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民经济学理论

国民经济学理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5 17:11: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民经济学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国民经济学理论

篇(1)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理论;应用;分析

1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依据研究对象来对现代西方经济学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划分为研究经济资源最佳配置的微观经济学以及研究经济资源最佳使用的宏观经济学,两个重要分支型学科,宏观经济学一般情况下是会将整体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核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因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角度是整体经济运行,因此其所研究的领域当中包含的是,长期经济稳定以及持续增长问题,短期经济波动问题、就业问题以及通货膨胀问题等,比方说贸易问题、国际收支问题以及汇率问题,因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都是有关于国民生产总值、总投资以及银行信贷总额等国民经济领域当中发生比较大变动的法则,宏观经济理论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才可以让各项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的应用,具体措施是政府在对行政、经济以及法律措施加以一定程度应用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财政、货币以及产业等宏观经济政策,来让整体国民经济运行得到优化调整。

2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对象

经济学的产生,是为了让人类自身需求无限性和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其所面对的两个问题较为严重:第一,人类的需求及欲望具有无限性。第二,资源具有一定稀缺性。不断发生变化的欲望和需求重要程度不同,相对来说稀缺性比较强的资源也有被选择的特征,经济学研究的并不是资源稀缺性问题的形成原因,而是在资源稀缺性问题的影响下,出现的资源选择及配置问题,极为有效的资源应当得到正确的应用以及有效的配置,以便于可以让人类社会需求得到满足,所以经济学应当站在资源稀缺性的角度上,研究怎样才可以让稀缺性比较强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在此情况下就将经济学划分为资源配置以及资源应用两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分别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将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当成是前提条件,致力于研究现有的资源为何难以得到充分的应用,并逐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找寻出来可以让资源得到充分应用的方法,在此情况下应当让三个问题得到解决:第一,充分就业这个问题,因此资源是否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产量是否可以达到最大数值,怎样才可以让资源闲置以及浪费问题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劳动力是否充分。第二,通货领域中的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问题,货币实际购买能力发生的变动,会对资源的配置以及应用造成一定影响。第三,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增长因素之间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是经济资源投入量以及生产率,也就是让经济资源得到动态合理的配置以及应用,以便于可以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及合理性做出保证,逐步在国民经济领域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在此情况下,宏观经济学自然应当将国民经济当成是研究对象,针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将决定国民收入的问题作为中心问题进行研究,也应当在整个经济运行流程当中涉及的各个经济变量进行研究分析,具体一些来说,就是针对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以及投资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也应当针对经济资源应用问题衍生出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提出可行性比较强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国民经济稳定性及安全性做出一定保证,这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以及任务。

3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逐渐进入到中国社会,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在这期间,经过了否定批判、部分吸收以及借鉴应用等适应阶段,之所以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十分曲折。第一,以前,中国经济将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思想以及理论基础,现代西方经济学作为一个“后进者”,如果想要在整个经济学领域当中得到认识与接受,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第二,以前,中国施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西方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强,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崭新社会经济发展时期之后,虽然逐渐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变,但是经济转型需要一定适应时间。第三,从本质的角度上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分析,西方经济学其实具有双重性质,既具备宣传资产阶级意识的形态性,又具有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总结性。针对宏观经济学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这一特征,应当秉承的是否定态度;另外,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领域当中有一定共同点,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做出的总结,可以将经济社会客观存在这一个现实呈现在人们眼前,逐渐演变为应当吸收和借鉴的内容。当然在对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进行借鉴的时候,不应当完全照搬,应学习并消化有效性比较强的部分,争取可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怎样才可以让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得到适当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从市场经济运行性质的角度上分析问题,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其实都是针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通过施行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措施,来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均衡性做出保证,与此同时让经济结构逐渐得到优化调整,除去上文中所说的这些作用之外,也可以对国民经济发展稳定性及安全性做出一定保证,逐步推动经济社会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和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新云.宏观经济预测理论及其在中国宏观经济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5.

[2]黄如祺.经济大萧条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2)

2、《国富论》作者是亚当·斯密。

3、《人口原理》作者是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4、《政治经济学概论》作者是让·巴蒂斯特·萨伊。

5、《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作者是大卫·李嘉图。

6、《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作者是西蒙·德·西斯蒙。

7、《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作者是弗里德利希·李斯特。

8、《政治经济学原理》作者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9、《资本论》作者是卡尔·马克思。

10、《政治经济学理论》作者是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11、《国民经济学原理》作者是卡尔·门格尔。

篇(3)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研究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经济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是利用合理化的供给关系,来完善经济发展和管理体系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增加经济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阐述表现

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是体现在供给关系的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但是当下形式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还没有给出最据说明的定义。其中部分研究认识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供给关系和社会劳动体系的重要表现,指出是理论体系增加了让社会劳动的意义,完善了劳动体系的发展。从而促进对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形成。对于另一部分研究人员来看,马克思的给予需求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学体系基础上的。认为马克思需求管体是市场经济和商品价值的主要表现。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于马克思体系的研究切入点,都建立在与供给方面,进而对于需求的关系的关注度较为较少。其中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主要专研体系是针对于供给管体部分,马克思的竞争环节包括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研究,但是这一部分,马克思经济学并没有有效运作。

三、马克思体经济学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

马克思体系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于供需两部分的不同切入点进行马克思供需部分的研究。从不同的切入点对马克思体系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是利用供需的弹性关系和不同的方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对马克思的供需环节中的总体的给予、总体的需求、总体的价值、总体的收入等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研究。这一运作环节,也是对于马克思体系的供和需更深层次的剖析和专研的体现。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弹性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劳动体系的重要做之上没理由对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深入数额和数值的研究工作。包括对于马克思体系中的收入和总体价值的分析。其二,利用国家发展的总供需的资金值,对于社会的可利用的生产环节的供需的运作研究活动,并利用有价值的供给和无价值的供给,来增加现有经济体制中,社会生产的总需求。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又加上供给,包括管家的总商品的有价值提供和、外出商品的有价值提供等方面内容。其三,利用马克思的供需关系,在具体的时间内来展开研究,依据于马克思供需发展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四、马克思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有效发展

在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支出2010年延续到2015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总值在不断的下滑。面对这一形势,国家要不断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充分发挥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供给和需求的有效作用,增加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发展理念,完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度,提高国家的总供给力度或者减少国家的需求量。把二者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对于完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均衡不发展,还要依据当下具体发展形势来看,从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对对于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当社会总供给过于频繁,导致给予过多时,要加大的需求的运作环节。而不是利用减低供给来处理这一问题。当社会的总产值低于总需要时,面对这一形势,则要将供给的力度,减少不合理供给和需求事件的发生。供给关系的不完善,包括社会生产过剩、无价值的供给等等现象。面对这种形式沿不断优化现有的经济管理体系,将马克思经济学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增加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管理机制。由此可见,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下,建立完善的经济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完善了社会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弊端,利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避免了生产过剩和社会需求无法满足现象的产生。

五、结论

由上文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社会的总生产值和总供给的合理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和支出的合理化运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想发挥马克思供给和需求的重要作用,要将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供求这一运作理念,进行合理化的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斌.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生产价格[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4):40-44.

[2]冯根福.马克思长期供求理论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2):9-14.

[3]薛进军.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理论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1-30.

[4]朱正清.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价格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5(3):43-46.

篇(4)

关键词:农业财政补贴;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新国际贸易学

一、农业补贴的含义和内容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一般意义上的补贴,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向某种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某些居民提供的转移支付,农业补贴主要是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

在WTO农业多边协议框架下,农业补贴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广义补贴,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其中较大部分如对科技、水利、环保等方面的投资,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贸易支持与保护措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对农村科技教育、市场信息等服务支持、对农村低收入者的扶助等等。由于不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显著的扭曲性作用,一般被称为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另一种是狭义补贴,这类补贴又称为保护性补贴,一般被称为“黄箱政策”。主要指的是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包括对粮食等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他形式补贴,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对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

“一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总结一下,目前财政对“三农”的支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对农民的生存保障支出,如农村五保户支出、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农民医疗保险支出等。(2)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如乡村公路、乡村环保、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等。(3)对农业的补贴,如农业科技投入、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农产品出口补贴等。很显然,财政对"三农"支出的三个方面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农业补贴,也即WTO框架下的广义的农业补贴。

二、公共经济学理论依据分析

在公共经济学的视野里,政府的公共支出主要集中在公共产品领域和其他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就农民的最低生存保障支出和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而言,财政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在理论上没有异议,因此问题的焦点集中在狭义的农业补贴该不该进行方面,鉴于此,这里探讨的仅仅是狭义的农业补贴。

政府对农业的保护是一种逆市场行为。那么政府要不要给农业补贴,一是看农业作为一个基础产业在完全市场条件下能否独立存在,即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是否存在着市场失灵,因为政府只有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看农业所提供的产品是否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为政府在公共产品和公共物品的提供上负有责任。

首先看农业本身的产业属性。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或者说没有存在的经济合理性。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农业生产要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并且农业生产过程具有“生命”特质,这就决定了其经营的巨大风险;第二中国农业的经营规模、经营成本、科技转化水平以及商品化程度等诸多限制使其不仅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即使在国内市场也很难实现平均的利润率。一个经营风险远远高于其他产业的农业,却不能获得平均的利润水平,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肯定是要被淘汰的。但问题是,这个产业还必须存在,因为其存在的福利损失远远小于其给社会带来的福利收益。这恐怕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失灵问题了。既然在农业问题上存在市场失灵,农业本身又具有公共性特征,政府出面给农业以补贴并提供其他的政策保护就顺理成章了。

其次看农产品的情况。虽说农产品是公共物品,但可以说某些农业产品具有某些公共产品的属性。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供给问题很复杂,强调粮食生产势必牺牲农业的比较优势,影响农民的收入;强调农业的比较优势,则无法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这种很符合公共需要(社会安定和粮食安全),私人又不愿单独提供(没有经营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减少提供者的预期收益)的产品,应当说同样具有了公共产品的某些属性。从这个角度说,政府也应该对农业提供补贴。“进一步研究会发现,农业补贴的本质是政府向农民购买公共农产品的行为。”

三、福利经济学理论依据分析

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提出了两个社会福利最大的基本命题:第一,国民收入越大,社会福利就越大。要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就必须是社会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必须是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第二,国民收入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同样的货币量对穷人的效用要大于对富人的效用。因此国家应采用收入转移的方式,把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直接或间接地转移给低收入者,直到他们的边际效用相等为止。

庇古的第一个基本命题,要求国民收入是不断增长的。西方学者罗斯托和马斯格雷夫曾提出了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模型。20世纪50年代罗斯托就提出经济发展的五个阶段理论,他把经济发展分为传统、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五个阶段。而马斯格雷夫把经济发展分为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罗斯托的经济发展的传统阶段和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相当于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罗斯托的经济起飞阶段相当于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相当于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的成熟期阶段。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财政支出应占主导地位,主要用于投资社会基础设施,如交通、法律秩序、健康、教育以及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等,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而直接影响到私人部门生产性投资的效益,从而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这类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数量大、周期长、收益小的特点,且这些投资又具有较大的外在性(外部经济效益),私人部门无力投资或者不愿投资。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必要的,并将对经济的起飞起重要作用。

庇古的第二个基本命题,国民收入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目前由于农村的贫穷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造成的农村消费能力下降使得本来就被分割的国内消费市场更加支离破碎,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投资、消费和国际贸易)因消费不足而变得动力不足。更直接的严重后果是,由于城乡收入急剧扩大,农民增收困难,再加上农民的医疗、教育等方面无法享受到一个公民应当享受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得社会矛盾变得非常突出,公共风险的积聚已影响到改革的前景。国家应采用收入转移的方式,把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直接或间接地转移给低收入者,从根本上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和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

四、制度经济学理论依据分析

抛开农业补贴理论上的概念,我们会发现,农业补贴实质上是由于农民作为个人的偏好(利益取向)和国家作为公共利益代言人的公共偏好发生冲突时,双方通过妥协谈判签订的给农民经济上补偿的协议。

由于技术、要素禀赋的差异,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农业的比较优势必然会下降,资源会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劳动力、资本、土地都要非农化。但问题是,在当前的政治经济格局下,粮食仍然是一种战略物资,无粮不稳不仅是几千年来中国统治阶层的口头禅,也成为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遵守的一条戒律。不管这个国家多么发达,一定要有土地用于农业,尤其是用于粮食生产,一定要有一定数量的公民滞留于土地。很显然,农民在这个问题上是利益的受损者,会强烈要求政府做出一种制度安排,保障经营农业能获得社会平均的利润率,保障自己获得和城里人相同的收入水平,这就需要谈判,需要妥协。此时,关于农业补贴的三点表述已十分明晰:第一,农业的比较收益低,并非仅仅因为农业有自然风险,更重要的是政府限制了农业要素的流动。第二,提高农业比较收益,必须放开农村要素市场;政府若考虑粮食安全而限制要素流动,那么就得给农业予以补贴。第三,补贴农业不是政府的单向支出,而是一种互利的交换。既然是交换,补多补少就不可全由政府说了算,应该和农民商量着定。“不然,有钱多补,没钱少补或者不补,就算不上是公平的交换了。”

五、新国际贸易学理论依据分析

新国际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业领域存在着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现象,这个理论有利地挑战了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报酬不变的传统观点。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租”不可能因竞争而完全消失,在一些产业中资本和劳动有时会获得比其他产业高得多的回报率。如果政府能够识别他们,就有可能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积极地运用补贴或出口鼓励等措施对那些被认为存在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或大量“租”的产业予以扶持,扩大本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以增加本国经济福利和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例如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在一定补贴的支持下,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即畜牧业、水产业、花卉、蔬菜等,可以获得部分国际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战略性效应,由于成本补贴使竞争对手相信国内生产者将扩大生产,因而竞争对手的直接反应是削减产量,使国内生产者得到额外利润,这些利润超过政府的补贴数额,即生产者剩余大于纳税者的损失。这说明出口补贴或生产补贴增加了国内经济福利,而且不论其他国家是否使用战略性补贴政策,本国经济的受益完全是以竞争对手的损失为代价的,因此极易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行动,特别是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的滥用,严重扭曲了国际贸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乌拉圭回合多变贸易谈判中,多数国家要求约束农业补贴政策的应用。但在实践中这种理论的运用屡见不鲜。

参考文献:

1、(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

2、姚明霞.福利经济学[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3、(美)斯蒂格利茨著,郭庆旺等译.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经济科学译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英)A.C.庇古.福利经济学[J].商务印书馆,2006.

5、(美)斯密德著,刘璨,吴水荣.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冰岛)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制度经济学译丛[J].吴经邦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7、(美)亚蒂什・N.巴格瓦蒂・阿温德.潘纳加里亚著,王根蓓译.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二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8、.国务院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07.

9、胡靖.非对称核算理论与农户属性[J].开放时代,2005(2).

篇(5)

关键词:中观化;微观化;总量调控;局部调控;方法论

传统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生活中经济活动迹象,采取的分析方法一般是总量分析。在研究经济总量关系的问题上,总量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现代宏观学发展今天这个规模已经有了70多年的时间,在经过各个经济学派系之间互相的渗透和影响之后形成了现代完整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并且对指导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宏观经济学的不足之处

传统宏观经济学因其存在着较大缺陷因此在实践效果上一直不理想,在传统宏观经济学体系中最明显的缺点有两个:一个是传统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不够稳定,没有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的理论作为基础,因此在分析宏观调控的问题时只能分析浅层次问题,对造成问题的原因无法进行深刻的剖析。许多经济学家试图只选取几个微观个体作为整个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代表,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微观世界千差万别、千奇百怪,绝不仅仅是几个微观个体可以代表的。因此,微观世界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地表现出来。除此之外,传统宏观经济学还存着第二个缺陷就是它的分析方法依旧是总量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的分析视角较为局限,过于关注一些总量指标的同时过于简单。脱离了微观基础的总量分析不可避免地出现研究面窄的问题。而在宏观经济学的数学化光环下,总量分析法显得十分科学、严密,然而获得的研究效果却每况愈下。不可忽视的是,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微观化与现实化而不是靠数字的虚拟与空泛来堆积出虚伪的泡沫。

二、创新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提出

在对传统宏观经济学调控的缺点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根据新的宏观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首先,在进行宏观经济学分析之前我们要确定国民经济的运行轨道,确定四大产业之间的地位关系。其次,对能够引起经济波动的产业进行确认、分析。再次,既然明确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开始偏离轨道这个事实之后就是找到偏离轨道的原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种新方法论的提出,在新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立在这一方法论基础上的总量分析方法与传统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量调控思路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应对金融风暴以及经济衰退上,传统经济学的宏观调控一般采取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就是在解决经济衰退的问题时需要先找到经济衰退的源头企业才能查明原因并且加以解决。

三、创新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探索

因此目前对总量调控以及局部调控的选择在传统宏观经济学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我们只能从表面上来观察国民经济的波动,在这个方面有着统一的认识也就是认为总需求是带来经济剧烈波动的原因之一。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种观点在系统角度是不成立的。整个系统的紊乱往往源于子系统的紊乱,同时子系统的紊乱也造成了整个系统的不协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传统宏观经济学调控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原因反而去寻找子系统以及分系统的原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只解决表面问题,釜底抽薪才是解决方案。在根治经济风暴时必须要依靠两个政策工具,一个是财政侦测,这个政策用来控制政府的投资。还有一个是货币政策,用来控制货币的流通量,从而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刺激人们的消费。扩大货币的流通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扩大国民的需求,带动经济的增长,但是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多,总的货币流通量会超过商品的总价值,最终会引发通货膨胀。当然,即使货币政策会引发通货膨胀,我们也不能放弃这个方案。对经济衰退不能听天由命,进行消极的态度。违背客观的经济规律进行经济干预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从从良调控转变为局部调控。在调控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消费需求不同采取相应的政策,我国的经济目前处于重工业阶段,在消费类型上主导以住房为主的消费品需求。换个角度说,无论是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传统经济学,他们都停留以及漂浮在宏观层面,离开宏观经济学的中观以及微观基础,这两个理论就像是无根的浮萍,随着国民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人类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层面一般都是从肤浅的表面深入到深层次的探索研究,由表面的情况专业到实质的请款,由幼稚的开头到成熟的本质。一步一步走向完美、完善。在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层面,与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的结合必不可少,被并称为宏观阶段、中观阶段以及微观阶段三个发展阶段。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宏观经济调控被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古典宏观经济学时期,而后期则过度到传统经济学时期。因此在宏观经济学调控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宏观层面,这回使得宏观经济调控陷入困境之中。只有中观发展才能给宏观发展带来出路。本文也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尝试,希望能够起到指引作用。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想要达到第三个阶段,就必须督促我们的政府付出更大的努力,做大量浩繁的工作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同时建立起坚实、系统的微观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国际经济体中站稳脚步。

作者:宫松杨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弹性;案例教学法;薄利多销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职教育中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介绍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地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这门课程包括对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微观经济学和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所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为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高职《经济学基础》的教学中,笔者了解到学生普遍反映经济学原理过于抽象、难理解、数理要求高,课程章节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联系。如果学生在课程前面的章节没有听懂,则后面的章节根本无法掌握。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缺乏社会经验,理解经济学原理困难重重,“填鸭式”的灌输、一味地讲理论、画图表、推导公式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乏味、枯燥、难学的印象,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应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究行之有效的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高职学生进入到经济角色中,使他们成为消费行为、生产行为的“选择”“决策”主体,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了解知识的前因后果,融会贯通,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经济意识。笔者经过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的经济学原理、方法与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社会经济行为联系起来。通过精选与教学内容吻合并富有真实性和趣味性的案例,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经济学知识,还获得了思维方法,达到学以致用。案例教学法既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转变了他们厌学的心理,使得课堂给他们带来了精神的愉悦和情感的体验。

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首先接触到的是需求和供给,需求价格弹性便是其中重要的经济学原理。本文以需求价格弹性的讲解为例讨论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归纳案例教学法有如下几个要点。

一、案例导入

每逢节假日或是商场超市周年庆期间,商品打折的消息大大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其中,打折的绝大多数商品属于奢侈品(不一定属于非常高端的奢侈品,只是相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而像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却很少打折,产生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呢?教师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使得学生怀揣着疑问,去探究案例背后隐藏的经济学理论。

二、介绍基本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和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可以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即需求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如果以Ed代表需求弹性系数,P代表商品价格,Q代表商品需求量,P/P代表价格变动的比率,Q/Q代表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则计算公式为Ed=(Q/Q)/(P/P)(公式1)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例如:商场在元旦期间对某品牌服装进行打折促销,其价格从500元下降到400元,需求量就从200件增加到500件,求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将数字代入到公式1中,可以得出Ed=(300/200)/(-100/500)=-7.5所求结果表明,该品牌服装的价格下降1%,需求量会增加7.5%,即需求量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7.5倍。由于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一般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所以需求价格弹性一般是一个负数。例题中,该品牌服装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非常灵敏,降价可以极大地刺激消费者的需求量,其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我们将其称作需求富有弹性。相反,油盐酱醋属于生活必需品,人们并不能因为食盐价格的下降而过多消费食盐,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不灵敏,其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我们将其称作需求缺乏弹性。至此,案例导入中的疑问得出了答案。

三、引入经典案例

教师在针对需求价格弹性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引入“薄利多销”的案例。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以扩大销售、获取更多收益的策略。此处涉及几个因素:总收益TR、价格P和销售量Q。总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商品需求量或销售量与价格两个因素,即:TR=P×Q。根据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反之,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减少。所以价格变动时,厂商的总收益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就取决于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奢侈品,如汽车、珠宝、出境旅游等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以及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教师不妨以出境旅游作为“薄利多销”的典型案例,案例可以作如下描述:每年的12月份,都是一年中旅游最淡的季节,旅游报价基本达到全年最低。不少年假还未休完的白领忙着拼假出游,其中前往东南亚一带的出境游报价降幅达4成,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已知从南京出发的“曼谷-芭提雅5晚6日游”旅游旺季报价为4000元,降价后的报价为2400元,该产品上线后咨询量逐渐攀升,预订人数由20人/天增加到40人/天。在旅客享受到较高的性价比的同时,旅行社是否实现了薄利多销呢?

思路一:假设旺季总收益为TR1,淡季降价后总收益为TR2,则TR1=P1×Q1=4000×20=80000元,TR2=P2×Q2=2400×40=96000元,由于TR1

思路二:在学生通过计算思考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右图进一步说明。

在右图中,D是出境旅游的需求曲线。当出境游价格为P1时,销售量为Q1,此时总收益TR1=P1×Q1即图中矩形OP1AQ1的面积。如果价格下降到P2,销售量增加为Q2,总收益TR2=P2×Q2即图中矩形OP2BQ2的面积。很显然,图中矩形OP1AQ1的面积小于矩形OP2BQ2的面积,即TR1

四、案例学习延伸

教师通过案例的学习,增强了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程度,但是,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高档消费品而言,“薄利多销”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教师不妨引用现实中反面的例证,有必要将案例进行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例如,钢笔中的贵族“派克”向来以优异的质量和昂贵的价格跻身于高档消费品之列。1982年,为了回避与克罗斯公司的正面竞争,派克公司决定转而经营3美元以下的钢笔。公司总经理预测这样一定会极大地带动市场需求,刺激消费者购买。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派克钢笔的销量不断下滑,最后降到了对手销量的50%,并最终导致派克被吉列特文具集团收购。派克钢笔失败的案例源于何处?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跳出经济学的范畴,从社会学、心理学及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去思考。对于消费者来说,派克钢笔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让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它的大幅降价不但不能有效地提高销量,反而会损害品牌形象和价值,从而影响长期销售。

这个案例的延伸,不仅让学生对“薄利多销”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还认识到经济学与社会学、心理学及消费者行为学等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其他社会科学会为学好经济学奠定坚实的社会理论基础。为此,在《经济学基础》课程的讲授中,教师有必要加大在其他社会学科知识领域的涉猎和延伸,以帮助学生以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去认识和学习经济学,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去探究经济学的奥妙。

五、课后练习巩固

通过课堂上的公式计算、图形分析以及真实生动的案例,学生初步理解了需求价格弹性的相关概念,也初步具备了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高职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知识转化成技术,为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为学生设置案例分析及相关形式的课后作业,以巩固在课堂上所获取的知识。以需求价格弹性这一课题为例,可以设置类似的作业:希望学生到相片冲洗店及复印社进行实地考察,并思考需求价格弹性在上述两种店铺定价中的应用是否属于“薄利多销”,并举例说明。

本文以通过“薄利多销”学习需求价格弹性为例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步骤:案例导入、介绍基本概念、引入经典案例、案例学习延伸、课后练习巩固。通过上述五个环节,不仅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培养了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梁小民.经济学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何璋.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 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化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人类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逐渐缩小,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循环经济逐渐被我国认可和引用,相比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其显示了自身的优越性,因此,需要有关人员不断对循环经济理论上进行新的探求。

一、循环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一)内涵上

传统经济学是指以“经济人”为理论的前提假设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其中,“经济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且人都是自私的;第二,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精通算计。

循环经济学又叫做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在人、自然和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以及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来增长经济价值的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物流方向上

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几部分构成的。人们通常通过生产和消费,最大限度上的将地球上的资源开采出来,并将产品生产和消费之后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土壤或者水系之中。

循环经济是从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以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开采和利用资源。实现清洁生产、废弃物、开采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将可持续和可重复利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物流方向上形成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

(三)基本特征上

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能够减少生产和消费中物质能源的流量,再利用能够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能够将产品使用后的产生的垃圾资源转变成再生资源。

二、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理论上的发展

循环经济较之传统经济,其倡导的是一种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其最终发展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生产、减少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相比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主要在理论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新的发展观

传统经济将经济发展和进步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于国民经济增长,这种片面、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而循环经济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的虚假性观念,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发展观认为,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以及自然资源的可开采率都是有限的,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进行超越自然环境承受力的开采,要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能够为了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放弃局部的经济利益以及眼前的利益,杜绝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效益。

(二)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第一,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价值,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实践开采的关系上,人类劳动能够提高资源环境的价值,反之,也能够降低资源环境的价值。第二,通过资源开采所获取的经济价值要与其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相协调。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将三者孤立的局势,禁止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环境价值造成的损害。新的价值观指导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时,不能将其视为材料的垃圾场,要在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科技时,要考虑到科技力量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能力,发展和应用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第三,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能只考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要积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新的资源观

传统经济中,人们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获取,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制开发,最后导致大量资源的枯竭。同时,传统经济没有考虑到资源利用带来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而循环经济在实践和认识、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了新的资源观,提出人们对资源开发要尊重人和自然资源和谐的规律,要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循环经济要最大程度上实现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从资源开采到资源利用、生产、处理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战略。

(四)新的生产观

传统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程度上对资源进行开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自然资源带来了浪费。而循环经济观是要在考虑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实际承受能力来对资源进行开采,且在开采中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化开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创造出了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的社会财富。循环经济的新的生产观要求,在资源开采、加工、利用和处理中,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尽量开采可再生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比如: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也可以用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从而实现资源的良性开采和使用,实现可持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