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影视戏剧文学的定义

影视戏剧文学的定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3: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影视戏剧文学的定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影视戏剧文学的定义

篇(1)

关键词:现代戏剧;仪式感;生命体验

20世纪伊始,随着现代派戏剧和后现代戏剧的发展,“仪式感”在实验戏剧的剧团中,成了一个“流行”的名词。富于创造力的现代派艺术家们,自由地在任何可能的领域中寻找灵感。受贝克特和谢克纳或安托万・阿尔托①和格洛托夫斯基的影响,很多现代戏剧导演,虽然对诸如美国生活剧团或表演剧团不甚了解,但也或多或少地在创作中渗透了“仪式感”。实际上,这种影响不是来自于舞台上的演出(因为看过的人很少),更多的是作品文本以及对于作品的评论。当然,对文本的研究并不会降低这些先锋艺术家们的成就。对于这些艺术家以及追随他们先锋思想的人来说,虽然只能阅读文本或在排练室中排练,但如果对先锋戏剧中的“仪式感”这个术语的理解过于文本化,就会误入歧途,也不能完整而严肃地理解先锋戏剧中“仪式感”这一词汇的概念。

美国著名的批评家、评论员和记者玛格丽特・克劳伊登(Margaret Croyden)对最新的美国实验话剧进行了调查后发表了长达200页的论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的论述中写道:“由于艺术家与观众不在相同的理解层次上,对仪式感的尝试貌似不是很成功。实际上,仪式感,是具有道德意义、宗教意义、实践意义或者是心理意义的理念,并且从来不以自身的、固定而单一的方式存在。仪式是一种需求。春天,对于作物与食物来讲,意味着重生,从漫长黑暗的冬天的解脱,因此,仪式总是伴随着季节的更替。这些仪式帮助原始人克服了宇宙的神秘感,他们的舞蹈和祭祀仪式,是在面对生存挑战时,解决不可思议问题的一种方式。”

仪式感,通常来讲有三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是常规惯例,如“空洞的仪式”、“无意义的仪式”。这些形容词无法应用于仪式感的其他形式。第二种形式是表演意义上的仪式感,整个表演团体展示出的每一次季节的变换或者更长的人生的变换,表达和加强了人类最深处的价值。如果仪式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冠以“空洞”或“无意义”的话,“仪式”的功能就失去了,也就不能称之为“仪式”了。

仪式感这两种形式,在评论领域都可以充分应用。举例来讲,评论家凯瑟瑞恩・伯克曼在谈论哈罗德・品特的作品时曾经说过:“戏剧在日常习惯的生活中实在是占据了越来越多的舞台,逐渐被定义成了一种仪式,并且日益演变成意义上的空虚,变成了一种机械化的重复现实生活而已。这些机械地重复和无意义的仪式与那些具有牺牲意义的仪式相互矛盾――具备牺牲意识的仪式感使剧中的角色意识到了生命的存在,而他们日常行为的虚无感则阻止了这种意识的存在。”②她认为,品特的作品里这两种仪式形成了“相互对比”。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空洞”和“充实”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即仪式感的第三种形式,大多数人类学家认同将之定义为“礼仪”。弗朗西斯・福格森③谈到契诃夫的戏剧时,认为剧中如到达、离别、纪念日和晚会等,都建立在这样的“礼仪”之上。在这样的情况下,“礼仪”是已经变成了群体信仰的完全展现,还是被视作空洞的形式,则取决于个人的见解。契诃夫戏剧中的这种既甜蜜又苦涩的感觉,来自于观众的感受――礼节,本应该意味深远,而实际上,现实生活却并不是这样。

期望演员与观众相互融合一体,恰恰是对日渐疏离的现实生活的批评;渴望生活的高峰体验,恰恰是对日益无聊的现实生活的批判与逃离。像戏剧理论家博特・斯戴斯(Bert States)谈到的:“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和多样性越高,人们情感上获得的就越少,不管人们对这种的渴望多么的迫切。也许在当今的时代,这种渴望最好的释放,就是允许观众参与和自由地即兴创作的当代戏剧。它使观众的渴望得以满足,同时,又使观众被极端两极化:一方面,当代戏剧想要拥抱群体所能表达的各种可能性;另一方面,戏剧有希望成为改革的工具,或者是社会结构的变革,或者是正统艺术的改革。当然,这样的戏剧方式缺少的是‘高度的交流性’,而这些又是仪式感不可或缺的。而当代戏剧的观众,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来观看戏剧的:有的因为好奇,有的抱着嘲弄的心态,有的是来参与的,而有的是为了在别人参与的时候,自己在旁边听着而来的。”

当然,文学评论家已将“仪式感”这一术语拓展到了一个更有深度与广度的空间里,远远超过了这个术语的创造者所界定的“仪式感”的范围。戏剧实践者试图重新抓住观众和表演者在仪式感上的共同性;而文学评论家试图在仪式感重复的结构中寻找到一些规律。然而,仪式感与其他的文化表达方式得以区别,并不是从结构上区分,而是从参与者和群体其他成员对仪式感的态度上区分的,特别是在对待其效果的态度上。可能正是由于这个棘手状况的存在,大多数文学评论界对仪式感的定义相对模糊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些文艺评论家,为了避免这种定义上的模糊,选择了某个特别的仪式作为文学上的范例来定义。这样做的问题是,不同的批评家会选择不同的仪式,而且谁也不能保证他选择的这种仪式的结构恰好是最源出的那一个。

采用“仪式感”这个术语来描述现代戏剧中的事件来源于这些戏剧事件具有与传统的西方戏剧完全不同的戏剧特性。不过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些特殊的戏剧特性无法用,这个目前尚未被定义的概念清楚地表达出来。然而,一旦仪式感有了确切的定义,也许人们会发现,这个术语并不适用于戏剧表演。仪式感,表达了表演者的灵感;应用于文学的结构,它让我们了解到学术创作改变的规律。但如果仪式感的应用不够严谨,一如一直以来的状况,它所传达的作品本身的特点,则会远远少于读者应该知道的信息。

注释:①安托万・阿尔托:法国戏剧理论家,残酷戏剧首倡人,著作有《剧场及其复象》。

②凯瑟瑞恩・伯克曼.哈罗德・品特的戏剧世界[M].美国哥伦比亚出版社,1971:10。

篇(2)

[关键词] 影视声乐;集体课;艺术共性;创造性

影视作品中声乐表现包括主旋律、背景音乐等,同时还包括歌曲。影视声乐是歌词与旋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凝练和概括的艺术表达强化和延伸主题,展示人物的情感和命运,成为故事发展的推动力。探索其相关的教学工作是声乐艺术教学中一种更趋于细致且有价值的思考。

影视戏剧专业的声乐学科经历多年的建设、改革与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授课方向从技能课到表演课,从单一技术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授课形式由个别课到小组课,由小组课到集体大课的高校所特有的声乐学科体系。

影视戏剧系开设声乐课的专业有影视表演、歌舞剧、音乐剧、播音等。在这片“非声乐专业”领域的教学工作中,把握发展脉络,认清开设声乐课的重要意义,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学形式――集体大课和

单一小课相结合是影视声乐教学的有效形式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系统的。每一个学科的诞生、发展都源自它自身的需求,有它特定的历史轨迹及各自不断延伸的枝丫,最终这些枝丫触到了彼此,长在了一起,学科体系就这样渐渐庞大而有机地形成了。影视和声乐演唱就是这样走到了一起并形成一个专业学科,可以说电影和电视的形成与发展使得今天的影视声乐教育从传统音乐专业教育中派生出来。

电影发展的初期,影视艺术家们是躲在银幕后现场配音的。器乐和歌唱此时还只是一种“外援”手段。至1927年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以歌取胜,1936年电视歌唱粉墨登场并成为主角。此后,声乐演唱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重要起来,而相关的教学研究也是处在同时发展的过程中,声乐教师们和学习者们起初都在用一对一的传统方式解决影视声乐学习中的声音、气息、表现力等问题。随着影视文化蓬勃发展,人们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和参与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满状态,而正是这种欣赏和参与又使影视艺术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仅从影视专业招生的火热状况就可见一斑。影视声乐的培养也随之成为一个必修专业,原因有三:一是影视歌唱专业化的要求提高了;二是人才的文化素质(包括音乐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三是随着影视音乐多元化的表现,人才的复合化需求提高了。面对如此之多的学生人数,面对影视声乐的多元表现,是否完全沿用声乐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也成了学者们的思考问题。

传统音乐专业的声乐课大都是“一对一”的小课,此课程作为培养人才的专业课引入影视专业之后,专家们开始了教学上的重大改革――专业集体课诞生了。随着学生人数和教学需求的增加,声乐集体课形式的优势越发凸显,它承载的教学内容包括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唱的技能技巧、歌唱理论、音乐文化知识、影视及戏剧音乐特征等。这种声乐集体课有利于学生学习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尤其可以强化声音理论知识,有利于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状态,有利于扩大声乐演唱知识的覆盖面,有利于加快教学进度,有利于教师探索研究广泛适用的教学理论,有利于声乐人才和师资力量的培养。声乐集体课使学生在集体歌声中释放自我,在学习中掌握发声的基础理论,在比较教学中提高对正确声音的认识并有效解决声音问题,在和声训练中提高审美、完善自我。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集体课在提高授课效率、弥补小课单一形式的遗憾时,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多元的授课过程中和完美的授课理念指导下探索出一条完整体系的教学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板块,使教有所依、学有所成。如果说声乐小课的教学任务是从单一走向精细的话。那么集体课的使命就是从单一的复杂走向深刻的多元。这二者的结合使影视声乐课的教学得到了更有效的发展。

二、教学基础――影视声乐的教学要着眼于声乐教学的艺术共性

歌曲的定义是一个大的范畴,其中包含很多类型,如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合唱歌曲、抒情歌曲、通俗歌曲、歌剧与戏剧歌曲等。影视声乐的歌曲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备歌曲的许多共性,它的选材及运用是歌唱艺术多元化在演绎形式上的体现。影视歌曲和一般歌曲有很多的相通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

声乐学习训练过程是复杂的,比较公认的教学方法一般承认正确的呼吸是声乐演唱学习的基础。在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时,必须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运用,了解呼吸的支点和常用的呼吸练习方法,识别声音的性质、声部的划分,了解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特点及嗓音的保健等。进一步讲,作为歌唱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和正确的声音概念以及科学的发声技巧。正确的歌唱呼吸乃至臻美的声音是唱好一首歌的基本条件。学习者要通过专业的磨炼,懂得并掌握发声的生理机制及嗓音运用的机制,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歌唱发声的简单原理,声音的共鸣原理、共鸣腔的划分、共鸣腔的运用和声区的关系,运用共鸣的方法等,使它成为歌唱者的第二天性,完美的演绎才能开始。

2 具备深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

其一,音乐中蕴涵着很多民间文化及风俗。从周公时代开始,周朝天子经常通过“听歌”来了解民风。周朝天子通过听歌,不出牖户而尽知天下,而且寓教于乐。听歌要有更高层次的心得体会,上升到治国安邦的政治高度和维持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这就是“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

其二,音乐中融会了诗之含蓄与寄托。比如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出自《诗经・秦风・蒹葭》。《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诗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直解为:“浩荡的芦苇,莽莽苍苍,晶莹的露珠,化为白霜。我所心爱的人,在河水的那一方。”这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的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感情,演唱这首歌要体味古诗之用辞、理解原文之意境,方能体现音乐之美。演唱者在文学和艺术上不仅要有很高的修养,还要有深刻的富有内涵的表现力以及把诗歌、音乐和声音完美融合的综合能力。清代另一位著名音乐家徐大椿在《乐府传声》“曲情”篇中写道:“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为尤重。故必先明曲中之意义曲折,则启口之时,自不求似而自合。”可以这样认为:歌唱者要唱好一首歌曲,除了具备必要的基本素质和演唱技巧之外,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演唱者在歌曲演绎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准备工序。

3 把握影视作品的风格,使歌曲凸显主题意境

声乐作品的风格会随着时代、地域、民族以及词曲作家个性的不同而不同,影视歌曲也具有同样的风格化。影视歌曲和声乐歌曲在“理解作品”这一环节上还是有一些 不同点,通常理解歌曲只对词、曲作者和作品时代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就可以了,但理解影视歌曲的过程并没有这么简单。除了需要了解词作者、曲作者、演唱者及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外,还需要对原著的理解,对剧本、编剧的理解,对导演思想的理解,对观众听觉的理解。

不同的影视剧题材、不同的音乐家及不同的音乐作品都体现着不同的情景描绘和感彩,同时会变换不同的演唱要求。例如以清代帝王康熙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不同的剧本就有不同的音乐作品问世。《向天再借五百年》是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歌,作为一部正剧的主题曲,它所表达的勃勃胸襟和帝王之气就有别于《康熙微服私访记》这种亲和力极强的民间杜撰式的连续剧所选用的浪漫逍遥的乃至民间淳朴的歌曲形式。因此演唱者必须能理解歌曲所提供的艺术文化背景和感情基础,通过精湛的演唱把作品的风格恰当地表现出来。善于运用自身的声音特点,采用准确的音色和表现手法进行歌曲的演绎,以利于准确塑造音乐形象,只有做好这些,才能使歌唱凸显影视作品的主题意境。

三、展现“由心”的歌唱、体现创造性的教学

影视声乐表演的形式繁多,影视化的程度、方式各不相同,但影视记录却一直有着追求自然、真实的天性。声乐作为艺术本身就具有抒情性、虚拟性,与之一体的表演也就具有了舞蹈性、非自然性,而这恰恰是人们所能够接受并要求的真实。舞台声乐表演是影视声乐表演的基础,影视声乐表演是舞台声乐表演的派生。电影电视可以把生活化的表演组织成精美的艺术,也可以说亲切自然的特征会幻化成受人喜爱的艺术表现。这时候“由心”的歌唱更容易使人感到自然舒服,从而产生对作品的好感。中国文化常常提到相由心生、境由心生、病由心生、爱由心生。所谓“心”,即指思想或想象,人心中能想象到或能体验到的才有可能表达出来。歌唱者就是要营造好这样的意境,为作品、为自己也为听众。事实上,从音乐赏析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创作、演唱还是聆听,由心而发的歌都是最具震撼力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完成歌唱技术和艺术等教学任务外,更要强调歌由心生的歌唱概念,使我们的学生不至于桎梏在学习的知识框架之中,而是要从复制知识的循环里找到歌唱的新感觉,探索艺术的新出路。

篇(3)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学范畴的确定以及物质和精神层面文学生产可能性的探讨,最终说明:文学生产是可能的。

关键词:精神 物质 文学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简介:吕佳音(1981― ),女,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晏青(1984― ),男,汉族,四川大学文新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小说。

在工业化大生产模式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被高调提出,作为其中一支的文学是否也可以像其他产业那样找到生产优质产品的技术和模式,然后关闭小作坊,开设大工厂进行批量化生产销售,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要进行工业化生产,首先要确定生产的对象范畴和生产的方法,本文就从这两方面探讨文学工业化大生产的可能性。

一、 文学的范畴

我们首先尝试是否可以找到一个可以不变的文学范畴:

传统的文学定义为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主要分为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大类。

口头文学出现较早,主要是一些短小的民歌还有神话、传说。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的集子《尚书》出现,到战国,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出现大量代表作。《诗》和《楚辞》作为贵族教育里非常重要的板块,也以诗乐舞一体的形态出现。

汉代骈文大盛,乐府出现,《古诗十九首》标志五言诗体基本成熟。七言诗的产生稍后于五言诗。

到唐代,韩愈、柳宗元力倡古文。宋代出现宋诗和宋词辉煌。南宋后期,“胡乐”结合北方民间的“俚曲”形成了散曲。

至明清,小品文、小说大盛。

至近代新闻稿、广播、网络作品稿随着新媒体出现,连环画使图画也作为文学的一部分特殊表达出现。至影视文学(所谓影视文学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结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兴起,传统意义的文学与音乐舞蹈图画均作为文学的一部分为人们所接受。

可见,文学生产的对象呈不断扩大趋势,每种新文体出现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要寻找一种适合所有文学类型的万金油式的生产模式有一定困难,但就其中的某个门类进行生产是否可行,我们可以从生产模式的探索得到答案。

二、 文学生产模式的探索

如果把文学作为某种商品进行生产,至少要考虑到2个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

1、物质层面

从文学的发展史看,物质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以中国为例。口头文学之所以最先出现,是因为这种口耳相传的形式非常适应当时的生产条件。在纸张发明之前,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竹简(周代出现)等自然材料上,传播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口头文学包括民歌和传说等样式更为普及。

当造纸术成熟,晋代起书法家大量出现是文字普及的标志,而当时文字的普及与文学的普及几乎是同步的。

到唐代雕版印刷出现,书面文学进一步普及。

清末,当西方现代化印刷技术引进中国,书面文学传播进一步推广。

到近代印刷业开始进行工业化大生产,报刊应运而生,新闻稿出现,文学作品也得以普及。到电影电视、网络、有看电子文档或可播放多媒体的手机出现,文学进一步普及,并结合这些新媒体出现了很多新的文学门类。

由此可见,物质在文学传播和文学形式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大量成功的文学物质层面的生产(如目前非常受欢迎的报刊、影视、手机电视)说明,找到一些规律进行文学的物质层面生产是完全可能的。

2、精神层面

如果要生产出畅销的文学产品,就必须考虑受众的口味,关于这点,伊格尔顿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以英国为例说明了这一问题。

(1)文学在英国十八世纪是全部受社会重视的写作:诗、哲学、书信、论文、历史这种看作文学的标准显然是思想意识上的。而街头民谣,流行传奇,甚至也许还有戏剧,都不可以算作文学。因此,按照这种历史观点,文学概念的“充满价值”可以说不言自明。(《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第35页)

(2) 关于“文学”这个词的现代看法只有在十九世纪才真正流行。最初出现的是把文学范畴缩小到所谓的“创造性的”或者“想象性的”作品。(《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第36页)

(3)19世纪后期,英国文学的作用是三方面的:1给人们以享受和教育2更重要的.它拯救人们的灵魂3治愈这个国家。(《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第44页)

(4)当美国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超过英国,于是开始用强调英国文学而非英语文学的方式加强民族统一性。(《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第51页)

(5)利维斯提出可以脱离历史与文化去评价文学,而且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原文上。理查兹则提出文学是重建社会秩序的一种自觉的思想意识。(《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第71-73页)

可见,不同时代,甚至同一时代人们对文学的看法都存在分歧,所以要找出一个可以满足所有人口味的恒定标准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就满足其中的某一种标准是否可以总结出一个可供生产的模板,应该说,从当前的一些成功的商业运作中可以找到这样的范例。

琼瑶的火鸟公司和巨星公司所推出的一系列小说影视改编在8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是典型的成功商业运作,而她所用的典型模式就是苦苦相恋的男女与可恶的婆婆之间的纠葛,这个模板抓住了一般很多家庭都会面临婆媳关系问题,赢得广泛共鸣。

当然,琼瑶小说的影视改编不具备经典性,那么文化生产是否可以生产出精品,我们可以参考诸多名著改编的成功范例,比如《特洛伊》《红楼梦(旧版连续剧)》都取得了不错的观众认同度和商业效益,同时《红楼梦(旧版连续剧)》制作过程采用了很多红学经典研究成果(如秦可卿之死),《特洛伊》对历史和史诗的高度尊重具备经典性。

三、 小结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明确提出艺术生产的可能性,而文学属于艺术的一支。

从前文的分析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文学样式既促进相应载体的产生,又受载体的影响,呈不断发展的状态,而受众的口味也会随历史、经济、个人喜好、教育背景等因素影响而不同,因此找一种适合所有文学类型生产模式几乎不具备可行性,但就其中的某个门类进行针对特定时期的某些人群的生产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篇(4)

关 键 词:影视 大学语文 教学

影视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具魅力的综合艺术,它利用独特的影视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情感;它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它融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等艺术精华于一体,是一门最现代化的、最有群众性的、最受青少年欢迎的艺术形式。青年鲁迅就曾因它而弃医从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同时,他还认识到了电影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重要性,留下了这样的预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

影视因其多元综合的特点,可以对学生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能力培养。影视作品所具有的画面动感和可剪辑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客观上适应了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和单纯课堂教学模式,把影视资源有意识地引入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显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审美鉴赏等能力,加深其人文素养。如果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适时引进影视艺术,将会使教学过程获得极大的张力。

那么,究竟该如何利用影视来帮助大学语文教学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影视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契合点。

一、 运用影视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大学生,青春洋溢,思维活跃,充满活力,情感丰富而细腻,好奇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不满足于单一模式的学习方式,新异的刺激物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视正是以其独有的光、电、声、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运用声、像、景、情并茂的立体式影视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记忆能力。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曾说过:“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影视艺术,正是人体视觉、听觉的延伸,它能活动、立体地再现课文的场景,通过视觉、听觉综合形象,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吸收与课文相关的语文知识,改变“一潭死水”的语文课状况。比如,在教授苏轼的《前赤壁赋》时,笔者组织学生观看该文的电视散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电视中充满磁性的朗诵声音配上那风景秀丽的赤壁山水画面,学生看得有味,听得入神。播完后,全班鼓掌,认为电视中读得真好听。笔者要求学生学着读,大家十分感兴趣,纷纷憋足了劲跟读。一节课下来,这篇平时要求学生记忆时个个叫苦不迭的文赋,居然班上大半同学能很流利地背诵了下来。毫无疑问,取得这样积极的效果,学生的兴趣是一大关键,而这兴趣又直接来自于所播放的电视散文。在教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笔者改变传统的直接让学生吟诗、品味的教法,而是引入了《春江花月夜》的古筝伴奏曲,再配上一幅幅和诗歌情境配套的影视镜头,用它来创设学习氛围。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情趣横溢。精彩的影视镜头与精美的课文巧妙配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更好地理解了课文,而且陶冶了情操,净化了灵魂。这与老师的一味讲解相比,要更加形象生动,更为有血有肉,从而更能使学生有融入其境之感。在教曹操的《蒿里行》时,笔者适时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反映汉末战乱的相关片断,听着片中主人公的低吟,竟有学生流下泪来,这一意境不正是我们语文老师绞尽脑汁想达到的效果吗?

二、 运用影视突破教学的难点,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荀子《劝学》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影视便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极为可贵的外物凭借。对一些文学性较强的课文,巧引影视丰富学生感知,补充文字教材无法传递的空白,能突破教学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席方平》这篇课文,由于作品描写的社会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古今社会风物人情习俗的不同,学生深感艰涩难懂,加上文章采用的是象征的表现手法,作品内容、人物形象等对仅有十多年阅历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准确把握的,特别是对文学修养不高的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让学生粗通文字之后,放映介绍明代社会的影视短片,将文言文的学习同影视资料结合,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再比如教《段于鄢》时,郑庄公这个人物形象比较复杂,学生难于把握。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笔者就把电视剧《东周列国志》中相关片段搬入了课堂。学生通过对比观看,既了解了郑庄公这个人物,也感受到了宫廷斗争中人性的泯灭。因为此时学生的接受,是在有鲜活的人物形象,有具体的典型环境,有真切可感的意境中进行的,接受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运用影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将影视引入课堂,可以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广泛的实践机会,由于它能利用视、听综合形象将学生引入具体写作意境之中,所以它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不少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不会深入地观察生活,更无法准确地把握物象特征,表述的语言呆板、干巴、公式化、概念化,简单说,就是缺乏描写的本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影视作品声像并茂、立体化展现生活画面的特点,让学生观察相关影视镜头,启发学生思考该镜头的特点,诸如人物肖像、言行神态及环境等,之后进行如同绘画写生一样的摹写。比如,选播电视剧《天龙八部》中萧峰和解宋辽两方后插箭自尽的镜头,《三国演义》中周瑜玩蒋干于股掌之间的镜头和《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游春”的镜头等这些人物言行、心理和景物描写的活教材,让学生观赏、讨论、品评。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议论文的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语言空洞、素材单调、观点与材料相割裂,在议论中很难就论点旁征博引,更不能就事提炼、分析论点。充分利用影视节目可以有效促进这种状况的改变。现在各级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透视”“社会关注”等栏目,或就重大事件进行议论,或就热点问题进行评述。由于栏目中的材料大多来自现实生活,主持人的评论又富有时代气息,学生议论起来自然大有兴趣。如果能把这些好的节目引入学生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析、议论水平的提高,更为学生提供机会接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语文学习的知识面大为开阔。

转贴于

四、运用影视促进,扩大文学名著的阅读、普及

文学名著作为经受了岁月洗练的黄金,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所能产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今天的大学生们面对繁重的学业、形形的娱乐,离文学名著是越来越远了。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少,读中外名著的就更少了。曾经在所教的两个班做过一项调查,学生117人,完整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仅有三位,读过四本当中的一本的,仅有五人。这个结果是触目惊心的。

如何促进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影视的蓬勃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途径。大学语文课本中涉及的中外名著几乎都已搬上银(荧)幕,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哈姆雷特》……将这些影视作品引进课堂,既可以把课讲得情趣横溢,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伊瑟尔在《人本的召唤结构》一文中,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期待视野”是交互性的,很多学生往往是因为喜爱某部影视作品并进而化为阅读文学作品的期待,影视成了学生和名著之间的“媒介”。在欣赏影片过程中对于人物或情节的兴趣、疑问,都会成为学生阅读原著的直接动力,而这种阅读无疑比观赏影视更进一步丰厚了学生的精神底蕴。

五、运用影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精神世界

抽象地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美好情操、坚韧意志、爱国主义的教育,往往容易流于说教。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而感知又是审美的门户。审美,必须有一个对象作为外来刺激,审美主体通过感知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情绪,才能产生美感。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影视熔诗情画意于一炉,集时间空间于一身,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功能方面,正可以起到外来刺激作用。它以动态的视觉造型为主,但又辅之以声音,以丰富的音响培养人们的和谐感、节奏感,发展听觉感知能力。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使之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更为具体、明确;声音有助于扩大和加深画面的含义,使之更真实、更富有意蕴。画面与声音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地构成一个艺术整体,共同发挥着审美功能。学生这一审美主体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视听综合感知,以直观的影视镜头作为外来刺激,融入自己的情绪因素,产生听声类形、以目代耳的通感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教师应该选择学生乐意观看和值得观看的影视作品作为教材,优秀影视作品对于人心灵的净化功能将与语文教学实现相通,从而发挥情感交流。当学生在观看《红河谷》时,内心涌动的爱国情感并不是教师的说教可以达到的;当欣赏历届“大专辩论赛”的精彩实况时,学生渴望加强口才来尽情展示自己个人魅力的愿望变得突出和强烈;当收看杂剧《窦娥冤》时,学生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又寄予了厚望;在《巴黎圣母院》里他们学习分辨美与丑;《哈姆雷特》让他们思考人生的本质意义;《老人与海》告诉他们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一组组影视镜头与文字互相映衬,使学生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中读出美来,通过直观可感的荧幕形象陶冶性情,构筑美好精神世界。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包含了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以为,作为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应该以广义的“文化”眼光审视大学语文教学,以大文化视角研究大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良好的教学效果,充满活力的教学创造,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而影视正是实现这种“高度融合”的和谐之境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利用得当,影视就将会成为激活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殷莉、肖石泉. 大学语文[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袁智忠. 影视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1.跨学科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通对文学现象中的道德、伦理、思想、宗教、地理、经济等多种社会价值标准进行评判,并通过比较研究区分审美与艺术形式,使得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更紧密联系在一起。武汉大学张荣翼教授在发言中提到了西方正盛兴的“生态批评”,即把文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强调该领域研究具有跨学科和全球性视角的同时,认为我国学者研究生态批评应具有自己的视野和更客观的角度。正如文学反应的任何一个社会侧面一样,环保绝不是一个单纯孤立的概念,它牵涉到诸多的政治和社会因素,蕴含集团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武汉大学张箭飞教授则以“比较文学之外———略谈风景学的范围和重点”为题阐述了兼容或跨越地方研究(placestudies)、空间研究(spacestudies)、环境研究或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三支貌似独立的学科的风景学(landscapestudies)。比较文学的风景学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其研究对象锁定在其与文学、艺术和美学交叠的范围之内。近年以来西方学界围绕风景的定义、风景引发的诸如文化民族主义、地方感、身份认同、自我意识、人与环境等重大议题曾展开争论。中国学者的研究有必要在厘清诸家学说的承继或扬弃关系的基础上,对许多问题进行重新界定从而确立学术走向。邹建军教授在题为“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反思与构建”的发言中,反思了国内学者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他认为中国现有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西方空间批评的翻译和介绍、文学的历史地图描绘、文学中心的地理变迁、作家作品的地理分布;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比较文学地理学批评进行建构:对重要概念术语(如地理基因、地理建构、地理影像、地理叙事)进行定义,使其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文学地理学的框架下来重新梳理文学史,探讨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并可援引其指导其他一些研究。武汉大学张晶通过《山楂树之恋》及《唐山大地震》所引起的反响谈到文学通过影视艺术的嫁接、传播及文化的透视所引起的思考,由此比较文学研究应可涉及文学与艺术、文学与传播学、文学与文化等多个方面。中南民族大学尹锐则以“人文地理学与英语后殖民文学的关系”为题提出了将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后殖民文学进行结合研究的倡议,他认为后殖民文学在当今是热点,人文主义地理学至少可以从风景与创伤、风景与权力、地理与逃避等三个方面切入研究。

2.比较文学研究实例。除了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理论探讨,与会学者也对自己在本领域所进行的一些实例研究进行了交流。惠州学院外语系汤富华教授首先以“论翻译之颠覆力与重塑力量———重思中国新诗的发生”发言,利用大量文学史料论证了翻译在中国新诗的产生过程中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武汉纺织大学谭燕保教授则以“他者镜像中的他者———看《女勇士》和《最蓝的眼睛》中的女性书写”为题,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分析了汤亭亭和托尼•莫瑞森在女性书写方式角度上的表层相似,但深层书写方式的巨大不同。通过对比二者去追溯主体的身份诉求便可明显看出其差异,进而推知同为美国少数族裔的华裔和黑人在美国的生存状况。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蒋金运则以“北美华人诗歌中的生态伦理中国想象”为题,通过生态伦理想象模式、策略及内容的研究透视了北美华人作为主流文化边缘体的心理图式。安徽大学刘云以“《庄子•齐物论》与《盗梦空间》的互文性解读”为题,从互文性视角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两部作品中的“梦”的异同,从而昭示了东方文化的务虚和西方文化的务实。武汉纺织大学刘慧则以“生态伦理视域下杨克的悲剧”为题,对奥尼尔戏剧“毛猿”中的珠宝店、皮货店场景、人与猩猩的握手细节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细节的精心设置显示剧作家强烈的生态伦理意识和人文关怀。湖北警官学院张友文教授谈了自己对公安文学的研究。武汉大学博士生韦照周和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杜雪琴分别关注了“羊皮纸效应”和易卜生创作中的地理诗学问题。

二、比较文学研究原则的坚守

篇(6)

[关键词]新媒介 古代文学 教学 思考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途径。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斯拉姆把媒介定义为“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①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工具性,还在于它参与塑造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及其生活方式。当代新媒介的发明和发展,正在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

“新媒介”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一切媒介形态最早出现的时候,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介,它的对立面是传统媒介。所以广义的新媒介应该是一个与印刷媒介相对的概念,它包括了电视、电影、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出现于印刷媒介之后的各种现代媒介。

“新媒介”一词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开始流行到现在,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拓展,并且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数字化信息传播为支点的新媒介时代。电视、电影、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已经成为个人和公众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当代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新媒介的出现改变着当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师生关系。各种建立在影像和电子技术之上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各类学校的课堂上得到了十分广泛地运用,甚至很多时候把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教学单位和教师的考核指标。本文拟就新媒介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一些思考。

众所周知,对于创作者与接受者分离的文学作品来说,媒介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一种中介,它还会影响传播内容本身。不同的媒介方式与它们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一起,影响着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美国纽约大学文化传播系主任尼尔·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认为,纸质(印刷)媒介在培养成熟的个体方面拥有新媒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参与塑造了“理性”、“有序”、“成熟”的思维与行为品质,有益于阅读者想象力的发展。“用来阅读的书面语言改变了读者欣赏作品的心理状态,他们可以从容地、反复地品味作品丰富、复杂的内涵。”②波兹曼观点的支持者也认为象征着新媒介的图像语言使读者的注意力无法得到集中,也扼制了理性思考的深度,新媒介的出现对文字阅读构成了一种威胁和损害。

的确,新媒介所带来的信息爆炸导致了一种“浅阅读”方式的产生。这是一种“放弃深度,追求速度、广度、利益度”的“快餐式阅读”,③这种阅读得到的是“讯息”,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它满足的是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它与文学作品的诸多审美特征和审美方式背道而驰。新媒介图像的丰富性和传播速度的快捷性动摇了传统文学书面阅读的审美独特性,它导致了想象的消极。文学阅读的魅力,特别是古代文学的魅力,在于它的“古”。它是前人思想、情感、道德的载体,是古代社会生活的记录。它的妙处在于它是用我们民族最准确、最优美、最纯粹的语言文字记录的,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美好的审美想象空间。阅读者会因个人的知识修养和想象能力的差异,在原著所提供的共同的审美平台上放飞各自的理想之鸽,完成属于自己的审美再创造。而在课堂上,因为文学作品由课件制作者(教师)依照自己的审美想象制作成了有背景、有图像、有音乐的视听文件,便不再能像纸质阅读时那样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事实上,观者(学生)通常不得不约束自己的想象以求“跟上画面”,而这些画面“……使想象力离开他本人对于故事的体验,……夺去了本属于个人意义的许多内涵”。④

而传播方式的改变也必将同时带来传播内容和叙事方式的改变。对于以不同媒介手段呈现的同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媒介方式的变化所导致的并不只是作品信息传送途径的改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信息内容本身的改变。“媒介不只是文学的外在的物质传输渠道,而且是文学本身的重要构成维度之一;它不仅具体地实现文学意义信息的物质传输,而且给予文学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以微妙而又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不同媒介的选择会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走向”。⑤通过新媒介手段所呈现的文学作品往往在功利性的驱使下,更强调视觉上的冲击,无论电影、电视还是舞台演出,传播者们都会对原著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自以为合理的增加、删减或改编,将原作中一些本来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节和思想用画面或对话直接表现出来,既改变了纸质媒介那种富于想象的叙事方式,同时也导致了原作中语言特色的不复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诸多名著,都被人们用以影视手段为主的新媒介方式呈现了出来。尽管改编者都努力证明自己忠实于原著,但其中的人物造型、情节展现以及环境营造,都确确实实地反映着影像制作者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再创造能力,而这些影像作品经常会被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又增加了一层“教师”这一特殊个体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为了使课件的视觉效果更加强烈,使课堂气氛更加有声有色,教师一般会搜集许多材料,制作出适合自己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的多媒体课件,将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转换成了图、文、声并茂的视听文件,先入为主地把学生带进主讲教师的审美理想世界,而作为一种思维训练和美学修养熏陶的阅读原著的过程却被忽视了。人们阅读时的那种独处、沉静、特有的淳厚的美感愉悦,以及纸质文本通过装帧、排版、印刷,甚至插图所体现的出版者的心思、品位,都被声色震撼的感官冲击所取代,从而不再有掩卷暇思、浮想联翩,不再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是一万个观众心中只有一个林妹妹了。这种授课方式,从形式上看来,具有很强的现代化色彩,时尚而华丽,课堂信息量也大,教师教学手段也显得多样,但却使得学生成了为直奔目的地而赶路的匆匆过客。他们没有欣赏路边野花和风景的空闲,他们无暇也不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加上个人对故事的想象,只需要跟上画面的节奏与老师的思路即可。在我国这样一个崇尚教师、惟老师之命是听的教育体制下,这种“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运用到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的缺乏必然导致创造力的缺乏。

诚然,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中,教师可以通过视像媒介努力为学生们呈现文学原著的本来面目,同时也可以使许多书架上的文学作品被更多的学生读者所分享,的确有助于加强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面,使之在电子视像世界里找回在传统纸质阅读世界里失去的那部分读者。面对现代社会的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很多人“没时间”读书。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青年人越来越“不习惯”传统的阅读方式。他们读书更注重实用性,他们为考试、考级、考证、求职而读书,那些需要静心品读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时间被大大压缩。他们普遍对古典文学作品兴趣不大,也没有时间和耐心静下心来阅读课程要求的作品,所以更多的学生希望教师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来代替纸质阅读。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宏大的长篇巨制,通过大众化的视像传媒,可以使那些不为学生们所熟悉的文学作品被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分享,采用影视作品鉴赏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的文学作品。但这种手段似乎更适用于普及性的文学课程,如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的大众传媒手段,结合电影、电视等美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及文学修养的提升。而对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新媒介手段的使用则不宜过多。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只是文学史的知识传播,它更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而这些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更多地是要在大量的阅读中产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是一个漫长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是几部声色震撼的影视作品就能完成的。读者只有在阅读原著的时候,在文字的启发之下,才能懂得作者塑造的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的特定使命,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心情、心路和心结所在。所以建立在传统纸质媒体基础上的文学作品更强调读者对其中隐含意义的解读,更强调读者的想象力。因此,在古代文学的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更应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将目光投射到书本当中,引导他们从优美的语言文字当中咀嚼、品味、联想与再创造,从自身的角度去感知作品,理解作者。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留下极大的审美再创造空间,让他们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经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释放自己的创造潜力。

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说:“其它文艺形式会取代文学的位置,甚至可以说目前就正在逐步取代小说、诗歌和戏剧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普通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中,文学已经明显今不如昔”。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2012年4月19日在北京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传统媒介的阅读量与阅读率均有所下降,而手机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增长迅猛。手机阅读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体,18至29周岁人群所占比例最大。从这些数字来看,现在青年人不是不阅读,而是重网络阅读,轻纸本阅读。随着阅读方式的多样化,青年人追求的是快速阅读和接收讯息的时效性,而这是数字化时代人们阅读方式的必然趋势。但“在电子书中得到的是讯息,而在纸质书中找到的才是读书的感觉。书香和人气的交融才是阅读的最佳境界。”这是不少年轻人的阅读感受。

早在1978年,美国动画制作师吉恩·迪奇就曾说过:“我们无力阻止视听大潮,但我们可以寄希望于引导这一潮流,从而使电信时代的媒介将孩子们领回书本中去,而不是远离书本”。⑥所以,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我们应当少用或不用新媒介教学手段,而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引导青年学生回归到纸质书本阅读当中,摆脱“浅阅读”造成的大众审美口味,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品格,在铺天盖地的新视听大潮中,保留一处阅读的最佳境界。

[注释]

①威尔伯·斯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②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③李玲《新媒介传播中的浅阅读现象》《电影评介》2007年7期

④吉尔·梅《媒介与儿童文学》《语言艺术》1979年4期

⑤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3期

⑥吉恩·迪奇.在西蒙斯学院的讲座

[参考文献]

[1]方卫平.《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9年9月第2版

[2]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9年3月第1版

[3]李玲.《新媒介传播中的浅阅读现象》《电影评介》[M]2007年7期

[4]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J]2003年3期

篇(7)

关键词:美国 青少年文学 文学教育

青少年一般指未成年人的一个特定年龄阶段,常指从12岁至20岁之间人生的一个过渡时期,由于处在该年龄段人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特殊需求,于上世纪初期开始,美国文学界便出现了越来越多相关作品。青少年文学一般被定义为专门为青少年创作的关于少年的文学,但其含义也可以包括任何为青少年喜欢并介绍的文学作品。

自“青少年”从“儿童时期”和“成人时期”中区分以来,美国的青少年文学便经历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也形成了其主要特征。杨贵生认为美国青少年文学具有七大特征:创作以少年为出发点、善于表现小主人公自强自立的精神、摈弃冗长乏味的叙述、多样化的体裁和题材、多元化的人物形象、乐观的基调和变化成长的人物、市场规律和影视节目的影响。

一.“青少年文学”在美国的影响

青少年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便是通过创设与青少年成长经历类似的文学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因此,青少年文学在美国青少年人群中影响巨大,也是文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1、青少年文学的市场火爆

在过去十年,美国的青少年文学市场经历了数量和质量双重提升的改变,经过美国图书馆协会的统计,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美国青少年(12-19周岁)的人数增加到3200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口的增长。青少年阅读消费人群的增加自然刺激了图式出版市场,图书市场上到处可见青少年文学读物,出版物数量增加的同时,青少年文学的风格、版式等也发生了变化。

同时,如今的青少年阅读消费群体对作家、版式、主题等都提出了不一样的需求,经典作品可以由不同的作者从多样的角度进行重新解读,小说和散文可以被改编成诗歌,诗歌同样可以以小说或戏剧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读图时代,文学走向多图形式不可避免。漫画和图画小说成了青少年重要的文学阅读内容。图像的生动和鲜活性加大了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同时电子阅读也逐渐普及并受到欢迎

2、尴尬:青少年文学作品与学校格格不入

青少年文学阅读市场如此火爆,但却不能掩盖市场火热与学校冷清的尴尬。美国中学课堂的图书室、教室的书柜中,青少年文学作品却不多见。青少年虽有一定购买能力,但由于图书市场上的青少年文学读物价格昂贵,他们并不能完全负担得起,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来源主要为图书出版商和课堂教师,而学生对文学课堂中教师教授内容的认可度普遍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当受学生喜爱的青少年文学读物被教师和学校“束之高阁”,时,抵触和矛盾的心情很可能会使文学课的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二.如何帮助学生畅读青少年文学作品

教学目标中的文学作品与学生感兴趣的作品总是存在着天壤之别,这对美国文学教师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和困惑。考虑到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中学生们对写实主义等反应世俗生活的作品并不感兴趣,他们对科学小说、奇幻小说有着天生的好奇心,美国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协会在2009年的一项统计表明,中学生选择奇幻小说作为读物的概率高达70%。但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喜欢《哈利波特》和《骸骨之城》并不意味着学生会沉湎于虚幻的世界而不能自拔。教师应该应该努力帮助青少年获得此类作品的阅读。

为了让学生第一时间能够阅读青少年文学作品,同时保证学生阅读作品的品质和水准,教师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引导学生关注文学评选网上的作家信息。美国拥有许多针对文学和影视作品评级的优质网站,这些网站首先拥有着大量的文学作品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包括印书出版物,还包括各种电视、网络资源。如美国的“年度大奖”主页,该网站拥有书籍、电影、音乐等大量作品,这些作品都至少获得过一个主流奖项。该网站的专栏中还拥有一项专门推荐优质青少年文学读物的页面,里面拥有大量优质青少年出版物的信息,其中还有较为权威的书籍排名,排名自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作品的优劣,但那些占据榜单前列的出版物大多具有高品质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