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7 14:52: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096—02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养生学文化,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如五禽戏、导引等养生功法。养生学是现代体育与传统医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我国传统体育的内容之一,同时又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育养生从字面意思理解, 就是用传统养生方法进行保健的体育运动。自古以来, 人们对养生保健的研究就十分重视, 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创建了系统的理论及风格独特的传统体育养生方法。这些养生方法内容丰富, 在增进人类健康,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方面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与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的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普通医学院校开展的现状
1.传统体育课的开展情况
目前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在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较少,主要以开设太极拳为主,不能全面体现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此外,在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教育中,课程教学过于简单、基础教育缺乏、民族文化意识淡薄,对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研究方法简单,缺乏完整的研究体系,很多人忽视了传统体育养生所特有的预防保健作用——“动静相兼”,相当一部分人对养生体育功能缺乏全面认识。
2.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可以得到结论,学生身体素质在逐年下滑,具体表现在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存在障碍,运动能力不断下降,既有家庭的过度溺爱,也有来自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造成的,同时还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的模式以及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所以要求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现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的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是在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古代中医理论与传统文化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
(1)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康复医学价值。在纪树荣《康复医学》一书中,对康复医学的定义主要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其中民族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可以作为康复体育疗法很好的内容之一,如健身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因为,这两种传统健身体育养生功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以内气运行为主,重视意念的锻炼,体现了形、意、气的合一,符合中老年人的运动规律。所以,医学院校康复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康复医学专业课程,还可以把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作为第二专业课程来学习,这样不仅可以用专业知识去治疗一些病人,还可用所学到的体育康复知识去给病人做康复治疗。
(2)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养生价值。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而中华传统体育养生从古至今都在不断探索着强身健体之道。以“生为第一”、“延年益寿”为目的,是人们不断追求之事。从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发展史来看,历代享有盛誉的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名士层出不穷,其中华陀、陶弘景等人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两千多年来,养生家在人体科学、医学、保健学等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体育养生思想。当然,限于当时历史条件,中华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一部分,今天我们研究传统体育养生,主要是研究他的体育养生思想及其现代养生价值,古为今用,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更应该认真学习传统养生理论,为人类的医学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中医养生价值。中国的医学吸收了当时已广泛流行的阴阳、五行等观念,并结合当时行医治病的实践,探讨了人体结构和机能,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医养生、养生为医的观点。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古代养生理论,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养生文化、养生方法和养生思想及其与中医养生的关系,不断探索新的养生运动理论,为广泛开展养生运动提供科学的借鉴和依据,使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地走向世界,服务于人类。
(4)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学价值。 医学院校开设的传统体育课是在吸收了古代哲学与古代医学理论精华而形成的一种课程体系。古代医学理论中的“天地一体”、“五脏一体”、“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同样适用于传统的保健体育。而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传统的健身思想也认为体育的作用不仅在于发展身体的机能,或是治疗身体的某种疾病,而是通过调整人的身体心理,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调理,不断增强人的适应能力,以增强体质。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在学习医学时,也应该接受传统健身文化的熏陶,从而为传统体育课程在大学的开设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开设传统体育养生的意义
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所以,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 养生”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是体育养生家在从事与养生有关的体育活动中萌发、沉淀下来的传统养生思想,是养生人士从事体育养生活动的思想依据和思想方法,也包括养生人士已取得的养生成就中蕴蓄的思想精华。传统体育养生主要是通过有氧运动等健身途径促进人体健康,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就得使人们对这些传统的理论与方法有深刻确切的认识,要使人们从不同侧面了解养生的原理、功法。高校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加大传统体育养生课的教学,不断地推广,将有力促进中华养生理论的发展,对继承、发扬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精华,大力宏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居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1.医学院校学生通过体育课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养生课意义及价值所在,通过不断的学习,最终运用到所学专业上去,特别是康复医疗专业的学生,最终对个人和社会都会产生有益作用。
2.学生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不仅可以学到养生保健知识,还可以宏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使我国悠久的养生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
3.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把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内容,加大推广力度。
4.从本次调研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的情况来看,开展并不尽如人意,开设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课程较少,不能全面体现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邓跃飞,李炜.传统体育养生的现代价值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研究,2006(12).
[2]纪树荣.康复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0.
[3]张敏.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大理学院学报,2011(04).
[4]王丽丽.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再探讨—基于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的思考[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02).
[5]刘博.我国传统养生发展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0(02).
【关键词】职业院校 传统体育养生 健身运动处方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55-03
目前,国内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一般多设置在体育院校,作为高校选修课也正在推广,而在职业院校推广和普及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把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植入健身运动处方的教学模式中,还处于空白研究阶段。本文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体质状况,对传统体育养生引入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探讨和研究,对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和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一、传统体育养生与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关系
从查阅文献来看,各个学者和专家对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综合其内涵,将传统体育养生界定为通过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增强人体各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能,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健身运动处方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针对人身体状况而制定的运动健身方案,健身运动包括:健身内容和锻炼方法的选择、身体锻炼的负荷强度和运动频率、锻炼时间的把握,以及自我监督等。运动处方对锻炼者的锻炼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由上分析,两者达到共性,意义都在于增进健康和调节心理,且传统体育养生在健身的基础上,更注重防治疾病的功效。因此,两者结合相互促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有利于发挥健身运动处方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终身体育观念。传统体育养生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心身统一,技术动作中的“导引”、“武艺”、“气功”都运用了身体运动,调心、调形、调意,三者合一,注重天人合一,形神俱养。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肩负着使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以及培养良好锻炼身体习惯的重任。把传统体育养生体育项目融入到健身运动处方中,使传统体育养生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健身的含义和方法,树立科学理性的终身体育思想和养生观,全面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传统养生体育讲究修身养性,精神内守,知足常乐。例如,使练习者的心灵得到荡涤而变得平和、安宁,形成“顺和自然”的养生保健思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端正人生态度,淡泊名利,具有仁慈情怀、博怀,可提高人体抗拒压力的能力,使其积极努力工作,认真做人。运动处方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传统体育养生融入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后,可以发挥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之价值。通过身体姿势的调整、呼吸的锻炼,不仅满足学生的身体需要,使锻炼内容和项目更科学,而且可以使学生摆脱焦虑、烦恼、忧愁、忧郁,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第三,有利于丰富体育教学资源,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过去,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竞技体育项目,如田径项目、篮球以及排球等。近年来,学校逐步引入了体育舞蹈、健身操、形体舞蹈等有氧运动,并运用运动处方的教学模式开始教学,学生开始对体育有了新的认识,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健康状况,教师们也注重自己所教的内容和方法,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对于有先天性或慢性疾病的、体质较弱和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显然以上的体育技能对他们来说有些吃不消,且难以掌握,简单易学的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内容符合这部分学生的需求,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可使教师和学生都发挥主动性。因此,学生学习传统体育养生的过程,是继承、扩大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充实体育教学资源的过程。
二、传统体育养生健身运动处方内容的制定
通过健身运动处方的学习,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几年的体育锻炼和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岗位能持续关注自己的体质状况,即使在繁忙的职业工作中也会有的放矢,不受场地、设备和时间的限制,也能忙里偷闲注重自己的健康状态。因此,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以后工作需要,把传统体育养生的观念注入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引入一些静养和动养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诸如安排一些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运动量不大、运动形式多样的内容,无论是伏案型专业(如文秘、会计)、站立型专业(如机电、纺织、烹饪、护士等),还是运动型专业(如市场营销、旅游、服装表演),这些内容均适合这些专业的学生。例如,运动型专业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静养内功调解气机,降低基础代谢率,心率等实现健康的目的,而伏案和站立型专业的可选择五禽戏、八段锦等一些“延缓”运动,达到气机畅通,舒筋活络。也就是说,职业院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需求、兴趣爱好、健康状况、体育潜质,选择一种或两种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并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终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内容,都要经过以下四个部分的练习,由浅入深:第一部分基础教学部分主要使学生学会呼吸,学会控制意念,做到松静自然;第二部分主要学会动作,在练功时,有意识地调整身体,放松身体、调整呼吸、集中注意、排除杂念;第三部分主要使学生在“练会”的基础上,结合“养”,也就是身体轻松舒适,呼吸柔和绵绵,意识虚无的无心自然状态;第四部分主要使学生更加完善其完整动作,使形、意、气合一,也就是练功时的意念活动达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
三、传统体育养生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
(一)传统体育养生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
根据运动处方教学内容计划,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每学期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目的各不相同,但相互联系又循序渐进。教师首先进行理论教学,让学生对其传统体育养生的常识有所了解,并把这学期的教学内容告知,并按运动处方内容的不同分班教学。第二阶段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诱导学生完全掌握所选的内容,第三阶段完全掌握某一项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学生可穿插学习一些娱乐性较强的球类运动等。传统体育养生健身运动处方教学计划模式如表2,课时教学计划设计如表3。
四、结论和建议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引入职业院校学生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中,既能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又能充实体育教学资源。该模式可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体质较差的学生,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一个充分自我完善的机会,学得一门终生锻炼的体育技能。职业院校传统体育养生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为体育教学提供借鉴。
建议进一步研究与完善传统体育养生健身运动处方的教学, 包括建立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传统体育养生健身运动处方教材体系、方法体系与测试评价体系等, 全面推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金其贯,刘洪珍.运动处方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杨静.论传统体育养生观及其对发展体育保健的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5)
[3]陈萍.对体育与养生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探讨[J].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田兰波.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8(15)
[5]高会军.传统体育养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调节的作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5)
关键词:传统养生 体育 绿色养生
0.前言
进入2l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总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却日益下降,“现代文明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与每一个人“亲密接触”。为了“防患于未然”和提高生活质量,人们逐渐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专家们预言,2l世纪是以自我保健为主的世纪。”“自我保健可以说是传统养生的现代说法,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我国历代传统养生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有东方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深受世人所推崇。然而,“在学术界,存在着重养生著述的医学专门研究,轻养生价值的多学科综合探讨的问题;在体育界,存在着重养生术势套路的传习演练,轻养生观念理论的深人分析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养生与体育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提法众说不一。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绿色养生,并认为绿色养生是新时代的呼唤,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内在和谐。
1.绿色养生概念的提出
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色涮。象征着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象征着理解、宽容、善意、友爱、和平和美好。它已经从像花、草、树木一样的自然绿色内涵,转向人类生活世界更深层次的生态语境。绿色是和F、纯洁、健康的代名词,含有无公害、纯洁、公正、科学、进步和发展之意,是生命旺盛而富有生机的体现。绿色代表人们的渴望和对更高水平的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以绿色为标志的产品和服务先后被推向了大众,打开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事实已经证明:这些绿色产品和服务迎合并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在学术界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绿色奥运、绿色体育、绿色理论等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推广。
养生,又称摄生,是各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加寿命等措施的总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五禽戏这类养生功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养生的定义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既要顺应自然,又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做到内外齐养、形神兼修、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把握中和之道等,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常见的传统养生方法主要有静神、运动、食养、药补四种。
体育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质上与养生血脉相承。但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体育养生”的。暂且不说这些说法的是否符合基本的逻辑学规则,笔者认为这些说法更能说明目前人们对养生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深入。当然,在我国古代养生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存在一个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不断成熟完善的历程;其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相适应,存在一个或强或弱的迷信神灵、崇拜上天的过程。纵观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历程和整体轮廓,应该说体育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从事养生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关于体育与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养生体育”、“体育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养生体育”等。本文不是对这些说法发表看法,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说法—一绿色养生。绿色养生是指按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原则,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养心、养神、养形的一种保健方法。绿色养生是体育和养生的结合,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养生与绿色养生是一般与个别、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2.绿色养生的特点
2.1适用范围广。绿色养生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适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层次。按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变化,不同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男性的运动量可适当大些气而女性的运动量应小一些,特别是女性在月经期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及少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运动对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重要意义,所以运动方式主要是每目的‘两操“(即早操和课问操)和1小时的休育活动;青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机体各系统迅速成熟,青春活力最旺盛的时期,可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运动;中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宜选择较轻柔的运动。
2.2可操作性强。绿色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所包含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是一些对器械要求不太高或者是徒手活动的项目。所以,它有很强的操作性,运动量可自如控制,特别符合当前国际流行的中、小强度运动健身原则;活动场所也不受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且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祛病延年的效果。
2.3经济性高。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的武术项目及散步、慢跑等具有投入少、习练简易,不会因为场地、设施、天气等其它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换言之,可以随时、随地、随意愿进行练习,能以较小的投入达到较大的收益,不仅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而且还可以收到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3.绿色养生的原则
3.1个体差异原则。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认识越来越不合时宜,事实证明:养生应该从青少年做起。一些专家还呼吁:在童年期就应该培养孩子们的保健意识,促进他们良好健身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形成。绿色养生提倡个体差异原则,就是指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即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状况来选择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
关键词:“四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63-03
前言
“欲灭其国,先灭其文化”,诠释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的价值意义。对于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其说是其民族精神,不如说文化是其民族养份。她使整个华夏民族得到了几千年繁衍不断的蓬勃发展,她使华夏儿女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善良、智慧、刚强兼并的民族气质。对于中国体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人才,肩负着一个不可低估的重要国家形象的时代角色。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与推广,世人有目共睹,那么培养未来的国家形象代表――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文化是民族生息的养份,文化是国民精神气质的养份,文化是培植国际型民族人才不可或缺的养份。发挥文化优势,强化国学文化,打造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家园,才是一个伟大民族最终的事业目标。
1 “四书”列入当代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选修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中华武术是民族智慧与历史文化的产物。当代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多元化的时代功能、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博大精深的拳种流派、赋予哲理的健身理念,使武术无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的历史是战争史、是军事史,更精确的应该是武术发展史,武术的内涵依赖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儒、道、释”的文化能量,使武术可以拥有一个重量级的说法:“武术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浓缩”。武术具有如此强大的民族力量,使武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容忽视,他们不仅是中国武术技能的传播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与推广者,因此,传承国学文化,提高当代武术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意义深远。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首,它是中国几千年来儒家圣贤的智慧结晶。儒家的传世宝典“四书”,无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还是在当代的中国,它们都是中华儿女修身齐家的精神食粮和规范社会道德的衡量依据,同样“四书”也是中国古今武术人才的武德衡量尺码,对于当代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环节会起到无比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四书”的民族能量,古代圣贤早有定论: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程颐先生认为《大学》是知识人修身养德的首选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大学的道理在于净化自己光明的德行。《中庸》道尽了宇宙哲理即《易经》思想的本质。程颐对《中庸》一书给予极高的评价。子程子曰:“…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程颐认为《中庸》内涵无穷无尽,但都是由实在的学问组成,善于读书的人只要认真反复地研究是可以有很多收获的,那一生一世运用它,将受益无穷。《论语》是儒家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经济等多个领域的文化言论。言论中不仅涉及孔子教育学生的求学做人道理,又有谈论孝道的伦理规范;不仅谈到自省与观德的途径,还有明察社会变迁的方法;即有阐述仁爱的重要,又讲到不仁的后果,是一部人性育化工程价值极高的重要参考书籍。《孟子》将儒家“仁德”思想推陈出新,用“仁、义、礼、智”四德学说浓缩了先贤的意志,提出“君为轻,民为贵”的辩证哲理思想,无论是对个人或者国家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由此来看,儒家的“四书”是中华民族育化工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个人与国家的发展命脉。然而对于“四书”的文言文教材模式,对于当代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学生来说,达到熟读会有一定的难度,然而,不知“四书”一二,也不能成为完美的当代武术专业人才。所以,本人认为将“四书”列入武术专业选修课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 当代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主任高晓军先生在20lO年河南大学的一次武术学术报告会上讲:“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提出要重点发挥文化优势,发挥文化产业,打造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育之优秀形态,2009年7月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集中国内武学专家赋予武术一个全新的时代定义:“武术是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翻由此来看,武术的传播重在文化,理论是技术不可或缺的养料,于是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传统文化是构建武术专业人才的血脉。失去文化的力量“加持”,就失去了武术作为传统体育本身的光芒。因此,文化课程的设置就显得十分重要。早在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提出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以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人从几大体育院校的武术专业招生简章上搜集后统计,几所重点体育院校的武术专业理论课程设置情况,如下图所示:
资料显示,专业课程的设置合理科学,达到上面《规范》中的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尤其表现在一些历史文化方面课程的设置,如《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传统体育养生学》,这些都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比如《武术史》让学生了解武术与中国战争的关系,是研究中国战争史与中国武术(技术与理论)发展史的重要参考书籍。《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一部理论完整、功法系统,不可多得的武术专业教科书;《中国文化概论》能使武术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根源与背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等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梗概了解。即便如此,本人仍然认为将“四书”纳入武术专业人才的选修课程可突显其与以上众多学科截然不同的文化熏陶效果。
3 “四书”对古代(军事型)武术人才的历史贡献
自古以来,儒学教育就是国家建设的治民之策。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武术人才的培养一直都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人才工程项目。武举制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选拔与培养军事型武术人才的历史成功典范(注解:武举制选拔的是军事型武术人才是本文作者在其硕士论文《武举制人才与当代武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中的结论,与当代传统体育型武术专业人才产生鲜明的时代对比)。据史料记载,选拔能武善战的武艺人领兵打仗是封建王朝最初的理想。然而,有勇无谋不能在战争中取胜。为了提高战争的实效性和成功率,军事实战中讲究韬略,战略和战术在宋代武举制的考试中开始得到重视。唐代的武举制考试并未设置理论部分,到了宋代,“宰相须用读书人”的尚文抑武主张和整个朝野漫步的“昌文偃武”社会意识,加上战乱频生,统治阶级选拔能征善战的儒将之迫切心理,武举制增加了时事理论和兵书知识的理论考核内容。在庆历年间,皇帝下诏武科应试举人“先试以孙、吴等大义,以策对为去留,以弓马为高下。”元丰三年(公元1080)宋神宗下诏校订出版了《武经七书》:《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唐李问对》。在宋代《武经七书》开始定为武举必读之书,南宋有规定武举考试以《七书》命题,后延袭下来。明代的武学与宋代武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受“偃武重文”的社会意识影响。学生教读之书有《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五经》、《七书》、《百将传》等,各书选择要点讲大义而已,主要为指挥官和士官子弟提高文学修养,用于收文武合一之效。由于《大学》、《论语》、《孟子》等内藏着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学说与思想,不仅提升了古代军事型武术人才的文化素质,也提高了武将的作战技能。由此来看,封建统治阶级不仅为自己稳固了江山,也为古代中国培养了大批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武术理论家、养生家等民族栋梁之才。
4 “四书”对当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人才的时代价值
4,1《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对当代武术专业人才的时代价值
出自(《孟子・离娄上》)的名句――“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对于当代武术专业学生来说,除了警示规范德行,也许不会有更深奥的理解,然而,它却是当代武术专业学生必备的儒家养生思想“仁者寿”的重要理论依据,可以说《孟子》是一部隐藏儒家养生思想极深的重要参考书。(《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与(《孟子・尽心下》)中的“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虽然从战争的角度孟子警示人类相互屠杀的因果报应,强调爱惜别人的生命犹如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劝导人们要规范自己的社会道德行为,以免祸及自己和亲人的命运。这对于素以“侠以武犯禁”的古今武术人又未尝不是一种社会行为的警示语。(《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段话对于素以“武”平天下的武术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武术人利用自己的技术战胜弱势群体并非英雄,只有文武兼备,才是真正的强者。《孟子》一书从仁爱出发,涉及到国家的未来和个人的命运,对当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部具有多元文化熏陶价值的教科书。
自古以来,中国任何朝代的择贤与能都以“人德”为重,选用有才华的人,以人品为贵,否则,国家灾害将至。正如《大学》中“…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大学》被中国理学先驱程颐认为是知识人修德的第一本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就是说《大学》的道理在于先净化好自己光明的德行,再谈及未来命运。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的学生也是无比可贵的教条。纵观中国古今武术人才的变迁,历史让人们见证了古代军事型武术人才的两面价值,既有捍卫国家,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气节,也有谋权篡位的历史事件。在冷兵器时代,历史赋予了武术人极强的技击属性和战争色彩,他们是民族之间的较量工具,也是个人之间致命的杀伤武器。今天的武术人仍然脱离不开武术赋予武术人特有技击屙陛。对于武人的“勇”,在(《论语・阳贷》)中孔子对子路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对于通晓武术的人深刻领悟了《论语》中一些重要的人性言论,无疑会大大净化武术人的社会行为。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未曾习武先习德”、“为武师须教礼,德不贤不可传”等武德方法的谚语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中庸》对于当代武术专业学生来说更加显得无比珍贵。朱熹解释中庸说,中就是不偏不倚,把握天下正道;庸,就是永远不变更,坚持信守的定理。他认为,中庸是儒家学者进行自我修养的基本课程。《中庸》应该是武术专业学生提升武术理论与技战术最有价值的文化宝典。如果说,中华武术的理论精髓来源于中国的儒、道、释三家文化,那么,《中庸》就是道家的血脉,儒道殊途同归。《中庸》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中庸》是武术拳理或养生原理以及技战术等诸方面有关武术专业知识的重要理论依据。
4.2“四书”是当代武术专业人才树立良好国家民族体育形象的重要元素
武术是中国文化与历史战争的产物,无形中影响着国民气质与作为体育人的民族形象。可以说中国武术是中国精神,是中国的世界形象。在中国的古代有江伯虎、戚继光、俞大猷、蔡必胜等民族英雄人物,他们是民族英雄,国家武将,是儒家“四书”熏陶之下的民族栋梁,是民族形象的历史典范人物。国家形象设计大师安德鲁・阿加西说过:“形象意味着一切”。“国家体育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中国近代有曾经横扫国际武坛的叶问,有影响国际影视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龙,有当今家喻户晓的世界中国功夫之王成龙先生,虽然他们只是武打演员,却将中国精神带到世界人面前。他们的影视作品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国粹体育项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时代贡献。因此,中国民族形象的树立离不开中国品牌传统体育项目的力量,离不开儒家经典思想的熏陶。更离不开对“四书”内容的深刻领悟。了解“四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武术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内容。对于当代的武术专业学生来说,未曾接触过“四书”不会理解中国儒家宝典对武术人的重要影响,那么,无论是对武术专业学生的个人未来发展或者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研究都是不利的地方。本人认为“四书”是提升当代武术专业人才武德修养不可或缺的教科书,也是武术文化与传统武德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是武术专业人才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宝库。
【关键词】中国传统 养生文化 传承 发展 研究
前言
传统养生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经了几千年的实践锤炼后,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技法体系,并且对当代养生体系的形成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然而,现在外来养生文化大肆入侵,使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正确认识我国传统养生文化,深入理解其精髓,挖掘其深刻内涵及传承方式,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起源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文字记载可以上溯到商代。从对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证中发现,当时人们在生病、分娩时都会祈祷祖宗与神灵的庇佑;对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等各种状况都会不时卜问,并积极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以求保平安。可以说养生思想的萌芽由此开始。到了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甚至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等理论。战国时期我国养生文化发展迅速,各种历史著作都体现出了人们养生的观点。到先秦时期,出现了儒家、道家等养生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养生思想的范围逐渐变得广泛,养生方法也呈现多样化,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二、内涵
传统养生顾名思义就是运用传统的养生功法,进行身体的自我保健。中华传统养生思想是在汲取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和古代医学思想,特别是先秦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易学思想和古代巫术、神仙方士等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有的养生方法及其思想体系。其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从外在的活动身体、就医问药、饮食起居、房中秘术等等,到内在的思想修养、意念品质、蓄精养神都体现着养生的含义。传统养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大概可以分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儒家的养生文化是儒家道德哲学的具体反映,其特点是:以人与社会为核心,以礼为先,注重自身内心修养和社会实践,并且强调修养与修身并重的重要性。孔、孟所提出的“学”“思”就是人主观努力的具体体现,为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道家注重人的发展规律,其养生的重要思想是崇尚自然,寻找“自我”,并积极通过精神修炼、呼吸修炼、形体修炼和内丹修炼等方式进行养生。老子提倡以静养生的理念,庄子编制导引、吐纳的方法,其思想主要以“自身的修行达到肉体和灵魂的解脱,从而使人脱离苦海”为主,追求一种超越的精神境界,其能让人们的精神和情感得到安抚与慰藉。
三、发展现状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不仅是祖国科学养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转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当代人继承传统养生的思想,正确运用传统养生的知识和手法,不但能促进人们健康积极发展,而且还能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然而,目前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遇见了很多问题,使其发展较为迟缓。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政府部门没有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制度、资金和物质方面得不到保障。这是制约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首要因素。其次,社会对外来养生方式的青睐。目前,在我国养生市场,外来养生方式和项目占据重要地位,极大地挤压了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空间。我们应积极探索瑜伽风靡全球的原因,并力争找到传统养生文化与社会的契合点,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最后,自身养生观念薄弱,跟风现象严重,也是制约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发展的因素。我们还应积极转变观念,重视自身文化修养,努力传承传统养生文化。
四、传承及发展对策
任何人类文化系统都是在积淀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和创新而建构的。一种文化的积累包括内源性的文化积累和外源性的文化积累。内源性积累指选择性积累,并积极进行整合创新。外源性积累指对外来文化批判性的借鉴,并有机地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这两种结论方式都能增强本土文化的生命力。所以,要构建完整的传统养生文化体系,壮大养生文化系统,就必须开展内源性积累和外源性积累,积极沉淀,并不断突破,开拓创新,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政府应该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为契机,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提供政策支持,并加大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投入。政府还引导人们积极进行以传统养生方式和手段为主的养生活动,并为其提供优良的场地设施。
其次,社会各界在进行适应时代性变革的同时要积极保证民族性、传统性的东西。社会的发展将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社会在顺应时展的同时,将吸收外来文化,如何协调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保证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将是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必须加大内源性积累,辩证地进行外源性积累,以保证养生文化的传统性。
最后,转变人们思想观念,保证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个人思想观念将直接关系到传统养生文化传承,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传统养生观念,并积极地进行实践,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资料】
[1]王玉川. 中医养生学 [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体系;课程
学科是指将科学领域按其属性划分的不同门类,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结构单元。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世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和理论思辨为研究方法,以探索各民族体育发展规律、促进传统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应用学科。它既是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体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者说是这两个学科交叉而生成的一个新兴学科。所以,我们在必须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进行历史总结,探索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挖掘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社会需求、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系,使民族传统体育学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较宏观,各级各地教育机构在进行学科建设也因此陷入迷惘。有的学校把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成为运动人体科学的一个分支,如大多数院校所开设的武术教学与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只是作为选修课丰富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体系;多是借鉴和沿用的运动人体科学的方法与体系进行学科建设,真正运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简直是凤毛麟角;考虑到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特点的很少。这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现状,一方面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也使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培养目标一度迷失了方向。
(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距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以武术理论与方法、民族民间体育、传统养生与保健三个学科方向,且除了武术教学的理论、教材、方法等相对成熟外,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如摔跤,但只有可怜的30~40个学时,而传统的养生项目更是寥寥无几了。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单一,所学的内容单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很大。民族传统体育学由于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真正适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教材很少。被列为该专业主干课程的武术理论基础、中国文化概论、民族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传统体育养生学等在内容上有不少重复。而且在这些课程中,由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的教材较少,出现在教材使用上的各自为政的现象,评价标准难以统一。
(三)学科建设不完备
在全国近150所设置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设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校不足20所,在具备体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30余所高校中,具备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9所高校中,仅有2所学校具备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术队伍大多集中在武术理论与方法上,缺乏从人文社科的角度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在目前高校30余名体育学博导中,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仅有5人,且全部集中在武术理论与方法上。部分高校由于队伍力量,梯队不齐,民族传统体育学难以以独立学科申报硕士点,仅以武术理论与方法方向置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之中。而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队伍中,研究内容涉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也是寥寥无几。
(四)忽视科研队伍建设
目前,研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学科研究方向单一、研究方法不合理是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学科研究方向上看: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没有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在研究内容上仅以中国传统体育,甚至中国武术为主。从研究方法上看:多数的研究方法简单,研究工作很大程度上靠报刊文献,亲自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甚少,对一些新的科学研究方法理解不透,运用不熟。没有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用文化学等相对成熟的方法论对各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与现实形态进行比较,因而难以得出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国际化的研究成果,限制了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多功能的发挥。
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创新
(一)培养目标的创新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培养目标的价值创新的宗旨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在激烈变革的环境中自由地确定自己的位置,能同他人合作共事,善于终身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公民。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应该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学科创新教育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特异性、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培养目标的创新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只有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所以说,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培养目标既是人类教育历史上最高级的结构,也是素质教育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过硬的理论和实践本领,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特殊的体育人才。
(二)学科课程改革的创新
1.由“认同性”课程转向“创新性”课程。“认同性”课程把学生束缚在预定的行为及知识、技能框架内,将学生视为机械加工的对象与材料,教师将筛选好的,已“课程化”的,所谓“有用”的知识、技能及行为规范向学生进行灌输。这种课程不仅严重窄化和扭曲了教育的价值、功能及本质,而且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知识创新。创新性的“构想”及技术更新构成了知识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以既定知识的复制、掌握为本位的“认同性”课程将失去现实依据,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创新性”课程必将成为学校课程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进行改革的方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它的存在本身就体现了劳动人民及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这些项目中挖掘其丰富的创新思维,实现“认同性”课程向“创新性”课程的转化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2.由“茧式化”课程转向“整合化”课程。“茧式化”课程只遵循科学发展的逻辑而单方设课,呈“拼盘型”结构,每一门课程设置或内容组织也只追求其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完美,从而导致课程即学科、学科即课程的错误观念。“整合化”课程基本要义之一是在广泛加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此外,“整合化”课程还意味着将“茧式化”的“拼盘型”课程转换为符合教育内在标准的“集约型”课程。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课程改革要实现“整合化”,只有“整合化”课程才能使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可能性。
3.由“规约式”课程转向“协商性”课程。在工业经济时代,课程依据封闭、刻板的方法、技术及程序编制,从而形成了僵化的“规约式”课程,其内容完全是预设的、规范化的、呈线形排列的结构。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者和创新者的“协商式”课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协商式”课程设置主要立论依据是:学生的学习不是直线式的、被动的反应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与探究的过程;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也不是预设行为目标的达成或规定了的知识的掌握,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成果表现。
(三)加强学术队伍的建设
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应该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吸纳人文社科及各种其他学科的人才进入学术队伍,这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未来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随着体育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体育学术问题进入高校人文社科人才的视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繁荣发展的日子也就不会久远。
三、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学科建设不完备、科研队伍能力欠缺,这要求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应该建立一种跨越式教育、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课程必须改革,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吸纳人文社科及各种其他学科的人才进入学术队伍,培养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特殊的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倪依克,邵晓军,张自治.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J].体育科学,2005,(1).
[5]倪依克,赵苏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建设[J].体育与科学,2003,(1).
[6]周伟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刍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
[7]于翠兰.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养生思想 分类 内涵
1.前言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养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而先秦时期由于百家争鸣,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为各种思想理论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养生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比较完善的发展。养生思想不断发展和沉淀,它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养生思想做研究和总结,对于现阶段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内篇》中。所谓养,就是保养、培养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规律,采取一定的方法,以达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养生是基于古代先人对天人关系和对自身的认识之上,通过自我修习锻炼,达到心灵净化,气血通和,最终追求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养生最基本的作用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通过运用一些养生法的锻炼,以达到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平衡。此外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之法还可以起到开发智力,激发潜能的功效。
先秦时期由于百家争鸣的影响,各种思想相当自由。养生在这一时期也比较丰富,不仅有儒家的养生,还有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养生,同时还有中医的养生,这些都为之后养生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下我对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儒家、道家、中医的养生思想分别进行论述和总结,希望能够体现出各种养生思想的实质和内涵。
2.儒家的养生观
儒家的养生观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其特点就是以人与社会为核心,以礼制心,注重内心修养和社会实践。儒家养生的方法最早是由孔子总结和归纳出来的。孔子生活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这一时期医学极不发达,生产力相对落后,就是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孔子仍然活到了73岁,可谓长寿。孔子提出养生三戒:“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即是根据人的年龄不同、生理特点不同而提出的具体养生方法。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仁者寿”的养生理论,如他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意思是只有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获得高寿。孔子还对饮食提出了相关的问题:“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论语・乡党》)从而明确指出了食物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变色、变味、腐败变质的食品都不宜食。这些饮食卫生要求,是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重要一环。
孔子的这些养生观念和思想集中体现了追求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共存的目的。人不能违反自然的规律去进行发展,人的生活起居、饮食等都必须按照这样的规律去进行,而且只有追求高尚的品德这一途径才能获得长寿。所以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遵循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人才能达到最终目的的养生。孔子的这些养生思想是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并不是单纯地追求个体的长寿,体现了一种积极的、扩张的、经世的态度,这些思想都完全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实质。
3.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养生观
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道家的养生观从老子和庄子的一些思想中就能看出端倪。老子认为人是天地间万物之一,而万物源于“道”,所以道就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原。《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都表明道是天地万物生成发展所应遵循的终极运行原则,一切都应顺应自然的规律。这些思想体现在养生方面,就可以认为人应该遵守自然的规律即顺应天道。此外老子还提出了“贵生”的思想,将人的生命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庄子和老子的思想一脉相承,他对养生的看法更为具体,他认为养生首先要养形,其次要养神,养神的最佳方法就是“弃世”。就是忘记世事的是非价值,顺其自然。这样做形神才会“无累”,才能达到得“道”的境界。老子和庄子谈养生,实际上是在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道”,以及顺其自然的道理。
此外,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中还有以“静”来养生的观点。《道德篇》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伤,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庄子・在宥》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当守形,形乃长生。”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以静养生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动”是劳神费体,过多地运动导致过多地消耗,当人体的精、气、能量耗尽了,就自然导致生命的终结。所以引出了“龟虽寿”的现象,认为在动物界中龟的运动量最小,自身的新陈代谢也接近于零。正是这种状态使龟节约了大量的生命能源,所以生命也可一直延续。这些思想都认为静是动的根本,静也是动的最终归宿。
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养生思想注重的是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推崇坐忘与内视等以静为主的方式来进行修炼,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4.中医养生观
自古以来,治病就是一种养生的方法。中医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
它吸收了当时广泛流行的阴阳、五行、中和等观念,并结合实践确立了以医养生、养生为医的观点。
首先,中医养生认为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天时和季节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黄帝内经・素问》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是为得道。”在自然界中“四时”就是每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各个方面,人体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来维持生命活动,即顺应天时。而违背了这种规律则会灾难重生,人就会生病。所以中医养生中首要的思想就是要顺应天时。
其次,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说明饮食应该全面,不能偏食,营养也要全面,应该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另外饮食还要注意五味的调和与饮食有度,不可暴饮暴食。这些都是中医对于饮食方面的要求。
最后,中医在养生方面还提出应该动静结合的观点。人是有机的整体,经常运动会使人精力充沛,身体健壮。《黄帝内经・素问》说:“久视劳血,久卧伤气,久坐伤内,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五劳所伤。”这都说明养生更应该注意动静结合,要动静兼修,动静适宜。人在运动时应该顺应自然,动于外而静于内,动主练而静主养神。“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正是这一观点的体现。
5.结语
儒家、道家及中医养生的思想在先秦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和理论也是与这一时期的辉煌发展分不开的。虽然它们之间在养生方面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总体上都体现了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不能破坏和违背规律行事,并且反映了“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所以说先秦时期养生思想的发展为之后养生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明确了发展方向。我们在研究、总结这一历史时期的养生思想之后,更应该明确现阶段我们要不断地发扬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地与先进的理念和文化进行融合和促进,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土生.中国传统文化散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1.
[2]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
[3]曹冬.论先秦时期养生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