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的基本要素

德育的基本要素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7 14:52: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的基本要素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德育的基本要素

篇(1)

我常常想,许多教育内容都很重要,也必须要从小抓起。如果把诸多的教育内容做一梳理,究竟哪些要素可以涵盖、包容、牵动方方面面的教育事项,可以是关系人一生的基本的、基础的骨架性要素呢?按照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教育改革的环境背景、人的发展规律,责任、规则、重要心理品格应成为人的品德养成诸多要素中的关键词。它符合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道德美;符合中国社会发展依法治国的时代呼声,符合当今社会以独生子女为主题的青少年人格成长、身心发展的内在需求。

责任,重在担当,不论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少年强则国强”等脍炙人口的名句,还是《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的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的当代教育要求,都反映出国家和社会对人的期待最大的需求是一种担当精神。不难想象,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自我有担当精神,一个对社会、对自己负责任,做事有责任心的人,将会是一个有品德、有追求、能奉献的人。其实,上面提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好,志愿服务教育也好,禁毒教育也好,都是一种责任教育,体现的是对未来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因此,“责任”是品德养成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强调和突出责任感教育,把责任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可行的。东城区就有许多中小学校是这样做的。

规则,对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具有约束力,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准则。我们的社会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规则,出行有交通规则,体育运动有各种比赛规则,贸易往来有商业规则,食堂吃饭有就餐规则……规则,从小的方面来说是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法则,是法制社会的构成要素,是每个人在社会生存应该恪守的底线。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从人的社会存在需要来说,是个体走向成熟实现社会化的需要,是培养健康的、向上的社会公正的内在需求,是党的十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客观要求,有规则才能和谐。不管是法律还是道德,不管是社会公德还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其实都能抽出“规则”的要素来。

篇(2)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基本要素 核心要素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系统科学渗入到文化教育领域,我国的语文教育及其研究也引进了系统科学原理。

系统乃是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综合体。系统科学研究的重点是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素是系统中既独立又联系的基本成分。对于静态系统,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材料,在教学上一般指教师、学生和教材。

一、语文教学系统中的基本要素

根据上述原理,语文教学系统是由语文教师、学生和语文教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同其他教师一样,都处在教学系统中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对象、手段、过程等全都予以认识和改造,只有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能动地掌握语文及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作用,这是教师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既然是主体,就承担着改造客体,使学生尽快提高语文水平的任务,这当然是不能去包办代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去认识语文教学规律,认识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语文水平。

2.学生

学生在教学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学生是认识过程的主体,他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他认识的客体。学生同时又是教学对象,也即教学的客体。在教学中,学生为教师所认识、所塑造。但是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有主观能动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语文教学信息、知识能力的转换者和接收者,是语文教学效果、语文教学质量的体现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地介入语文教学全过程并发挥其作用,才能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飞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对学生来说是外因,为学生的接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生的接受才是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好学不好的根据,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来起作用,没有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信息传播是很难产生好的效果的。

3.语文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没有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就无法进行。语文教材是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的依据和凭借。教师依靠语文教材进行教学,达到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文教学目标;学生凭借语文教材,获得学习语文的门径,达到学习语文的目标。

语文教材是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而编制的,从内容到编排都为适应教学目标的特殊需要而定。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语文能力,语文教材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凭借;语文教学也有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任务,语文教材是学生获取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涉猎各种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的窗口;语文教学还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思想品德素养的任务,语文教材是为他们吸收思想养料建造的园地。

从上述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语文教师的“教”,还是语文教材的“编”,都是以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为前提的,更进一步地讲,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所以,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学生”是核心要素。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要素

1.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学生“学”的现状。

近年来,中职的学生来源大多是“分流生”,中考分数未达到高中录取线,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已基本被“放弃”,因而学习态度不端正。根据我校对当前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约20%的学生认为读书目的是混日子,约30%是为了应付考试,争取顺利毕业,而仅有8%的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目前学生的语文知识,尤其是句、段、篇章知识,语法、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掌握得不够好,更不善于谋篇布局,不善于运用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因而多数学生表现为书写差、错别字多,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低,直接制约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

(2)教师“教”的现状。

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多不被重视,加之多数文化课教师对专业缺乏了解,因而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不少教师习惯于把篇、章、句、语、修、逻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喂”给学生,教得支离破碎,学得粗枝大叶。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繁锁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也许在应试中能加上一定的法码,然而未必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语文素养。这种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也不合学生的胃口。

(3)语文教材的弊端。

①现有的中职语文教材内容多,容量大。由于课时量的减少,一套共两册的语文教材,每单元只能讲授一至两篇课文。教学中不能体现整个教材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②中职语文教材更新变换慢。多年来,我校一直使用一套教材。教师的“教”变成了一种简单重复的工作,教学中缺乏应有的生气。教材内容陈旧,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有的文章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的确有困难。

③没有突出中职教育的特点。现有的教材缺乏对学生职业教育的考虑,缺乏时代精神,缺乏反映中职学生现实生活的作品,不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的职业教育教材观。

2.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要素

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各方面的弊端都是因为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重视而引起的。

中职学生与高中学生相差甚远,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这些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进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着这个问题不予以重视,就会使教学脱离实际,更加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材的编制如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使教学内容枯燥,学生难以接受。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因为学生“学”的状况较为特殊、复杂,所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语文教材的“编”,都应对其更予以重视,“学生”作为核心要素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三、抓住核心要素,优化语文教学

抓住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要素,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优化中职语文教学。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与进入高中的学生素质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体现中职生的特点,增强其“适应性”。

1.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

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而中职学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针对中职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鹜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中职生的要求。

2.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

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除讲究德育渗透,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还必须重视职业渗透,就是这个道理。

(1)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说出比写出更重要、更难,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口头表达课可以演变为“演讲与口才”课进行教学,着重强化演讲思路、演讲语言、演讲艺术、演讲气质及演讲效果的学习和训练,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

(2)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没有突出中职语文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相信学生会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王革玲.对中职语文教学困境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0,(9).

[2]卜颜丹.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天地(高中版),2009,(5).

[3]向红静,叶安全.刍议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诸多困惑与对应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4).

[4]刘先伦.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三要素[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篇(3)

引导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德育过程的积极因素,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引导大学生养成教育,除了要遵循道德教育的原则(说服教育原则、摆事实、讲道理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实践性原则)之外,还要遵循普遍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一是普遍性原则。这里讲的普遍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引导,切不可受“唯智”论的片面影响,只注意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更要注意那些所谓的考试分数低的“差生”。面向全体嘘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尽量把引导渗入到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贯穿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每一个基本要素,从而使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统一,促成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成功。二是针对性原则。一方面,要针对养成教育的对象:大学生。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性、非连续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针对大学生时期特有的心理特征,实施积极的引导。另一方面,针对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共同的显著特征,但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对于养成教育的引导,一定要针对这种个别差异性,做到普遍关注下的个别引导。三是适度性原则。青年的第一个社会化任务是谋求独立,当教育者限制他们的独立性,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会抱怨、抗议。此时期的他们还表现在强烈的自尊心,要求个性和尊严的尊重。这些都要求教育者在引导大学生养成教育时,必须掌握适度原则,避免他们的逆反心理。

2协同

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多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这里的协同指的是德育网络中各要素的协同与一致。大学生的德育网络系统,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内德育途径的网络系统,即由课堂教学系统、课下活动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和班级教育系统组成的联系网络;另一方面,是校外德育网络系统,即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途径的网络系统,这是一个为有效实施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德育途径之间结成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校内德育网络系统更能体现教育者的意志和道德价值取向。学校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导力量而存在,校外德育网络系统是校内德育网络力量的有效补充。其中各个网络系统因素的相互联系、一致和协同,是大学生养成教育成功的保证。一是德育网络系统各因素功能上的互补。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不仅占领的时间、空间不同,而且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上也各具特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各有优势和不足。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认识———理性和规章制度、纪律来实现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有着显著的特点:奠基性、先入性、亲情性、可信性、权威性、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渗透性、感染性、长期性、持续性、随意性、局限性。社会教育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宣传、社会舆论和社会风尚、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社会环境和邻里环境等,这就决定了社会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和自主性。有研究者认为“学校长于言教,家庭长于身教、社会长于境教”,这是不无道理的。如果几种教育能取长补短、功能互补、形成合力,就会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和质量,只不过其中的学校教育应该占有领导和指导地位。二是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有许多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以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告诫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轻易帮助别人等。诸如此类的教育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甚至几乎全部的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就在父母的几句话中毁于一旦,业已“养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家长的劝说下功亏一篑。德育网络各因素的教育影响不协同,就会让受教育者无所适从,德育效果得不到强化,不利于养成教育的成功。

3活动

养成教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大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互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活动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能使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活动中得到检验和矫正。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感受,从而深信他们所了解的行为规范是正确的、合理的,这些活动和行为才会变成他们的品德特征。总之,任何良好的品德,是在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养成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更重要的是组织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陶冶、实践、养成。

4自律

养成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大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尽可能让大学生独立生活,使他们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使他们在自警、自诚、自励的“道德长跑”中养成良好的德性,是养成教育成功的捷径。

5评价

篇(4)

关键词:入心 明理 解惑 力行 模式

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是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它既是基本常识的学习认知过程,又是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其本质是以学习基本常识为先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要解决“无知”和“有知”、“认知”和“情感”、“认知”和“行为”等三对矛盾;这三对矛盾的依次解决,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呈现“明理”、“笃信”、“力行”等三个阶段性变化(即知、信、行等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把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思想信念,进而又外显为品德行为,从而实现知、情、信、意、行等品德要素的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全面达到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三项教学任务的要求。这个规律描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知、信、行等要素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的基本过程,因而称之为“知信行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规律”。它揭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内在的顺序结构,说明了教学过程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转化关系,从而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改革实验的方向和道路。

依据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其教学的主要矛盾,我们实施了思想政治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知信行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简称“知信行模式”)。其基本结构为“入心――明理――解惑――力行”。

所谓“入心”,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接受并积极参与教学,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这是针对中学生普遍不愿学政治课的情况,为扭转课堂上的消极心理定势而设计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通常采取“创设情境”教学方式,主要运用活动情境法、故事情境法、演示情境法、诗歌名言法、榜样示范法、问题情境法等教学方法。

所谓“明理”,指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明白道理,形成观点。这个环节主要解决常识的认知问题。“明理”是思想政治课的突出特点之一,它是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这个教学环节通常采用“自学指导”教学方式,运用自学阅读、讨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所谓“解惑”,指教师通过设疑、激疑、质疑、辨析、解疑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和情感障碍,使他们形成坚定的信息。“解惑”既是情感教育过程,也是进一步“明理”过程。通过“解惑”,情理实现交融,认识和情感都得到升华。“解惑”是知信行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这种模式同其他模式的主要区别。这一环节主要采用以问题情境法和讨论辨析法为核心的“探究发现”教学方式。

所谓“力行”,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明确各种条件下应采取的行为对策,促使学生积极践行所学的理论要求和行为规范,并逐步养成习惯。“力行”是学生“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行为教育过程,又是意志训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要解决两类实际问题。一类是主观世界的改造问题,即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通过行为养成教育的方式解决。另一类是客观世界的改造问题,即解决社会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问题。这类问题主要通过能力训练方式解决。“力行”环节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指导法、活动指导法、社会实践法、品德修养法、作业法、练习法,等等。由于行为教育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而“力行”环节始于课堂,终于课后。在课堂上,“力行”环节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行为要求和掌握行为基本方式。要使行为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还必须经过课后的训练和锻炼,特别是学校其他德育活动和措施的密切配合。

知信行模式的特点在于:

1.这种模式的核心和基本依据是思想政治课内在的教学规律和德育目标要求。它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它的各个环节顺序体现了思想品德各要素的相互转化过程。

2.这种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运用程式,它是为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而实行的素质教育模式。它的各个环节各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工作方式,彼此联系并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3.这种模式追求课堂的“乐学”情境,力求师生活动积极,气氛热烈而有秩序,教师不累,学生轻松,效率较高,形成优化教学状态。

篇(5)

一、前言

高等学校,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它不仅进行知识传播、文化传承,而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源泉。

高校以育人为核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社团组织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以及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在内的德育教育体系在育人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应当建立科学和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它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意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高尚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实现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二、创新人才的定义

1.创新概念 创新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新思维,可以是为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创造性的新产品或者新理念。创新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不断拓宽人的思路,发散人的思维,让人可以创造出新理念和新产品。

创新主要运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比如说思想、技术、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创新是在前人的基础或者是成果上,做出进一步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创造出一种更加具有现代化,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思维模式。

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发现性创新,这种方式是没有规律可寻的,需要对某种规律,事物本质等,作出一个新的理论发现,就像牛顿定律一样,是属于天才性的创新。而另外一种创新,则是指发明创新,包括各种新的技术、工艺、方法等,属于一种改革的范畴。而创新教育,就是根据这种创新的原理,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观念以及创新的能力。

2.创新必备要素 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指具有创新意识的独特能力;创新人格是指对某种事物有着不懈的追求和强烈的求知、探索、挑战欲望,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的意志品质;创新思维就是目光敏锐,懂得变通,思维的发散性以及独创性比较强的思维。在这三个要素中,创新人格是最重要的,它是创新人才的最基本要素,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是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必须要知道如何进行创新,还要清楚为何而创造,一个就是创新的能力问题,另外一个则是创新的价值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完美统一的新型创新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真正创新人才。

三、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1.高校的因素 首先,目前部分高校认为,德育教育,只是一种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因此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

其次,高校德育教育的某些环节,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探索能力受到了限制。

再次,对于德育教育,大多高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无法将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出来,从而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2.环境因素 主要指社会环境,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市场经济追求最大化利润,使得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观念都会产生影响。一方面使得学生思想得到解放,变得积极进取;另外一个方面,使得学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投机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思想,使得德育教育与这些思想观念发生着较大的冲突,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

3.家庭的因素 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父母及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实社会中,部分的家庭,将一些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输给子女,给子女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短期内很难得到扭转,这就给高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4.观念因素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学生对于互联网的接触,时间上比较早,程度上比较深,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着变化。再加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以及思想观念,与我国文化与价值观有着较大的冲突,造成了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崇洋媚外就是学生的一个典型心理,这些都制约着德育教育工作,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发挥德育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的主要措施

1.建立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教育,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必须要根据现代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一个开放的,主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管理系统。将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加大管理方面的力度,使得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 ,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学校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德育教育的目标,打破陈规,进行开放式教学,建立一个集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德育管理体系,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2.完善德育教育机制 进一步完善德育教育的运行机制,将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环境育人等方面进行重新地整合,推进创新人才在高校的发展。对于高校的德育教育资源,要进行优化,建立起以教育为主导,以服务为原则,以管理为依托的德育教育新格局。德育教育的实效,需要与就业制度,教育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把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加大德育教育在高校的管理力度。

3.建立德育科学评价机制 建立一个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为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德育教育及成长提供重要的保障,以全面提高学生们德,智,体等综合能力。

4.建立统一网络格局 利用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建立一个可以覆盖全国各大高校的网络渠道,以网络的力量来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更加地符合现代化,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篇(6)

关键词 审美 音乐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经历了从“音乐美育”到“音乐审美教育”,再到2011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确立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转变,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主线。

1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实质及其确立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到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十年课改始终牢牢把握“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理念和课程宗旨,音乐审美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将应用于新阶段的学校音乐教育中。新《课标》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头条理念得到凸显,同时强调了音乐教育的实践性品格和创造,这是对传统音乐教育极端功能化的深刻反思,是音乐教育科学本体价值的回归。

《课标》将“音乐审美”的内涵明确定义为: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个界定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也和现代美育思想的发展戚戚相关。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之初确立的音乐美育思想,其诞生就和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他们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音乐美育是辅助德育的重要手段,这种美育观深深受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乐以修身养性、以乐教完成德育”文化传统的影响。“礼为德育、乐为美育”,的西方美育思想中国化的尝试,将中国古代的礼乐思想与西方美育思想融合,赋予了中国古代乐教以新的时代内涵,推进了中国美育的普及。

音乐美育的思想也随着现代美育理论的深入研究而不断拓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美育观念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初期的美育有鲜明的不同,从着眼于现代教育的完整性而提出的美育是德育和智育的辅助,发展到现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强调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转变丰富和拓展了人们对美育本质和作用的认识,也确立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音乐审美教育”的思想。20世纪末的素质教育改革,明确了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的提出,突出了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不仅凸显了音乐课程“以美育人”的独特价值,它作为一种具有陶冶情操、促进德育功能和文化理解的综合教育理念,成为国家教育方针中促进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如何实施“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2.1 牢牢把握“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理念和课程宗旨,实现音乐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文化认知的有机融合

音乐课程的审美性以及审美作用的凸显不是指要在音乐课程教学中丢弃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反,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依赖于音乐实践中获得的审美体验和对多元文化的认知。

音乐的创作表演有其艺术特性,决定了音乐的欣赏、表演和教学都有特定的实质与技能要求,这是由音乐学科特性所决定的。而只有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认识多元的音乐文化,正确理解各种艺术表达形式,而这也正是音乐审美体验和认知文化的过程,也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音乐音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有组织的音响能激起人的不同的情绪情感反应,对人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它精细人的感知,深化人的思维,丰富人的情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感受与理解音乐,才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2 重视在“音乐情感体验”中增进“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可以理解为音乐能力的总和,包含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以及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即是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过程。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应在掌握一定程度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基础上,在音乐本体的艺术实践中,在对多元文化和不同艺术门类的探究与感知中,在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中形成。

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密不可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最重要的基本理念,而“音乐审美”不是空洞、虚幻的目标或口号,其内涵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其中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依靠的是建立在音乐听觉能力之上的对音乐艺术的有效理解。沟通和交流离不开以音乐欣赏和演唱、演奏为主要形式的音乐表演活动。“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则需要有“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简言之,音乐素养是形成音乐审美能力的根基,正由于“音乐素养”对培育和发展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值得重视。

2.3 重视“音乐本体”,倡导有效的音乐教育

“音乐本体”即音乐自身,它可以泛指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文本(乐谱)或音乐作品的音响,可以是指音色、旋律、节奏、节拍、调式、和声等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也可以指构成音乐作品、形成某种音乐风格或表现特点的内在规律。

在课程改革之初,在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于“知识与技能”要求矫枉过正,过于忽视音乐学习的技能要求,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效果,满足于学生课堂层面上的广泛参与,把音乐课上成了一堂“综合课”,或者使得音乐课堂成了一堂娱乐活动课。在音乐教学中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音乐文化认知等各面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局限于浅层次的场景描绘,将对学生的音乐要素把握要求降低到只要学生参与其中。这是忽视音乐本体的表现,致使音乐课堂游离在音乐之外,音乐本体的失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校音乐课程教学效率不高,导致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提不上去,因此,要科学认识音乐教学规律,正视音乐本体的重要性,倡导有效的、使学生真正受益的音乐教育。

2.4 重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课标》要求系统学习母语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特别需要学习的,便是本民族世代相传的、最具民族音乐特征、自幼耳闻目睹受到习染的民族传统音乐。这就要求音乐教育者从我国五大传统音乐精粹中,发掘和建立适宜学生学习的本土民间传统音乐资源库,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地理学科;德育;三生教育

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与新课程的改革,在中学素质教育中渐渐凸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然而,许多教育学者研究表明,目前中学的德育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德育机制缺乏现实意义与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德育内容局限于一般性的理论概括与经验总结,德育模式过于单一刻板,甚至违背了中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规律。在我国,地理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思想政治品德,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引入“三生教育”,改变传统德育过于抽象、空洞的说教模式,使德育更加贴近生活中情感道德的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本文试图从“三生教育”的内涵、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实施等三方面对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这一问题作粗浅分析。

1.“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由云南省首先提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中心,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深切地体现了中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的教学理念[1]。

2.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多数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地理教育作为“三生教育”最好的教学资源与实施途径,通过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1 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由于中学地理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与广泛联系性,使得地理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生产生活实际,所以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因素。而“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通过中学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挖掘“三生教育”的广度及内含,使“三生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打造中学德育品牌。

2.2 中学地理学科教育是践行“三生教育”理念的主渠道

“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2]36。随着科学教育技术的发展,研究人类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地理科学的现实需要,也是“三生教育”的主题之一。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从资源、环境、人地关系和道德发展等方面入手,正视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理解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懂得“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所共同要求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而在中学的各个学科教育当中,地理学科是唯一的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科,因此,在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2]37。

2.3 引导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和正确的“三生”价值观念

随着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确立的教学目标层次中,道德情感目标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在“三生教育”的倡导下,今后的中学生必须具备全球意识和正确的“三生”价值观念,如人生观、人地观、环境观和资源观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迎合各种挑战,成为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作为21世纪公民的基本素养,在中学阶段主要是依靠地理教育,主要是通过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来实现的。从“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到“地球村”概念的提出,从学生只认识本土本国的环境特征到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概况,学生可以认知我国国情及世界的发展现状,逐步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的世界观。中学地理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对贯彻“三生”价值理念有着特殊重要而不可取代的实践价值。

3.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探索方式

目前,“三生教育”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中学地理教学工作者应广泛运用地理学科的特性,将“三生教育”纳入道德情感目标的范畴。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从知识、能力、品德、个性品质等方面全面培养和评估学生,创新人才质量的衡量机制。

3.1 中学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作为中学基础学科中的地理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热爱地理教学的思想品德,还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地理教学能力等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地理教师要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贯彻“三生教育”的新思想,适应地理思想教育发展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思想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讲,要把“三生教育”所倡导的“播撒真爱,体验幸福”作为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重视新课标下的“学生观”、“人才观”等教学观念。

3.2 练就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能力,捕捉教材中的“三生教育”知识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要提升学生的“三生”价值理念,还应致力于琢磨地理学科教育与“三生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开展知识技能与品德教育。教师要通过课堂实践改变学生思维空间只局限于课本的传统思维模式,把“三生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课标下的地理素材,最大限度的挖掘“三生教育”资源,利用地理科学整体性与区域性,向学生普及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概况。例如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第三章《地球上的水》,通过对这一章节讲授,让学生观看“西南大旱”的视频,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发表自己感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提出设想,进而上升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3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寓“三生教育”于学习环境中

地理课堂教学是在教室内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即我们常说的地理课),该形式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于普及教育。特别是地理学科内容丰富,教法多样,且在目前三生教学场所较少的情况下,利用课堂教学形式,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教育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运用课堂学习环境与时间,使学生集中精力,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设计师生统一和谐的活动。教师的板书、语言、板图、板画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共鸣。教师的启发诱导,应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三生教育”的德育范畴。如通过学习世界的人种,使学生懂得人种的不同只是外表特征上的差别,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族、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反对种族歧视的观念,学会关心与爱护他人。

通过课外教学形式渗透“三生教育”于现实生活中,这是当前中学德育改革从封闭式教学转向开放式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建立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学为辅、理论联系实际的德育新体系。地理教学内容中,环境、资源、人类活动等许多知识,生动具体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通过课外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直接感知、观察,这是地理课的特色之一。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学习,了解自然奥妙,认识周围环境。课外教学活动对于集体主义教育、关心他人的教育也很有益,使他们在互助的氛围中经受成长与教育。此外,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环境,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各种现象,对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两方面的都会有深切的感受与正确的评价,从而加深了环境意识的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3.4 实施情感教学,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同属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中人的要素,比其他要素的发展变化更为复杂。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采用“平等”策略,应经常关心、爱护学生,不能在潜意识中形成“优等生”与“差生”的区别,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以情育思”,重视给学生参与的机会,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倡导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还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技巧,寻找共同的话题或兴趣[3];在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尊重他人,使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生命,体现自我价值。

4.结语

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在推进德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探索与思考,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实践任务。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在教育实践中把对于“三生教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实践高度,探索其中的规律和特征,以便自觉指导行动。“三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科学研究活动,对于发展地理教育理论,更好的促进德育改革,有效的提高素质教育质量,都是当代中学地理教师所必须重视的。

参考文献:

[1]三生教育[BB/OL].[2011-5-20]baike.省略/view/1871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