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7 14:52: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区域协调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

篇(1)

【关键词】主题功能区 实践基础 经验借鉴

一 我国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缺陷

首先,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清晰。在我国的传统区域发展理论中,多是以行政区范围或空间关系等来划分区域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即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只是笼统地把各区域划分到其所属的行政区或东中西部等地区,让它们接受统一的行政政策和措施,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对区域的定位不够明确,就不利于各区域因地制宜地发展。这无疑是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一大缺陷。其次,区域发展的指标较单一。在我国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中,不管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还是非均衡协调发展,突出的都是“区域经济”,即紧紧用经济指标去衡量区域。这种做法会导致区域之间盲目攀比经济。

二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与发展路径

1.均衡发展战略

均衡发展战略主要认为经济是有比例相互制约和支持发展的。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区域均衡理论的代表之一,因为根据该理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人们普遍坚信,只要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会促使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2.非均衡发展战略

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将有限的资源首先投向效益较高的区域和产业,以获得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其他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战略。由于各国及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和社会资源配置的非均匀性,存在经济发展的区域空间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利于突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解决燃眉之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产业,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缺点则是导致了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结构失调。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

第一,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要通过经济适度发展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使不同区域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享受优美的环境、有基本统一的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待遇等,从而使不同区域人民生活的综合质量与水平逐步趋于均等化。

第二,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各区域的比较优势。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每个区域都要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三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国外实践借鉴

第一,落后区域。主要包括农业区域的发展政策和自然条件极端区域的发展政策。前者重点放在工业化上从支持农业现代化,到支持引进工业投资,再到支持内生工业化与经济多样化;然而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与再培训以及人民生活环境与质量的改善始终是援助的重点。后者重点是解决区域社会问题,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资源,促进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培训系统,鼓励新兴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注重环境保护。由于区域环境脆弱,在开发时要划定保护区。当地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需要用特殊措施保护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比如,瑞典、挪威、芬兰的区域政策保护拉普人的利益,包括通过拨款、社会保险支付、允许携牲畜自由跨越边界等措施保护其传统经济,政府还划定单独的拉普人活动地区。

第二,衰退区域。一般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调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经济重组积极性。二是跨国公司注重长远利益能客观地评价特定区域的潜力,在欧洲萧条区域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发展新兴工业。首先,加速产业转移。区域政策将加速创新与新产业的传播。其次,发展内生新兴工业。萧条区域内部市场小,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内生的中小企业所产生的区域乘数效应往往比引进的大企业大得多。

四 对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启示

1.明确区域政策的对象和领域

借鉴区域政策较完善国家的成功经验,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可为区域政策提供可靠的制度基础和实施方向,否则区域政策将无的放矢、收效甚微。目前,我国需要明确区域政策的对象和领域。我们既要借鉴国外标准区域划分的做法,又得借鉴问题等特定区域划分的原则,将其区域范围落到实处,落到基层,使其成为政策导向的科学依据、有效手段和新时期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

2.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指标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要遵循本国国情,划分过程中注意类型的简明性和可操作性,在现阶段可以不强求国土的全覆盖性。在指标选择上注意要有意义、易获取,而不要建立过分庞杂的指标体系,避免陷入指标和数据的大海之中。

五 总结

形成主体功能区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目标定位,在不断实践的变化中才能形成合理优化的适合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功能区。

参考文献

[1]张磊.市域主体功能区区划实效性分析—以泰安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2]殷为华.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研究学位论文[D].华东师范大学,2009

篇(2)

湖 北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取得明显进展

湖 南

力争到2015年,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和制度支撑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两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社会建设和管理明显加强 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

法治湖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安徽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确保2015年皖江城市带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河南

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明显推进

山西

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产业体系

湖南

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基本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山西

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通过“七条路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河南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相结合,增创制造业新优势与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相结合,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强化战略基础产业,增强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湖北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安徽

坚持走安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传统优势产业

湖南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调整优化以钢铁、有色、石化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做大做强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改造提升以食品加工、纺织为代表的消费品工业,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

湖北

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继续推进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做强做大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升食品、纺织服装、家电、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行业资源重组,做强做大建筑业,发挥其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

河南

做大做强战略支撑产业。按照高质、高端、高效的方向,突出特色主导、龙头带动、改造提升和产业集聚,增强分工协作和产业配套能力,提升装备制造、有色、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等战略支撑产业竞争力

安徽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信息化、低碳化的导向,优化工业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壮大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产业,改造提升煤炭、冶金、非金属材料、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山西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形成若干亿吨级和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推进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经营;实现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鼓励煤炭企业多元发展,着力提高非煤产业比重,进一步巩固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湖南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引领发展的要求,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7大重点产业,实施新兴产业集聚、优势企业培育、核心技术攻关、名牌产品创建、人才资源开发5大基础工程,建立技术创新、投融资服务、共性技术服务3大支撑平台

湖北

大力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加快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河南

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机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发挥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作用,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安徽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聚焦重点,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山西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代农业

湖南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全省农业区域布局,加快构建农业主体功能区。着力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生产方式改造提升水稻、棉花、柑橘、油茶、畜禽、茶叶等传统支柱产业,推进农业生产的基地化、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提高农产品产出率、优质率

湖北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经营集约化、功能多样化、发展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河南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安徽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以各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引进培育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山西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稳定粮食、做强畜牧、扩大果菜、发展加工”的思路,推进产业化发展、板块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加快建设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513”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产业集群

湖南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配套率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千亿产业、千亿集群、千亿企业、千亿园区

湖北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河南

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拉动增长、优化结构、增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努力增强载体功能

安徽

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山西

着力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战略。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集中建设一批“双千亿”、“双百亿”的产业转型重大项目。发挥大企业支撑作用,集中培育一批以资产和股权为纽带,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以及军地融合的大企业。发挥大园区承载作用,重点打造一批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各类园区。完善和创新园区发展政策,提高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的产业层次、科技含量、经济规模和产出水平

区域布局

湖 北

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新一轮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核心,以促进沿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构筑国土空间高效利用格局。进一步支持武汉市做强做大,充分发挥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功能。更加重视和支持襄樊、宜昌两市发展,加快建成鄂西北和鄂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发展的核心引擎,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撑能力。推进宜荆荆、襄十随、鄂黄黄城市群发展,加快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发展

湖 南

按照优化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3+5”)、加速崛起湘南、扶持发展大湘西的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3+5”)。加快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把环长株潭城市群(“3+5”)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生态城市群

加快湘南开放崛起步伐。加快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现代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湘南建成全省对外开放的引领区、产业承接的先导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大大湘西开发扶持力度

山 西

加快发展太原都市圈。支持太原率先发展,把太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增强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为突破口,以启动共建区建设为切入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协调,加快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实现产业同构、交通同网、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旅游同线。积极发展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阳泉、忻定原、离柳中等城镇组群为支撑的太原都市圈,形成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群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区域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构筑跨市域的城镇群,重点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以临汾、侯马、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河南

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坚持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统筹协调,强化中心城市带动,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加快郑汴新区建设,深入推进郑汴一体化,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郑州与毗邻城市联动发展,形成核心区。发展壮大地区中心城市,统筹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安徽

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按照国家规划的要求和“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部署,全方位高水平推进示范区建设,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努力成为引领和带动全省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篇(3)

关键词:两型社会; 城乡统筹; 区域协调; 空间布局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Testing Zone of“resource-conserving & environmental-friendly society”in Changsha -Zhuzhou -Xiangtan City Cluster is approved , and Changsha Great Hexi Pioneer District is ready to be developed, we take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s the study object, with reference of similar experience in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footed in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ational industry layout, and new function orientation, explore the spatial layout structure of Changsha Great Hexi Pioneer District, and analyze and study on natural ecology conserving & utilizing, overall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ast transportation, and the linkage with Changsha overall spatial layout etc.

Key words:resource-conserving & environmental-friendly society; overall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gional coordination;spatial layout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5-0101-04

1研究背景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国家批准。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长株潭城市群的改革发展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是落实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探索“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扩大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功能,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现实选择;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内生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

河西先导区需要适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置身我国中西部地区及全省总体战略发展的框架内,探索属于自身科学的空间布局,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是本文着重研究的方向。

2研究意义

2.1 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思想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地处中国华东经济圈与华南经济圈的接合部、京广与长江两大产业带交汇处的长沙市,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把长沙推到“9+2”泛珠三角经济圈与华中、长三角、西部经济圈相互对接、辐射、交融最重要的前沿位置。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沙2007年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全国省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名中位居第八,中部城市首位。

从全国层面看,建设河西先导区,有利于增强长株潭城市群的辐射效应,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新格局;从湖南省经济发展层面看,河西先导区位于长株潭三市的结合部,可以使三市资源对接、流动和共享,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以强大的先发效应和聚辐效应辐射益阳、常德、娄底、岳阳、衡阳五个城市,带动湖南“3+5”城市群和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2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体系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之一。我国正自上而下推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功能组团与高效农业产业区协调发展,对河西先导区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

加快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探索破解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制约、资源制约、环境制约的新机制,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将城市的市政公用设施、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治理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把河西先导区建成节能、节地、节材的资源节约型城区。

2.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河西先导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实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推行“绿色门槛”制度与“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河西先导区环境容量及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提升河西先导区的绿色竞争力,增强经济的发展潜力,把河西先导区建成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的环境友好型城区。

3功能定位

3.1 国内新区规划借鉴

在新一轮竞争格局中,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国内经验表明,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中心带动,如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沈阳的沈北新区和郑州的郑东新区等,形成强大的聚辐效应,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动机”。下表归纳了我国5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本情况。

3.2功能定位

河西先导区以聚集创新资源、释放创新潜能、实现创新价值为灵魂,以构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互相合作的创新体系大环境为特色,立足大河西,对接长株潭,带动湖南省,面向珠三角、长三角,领跑中西部。努力把河西先导区建设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名片、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的增长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业园、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

3.3 用地规模

河西先导区总用地1200km2,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500km2,生态景观绿地200km2,村镇建设用地100km2,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产业用地400km2。

4空间布局

4.1 现状概况

河西先导区位于长沙与宁乡、益阳、常德和湘西地区联系的交通要道和长沙市东西发展主轴线上,北到望城县城高塘岭镇,南至株洲市、湘潭市,西与宁乡县毗邻,东至湘江。属长沙市“半小时经济圈”内。

区域内有长石铁路、长沙市二环、三环穿越;长常高速、319国道、金洲大道连接东西;潇湘大道、金星大道、长潭西线贯通南北。区域中心距长沙市中心13km,距望城县城17km,距宁乡县城10km,距株洲市20km,距湘潭市15km。

4.2 用地评价

该区地势为南高北低,属丘陵地貌。北部有乌山,海拔80~300m;中部有五丰山,海拔110~350m;东部有岳麓山、谷山,海拔70~280m;地质基础较为稳定,地面高程多位于100年一遇洪水淹没线以上。该区已有建设项目少,大部分为农民住宅,城镇化水平仅为20%,可以说,该地区是一张未受污染的“白纸”,适合于宏伟蓝图的描绘。

4.3 空间布局设想

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河西先导区规划构筑“一心、三带、五区”的空间布局结构,构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宜商、宜工、宜居、宜学的新型城区。

“一心”: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核心功能区,以雷锋、白箬为中心,规划占地约150km2,大力发展商业金融、保险、商务酒店、展示展销、医疗、文化娱乐等多种配套服务设施,以现代高层楼宇为特征,营造大都市核心区的城市形象。

“三带”:金洲大道产业带:控制范围150km2,以长常高速公路、金洲大道和长宁公路三条东西向道路为发展轴,东接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麓谷),西联宁乡县城,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为支柱产业,辐射益阳、常德等湘西北广阔腹地。

湘江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控制范围150km2,以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向南沿湘江扩展,将湘潭市九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株洲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连为一体。主要发展软件开发、机械制造、汽车装配、火车机头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将长、株、潭三市最具活力的产业链接起来,打造长株潭“3+5”城市群的产业航母。

岳麓山人文生态旅游带:控制范围100km2,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湖湘文化传播为主要思路,结合雷锋故居、雷锋纪念馆、岳麓书院、桔子洲头等著名旅游景点,向西与宁乡花明楼、湘潭韶山等红色旅游区连为一体。

“五区”: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约100km2,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全省最早建设也是实力最强的国家级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规划布局国家级软件开发、数字媒体制作、新材料成果转化、动漫游戏振兴、科技兴贸出口与创新等10多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加强在湖南省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和龙头地位。

大学城技术研发区:规划范围约100km2。大学城高校院所十分集中,集聚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是全省创新资源最丰富、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体系最完善、创新文化最浓郁的区域。规划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博士后总站、工作站为科研龙头,以国家级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省市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专业孵化器为创业基础,建设完备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投融资平台,提高大学城的技术研发水平,构筑湖南省高新技术研发的“大脑”。

含浦坪塘新型产业孵化区:规划范围约100km2,利用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临近大学城的区位优势,以教育科研孵化和文化创意为核心,为高校提供拓展基地,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供拓展空间。

高星加工制造区:规划范围约150km2,以湖南省台商投资区和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发展食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先进制造业,规划构筑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配套产业基地。

莲花雨敞坪生态休闲与高效农业产业区:规划范围约200km2,严格保护自然山水环境,划定区域范围内的绿线(山体)与蓝线(水体、湖泊、湿地)形成山水相融的生态结构。山轴:泉水冲-五丰山-象鼻窝-桃花岭-岳麓山;乌山-伍家岭-尖山-谷山。水轴:沩水河-八曲河-马桥河-龙王港-靳江河。利用海拔较高的山体规划生态公园;利用成片的基本农田规划为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区,形成自然生态要素自湘江向规划区腹地楔入、延伸的生态格局。

5规划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5.1城乡统筹发展

大河西先导区是我国产业转型、新型城市化的试验区。因此,要注重实现中心城区与乡村的有序对接,依托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产业由外生型向内生型转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用地布局上构建中心城区-产业组团-集中乡镇-新农村居民点四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放在水、电、路、环境等公共设施和居住配套设施上,由中心城区逐级向新农村居民点辐射;产业布局上构建一、二、三次产业联动的循环经济体系,促使高效农业生产区与各级产业组团之间的相互溶合和协调。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为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和农副产品。

5.2 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河西先导区境内山脉纵横,河流交错,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岗地、丘陵、河流、溪流、水库兼有,主要山峰海拨在260~350m之间。

规划保护的生态用地主要有乌山森林公园、岳麓山系(包括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象鼻窝森林公园,梅溪湖景区)、五丰山森林公园、泉水冲森林公园、谷山森林公园、嵇珈山森林公园、洋湖垸生态湿地等大面积绿地,加强湘江、靳江河、八曲河、龙王港等水系的环境治理。另外,先导区边缘的成片基本农田约100km2,在规划中应结合高效农业产业布局予以保留。

5.3 快速交通优化

快速交通优化中考虑依山就势拉通长株潭三市西环线(长沙四环线),促进区域间联系;加强过江交通通道,除优化湘江上已有桥梁的交通外,建议拉通劳动西路和营盘西路的过江通道,加强湘江两岸的联系;规划潭望铁路,作为长株潭市际通勤铁路;长石铁路升级扩容,加强长沙通往湘西北地区的铁路运输,并对接我国中西部主要铁路干线。

5.4 与长沙市总体空间布局协调

长沙市东、西两岸的面积与人口均基本相当,但目前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明显失衡,东强西弱,河西已经成为了长沙的一条“短腿”。长沙要崛起,河西必须崛起。近年来,浏阳市、宁乡县积极向都市区靠拢,浏阳市医药工业园、宁乡全民工业园的建设沿长常、长浏高速公路分布,东西轴线发展越来越明显。河西先导区的建设,在长沙市和宁乡县城之间崛起一座新城,促进金洲产业带的快速建设,引领长沙向西纵深腹地发展,将宁乡县城纳入长沙市市区版图。长沙市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形成“东西两翼”平衡发展的新格局。

6结语

河西先导区的发展既关系到本区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成败,更是长株潭城市群乃至湖南省经济崛起的关键。合理制定河西先导区的空间布局规划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保障,这一工作值得人们继续研究,不断完善。

(本文得到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总规划师谭春华先生的指导,笔者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沈文天.张荣昌.产业集群理论与宁波国际港口产业群建设[J].区域经济.2005.1.

[3] 罗震东.秩序.城市治理与大都市规划理论的发展[J].城市规划.2007.(12).

[4] 俞孔坚.李建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

[5] 杨家文.市场经济下的空间规划实施[J].城市规划学刊.2007.(6).

篇(4)

一、传统区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中区域发展目标导向相对单一

区域发展应该是多目标导向的,但是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受政绩考核和财税制度的影响,区域发展往往更重视经济发展目标,而对社会发展目标、生态发展目标等有所忽视。在实践层面,往往将区域发展理解为区域经济发展,将区域经济发展理解为区域经济增长,将区域经济增长理解为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区域发展目标考核的单一化致使不同区域在发展实践中陷入GDP增速和规模的大比拼之中,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社会发展滞后等,致使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生态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导向很难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二)我国板块经济中区域空间单元过大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四大区域板块,这四大区域板块空间单元都比较大,跨好几个省级行政单元。如此大的区域板块,其内部异质性非常高,既有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有十分落后的地区。比如西部地区除了有面广量大的贫困落后地区外,还有成(都)德(阳)绵(阳)地区、西咸新区、重庆城区和两江新区等无论是经济基础、产业实力还是社会发展都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发展水平已经可以和东部很多地区相媲美。以如此大的区域板块为空间单元推进区域发展会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由于板块内部异质性非常高,会削弱区域政策的针对性。二是即使能够解决四大区域板块之间的区域协调问题,但是由于板块内部的高度异质性,也会对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严重挑战。

(三)行政区经济影响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在我国传统的区域发展模式中,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以行政管理区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开展经济活动,这种行政管理区域可大可小,在我国主要是省级行政区、地市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甚至可以包括乡镇级行政区。在我国由行政区衍生出了行政区经济,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行政力量对经济活动具有强有力的直接或间接干预作用,致使某些经济活动难以完全遵循市场规律进行空间配置,而只能按照相应的行政区为空间单元开展经济活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联系不是以行政区为界限进行划分的,经济主体是要遵循市场规律进行空间布局并与相关经济主体发展关联的,而这种联系往往又是跨越不同层次的行政空间单元的。在经济活动出现跨越行政区界限的时候,在我国现行的体制机制下,有可能会损害某些行政区利益的最大化,于是在我国就出现了行政力量对经济活动的不正常干预,比如行政区之间为了比拼GDP的资源大战,后延续成为行政区之间的市场大战。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行政区经济之间已经很少有以政府名义公开制定的人为经济藩篱了,而是更注重加强合作,通过合作竞争获得更大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区经济之间没有了利益冲突。在当前,国有企业的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仍然面临相应行政力量的强有力干预,各种可能造成行政区所在地GDP、财税变动或影响政绩考核的经济活动亦会受到行政力量的种种干预。

二、主体功能区理念对我国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

(一)根据自然条件适宜开发的理念有利于区域合理化发展

根据自然条件适宜开发的理念适应了我国国土类型复杂多样的实际,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合理化发展。我国国土空间类型多样,区域间差异性很大,而且生态脆弱的国土空间占据很大面积,这些现实决定了我国区域发展只能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适宜开发。我国国土空间虽然十分广阔,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土空间都适宜集聚大规模的人口和产业,而是要根据其自然属性,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发展模式与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使区域发展更加合理化。

(二)区分主体功能的理念有利于区域分类发展

我国区域类型丰富多样,这也决定了不同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不同功能,有的区域需要大规模集聚人口和产业,承担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有的区域则要加强生态建设,承担生态屏障的作用。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就是要通过明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使所有区域的发展模式能够与其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使区域发展模式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区分功能,分类发展。这有利于把转变发展方式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使应该得到保护的地方得到更好地保护,应该得到开发的地方得到更好地开发。

(三)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的理念有利于区域生态化发展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短期最大化,一些区域在开发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考虑自身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而是大规模肆意粗放开发。由此所带来的后果也非常严重,比如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沙漠化石漠化严重、地质灾害频发、地面沉降、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许多国土不仅成了不适宜人居的空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丧失了应有的生态屏障功能,并由此对自身以及较大毗邻区域范围内的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的理念,则使得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顾及自身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区域生态化发展。

(四)控制开发强度的理念有利于区域集约发展

相对于我国人口规模而言,我国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国土面积很少,这决定了我国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控制开发强度,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但是在区域发展实践中,粗放式发展模式还很普遍,比如目前存在的大规模填海造陆、各式各样的新区建设、各类开发区的一区多园等,占地往往都在几十平方公里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过度占用土地问题,使耕地及生态用地保有量不断减少,对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产生严峻挑战。主体功能区提出的控制开发强度的理念,将会有力扭转这种粗放开发的势头,促进区域走向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五)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空间的构成及其在国土空间的分布,如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的比例,以及城市空间中城市建设空间与工矿建设空间的比例等。空间结构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空间载体,空间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及资源配置效率。我国目前空间结构还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分布与资源分布失衡,生产空间特别是工矿生产占用空间偏多,生态空间偏少。二是耕地面积减少过多过快,已逼近18亿亩的“红线”,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面临重大挑战。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就是要前瞻性地谋划好我国未来十几亿人口、上百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在陆地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的分布,并与2.8万亿立方米的水资源、18亿亩的耕地以及其他资源相协调,使有限的国土空间不仅成为当代人的发展基础,也成为后代人的发展基础。

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下我国区域发展模式重大转变

(一)由注重“板块区经济”向注重“类型区经济”的重大转变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就是要按照不同区域类型来调控区域发展和制定区域政策,在推进板块区经济向类型区经济转变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过程中,针对主体功能区中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种类型,国家分别从财政、投资、土地、人口、产业、环境、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等不同领域提出了差别化的政策。这种按照不同类型从不同领域制定的差别化政策,与我国以往按照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等大的区域板块制定的区域政策,可以说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过程中,需进一步厘清其与既有相关区域政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财政、投资、土地、人口、产业、环境、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以及传统的“老少边穷”、资源枯竭型城市、库区等问题地区,使主体功能区政策与原有区域政策有效衔接。

(二)由注重“行政区经济”向注重“经济区经济”的重大转变

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过程中的产物,从构建社会主义全国统一市场的角度看,今后要尽快推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消除各种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为经济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改变地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方式。要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方式和方法,强化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社会责任、产品质量等方面对企业的监管,减少或取消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从目前来看,政府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还有不少的“缺位”,而这恰恰是要按照行政区的范围界限明确政府权力、义务和责任的。其次,要切实减少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构建社会主义全国统一市场,有利于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全国利益的最大化。第三,可选择部分地区先行推进。目前可以选择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突破行政壁垒的要求比较迫切、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冲突比较明显的地区先行先试。通过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经过调整完善后再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目前,为了推进经济一体化,我国出台了若干国家层面的跨越省级行政单元的区域规划,这些区域规划在某种程度上亦可以看作是一种经济区的规划。这些规划在如何推进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好经验。

(三)由注重物质文明向注重生态文明的转变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在区域发展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得到很好的体现,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中,首次对单纯强调物质财富增长的GDP说“不”,而是更加强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这种重视生态尊重自然的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保持我国区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很多重要的生态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长期以来由于过于强调GDP增长,对当地生态造成了很大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灾难。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此类地区列入了限制开发区域或禁止开发区域,突出强调此类地区的生态功能,在配套政策和绩效考核上,也是针对此类地区生态保护的主体功能而设计的,提出了“生态也是财富”和“保护好生态也是发展”的理念,为此类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同时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并且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保护地区将能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渠道获得国家更多的财政支持,为当地生态保护建立长效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由区域空间无序开发向区域空间有序开发的重大转变

篇(5)

关键词:甘肃;区域规划;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158-04

甘肃区域如何协调发展,省政府提出了“一肩挑两头、一带促两翼”的战略构想,即以兰州为中心,天水、酒泉为两翼,沿西陇海兰新线(甘肃段),规划区域发展[1]。针对这纲要性的战略,众多专家学者又从不同层面提出不同观点: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把甘肃置于国际和全国的背景视野下,跳出甘肃看甘肃。他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资源开发导向型向外向型过渡,目标:富民!减贫!绿色!手段:促进知识发展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战略;加速城镇化战略;加快开放战略;绿色发展战略;良治战略[2]。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专家咨询组组长高新才教授认为:甘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考虑两个层次的“统筹”: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统筹协调;省内区域统筹协调。手段:区域瞄准与以人为本战略;增长极战略;重点地带开发战略;河西走廊重点发展战略;实施城市圈圈动战略,促进陇中经济新跨越;实施区际协作,提升陇东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山地经济开发,提高陇南生活质量战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甘南民族经济发展战略。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环境学院院长石培基认为:应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省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全省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①兰州、白银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所减弱,属于优化开发区。②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的天水、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酒泉,这些节点城市,属于重点开发区。③全省的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天然林保护地区、草原“三化”地区、重要水源保护地区,要避免盲目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属于限制开发区。④碌曲、玛曲等江河源头地区,祁连山重要水源涵养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域,只能以旅游业开发为主,属于禁止开发区域。

甘肃省政府聘请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席科学家陆大道院士,最近又提出,甘肃区域协调发展不在于“缩差”(缩小和东南沿海城市的差距),不在于“发展抓项目”驱动下的GDP的增长,而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于“多元”驱动。甘肃的优势产业有兰州的石油化工、金昌的镍钴,白银的高新技术产业,酒泉的风能和核能,定西的马铃薯产业和河西的种植产业。

以上各家的观点,各有侧重,我们研究后,取其精华,并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区域规划理论,国家宏观的经济政策,西部大开发建设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精神,和甘肃省14个市州的历史沿革、经济物产、风土民情、区位特征、经济社会联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突出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肩挑两头、一带促两翼”作为指导思想,对甘肃区域如何协调发展,做了以下两方面细化研究: 城镇化的合理布局;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

1 城镇化的合理布局

甘肃城镇化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城市结构不合理;其次,城市化率极低。从城市结构看,甘肃14个城市,按通行的划分特大、大、中、小城市的标准,甘肃的特大、大、中、小城市所占比例为1∶0∶2∶11,呈“工”字型,而全国的平均比例为1∶1.32∶5.84∶9.86,呈“金字塔”型,兰州作特大型城市一枝独秀,而大型城市在甘肃根本不存在,中等城市也较少只有2座,可见城市结构极不理。

再者,甘肃省总人口2618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1.4%,达1869万,城镇化率 28.6%,远低于全国41.8%的水平。可见甘肃城镇化率的形势紧迫,必须狠下决心,迎头追赶。甘肃要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业生产周期长,经济总量小,生产率低的问题,也必须走“工业强省”的道路。只有“工为强省”,才能带来人口的集聚,才能带来城镇化率的提高,也才能产生经济的集聚效果。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左右,城镇化率达97%。两相比较,就会明白为什么甘肃和全国有差距,甘肃和发达国家有差距。甘肃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处于工业化初期,必须以生产要素驱动为起点,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相并而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城镇化的步伐。但现有的甘肃城镇化布局,却极不合理。其不合理的原因,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影响[3]。

1.1 城镇布局主要是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兰州、天水、白银沿河流分布,兰州、武威、张掖沿交通线分布,嘉峪关、酒泉、金昌、玉门、白银分布在资源优势地区,平凉、庆阳及河西一些城市分布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

1.2 城镇布局受“三线”建设时期的影响,考虑到战争的因素,像镍都金昌、卫星城酒泉、钢城嘉峪关、油城玉门、铜城白银、404核工厂都建在远离交通线的深山或大漠。从而导致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表现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不相适应。根据空间结构演化规律,空间结构的演进大体上应与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一致的,并都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呈阶段性变化。而甘肃工业化是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开始的,启动原因不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也不是农业发展支撑的结果,而是外部力量的嵌入。城市的功能主要以资源开发性工业发展为主,使得城市与附近的农村及其他的城市经济关联十分微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功能的向外扩散,因而在甘肃农业水平落后的前提下,所建立的甘肃工业体系显得过于超前,甘肃产业结构的超前性,还表现在甘肃工业的发展不是按照产业演进规律,从轻工业到重工业这一顺序,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此,必须通过对中心城市规模等级的划分、可达性分析、经济联系隶属度和毗邻省区目前的区域经济联系状况的研究,重新合理布局城镇。我们认为同级别经济中心在功能上以替代性为主、不同级别中心在功能上以互补性为主,所以在分析区域经济联系时,主要研究了各地区对于较高级别经济中心的隶属性。其中交通的可达性又至关重要,所以先考察交通状况[4]。

甘肃有两条一级轴线。1、西陇海――兰新铁路线,沿线分布着天水、陇西、定西、榆中、兰州、永登、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玉门、敦煌;2、包兰――兰青铁路线和黄河干流线,沿线分布着靖远、白银、中川、海石湾、临夏、永靖、合作,在这两条一级轴线上集中甘肃80%以上人口和耕地,9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甘肃有四条二级轴线,两横两纵。两横指国道312线和310线,312线为第一横,东起甘肃与陕西交界的凤翔路口,全长1600公里;310线为第二横,从甘肃与陕西交界的牛背,经天水至定西,全长约320公里。两纵指国道109线和304线,国道109线为第一纵, 从兰州至郎木寺,经白银、兰州、临夏和甘南四地市,全长约640公里;304线为第二纵,从庆阳经西峰、泾川、庄浪、天水、成县至武都,横跨整个陇东南地区,全长750公里。

三级轴线主要是以县乡道路为基本轴线所组成的网络体系。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把甘肃省的14个市(州)86个县分为四个级别,把发展轴分为三个级别,划分结果见下表:

2.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东北地区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三角洲,京津地带之后的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第四级后,许多城市区域争先恐后都要把自身的经济圈打造成“第五级”,西安抓住机会,提出以西安为中心,以重庆、成都、兰州为经济圈,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五极,复兴“丝绸之路”贸易、发展关中城市经济带、振兴黄河经济协作区、构筑新欧亚大陆桥、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的区域规划。面对新一轮的全国经济板块的大变动,甘肃区域布局上如何应对?区域经济崛起表明,甘肃区域经济必须发生嬗变,城市化、工业化从小板块向大板块集聚,市场发展产生统一的需要、产业发展产生规模集聚的需要、资源组合产生配置效益的需要,城市化标志的人口集中、工业化标志的产业集中将使我省现代化从“点”向“面”的发展飞跃和提升。

2.1 按照“一圈两翼八环驱动”战略,实施梯级发展战略,加强省内外区域之间的互动。

重点研究一圈,即以兰州为中心的大都市圈。我们把它细化为“三圈五区”:即半小时政治、文化、生活圈、1小时工业、农业经济圈、3小时卫星城市圈,兰州综合性都市型服务区、东北部白银工业区、连城―海石湾―永登综合区、临夏后花园区、定西高新、特色农业区的功能分区设想。

省会兰州符合增长极的要求,它是甘肃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型城市,其中非农人业口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52.6%,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50.7%,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全省的46.43%。兰州应抓住青藏、兰渝铁路建设,把兰州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交通、通信、商贸、物流和高原特色蔬菜生产集散中心;借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的2000万吨原油和1000万吨成品油东输兰州的重大历史机遇,把兰州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以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整合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新型采矿设备、数控机床、电工电器、风力发电设备、真空设备、军工及电子信息等制造业,在全国制造业中占一席之地。白银作为兰州的一个部分,共同发挥增长极的作用。白银距兰州仅有87公里,历史上又曾是兰州的一个区,而且有高等级公路和铁路相连,应创新发展模式,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把白银建成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研发基地;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基地;以面向宁夏、内蒙古为主的都市圈北部物流中心;依托中科院高技术产业园,建成都市圈科技产业新城。

定西以“一个中心,两条发展轴”为指导思想,一个中心:安定区,两条发展轴:陇海铁路线经济轴和国道212线经济轴。重点发展优质专用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牧业、食用菌、花卉等特色农业,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系列加工基地和重要的球根类花卉繁育基地以及当归、党参、黄芪等道地中药材集中产区,建成全国一流的高效旱作农业示范区。

临夏州和甘南州要以民族文化为特色,挖掘自身资源,搞好对外开放,在互动中达到经济的双赢。在临夏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102.7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6%。临夏应打民族牌,走民营路,发展三大支柱产业畜牧业、劳务经济、旅游业,把临夏建成全省民营经济示范区、甘肃中南部民族经济贸易区、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重要水电能源基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基地。甘南利用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的优势,加强同四川阿坝、青海安多,甚至地区的经济互动,重点发展以合作、夏河、碌曲、玛曲等牧区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带;以合作市为中心、辐射夏河、临潭、卓尼、玛曲、碌曲等范围的农牧互补战略经济带;以舟曲、迭部为主的小杂粮、药材种植、林果及山野珍品产业带。把甘南建成全省的绿色畜产加工基地、水电能源工业基地和特色旅游基地。

2.2 以酒嘉为区域中心城市,按照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加快向西开放的战略[5]。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认为:“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河西走廊的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酒泉正具有“点”的性质,312国道线和西陇海兰新铁路线正好把产业、城镇、运输和通讯等线状基础设施集中成束,因此河西走廊是最理想的实践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地带。河西区域的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

2.2.1 “酒嘉两位一体”战略,不仅要把酒嘉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而且要建成甘肃的第二大城市,添补甘肃有特大型城市,却没大型城市的局面。在兰州和乌鲁木齐长达2000公里的广阔地域内,缺乏一个过渡性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承接和转移兰州和乌鲁木齐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周边区域的有效扩散,可以说酒嘉作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是应运而生、横空出世。河西有影响的五个大中型企业,嘉酒有四个:玉门油田、酒钢公司、四零四厂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且相距约百公里。以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酒泉“七一冰川”、张掖马蹄寺、武威铜奔马等等,又构成了甘肃西部的“黄金旅游线”。从交通区位的条件分析,除东西走向的312国道、兰新铁路穿境而过外,还有向北延伸连接卫星发射中心和内蒙古西部的清绿铁路支线,向南经镜铁山、当金山与青海西部和北部连接的公路,具有成为西部又一个东西南北“十字”交通枢纽的条件。还有嘉峪关、鼎新和下河清三座民用和军民两用飞机场。西北独有的嘉峪关市环城铁路又为发展仓储业,建设物流中心,降低批转成本提供了最好的基础。

2.2.2 河西借新亚欧大陆桥横穿而过的机遇,争取成为大陆桥上物流人流的聚散中心,成为甘肃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已经历江河时代和海岸时代,即将进入第三个时代大陆桥时代,当人类开发完地球后,将进入第四个时代太空时代。在江河时代有黄河文明、印度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拉斯河文明等;在海岸时代,全球85%以上的大中城市沿海分布。然而在经济的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达,内陆地区的区位优势凸现。这一态势,预示着大陆桥时代的到来。河西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一个必经的重要的地区,右挚秦陕、左牵新疆、北擎宁蒙、南拽青藏,辐射半径短,辐射范围宽,在地缘形成了一个大西北的自然圆心,覆盖范围之全是大西北的任何一个地区所不能比拟的。再加世界贸易的主要五大市场,有三大市场在亚欧大陆桥沿线和两侧,年出口额500亿美元的17个国家中,有14个国家在新亚欧大陆桥的两侧,占世界贸易的59%。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河西向西开放的直接对象是中亚五国、西亚穆斯林经济文化圈和石油圈,是石油、美元富集的地区,间接对象是欧洲[6]。可以说,河西得天独厚的区位特征,决定了河西的崛起指日可待。

2.2.3 河西作为“十大全国商品粮基地”是一个的光荣称号,也是一个沉重包袱。在河西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大量输出粮食受益却极其微薄的情况下,必须改变思维模式,张掖和武威这两个有古老传统的农业地区,应以工业思维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去谋划农业发展,以企业发展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工业化。张掖市应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契机,培育提升草畜、制种、果蔬、轻工原料四大支柱产业为,实施“电煤钨铁种芋红”七大项目,突出煤、电、钨资源的开发,把张掖建成河西煤炭大区、全省电力富集区、全国“钨都”、全国植种基地。武威市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协调好上中下游的关系,搞好生态移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沙产业,抓好五个自然保护区、六大优质家畜产品生产基地、七个生态工业开发区和2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发展以葡萄酒为主的酿造业、以玉米淀粉精深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以铜奔马为标志的旅游业、以世界唯一的白牦牛产地为品牌的草畜产业,把武威建成新亚欧大陆桥上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城。

2.2.4 河西应大力发展得天独厚的、人无我有的两项新能源:风能和核能。根据2007年1月甘肃发改委的报告,河西风能资源总储量约2亿千瓦,如果将河西走廊地区每年一半时间的风量利用,年可发电约4000亿千瓦时,按目前国内最低风电价格,年产值可达1800亿元。风能是一种永不枯竭、洁净、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合理地开发利用风能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另外,总投资443亿元,集风能、水能、煤能、光能、气能和核能于一体的新能源基地,到2010年投入使用,酒泉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基地。

2.2.5 金昌和武威应发挥资源互补,地缘相近的优势,搞好产业的转移、新技术的共享和劳动力的吸纳。金昌突出工业特色,走新型工业化富民强市之路,以“一线三点”做统筹规划,即以金永(金川―永昌)高等级公路为轴线,以金川、河西堡、永昌为节点。在金川,以金川公司为重点,做好镍、铜、钴、稀贵金属和无机化工产品五篇文章,使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5万吨,主业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在河西堡,重点发展化工、能源、建材、冶金和现代物流业;在永昌,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全市把有色冶金、无机化工、能源三大产业并重,推动煤、电、气、镍一体化建设,把金昌市建成煤、电、气、镍一体化发展的国家级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2.3 以天水为中心,按照增长极理论,实施向东开放的发展战略。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认为: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极化中心本身的经济增长;二是极化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前者是集聚效果,后者是增长极的扩散效果。集聚效果主要通过规模经济和生产协作、生产联合、城市建设、资源合理利用等实现的。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既表现在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上,也表现在区域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化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上。既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着重发展启动型工业;又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

天水是陇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在行政区划上属于甘肃省,但从经济联系量分析,受到兰州和西安的综合经济影响,甚至与西安的经济联系量稍大些。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左右,在全省居第3位,而且轻重工业比例比较协调,是全省仅次于兰州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具有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在“振兴甘肃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中,又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作为振兴陇东南的经济增长极。天水应提升交通区位、制造加工业、特色农业、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七大优势,抓住国家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带的机遇,同时加强与陕西宝鸡、宁夏银川、四川绵阳等区际协作,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努力扩大市场,使其成为甘肃通向中东部和西南的门户。把天水建设成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城市、西北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

庆阳和平凉,拥有陕甘宁毗邻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田,又拥有全省最大的优质煤炭储量,资源优势比较明显。庆阳主攻“黑、绿、文”三大产业,即黑色的石油和煤炭资源、绿色的农产品和民俗文化资源,把庆阳建成西部油城、陇上煤海、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和陕甘宁三省交汇处的区域中心城市。平凉抓住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和甘肃东部交通枢纽建设的机遇,重点实施平定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华亭电厂一期、750KV超高压输供电、煤电开发、煤制甲醇、醋酸生产等超10亿元工程,把平凉建成全省能源化工基在、绿色畜牧基地、优质果品基地、人文生态旅游基地,中国的道教圣地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陇南要利用好两个资源:白龙江和嘉陵江的水电资源及文县阳山金矿。克服地貌形态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自然条件差,经济综合实力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劣势,以水电能源、有色冶金发展为主,建筑建材、医药化工为辅。阳山金矿已探明黄金储量约300吨,远景储量达500吨以上,是亚洲最大的单体类卡林型金矿,也是世界级的特大型金矿,潜在经济价值达500亿元人民币。农业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形成十二个特色基地。工业坚持“建基地、兴基群”的思路,形成“一城六区”的工业布局框架。把陇南建成生态和谐、人民富庶的陇上江南和陕甘川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甘肃区域的分析规划,多提纲挈领的论述,少细致入微的研究。建议省委和省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系统调查研究,把甘肃区域经济推向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甘肃发改委.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2]胡鞍钢.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以甘肃为例[J].开发研究,2005,(3).

[3]陈兴鹏.区域发展战略案例分析[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4]牛叔文.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开发规划[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5]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科学出版社,1995.

[6]赵近元,赵国强等.试试谈亚欧大陆桥开通后甘肃及其民族地区的向西开放问题[J].甘肃统战理论研究,1991,(1).

[6]甘肃发改委.甘肃省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6]崔功豪等.区域分析与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赵国强(1959-),男,甘肃景泰县人,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篇(6)

关键词:都市农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132-02

0 引言

都市农业是指与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城市或城市群内以城市资源和市场为依托,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形成的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综合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大都市郊区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当前,国际上普遍认为都市农业具有6大功能:产品功能、吸纳功能、均衡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公益功能。特别是台湾社会学家通过对参加市民公园对象的调查发现,有89.83%的人由于农作而体验到收获的喜悦,77.97%的人由此而达到劳作健身的目的,69.49%的则结识了新朋友;生态学家证明,城市地区水稻生产的生态功能是经济功能的三倍;医学家则证明,现代城市病大多与缺乏农业和绿地的城市环境日益恶化有关;地震学家发现都市农业对城市防震避险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日本阪神大地震时,城市内的宽广的农田曾救了许多居民的生命i都市农业还可以成为城市空调,为城市调节温度,武汉市一些学者估计一公顷绿地等于500台空调。

1 国外都市农业蓬勃发展

在德国,德国政府19世纪时就为市民提供一小块荒丘,市民实现蔬菜生产自给自足;目前德国市民农园的承租者达83万人,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1/3左右。而美国都市农业已占农业总面积的10%,产值占美国农产品总价值1/3以上;美国学者认为,市民农园加强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增加了区域食品供给,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专家统计,生活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国城市的6.5亿市民中,就有2.5亿人通过都市农业获得部分食物:市民家庭食物自产率在东雅加达市达到18%,内罗毕市达到50%,坎帕拉市达到60%(Mougeot,1994);在哈瓦那,城市菜园明显提高了农户家庭及其所在社区的食物数量和质量(尼科・巴克,2005)。

2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在我国,作为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的都市农业。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国也奋起直追,目前农家乐几乎遍布各大城市,各省会城市建有郊外蔬菜生产基地,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新鲜蔬菜,甚至为城市超市提供有机农产品: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建设了郊外生态防护林体系,还有以陕西杨凌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园和设施农业等。

尽管我国都市农业迅猛发展,但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只重视经济功能、忽视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很多地方照搬照抄国外、都市农业区域特色不突出,都市农业人才匮乏,政府政策滞后、缺失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一些地方盲目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破坏了生态环境等问题。

然而,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快速的城市化和大都市圈的形成,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新要求。因此,我国必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推进我国都市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3 国外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纵观都市农业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世界各地出现了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欧洲模式,以经济功能为主的美国模式,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亚洲模式,拉美、非洲一些国家以郊外食物农业为主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等新奇各异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而遍布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具体说来,其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如下:

3.1坚持多元化功能目标都市农业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所以,我国应围绕都市农业多元化功能,鼓励以生产功能为主、兼顾生态科教、服务就业等功能,科学规划布局,积极转换经营模式。这样,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一年四季能吃到新鲜、优质和安全的农产品,享受农业休闲文化,还能成为农耕文化的教育基地,拓宽城郊农民的就业渠道,扩展涉农二、三产业的发展。

3.2坚持以高科技为支撑新加坡农业资源贫乏,但依托高科技,注重引进工业生产管理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生产出了优质安全的高档农产品;荷兰也借助发达的设施农业,使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但我国都市农业的科技水平总体偏低,为此一是加快实施都市农民培训工程,因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都市农民是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二是加快完善农业高等院校都市农业专业设置,为社会输送大量都市农业人才:三是推进都市农业生产技术从传统型转向高新型,当前可积极鼓励有条件农业企业引进实用农业高新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业科技园等。

3.3突出区域特色优势由于土地资源享赋、经济实力强弱、技术进步程度、国家政策、尤其是城市发展水平等存在差异,各国都市农业呈现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因此,发展都市农业要根据城市各区域功能定位,突出区域特色优势。

当前,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可利用先天的农业资源优势,加上城郊的便利交通条件,借鉴美国大农场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发展高科技设施型、特色精品型农业等;东部沿海可积极发展高附加值和外向型出口创汇都市农业,大力拓展其生态保护、休闲娱乐和文化传承等功能: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产粮区,可用工业化带动农业的发展,主要发展郊外食物都市农业模式;西部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在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借助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主要发展生态产业、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都市农业模式。

3.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都市农业具有显著的公共产品特征,据1996年日本全国农业委员会都市农业对策协议会统计,日本全国都、道、府、县和市、村各级制定的振兴都市农业的举措(如低息融资、资助)不下250项;日本政府还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除加强正规学校培养农业劳动者外,对初次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们提供无息贷款、资助学习等,让农民学习农业技术和营销方法。

我国也需要一是增强政府管理层、规划部门对其功能与作用的认识,将其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并通过地方性法规予以保障;二是加大都市农业用地保护力度,完善都市农业发展的配套优惠政策;三是加大都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建立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全国的都市农业信息系统;四是构建都市农业投融资机制,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新格局:五是积极培养都市农业各类专门人才,加快实施绿色证书制度,逐步提高务农人员的整体素质;六是加强农业关联部门的配合,完善政府的都市农业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王辉.“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 46.

[2]王景红.西安市政府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唐都学刊,2009,(6)

[3]陈树俊.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10.

[4]李红霞.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J]新农村,2010.6

篇(7)

“十一五”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战略机遇,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解放思想抓创新、瞄准一流抓发展、求真务实抓落实,强力推进新农村、新型工业化、创新型城市和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加快黔北综合经济区建设,促进中部崛起、西部突破、东部开发、北部攻坚,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875亿元,为规划目标的109.4%,年均增长12.7%,超规划增速0.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年均增长18.3%,超规划增速3.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亿元,年均增长18.3%,超规划增速2.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1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2.3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6.7%和18.7%,超规划增速3.7和5.7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均低于十一五规划控制目标。总体看,“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取得了以下重大成就。

1、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2.7%,比十五时期加快0.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超万元,发展水平跨入总体小康,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

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经济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和城市化加速阶段,构皮滩电站、赤水20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80万吨氧化铝等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业年均保持20%以上发展势头,促进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4.7︰40.3︰45,一产比重下降至20%以下,二三产业比重比十五末上升了7个百分点;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承载100万人口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支点、重点镇为结点的城镇体系基本建立,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率达到33.5%,比2005年提高5.3个百分点。

3、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2010年达到1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6%;铝钛等冶金工业和水泥等建材工业的节能技改工程加快推进,淘汰电力、煤矿、水泥、冶金等行业落后产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赤水竹业、桐梓煤化工、绥阳煤化工等循环经济基地加快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全社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以上。

4、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发展起飞平台初步搭建,一是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高速、高等级公路和铁路、内河航运相互贯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遵崇、贵遵、茅台高速公路建成,高速及一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1公里,比2005年增加100公里,五年新增二级公路470公里,等级公路达到9586公里,公路等级率从2005年的36.5%提高到2010年的44%,公路通达深度和交通运输能力大为提高;二是能源建设坚持水火互济方针,构皮滩电站和一批大型煤矿建成投产,全市电力总装机超600万千瓦、原煤产量达到1500万吨,“西电东送”能源基地确立,能源支撑能力大为增强;三是大中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齐头并进,实施灌区一期和湄凤余灌区二期水利工程,开工建设正安石峰水库,完成近250座病险水库治理,建成了一批农村饮水安全、烟水配套和“三小”等水利工程,解决277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目标,供水及灌溉条件大为改善。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两基攻坚通过国家验收,义务教育真正贯彻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51.4%。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启动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城乡居民获得的教育医疗质量不断提高,上学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基本养老制度向农村延伸,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应保尽保,住房保障制度启动实施,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程度得到大幅提高;人民收入大幅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年均增速均达到两位数以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轿车开始进入城市居民家庭,高档家用电器进入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下降到40%、农村下降到47%,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6、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打造六大环境深入推进,投资环境日益改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进一步加强与发达地区、国有大型企业的交流合作,大力举办会展经济,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行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公共事业体制、文化体制等改革有序推进,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开始逐步打破。

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最为艰难,发展成效最大,发展成果让群众享受最多的时期,不断增强的经济基础、不断改善的基础条件、不断健全的体制机制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我市“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欠发达、欠开发仍是基本市情和最显著特征,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发展速度慢、人均水平低。我市十一五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比十五时期快近1个百分点,但横向比较,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省9个地州市排位始终处于5至6位,发展水平与全省第二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从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的人均水平看,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0%左右,且长期落后于省内的贵阳和六盘水市。

二是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从三次产业结构看,一产比重仍然偏高(高于全省水平),传统种养业占有较大比重,特色农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改变;二产比重虽高于全国、全省水平,总量仍然偏小,产业链低端化突出,能矿资源后发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大部分循环经济型工业项目和具有先进生产工艺的工业项目未能按计划开工建设,新增生产能力不足,工业结构调整较慢;三产比重徘徊不前,低于全国、全省水平,低于贵阳14个百分点,特别是生产业比重小,发展较为滞后。从城乡结构看,“小城市、大农村”格局明显,中心城区人口为全市的10%左右,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力不强,城镇化率仅相当于国家2000年的水平,农村人口多贫困面大基础薄弱。从就业结构看,一产从业人员仍高达50%左右,二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弱,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

三是基础设施不适应发展需要。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公路等级率仅为44%,大大低于全国75%、全省52%的水平,高速公路骨架网未形成;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问题仍然存在,病险水库治理任务重,骨干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抵御自然灾害和保障人畜安全饮水的能力差;能源基础设施滞后,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电力设施满足不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是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5︰1扩大到2010年的3.8︰1;区域差距逐步拉大,与西部30个非省会城市比较,2000年我市经济总量排名第8位,到2009年我市经济总量排名第15位。与贵阳市比较,2005年我市经济总量比贵阳市少118亿元,而到2009年差距拉大到181亿元。

五是自我发展能力弱。投资主体和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国家和国有企业投入为主(在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6成以上份额),民间资金未充分调动,市场融资能力弱,受到资金短缺制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同时我市人均财政支出长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5年的540元扩大到2009年的1338元,使得我市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政府调节经济能力削弱。

六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发展、促发展的思路不广、办法不多,行政部门对微观事务干预过多,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效果不明显,非公有制经济活力不强、比重小,仅为40.5%比规划目标低7.5个百分点,准入难、融资难问题突出,改善投资环境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城镇化发展中户籍制度改革、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

二、“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展望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依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从机遇看:

一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正逐步减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是国家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我市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三是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必将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间产业梯次转移步伐加快,同时我市发展基础条件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谋求区域合作,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加快发展。

四是我市已跨入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重大工程项目将进入投资建设高峰期,投资水平将再上新台阶。

五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消费预期和能力必将大幅提高。

六是近年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将释放巨大的生产能力,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挑战看:

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与周边重庆、贵阳两大城市相比较,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是产业结构矛盾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严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是城市经济发展发育不够,综合承载能力弱,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慢,加快城市化步伐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利益矛盾更趋复杂,统筹协调各方利益的难度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加大。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我市实际,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我市在全国、全省和区域发展中的定位,积极抢抓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着力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有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三、“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1、指导原则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抢抓历史机遇

二是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三是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速度

四是坚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调整经济结构

五是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成果

六是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四大区域协调发展

2、总体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加速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阶段。从全国来看,2015年我国东部地区可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到2020年东北地区基本可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但中西部地区总体上仍难实现。

从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来看,未来五至十年,由于各领域和各县(市)、区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不同,可能会因为个别经济领域指标超额实现和中部地区提前实现,而掩盖滞后领域和欠发达地区难以达到目标的情况。因此,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就必须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看,未来五至十年,是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期,还依靠粗放的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会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综上所述,“十二五”规划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党委政府调控意图,对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保持规划目标的连续性。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按照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着力加强基础设施、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协调、缩小公共服务差距等战略重点,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壮大提升全市经济总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力争十二五期末经济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为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和创造有利条件。

3、奋斗目标

衔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总体目标,“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是:

一是宏观经济主要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综合考虑物价因素,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十二五”经济增长速度初步定为14%,比十一五提高1.4个百分点,主要从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来考虑:从需要看,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省始终排位靠后,要扭转被动局,在全省走前列、作贡献必须加快发展速度;我市目前全面建设小康指标中,最核心的人均GDP指标仅为10000元,与2020年31400元全面小康目标值差距很大,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加快发展速度。从可能看,经初步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市投资、消费和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有望保持20%左右的水平,可以支撑经济增长达到14%左右。

与经济增长14%相匹配,初步考虑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主要目标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三次产业结构大致调整为10︰45︰45。

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0%左右。

城市化进程加快,承载200万人口中心城市框架初步搭建,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城乡和区域差距缩小。

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非公有经济比重提高到50%以上。

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社会发展滞后局面得到改变,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大幅缩小。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左右;推进双高普九,大力发展中职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公共卫生设施条件较大改善,县级医院达到规范化标准,主要卫生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小于12‰。

四是可持续发展主要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石漠化治理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在2010年基础上再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五是提高人民生活主要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10%左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趋势得到遏制;恩格尔系数农村下降到42%,城市下降到35%;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养老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四、“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综合考虑“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经济社会发展九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1、关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一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力度,做好黔北矿区二郎区、桐梓区、鸭溪片区和绥阳矿区等大矿开发建设,确保大型骨干电源点用煤需要,力争煤炭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吨,实际煤炭年产量达到3000万吨;围绕市内工业生活用能需要和能源输出需要,采取上大压小方式适当增加电源点建设,建成桐梓火电厂、习水二郎火电厂,加快乌江、芙蓉江等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十二五”期间新增装机200万千瓦左右;加大仁赤习油气田开发力度,争取国家投资,启动赤水核电站建设;为提高电力输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力争新建2个500千伏变电站和7个220千伏变电站,进一步完善以50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220千伏电网为骨架的输变电网络。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立立体交通体系的目标,以县县通高速公路为重点,以提高线路等级、完善路网为核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通过争取国家支持、利用市内融资平台市场运作等方式,建成新舟机场、黔渝快速铁路和乌江航运工程;高速公路骨架网建设全面铺开,建成杭瑞高速、至绥阳、仁怀至赤水、黔北高速公路、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365公里,加大市内等级公路网建设力度,力争一二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建设通村公路2000公里以上,建设通村油路4000公里以上,使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0000公里以上,路网等级率提高到70%以上;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枢纽体系,建设完成公路运输枢纽站场、乡镇客货运站场、客货运港口、码头等300个以上。使我市县县通高速公路体系基本形成,国省干线公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通畅能力显著提高,断头公路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乡乡有客车站、村村通公路。

三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大中型水库建设,基本解决工农业生产生活的工程性缺水问题,坚持大中小微型相结合的水利设施建设思路,面向基本农田、面向人口集聚区、面向严重缺水地找水源、建水库,在加快灌区一期、湄凤余灌区、正安石峰水库及绥阳后水河、赤水官长中型灌区等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工建设道真大沙河、中桥、凤冈河头、习水铜罐口、绥阳后水河(加坝扩容)、桐梓新桥、汇川麻沟等一批“滋黔”二期水利工程,加快红岩、水源坝、上水、下坝等中型水库前期工作和、湄风余、习水东风、仁怀怀南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200多座病险水库治理,加快建设完善蓄提引及配套渠系管网设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提高供水和灌溉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十二五”期间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基本解决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实现农村人均保灌面积达到0.5亩的目标。

2、关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

长期以来,我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缓慢影响了就业岗位的增加,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抑制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和城乡消费需求的增长,不利于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利于提高城乡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乃至现代化进程产生很大负面影响。未来五至十年,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没有工业化和城镇化就没有现代化。工业化是城市化初期的根本动力,服务业发展是城市化中后期的持续动力。只有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推进,才能形成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通过推进“三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升工业对经济的支撑能力、壮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由比重性结构调整向功能性结构调整转变,提高结构调整的质量内涵,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45︰45。

3、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问题

根据城市化进程一般规律,当人口城市化率达到30%-70%时,城市化发展步入中期,即加速阶段,大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城镇经济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地位,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化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制约矛盾逐步显现,诸如城市能源不足、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大气污染以及住房价格奇涨等。

一是要以构建中心城区200万人口城市框架为目标,以“一建双创”为抓手,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城市功能。中心城区要按照“东扩西控、南北充实、提升中心、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思路,进一步加快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新蒲新区要以新舟航空港区建设和新火车站开发建设为龙头,集中高校布局,建设会展物流中心,将其建成为教育科研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高品质的生态住宅区;老城区要以文物保护开发、交通疏解、城区改造、控制人口容量为重点,提升山水园林名城内涵;南部新城要以工业企业异地搬迁、环境整治、市场建设和遵南大道-桃溪寺片区、南白-龙坑片区开发建设为重点,打造城市副中心;北部新城要大力发展物流、汽配贸易、金融等产业,加快高桥、天义厂、新舟坝等棚户区改造和汇川大道-董公寺片区开发建设,建成为黔北铁路货运集散中心、汽配交易中心和综合物流园区。各县(市)城建城区面积拓展2~5个平方公里,仁怀、赤水城区建成15~20万人口城市,湄潭、桐梓、绥阳、正安、习水建成10~15万人口城区,其余县城8~10万人,完善以县城为支撑、重点镇为结点、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

二是要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千方百计做大城市经济,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工业和服务业,有效拓展城市空间,实现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开敞式转变,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吸引本市和外地居民重点向中心城区集聚,提供人口自然流动的支撑条件。

三是完善各类城市基础设施,要加强城市交通、供水、排水、供电、集中供热、居民燃气供应、学校、医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污水垃圾处理、城市广场、公园建设、城市绿化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及住宅小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四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深化户籍改革,消除农民变市民的体制障碍。“十二五”期间力争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4、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问题

在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延伸产业链条,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做大优势产业为重点,提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一是扬长避短,统筹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做强以茅台酒、董酒等名优白洒、卷烟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名优茶等特色食品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发展地方特色中药等新兴产业,做大以铝、镁、钛、锰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为重点的原材料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规模工业年均增长20%以上,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

二是优化工业布局、建设好工业园区,搭建工业发展平台。工业生产具有空间集聚的内在要求,重点抓好有色冶金基地、煤化工基地、建材基地、机械电子基地建设。要加快市级主抓的7个工业园区和县级主抓的10个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强与发达地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合作,大力开发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重点抓好红花岗湘江工业园区和和平工业园区,建成为主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及重点企业“退城进园”的主要吸纳基地;重点抓好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区,发挥061基地、电器、天义电器等产品开发、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成套设备、工业基础件、机电设备、高低压电器、家用电器及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业;重点抓好仁怀名酒工业园区以茅台、习酒为龙头,整合地方酒业,扶持发展壮大地方白酒品牌,大力推进茅台镇环境整治,围绕酒业发展包装印刷等配套产业;重点抓好药业园区建设,强化现代制药技术的推广运用,改造提升传统制药工艺,提高现代中药产量和市场竞争力,将现代中药业培育成为我市新兴优势产业;其他工业园区要立足园区特色,集中发展1项主打产业,延伸发展配套产业,将园区建设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三是要积极培育大中型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要以支柱产业为支撑,以特色产业优势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培育一批大型企业和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工业企业产出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同时,积极培育有条件的工业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增强企业融资能力。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强容纳社会就业能力。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投入产出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对地方财力的贡献。

四是加快资源整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核心是科技的竞争,企业的发展核心是创新能力的提高。积极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和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要着力培育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解决制约和推动我市支柱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国家级、省级工程(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培育和建设,有效提升公共技术平台的研发实力。在千方百计增加工业总量的同时,盘活存量。

5、关于农业农村发展问题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难点,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抓重点、保城市、保经济发展的需要。抓重点,就是把那些商品率比较高的名特优农产品抓好。“十二五”期间,农业在国民经济比重逐步下降情况下,使其生产效益不断提高,促进一产年均增长5-6%,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商品率。现在的农业问题与以往的农业问题有不同的性质,以往的农业问题主要是总产出问题,而现今的农业问题,不仅有总产出问题,更多的是结构问题。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在稳定粮、油、烟产出水平前提下,大力实施“七个一百”农业生产工程,使茶、药、菜、椒、红粮等生产基地达到百万亩规模,再造竹一百万亩,畜牧业产值达到百亿元。调整农业区域布局,中部地区要扩大商品蔬菜、优质辣椒、特种养殖和经果林基地规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商品化程度,初步形成贵遵、遵崇高速公路沿线绿色经济产业带;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壮大竹产业,形成赤水河三百里竹产业带,同时建设好红粮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和石斛产业基地,提高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东部地区继续扩大优质茶、优质米种植规模,加快发展稻田、乌江库区水产养殖业;北部地区加快发展壮大草地生态畜牧业、烤烟、中药材、茶叶、反季节蔬菜和干果基地,将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相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是农业生产必须走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核心是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建设,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技改、基地建设、市场开拓、品牌建设,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扩大到200家以上,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25家以上,带动发展观光农业、精品农业和加工农业等现代农业,大幅度改善农业收益低的问题,提高农业的商品化水平。

三是大力推进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基本惠及到全市的自然村寨和农户。说到底,农业问题是农民利益问题,只有保障农民基本的利益,才会有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任何离开农民利益来考虑农业生产问题的思路都是不可取的。要把多予、少取、放活一系列政策性保护农业的支持体系建设好;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降低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十二五”期间减少贫困人口35万人;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村庄整治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继续加强农村道路、饮水安全、清洁能源、环境整治、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加强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骨干水利工程、中小型水库、三小水利工程建设,结合石漠化治理、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下大力气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加大中低产田造力度,大力实施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着力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6、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问题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目标应当是在加快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技教育等基础行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建立初步发达的统一市场体系、初步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方便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服务体系和高效能的行政管理体系,促进第三产业有较明显的发展。具体地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生产要素市场、科学研究、教育、农业服务、旅游业、信息业、生活服务业应是重点中的重点。同时在大力发展传统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金融、房地产、旅游业等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兴第三产业,如信息业、咨询业、技术服务业等。加大对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和就业容量,保持第三产业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是立足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市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十二五”期间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和18%以上。要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重点提升会议、四渡赤水、国酒茅台、丹霞竹海、中国茶海五大品牌,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加快景区连接公路和景区景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好“会议”红色经典旅游区、中心城区精品旅游圈和“-仁怀-习水-赤水”、“-湄潭-凤冈-余庆”等“一区一圈两线”经典旅游目的地,同时大力开发黔北渝南旅游资源;要大力提高旅游接待水平,以中心城区、仁怀、习水、赤水、桐梓为重点,加快高星级酒店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同步规划建设一批经济型商务酒店。以湄潭、凤冈、余庆、桐梓、习水为重点,依托“四在农家”创建,打造一批乡村旅馆、度假村和汽车旅馆;要围绕游客需求,建设一批特色购物和小吃街区,同时大力开发旅游商品,提高游客在旅游区消费水平,带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业。依托快速交通网的逐步构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重要货运站场和交通结点,重点在中心城区建设南宫山、董公寺、马家湾等现代物流中心。围绕大宗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在中心城区、仁怀、湄潭、凤冈、正安等地建设一批专项产品集散市场和交易中心;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支持各种所有制金融机构进驻我市,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逐步推进民间融资市场合法化,促进金融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融资需求;积极发展信息、动漫等附加值较高的服务业。

三是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业。适应居民需求,提升住宿餐饮、商贸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加快发展市政公用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积极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围绕‘转折之城、会议之都’城市定位,大力发展特色会展,着力培育‘酒博会、茶博会’精品展会;推进会展业市场化进程,逐步实现会展运作模式由政府直接主办承办为主向以市场运作为主的转变,积极培育和发展1-2家会展服务公司承办各类展会;加快会展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会展配套功能,筹措资金规划建设会展中心,提高会展业发展能力;积极争取国内、国际性会议和赛事活动在召开,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7、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问题

坚持扶贫与导富并重,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初次分配更加注重效率,财政收入保持14%以上增长,居民收入保持10%以上增长;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不断扩大公共财政投入提高公共财政支出在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扩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财政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在推进城乡建设时,统筹考虑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检法司、城乡养老事业、防灾减灾、社会救助、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用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约束行政部门和市场主体行为,预留社会事业发展建设用地,完善社会事业功能,确保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满足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加快社会事业资源布局调整,依据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分布,重点对学校、医疗机构进行有效整合和合理布局,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激励机制,采取内助外援等方式,不断提高公共事业服务质量,大幅缩小我市公共服务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让城乡居民真正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积极推进双高普九,完善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继续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十二五期间,两城区新建或改扩建10所左右中小学,各县城新建或改扩建2-3所中小学,扩建14个县级中等职教中心,加快推进医学院、师范学院、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东迁新蒲新区步伐,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满足适龄青少年就学需求。

二是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提高保障基金统筹层次和报销比例范围,提高保障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公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探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市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力争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新建市传染病院、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将市中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上划市级管理。加快完成14个县级综合医院规范化建设,抓住浙江对口支援契机,推动各县级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水平。完善3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套设施,完成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建设任务,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

三是加快发展文化广电体育等社会事业。继续推进文化广电体育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对部分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改制,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条件,走市场化道路,增强文化广电体育事业发展活力,做大文化广电体育产业;加大文化广电体育事业投入,建设一批科技馆、展览馆、剧院、群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标准化室内外体育场馆等,进一步改善群众文娱活动基础设施条件。

四是加快民生保障事业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发新的就业岗位,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每年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以上,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5000人。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提高筹资水平、统筹层次和保障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各类保障制度框架的基本统一,逐步推进建立城乡和各类群体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救助体系,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提高救助水平,扩大救助范围。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支撑能力。大力发展老龄、慈善、民族、人民防空等社会事业。

8、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以推进四大区域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按照同质化合作、差异化竞争的方向,着力实施“中部崛起、西部突破、东部开发、北部攻坚”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一是中部六区县要率先提升承载能力、率先加速工业化进程、率先壮大第三产业、率先发展现代农业,区域经济年均增长15%以上。以加快建设200万人口城市为重点,实施“东扩西控、南北拓展、东西贯通、建设新区、改造老城”,力争新蒲新区开发和南北工业区搬迁建设三年初见成效。

二是西部三县(市)要着力发展茅台酒为龙头的白酒产业,四渡赤水为特色的红色旅游业,赤水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业,煤炭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经济,区域经济年均增长15%以上。

三是东部三县要以茶叶、优质烤烟等农产品为重点,以乌江库区峡谷风光旅游开发为特色,依托现有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依托政策优势发展农村经济,区域经济年均增长14%以上。

四是北部三县要加强交通、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煤电铝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和中药材种植,实施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加强劳务输出和区域合作,区域经济年均增长13%以上。

9、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我市地处两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又面临人口多、资源开发粗放、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人的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将难以实现,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是要控制人口总量,完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着力推进公共民生普惠政策与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衔接兼容,进一步发挥各项惠民政策的综合导向作用,不断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人口出生率、自增率和符合政策生育等指标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多形式的岗位培训,大幅度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资源为人力资源,加快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

二是要加强生态建设,实施育林造林和石漠化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管理力度,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探索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模式。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推进工业污染防治,抓好城乡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保障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管理模式,发挥环保设施效益,促进环境质量逐步好转。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从推动技术进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把赤水和东部三县打造成中国西部低碳经济示范区,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水平,进一步降低消耗、减少排放,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十二五”时期采取的主要措施

1、抢抓西部大开发新的政策机遇

国家西部大开发新一轮十年规划即将出台,未来十年,国家将继续加大西部开发,将把基础设施、结构调整、生态环境、科技教育、改革开放等五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与富民结合起来,将加大投资力度、延续财税优惠、推动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资源和环境补偿返还、推进资源就地转化等。对此,要深入研究并积极对接国家新的政策机遇,争取国家更大的资金投入和更多优惠政策,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进我市新一轮的大开发、大发展。

2、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

投资是我市今后较长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消费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内生动力。

一是努力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率。要紧紧围绕国家投资方向和重点,把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领域作为扩大投资的战略重点,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支持。

二是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较快增长。要贯彻落实国家惠民政策,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要积极实施“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工程”,拓展消费领域。要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城乡流通体系建设,改善消费软硬环境,培育消费热点。

3、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优化整合行政管理职能,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强化各级政府公共职能,把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和政策规则制定上来;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行政问责制。

二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根据省的统一部署,合理界定调整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完成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改革收支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健全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制度;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切实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卫生、文化等应当由政府承担职责领域的财政投入。

三是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有序转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就业制度,现行的城镇社保福利逐步覆盖进城务工和落户的外来人口。

四是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和提高保障标准。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教育改革,深化文化科技体制改革。

4、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着力打造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统一、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与程序,健全落实损害投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树立诚信的新形象。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与成渝、贵阳经济区、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引进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三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加大利用外资力度,保持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较快增长。

5、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凡是国家未明令禁入的领域都应对非公有制经济开放,享受与国有资本同等条件和政策。

二是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结构调整、改革开放,最大限度调动积极性创造性。

三是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意见,制定配套扶持措施,建立健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服务体系。

6、以重点项目为抓手,集中力量办大事

一是围绕建设,加大项目储备,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逐步开工建设。

二是加强重大项目和重点地区的开发建设。重点实施新舟机场、黔渝快速铁路、县县通高速公路骨架网、骨干大中型水库、7+10工业园区、石漠化治理、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等重大建设项目;着力推进新蒲新区开发、南部工业区搬迁、赤水河干流、乌江干流沿岸地区的综合开发等重点地区建设。

三是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融资功能,进一步完善我市政府投融资平台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资金管理和信用建设,提高融资能力,满足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7、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一是把就业作为政府调控的重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部署,把扩大就业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依靠发展促就业、扩大就业促发展。

二是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和城乡居民自主创业,支持服务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同时加大投入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三是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和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等构成的就业服务网络,努力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的长效运行机制。

8、推动机制创新,促进和谐发展

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要加强区域规划工作,通过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政策明确区域空间开发框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建立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调整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扩大保障范围和提高保障标准,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三是建立资源环境保护机制。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方针,稳步推进电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改革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区域之间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四是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四大片区发展指标体系及其统计基础,逐步建立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考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