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煤矿安全风险防控

煤矿安全风险防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3: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煤矿安全风险防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煤矿安全风险防控

篇(1)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本文笔者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来说,虽然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总结,建立完善了很多管理制度、办法,但整体上来说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等,特别是超前预防控制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思路传统保守,过多依靠专项整治、集中排查、会议布置、下达命令、处罚为主等的行政手段来强制实施进行安全管理。一般都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者事故发生后,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再根据事故性质,进行整改。这种治标不治本、被动救灾、事后处理整治的安全管理模式,在短期内对安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很难从源头上遏制生产事故的发生。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管理制度不系统、不完善、不建全,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二是对员工培训不全面,针对性不强,人员不安全行为缺乏有效控制;三是安全管理操作控制程序不清晰、不闭合,未能做到全过程控制,安全管理不全面、存在漏洞、随意性较强;四是对矿井存在的危险源及潜在的危害因素没有进行系统、全面 、充分的辨识和定量的风险评估,并针对相应的风险制定具体的管理标准和措施的管理流程,不能做到风险的超前预控,安全管理缺乏超前性;五是没有针对所有的作业活动制定相应的岗位风险管理标准和措施,没有做到所有岗位规范操作和全方位控制,安全管理缺乏针对性;六是未能针对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具体管理办法,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二、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

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减少国家财产损失为宗旨,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预防控制为核心,以危险源辨识和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为重点,以结合实际、分步实施、重点推进、讲求实效为原则,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建立与传统安全管理相比更科学、更系统、更有效、更全面的体系化安全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杜绝较大责任事故发生,使安全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达到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

三、安全管理体系目标

煤矿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经济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过程(设计、建设、生产、扩建等)中对各系统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分级,进而对其进行风险预控,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的优化、协调,杜绝较大责任事故的发生,并使各类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人们的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闭环风险管理过程。

因为煤矿事故种类多,因果链长,不好管理,且有些因果链还不大清楚,所以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煤矿安全目标。

四、安全管理的特点

1)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特点。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强调的是“风险可控制、事故可预防”的过程管理,是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实行关口前移、预控为先。从管理对象、管理职责、管理流程、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直至最终的管理目标,形成一套按照PDCA循环模式的闭环管理长效机制。它是持续不断循环上升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过程中动态管理的,能够很有效地处理好“人、机、环、管”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那些认为煤矿“出问题是正常的,不出问题是偶然的”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

2)风险预控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特点。煤矿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管理过程,反映了企业的预控能力,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工序所有可能的危害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和环境的危害状态、管理漏洞和缺陷等等)进行全面具体的辨识,明确管理对象,通过分析评估,确定这些不安全因素的风险等级,从而明确各生产环节安全管理的重点,实现全方位管理、重点控制。另外煤矿安全风险管理贯穿煤矿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从煤矿的设计、建设、生产到报废,每个工作环节都要实施风险管理,达到全过程控制,从源头上对管理过程和管理重点实施超前预防控制,实现关口前移。

3)以预控为核心,持续改进的特点。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预控,就是在对矿井所有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全面充分辨识和合理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危险源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对风险进行预先控制,切断风险发生的渠道和条件,进而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并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分析,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同时辨识新的危险源,为下一阶段的安全管理循环提供经验累积,从而实现对风险的预控和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4)具有针对性和简单性特点。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要求全员、全过程参与,使各岗位、各环节的作业人员自下而上自始至终参与危险源的辨识、管理流程的设计、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对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很了解,针对存在的危险源和可能出现的风险的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容易理解和掌握。操作人员对于属于自己的具体要求一目了然,只要知道和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措施,按标准、措施执行,就可以规范作业,所以现场的针对性和员工操作的简单性特别强。

5)通用性和特殊性的特点。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给出的是一整套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更清晰、更具体地明确了管理对象、管理程序、管理重点、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和管理目标,形成了一套以风险预控为基础的闭环管理模式,所以适用于任何类型、任何条件下的矿井。对于不同矿井来讲,不同的是存在危险源的类型、数量和风险等级及主要危险源,而辨识风险的方法及实施安全管理的理念是一致的。只要全面实施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就能解决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6)科学系统性的特点。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是在继承我国现行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套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通过风险辨识,强化流程管理、过程控制,突出了管理的超前性,使制定的标准措施更科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落实。对体系运行效果,通过过程考核,系统掌握措施落实的流程和制度建立情况、措施落实的效果,确保危险源的预防控制落到实处。通过动态考核,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并进行控制整改,做到持续改进。

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点

篇(2)

[关键词]煤矿班组 安全基础建设 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TS7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38-01

从煤矿生产的角度来讲,班组构成了基本单位,因而班组建设关系到煤矿整体的安全基础。落实安全生产,根本点就在于完善煤矿内部的班组建设,通过这种途径来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相比于其他行业生产,煤矿生产蕴含了更高风险,与此同时也包含了更复杂的生产流程[1]。这种状况下,夯实煤矿安全基础不能够缺乏全方位的班组建设,通过班组建设的途径才能够切实杜绝煤矿生产流程的安全隐患。抓好班组建设,关键在于保障煤矿员工素养的提升,从而规范日常的煤矿生产。夯实班组建设的基础,这样做有助于为煤矿生产提供最根本的保障,以此来突显煤矿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煤矿班组建设的现状

煤矿生产本身就蕴含较高风险,与之相应的煤矿安全隐患也是相对较多的。然而受到利益影响,煤矿行业的某些企业单纯重视收益,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忽视最根本的班组建设以及安全基础的落实。从现状来看,煤矿企业在建设安全班组的过程中仍存在如下弊病:

首先,从基层角度来看,相关人员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班组建设的重要价值,因而很难在根源上扭转认识和思想。对于煤矿建设而言,班组建设应当构成安全日程中的重要部分。然而截至目前,很多煤矿班组中的组长以及其他组员并没能体现出必要的安全管理价值,欠缺班组建设的必要认识[2]。

其次,煤矿生产欠缺高水准的职工,以至于缺乏最根本的安全基础。在建设煤矿班组时,某些企业仍面对人才缺失的现状。这是由于,煤矿班组中的一线员工通常具备较低的综合素养,因而也欠缺安全防控的意识。同时,煤矿班组没能引进技术性的专门人才,针对关键性的岗位也并没有配备适当的技术人才。这种状况下,煤矿班组的各类设备就无法服务于安全生产。

第三,煤矿班组缺乏明确的安全机制和操作流程,职员无法明确必备的操作工序以及步骤。受到心态的影响,某些职工仍存在靠运气的侥幸心态,在进入现场时并没有遵照最根本的安全规程来实施,这种状态增加了班组生产的隐患和风险。

二、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的具体途径

近些年来,煤矿企业逐步意识到安全基础的重要价值,因而也逐渐强调了安全基础。通过落实煤矿安全培训并且增强技术改造,很多煤矿企业也保障了新时期的安全生产,进而从根源上提升了效益。在煤矿企业中,班组建设应当构成其中的重要部分,是不能缺乏的[3]。具体而言,建设煤矿班组并且夯实生产中的安全基础,需要遵循如下的途径:

(一) 做好组织建设

煤矿企业不能够缺少班组的基本细胞,如果班组缺乏活力,那么企业整体就会欠缺凝聚力。班组建设的前提在于落实组织建设,管理者有必要深入各个生产班组,倾听组员的心声。在选择班组长时,应当遵循平等和民主的思路来选择组长,这样做有利于汇聚班组建设的合力。同时,煤矿企业班组也需要构建适当的用人机制,培育优良的煤矿员工。

(二)明确安全规程

煤矿班组只有明确了基本的规划,才能服务于日常生产。在煤矿生产中,安全规程应当构成基础。确保有据可依,是夯实煤矿生产基础的最根本措施。班组在拟定了安全规程的基础上,就可以在根源上杜绝各类的煤矿违章作业,以此来杜绝盲目操作煤矿生产的各种行为。从现状来看,煤矿班组有必要遵照岗位责任的具体机制来落实安全生产,进一步夯实现有的煤矿安全基础。只有首先明确了机制,才能统筹并且协调班组内部的不同岗位,构建全方位的煤矿安全体系。

(三)落实标准作业

从标准化煤矿作业的角度来看,夯实安全基础的根本点在于遵照标准化流程来实施煤矿作业。作为煤矿班组,有必要遵照标准化的思路来推广更安全的煤矿作业,通过这种方式来杜绝隐患[4]。标准化作业在最大限度内防控了安全风险,减少盲目和随意的煤矿作业。这样做,有助于消除萌芽的煤矿安全隐患,从而保障煤矿工程的整体质量。

总结:

煤矿企业如果能够完善内部班组建设,就能够为各环节的煤矿生产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也夯实了煤矿生产所需的安全基础。从企业角度看,煤矿企业有必要更重视班组建设,把安全基础的夯实作为日常工作流程的出发点。煤矿生产的各部门都需要明确:煤矿安全与班组建设二者是紧密相关的,因此不能够割裂。在建设煤矿班组的进程中,有关部门都需要从根源入手加以改进,转变班组建设的观念。未来的实践中,煤矿企业班组的相关人员还需要不断摸索经验,从而确保煤矿安全基础的夯实。

参考文献:

[1]王锋.加强煤矿班组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4):45-46.

[2]刘帅,李圣民,王潘峰. 加强煤矿班组建设夯实矿井安全基础[J]. 山东煤炭科技,2012(01):253+255.

篇(3)

【关键词】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研究运用

1 前言

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据不完全统计,人为因素在整个生产系统常见危险中占据重要位置,我国露天煤矿重大事故中,设备事故人为因素占了97.67%,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人为因素占了96.59%,所以加强危险源控制,制定良好的防治策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首先对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常见危险源进行了分类,然后讲述了造成危险源的原因和预防控制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2 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分类

露天煤矿生产系统是一套综合化、系统化的系统,其有六个子系统构成:采掘系统、运输系统、排土系统、防治水系统、边坡工程系统、供配电系统。不同的系统危险源也各不同相同。按照危险源在施工发生中和发展中的作用,危险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危险源和二类危险源,其中一类危险源主要指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可能释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源,二类危险源主要指某些限制措施失效造成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人、物和环境等因素。

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出现危险故障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类危险源是歉意,二类危险源是发生必要条件,前者决定了事故严重程度,后者决定了危险源出现的概率,两类危险源相互作用,时间和空间维上相互交织,最终决定了事故范围和程度,控制好两类危险源是控制保证露天煤矿生产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关键。

3 造成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的原因

3.1 露天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缺乏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

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特别是在露天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实际安全生产条件和明确的规章制度存在较大的差距。绝大多数的露天煤矿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某些安全制度很难落实到实处,比如某些煤矿没有建立安全监控系统,相应的预防措施不完善,甚至会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致使安全防护措施形同虚设。

3.2 露天煤矿开采条件差,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露天煤矿开采的自然条件较差,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诸多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重点露天煤矿具有煤尘爆炸安全隐患的占总煤矿87.4%,煤层存在自然火的煤矿占据总煤矿的51.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煤矿占总煤矿的27%。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对于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流于表面,没有落实安全责任制,违规现象严重,企业安全文化意识淡薄,管理模式过于落后,很容易造成一类危险源和二类危险源相互交织的现象。

4 露天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预防控制措施

4.1 建立危险源动态监测体系,制定危险源风险预警制度

危险源动态监控体系贯彻整个煤矿发展过程,随着工作进程的不断推进,检测系统也在不断推进,对煤矿的供电、供水、排水系统做出相应危险评估,及时处理危险源,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检测。特别是对一类危险源的监控,首先要评估出危险源的危险等级,进行实时监控,然后指定危险源风险预警制度,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做到统筹兼顾,未雨绸缪,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管理层做出处理措施。

4.2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严格控制不安全行为

指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形成安全约束机制,比如采掘系统中注重电铲、液压铲、前装机等设备的维护,运输系统中加强卡车和胶带输送系统的管理维护。定期更换大绳及绷绳避免新绳、旧绳坠落伤人,用前检查好钢丝绳破损情况、超限不用,推压平台作业要系好安全带,专人指挥司机动铲。工件绑扎牢固、找好重心,动臂部位作业系安全带,专人指挥、信号明确,多人作业相互配合好,做好防滑措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应该达到国家强制性要求,企业本身也应该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安全标准。人为因素是造成煤矿生产危险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强人的管理是控制危险源的关键措施[3]。

4.3 加强危险源重点监控力度,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保证安全生产

加强危险源中点监控力度,贯彻《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安全作业规程,杜绝“三违”现象发生,大力推广低碳施工和绿色施工理念。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加强系统监控,对与恶劣环境下运行的设备采取定期检查维修的方式,加强抗干扰能力。采用智能化的设备提高设备自我抗灾能力。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打造立体化的安全体系。

5 结语

露天煤矿生产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其危险源也是各种各样,加强安全生产应该从管理和组织方面入手,进行全面风险评价,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提高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俊.基于事故树分析露天煤矿爆破飞石危险源辨识[J].煤矿安全,2012,43(6):180- 182.

篇(4)

【关键词】煤矿建设 监理 问题 建议

1.当前我国煤矿建设工程监理管理的实际情况

我国煤矿的大部分工作都发生在井下,这就决定了工人的操作空间非常狭窄,光线条件有限,工人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较高。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煤矿工人每班的工作时间都在十个小时以上,尽管有一些矿井中的一些工作可以实现机械化,但是综合劳动强度较地面作业仍高出不少。井下作业采取的是无间断、综合性、多个工种同时运作的作业模式,无论是井下的掘进、材料运输、通风、排水等任一流程,无论处在哪个岗位的工人,都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工作和安全,一旦在任何细小问题上出现状况,就有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矿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2004年我国正式实施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其中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了监理工程师和相关监理部门在煤矿建设工程中的具体职能和工作要求。

从目前我国煤矿单位的实际情况看,监理单位并没有针对煤矿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监理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主体尚不明确,工程监理与施工劳务各行其是,管理主体没有实现一一对应,利益出发点不同,因而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同的利益主体一味要求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其他问题,管理措施的不完善正是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中最大的漏洞之一。应当说在对煤矿建设工程实施监理安全管理时,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矿监理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程度较低,管理不到位,风险防控措施的执行力不强。必须明确煤矿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的重点是科学识别各种可能性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最终实现煤矿建设工程的安全操作。

2.我国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

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煤矿该工程建设水准也随之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一直是煤矿建设的重点所在,但是现实问题仍然很多,可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1)我国关于煤矿工程建设监理管理的法律法规较少。当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煤矿工程建设的监理问题制定专项法律法规,因此监理工作确保法律保障,权限和职能都较为模糊。监理单位的职能就是在对煤矿工程进行管理时,严格执行监理管理标准,对苗头性的风险问题加强防范和整改,但是这些职能的说明过于宏观,而没有完全考虑到煤矿建设工程的实际状况,因此监理单位的职能也相对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了较大风险,或是出现了安全事故问题,则事故的责任主体就很难确定。

(2)煤矿建设工程的监理费用不足。对于煤矿建设工程的监理安全管理问题如何划分收费标准,国家还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规定,而目前监理单位竞争压力很大,这就压缩了煤矿建设工程的监理费用,许多监理单位出于获取更多监理任务和经济利益的目的,忽视了安全监理标准,因此煤矿建设工程的监理管理漏洞很多。

(3)煤矿建设单位对于监理单位的干扰较多。煤炭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进度是最重要的,而建设单位会按照工程要求来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监理工作得到的关注较少,而且在工程建设与监理管理标准出现冲突时,建设单位会直接插手监理单位的工作,因此许多监理管理要求难以真正得到执行。

3.如何提高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水准

(1)煤矿建设工程中,监理安全管理应当负有相应的责任,对于这一点要在相关法律中予以明确,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在煤矿工程中应当如何履行监理职责,其工作标准和权限是什么,要结合煤矿工程的实际情况详细说明,一旦发生问题则能够马上明确责任主体,消除由于责任不清而造成的推诿扯皮现象。

(2)政府部门应当针对煤矿建设工程要求出台相应的安全标准,例如当前有一些省市地区已经针对煤矿工程问题制定了一些安全监理准则,如河南省所出台的针对民建工程的安全监理导则等。同时要按照监理管理的实际成本提高其费用标准,这样才能够避免监理单位之间的恶性竞争,使监理人员能够无后顾之忧的开展工作,实现规范性作业。要制定详细的煤矿建设工程委托监理的工作合同,对安全管理中不同主体的职责权限等予以明确,更好的预防风险。监理机构应当针对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由安全管理专家讲解监理要求和实践技巧。在对高瓦斯矿井实施监理前,必须由专业人士进行论证,研究制定与矿井实际相符的安全监理准则,合理设置监理控制点,如果属于高风险性的煤矿监理项目,要按照要求适当回避。

(3)严格执行安全监理的标准。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安全条例》的要求履行岗位职责并开展工作,妥善保管在实施安全监理过程中汇总的各项信息资料,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一旦发生问题,监理人员要依据法律来维护和保障个人权益。目前安全监理中的风险很多,因此监理人员要学会使用合理的风险规避措施,并及时实施风险转移,避免由于不当操作而引发更大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煤矿建设工程的监理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决定煤矿企业效益的关键,只有实现对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风险的科学防控,才能够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准。目前我国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很多,如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监理措施执行不当,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明确对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的工作要求,在法律层面予以保障,实现监理安全管理的无风险操作,才能为煤矿工程建设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使煤矿企业实现应有的效益。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程度,决定了其是否能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作用。要对煤矿工程建设监理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进行科学识别,准确防范,才能确保为煤矿建设工程的不同管理部门提供更为均衡和稳定的经济利益,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篇(5)

同煤集团某煤矿企业始建于1949年,在业内有较好的声誉,获得多项荣誉奖项。该矿经历60多年的发展历程,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煤矿开采环境的安全性,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在2013年,该矿加强煤炭安全管理力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煤矿安全管理。

2人员管理要素分析

煤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影响非常大,该矿进行煤矿安全管理,非常重视人员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该矿在每个星期三都会开展安全学习活动。在安全学习会议的开始阶段,由矿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对煤矿安全知识进行重点讲述,并将煤矿安全事故的案例进行引用,对煤矿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潜在煤矿安全事故的对策,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管理人员遵循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认真地进行煤矿工作。该矿为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开展矿工家属体验日,组织矿工家属到煤矿开采地,对矿工家属讲解矿工的具体工作,让家属了解矿工工作的具体情况,利用感情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使矿工的意识由原先的“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

(2)对员工进行培训。

该矿对员工进行培训,坚持“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的原则,聘请相关专业人才对员工进行培训。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案例的分析、对相关问题解决措施的讲解、工作经验的传授,使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工作类型的工作人员采取相适应的培训方式,进行针对性地培训。通过“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有效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并在多项比赛中赢得荣誉。该矿实行“三违”人员复岗流程培训教育,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分析总结,整理成10大类248条,对每个月最严重的违章行为进行整治,对员工实行“三违记分卡”制度,每个员工每年有12分的安全积分,出现三违行为,进行相应的扣分处罚,一旦员工的安全积分全部扣完,就需要安排该员工到培训学校进行专业的培训,通过培训考核后,才能恢复岗位。

(3)成立检查小组,对员工进行监督管理。

该矿对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矿区分为六条线路,成立检查小组,检查小组的成员由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由矿井领导带队,每两天对矿井进行全面的检查,控制矿井安全隐患。该煤矿企业组织一周安全主题隐患排查,在一周的每一天对矿井进行不同的检查,周一对机电隐患进行排查,周二排查“一通三防”安全隐患,周三全面检查矿井安全,周四排查采、掘、运安全隐患,周五排查地测防治水的安全隐患,周六由矿区的组长进行自检,周日由矿区的书记进行自检。

3设备管理要素分析

3.1管理采掘工作面设施

该矿在进行采掘工作的时候,一般采用柔性网转载机全封闭装置,将脚踏板和防护网安装在泵站的列车处,并安装了语音提示系统和预警装置。该矿采用双基建设模式进行安全管理,对各项工作程序按照规范标准进行严格执行,进行编码、定置、标识、信息、项目、流程、看板、模式、准入的九项管理,将设备管理与技术管理结合起来,如在进行巷道过切眼和断层的时候,工作人员利用公式法、类比法对巷道的断面大小、护网技术参数等进行核算,使材料得到合理利用,使“一梁三锚”转变为W型250钢带支护。

3.2管理辅助运输设施

该矿的作业点非常多,覆盖面广,有17个运料作业点和3个运人作业点,运料和运人的战线长度有17529m,运输车辆每天有130辆。为提高运输安全,该矿对运输战线进行整治,如对西部1136大巷轨道变形进行整治,对道木和道岔损坏的3000m进行整治,使西部辅助运输系统更加完善,并在303盘区增加设置3组阻车器和挡车栏,更换4组道岔,将视频通信系统安装在盘区大巷和综采面顺槽,保证辅助运输的安全。

3.3管理通风设施

通风设施对煤矿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该矿将通风设施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对密闭设施的设计、建档、施工、验收各个流程进行严格的把关,避免施工出现刨槽不够深,墙体出现空洞等问题。为提高通风设施的运行,安装自动洒水装置、风水联动装置等来进行防尘,并定期冲洗巷道,控制煤体注水、除尘风机的使用。

3.4管理机电设施

该矿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主要通过对项目管理进行定期检查,遵循“常规检修、订单检修和主体检修”的原则,做到每天、每周、每月进行检查,矿井各级领导带队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行;对矿井员工进行现场指导培训,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及时淘汰和更新设备,保证机电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将各种新设备、新工艺应用进来,如综合自动化远程监控设备,合理的控制机电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保证矿井的安全。

4制度管理要素分析

4.1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管理

该矿对原有的各项制度进行分类整理,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编制了十一本管理手册,即《一通三防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采煤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掘进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辅助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安全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职业卫生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调度信息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地面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以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细化,使程序化管理制度更加标准。

4.2制定风险预控体系

该矿以的安全管理高标准、严要求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相关法规制度,制定风险防控体系,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行改进,预防煤矿安全事故。

5结束语

篇(6)

关键词 煤矿;科技生产;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043-01

1 我国煤矿科技生产水平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煤矿科技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国家的倡导下,相继建立了一批批专业的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所、实验室与煤矿技术研发基地。使我国的煤炭行业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科研水平的煤矿科技生产队伍,促进了我国煤炭行业在安全高新技术与基础研发水平的提高,科技研发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值得提出的是,虽然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的煤矿生产水平相比较,水平仍然较低,尚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水平低,创新能力差

主要表现在长期以来有关煤炭安全生产的一些关键性的诸多问题依然没有被解决解决,例如在煤矿生产中对造成煤矿灾害的识别能力、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测预警能力、防治与控制能力低;矿井防灾抗灾、事故抢险救灾、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鉴定分析水平低:煤矿安全科技贡献率低、自主创新能力弱、大多停留在人工作业阶段,安全生产的科研储备匮乏。

2)煤矿科技研究投入少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科技的投入明显逐渐下降,主要是因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导致行业性科技攻关与原煤炭基金被取消,因此才会出现这种状况。同时煤矿企业本身一直是低价位运行,效益低,属于负重爬坡,所以无法估计安全科技的投入,长久以来就束缚了我国煤矿安全科技的发展。

3)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没有形成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章指导体系,所以对煤矿主要灾难产生的原因机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造成了实施的技术措施针对性、可靠性和配套性不突出,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煤矿灾害的发生。如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仍停留在假设层面上,尚没有成熟的理论来指导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这样就造成了该事件在煤矿生产中时有发生。同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采矿秩序整治及隐患排查治理不落实、不彻底,走过场、留死角。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技术条件也在不断的改进,煤矿安全生产也在逐步向深部延伸,在这期刊诸如延期突出、矿震、热害、高地应力等灾害也就显得更为严重,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故无法找到完全有效的治理方案与措施。

4)技术装备落后

就我国目前的煤矿技术的装备而言,仍然相对落后,无法适应危险源监控、预警、灾害防治和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一些落后的省、地区。如某省某县的一些小铁矿,无正规设计,生产设施十分简陋,安全设施很不完善,主扇风机做摆设,斜井无一坡三档。同时,技术装备的适应性与可靠性都相对薄弱,对新出现的事故灾害缺乏控制,不能及时预防控制。另外,煤矿技术中还普遍存在着设备老化的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如不及时更换将加剧问题的沉淀与积累。

2 加强煤矿科技生产的建议

2.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要以煤矿瓦斯、水害、火灾、煤尘、顶板等事故因素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工程技术和灾害治理等方面提供详细的指导方针。同时还要系统的学习,安全生产社会学基础;安全生产科学基本理论;煤矿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煤矿事故发生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煤矿安全经济及安全管理理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等专业理论指导丛书。

2.2 加大事故隐患治理技术的认识

对事故隐患治理技术的认识主要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对事故的隐患诊断与治理。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与此相关的关于监测、控制和管理为一体的煤矿瓦斯安全监控与联网技术;研究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煤矿瓦斯抽采与利用、工艺和装备技术;研究智能传感器、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和智能处理技术;研究移动设备的自我监测、诊断和控制技术;研究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探测监测、精确定位和信息获取技术等等。

其次是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研究各类危险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危险性分析先进技术;开发煤矿事故隐患诊断、鉴别、分级技术;研究煤矿重要设备的失效模式、失效准则、剩余寿命预测等的关键技术,提高对煤矿灾害和危险源辨识的科学性,为重大危险源与事故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奠定基础。

最后是灾害与事故监测与预警。在这方面则要重点研究分析瓦斯、煤尘爆炸动态监测、预警技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矿震等煤矿突发性动力灾害预测技术;采掘工作面、采空区自然火灾连续监测与控制技术;矿井水害的预警技术,提高对煤矿灾害事故的监测与预警能力。

2.3 重点开展科技项目作业

这就要求煤矿中的领导与管理机构要审时度势,及时就煤矿安全生产中所经常出现的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等灾害要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并争取找出切实相关的解决办法来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所潜在着的危险源。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强对煤矿事故的应急救援、灾害事故智能诊断等措施。以此来增加处理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

2.4加强煤矿科技队伍建设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提高煤矿生产的科技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与生产效率。这就要求要在煤矿队伍结构中要切实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通过招聘与单位内部结对培养的形式有计划的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来全面提高煤矿生产队伍的综合素质,保障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

参考文献

[1]徐志先.实用煤矿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出版社,1988.

[2]王平津.煤矿瓦斯安全多级监管中的信息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4(4):25-29.

篇(7)

关键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

加强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是防范煤矿事故的重要措施,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部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能够着力提高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性[1]。

1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保障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生命安全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与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井下机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并引发安全事故,将直接威胁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充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危害,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强化安全技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井下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相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能力,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与排除,结合管理的优化能够有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1.2保障煤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煤矿安全事故往往会对煤矿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并使煤矿企业的外部形象受到影响,导致煤矿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下降,甚至失去大量市场资源,包括资金、客户、人才及合作企业等,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企业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机电设备运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保障煤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1.3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煤矿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煤矿工作人员及企业方面,其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煤矿安全事故对伤亡人员及其家庭所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并非简单的赔偿可以弥补,事故导致一个家庭破碎,安全事故频发还将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社会公众对煤炭行业整体态度与看法,并且可能对政府监管工作失去信心,甚至可能造成社会恐慌,这些对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危害是十分严峻的。基于此,加强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强化煤矿企业整体安全意识及对煤矿安全事故防控的力度,全力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保障中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要举措。

2当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机电作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煤矿井下作业本身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作业环境十分恶劣,劳动强度大,因此煤矿企业大都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而掌握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又很少愿意主动投入到煤矿井下工作当中,这也就造成煤矿企业人才缺乏,机电作业岗位人员往往只经过短时间的突击培训便上岗作业,其对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作业知识与技术的掌握不充分,这也为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机电作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成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2.2相关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随着机械化作业的优势日益显现,煤矿企业大都已进行了井下作业机械化改造,使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同时由于机电设备增加,对于相应的安全检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目前许多煤矿企业在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规范存在不足,部分规章制度模糊,无法全面有效地指导和规范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也容易导致机电作业过程中因管理不力产生安全隐患,影响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3机电设备使用及维护存在问题

机电设备使用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操作及使用不规范方面:(1)与机电设备操作及使用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关;(2)则是源于安全技术管理缺失,设备使用不规范很容易导致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也可能造成设备故障,导致设备使用性能与安全性能下降,进而产生安全隐患。而设备维护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日常设备安全检查与故障检修存在漏洞及为节约生产成本,不注重机电设备及配件的维修与更换,导致设备部分配件老化严重,工艺技术落后,故障发生频率增加,甚至出现带病运行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威胁着煤矿生产安全,影响安全技术管理的效率[2]。

3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大力度推动煤矿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1)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对企业现有队伍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素质培训,让员工充分掌握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知识与技术,提升安全生产的意识与能力;(2)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体系,保障企业人才培训的顺利开展,并严把培训考核关,通过科学而严格的资质与能力考核,确保进入工作岗位的员工资质、能力与专业素质满足岗位要求;(3)努力完善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防护水平,充分保障井下机电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而增强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3.2建立健全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是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煤矿企业应结合现行煤矿机电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制定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并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应通过对制度的完善明确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权责划分,以保障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生产安全为出发点,合理划分权责归属,并通过建立安全技术管理责任制,确保各个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切实履行自身责任,做好本职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要求执行,通过规范化的安全技术管理,保障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作业的安全性。

3.3强化机电设备安全监察与维护检修

井上下所使用的机电设备按照生产和区域要求落实具体责任人,强化检查责任,并加大对机电监察人员的考核力度。对存在隐患的设备要定时督察,保障安全生产。把质量考核体系审核工作引进机电管理、安全监察中,建立机电隐患风险评估和动态检查整改机制。管理人员要保障检修时间,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4结语

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煤矿企业而言,要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要针对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提高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的效率,确保机电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安全,也为企业长期效益的实现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久承.如何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4(7):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