000),非留守儿童父母采用讲道理(85.2%)、打骂(3.3%)的比率多于留守儿童监护人(77.7%、2.7%),而留守儿童监护人采用批评(10.9%)、迁就(3.8%)、不管不问(5.0%)方式的比率多于非留守儿童父母(8.6%、1.7%、1.2%)。
2.3不同监护类型家庭教育方式比较(见表1)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教育内容狭窄、监护人与儿童沟通交流不足和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问题,四种监护类型中,单亲监护与非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较为接近,而隔代、上代、同辈监护均存在较多家庭教育问题,其中隔代监护的问题最大。验证了叶敬忠等人对留守儿童监护现状的描述 [2];隔代监护家庭教育问题最多,这可能与隔代监护人多数是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有关。
参考文献
1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6,(3):60-65.
关键词:家长行为;教育;教养;家庭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当今社会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造成家长对他们的过分宠爱,幼儿的一切要求都听之任之,一切坏习惯都以“孩子还小”的理由,“谅解”他们。而也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务工,他们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教养和关爱,爷爷奶奶则因为年龄的代沟不懂如何教养,导致很多幼儿身上的坏习惯越来越多,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差。这在幼儿园里就能很明显的体现出来,跟祖父母生活的和跟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幼儿,在行为习惯上有好多都是可以看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
二、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孩子生活之初的头几年,在他的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周围的人以及丰富、多方面的人际关系。”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个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排在首位的就是家庭教育,也是人生接受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教育。幼儿像一面镜子,而他们的家人则是那个照镜子的人。家长的行为模式总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幼儿通过学习和模仿家人的行为,获得认同感。所以孩子身上许多习惯都是直接从家长那里模仿而来的。如果家长一向勤劳淳朴,家里的大小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幼儿也会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根据研究,不论是一个大众眼中的好学生,或者是一个在步入社会后思想品格高尚、杰出成绩的人,绝大多数都与他是否从小接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和影响有直接的关系。为人父母,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自己的恶习、陋习。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是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对幼儿来说是温馨的港湾,但是据笔者在幼儿园的调查中发现,家庭对某些幼儿带来深深的消极影响,家对这些幼儿意味着是樊笼、是战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孩子年纪小不懂事,经常在孩子面前做些容易让孩子心灵受到伤害的事情。例如有的父母会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出口满嘴脏话;有的父母会互相埋怨、表露颓废的情绪,家庭氛围压抑;还有的父母会不分场合在人前责骂或批评孩子等等一些现象。这些事情在家长眼中都是小事,可是在孩子的心灵上早已烙下印记,让孩子觉得家庭没有安全感,扭曲孩子幼小的心灵,在孩子性格的塑造上打下不良的基础。根据国内外研究者的不同分类,笔者将观察到的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过分溺爱型、暴力专制型和自由放任型。从这三种不同角度对家庭教育方式分类,可以帮助家长选择最佳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对于幼儿社会化的形成有积极影响。
(一)过分溺爱型
因为国家政策影响,如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和二胎子女。独生子女的幼儿在家享受着家里六个大人的疼爱,父母虽然想严厉教养,他们的祖父母也会“护犊子”。二胎子女基本上是由父母两方的祖父母分开带的,孩子都是他们的心肝宝贝,事事都迁顺着孩子。在家里祖父母给孩子包办任何事情,小孩子几乎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样过分溺爱的方式造成了孩子自理能力差。性格上懒惰、自私、任性、依赖、情绪不稳定、没有责任心和蛮不讲理。在幼儿园里就会出现有的孩子要什么东西就是一句话,如果不给他或是不答应,他就会在那大哭大闹,还会出现动手打小朋友的情况。还有的孩子不懂得去分享,每次玩玩具他总是把他的玩具护在怀里,自己不玩还不许别的小朋友碰。教小班时班级里有一个小朋友,每次来园前或者离园后都要求他家人给他买这买那,如果有一天不给他买就会出现不愿意来上学的现象。刚开学他在门口哭闹,我们老师过去安抚他时,他的家人就表现的不信任老师,当我们让他们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总是一脸伤心不舍的表情。他的家人每次总想着多陪陪他家宝宝,每次我们其他小朋友都在做操了,才送他家小朋友入园,中午一直都接回家,不肯午睡。这样的溺爱只会让这个孩子越来越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了让家人帮他做好一切事情,促成不良行为的定型化。
(二)暴力专制型
暴力专制型的家长,崇尚“武力”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他们专制的认为小孩子就是应该都听爸妈的,自己的“权威”不容反抗。如果孩子不听话,他们就会用粗暴的方式打骂幼儿,有的甚至有虐待儿童的行为。我们班级一些调皮不听话的幼儿,在与我们的交流中会流入露出特别害怕家里某个大人,因为不乖就会被他以暴力的手段“批评”,有的孩子大班时就会吐出一些侮辱性的词语。老师与之沟通,他们有时显得特别怕你,不敢有眼神交流,跟他打招呼他会回避你,甚至班级里的小朋友也不愿意和他们交往。这样过多的消极对待幼儿,使幼儿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从而交流过少。所以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流,不要一味的打骂体罚孩子,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三)自由放任型
有好多孩子的父母两人都是工作比较忙的,所以把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带或者把孩子带到工作的场所让孩子自己找东西玩。他们连孩子都没有时间照顾,更别提关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幼儿园里有的孩子的家长会、亲子活动总是爷爷奶奶来参加,祖父母辈的家长有的连字都不识,也不可能有体力做一些亲子运动。那些孩子感到自卑、孤僻,父母长期不陪在身边与爷爷奶奶又有代沟,幼儿会感觉父母对自己漠不关心,他们虽然自由无拘无束,但是没有归属感。这样教养的幼儿会缺乏责任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行动常具有盲目性。在青少年时期很有可能会有叛逆行为来吸引父母,获取注意。
三、解决策略
家长在教养孩子时应采取多种方式方法,针对孩子性格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孩子错误的行为绝不能袒护、纵容。孩子虽然分辨是非的能力弱,但是家长只要引导好幼儿,幼儿还是可以教育好的。应该多给孩子一些民主的空间,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与孩子相处、带孩子出去游玩,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关爱,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情绪乐观、心理健康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徐慧,张建新,张梅玲.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31(4).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 家庭教育 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94-02
一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社会学认为,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而且是流动人口子女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因此,家庭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占据关键性和基础性地位。家庭教育是否顺利实施,直接影响到流动人口的素质,从深层次看,影响到社会是否和谐。但现实是,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1.家庭教育意识薄弱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在流动人口这类特殊的群体中,父母的素质偏低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流动人口家庭中,多数父母不懂得孩子有其身心发展、个性的发展的规律,他们也不知道当外力破坏了这种生长规律时,将有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此外,流动人口作为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外来人口,他们面临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他们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打工挣钱,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子女的学习和成长,即使偶尔过问一下子女的学习情况,也会因为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
2.家庭环境差
子女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父母在精神上投入,也需要父母在物质上投入,如给孩子买必要的学习用品,给他们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安排他们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以及给孩子创造一个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家庭教育环境等,这些都会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但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来说,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大多属于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他们的住房状况拥挤、脏乱、周边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他们居住在狭窄的、临时的出租屋中,一家几口人挤一间屋子,根本不能够为子女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从而也无法满足子女学习所要具备的基本的物质条件。
3.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不得当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虽然意识到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到本身文化水平的制约和传统农村教育观念的束缚,流动人口缺乏正确的现代家庭教育观及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对他们的子女进行家庭教育,通常严而无格或宽而无度。有的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明确的目的;有的对子女要求过于严格,实施高压政策,动辄语言羞辱、体罚打骂。很多流动人口家庭采用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手段,不与子女沟通,不理解、不尊重子女,也没有正确的指导,仅仅凭借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去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只是重视教育的结果,也就是希望子女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过程。
4.环境不稳定
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活问题,工作是关键。但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和户籍的限制,多数只能够寻求不稳定、短期的工作,造成了许多流动人口家庭像水上的浮萍,居无定所,流动性大,整个家庭一直处在漂泊不定的状态,加之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弱,给孩子造成了很大影响。当流动人口子女刚刚适应了一个城市的生活,他们的父母可能又换了新的工作地点,于是他们不得不随着家长不停地流动。正是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处于不停地流动状态,使得流动人口子女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无法很好地衔接起来。正是这样不稳定、不衔接的教育造成了流动人口子女性格不开朗和学习态度不认真的缺陷。
5.隔代教育
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动呈现流动人口家庭化,所谓流动人口家庭化,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是指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组成家庭,其二是指某些家庭中由单个成员流动变为整个家庭流动。我们这里所研究的主要是第二种,即流动人员由个体转变为家庭,也称之为家庭式流动。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家庭往往是一家五口、三世同堂一起流动,父母将子女托付给工作较为轻松或者专职在家看管孩子的爷爷奶奶照看,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牺牲了自己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他们失去了父母在子女成长发展过程中担任主要引导角色的机会,表面上看父母有了更多的挣钱时间,但无形中拉大了流动人口子女与其家长的距离。另一方面,爷爷奶奶会比较溺爱孩子,在学习方面更是知之甚少。
二 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相关策略
1.流动人口自身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由于流动人口家长整体素质相对较低,难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偏颇。这样就要提高家长的素质,要求流动人口家长改变教育方式。由于生活、经济等压力,流动人口几乎没有时间和子女进行沟通。长期的疏远使得子女与父母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甚至会产生代沟,从而给家庭教育带来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因此,作为家长,要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和子女定期地进行平等的、民主的、面对面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应和子女保持平等的朋友关系,才能使子女敞开心扉。家长应尊重子女,用实际行动教会子女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力求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和子女进行讨论,让孩子们能够体会到平等和被尊重,同时把握好谈话的最好时机。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可以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
2.学校给予帮助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整体,学校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调动流动人口家长的家庭教育积极性,和家庭教育相配合。学校需要帮助流动人口父母认识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协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以下有几点具体的做法:开办流动人口家长学校、开通流动人口家长咨询热线、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小组、定期召开家长会、要求教师定期到流动人口家庭走访、开办家长学校、举办流动人口亲子活动等。同时,邀请流动人口家长参加学校召开的报告、讲座,利用这些宣传形式,让流动人口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习得先进、正确的家庭教育理论。让流动人口家长学会多观察子女,多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内心感受;学会欣赏和肯定子女的每一个进步;学会选择正确的就业观、家庭观和教育观,给流动人口子女提供高质量的家庭教育,通过学校的帮助、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及良性互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
3.大力改善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是流动人口家庭内部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子女性格是否健康。其次是社区环境。家庭建立在社区当中,良好的社区环境也是家庭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流动人口在选择居住地上,不要仅仅考虑租金问题,更重要的是周边的社区环境,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个有利于子女成长的社区环境。另一方面,应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提供免费服务,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学习辅导班,帮助流动人口接送子女,并对其子女进行免费的课后辅导;建立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还应广招心理学方面的志愿者,定期为流动人口子女做心理的咨询和辅导,让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在城市中也能得到社会给予的温暖。
4.政府给予支持
不论是学校建立的互动平台、流动人口学习班,还是社区建立的便民服务中心,都需要政府在经济、制度上的大力支持。政府也要将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视作自己的责任,负责管理流动人口的城府行政人员应定期去流动人口家庭慰问、了解情况、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若要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最根本的是改变二元城乡户籍结构、改善流动人口的生活条件等,这需要政府和人民长期、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3]夏雪.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关键词:多元文化:全人教育:家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封建文化源远流长,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位置,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经济,中央高度集权体制,使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一元化儒家文化的格局,制约着我国近现代化发展进程。近代战争、、和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一元文化的格局,欧洲、美国、苏联等欧美文化以及日韩文化涌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新局面。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格局的形成,多元文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中国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初步形成,一方面显示了多元文化的生命力和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一元文化的局限性。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基础,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多元文化发展和世界全人教育思潮,实现家庭教育由传统向现代化的真正转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基于中国一元文化的历史和世界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就多元文化文献而言,国内有许多论文或著作探讨与多元文化相关的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理论、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研究、学校教育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问题。例如《美国多元化文化教育五十年:回顾与前瞻》一文偏重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五十年发展与展望,倡导种族平等和社会公平,重点探讨多元文化教育问题。还有王侠的《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解释》(2005),刘智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2005),龙藜《中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比较分析》(2006),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2006)》,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2004)等。葛丽芳在《人品教育与多元文化》一书中将多元文化引入人品教育,总结公办和民办小学人品教育的成功经验。《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一文试图从家庭教育中探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齐阿娜尔《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研究多元文化教育下的少数民族教育。《浅谈中国和美国、加拿大家庭教育的对比》一文间接探讨多元文化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透视了中西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差异。但是在多元文化视野下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论文很少,而这方面的研究在台湾和韩国较多。《德州市家庭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证研究》一文就家长对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以及家长的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知识与技能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儿童未来的生活环境有正确的认识,有84%(124人)的家长极同意或同意幼儿应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利用地方文化、传统节日以及英语教育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建议父母应端正态度、丰富知识、提高技能。2005年11月,由台湾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2005)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重点研讨了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2005年第八届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家庭、族群与多元文化:挑战与机会》一文站在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将多元文化与家庭教育问题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下探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面对挑战,审视现状,寻找机遇与出路。这些研究要么基于多元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研究和学校教育研究,要么基于直接或间接进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家庭教育探索,缺乏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教育与世界全人教育思潮结合的时代特色。在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实践方面,台湾推行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韩国推行向多元文化家庭提供教育方案与咨询、教育支援、医疗支援,这些教育实践虽然具有现代家庭教育的多元文化教育特征,但仍缺乏知识经济时代家庭教育与全人教育的统一,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统一,这对于现代家庭教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缺感。而且无论在网络搜索,还是在研究文献中,都无法找到这一方面的综合研究,致使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全人教育的探索处于空白研究领域。因此顺应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借鉴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科学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本文研究价值所在,也是本文的问题研究所在。
二、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1.多元文化理论
多元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卡兰在1915年提出,是所谓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1924年哲学家霍勒斯・卡伦所首创文化多元主义思想,导致多元文化主义直接兴起。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出现黑人民权运动――“黑色旋风”,致使多元文化主义表现出反对民族歧视、要求平等和民权,要求重新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尊重民族独立性和民族感情,实现社会多样化和一体化等基本理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和科学化、信息化的发展,在美国、加拿大、澳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教育、文艺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应用,表现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多元文化主义文学等。多元文化主义体现为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其核心为文化的多样性和良性互动。当前比较流行的多元文化概念,即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此概念蕴含着复杂社会结构和背景下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发展性和平等性的特征以及多元化文化服务于全球化发展。由此可见,多元文化的概念不断演变,并成为人们分析和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新视角和新的方法论。
多元文化理论作为在世界全球化浪潮的重要理论,是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频繁发展的必然需要。它包含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丰富内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包含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以及受其影响的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多元文化理论包含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动力、多元文化与全球化、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以及多元文化发展(即文化合作与交流)等。世界全球化、科技化和信息化是多元文化的动力和源泉,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是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是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主义在教育方面的理论运用。它的理论内容包含以下几点:(1)权力分配不公导致文化差异;(2)文化差异是力量和价值之源;(3)教师和学生应接受和欣赏文化的多样性;(4)社会歧视和偏见成为弱势群体学生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5)教师、家长、社会共同支持和创设多元文化教育环境;(6)学校教会弱势群体学生获得取得社会地位平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它的核心是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平等,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尊重民主和共同发展。它的实践理论包括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和文化/组织类型理论。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教育定义为一种变革性教育运动,把种族、民族、阶级、性别的观点带入各学科,以多样化视角进行教学。他的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提出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即贡献法、添加法、转化法和社会行动法,它们将文化构成内容、民族英雄、民族节日加到节日活动中;将有关概念、观点、课题及内容加进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和目标,使学生从不同文化、民族、种族及群体的角度,观察各种社会事务和问题;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社会活动技能,影响所处的社区。斯里特总结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人类关系法、对特殊和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不同教学法、单一群体的学习法、多元文化教育(文化民主)法和多元文化及社会重构法,并认为后两种是最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以上这些理论为探讨全人教育思潮下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新视野和方法论。
2.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与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全人教育思潮作为西方现代社会一整套教育思想,是一场全球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注重在联结、整体性和存在三个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人的整体发展、个体的多样性以及经验和个体之间的合作,不仅要实现个体在智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个体在生理、道德、伦理、社会、精神、创造性等各方面共同发展,重视教育过程中经验、选择和合作。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转变教育培养目标,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教育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有作为、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全人教育思潮是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世界性教育思潮,是对20世纪末全球化经济体系和全球文化发展的反映,是一种对制度化教育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反思,并试图通过人本化教育手段解决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全人教育理论是全人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和具体化,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对当今中国制度危机、社会危机和教育危机的反思,是将欧美现代教育理论、全人教育思潮与中国文化和教育理论的高度综合,也是东西方社会文化融合和发展的多元化教育理论。此理论将个人本位教育和社会本位教育结合起来,以人性、人本和社会本位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为目标,遵循民主科学、合作实用、快乐自由以及人的社会化发展等基本原则,通过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和习惯培养的全人教育模式,强调人的早期教育、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使人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完整人。
家庭全人教育是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具体运用,涵盖了全人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以及家庭教育现代化,是受全人教育思潮影响的全人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综合。它是基于全人教育思潮和全人教育理论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是将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的精髓、全人教育模式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家庭全人教育既体现了世界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世界全人教育的发展,又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髓,实现了家庭教育现代化和全人教育家庭化的有机结合。同时,家庭全人教育也是对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教育的反思,也是对中国家庭教育危机的思考,还为社会转型时期儒家文化圈的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积极适应世界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发展的潮流,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
3.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理论和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都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多元文化理论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适应了世界多元化的各种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也为现代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野,特别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顺应世界多元化的发展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了途径,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觉,而且也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因此,家庭教育就成为多元文化教育和世界全人教育的结合点,家庭全人教育成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新模式。
家庭全人教育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不仅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且也是全人教育运动的重要形式。家庭全人教育作为多元文化教育和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既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潮与理论运用到家庭教育理论中去,又将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运用到家庭教育实践中去,实现了多元文化理论、全人教育理论和家庭教育理论的融合,推动多元文化教育、全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发展,加快了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家庭全人教育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社会商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重视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教育,增长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知识,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的情感与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既为21世纪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又顺应了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
三、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运用
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理论运用,不仅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实践价值。多元文化理论主要包括多元文化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多元文化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科学认知,为实施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文化冲突与融合、合作与交流等社会文化互动的理论借鉴,通过家庭多元文化教育促进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促进多元文化彰显其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的基本特征。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全球多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通过家庭全人教育,使儿童获得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态度、文化情感,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社会适应能力,使儿童获得民族平等和文化平等的民主意识以及反对种族歧视与民族偏见的文化意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以及文化观念、历史观念、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同时要求家庭教育遵循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理念,促进儿童从幼儿教育开始获得多元文化主义的民族教育和文化教育、品格教育,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综合三个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方面的理论价值,可以发现:多元文化理论不仅对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多元文化下的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多元文化实践价值方面,詹姆斯・班克斯提出的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对于家庭全人教育的社会商、德商、理商、情商和智商等方面具有方法论价值和教育实践价值。例如台湾的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就具有全人教育视野下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意义。斯里特提出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家庭全人教育通过使用这五种方法,使儿童获得处理社会事务、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活动技能,加速儿童社会适应和社会化发展。例如韩国的多元文化家庭教育方案与咨询、援助、支持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综合多元文化教育多方面的实践价值,以上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和五种多元文化教育方法,不仅对于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而且具有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价值。
四、构建多元文化下的现代家庭全人教育模式
1.科学认知多元文化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想与理论,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为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先进的教育理论,同时还要学习其它先进教育理论如民主教育、科学教育、合作教育、快乐教育、实用教育、早期教育以及全面发展等,借鉴家庭全人教育,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丰富的教育理论。这些科学的教育理论成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理论指导,并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
2.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组织框架和制度保证。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是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合作教育的重要条件。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协会、家长教师联合会、学校理事会、校务委员会以及儿童协会、母亲协会等。这些合作教育组织的建立以及合作教育的制度规范,实现现代家校合作教育,一方面有助于保护家长和儿童接受教育的权益,规范家长教育行为,加强家长培训,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和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监督,保护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规范。
3.在教育内容方面,现代家庭教育不仅包含儿童全人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而且包含家长素质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不仅重视儿童的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教育、历史教育、品格教育等,而且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以及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全人教育,更重要的是重视儿童接受全面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以及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强化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家长教育技能和教育素养。现代家庭教育克服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智力教育的缺陷,促进家庭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和合作化。
4.在教育目标方面,现代家庭教育重视全人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人和社会人。现代家庭教育采用全人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不仅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而且重视社会为本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为现代社会培养接受全面教育和获得全面发展的完整的社会人,促进儿童社会化全面发展,旨在提高儿童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传统家庭教育以家长制教育为基本特征,忽视了以人为本和社会为本的全面教育,重视家长功利教育和灌输教育,缺乏家长有效沟通和亲子互动活动,忽视了儿童全面发展和多元文化教育,造成儿童未来社会化成熟程度低和社会适应能力低的不良现实。因此现代家庭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人和社会人。
关键词:留守儿童;德育;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52
一直以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陷入了困境,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留守儿童在德育工作方面的缺失、学校方面德育的弱化,还有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社会环境薄弱。家庭在感情方面有缺失是直接原因之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教育体制弊端是间接原因,在这个社会缺乏预见性是重要原因。因此,破除制度堡垒,发展社会生产,增强学校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是迫不及待的。
一、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以父母为代表的家庭长者对子女进行知识传递,属于典型的前喻文化传递方式。前喻和家庭教育存在天然的联系,家庭教育前喻文化的载体,子女良好品质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离不开父母双方家庭的引导。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亲子关系的教育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融洽的亲子关系为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正向的心理沟通是孩子易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实现父母的规则和期望,避免孩子产生不良的行为”。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一方面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忙于生计和养家所需的经济来源,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远方的孩子,和孩子们缺乏太多沟通,即使打电话也都关心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和身体情况,很少注重他们的思想道德。这使他们成了事实上的“孤儿”和“单亲”的孩子。另一方面,孩子的爷爷和奶奶文化水平较低,再加上对自己孙子的疼爱,很多时候都舍不得管教孩子。这使孩子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面对社会多样化的环境下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容易走弯路且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弱化
由于教育概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很多学校的教育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的要求,德育工作被埋在教育工作之后,呈弱势趋势。近十几年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社会评价教育的标准使学校工作步入应试教育的误区难以自拔,几乎所有学校都把优秀的师资力量的放在对升学有望的教学工作上,而把相对落后的师资力量的放在落后的学生(留守儿童占大部分)的道德教育上,弱势师资力量积极性不高及教育方式导致德育工作上难以取得进展,德育工作陷入“压制――反压制――再压制”的恶性循环。同时,缺乏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难度明显增大。长期以往,教师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容易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失去信心。
以现如今户籍为核心的内容的二元经济结构是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根本原因。他们家长的劳动力为城市的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现如今的户籍制度下,他们家长的待遇并未得到改变,在城市得不到与市民相同的对待。由于住房问题困难,工作待遇不平等,学校高额学费等种种原因,许多人不具备送孩子进城读书的经济实力,决定了他们的子女只能留在家乡接受原籍教育的现状。此外,他们的子女进城读书会受到城里孩子的歧视。“与其让孩子在学校受欺负,还不如在家读书的好”,是家长的共同思想。因此,孩子和父母不得不分离,造就了现如今留守儿童增多和教育缺失的原因。
三、解决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对策
因为贫富差距和城乡距离的存在,大量打工者开始出现。但是,他们的身份使他们在城里无法享有与普通城市居民平等的权益和利益,所以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就有相当大的问题。破除制度壁垒,对公民平等对待、公平竞争,提高他们的收入,这样,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也会随之解决。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发展社会生产有利于为留守儿童提供经济保障,所以应该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各阶层的收入,这样可以为留守儿童留住父母。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好的德育教育,社会各阶层可以通过解决留守儿童遇到的问题和困境以及传播德育知识的方式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部门同时也要加强对各种娱乐场所的监督和整治,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管理以及组织各种志愿者活动也是对留守儿童关爱的体现。学校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可以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当然,家庭教育也是相当重要的,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结语
总之,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一定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它不仅事关留守儿童个人的健康问题,而且还事关国家、社会的未来,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帮助,笔者相信留守儿童的德育缺失问题和思想观念一定会得到良好的改善,做好这项工作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呼吁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增合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 中学生学习动机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83-02
1 前言
学习动机研究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大部分研究着重于国外的动机理论,少有本土化的理论。近几年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思辨上,尽管有些学者做了实证研究,也仅仅是相关研究,而相关关系不等同于因果关系,这不能不说是学生的学习动机至今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的原因之一。另外,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在以往的研究很少注重研究的情境性,大多采用调查的方式。本研究注重中学生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方式这一文化背景,采用质的方法,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去探讨学生为何缺乏学习动机,作为本土化研究的补充。
2 研究方法
研究将主动前来辅导机构咨询的三名学生(均为高一年级)及家长作为个案,将在咨询过程中的部分资料提取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的家庭情况
表1 学生的家庭背景
学生A、C为独生子女;学生B有一位哥哥。三位学生就读的两所学校,均为重庆市最好的学校之一,学校学生大多经济条件好。三位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均好,父母均为生意人,在孩子儿时没有时间对其关心照顾。在家庭关系中,学生A的父母关系不良,父亲平时对其母子不关心,并且母亲常常随自己的心情变化来决定对A的态度;C的父母关系不良,母亲是全职太太,但对教育孩子却无计可施。
3.2 家庭教育情况
表2 家庭教育情况
从成长经历上看,三名学生三岁前都是由他人带大,并且A、B两人从小父母不在身边。从亲子关系上看,三个家庭的亲子关系都很紧张,父子(或父女)关系处于不良状态。三岁是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不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关系。 从父母教养方式上看,以均以母亲教养为主,父亲基本不参加孩子的教育,父母要么专制,要么溺爱,均不属于民主的教育方式。并且在物质条件上,三个孩子基本都是在不用付出任何努力的情况下均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根据需要与动机的关系,当孩子所有的需要都被满足后,则不能产生学习的动机。
3.3 学习成败经历及亲子双方的态度
表3 学习成败归因及亲子双方的态度
三位同学初中以后都很少有学习成功的经历与体验。深入了解情况发现:三位学生所就读的学校均为重庆较好的中学,考试题目难度较大,老师把重心放在升学率上,无暇顾及成绩落后的学生。A、B同学在家教时都比较努力,但学校的考题太难,无法通过考试成绩看出他们的进步,孩子在学习中长期得不到良好的反馈,就会对学习产生“习得情无助”。在学习成功时,孩子归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没有成功时,则归因于外部。家长面对学习失败,则是责骂,归因为孩子没有努力。两方面归因不同,引发亲子双方的矛盾,尤其是在孩子已经努力的情况下,家长坚持认为他没有努力,孩子更会产生对家长的逆反、对学习的逆反。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易冲动,很可能会和家长赌气而放弃努力学习。孩子对学习产生“习得性无助”会使其失去内部动机,而对家长的逆反则会掩盖孩子原本对学习的态度,产生“缺乏学习动机”的假象。
3.4 亲子双方的学习观
表4 亲子双方的学习观
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对学习的观念是为了考个好大学,为了个文凭,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素质的重要性。受父母的影响,孩子则认为自己以后做生意不用学习。家长过于重视文凭,而忽视了学习本身也是为了获得能力。孩子则更多的表现出对学习的迷茫态度。在很多家庭中,家长和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也是如此,但是这个家庭在父母文化都不高的情况下,父母都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家长也没有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学习,这无疑给孩子的学习动机带来消极的影响。
4 结论及矫正策略的讨论
4.1 家庭氛围不良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夫妻关系不良常常会使家长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到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导致孩子在可能在完成好了学习任务的情况下,依然被逼着继续学习或遭到责骂。这样的情况若经常发生,则不能够让孩子建立起学习与奖赏的联结,反而是觉得学不学习家长对自己的态度都一样。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家长勿将自己的情绪迁怒与孩子或者带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去。良好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家长的教育和学生的成长。
4.2 亲子对学生学业失败归因冲突会对学习动机产生消极影响
否定的、批评式的教育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信心,从而失去学习的动机。在学生学业面临挫折的时候,他们内心其实也是失败感,同时他们也会担心回家父母的责骂。如果家长把成绩不良归因于孩子没有努力,孩子又认为自己已经努力了,那么此次亲子间会产生冲突,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肯定,索性不再认真学习。所以我们家长要改变自己的对待方式,在孩子告诉自己成绩的时候冷静的对待,既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协助他们共同找到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3 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对孩子学习动机的影响
家长对学习本身是态度会通过行为、间接的语言传递给孩子。不管家长们平时再怎么强调要努力学习,但是如果家长本身就认为学习只是为了文凭,孩子也会认为学习没有什么用。所以在案例中,两名学生分别表示:学习不好并没有什么,将来会跟着父母做生意。家长首先要正确的看待学习本身,才能很好的引导孩子。而不是让孩子觉得学习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从而使孩子失去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