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12: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舞蹈艺术;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42-01
舞蹈表演结合了肢体语言、音乐节奏的变化以及丰富的情感因素,因此使得舞蹈艺术的展现丰富多样,也使得舞蹈艺术得以广泛传播。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了舞蹈作品的艺术高低,而为了更好展现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就要增强对艺术创作的创新力,无论是题材主题的选取,还是情感因素的融入,都需要标新立异,给予舞蹈艺术绝佳阐释。
一、舞蹈艺术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同时独创性也赋予整个舞蹈作品独立空间,要求舞蹈艺术的题材以及主题都必须能够展现出与众不同,能够体现出舞蹈艺术的新意。这就要求作者在舞蹈艺术创作构思环节必须要重视创新,改变原有死板硬套的方法,突破固定的舞蹈艺术创作模式,只有创新才是舞蹈艺术得以永存的条件,并让舞蹈艺术获得更多人的欣赏,使得欣赏者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
另外,独创性还赋予舞蹈作品极强的延伸力。站在舞蹈艺术本质的角度对美感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舞蹈艺术新作品必须要在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这样才能够让广大观众对这一新作品产生良好的审美感受。在一个舞蹈作品当中,主题思想是十分关键的,而在舞蹈创作手法的切入之下也更加真实而感人。广大舞蹈工作者必须要秉承舞蹈艺术的创新精神,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绎方面都要体现出舞蹈艺术审美特征当中的独创性,让舞蹈的魅力真正绽放。
二、舞蹈艺术的抒情性
抒情性是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一个关键点,也是拓宽舞蹈艺术范围的有效手段,无论是舞蹈的创作还是表演都要融入抒情性特征,这样才能够使得舞蹈艺术形式更加生动和独特。舞蹈艺术的支撑是人体的动作,但同时也会对舞蹈情感的表现产生一定束缚,因为舞蹈和语言及表演是大不相同的。人体动作需要跟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规律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当中必须要融入真实动人的情感,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内心感情,并将舞蹈艺术作品当中的情感用动作的形式传递给观众,这样观众才能够获得美的享受。肢体语言是舞蹈艺术表演特征的绝佳体现,而音乐节奏以及韵律又能让舞蹈艺术能够连贯表达,不断美化肢体动作才能够促使情感的融入。舞蹈艺术的表演形式主要是通过音乐节奏来营造,并通过设置的相应场景为舞蹈提供自由发挥的舞台,为了避免台词缺失对舞蹈情感的束缚,要求舞蹈工作者需要对舞蹈作品进行多层次的揣摩和反复演绎,用肢体语言为观众带来舞蹈艺术的审美魅力。
三、舞蹈艺术的技艺性
舞蹈艺术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阐述的,而且目前舞蹈题材以及主题数量都大大增加,这就要求舞蹈艺术能够全面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而舞蹈艺术的技艺性就是实现舞蹈艺术蜕变的关键因素。舞蹈作品的内容往往是日常生活以及神话传说,而舞蹈主题的突出和表现就需要高难度的舞蹈技艺对其进行升华。舞蹈的技艺性需要通过表演者完成,这就要求表演者掌握高超的舞蹈技巧,尤其是在表现高难度动作时更要体现其技艺性。同时,舞蹈动作的设计以及场景的布置也要体现出舞蹈艺术的技艺性,细致全面地展示舞蹈艺术结构,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从而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不断提高舞蹈艺术的美感。随着舞蹈作品技艺性的提高,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效果也会增加。
四、舞蹈艺术的综合性
舞蹈艺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并不能脱离其他艺术而存在,舞蹈艺术的发展已经逐步演变成综合性的艺术门类。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突出和强调了综合性,主要原因在于舞蹈艺术源于生活,而它的美也体现于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事物。在体现舞蹈艺术的综合性时,不单单要结合不同的艺术形式,更主要的是要将音乐元素、文学元素等变成舞蹈艺术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舞蹈本身结构的基础之上,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使得舞蹈艺术获得质的飞跃。舞蹈作品的内容、人物等都会影响到舞蹈艺术风格,而且形成的综合性也会有高有低,只有全面了解舞蹈作品艺术构成,才能真正展现出舞蹈艺术的综合审美特征。
舞蹈艺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传播,究其原因,在于舞蹈艺术具有极强的审美特征和极佳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能给人的心灵带来震撼。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决定其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和表演者需要牢牢把握住作品的审美特征,让舞蹈艺术完美绽放。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歌唱艺术
审美特征
探寻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展示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美好感受,体现歌唱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需求,塑造感人的歌唱艺术形象,构筑理想的艺术境界,追求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对于歌唱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歌唱艺术审美的认识。
在音乐艺术中, 歌唱的审美是歌唱者对歌唱艺术美的一种感受和体验。任何人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生活、美的事物以及对美的艺术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相比较之下,歌唱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极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因为歌唱艺术美的构成法则,不仅在于歌唱审美的功能与价值上,而且还在于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从美学角度来看,无论西方美学强调音乐形式属性的“听觉艺术”、“情感艺术”,还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心声结合”与“心物结合”、“听觉——心觉”艺术,作为艺术审美对象,歌唱艺术其审美价值都存在于整个审美活动过程 —— 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中。也就是说,声乐艺术作品不是离开主体独立存在的,它的价值“正在于它以其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唤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主体审美的自由创造”。“它在本质上是一个问题,一句向起反应的心弦所说的话,一种向情感所发出的呼吁” 。歌唱艺术正是这样一种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形式”。歌唱艺术以它独有的魅力,从审美创造到精神愉悦,在广阔无垠的音响空间里,回荡着激情昂扬、细腻深情、如泣如诉、扣人心弦等美妙动听的声音。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歌唱艺术一样,拥有如此众多的热爱者、参与者和审美从众者。这就要求在声乐作品的演唱中,必须渗透着歌唱者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歌唱者只有在歌唱时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作品之中,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审美感受和爱憎情感,通过歌唱形式全部呈现给听众,才能使听众从中得到美感和享受。
歌唱艺术作为人声音响的美,它是以文学作品的语言美、音乐作品的旋律美、歌唱的声腔美、表演动作的形态美和乐器的伴奏美为基本构成要素。在一般的音乐审美活动中,欣赏者是审美的主体,音乐是审美的客体,而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一个优秀的审美者,同时又是美的声音的创造者,歌唱者只有具备高超的审美能力和歌唱水平,才能创造出美的歌唱声音,为听众提供美的审美音响材料,使听众获得美的享受。可见,歌唱艺术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是具有一定审美态度和超越意识的主体,在以某种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客体)的呼唤下,经过生理愉悦到精神愉悦乃至精神升华的心理感应过程。它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因素,是美感经验的基础和出发点。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比如当你听到某一位歌唱家的歌声以后,在未听清楚歌词与旋律时,就已经被他那明亮清脆、悦耳动听的声音深深地感动了,当你听到某种不同的声音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兴奋或轻松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忧伤的感觉,有些声音仿佛使人感到微风拂面,十分美妙,并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激发我们对歌声美的感受。因此,研究和确立正确的歌唱审美观,形成正确的歌唱审美感受,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应当引起广大声乐教师和歌唱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二、歌唱声音的审美特征。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习歌唱的人,首先要充分认识歌唱声音审美的重要性,应当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形成正确的声音审美感受。歌唱者对声音的审美感受,实际上是根据自己以往形成的听觉经验,依靠长期积累的声音形象,在内心构想出实际的艺术形象,并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实践证明,“如果单纯追求生理方面的感觉,歌唱的声音就会缺乏美感,似乎只是一些纯技巧性的肌肉声,是一种没有任何表现力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是毫无价值的,是不会打动人的心灵的,更不会使听众得到美的感受和享受。因此,歌唱者必须建立良好的声音美感。歌唱者只有把声乐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美好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歌声之中,他的歌唱才能具有美感,才能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打动听众的心弦。
笔者认为,对歌唱声音的审美,不能仅仅局限于听觉与情感方面,还要进一步从歌唱者的视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美的感受上去把握。因为歌唱审美心理要通过想象和联想,它不仅要让耳朵听到美的声音,似乎还要让眼睛也能看到美的声音的色彩,让味觉感受到美的声音的味道,让触觉感受到美的声音的力度和分量。如通过视觉看到美丽的景色,感觉很好看,进而引发赏心悦目的美感感受和体验,然后再通过歌声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又如当你听了某一位歌唱家的演唱后评价说:“他的歌唱声音很甜美”等等。这说明人的感知系统的味觉器官对声音产生了美的感受,如同你通过味觉尝到了蜜糖一样,感觉很甜蜜,进而引发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再如当你听到“她的声音很柔和、细腻、富有弹性”等等。这种评价是来自人的触觉器官对歌声的一种审美感受。无论那一种感官的审美感受,就其实质来说,都是对声音的审美评价。声音美感的构建和培养除了声乐教师的悉心指导之外,主要应通过歌唱者自己的心理感觉去细心体会和领悟,应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体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感受和体验声音的美感。虽然说人体各种感知觉器官是来自大脑的不同反应,但在歌唱艺术审美中,各种感官却可以打通,交互作用,即产生文学上所说的“通感”现象。所以说,歌唱者的声音审美应该是“通感”现象的产物。如当你看到白色和听到明朗的声音时,会感到一种淡雅、纯洁的情绪和情感;看到黄色和听到明亮的声音时,使人产生活跃、欢快的情绪和情感;抚摸柔软的物品和听到轻柔的声音时,使人产生柔和、细腻的感觉等等。
在歌唱声音的审美中,对歌唱声音的波音技巧的运用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歌唱声音的波音技巧是歌唱的生命线,缺乏波音的歌唱声音是没有生命力的声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你聆听了一个没有歌唱方法者的演唱以后,总会认为他的声音生硬、僵直、浅白,喊叫的成分较多,显得很刺耳、很难听,其原因是他的歌声里严重缺乏波音。“从歌唱声音的艺术角度来讲,没有波音的歌唱声音就不是乐音,其歌声也就不具有美感”。自然、良好的波音技巧是在正确的发声基础上形成的,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就能获得美好奇妙的波音,使歌唱的声音增添异彩,魅力无穷。曾经有人认为“歌唱的波音是天生的,不可训练”,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波音完全可以经过科学的发声训练来获得。歌唱的波音是通过母音振动表现出来的,波音的产生离不开母音频率的快速振动,这种振动能够超出歌唱者本身有意识控制的范围。歌唱声音的波音振动频率与歌唱声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音高频率则高,(振动次数越高);否则相反。歌唱声音的波音振动频率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振动次数过快就会产生尖细、刺耳的声音,振动次数过慢就会产生一种慢速的、大波浪曲线感的声音,犹如电压不稳,忽高忽低,也很难听。歌唱的波音振动频率只有适度,才能使歌唱出来的声音具有美感。
此外,对歌唱声音音色的审美也是歌唱声音审美中不可忽视的又一重要因素,应值得每一个歌唱者积极探索和潜心研究。因为,歌唱的音色是歌唱者心理上的思维反映,漂亮的音色能为歌唱的声音带来金子般的光辉,没有漂亮的歌唱音色,就不可能生动地表现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那种失去光泽的歌唱声音是毫无价值的,绝对不会产生任何美感。
三、歌唱音乐感觉的审美特征。
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中,音乐感觉的美感是歌唱审美的重要方面。歌唱艺术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情感是靠歌唱者的心理感觉而感受的。一个成功的歌唱家和演奏家在演唱、演奏时,都会有一种独特而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对音乐的审美感觉。它不仅能使歌唱者充分地表达声乐作品,而且更能打动听众的心灵,并同时唤起听众与歌唱者同样的审美感受。歌唱者的音乐美感除了良好的天资以外,主要应在长期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养成,不断提高。对于歌唱者而言,不但要注重音乐审美感觉的培养,而且要重视音乐的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础训练,还要注意体验生活,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时的情绪、语调和心理状态,观察动人的景色和美丽的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感,观看著名歌唱家、演奏家的艺术表演,倾听美的音乐,从中领略声音与语言的美感、韵味与风格的美感、情感与形象的美感等等。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朗诵诗歌、观看电影、电视等途径,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体验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内在的情感活动,丰富音乐感觉的美感性。
四、歌唱情感的审美特征。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而情感审美又是歌唱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歌唱情感的审美是一种心理反映,包括了声音技巧和情感表现两个方面。在歌唱中,声音的美感是重要的,但歌唱情感审美也不能轻视,二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歌唱时不但要追求声音的美感,而且要注意声音的情感表现,只有做到声情并茂,才能达到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歌唱又是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表现情感。歌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要想把审美情感正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声乐作品所表现的情境之中,才能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声乐作品能否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让听众得到美的情感的感受,关键就在于歌唱者需要准确表达作品的内涵,从心灵深处爆发出一种把自己美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强烈愿望。
笔者认为,歌唱的情感审美具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特征。
一是情感审美表现与情感审美价值标准的制约。人不但有情感,而且是丰富多彩的,只是对情感的表现方式及程度不同,但不论是哪一种情感都要受到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的规范和制约,都要受到理智的支配。情感审美标准实际上就是对是非、利害的评价,如大家都喜欢美的情感,讨厌丑恶的情感。这说明歌唱艺术美作为生活美的反映,作为一种观念和形态的美,本身就存在着采取哪种审美态度,反映怎样的客观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感情的问题。成功的歌唱在体现社会意义、时代精神、听众的愿望和理想时,都表达着歌唱者美的心灵感受,倾注着歌唱者的爱憎情感,这是感染听众,引起共鸣的原因所在。例如抒情优美的《牧歌》,它是一首蒙族民歌,歌词两句一番,共四句,艺术形象纯朴、富有诗意,作品处处都流露出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音乐旋律悠扬、飘逸、婉转,充满着浓郁的情感,十分动人,充分展现出草原牧区美丽、壮阔的自然景象。词曲结合恰当、巧妙,互为一体,准确反映了词曲作家的艺术情思和情感审美态度。歌唱者在演唱此歌时,也同样要蕴涵着词曲作家的情感审美感受。听众在欣赏这首佳作的演唱时,也同样要契合心境,感思。
二是情感审美表现要力求真实性。也就是说歌唱要有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极力抛弃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的东西,使歌唱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轻重、强弱、深浅及准确程度,都要与音乐作品中产生的各种情感刺激物相互对应。例如爱的感情,恋人之间的爱与夫妻的爱不同,朋友之间的爱与情爱不同,父子之间的爱与师生的爱不同等等。因此,歌唱者一定要注意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好歌唱的表现分寸,使歌唱充满真实的情感,保持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唤起广大听众的情感共鸣。歌唱中所强调的真情实感的表现,生活不是简单的真实再现,而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现实生活为情感基础,进行艺术创造,刻画和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
三是情感审美是心灵的直接语言。歌唱艺术表演之所以能广为流传,并深受大家的喜爱,其关键就在于它富有感人的情感力量。每当人们听到优美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精神愉悦的感觉,得到歌唱的审美愉快。例如人们听到活泼、欢乐的歌声,就会情不自禁地快乐起来,听到悲哀、痛苦的歌声,就会产生悲伤的情绪等等。只有听众的精神活动拥有了审美愉快,才是他们所获得的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感受,只有当歌唱者对于听众的审美感受是有知的,他的歌唱才可能有效地作用于听众的思想。从艺术影响的有效性来讲,一个出色的歌唱者,不但有着极好的歌唱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而且具有极高的歌唱审美与欣赏水平,他既是一个歌唱家,又是一个审美家。
五、歌唱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
歌唱者在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时,主要应以人为表现主体来塑造歌唱艺术形象。因此,必须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充满强烈的审美感受。人既有理智,又富有感情,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应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为核心,要注意把人的情感与理智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歌唱在表现以人为主体的艺术形象时,无论是反映什么主题和什么内容的声乐作品,实际上都是在表现人和人的思想感情。
笔者认为,在歌唱艺术形象审美方面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突出歌唱艺术形象的个性特征。这是因为,歌唱者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个性特征越突出,其艺术魅力和艺术风格就越具有独特性,它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就更加强烈,展现给听众的艺术形象就越动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之感情,但在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中,其内心活动和感情的表现方式大不相同,而歌唱者的情感表现则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生动,对待生活的爱憎情感更加分明、强烈。他们能在歌唱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艺术形象中去,使表现的艺术形象有血有肉,鲜活逼真,生动感人,更具美感。可以说,在歌唱家的心中始终都燃烧着炽烈的感情火焰,一直都在注意着艺术形象的内心活动和内在性格,并运用一切技术手段刻画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因此,声乐作品的表现,一定要注意表现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要特别注意在对比中突出地刻画不同形象和不同个性。
二是要突出歌唱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因为,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形象并不等于是典型的歌唱艺术形象。只有当独特鲜明的个性充分地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时,它才具有典型性,才能成为典型的艺术形象。相比而言,典型的艺术形象比一般的艺术形象有着更高的概括性,因而,它反映社会生活会更集中、更全面、更深刻、更具有普遍性。
三是要突出歌唱艺术形象的独创性。别林斯基认为:“在真正的艺术作品里,所有的形象都是新鲜的、独创的,每一个形象都凭自己的独有的生命活着。”歌唱艺术形象也如此。这就要求歌唱者不仅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而且要有内心的独特感受,感受越独特,情感的个性就越鲜明、生动。歌唱者对歌唱艺术形象的独创性和独特感受,与本人的音乐、文化素养及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歌唱者必须借助对人和事物的感觉和知觉,去突破一般人的心理定势,在声乐作品情感的激发下,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使自己的歌唱独放异彩。歌唱者在塑造美的歌唱艺术形象时,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表演意识,善于表现歌唱艺术形象的独特个性,揭示歌唱艺术形象的内在活动特点,克服歌唱艺术形象表现的雷同化现象。
四是要突出艺术形象的美感性。歌唱者要用美的观念去塑造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按照歌唱艺术美的要求进行性格变化和情绪发展,依照美的法则进行歌唱表演,运用外形美的艺术表现,揭示形象的内在美,使塑造出来的声乐作品艺术形象符合美感的要求,让听众最终得到美的享受。
总之,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歌唱的审美认识,审美观念,审美感受,以及对歌唱音乐感觉的审美、声音的审美、情感的审美、艺术形象的审美。这些都是歌唱艺术审美的重要因素,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奇妙的审美感受,只要我们每一个歌唱者积极探寻,潜心研究,才能使我们的歌唱感觉更好,声音更漂亮,表现的情感更丰富,塑造的形象更典型、更完美、更动人。
参考文献:
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管建华著:《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10 月。
王次炤主编:《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田丁著:《论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中国音乐》编辑部,2002年7月。
赵梅博著:《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1月。
1、在声乐演唱中“情”和“声”是辩证的统一
在“情”和“声”这一对矛盾中,“情”根源于歌曲的内容。“情”是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也是声乐美感的核心。而“声”是传情的手段,是为情服务的。声乐演唱时要以“情”带“声”,使用气息,共鸣发声、咬字、吐字等技巧服从于传“情”。但在声乐演唱中,“声”决不是无关紧要的。把“情”摆在歌唱的主导地位,并不是不重视声乐演唱技巧,相反,声乐演唱技巧是表达歌曲思想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情”只有通过“声”才得以表达,所以“情”和“声”是紧密相关的,相辅相成的决不可忽视的声乐演唱技巧。只有当“情”与“声”有机融合并充分洋溢于歌曲演唱时,唱歌才可能转化为声乐演唱艺术。因此,声情并茂是声乐艺术演唱中最高的审美原则。
2、精确、清晰的歌唱语言,是达到声情并茂的重要因素
歌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语言相伴,语言是感情的具体体现,语言是歌唱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作核心。《礼记・乐记》中云:“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也。”这深刻地揭示了语言与歌唱的关系。如劳动号子能带动集体一起来投入某种劳动,协调行动。校歌代表着学校精神风貌等,音乐以其情绪变化影响人们的精神活动,以其情感的倾向影响人的行为倾向。如郭淑珍教授在《黄河怨》中唱到“宝贝”的“贝”字那催人泪下的效果,她十分巧妙地动用了“喷口”的力量,力度十分准确,并加上哭腔。这就是运用了技巧,将情感传给了人们,细腻准确地表达了作品的感情,使声音有了很深的感染力。因此,演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只有唱清、唱准字,才能将声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3、艺术地处理和完美的布局,是达到声情并茂的重要途径
所谓斗拱,即是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成斗拱。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具有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还具有装饰及平衡稳定的作用。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斗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处于建筑物外延部位,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斗拱,其中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做大的;内檐斗拱处于建筑物内檐部位,分为品字科斗拱、隔架斗拱等。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到战国时代,采桑猎户上的建筑花纹图案已有栌斗;到汉朝,墓穴、壁画,乃至东汉的石阕、明器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至唐代,斗拱已成熟极盛,这时的斗拱既用以承托屋檐或平坐,将屋面或楼面的大面积荷载传递到柱上,也是建筑形象组成部分。此时,斗拱已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规定民间不得使用;到明清,斗拱建筑结构已从注重力学角度阶段逐渐演变成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并进一步形成装饰化的规范发展阶段,这时已是一个与近现代建筑结构艺术有机衔接的成熟阶段。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斗拱在建筑的整个立面构图上发挥了结构和艺术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表现出中国木构建筑稳健和雄丽的风格。
二、斗拱的文化意涵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最为突出的建筑标志,历史悠久、文化意涵深刻,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审美趣味、社会风尚、文化意识等,不仅具有极高的结构功能,更是封建礼制的具象表现。
1.斗的意义:在中国古代,人们通常认为北极星即上帝所居,而北斗七星是帮助确认北极星并围绕北极星旋转的,所以斗表达了人们对天地观念的认同,斗自然而然成了“帝”的指代物。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为了强调这一具有特别意义的建筑构件,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护斗。斗的使用,一开始就具有神圣的意义,它成为了特权的象征,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2.拱的意义:拱的早期原型为“山节”,它是建筑等级的重要标志。这种柱子因在头上施有山字形物以承托上部构件,使人联想到弓箭。“山节”代表了男性生殖崇拜,是凶猛和雄伟的象征。随着阶级社会的建立,它成为了身份地位的标志。汉以后,中国文化中理性气氛增强,神秘意味逐渐减少,人们更乐于接受庄重敦厚的建筑形象,因而更注重斗拱身份地位的象征性和建筑装饰的价值。
三、斗拱的审美特性
1.造型之美
1.1统一和谐美:建筑艺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充分体现整体和谐美。中国传统建筑重视整体和谐,满足人们的视觉、心理感应以及适用性的需要。古传统建筑推崇方、圆、球等简单的几何形状,认为是完整的象征,具有抽象的统一性。斗拱的各个构件非方即矩,侧视图也为倒置的等腰三角形,从而达到了高度协调、统一的构图形式。
1.2对称均衡美:对称与均衡是美学法则的主要条件,也是建筑构件中最重要的特性。如斗拱系统中,护斗坐于柱头,沿梁的方向安放纵拱,沿擦边的方向施横棋,纵横构件相互交叠、搭接于中点,并有着严格的水平分层。因此,每层斗棋的俯视图呈“十”字、“丰”字或“田”字形为对称形式;而且多数情况下,柱头铺作、补间铺作的正立面,转角铺作的45度立面也都是对称的。
1.3比例协调美:比例是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较关系。斗拱是各个部件结合而成的整体,且各个部件都有严谨的比例标准,在造型艺术里通过排列组合形成和谐的比例关系。斗拱作为古建筑的重要构件,它的尺度必须按照相应的比例标准制定,具有和谐比例的艺术作品才能引起人们对美感的共鸣。
1.4韵律节奏之美:事物规律性的重复出现或变化,即为韵律。斗棋在建筑物檐下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或有秩序的变化,不仅激发了人们的美感,更显示出建筑的有序性、韵律性和美观性。一组斗拱自下而上轮廓由小到大的渐变,外观形式具有明显的韵律节奏感,对于整座建筑而言的斗拱群,是若干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按或连续、或渐变、或交错的韵律布置而成,故斗拱具有高度美学价值和装饰功能。
关键词:佛山剪纸;艺术特色; 审美
Abstract: in the Chinese paper-cut gardens, foshan paper-cut with its strong lingnan style and unique craft is famous, has the distinct local features and aesthetic valu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foshan paper-cut, and from the composition, theme, style analyzes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foshan paper-cut, finally analyzed in modern design of foshan paper-cut use.
Keywords: foshan paper-cut; Art characteristics; aesthetic
中图分类号:J5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佛剪纸的起源
佛山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名镇之一,清时“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历史上,佛山以手工业与商业繁荣发达而著称于世。有“四方商贾之至粤者,率以佛山为归”、“商务为天下最”的美誉。佛山民间艺术群芳荟萃,为我国所罕见。佛山民间剪纸距今已有千百年历史,在宋代已经开始流传,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岭南历史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使佛山剪纸在主题和题材样式方面,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力,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和文化艺术特色,是中国剪纸艺术的瑰宝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岭南风格。
二、佛山剪纸的审美特征
(一)均衡严谨的构图
“中国民间剪纸表现为一种观念造型艺术,以独特的主题意象塑造大千世界,无论是造型结构、色彩表现还是透视关系等都归于意象造型的一统。”素负胜誉的佛山剪纸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构图以不对称为主,常按现实时空比例去表现对象,不受物象自然形态的左右,是遵循创作者的主观意象去进行创作。佛山剪纸结构严谨,造型灵活,构思巧妙,富有节奏感,饱满而不杂乱,疏密有致,玲珑剔透,线条流畅,制作精致,具有金碧辉煌、苍井古拙的特点,装饰为很浓,表现里十分丰富。
(二)丰富多样的题材
佛山剪纸取材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如喜庆吉祥,祖国昌盛、四季平安、全家欢乐、民间节日等,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剪纸艺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表现了人们熟悉的事物,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弘扬传统文化,寄托和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如佛山剪纸中的龙凤、鲤鱼、花果、福禄寿全、嫦娥奔月、和合二仙、六国封相等剪纸。佛山剪纸中有很多是做鞭炮烟花包装、喜盒的装饰以及扎作花贴等。“过去,广东佛山、南海、东莞是爆竹烟花的主要产地,在远销南洋及欧美各国的鞭炮烟花的包装封面上,粘贴上佛山剪纸,非常引人注目,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为了适应不同商品的包装,这类剪纸还有方、圆各种不同外形,其题材更是广泛丰富,但都有象征寓意。”
(三)豪放粗犷的风格
佛山剪纸既有南派的细腻精美、严谨工整、踢狗秀丽、明静清雅的长处,又有北方剪纸的质朴单纯、苍劲浑厚、硬强倔傲、富丽堂皇的特色,往往粗犷中有细致,拙朴中有文雅,绚丽中有清淡,佛山剪纸的表现力非常强,非一般民间剪纸所能相比。佛山剪纸保留了南方简直的纤巧秀丽,以线为主的特征,但同时拥有北方剪纸的豪放粗犷的风格。如《狮子》是清代佛山传统的铜衬剪纸。它以铜箔为狮子的骨架轮廓线条,衬以彩色纸。画面显得粗狂豪放,色彩艳丽,金光闪烁醒目,是清代佛山比较高档的剪纸产品。佛山剪纸有许多作品都是线条粗狂,形象朴拙,色彩艳丽豪放,即使采用对折剪制的纯色剪纸如《四方贵人》、《碌马扶持》等,也是形象对称稳重,粗狂简练。
(四)装饰纹样的运用
装饰纹样代表了民间美术审美意境中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剪纸纹样是剪纸的重要装饰语言,在传统的剪纸当中常用的有点纹、锯齿纹、月牙纹、云纹、水纹和朵花等。锯齿纹形同锯齿一样排列的纹样,有明显的方向性与运动感,有长短、粗细、疏密、锐度之分,他丰富而有变化,适合表现物象的立体效果与空间感,能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月牙纹形状近似月牙,单纯朴素,也有长短、大小和方位的不同,表现力也很丰富。锯齿纹和月牙纹是剪纸的重要装饰纹样,他们能组成各种不同的装饰纹样,他广泛的应用在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和器皿上,在剪纸造型中起着重要的装饰和点缀作用;云纹云纹和水纹多在服饰、植物的造型上同事也常在配景或者以景为主的剪纸中出现;朵纹是一种图案花头,可用于服饰、环境的点缀和器具图案上。佛山剪纸了除了使用上述这些纹样,使用较多的还有龟宿纹、金钱纹,所以佛山剪纸的风格较为浑朴而不纤巧,衬底的红字也以龟宿纹来衬托剪纸。
三、佛山剪纸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在信息时代的今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传统的民族文化作为设计的灵感来源,收到了很多设计师的重视。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语言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正如马克思所言:“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进行再创造的设计,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的灵感,已经是当代设计师所追求的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而佛山剪纸艺术又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它完整的体现了剪纸艺术的造型特点和视觉特征,它丰富的题材、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审美方式,求善求美的心里特征和象征寓意性的表现手法,都体现着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和风格,向我们展现出一个深广的文化延展空间,为今天的艺术设计积累了丰厚的资源。佛山剪纸蕴藏着很多现代艺术的特征,能丰富现代设计的审美内涵和设计表现手法。
四、总结
佛山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剪纸造型中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是源于民间最特有的艺术,几乎不受到任何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是一种非常纯真的艺术形式。民间剪纸艺术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同时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颜明霞、谢奕锋,《剪出春秋――广东剪纸》,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2
关键词:伊斯兰装饰 艺术审美特征
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谈及伊斯兰教时说: “从天性上看,伊斯兰教徒不算是讲究艺术的民族。雕工师傅、画家、瓷砖的设计师,只是为打破清真寺墙上的单调,才动手搞点装饰。”①此话明显失之偏颇。原因有三:其一,没有客观地认识到伊斯兰教发展过程及其同时伴生的开放文化观,使伊斯兰艺术广泛吸纳了各民族业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从而营造出富有伊斯兰特色的艺术形式这一历史事实。其二,过于草率地判定伊斯兰装饰艺术不存在深层的文化意义和美学向度。其三,没能洞悉以《古兰经》为源泉的伊斯兰教使伊斯兰装饰艺术呈现出特有的宗教韵味。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做出比较公允、明确的辨析。
实际上,伊斯兰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装饰艺术中。而伊斯兰装饰艺术又集中体现在清真寺建筑的墙面装饰以及织物、陶瓷、金属、玻璃等器皿的纹饰上。其美学原则既区别于西欧和中国,又区别于犹太教、基督教、佛教等其它宗教艺术,其内在的文化动因使之呈现出以下独特的艺术面貌:
一、 抽象中的冥索
多数学者把伊斯兰纹饰艺术发达的原因归于伊斯兰教的偶像崇拜戒律。《古兰经》虽没明文规定禁止具象绘画,但却提出:“我的主啊!求你使这个地方变成安全的,求你使我和我的子孙远离偶像崇拜。我的主啊!偶像确已使许多人迷误。”②并有传说,如果塑造了人和动物的形象而不能给其注入生气,在末日来到的时候将受到严惩。“在穆斯林看来,绘画人或动物的形象,即意味着与造物主安拉竞争,这样的人会在裁判日受到最残酷的处罚。于是,形象创造成为伊斯兰艺术中的一大禁区。”③由于《古兰经》对穆斯林信仰和生活准则的决定性作用,导致伊斯兰艺术致力于装饰艺术的发展。此外,宗教一般是通过非人化的偶像崇拜来诱使人们皈依教门,服膺教义的。佛教、基督教便是通过把具体可感的人加以神化,借以宣扬超脱物象的精神本体,并作为人类崇拜的偶像。在汉代末期,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之后,大规模的造像活动随即开始。魏晋之后,随着佛教的兴盛,造像活动日益发展,到南朝时达到高峰。不仅如此,当时的许多高僧,还在理论上论证了建造佛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慧远在著名的《万佛影铭序》中就称: “神道无方,触像而寄,百虑所会,非一时之感。”④而规模和影响力居世界三大宗教之首的伊斯兰教选择的不是“触像而寄”,而是无形无相的某种理念,并视其为超越生命的存在。因此,基督教的耶稣、佛教的释迦牟尼均有确定的“实像”,而伊斯兰的真主却是虚拟、抽象的,是不可见的“虚像”。真主创造万物、主宰一切、全知全能,既无处不在,又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既然真主是某种理念的代名词,那么,以抽象的“有形”,反映真主无处不在的“无形”,才是通过艺术感悟真主存在的途径。这种靠悟性感知真主的特质是导致伊斯兰装饰艺术抽象化的另一原因。阿非夫·巴哈尼斯称,伊斯兰艺术重想象和冥索,西方艺术则重科学与思考。而想象和冥思正是抽象艺术的思维方式。更为重要的是,伊斯兰教重知识、崇智慧的远见卓识亦促使其工艺纹饰抽象化、复杂化,同时又为高难度的表现方式提供了思维能力上的先决条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多次表达过对知识价值的肯定,这种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与崇尚,使伊斯兰社会以开放的文化观广泛汲取古代波斯、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不仅迅速形成和发展了伊斯兰文化体系,也使宗教与哲学、科学协调发展。而从哲学上看,伊斯兰教主要接受了来自古希腊、古罗马的浸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中世纪阿拉伯著名哲学家伊本·西那采取了带有新柏拉图主义色彩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认为感悟是人类认识真主和世界的一种最高能力,因此,一切失去物质和感性外壳的抽象概念是知识的最高形式,因为人的精神目光应从‘粗糙’的物质显示,从一些具象的事物和现象移开。”⑥伊斯兰艺术能够把几何纹饰发挥到极致,正是这种崇尚抽象思维的智慧使然。花卉、植物纹饰摈除了具象表达,以抽象化的象征性语言,描述“隐而未见的意向”,以近乎极限性的繁丽复杂,构筑视觉上的绚烂迷离。其作用在于打破了视点的固定,使观者在目光顺着藤蔓游走跳跃的时候,精神也随之飞升到永恒的天国乐园,体悟宇宙的精奥美妙,并最终感受到真主创造世界的神奇伟力。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阿拉伯书法在装饰艺术中担当的重要角色。阿拉伯书法出现在装饰艺术中,不同于中国青铜器、古埃及器物上铭文的记载、述说作用,伊斯兰教不仅视书法为智慧的表征,更是象征真主的圣意,在装饰空间嵌入《古兰经》经文、圣训或箴言,真主便可以与信徒无阻碍地交流,书法几乎成了真主的替身。而在视觉上,这种宗教符号式的书法因素的入,进一步强化了装饰艺术的抽象特征。
二、满密中的游走
伊斯兰装饰艺术呈现出花枝满眼的浓密布局。而形成这一特征的文化心理因素,概括来说主要有如下两点:
关键词:评剧 表演 审美 特征 综合 风格 流派
评剧是我国戏曲中的一个重要剧种,评剧表演艺术又是整个评剧艺术的中心语支撑。从美学高度与视角来研究探讨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对于评剧表演艺术与整个评剧艺术美学品位的提升与美学底蕴的丰富,均具有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价值。为此,本文就此发表几点拙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综合化
评剧表演艺术的第一大审美特征,是综合化。
评剧表演艺术同所有戏曲的表演艺术一样,都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综合化是其最为明显的审美特征。
这种综合化,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大层面:
其一是行当齐全。评剧表演艺术以不同行当的不同特点为主要特征,例如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就各自有着不同的表演特点。
其二是唱腔丰富。评剧唱腔,各个行当的唱腔均十分丰富,即以板腔体为主,通过板式变化形成丰富多彩、综合化的格局,其中主要有慢板、快板、流水板、散板、摇板、垛板等等。
其三是手段多样。评剧表演的艺术手段,以“四功”(唱、做、念、打)与“五法”(手、眼、身、法、步)的多样性构成鲜明的综合化审美特征。
由此可见,综合化是评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
二、风格化
评剧表演艺术的第二大审美特征,是风格化。
风格是艺术风格的简称,它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具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内容。”(《辞海》缩印本)主观方面,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艺术家从艺术体验到艺术构思,指导艺术传达和表现,始终具有独特的审美体验、构思方式和表现角度。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客观方面,离不开艺术作品的体裁、样式、语言等要素,并受时代、民族、地域、文化诸多元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总的说来,“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它来源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独特性,同时又凝聚着文化特点、时代精神、民族特性等多方面的客观社会因素。”(同上)它也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评剧表演艺术的风格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是剧种风格。评剧产生于河北民间,以通俗化、民间化、草根化为主要特征,素有“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著称于世。因此其表演艺术以平易、浅近、通俗风格见长,属于典型的“俗文化”范畴。
其二是民族风格。评剧作为我国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其表演艺术以民族风格为主,即以虚拟化、夸张化、程式化等构成的写意风格为主要审美特征。
其三是地域风格。地域风格是民族风格集合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愈是地域的,愈是民族的,也愈是世界的。北京评剧表演艺术的大气丰厚、天津评剧表演艺术的清新俏丽、东北评剧表演艺术的粗犷火爆,都形成各自鲜明的地域风格。
其四是个人风格。个人风格更是评剧表演艺术的亮点与精华。以评剧旦行的表演艺术为例,白玉霜委婉深沉的表演艺术风格、新凤霞清新秀美的表演艺术风格,都充分彰显出个人风格的艺术魅力。
三、流派化
评剧表演艺术的第三大审美特征,是流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