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7 14:52: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学;问题;对策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职高专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其使用范围非常之广,它不仅是国内兄弟民族所使用的交际工具,也是海外华人的通用语言,更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
一、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价值。作为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它的开设和教学的价值一度受到教学界、学术界部分人的怀疑。有人认为接受过良好母语基础教育的大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现代汉语的语言素养,无须在大学重新开设一门学习母语的课程。也有人认为现代汉语作为母语,已为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和运用,教学必然因教学内容没有新鲜感,缺乏新的刺激,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与现实语言生活紧密脱离。与文学课相比,现代汉语课似乎更枯燥、单调,既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又没有感人的艺术形象,课程教学又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与学生的现实语言生活紧密脱离,对学生语言状况的改善又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实效,因而常常使课程处于难教、难学,又难听(枯燥乏味)的尴尬局面,不受学生欢迎。
3.教材内容的重复与语料的陈旧。现代汉语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有不少内容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过,如“语音”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汉字”中的汉字结构、形声字,“词汇”中的同义词、反义词,“语法”中的词类和六大句法成分,“修辞”中的常见辞格等。问卷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许多之前已学过的内容,现在再学觉得没什么兴趣,学的时候觉得早就懂了,只是做作业又往往心里没底。相同的内容反复刺激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反而易使学生渐生倦怠乃至厌烦。教材中用例大多是过去的语言材料,重弹老调不仅乏味,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情趣和语言修养。
4.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便于系统地教授学科知识,但是这种类似新闻联播式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和心理上产生疲惫感。师生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重要,不少教师希望通过提问来争取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提问也有局限性,提问过滥,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等,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往往是“启”而不“发”,甚至出现“问”而无“答”的尴尬局面。
5.过分依赖现代教学手段。很多教师喜欢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把所有的教学内容统统做成课件。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缓解过多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之间的矛盾,增加传授知识的信息量;另一方面可以增添视听效果。但是事情往往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只注意外在的教学形式,不留意教学内容的科学和预期的教学效果,过分热衷于现代教学技术,一味地依赖新技术的方便和视听效果,学生或许由于一时新奇而暂时沉浸于热闹的图文中,何况课件用得太过频繁,也会造成视听疲劳。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明确现代汉语课程的定位
关于现代汉语课程的专业定位,应该在培养学生“三基”、“三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为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论意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目标,唤醒其对现代汉语的自觉学习意识,实现认识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构建较为系统的现代汉语知识体系。
2.紧密联系现实语言生活
理论脱离实际就会失去生命力,任何学科研究的终极目的都是应用,不面向应用就没有出路,现代汉语教学更不例外。汉语教师必须走出象牙塔,现代汉语教学必须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应用才有出路,这是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总原则。
3.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
《现代汉语》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都涉及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以及汉语规范化等与社会语言运用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知识的讲解不能只讲一些抽象的定义,而应该联系实实在在的社会语言生活。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去调查招牌、广告等社会用字的规范问题,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相关讨论。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标;问题与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3-0036-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多动脑、勤动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新课程的优势和作用。另外,教师要在改变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目标上。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是把化学知识准确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就按照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进行记忆与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与讲课,并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这种方法过多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加强我国新课程的改革,我们把化学教育与化学实验充分的结合起来,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发散性思维,进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缺乏操作的机会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尽量多的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生不仅能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加深记忆。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加深教材与测试题的难度,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讲解与习题练习,减少了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虽然有些探究性实验,教师会准备器材在教室中演示,但是很多学生不能真正的去操作,其效果远远不如走进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用视频资料代替学生实验,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新课程的标准,而且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学生在独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实验进行直接操控,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存在差异,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这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与记忆。而视频中的实验都比较正确,学生不能从中找出易错点和注意事项,容易出现看过就忘记的现象。对于演示实验来说,虽然学生能够真正的看到实验的过程,但是由于实验结果的不明显与学生所处的位置等问题,学生观看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以至于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演示镁条在空中燃烧的过程中,老师直接在讲台上进行实验,那么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很清楚的观察到实验过程,最后学生还需要死记硬背进行记忆。
2. 教材方面的问题
(1)由于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减负”,所以高中化学的教材被减的很薄。教材的改变与高考的测评没有进行很好的结合,导致必修两本书把以前三年所学的内容都包括了,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讲解透彻。其中物质的量在原来的教材中安排了有十几个课时,而新课标只安排了三个课时,但是教师需要讲解的内容却没有太大的变化。有些内容在教材中没有涉及,但是资料中却包括,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参考书的基础上,练习超纲的部分。有很多问题,新课程的教材中没有涉及,但是练习题与历年的高考试题却频频出现。教材中的一些知识,既然包含就要给学生讲解透彻,要不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知半解,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影响。
(2)在新课程化学教材中,有一些课后习题与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偏差;还有一些辅导资料表面上是与新课程配套,实际上是以前辅导资料的拆分与组合,辅导资料中的习题与学生所学知识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因此会出现学生在习题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困难。虽然教师对辅导资料进行了筛选,但是市场上的辅导资料种类比较多,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很难把握。
(3)新课程的选修教材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首先选修中的知识与必修中的知识有很大程度上的脱节,在学习顺序上也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例如在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容易的完成必修1与必修2的内容,但是选修3里面的杂化轨道理论、金属晶体堆积模型等,对学生来说特别的抽象,在缺少模具的情况下,教师很难直观的向学生讲解,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新课程缺少新教材的考试大纲,教师对高考中所要测试的知识点、考试的重点等问题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使得教师对教学的内容不好把握。新教材的知识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整合起来比较复杂。
三、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我国的传统教育主要以考试为手段,并将重点放在升学上,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教育模式。学校将重点放在智育的发展上,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与潜能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思想对化学实验课程有着严重的影响,教育部门与学校对化学实验课程不够重视,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实验课程纯属浪费时间,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常常选用比较快的方法来代替化学实验。我国的新课程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教育的目标,并确定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鼓励学生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并在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后期的学习。
2. 加大实验设备的投资
首先学校要加大化学实验资源的投入,尽量满足教学对基本化学实验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向上级反映化学实验设备的真实情况,还可以建立小型的化学实验室,以此来完善学校的化学实验资源,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小型的化学设备成本比较低,而且也比较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它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其次,学校也可以用多样化的管理方法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率,以此来解决实验室需求紧张的现象。我们可以先开放一个实验室,提供实验所需的药品与仪器,对于其他需要的药品,可以进行预先申请。另外,为了减轻化学教师的工作强度,学校可以鼓励学生来进行化学实验室的管理,选举在化学方面有一定实验能力的学生对开放的实验室进行管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进行管理;同时,他们还要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化学实验的低年级学生,并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积极的帮助低年级同学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化学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过程中,也增强了他们自己的实验能力水平。
3.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1)高中化学课堂需要良好的教学氛围,只有在平等、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动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健康、愉悦的教学环境,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平等、自由的心理感受,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有太大的压力,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良好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发扬民主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进行优化组织教学,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样老师可以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进行自我提升,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课堂反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化学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来巩固学习,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所以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将化学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里。另外,新课程教学鼓励合作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化学课堂的主角,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要留出足够多的时间供学生思考与表现,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动手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程下,教师要设计一些与课程有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教学氛围,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5.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高中化学教学主要包括两部分: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用的教学方法。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另外在实验教学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动手,独立思考,加强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教学方法的经验,灵活运用启发式与讲授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加强化学教学的教学评价
化学教学评价,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且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引导作用。例如在化学实验方面,很多学生都认为高考中的化学实验测试还停留在纸笔测验上,很多试题都可以通过做练习来加强,所以很多教师比较重视化学实验题的讲解,而对于真正的实验课则草草了事,不太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对化学原理的了解比较透彻,实际操作中却非常的生疏。很多学生都希望通过增强化学教学评价来改善教师对于化学实验的态度。教师不仅要重视结果性评价,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以从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是推动化学教学的前提,我们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化学教学评价。另外还要将执行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进一步的构建全面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的改变教学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教师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让化学教学贴近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另外,学校要为化学教学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并积极配合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所做的努力,提高高中化学的教育效率,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鸿,杜永权,梁永平.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教育,2011,(4):148
[2] 陈冰心.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4):89-92
摘 要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必须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旧的教学模式,改变只注重体能和技术的练习,忽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综合素质的培养及评价体系建设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锻炼和指导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就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师素质、学生评价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建立“以人为本”、注重健身、增强体育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体育能力,结合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国高校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
大部分学校课程设置是:大一学生开设基础教学课程,第一学期开设武术基本套路如二十四式太极拳或者初级长拳,第二学期开设篮球、排球或者体操之类的教学课程,大二开设专项选修课,一般开设的都是球类和健美操较多。有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甚至只有大一开设体育基本教学课程,开设的内容单一,项目太少。
(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手段创新不够
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等三大部分的教学模式,结构模式单一老化,教学内容重在动作技术技能的锻炼,很少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基本体育健身常识和裁判知识不清楚,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主动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不够,学生的组织能力较差。
(三)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评价手段过于简单化
高校教学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传统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的掌握来评价学生的成绩,评价内容采用简单的几个项目的测试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好坏,评价手段过于简单化,不能体现学生体育能力和独立锻炼能力以及指导能力的水平,不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锻炼,有的学校在每年的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过程中流于形式,甚至为了应付检查,在上报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时候主动造假,将部分学生体质较差的数据进行人为的改动后上报,这样实际是违背了国家政策,更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四)学生体育意识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竞争压力,学生课程过重、英语四、六级和考研压力过大,很多学生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体育课教学怀着可有可无的心态,面对学生的这种心态教师存在无可奈何的感觉,没有采用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过度看重学生的评教,从而导致体育课堂上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了。
(五)时尚项目专业教师紧缺,科研型教学团队较少
目前,大部分学校体育教育以竞技项目为主,而在竞技项目中又以便于开展、耗资较少的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上,而像网球、羽毛球、棒垒球、游泳、体育舞蹈、有氧运动健身操等娱乐性较强项目的专长教师较少,甚至紧缺。高校现有的教师业务专项结构不能够满足学生选项的要求,缺乏一些时尚运动项目的专业教师。没有形成科研型教学团队,科研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教学手段停留在较简单的体育锻炼方法上,没有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管理学方面去研究教学手段的更新,没有思考时代的发展跟教学手段的落后之间的矛盾产生的不良影响。
(六)体育设施短缺,健身场馆太少,影响体育课程教学
高校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数量与教育部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学校的运动场馆和体育器材严重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理念在逐步更新,健身需求的增加和体育设施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教学楼、教师和学生宿舍在不断改善和扩建,致使学校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少,体育场馆建设处于停滞不前,体育教学设施陈旧,场地较小,有时几个班在一个场地上课,班级人数较多,甚至公共体育课达到40人以上,练习的器材和场地不能满足上课的需要。学生上课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天气晴朗的时候,外面温度较高,学生活动时间少,下雨天没有室内场馆教学,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就停上。
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明确定位教学目标,优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一站,必须建立强身健体、教书育人、发展个性、增强体育意识的培养。通过体育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原理、手段和锻炼的方法,还要让学生掌握如何锻炼以及如何传授锻炼知识的能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情感的培养。学校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国家政策和教学的目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课程教学和健身活动,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较难的知识和专业性强的知识做一般介绍,让学生掌握几种熟悉和常用的锻炼方法,加大学生指导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学、会教。
(二)改革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改革中要创编符合地方特色和符合本校专业特色的教材。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指导活动练习,课后让学生创编下次课练习内容。通过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任课老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了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可以开展“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让学生了解集合队伍要做到避开干扰,避开阳光直射学生、避开风沙、避开外界干扰源的干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让学生了解锻炼中安全注意事项和营养的补充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锻炼能力和体育欣赏能力以及独立生存能力。
(三)优化学生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教师应认真研究每一个班级学生的特点,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根据其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平时可以多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重点关注学生的突出优点以备期末更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成绩,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建立健全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动态评价体系,重视体育素质和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评,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四)正确引导学生体育意识培养,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改革应把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心理品质和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以技术教学为中心,树立以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考核中加大身体素质的权重,特别是有氧耐力素质。让学生自己编排运动项目辅助体操进行教学并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依据。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审美的情感体验,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指导能力,让学生掌握部分体育市场营销知识,体育管理知识,健身知识,能指导和影响一部分人参与体育健身行列,如在学校形成学校体育,在小区形成社区体育,在单位形成单位体育,在家庭形成家庭体育锻炼小群体。
(五)加强培训学习,培养科研型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综合能力
要抓紧改善师资队伍的专长结构,安排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职或脱产培训,解决专长教师不足的问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重视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重视体育理论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六)努力改善教学设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高校应当加大改善体育物质投入的力度,拓宽体育教学内容,加强体育资源的开发,加强体育健身场馆的建设和现有体育设施的维护,满足体育课程教学的需要,多建设一些方便锻炼的健身路径。体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努力探索,挖掘有效的空间、时间资源,扩充体育教学的新内容和新的教学模式,大力发展运动俱乐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基金项目:海南省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ngjy13-003。
参考文献:
[1] 王守文.关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2] 孙洪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是上世纪在西方兴起的。本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大力倡导研究型教学。2005 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对研究型教学的研究自然也成为高校教研的热点之一。学界对研究型教学的研究性内涵存在广义的、多向度的理解,如归纳为“研究领先的教学、研究取向的教学、研究为本的教学、研究支持的教学”等[2]。但不论侧重点何在,研究型教学都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深层次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固有角色,在教师的“教与研”和学生的“学与研”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一教学目的如何体认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属性,决定了其教学目的在于传道,既传天之道(真),亦传人之道(善、美),即将自然、社会、心灵的真、善、美展现和发扬出来,最终达成“立人”的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力求践行以上理念。为了突出教学的研究性,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具备学术眼光,而且应着力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问题意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能锻炼人的创造能力。举例而言,笔者在讲授完唐五代的词之后,紧接着讲宋词,为了让学生对两者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笔者有意将唐五代和宋初几位重要词家的生卒年份排列出来。花间词的代表温庭筠卒于866 年,韦庄卒于910 年,南唐冯延巳卒于960 年,李煜被宋太宗赐死于978 年。而宋代最早的有成就的词人柳永、张先、晏殊和欧阳修四人,则分别生于公元984 年、990 年、991 年和1007 年。如此一排列,果然就有学生看出了问题。他们说,柳永等四人的创作活动显然都要在11 世纪20 年代之后,而此时距离宋代建国已有60 年时间,距李后主去世也将近半个世纪,也就是说,词在这一段时间内几乎是沉寂的。大家原来都以为有了五代词的积累铺垫,宋词马上就会踏上辉煌之旅,但没有想到宋词并未随着宋王朝的建立而立即发达,而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低迷才迈上高峰。几位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这一问题,便来请教笔者。笔者提示他们可以从宋初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及词体本身的发展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几个学生得出了各自的答案,笔者又鼓励他们写出学习心得。其中一位同学据此写成了《试论宋初词坛沉寂的原因》一文,此文经过充实成为了他的本科毕业论文。
显然,如果只是满足于基本知识点的讲解而不具备研究性的目的和眼光,则我们就不会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也就不会具有主动性、探索性,所得也就很有限了。
如果说研究性的教学目的要求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那么人文性的教学目的则侧重于提高学生感受、领悟和处理人情的共情能力。前者的核心在于“理”,在于锻炼受教者求真求实的智商;后者的核心在于“情”,在于提升受教者求善求美的情商,二者不可偏废。对研究型教学而言,后者尤为重要,因为研究型教学主要培养有探索能力和全局性能力的人,因此人文素质和能力重于知识[3]。为此,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丰富的历史、社会知识和人生阅历,具有较高的情感感受和传达能力,具有美善相兼的文化心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先入乎其内地被作品所感动所牵引,然后再出乎其外地将学生感染、将学生诱发起来,在教师———作品———学生的三维关系中起到良好的介质作用。
二教学内容如何确定
教学内容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一方面有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一方面也受制于其他因素和条件,诸如学生基础之厚薄、授课时数之多寡、教师对内容之生疏与熟稔,等等。目前,研究型教学还不能也不必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我们大致选取了30%的内容进行研究型教学尝试。这30%的教学内容之确定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价值的大小,二是教师和学生研究能力的高下。前者考虑的是客观必要性,后者照顾的是主观可行性。
以研究价值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3000 余年的发展,积累了十分厚重的文化遗产,从理论上、从传承传统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具有研究的价值。研究型教学就是要从这些内容中选取适合学生自主研讨的部分来进行教学实践。
我们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兼顾了研究对象的纯粹学理价值和现实情理价值两个层面。比如,汉末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至今未有定论,如果通过考证能够确定其作者,当然是一个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突破。但其意义主要是学理上的,对本科学子而言,这一命题并不切近于他们的思想和生活,难以引发参与热情。又如,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品《琵琶记》,曾被晚明思想家李贽批评为“画工”,虽也不乏生动形象之意,但终究不如《西厢记》《拜月亭》这样的“化工”之作自然天成,尤其是情节上“三不从”的构思,颇受后人诟病。但在教学中,我们考虑到这一情节很能凸显传统道德系统的裂痕,对当今道德文化建设也很具有参考意义,所以将之作为研究选题让学生自由探讨。大家果然各抒己见,形成了争论,深化了相关认识,教学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研究论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循此旁涉到其他知识点、思考点、情感点,由点及面,学生思考和体会的深度与广度因之拓展开来。
以研究能力的高下而言。首先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眼光。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是,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选择合适的研究论题进行教学,以保证教学的学术性,此即以科研促进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甚至应该拓展自己的学术领域,在教学中与学生一道探讨更广泛的学术问题,甚至可以将教学中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自己的学术思考和写作中去,此即以教学促进科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触发思想的火花,彼此问难,教师就不仅仅是“教”,也是在“学”了。三教学过程与方式如何创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4]。总之,传统教学方式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时间既少,效果亦微。研究型教学在方法上要实现对以上局限性的突破。
从纵向的教学过程来看。研究型教学要打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尝试建立以课外研讨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保证研究性、人文性教学目的的实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试图将教学过程梳理为五个环节,特拟表1 以示。
很明显,五个环节按照:课外课堂课外课堂课外的顺序逐次开展教学活动。其中,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时间上所占比重并不大,且其作用仅限于教师对课题的导入、必要的背景知识精讲以及最终研究成果的展示。事实上,研究型学习的主体即文献阅读、逻辑思考和成果写作等均需学生在课外进行。研究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其主要活动就是阅读文献、思考问题和写作文字,这些活动怎么可能在极为有限的课堂中完成?而且“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 发生在课堂外”。所以,我们认为课堂交流主要是一个成果展示的平台,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课外研讨才是研究型教学的主要部分,是水面下的冰山之根。
与此相应,教学主体也应由教师转换成为学生。在课前准备环节中,学生要根据学习范围精读相关作品和文献,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环节中,学生要泛览教师提供的
参考文献,搜集相关研究成果,思考论题,在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在课堂展示环节,小组代表以ppt 演示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研讨的成果,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出辩难。在课后拓展环节,有深入研究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探讨相关问题直至写出专业论文。
从横向的教学方式来看。课前准备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较好的文字感受能力。不同于一般的预习,它要求教师提出较为明确的研究范围,学生不仅需要熟悉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读一定的文本,获得初步的感性体验,教师则以不定时交谈和翻看读书笔记的方式加以督促。
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是研究型教学的关键,经过此前的阅读和导学,学生们对研讨内容有了基本了解,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具体的研究状态。如在一次教学实践中,笔者在系统讲述了唐五代及北宋词史的基础上,确定以“苏轼的词风”为题让学生研讨。先布置大家细读了苏轼的所有词作,然后将全班50 名同学自由组合为3 个小组,分别研讨“苏轼词风的表现”“苏词对前代词人的沿革”“对苏词的评价”等3 个分论题。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分工,有的查找资料,有的负责筛选,有的拟定提纲,有的制作ppt,有的执笔撰写研究报告。大家有分有合,每组先后组织了两次集体讨论。最后写出的研究报告,笔者则逐一批改。经过一番钻研,多数同学的头脑都动了起来,对论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有一个小组谈苏轼词风的表现时,还能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来分析其词风的变化,比较难得。课堂展示也是研究型教学在方式上的一种创新。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课堂上以ppt 演示文稿的形式汇报小组研讨的成果,其他同学可以就相关问题提出看法,进行交流,教师则适时加以点评。这样的做法既能看到学生们集体研究的结晶,也能锻炼一定的师范技能如ppt 课件制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控制能力等。实际上,3 个小组的ppt 文稿制作得都很不错,陈述者能清晰流利地表达看法,其他同学也多能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探讨“对苏词的评价”问题时,班上同学还各执一词,形成了争论,现场气氛热烈。大家都反映,经过成果的现场展示,对问题的认识更为清楚和深入了。
四教学效果如何体现
教学效果即教得如何的问题,是对本文第一个方面———教学目的的回应。研究型教学的效果可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某个环节所取得的具体效果,二是整个教学所实现的整体效应。教学效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应拘于一律,或是物化的文字成果,或是无形的心理跃迁。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阅读、表达、思维等三个衡量指标。
1 阅读效果
当下的年轻人其实并不缺乏阅读,从各种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体上他们接触了大量信息,但那些文字、图像和声音多数缺乏深度,有些则完全是信息垃圾。阅读方式的碎片化不利于深入的思考,反而助长着浮躁的风气。一些本科学生除教材之外极少专业阅读,导致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捉襟见肘,让论文指导教师很是为难,相信有过毕业论文指导经历的高校教师对此都深有同感。
有鉴于此,在课前准备和自主学习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对专业书籍进行深入阅读,旨在开阔其眼界,沉潜其心境,培养良好的感受力。人文学科的研究尤其是文学研究,首先即要求研究者对文字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文字塑造形象,文字蕴含情感,文字传达道理,对文字的敏锐感受即是对形象、情感和道理的敏锐感悟,而论题的提出也需在大量的、精细的专业阅读中才能实现。如在进行“北宋婉约词”的研究型教学中,学生较全面地细读了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晏几道等几位北宋重要词家的作品,便对北宋词的基本风貌有了具体感知,对词体的特点获得一些体认,为更深入地研讨打下良好基础。当然,为保障阅读效果,教师需多花精力指导、督促,有条件的话最好定期开展读书会之类的活动。比之一般教学,教师的付出会更多,而学生之阅读实效也会更好。
2 表达效果
文学不外乎对事、情、理的书写,如果说文学的阅读是对这些要素入乎其内的感受,那么文学的研究则是对这些要素出乎其外的表达。因此,包括口头和文字两种形式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当然是研究型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效果的体现。笔者的要求是,对事的表达要具体、完整,对情的表达要有感染力,对理的表达要有说服力。
在小组研讨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切磋有助于相互激发表达的欲望,理清表达的思路,选择表达的方式。为了检查小组研讨的实际情况,笔者有时会参加学生的集体讨论,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一般不轻易发言,而将话语权充分交给学生。笔者发现,一些平素较为内向寡言的学生也慢慢开始想说话、有话说并且说得不错起来,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大家将心得写成文字。一开始,也许并不熟练和规范,也较少创意,但总算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较之在网上复制抄袭而上交的那些“作业”要有价值得多。经过多次打磨,每个小组的研究报告基本上能够做到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有些甚至言之有文(采),文字表达能力大有提高。
3 思维效果
应该说,研究型教学对学生最根本的训练是思维的训练,这一训练及其效果也见之于教学的所有环节和细节当中。比如,阅读中的感受力,侧重于形象思维;表达中的说服力,侧重于抽象思维;对某些问题的较为深彻的领悟,则往往依赖于直觉思维的作用。但是要追问的是,通过整个教学活动,我们希望受教育者达到一种怎样的思想状态?对此问题的回答,当然因学科、课程之不同而有异。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人文性基础课程而言,我们认为,应该让学习者对传统文学与文化养成一种情感认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文化心理。
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有些同学对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非常热爱,但菁芜不择,茫无入处,可谓有心而无力;也有些同学虽然思聪意敏,资质尚佳,但盲目跟风,灵魂无根,可谓有力而无心。因此笔者认为,在古代文学的研究型教学中,要让青年学子对于所学内容产生“爱”和“懂”的心理效果。爱就是情感认同,即对于传统文化的崇敬心、自信心、担当心;懂就是理性思辨,即对于传统文化的辨别力、分析力、运用力。由爱而懂,因懂而爱,两者互为因果,共同建构起当代青年面对传统文化时的基本思维特质。笔者认为,研究型教学(也包括一般教学)要达到的这一思维效果相当重要,因为现在95 后的一代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的文化认同、文化姿态将决定中国梦的色彩。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路口何去何从?他们应该有心,也应该有力。
当然,从较现实的方面看,研究型教学的直接效益是对于学生学位论文写作和考研考学的积极推助。几轮教学实践下来,一些同学跟我反映,毕业论文的选题一下子明朗了,犹豫不决的考研方向一下子决定了。而作为他们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便已有过不少交流,因而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就感觉省力不少,论文写作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R].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34/200507/8296.html.
[2]汪霞.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7(11):43-46.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向旅游餐饮业输送能熟练应用成熟技术和传播、推广新技术,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面对旅游和餐饮业发展的新形势,中等烹饪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目前还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研究与发展项目将中等烹饪专业列入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为该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动力。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中式烹饪的技术人员。它对应的职业岗位包括旅游、餐饮、服务业的烹调、面点、食品等,其改革范围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设备、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建设的整体教学改革方案。具体指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基本要求、专业设置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有关方面。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烹饪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和能力要求、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标准、教材建设等。
二、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不同于学科中心课程或学问中心课程,它在课程形态上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因此它的设计与实施必须紧扣课程目标并具有其个性特征。
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笔者认为,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的内容应从以下两方面来精选:
首先,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要让学生从常识水平进入科学水平,那么,在方法上也应当相应地从经验方法上升到科学方法。对此,我们应该结合有关内容讲授观察、实验、调查、模拟、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科学假说等基本科学方法。
第二,问题系列和相关知识。研究型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应以创新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为基调来进行选择和组织。这里所谓的“问题”,可以是某一学科中的某个问题,也可以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问题应具有吸引力和探究性,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应当处于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问题的组织应注意层次性。
三、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
(一)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活动的概念。
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特殊活动,其实质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过程及其方式。这种研究型教学活动特殊性在于是有目的的不是盲目的,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是一种过程不是一种结果,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教学内容。
(二)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探究性的问题系列,由此决定了“从研究中学”是研究型课程教学教学的方法论原则,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则是研究型课程教学教学方法的本质特征。研究型课程教学的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来加以组织,以自主研究做为基本的教学模式。
(三)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教学的思路。
1.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以问题为起点。其要求是以中等烹饪教育教材内容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型学习的载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
2.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以探究为核心,体验为重点。研究型问题提出以后,就得去解决问题,应该构建一定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在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模式下展开探究,这种教学模式的设计不是盲目无基础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充分考虑的就是让学生亲身去感悟和体验。
3.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教师在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处处考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大量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并不是靠个别学生的聪明才智,而应加强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是靠集体的力量,使探究和解决的问题不仅容易,而且更加体现了每个合作者的自身价值及才智。
四、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的评价
(一)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评价的一般原则。
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情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中等烹饪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评价的特点。
关键词:微课混合式教学教学方法基础医学概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b)-0123-03
基础医学概论是为非医学专业开设的介绍医学基础知识的课程,通过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医学技术服务工作奠定医学基礎。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通过将两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可以将学生由浅入深地引向深度学习[1]。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是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是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是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医学基础课程之间碰撞的火花。
1基础医学概论的课程特点
该校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授课顺序是:解剖组胚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开设该门课程的专业有市场营销、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医学相关知识概念,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模式。教学目标是:构建学生医学知识结构,使学生成为各类医疗机构所需的有医学背景的技术人才。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其自身优势[2]:(1)融合多门医学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2)让学生以较短的时间代价,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3)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同时为其今后开展与中医药相关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3]:(1)来自教学对象,基础医学概论开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非医学专业新生,对学习充满好奇,但医学基础薄弱,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化繁为简,提高学习效率势在必行。(2)来自教学内容,该课程涵盖学科多,教学信息量大,知识跨度大,如何精选教学知识点,避免出现重复内容,并让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是一项重要任务。(3)来自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老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重在教,学生重在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方法的转变,最根本的是从“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
要从根本上提升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为解决该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该学系课程组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及课程内容设置,在比较了多种教学方法后[4-5],尝试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解剖组胚学学科中应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2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
1999年,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概念正式被提出,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有多个不同的版本,但大体上都描述了以下3个方面的共同特征[6]:课堂教学方式和媒体传播教学的组合;传统教学方法和新型教学手段的组合;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的组合。近年来,一些教育实证研究表明[7]:与面对面的传统教学和单纯的在线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微课(Microlecture)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和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针对某个教学内容或学科知识点设计短小精悍的、制作精良的、具备情景化和趣味化的微视频。微课作为在线课程资源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包括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精简,教学主题突出,传播形式多样化等。
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可将师生面对面授课的优点和学生课前自主网络学习的优点相结合,将“教师教为主”和“学生自主学”的优势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既能充分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在教学过程设计、交互支持以及学生评价反馈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8],因此基于微课开展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值得尝试。
3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的开展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要取得根本性的提升,必须与教学方法改革联系起来,为解决该课程授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该学系课程组尝试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该课程中解剖组胚学学科,试点班级为营销17班,该班级基础医学概论总课时为90学时,其中解剖组胚学36学时,生理学24学时,生物化学15学时,微生物与免疫学15学时,教学课时教学具体探索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确定课程教学规则
课程教学规则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是学生学习的指向灯,包括课程教学过程的教学要求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面提出教学要求及任务准则,线上教学环节,要求教师课前给予学生学前问题,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传课程资源;课中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答问题;课后布置学习自测题,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学生课前思考学前问题,观看并学习微课视频;课中查阅相关网络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课后在线完成随堂自测题,及时总结,查漏补缺。线下教学环节,要求教师课前对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并录制微课视频,针对学生提出自学要求;课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答疑、解答重点、解译难点;课后及时对每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生课前在自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善于质疑;课中按时出勤,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其他小组解决问题;课后温故而知新,针对重点和难点,及时巩固,总结提高。
考核标准包括线上及线下两部分,线上随堂测试占50%,线下阶段测试占50%,总分100分。
3.2具体教学流程
对传统的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过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3.2.1构建微课,课前学习
课前教学采取线上自学方式。首先将解剖组胚学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多个教学单元,涵盖相关的知识点,针对每个教学单元录制微课视频,每个视频播放时间为8~15min,内含学前问题和参考资料,学前问题的设置需贴近生活,具有一定趣味性,如“激光治疗近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人老珠黄,它和黄疸病人眼球变黄机理一样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寻求答案。
任课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创建班级QQ学习群,在授课一周前,將微课视频资源上传至群内,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学前问题等方式进行线上自学,并通过完成自测题进行学习效果检测。通过课前学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认同感。
3.2.2分组讨论,课堂引导
线下教学指在教室完成的课程学习。每次课3学时,每学时40min。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学时,由学前问题导入教学,根据就近原则将学生每3人分为一组,设立小组长,小组成员围绕学前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学习体会,讨论过程中学生可随时查阅线上教学资源,最后小组长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二学时前20min,师生展开互动,进行讨论,教师点评小组讨论结果,梳理学习重点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第二学时后20min和第三学时由教师讲授课堂内容,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授课模式相结合。
3.2.3总结归纳,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学生通过重温微课视频,同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学习拓展教学资源,及时补充课堂遗漏,提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并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线上生生讨论、师生讨论,通过课后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
3.3实施效果,评价总结
实践证明,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课堂,有助于增加学生课程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相长。
3.3.1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通过微课视频,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多个涵盖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单元,做到精选教学知识点,注意教学单元的相互衔接,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针对性地解决该课程涵盖学科多,教学信息量大,知识跨度大的问题。
通过学前问题和微课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会增加平时学习时间,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期末考试集中复习的压力,学生为更好地解决学前问题、参与课堂讨论,会认真阅读教材和学习资料、查阅文献,有助于养成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传统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不能做到深入思考,而混合式教学的分组讨论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团队合作的平台,在梳理和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做到对课堂的把握,对学生的引导,需要提前录制微课视频、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查阅大量课程相关材料,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3.3.2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虽然有众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9],比如说:如何确定线上、线下教学的时间分配,如何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的主动性,如何充分调动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改革效果。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4结语
【关键词】课程;教学;体育课程;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39-01
前言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是从学校体育学中分化出来的理论学科,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又是课程与教学的下位概念,两者都统一于教育学这个大系统。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它们属于不同学科范畴。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程是教学的前提,课程理论必然要考虑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没有课程理论作指导,教学活动就会陷入困境;教学是课程的表现形式,通过教学活动将课程理论转化成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课程理论,从而引领新一轮课程变革。因此,弄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体育教育的理论建设有价值,而且对体育教育实践也有重要意义。
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概念的研究
1.1研究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概念的必要性
体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教育学的发展为体育学科的理论建设奠定了最原始的基础。但令人遗憾的是体育学科研究尚不完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起步较晚,而且关于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的专著和书籍并不是很多。我们要了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体育课程?什么是体育教学?要了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含义,我们必须要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弄清楚两者所研究的问题和范畴,这样才能够探究好什么是体育课程、什么是体育教学,而且在平时教学的实践中,体育课程是指导体育教学的前提。
1.2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
要想界定什么是体育课程,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课程?我国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为一种载体而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教学内容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这是我们进行体育课程研究,指导体育教学的基础。
当前关于体育课程概念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例如李艳翎对体育课程下的定义: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学生自主发展目标所赋予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进度和进程。这些观点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体育课程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是,这些概念中缺乏对体育课程概念界定的理由和依据。对于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本人倾向于以下观点:体育课程是国家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规定的,以及学生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文化和技能素养、实践能力和体质健康标准的总体规划或设计。这一概念的提出,进一步阐述了体育课程概念内涵的基本问题以及体育课程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功能特点,基本明确了体育课程的范畴。
1.3体育教学概念的界定
中国古代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分别出现“教”与“学”两个字。比较甲骨文中“教”、“学”两个字的构成,一般认为“教”字来源于“学”字。在西方,learn与teach是同一词源派生出来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教育学者史密斯曾说:teach自古以来就同learn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从词源上讲,“教”与“学”从一开始就是一对相互依托的词语。
根据教与学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结合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本人将体育教学的概念概括为:体育教学是为实现体育教育目标,以体育课程所规定的内容为媒介,以特定的体育教学内容为依据,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进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完善的个性品质和思想品德,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过程。
2.学校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
2.1什么是学校体育课程论
依据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张学忠等人提出:学校体育课程论是研究学校体育课程领域最基本的理论、实践、管理和相关学科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为解决体育课程范畴领域诸多复杂的关系问题,以及处理体育课程内部和外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学校体育课程论研究时间较短,仍然只是一种新兴理论体系,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因此,学校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逐步补充和完善。
2.2什么是体育教学论
根据教育史料的考察,德国的拉特克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他的教学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他把新的教学技术称为“教学论”;后把这些理论用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了传统的教学论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论发展到现在,有三种主流观点:(一)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学科;(二)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三)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一种理论。
3.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3.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属于目的与手段、内容与途径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虽然相对独立,分别侧重于教育的不同方面,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课程内容直接规定教学内容,教学也不断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反馈,指导课程理论发展不断完善。美国学者塞勒曾经用三个隐喻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实质,对我们颇有启示。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正是如此,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份同样的课程方案,不同的教师对这个方案的理解会有偏差,教师的专业能力等诸因素也会有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会有所不同。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地对课程方案进行评价,使课程理论螺旋式地向前发展,以促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做铺垫。
4.小结
综上所述,必须要处理好课程和教学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课程论必然要考虑课程的实施问题,教学理论必然要考虑与教学方法相关的教学内容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只有处理好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课程才能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学,使教师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胡德海,关于“课程”、“素质”两个概念的认识和界定问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