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知识大全

中医知识大全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7 14:52: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知识大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医知识大全

篇(1)

本书所载验方均取自于中央电视台健康栏目。在每一条验方中,都有详细的配方、治疗过程和治愈方法说明。可以说是一部“自我治病真实经验记录集”。

最有效、最实用、最简便、最经济的中医奇效方,小伤小病不求人,急病大病不耽误,疑难杂症轻松治,药材随处可寻,制法简便可行,省时省力又省钱,是一部适合中老年患者自我治病和保健的中医方剂大全。

汇集古今名医、文献及民间的良方、秘方、奇效方,取材方便,制法简便可行,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自己就能治愈各种小伤小病和疑难杂症,花钱不多又有实效,是中国家庭尤其是中老年人必备的健康枕边书。

《中老年自我治病奇效方大全》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可供广大中老年患者自学自用,轻松利用祖国医学自我治病和保健,省钱、省力、省时。所选药方:

效显著:奇效方贵在出奇制胜,药味不多,却能过治疗各种大病、小病、疑难杂症,在关键时刻还能帮大忙,救人于危难之际。这些奇效方历经反复验证,屡试屡验,解除了亿万中老年患者的病痛,有很多已被各大医院借鉴采用。

经济实用:大多奇效方都取材于老百姓所吃的食物和应用广泛的药材,几乎没有名贵的药材,最适合普通家庭使用。书中的奇效方配制简便,采用煎、煮、研末等方法制取,或利用中草药与日常食物煲粥或制成药酒服用。不论有无医学知识,均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非常适合广大普通患者在家自行治疗。

一病多方,一方多用:针对各种疾病,书中都提供了多种治病奇效方,有的多达好几种,既有内服方、外敷方,也有食疗方,便于中老年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和疾病性质选择采用。

这是一部广大中老年患者自学自用的书,它收集来自历代名医、文献及民间奇方、秘方和偏方,精选最有效、最实用、最经济的各种病症奇效方,涉及传染性疾病(感冒、发烧、痢疾、肺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甲型肝炎、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咳嗽、肺气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戒烟法等);消化系统疾病(各种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肠炎、消化不良、治拉肚子、呃逆、呕吐、上消化道出血、腹泻、结肠炎、便秘、疝气、肝硬化及腹水、胆囊炎、胆结石、戒酒法等);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精神与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分裂症、眩晕、头痛、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脑神经痛、末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震颤麻痹、神经衰弱、身体麻木、癫痫、失眠、盗汗等);营养代谢系统疾病(糖尿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水肿、肥胖症、体瘦症、口渴症、口干症、甲亢病、畏寒症等);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病、血友病等);泌尿系统疾病(遗精、阳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肾炎、肾炎浮肿、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尿频、尿失禁、尿床、乳糜尿、阴囊湿疹、尿毒症等);肛肠科疾病(各型痔疮、肛瘘等);五官科疾病(沙眼、结膜炎、眼前飞蚊症、近视眼、白内障、老花眼、迎风流泪、耳膜穿孔、中耳炎、耳聋耳鸣、鼻出血、流涕不止、鼻炎、鼻息肉、咽喉炎、声带结疖嘶哑、骨梗喉、烂嘴角、口臭、牙痛、牙龈炎、固齿法等);骨伤科及风湿性疾病(骨折、胯关节坏死、骨质增生、足跟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腰腿痛、腿抽筋、落枕、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皮肤科疾病(头皮屑、脱皮、皮肤老化、老年斑、酒糟鼻、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皮肤瘙痒、手足皲裂、各种癣、牛皮癣、灰指甲、白癜风、腋臭、扁平疣、寻常疣、脚鸡眼、脚底老茧、治脚出汗、治脚气、腱鞘炎、指甲炎、神经性皮炎、冻疮、疥疮、无名肿痛、烧烫伤等);妇科疾病(带下病、崩漏、阴痒、阴道炎、子宫下垂、痛经、倒经、产后腰痛、乳腺增生等)易患的各种病。

此外,为使本书广泛适用于每个家庭,书中还特别收录了儿科疾病(详细介绍小儿高烧不退、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腹泻、小儿癫痫、小儿夏季热、小儿盗汗、小儿痄腮、小儿淋巴结炎、小儿麻疹、小儿夜啼、小儿疝气、小儿脱肛、小儿遗尿等详见儿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各种养生保健方法。诸如:醋蛋液治病神奇疗法(详细介绍了醋蛋液制作与饮用方法)、醋豆治病神奇疗法、食物相克――不宜食谱、食物相益――长寿食谱、养生谚语集锦以及高血压、癌症、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本书所选的药方易学、易用;所选的药材易找、易买,历经反复验证,疗效显著,非常适合普通患者在家自行治疗。利用书中药方自我治病和保健,不但省时、省力、省钱,轻松解除病痛,还能省去来回跑医院的麻烦。中老年朋友手边常备《中老年自我治病奇效方大全》,相信在关键时刻会发挥作用。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万家必备,一书在手,百病除根。可供广大中老年患者自学自用,无论您有无医学知识,均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也可供基层医务人员、中医院学生、医学爱好者借鉴使用。

《中老年自我治病奇效方大全》一书由本刊独家推广,全国统一售价:380元/部,本刊读者购买特惠价:168元/部(含邮寄费),如需办理快递(全国3-5天可送达)另加22元快递费。请邮局汇款,并在汇款单附言栏注明购买【代号:奇效方大全】,同时请将您的联系电话(本人手机号码)填在汇款单上,以便于邮局通知您领取,款到即寄。

篇(2)

【关键词】中医药 英语著作

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药学产生越来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中医药的疗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任中医药。这为中医药的发展、增强其国际文化地位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从2001 年以来,在积极推动英语等外语对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迎接现今时代所赋予的挑战,中医药专业的双语教学无疑势在必行。[1]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其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关著作的缺乏不容忽视。[2]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国内相关著作发展情况,从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纵观近20 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著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著作

1.丛书系列

1990 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 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 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 个分册。2001~2006 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 年和2007 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 材

1998~2000 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 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著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 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 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 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 年谢竹藩编著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 年Chen Chiu Hseuh 编著《Acupuncture: A ComprehensiveText》。1999 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 年金义成、彭坚所著《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 年李鼎原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 年陈慰中著,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 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 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 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著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著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专门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医药专业英文双语教材还呈现一个短缺状况,尚需进一步编辑完善。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著作:中医药英文著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著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2.解决之道

加大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教材的补充和编写,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专业外向型人才,扩充全英文中医药教材和著作的编写,尤其注重中药学等学科的英文著作发展。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进行创造,改变以往独立作战、各行其是,既无方便的途径相互交流切磋,也无专门机构加以协调的状态,使中医专业术语的翻译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积极推广加强双语教学的改革,加大既懂中医药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文水平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相互促进,既有利于今后中医药的专业英语教学发展,又有利于中医药著作的继承和发展。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已经被世界所瞩目,中国作为中医药的根源之地,需要培养一些从事中医药事业优秀的外向型人才,不断宣传中医药文化,使世界更了解中医药,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而这些就需要有更多的中医药英文教材、书籍的编写去宣传发扬,既有助于国内学生和对其感兴趣的人们学习,对于国外友人也可以提供更多机会认识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使中医药不仅为中国人民服务,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国家的人们的健康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修复;职业素养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3.010

Discussion on the Repair Work of Ancient Books in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n Heyu, Shi Baoyou, Chen Liu

(Library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ancient books reparation in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 of ancient book reparation. The concept and importance of ancient TCM books reparation are emphasized. Based on the working experience, the authors made deep consideration and offered suggestions to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raining of ancient TCM books repairing workers.

Key words: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cient books reparation; professional quality

“为当世用,为后世存”是古籍的价值所在。古籍中的古医籍更是弥足珍贵,被誉为中医药文献中的瑰宝。在教学科研、临床研究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古籍修复的宗旨,同样是中医药古籍修复人员为之努力的目标。因此,正确认识中医药古籍文献价值和修复意义,加强古籍修复人员素养,是完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的有效措施。

1正确认识中医药古籍的文献价值

中医药古籍是历代先贤遗留下的宝贵财富,著述之多,叹为观止。各省市的图书馆均藏有数量不等的中医药古籍文献。以天津为例,收藏的中医药古籍数量达4 000多种。收藏较多的图书馆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1 773种),天津高等医专图书馆(918种),天津图书馆(563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图书馆(462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

第一作者:韩赫宇,馆员,研究方向:中医药文献资源建设。E-mail:

研究所(355种),南开大学图书馆(124种),天津市人民医院图书馆(94种)[1]。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古籍中,有中医珍本、善本达239部,包括元、明、清代各时期的刻本、拓本、抄本及手稿珍籍等。其中元大德六年壬寅(1302年)宗文书院刊本《经史类大观本草》、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年)顾从德覆宋刻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还有罗振玉跋的明正统年间陕西官刻本《玉机微义》、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刻本《针灸大成》10卷以及《积玉奇方》2卷(现存孤本,为《中医古籍孤本大全》丛书所收录)等珍贵书籍[2]。这些古籍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承载着各个历史时期中医药的发展成就,而且在中医药教学、科研及临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此可见,对中医药古籍进行修复是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实现古籍传承有序和延续寿命的重要手段,也是古籍数字化、古籍出版以及开展读者文献需求服务工作强有力的保障。

2加深对古籍修复工作意义的认知

古籍重装如病延医。古人云“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其意在于修则修好,如修不好不若不修,保存原状。提醒我们在古籍修复时要慎之又慎,不要人为造成对古籍的损坏。随着人们对古籍保护认识程度的加深,“整旧如旧”、“最少干预”、“过程可逆”等修复原则成为古籍修复工作走上正规化发展轨道的标志。既为古籍保护指明了方向,也为我馆日常修复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抢救为主,治病为辅”,将馆藏中医药古籍按轻、重、缓、急,合理排序修复的科学理念,也使我馆修复工作由无序变有序。

例如清代后期民间刻本的中医药古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版本价值不高,残本、残卷多,纸张质地差,雕版、字体、用墨、印刷质量粗糙,制书、修书时使用的材料成分复杂(如染纸、浆糊等),书籍污损、破损重,收藏过程中发生虫蛀、鼠啮、水浸、火烬等。虽然如此,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清代后期中医药古籍毕竟是中国古籍发展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代表着这一时期中医药古籍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水平,也映射出当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状况。对于这些古籍的保护,不可抱残守缺,等同“鸡肋”。因此,我馆依据“抢救为主,治病为辅”的修复原则,对清晚期中医药古籍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尊重它们的客观存在,依靠科学的修复方法和理念,使其得到了及时保护[3]。

3加强中医药古籍修复人员的素养

我国待修复古籍数量与修复人员之间比例严重失衡,古籍修复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导致许多本应修复的古籍没有得到及时修复。随着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这一现象正逐步得到缓解;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提高古籍修复人员素养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素养对中医药古籍修复人员尤为重要。

3.1精、专、广、博的文化素养

自古迄今,古籍修复技术已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已日臻成熟。其中涉及文献保护、版本学、历史学、古汉语、造纸、印刷术、书画艺术及生物学等诸多学科知识,这就要求修复人员具有熟稔于心的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触类旁通,将各种知识运用到古籍修复工作中。此外,中医药古籍修复人员还应具备专而精的中医药知识,发挥其所学,有利于他们在中医药古籍修复、辨伪、数字化整理及管理等工作中解决问题。

3.2爱书、敬书、知书、读书

“视书如己,爱书如命”是对先贤热爱书籍具体生动的描述。爱书、敬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所谓“知书”,则是指古籍修复人员要有古籍装帧形式、版本、书法、绘画、雕版印刷、手工造纸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充分了解、认识古籍,在古籍修复的工作实践中更具理论指导性和针对性。

古籍修复工作正朝着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古籍修复人员同样需要继承创新、与时俱进,不能只停留在“修书匠”的层面上,应多读书,更新知识结构,增强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实力。

3.3恒心、专心、精心、虚心

古籍修复工作是在遵循古籍修复原则、确保古籍安全性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恢复古籍的原生性。古籍修复人员面对的每册,甚至是每页古文献,都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信息,如印刷、抄写时使用的颜料、墨色,书籍的纸张、装帧形式、版本形式,以及评价、批注、句读、递修状况等等,保证古籍这些特征的完整是古籍修复核心工作之一。在具体修复工作实践中,古籍修复工作人员应具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恒心,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专心,精益求精、匠心独运的精心。

此外,古籍修复人员还应注重与同事、同行间的沟通与协作。馆际间应建立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古籍修复培训机构,组织国内或国际的古籍修复研讨活动,以及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古籍保护、古籍修复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利于开阔眼界、总结经验、虚心求教、共同提高。

4小结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开展与否及其质量好坏,是直接关系到中医药古籍使用寿命,甚至能否继续流传的大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中医药古籍文献价值和修复意义,加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素养,对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来说至关重要。中医药古籍修复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古籍修复人员及各方面力量携手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医药古籍保护事业。

参考文献

[1]刘毅,曹亭,谢敬.天津地区古医籍学科分布特色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7):90-92.

[2]韩赫宇.试论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8,17(3):48-50,59.

篇(4)

【关键词】高血脂;遵医行为;饮食依从性;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355-01

高血脂症是人体脂肪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摄入太多“营养”,现代人血脂也越来越高,血脂增高发生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1〕,我国18岁以上的血脂异常人群达1.6亿〔2〕。大量资料表明,高血脂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3〕。高血脂症是真正的“病从口入”“日积月累”,与饮食习惯、生活状态,是否运动、饮酒、吸烟有关,药物仅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须革除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1〕。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高血脂症患者普遍存在不遵医饮食行为。为了解高血脂症患者不遵医饮食原因,笔者对160例高血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1~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体检中心体检的高血脂症患者。入选条件:符合高血脂诊断标准﹙高血脂判定参照中华心血管杂志1997年刊载的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所公布的标准〔4〕,即TC≥5.72mmol/L,TG≥1.7mmol/L,其中一项增高者为高血脂﹚,无认知功能障碍。入选患者160例,男88例,女72例,年龄26~82岁。接受健康教育情况:接受过系统健康教育者42例,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电视了解一些简单知识者81例,无高血脂知识者37例。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患者的一般资料,即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患病时间,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及遵医饮食情况。第二部分为高脂血症患者不遵医饮食原因调查问卷。问卷包括8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是”、“否”作答。由专职护理人员发放问卷,在统一指导语下患者独立填写表格。发放问卷160份,均有效收回,有效收回率100%。所得数据采用统计描述。

2 结果

160例高血脂症患者中,15例﹙9.4%﹚遵医饮食,145例﹙90.6%﹚不遵医饮食,高血脂症患者不遵医饮食的原因,见表。

3 讨论

3.1 高血脂症患者不遵医饮食原因分析

高血脂症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不良情绪、吸烟、酗酒,肥胖症及缺乏运动等密切相关。合理膳食﹙低脂、高钙、高维生素饮食﹚,减轻体重,戒烟限酒,增加运动等有降低血脂,减少用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本组调查结果显示,高血脂症患者中仅有15例﹙9.4%﹚能遵医饮食,145例﹙90.6%﹚不遵医饮食。究其原因,首先社区、医院相关知识宣传不到位,专业人员健康指导不扎实,高血脂症相关饮食知识缺乏,如告知患者低脂饮食,却未告知哪种食物是低脂,哪种为高脂,造成遵医饮食调控困难。其次,饮食对血脂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累积性和潜伏性,其效果不能立竿见影,致患者和家庭成员对高血脂饮食不够重视。再者,患者缺乏自控能力,许多患者喜欢高脂饮食,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难以改变。

3.2 对策

3.2.1加强高血脂症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建立有组织的高血脂症防治网系统,即社区防治和医院防治相结合。社区设立健康知识宣传栏,并定期更换。医务人员走进社区、乡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放通俗易懂健康教育处方,简单易懂的健康饮食规范,图文并茂引人注目的宣传单。在医院的门诊、体检中心、住院部,只要有高血脂症患者,就发放一份完整、具体、浅显易懂的健康教育处方。对肥胖,有高血脂症家族史的人群进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3.2.2饮食防治措施:1.控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猪肝、牛肉、羊肉及各种动物内脏等。2.限制动物性脂肪摄入,尽量少吃或不吃肥肉,烹饪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3.多吃富含纤维素和Vc的食物,如粗粮、蔬菜、瓜果等。4.多摄入一些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洋葱、大葱、香菇、木耳、大豆及其制品等。5.烹饪方式以炖、煨、蒸、煮、凉拌为佳。西式浓汤和中式高汤均不宜食用。

3.2.3重视家庭成员饮食知识教育:患者能否坚持合理膳食与家庭成员密切相关,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起到关键作用。专家研究表明,对于很多家庭而言,饮食存在着误区,因此,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健康知识、饮食习惯的教育,取得家属的配合,支持和督促患者坚持遵医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

3.2.4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长期高脂饮食者、肥胖者、长期吸烟酗酒者、不爱运动者、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者均为高脂血症易患人群,应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情舒畅、心理平衡、劳逸结合、解除各种思想顾虑、积极运动。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并长期坚持。如长距离的步行2-3公里或远足、慢跑30-40分钟、骑自行车、太极拳、气功、游泳、爬山等。

参考文献:

[1]胡云红.高脂血症患者健康全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

[2]郝恩恩.高脂血症医疗保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2-3.

篇(5)

【关键词】中医浮针针灸 MTrP点 盆腔炎性疾病 符仲华 Janet Travell MTrP知识之母(美国)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504―02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患者均为江苏常州中医养生康复中心门诊患者 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疗效标准。女,22例;年龄,22-61岁;其中,25-55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90/180);病程,(30天-3年以上)。发病原因为急性期为9例,慢性期9例,牵延期4例。

检查:

1、左右附件区 MTrP点+(压痛明显可触及包块);

2、左右少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MTrP+);

治疗:

1、左右附件区( MTrP点+)(压痛明显可触及包块);

2、左右少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MTrP+);

3、左右股内侧(MTrP点+);

4、左右股前侧(MTrP点+);

治疗方法:

5、1、患者取仰卧位,左右附件区( MTrP点+);左右股内侧(MTrP点+);左右股前侧(MTrP点+);浮针针灸。

操作:选择穴位后用棉签+75%酒精在患处常规消毒,选用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浮针,呈15°斜刺进针、退出安全卡口,配合手法行扫散术/每个穴位扫散100次、治疗时加再灌注(运动医学)使患者舒适并用心理沟通无恐惧感。

结果: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观察一周治疗后的疗效,分三级进行判断疗效。1、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或者基本消失,8例36%。2、好转: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12例54%。3、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未改善,2例10%。4、总有效率90%.

典型病例:

1、患者 女 29岁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于2013年5月25初诊。病史:曾因少腹隐隐作痛不适到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检查:盆腔炎?;但是症状不明显,疼痛和无反跳痛现象,服用消炎药十天余未见好转;随男朋友转诊我中医养生中心时,只是疲劳和腰酸痛;检查:左右附件区MTrP点+,随建议浮针针灸治疗、2分钟后疼痛消失,腰酸痛消失后症状改善。患者惊讶浮针疗效突出,身为护士工作劳累腰酸疼痛是时常的事情,没有想到浮针疗法这样神奇。2、浮针针灸的疗效是其他治疗所不可比性,值得学习推广。

2、患者 女 30 岁 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明天就要上手术台行外科手术,邻居去看望并电话咨询浮针可好治疗?只有请患者本人前来检查便知?17:30患者来到中医养生中心检查:(1、左右附件区MTrP+ ;2、左右骶髂关节MTrP+ )17:50治疗、20分钟浮针针灸治疗后疼痛消失。站立、弯腰实验不疼痛,抬腿、仰卧起坐实验不疼痛,扭腰实验不疼痛。患者的微笑证明浮针疗效的特出贡献及时挽救一例需要外科手术才能解决的案例。

3、患者 女 29 岁 曾因怀孕3个月意外流产,少腹隐隐作痛伴坠胀感于**人民医院治疗;打点滴(抗生素)一周后症状减轻,未满月随朋友一起游泳,当晚少腹疼痛难忍伴低热;朋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浮针针灸治疗康复者,介绍前往常州中医养生馆进行浮针针灸治疗;治疗十分钟后疼痛减轻低热改善,经过一周调整后康复;

体会:

MTrP是指触诊时可出现局部敏感的痛点,甚至引起远端疼痛、还可以产生自主神经症状及本体感觉障碍的部位。MTrP位于肌肉的中部或肌腹上,肌肉与肌腱交界处,肌筋膜边缘,肌肉附着于骨突的部位。

在MTrP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由于刺激点是MTrP,所以又称为MTrP针刺疗法;我师符仲华教授在MTrP人被人们誉为(MTrP知识之母)的基础上发明了浮针疗法及浮针医学理论。Janet Travell(1901-1979) 女白宫医务主管-美国.非器质性神经元性的疼痛都是由于MTrP所造成的,被人们誉为(MTrP知识之母)。

MTrP是(myofascial trigger point的常用缩写),由于肌电生理变化,造成受累肌上的局限区或者局限点较其它区域敏感,受外界压力下可激发出压痛或者疼痛。

粘连疤痕说:MTrP触摸时硬的肌肉纤维化(疤痕),由于肌肉受伤产生(疤痕)而愈合。

伤筋动骨:(筋出槽 骨错缝),筋出槽、则筋走、筋翻、筋纵、筋转、筋挛,骨错缝、可以发生任何关节部位,而脊柱则是好发的部位。

力学失衡:力学失衡造成疼痛、生物力学的失衡造成肌肉紧张挛缩、形成急慢性疼痛。

MTrP 是(阿是穴、结节、条索、压痛点)。MTrP 是纤维肌痛症(fibromyalgia)、纤维组织炎(fibrositis)、肌肉硬结、非关节性风湿病、软组织风湿病、肌腱肌病变等。

Travell 仅用简单的方法就能使之得到缓解,甚至治愈。

病因说:感染性炎症是一种损伤性免疫反应,导致机体组织损伤的原因是有机体宿主本身在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化学中介物质,并非微生物病原体或外源性免疫原,使人们对炎症和感染的防治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浮针针刺在现代临床中具有很好的价值和意义。

“MTrP”点:中医浮针,(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我师符仲华教授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教学与临床期间、历经多年临床及教学实践。从《黄帝内经》理论中挖掘整理;继现代医学外科学的实践经验,领悟了”MTrP点” Janet Travell(1901-1979) 女白宫医务主管-美国.非器质性神经元性的疼痛都是由于MTrP所创造的,被人们誉为(MTrP知识之母)理论;发明了这样伟大的浮针及再灌注临床实践,他是色疗法(不用药物)、物理疗法(人体自我机能)、 自然疗法(回归自然) ;具有安全性(无毒)、可靠性(无副作用)、科学性(排他性疗法)、“简单(一根浮针巧治百病)、便利(在任何状态下,就可以施治)、经验(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和中医人的双手去治疗)、廉价(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及疑难杂症求医问药无门现象),特别值得深思“外科手术”的风险性和老百姓的健康价值。

病史:

多有近期妇科手术史;或经期产后不注意卫生、慢性盆腔炎及不洁史等。

症状:

下腹部或全腹部疼痛难忍,高热伴畏寒、头痛,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兼杂,甚至如脓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亦可伴有腹胀、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

体征:

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妇科检查:

阴道可见脓性嗅味分泌物;宫颈举痛或充血,或见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宫体压痛、附件区压痛明显,甚至触及包块;盆腔脓肿形成位置较低者则后穹隆饱满,有波动感。

血液检查: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增快;C-反映蛋白升高。

宫颈分泌物及后穹隆穿刺物检查

宫颈分泌物涂片见大量白细胞,后穹隆穿刺可吸出脓液。

B型超声检查:

可发现盆腔脓肿或炎性包块。

病原体培养:

阴道和宫颈管分泌物、后穹管穿刺液、血液和盆腔感染部位分泌物培养,可检查病原体。

异位妊娠:

盆腔炎性疾病者高热,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异位妊娠着 ? -HCG(+),后穹窿穿刺,可吸出不凝固的积血,盆腔炎性疾病者则为脓液,可资鉴别。

急性阑尾炎:

均有身热、腹痛、血白细胞升高。盆腔炎性疾病痛在下腹部,病位较低,常伴有月经异常;急性阑尾炎多局限于右下腹部,有麦氏点压痛、反跳痛。

参考文献:

[1] 王雪苔【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针灸大全》1992、466-468;

[2] 姚希贤【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09-811;

[3] 符仲华【M】人民军医出版社、《浮针治疗软组织疼痛手册》;

[4] 浮仲华【M】人民卫生出版社、《浮针治疗手册》;

[5] 【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114-115;

[6] 郭子光【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现代中医治疗学》1995、390-392。

[7] 扬 【M】人民军医出版社、《实验中医诊疗手册》2011、179-180.

[8] 吴明霞【M】学苑出版社、《吴炳煌针灸医案医论》2009、160-162.

[9] 谢先等【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实用中医临证手册》1991、432-433.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山羊血黎洞丸;《外科证治全生集 》;《医宗金鉴》;《红楼梦》成书时间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4-0106-04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读者从中可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从医学角度言,《红楼梦》中涉及中医药知识之丰富,是中国古代其它小说无法比拟的;书中的成方或自拟方皆有依据,且符合中医之遣药组方规律。本文仅对《红楼梦》中的经典方剂――山羊血黎洞丸加以考释,并据以推断《红楼梦》的成书时间。

一、记载黎洞丸的早期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杨继振旧藏本《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第三十回末和第三十一回首叙写袭人被贾宝玉踢了一脚后,“只觉得肋下疼的心里发闹”,“肋上青了碗大的一块”,后又引起吐血,宝玉“即刻便叫人烫黄酒,要山羊血黎洞丸来”① 医治。山羊血黎洞丸即黎洞丸,以地名山黎峒山(即五指山或黎母山)而命名。一说因传为黎洞真人所创,故名。因黎洞丸配方用山羊血,故全称“山羊血黎洞丸”。

需要指出的是,黎洞丸是正式方剂名,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方剂大辞典》② 和《外科证治全生集》③ 均称“黎洞丸”。黎洞丸又有异名,或称“山黎峒丸”,或称“黎峒丸”等。而黎洞丸与其异名,也反映在《红楼梦》的不同版本中。

总的来看,大多数《红楼梦》版本称“山羊血黎洞丸”。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国家图书馆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南京图书馆藏《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国家图书馆藏梦觉主人序《甲辰本红楼梦》;首都图书馆藏《舒元炜序本红楼梦》;国家图书馆藏《蒙古王府本红楼梦》等,均称“山羊血黎洞丸”。有的版本称“山羊血山黎峒丸”,如清乾隆五十六年萃文书屋活字本《红楼梦》(程甲本),清乾隆五十七年萃文书屋活字本《红楼梦》(程乙本),均称“山羊血山黎峒丸”。也有版本称“山羊血黎峒丸”,如启功等以程本为底本整理的《红楼梦》注释本称“山羊血黎峒丸”。据《中医方剂大辞典》可知,无论称“黎洞丸”,还是称“山黎峒丸”、“黎峒丸”,名虽稍异,实为一方。

中国传统中医药学发达,记载药方的书籍有很多,据目前所能查到的文献可知,黎洞丸最早见于清乾隆时期的医学文献《外科证治全生集》和《医宗金鉴》。后世医书探讨黎洞丸方源时或认为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如《简明中医辞典》④;或认为出自《医宗金鉴》,如《中医方剂大辞典》⑤。由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和《医宗金鉴》这两部医书成书时间接近,较易引起人们的误会,造成判断上的差异。

《外科C治全生集》为清代名医王维德(1669―1749年)所著。王维德,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吴县人,世代为外科医家。关于《外科证治全生集》的成书与刊刻时间,《外科证治全生集》自序称:“特以祖遗之秘,自己临证,并药到病愈之方,精制药石之法,和盘托出,尽登是集,并序而梓之;以质诸世之留心救人者,依方修合,依法法制,依证用药,庶免枉死;使天下后世,知疮疽果无死证云尔。乾隆五年岁在庚申仲春朔日,林屋王维德洪绪氏书 。”⑥ 隆乾五年,以干支纪年为庚申,故称“岁在庚申”,即1740年;仲春朔日,即农历二月初一。根据古人一般在成书后写序,或在刻书完成时写序的通例,我们可以断定,《外科证治全生集》应该早于乾隆五年编辑成书并于此年农历二月刊刻完成问世。

《医宗金鉴》是清代乾隆年间皇帝诏令太医院御医吴谦主持编修的一部大型医药书。关于成书的背景与时间,《医宗金鉴》序言的几篇奏折中有明确交代:“乾隆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右院判臣王炳、御医臣吴谦奉上谕:‘尔等衙门该修医书,以正医学。钦此。’”⑦ “照管医书馆事务和硕和亲王臣弘昼谨奏:请将大内所有医书,及吴谦删订未成之书,一并发与太医院,选择吉期,即行开馆纂修。其应行事宜,俱照原议办理。今既有大内之书,并吴谦未成之书,足可纂修。应将行文各省咨取医书之处,毋庸议等因。于乾隆五年二月十六日具奏。”⑧ “照管医书馆事务和硕和亲王臣弘昼等,奉敕纂修医书,今已告成。谨奉表恭进者……乾隆七年十二月十五日。”⑨ 由以上奏折可知,乾隆四年十一月十七日皇帝下令纂修《医宗金鉴》;随后相关人员用时三个月进行查处、商议、斟酌,并于乾隆五年二月十六日具折奏请“选择吉期,即行开馆纂修”;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该书于乾隆七年即1742年12月15日前编纂完成。

由上可见,《外科证治全生集》于乾隆五年农历二月刊刻面世,《医宗金鉴》尚处于编纂之前的筹备中;显然,《外科证治全生集》成书在前,《医宗金鉴》成书在后。当然,《医宗金鉴》是朝廷组织编纂的医学经典,有90卷15分册,由皇帝钦定颁行,无疑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至于《医宗金鉴》中的黎洞丸方剂是否抄自《外科证治全生集》,我们不敢贸然下断,因为该书中的方剂都没有说明来源。

由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医宗金鉴》在医学界的影响甚大,此后不少医学文献都提到过黎洞丸。如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在“藤黄”条下云:“《纲目》主治条下,只言点蛀牙自落,无他治也。张石顽云:藤黄性毒而能攻毒,故治牙虫蛀齿,点之即落,毒能损骨伤肾可知。叶氏《得宜本草》云:服藤黄药忌吃烟。按三黄宝蜡丸、黎峒丸俱用藤黄,以其善解毒也。有中藤黄毒者,食海蜇即解。”⑩ 嘉庆时期成书的《伤科补要》(1808年)、《伤科汇纂》(1818年)、同治时期成书的《厚德堂集验方萃编》(1865年)、光绪时期成书的《血症论》(1884年)等,都记载了黎洞丸,只是均未提及方源或所转引的医书。因为《外科证治全生集》、《医宗金鉴》是最早记载黎洞丸方剂的两部医书,所以人们自然认为后来这些医书所载黎洞丸的方源是此二书。到了现当代,关于黎洞丸方源或立方人的研究,便出现两种意见,一是认为黎洞丸立方人是清王维德或方源是《外科证治全生集》,如《汉药丸散膏酒标准配本》、《简明中医辞典》(修订本)、《中成药实用手册》、《新编中成药临床应用》、《中华名方大全》、《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等;另一是认为方源是《医宗金鉴》,如《中医方剂大辞典》、《骨伤方剂学》、《骨伤方歌白话解》等。不过,这些研究结论对本文的讨论影响不大,因为二书成书时间接近,都在清乾隆初年。

总之,无论是《外科证治全生集》,还是《医宗金鉴》,都是清乾隆早期成书并在社会上流传的,因此,黎洞丸成方并被世人所知当在乾隆初年,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二、黎洞丸的组成、制法、主治和功效

关于黎洞丸的组成和制法,不同医书的记载略有差异。《外科证治全生集》载:“牛黄、冰片各二钱,阿魏、雄黄各一两,大黄、乳香、没药、儿茶、天竺黄、三七、血竭各二两,山羊血五钱。前药各为末,取山羊血拌晒干再磨为末,加藤黄二两,隔汤煮十余次,去净浮腻,入末为丸如芡实大,等药干少加熟蜜可也。丸宜阴干,以黄蜡包裹珍藏。临用破蜡壳取丸,陈酒化服。专治肿毒跌打危重之证,内服、外敷皆效。”11 《医宗金鉴》载:“京牛黄、冰片、麝香各二钱五分,阿魏、雄黄各一两,川大黄、儿茶、天竺黄、三七、瓜儿血竭、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二两,藤黄(隔汤煮十数次,去浮沫,用山羊血五钱拌晒。如无山羊血,以子羊血代之)二两。以上十三味,共为细末,将藤黄化开为丸,如芡实大。若干,稍加白蜜,外用蜡皮封固。内服用无灰酒送下,外敷用茶卤磨涂。忌一切生冷发物。”12 两相比较,二方主要药物相同,后方仅多麝香一味;剂量略有差异;制法基本相同,只是后方更加具体。单就方剂比较,后方更为完善细致,可能是以前方为基础进行了改进。至于此方的主治和功效,前方载:“专治肿毒跌打危重之证,内服、外敷皆效。”后方则载:“治跌打损伤、瘀血奔心、昏晕不省,及一切无名肿毒、昏困欲死等证。”二方主治完全一致,只是后方比前方在对症治疗上更加具体。

就黎洞丸之组方功效看,方中三七能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生大黄有活血祛瘀,止血之功效;《本草新编》称此药能“导瘀血”,“止疼痛”,“欲其速驰,生用为佳”13。阿魏能解毒。儿茶能活血疗伤,止血生肌。天竺黄可清心定惊,用于治疗外科创伤时主要取其清热之功效,如《神农本草经疏》载用该药“疗金创者,总取甘寒凉血清热之功耳”14。血竭能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乳香和没药为活血止痛的常用药,“乳香功专活血而定痛,没药功专散血而消肿”15。雄黄不仅能解毒,而且据《景岳全书・本草正》载其可“化瘀血”16。山羊血能活血散瘀,通络解毒。麝香能活血,止痛;可“走窍入筋,能通筋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17。牛黄能清热解毒,化痰开窍。藤黄能止血消肿。冰片有清热止痛之功效,《景岳全书・本草正》称此药“味微甘,大辛。敷用者,其凉如冰,而气雄力锐,性本非热,阳中有阴也。善散气散血,散火散滞”18。而黄酒可活血通络止痛,烫后增效。

通过对方剂中各成份的功效分析可以见出,黎洞丸确为主治跌打损伤后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出现肋下青紫,疼痛难眠,咳痰吐血等一系列症状的有效方剂。由此可见,《红楼梦》写宝玉“叫人烫黄酒,要山羊血黎洞丸来”医治袭人的跌打损伤,是有着充分的医学和药学根据的。从医学角度言,此方与诊治的病症可谓丝丝入扣。仅从这点看,也证明黎洞丸绝非《红楼梦》作者向壁虚构的药方。此一方剂,当是作者在生活中接触过或研读过,且深谙其药理,故能于行文中信笔拈来;虽是小说家言,却据之有方,合于医理。

三、从黎洞丸推断《红楼梦》成书时间

关于《红楼梦》的成书年代,学界存有争议。有认为《红楼梦》成书于康熙朝者,有认为成书于乾隆朝者。例如,邓狂言《红楼梦释真》认为原本《红楼梦》成书于康熙时代:“盖原本之《红楼》,明清兴亡史也”;“曰‘增删五次’者,见现行《红楼》之历史,已非仅原本《红楼》之历史也”;“盖《红楼梦》之作当在康熙时代(疑吴梅村作,或非一人作)”19。方豪考察《红楼梦》中提到的西洋物品,依据文献中有关西洋物品在顺治至乾隆时期流传的情形,从而推断:“惟乾隆时,无论在朝廷或民间,外国物品已司空见惯,至少若干物品,不应如书中所描写之为罕见。若在顺治时,则宫中之外国物品,亦不能如《红楼梦》所记之多。故以外国物品论,则《红楼梦》最适宜之时代,应为康熙朝。”20 欧阳健则依据袁枚、陈其元等人的记载,断定“曹雪芹是曹寅的儿子,是康熙年间的人”;并据《红楼梦》中所言“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指出:“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下推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已历九十年,《红楼梦》大体就是在此时成书的。”21 从而得出《红楼梦》大约成书于康熙四十四年的结论。然而,据现存文献可知,黎洞丸最早见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和《医宗金鉴》,此前未见有文献记载。《外科证治全生集》刊于乾隆五年(1740年),而《医宗金鉴》成书于乾隆七年(1742年),则《红楼梦》第三十一回的成书时间也当在乾隆初年或以后,最早不能早于乾隆五年。据此而论,则上述所谓《红楼梦》成书于康熙朝的说法,显然难以成立。

或许有人会说,可能在乾隆五年前就有关于黎洞丸的记载,《红楼梦》作者在《外科证治全生集》成书和刊刻前接触到该方;只是因为这些记载我们暂时未看到,或者相关文献已散佚,今人已无法看到了。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可能”,但这种“可能”其实是一种假设。假设是需要事实来论证的,科学研究就是求证。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但必须“小心的求证”,如果不能用事实来证明这一假设,这一假设就暂时不能成立。把未经论证的假设作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讨论,这样的研究应该是不科学的。因为假设本身就有两种可能,假设者并不能排除根本就没有这种记载的可能。而根据事实得出的结论,即使错误也是科学的,因为它是被证实的,也是可以被证伪的,如果谁发现了新的事实,谁就可用此事实来原有的结论,从而推动这一认识的发展22。这是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的研究态度。

在结束本文之前,有必要说明,“山羊血黎洞丸”在《红楼梦》的个别版本中称“山羊血牛黄丸”。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据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编定的《石头记》(简称列藏本)第三十一回中写道:“宝玉的意思即刻便叫人烫黄酒,要山羊血牛黄丸等药去。”23 遍查相关医药类文献,从无“山羊血牛黄丸”方剂记载,临床也无在牛黄丸里加山羊血的用法。如果断句为“要山羊血、牛黄丸等药去”,山羊血虽有药用功效,但无单独成方的用法;“牛黄丸”是否为对症方药呢?《红楼梦》描写袭人被踢后肋上青紫,属于外科的软组织损伤后引起局部血瘀所致,气血瘀阻,经j不通,不通则痛,故袭人“觉得肋下疼的心里发闹”,后又出现吐血症状。通晓医理的人都知道,此时最需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药物,而牛黄丸并无此功效,因而用在袭人身上并不对症。《中医方剂大辞典》载有命名为牛黄丸的方剂144种(第15110条―第15254条),方剂虽多,互有异同,但主要用于搜风化痰,宁心开窍,主治小儿各种急、慢性惊风、痫疾和成人中风、热病发狂、神志不宁等,也可主治小儿疳疾痞症。此外,牛黄丸还有治风毒、喘嗽、大便不通、传尸恶疰、小儿脑长、小儿身体温壮等用法24。牛黄丸用法虽多,却并无一种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的。而正如医学专家和红学家们论证的那样,《红楼梦》的作者精通医理25,在小说中写了大量从医学角度分析都堪称精辟的医案26,我们不能设想作者会用毫不对症的牛黄丸来治袭人之伤。而黎洞丸是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方剂,用于被踢打至青紫瘀血,肋下疼痛的袭人,正是医之成理,据之有方。因此,列藏本中“要山羊血牛黄丸等药”一语,无论断句为“山羊血牛黄丸”或“山羊血、牛黄丸”,其实都不成立,不是精通医理的作者的原意。列藏本的这一记载,当是《红楼梦》传抄过程中讹误所致。当然,《外科证治全生集》、《医宗金鉴》所载黎洞丸方剂中第一味药即牛黄,山羊血又是其制作药丸的重要成分,所以写成“山羊血牛黄丸”也非全无来历。

综上所述,《红楼梦》叙写袭人被踢伤后,宝玉命人取“山羊血黎洞丸”,从医学角度而言,此药与袭人被踢伤后所需诊治的病症完全吻合;而个别版本中的“山羊血牛黄丸”则是传抄过程中讹误所致,不足为信。从现存文献看,最早记载黎洞丸的《外科证治全生集》、《医宗金鉴》均成书和刊刻于乾隆初年,随后在社会上传播开来;随着这些医书的传播,里面的方剂也流行于世,使得医者、病家和文人等有机会得以接触、研读和记载这些方剂。据此推断,《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内容写定时间当在乾隆初年或以后,最早不早于乾隆五年(1740年),因而所谓《红楼梦》成书于康熙朝的说法,恐怕难以成立。

注释: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杨继振旧藏本:《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67页。

②⑤24 彭怀仁主编:《中医方剂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1、1331、692―714页。

③⑥11 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版,第23、2、23―24页。

④ 《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简明中医辞典》(修订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1页。

⑦⑧⑨12 吴谦等编:《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3、7―8、9―10、2317页。

⑩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第233―234页。

13 陈士铎:《本草新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14 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15 严洁等:《得配本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页。

1618 张介宾:《景岳全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第958、950页。

17 张璐:《本经逢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版,第275页。

19 邓狂言:《红楼梦释真》,转引自一粟编《红楼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35―336页。

20 方豪:《从〈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方豪六十自定稿》,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版,第482页。

21 欧阳健:《曹雪芹的时代》,《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1期。

22 王齐洲:《〈三国志演义〉成书时间新探――兼论世代累积型作品成书时间的研究方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23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编定《石头记》(简称列藏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64页。

25 ⒓陈存仁、宋淇:《红楼梦人物医事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高振达:《〈红楼梦〉中的医人医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篇(7)

中国古籍《内经》曾记载有去世离俗、积精全神的真人和至人,他们寿无穷期、与天地永在。现代对人的寿命的认识是,世人的正常寿命应达百岁,但至今只有少数寿星可以达到,现今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在80岁左右,所以,延年益寿,康健无疾,一直是人类的愿望。在当代,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命质量的渴望,以及各种疾病对人的健康、寿命的威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追求自我的生命质量。大众的这种动机和需求,直接催生了各类健康、养生、保健类书籍的走红、畅销,不仅各类图书排行榜上,健康、养生、保健类书籍长居前列,就是普通大众读者也大都是人手几册。

评选出的“2009年中国健康图书”,由专家组结合读者和网友投票,应该说读者的受众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较广泛地综合了读者的对这些图书的心得、看法,这些健康图书所传播的健康的文化知识,对帮助读者开展自我保健作用,应该说是在一定的范围上,经受了一定的检验和验证。但不容乐观的是,图书界、读书界出现的健康类、养生类的书籍,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以致读者、网友和书评家纷纷质疑,健康、养生书的如此泛滥,到底有多少是真正教人养生的?到底有多少是为我们的生命负责的?而事实上,健康、养生、保健类书籍中的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大众读者亟需有一双慧眼识别。

从大众读者阅读这些众多的健康、养生、保健类图书的感受来看,他们的阅读印象,突出的就是内容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其主要弊病表现在这样几方面:第一,宣传伪科学。健康、养生、保健类图书,基本原则应该是以传播医疗科学知识为主,以实证求实的精神揭示健康的本质规律,但是,这类不少的书中很多观点貌似科学,打着科学的名义,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根据,诸多虚假、错误、矛盾观点屡见不鲜,甚至,盲目夸大某些药材在不同使用方法下的作用。第二,其中的一些书,误导读者,宣扬有病自己治,鼓动读者不去医院,使得很多读者“按书索病”,照书治病,“对症下药”,但却忽略了书中所说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虚假的,结果越治越严重,比如《生活处处有中医》、《小病不求人》等。第三,有的保健、养生观点偏颇,缺乏客观性。一些书中观点谈到注重饮食,注重调养等等,都只是关注身体,而不关注心灵。对于身体的保护太过小心,对于生命的完美和传递完全没有涉及。第四,内容“注水”。在众多的健康、养生、保健类图书中,有的外观装帧设计豪华,但书中思想、观点,信息含量相对较少,物不及所值。

另一方面,有的健康书作者,仅罗列一个写作提纲或目录,便让助手去DIY。还有的就是,出版商组织在网上攒资料,然后假托专家的名字出版。最迷惑人的是假专家。一些养生畅销书的作者往往冠着“资深医师”、“医学专家”的头衔,其实根本没有行医资格证,所谓专家云云,很多都是假的。而一些读者却也盲从、从众,往往不去辨别真假,迷信书籍,给伪书流行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