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际现代商业的最新模式
时间:2023-09-15 17:11: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际现代商业的最新模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电子商务是与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网络应用。目前许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运用其全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帮助其走出困境。海量的企业和创业者,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大幅度地降了企业之间的协同成本,并创造出一个竞争力足以与大企业相比拟、但其灵活性却更胜一筹的商业生态集群。在这样的协同模式下,商业的进入成本和创新成本,都得到了显著的降低。无数的交易者由此能够面对全球市场,也能够成为现实。
(二)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缺乏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而网上信息绝大多数是英文信息,要想进行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人才必须能熟练的使用专业英语。语言上的障碍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国际化的一个突出的问题。现在电子商务发展更需要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又要掌握有关金融、管理、商务等各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这种复合型人才相当短缺,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电子商务专业旺盛的需求和低就业率形成了一对鲜明的矛盾。
二、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存在的问题
(一)学员的实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
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当然,除了校方,学员也有一定的责任,学员在这一方面自己应该主动做睁与社会的对接。
(二)就业岗位不明确,学员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诎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
学员学习的态度不够明确,学无所成,很难就业。另外许多学校开电子商务专业,过于强调这个专业的复合型,计算机、营销、管理、物流、英语等方面,课程开了很多,结果学的杂而不精,当然更不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中去。
(三)师资严重匮乏
现有师资大多从计算机、营销、管理、其他专业调派,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由于师资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不少师资在电子商务教学中显得勉为其难。
(四)学员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以往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好造成应届学员学习电子商务不积极。有部分学员为了考证而考证,并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另外,学员长期拿不到订单,也会影响学员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学校通过和企业联合搭建电子商务真实环境
实际工作经验必须通过实践逐步积累,这些经验技术和专业知识单靠校内教育很难获得,因此,只有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才能得到弥补。建设校内实战基地是校企组合新模式,这样实现了课堂与工作地点的一体化,培养了学员的核心竞争能力,为顺利就业提供实践教学上的保障。通过该模式的训练,学员不仅可以提高外贸实际操作能力而且提高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运用能力。
学校要积极组织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和广大电子商务教师,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编写一批符合专业教育要求、与职业岗位同步发展的国际贸易教材。由学校、学员、企业共同参与教学管理,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这是新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强调校企合作,强调学校、学员、企业三方的参与,强调以学校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以企业为支持。
(二)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要培养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懂得相应行业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先了解这些行业并设置相关课程。
课程体系要强调电子商务的专业特性和职业能力,重视课程的整合和重组。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专业课程要把与专业有关的最新技术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那些最必须的知识教给学员。
(三)针对师资匮乏
可以一方面从企业第一线聘用具有双师素质的电子商务人员到校任课,另一方面授课教师可以在实战基地现场学习,这样,既可以学到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进行管理的经验,又可以掌握企业实际运用电子商务的状况,还可以了解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类型,对教研活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另外在考核、评定职称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鼓励他们努力钻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从直接经济利益上讲,学员如果能够成功为企业拿到订单后,可以从企业获得一定比例提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员学习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另外也树立了榜样。例如河北金融学院的翟翠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已经拿到近200万的外贸订单。从学习的必要性出发,使学员意识到艰苦的学习对将来工作大有益处,从而树立学习信念。有了信念,学习就有了动力,就能奋发向上。还有将学员分组拿订单,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个学员时间有限而漏单的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员之间的团队精神。
(五)鼓励学员参加相关电子商务认证考试
通过电子商务相关认证,表明获证者具备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而且还有操作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能力、熟悉网络营销,具备相应的网络商务能力。
(六)学历教育、培训与业喷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这样就避免了通过认证考试但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的学员进入企业相关岗位。
(七)在训练技能的同时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
高新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学校既要培养人才的“高技能”,更要培养人才的“高素质”,真正树立育人的理念,让电子商务专业学员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和企业需要的有用人才。
创客档案
陈璐 曾担任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大观周刊昆明楼市》主编,并于2009年创立云南首个公关传播机构――天创公关,参与创立“拾翠”,负责品牌战略规划及产品研发;另三个合伙人是她的好友李进平、丁建宇和燕斐。李进平在朴拓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任高管,燕斐是朴拓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代表,丁建宇是云南风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两人负责资本运作,一人负责产品推广。
云南合伙人
2013年年初,陈璐和朋友们坐在翠湖旁莲华禅院内的一块空地上闲聊,不时被不远处大妈们的广场舞打断。翠湖有着700余年历史,是一个不亚于西湖的文化地标――昆明的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与翠湖有关,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大都在这里修亭建楼;昆明的历史名人也大都围绕翠湖生活,从远的吴三桂,到近的、唐继尧、闻一多、聂耳、朱自清、汪曾祺等,都曾在翠湖留下印记。现下的翠湖却被用来跳广场舞,喂鸽子,可惜之余,这中间巨大的落差让他们觉得可以用翠湖空间来做一些什么。
有底蕴的城市理所应当有地标,西湖之于杭州,宽窄巷子之于成都,798之于北京……翠湖是承载昆明历史文化的地方,陈璐和朋友琢磨着,如果能借助这么好的地方,打造一个属于昆明的文化空间,那该有多好!彼时,四人各有己业,两人从事金融行业,一个是旅游公司的董事,而陈璐则有自己的公关公司。将翠湖空间和云南特色融合在一起,抱着这样的想法,四个人很快行动起来,于是“拾翠”就这样诞生了。
“拾翠”一名源于曹植的《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动宾短语生动概括了拾翠团队在做的事情,名词“翠”代表翠湖偌大的文化空间和云南在地丰富的民艺资源,动词“拾”,拾遗,捡起“非遗”以及被人遗忘的云南传统民艺。拾翠从梳理资源入手,在不改变手工技艺的前提下,将各类民艺产品化,探寻云南传统民艺活态传承的另一种可能性。
当商业拥抱民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项目MIT China Lab找到陈璐,想以拾翠为模型做实验,用拾翠去对标国际企业。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国际市场上很难找出类型相似的企业。可以说,拾翠在目前的国际国内市场上,并没有一个完全意义的对标。这意味着这条用商业视角探索民艺领域的路,并不那么好走。
民艺展示空间的搭建是最初的想法,落到实处却是浩大工程。陈璐和朋友们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改造方案首先转向灵感的发源地――翠湖公园,拾翠选取翠湖中心2000多平的空间,将其改造成一个“豪华”版民艺展示空间,一点点往里填充内容。比如保留园内龙云戏台建筑原貌,并进行剧目演出,首期推出龙云最喜欢的滇剧“天宫赐福”以及云南建水小调,之后慢慢加入以翠湖为主题的演出。逐渐形成了“云南非遗体验区”、“云南文化展示墙”等十大文化内容,让游客及市民能够更深地去体验滇文化的魅力,为云南民艺提供展示平台。
资源的梳理同样耗时耗力,在云南大学产业研究院所整理的民艺基础上,拾翠用三年的时间,整合了滇剧、云陶、皮影、刺绣、小调、东巴纸等十余项非遗。一个个走访州县的非遗传承人、老手艺人,这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来自于腾冲皮影。皮影戏自明洪武年间从湖广、四川一带传入云南,兴盛了近千年,如今因为缺乏实用性,已乏人问津,几乎快要送进博物馆。年届七旬的刘永周老人是腾冲固东镇刘家寨皮影戏传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但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腾冲皮影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得知这个情况后,拾翠团队颇费周折,把刘永周劝了回来,并且给他承诺,“你来制作皮影,我们想办法帮你卖。”经过包装,一张张退出舞台的皮影被裱起来作为工艺品销售,受到许多人欢迎。现在,刘永周又回到皮影的制作中。像这样的案例还有许多,通过积累,如今翠湖・拾翠空间内包含了30多项云南非遗项目,每一样都是精心挑选后匠心手艺的呈现。
除了对内容的梳理和创新,拾翠的商业投资模式和经营方式也十分值得一提。在投资模式上,拾翠将最新的股权式基金投资模式运用到文化产业建设中,开创了文化金融的新模式。团队在北京发行“拾翠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就达到融资5000万,十分可观。在经营方面,拾翠跳出了传统的单一运营方式(出租),采取了多种经营方式:联营、扣点、直投、免租等。不同的文化产品采取不同经营方式,可以让文化产品和商业运营的互动更具效率。此外,拾翠的新媒体、电商、APP等线上交易平台也逐步上线,产品体系更加完善。
目前,拾翠已经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完整体系,翠湖・拾翠空间,为非遗、老手艺、云南在地物产提供展示空间;拾翠APP,线上通过APP销售民艺产品及定制手艺品;拾翠中国手艺集合店,在城市核心商圈孵化非遗和手艺者项目,开展手工体验活动。背后通过股权式基金的投资模式和租金、联营、扣点等经营方式,为传统民艺提供一条可行的商业之路。
从1.0到2.0,路还很长
大部分传统技艺的传承人都仅仅是小手工艺人,他们虽有绝活,却不善经营,资金、眼界将他们局限在小区域的“熟人社会”进行生产,无法响应当下生活,走上产业化的道路。让传统中式美学与传统工艺进入现代生活,这是拾翠一直在实践的事。21万笔全院交易,9120个单品销售,1200篇媒体关注报道,350位匠人深度合作,97场手艺小课堂,这是拾翠经营三年来的大数据。拾翠线下拥有四千平体验中心,打造产品、展览、体验多个环节,线上有新媒体、电商等互联网+模式,通过产品和活动的方式将云南传统民艺推广到更多地方,层次递进地向人们,也向市场展示民艺生态的另一种可能性。
拾翠未来打算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把目光放到更多的地方,“从线下来,到线上去,回线下玩”,团队称之为“拾翠2.0版”。线上线下消费端继续发散,通过“定制”将民艺的个性和消费属性很好地结合,用社区汇集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匠人、手工达人等多样化的民艺资源,通过试听活动、展览增强民艺体验。线下产业端将转向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城市核心端挑选商圈,和王府井等欲转型做特色的商场合作,共建中国手艺集合店,用器、布、用、食四大类继续梳理云南民艺,铺设中国原创手艺品牌和手艺课程体验区,进一步拓展体系内容;另一个是乡村端,在乡村传统手工艺工厂的基础上打造观光体验区,把消费者引导至乡村,将自然人文历史景观、手工作坊、传承人传习所、DIY体验等结合起来,丰富人们的民艺体验。
当好的商业模式切入到文化领域,它应当具备思辨能力和可持续性。拾翠模式虽未被定义,却也初见模样:一方面借助商业的力量,通过产业的分析和再设计去构筑传统民艺的新体系,另一方面,民艺背后的巧思和主观能动亦不可小觑。在将人力歌颂为一种美学价值的同时,更引导人们去重新审视手工艺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
对话:海峡旅游×陈璐
海峡旅游:四个合伙人分别来自媒体、金融和旅游行业,创办拾翠的初衷是什么?
陈璐:我们四个人都在外地待过,回来后发现云南的资源非常丰富,是非遗大省又有丰富的在地物产,可以把它推广出去。我们打算把这些好艺好物都找出来,通过空间和平台,做包装和提升,进入消费者能够接触到的领域去。拾翠以赠佳人,通过有心人的手的加工,赠人为礼,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美。
海峡旅游:拾翠是如何对云南民艺资源进行梳理,并且分类的?目前平台收集了哪些手工艺门类?
陈璐:我们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用产品的思路和逻辑去做梳理云南民艺,比如我们有衣、食、布、用四个大类,根据消费场景来做具体分类,目前收集了许多民艺,像金工包括家居用品、茶具、食器等,布类下有扎染、刺绣、棉麻织,傣织锦,木艺也分为生活用品、家居用品、建筑雕刻,土是陶艺。
海峡旅游:拾翠一期投资5000万元,十分丰沃,资金主要投入在哪些方面?目前有哪些核心业务?
陈璐:平台的搭建,人员、资源的梳理,都蛮烧钱的。整合后产品和销售链也要投入。拾翠目前的核心业务包括线上和线下,线上有新媒体、电商,线下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端口,城市端在核心商圈做手艺集合店,乡村端主要是手工艺体验区。目前手艺集合店做了租金模式和保底联营,这个是我们的收益结构。拾翠2.0后会用联营的方式,让相互的联系更密切,介入产业更深,像王府井的集合店就是用联营。
海峡旅游:如何将非遗和产品结合,将云南的传统民艺转化为生产力的?这其中设计的力量是如何体现的?
陈璐:一般选择具代表性的民艺项目,深入到工厂一线,了解整体发展状况,做价值评估,看它市场端缺什么东西,适当地补上,导入我们的体系。但有些项目的实用性很差,保留的不够完好,但有传承的必要性,像云南皮影就十分特殊,现下已无实用性,制作的工匠也特别少,作品也粗糙,这就需要用资金去帮它发展,但并不寄希望于产品化。设计方面我们已经和台湾的机构合作做品牌提升。
海峡旅游:云南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拾翠积极探索开展传承与保护。在对云南非遗的传承和再造过程中,是否有专家介入,遇到了哪些困难?
陈璐:非常需要专家的介入。我们有专业顾问团队,来发展项目,有些东西仅通过设计和市场做指导是不行的,必须站在文化发展的角度,通过懂市场又懂民艺的专家,从文化脉络去梳理,把价值提升出来。中间太多不易,好多事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像拾翠这样的内容现在市场还是空白,我们横向要管理平台,纵深做每个品牌,实现它的产品力,十分有难度,有时得不到手艺入驻者的理解,会有些孤独。
海峡旅游:拾翠的平台不乏赖庆国、李加云等国内知名手工艺大师,但也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手艺人。针对不同资源,拾翠分别打造了哪些产品和活动?未来的进一步打算?
陈璐:一般“大师”会有很好的品牌展示,特色明显,但不适合做基础和入门款。“名家”的产品能力较弱,需要提升后协助做产品梳理。“手工达人”则不需要太多设计创新的力量,只需要体系化思考,团队会配合开展市集和展览。对不同类型的民艺人,拾翠采用大的体系去涵盖,发挥优势,补充劣势。未来拾翠打算打造城市和乡村两个产业端,在城市核心商圈选择优质项目,乡村端则寻找适宜做手艺之旅的村落,导入生产基地,把消费者带到乡村做体验。
海峡旅游:拾翠发起了一个“民艺复兴计划”,是通过何种方式与非遗传承人和手艺人合作?与官方及民间机构产生了怎样的互动?
陈璐:“民艺复兴计划”是系列展览,让传统民艺进入大城市,让更多人体味匠心精神及民艺的多元姿态,通过商品为载体,寻找更多的人传承和保留。这其中从中央文化部门到省政府,甚至第三方机构都给予了很多支持,所以我们才能很快介入这个领域。同时拾翠也不忘对社会滋养做反馈,体系纳入了很多纯公益的机构,比如让聋哑儿童参与产品制作过程,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
海峡旅游:拾翠背后的商业运作十分成熟,但作为一个文化基因浓厚的平台,如何平衡文化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陈璐:我们用文化产业基金来做项目,目的当然是盈利,用产品满足消费者。但要做好两者协同关系,前提是保持文化属性不变,坚持手工的价值,其次才是商业属性和价值,工艺品本身来说要满足产品属性,实用性和使用性,再进一步探讨它的文化价值。
拾翠的手工产品有手工皮具、琉璃、云陶、竹编等,种类丰富。
1.2016年4月,拾翠携手顺城举办中国手艺盛宴,内容包括手艺展览、大师展演、现场演艺、手艺课堂等。 2.拾翠x鸟工坊出品有医生包、马鞍包、信封包、眼镜盒等。
3.腾冲皮影非遗传承人刘永周在表演皮影戏 。
1.云吾工坊的手工皮具工具墙展现了各种手工工具。
2/3.制作雕花皮具需经刻、锤、烙印等工序。
4.云吾工坊刘智熙制作的雕花手拿包等产品。
竹编手艺大师李加云和他的竹编手艺品。
一、青年编导扶持
记得 2013年在国家大剧院主办的舞蹈比赛论坛上,评委会主席――国际现代舞大师林怀民曾感慨:“舞蹈不是一本书、一幅画,舞蹈是空气般的存在;偌大中国,偌大北京,能不能为年轻人铺出一条路?让他们发声,让他们存在,让他们来拥有自己的身体。没有开始,便没有失败,没有成长,便没有关注”。这是舞蹈行业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不知是否机缘巧合, 2014年,“扶持青年编导”成了一个突出现象。
在此之前,业内对于青年编导的扶持更多处于民间推动状态。比如:一年一度夏季,由著名现代舞活动家、教育家曹诚渊推动的“北京舞蹈双周”(前身是 2008年开始举办的“北京现代舞周”),就是中国现代舞发展最真实的当下语境平台。不以比赛为诉求,分别是“教学周”与“展演周”,内容涉及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以及舞蹈影像诸多方面。促成新锐(“另类平台”)、新生独立编导(“青年舞展”)与国际级的、有分量的现代舞编导(“焦点观摩”)对话是重要环节。“北京舞蹈双周”连续三年举办,已经发展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国际性现代舞盛事。本届的特点是将 7月 21日设置为“香港舞蹈日”,当天从早到晚“马拉松式”上演了 10个香港新生代中小型作品,是内地与香港现代舞人的一次亲密接触。
值得一提的是, 2014年国家大剧院的舞蹈演出板块“中国舞蹈十二天”,也在第三年迎来全面改版升级。国家大剧院与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推出“青年舞蹈家展演计划”,在7月11日至 8月30日间,由赵汝蘅、冯双白、沈培艺、杨美琦、金星、曹诚渊等 6位业内专家出任“导师”,以“一对一”的形式推荐 6位青年舞蹈精英和他们的原创作品,分别是王亚彬(《梦 ・三则》)、赵梁(《幻茶谜经》)、柴明明(《两人一台》)、 “04广东班”(《十年》)、王荣禄(《失物待领》)和孙主臻、汪涛(《我和我》)等。他们中有体制内舞蹈人,有独立艺术家,有民营舞团成员,也有马来西亚华裔舞者,各自展现了丰富的身心世界。尤其是杨美琦带领的 “04广东班”的《十年》令人印象深刻:九位原创编导兼舞者,以十年的青春和努力,呈现出他们各自的“当下”。这个被圈内人称为“传说中的现代舞班”虽是过去完成时,但他们中的部分舞者如段妮、戴剑等已成为当今中国后现代舞的核心人物。
11月底,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等单位又联合推出了“中国梦――青年舞蹈培育计划暨成果展演”,虽也是 “导师制”,不过特别的是,导师组中除了有舞蹈界的赵汝蘅、冯双白、高成明之外,还有电影导演田壮壮、音乐人三宝、雕塑家向京和当代艺术家岳敏君等。可见,此次亮点是跨界艺术家的共同搭档以及作品的跨界呈现。四位获选人的成果《第一束光》(费波)、《听天说》(柳宁)、《镜子》(柴明明)、《人之初》(赵梁)分别于 12月17日至 21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向观众呈现舞蹈人对各自生活的感悟。
国际上有名的“导师制”是2002年创建的“劳力士创艺推荐资助计划”,由劳力士邀请艺术大师对有天赋的年轻艺术家们进行单独指导,先由评审团在全球范围内推举出相应领域的三位候选人,再由导师亲自面试选出一人,获得与导师在一起学习一年的机会,彼此自由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激发出在未来创造属于独立天地的能量。如此看来,虽然也有短期访学计划,但目前国内的扶持计划是围绕创作项目展开,并将演出排演作为结果。
上海国际艺术节 2012年创立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相对中国舞蹈家协会的“培青计划”而言更为立体和国际化。“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面向全球征集 40 岁以下青年艺术人才,围绕“委约创作项目”、“青年作品大赏”、“国际制作”等三个活动举办。几年下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华人“海漂”开始驻足上海。在本年度青年艺术创想周上,“邀约作品”和“委约作品”同台亮相,由享有国际盛誉的艺术大师(其中包括谭盾、林怀民、杨丽萍、田沁鑫等)组成艺委会对委约青年作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点评,主题是“进化――适应与衍变”。同时,活动也鼓励呈现“跨界 ”音乐舞蹈和戏剧的作品,并最终遴选了 14部类型丰富的作品,集中展现年轻人对艺术和社会的思考。
二、“中国梦”现实
“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是塑造国家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平台。 2014年,“主旋律”创作进一步提升了艺术表现空间,推广交易会为演出确认了新的市场定位,专业研讨会还尝试了艺术评论界与艺术团体的良性互动。
当然,最值得肯定的是给予了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实践的机会。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孔子》《恰同学少年》等作品在选材上的勇气彰显了年轻编导的锐力,也体现了院团领导的魄力。舞剧《孔子》是年轻舞蹈人参与当今社会热点议题的一次大胆尝试。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是什么?先秦之雅舞与俗舞的艺术形态有怎样的文化溯源?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舞剧《孔子》都还可以再深入挖掘。相对而言,该剧的观赏性大于思想性。《恰同学少年》则是一部“节
选浓缩”自热播电视剧的舞剧作品,走的是“偶像主旋律”的路线。在舞剧中,随着电子音乐卖力地奏响,那些“白衣飘飘”的舞动少年们竟然也让我联想起了“快乐男生”的时尚与青春。给人印象较深的是两段青年与刘俊卿(虚构)、的三人舞,以及一段表现青年“粪土当年万户侯”思想外化的四人舞,体现了舞剧基本创作规律。不过,那如同“糖葫芦”般串联在一起的督军府上的花鼓戏、袖舞、扇舞以及嘉兴南湖边起舞的荷叶少女这些舞蹈片断虽然美不胜收,但这些情态舞与剧情并无直接关系。
近年,改制后的“东方”不仅继续保留着“描红”传统,还越来越有关照传统的胸襟了,中国和世界对话的“文化牌”打得很是丰富。在2014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上,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歌舞团推出的《国色》,就是这样一台晚会,各美其美,让人应接不暇,但是“过犹不及 ”,笔者很难真正抓住国色精髓。
舞剧(或舞蹈诗)创作应越来越看重叙事或表达的立场和视角。舞剧之“舞”是为观赏性而舞,还是为推出某个“舞蹈明星”而舞,抑或是为了“戏剧性”而舞,这会导引出不同的舞剧结构。如果在观看舞作时,观众不只是因为个别演员高超的技术技巧而热烈鼓掌,也不会再受字幕左右,舞剧版的人物形象才可能鲜明起来。相对而言,为纪念梅兰芳大师诞辰 120周年,辽宁歌舞团于年底在保利剧院推出的原创舞剧《梅兰芳》效果不俗。该剧没有琐碎的叙事,却立住了人物。一袭白衫的梅兰芳“真身”与“生旦净丑”的内心视像以及四位女子“扮相”既相融,又各自独立;而当梅兰芳化身为仙女,翻飞的长袖跃然舞台他的艺术人生灿烂至鼎盛。在整部舞剧的构思和设计上,京剧的简洁和写意赋予了该剧灵魂,就连日寇也是黑色靠旗装扮的群像所指代。
此次 2014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的 7台舞蹈演出中,中央芭蕾舞团的作品占据了其中的 3台,颇为引人关注,这其中包括引进的罗兰 ・佩蒂的名作《蝙蝠》,中芭和外聘年轻编导带来的《新人新作》,以及迎来了 50周年庆典的《红色娘子军》。这几部作品代表着中芭建构世界强团“中国梦”的用心:一类是对世界芭蕾名作做出中国的演绎;一类是用民族化的芭蕾语言反映民族情感;一类是用不断更新的芭蕾语言来演绎人类共创、共享、共有的文化资源或者“全球在地化”的当代中国人的情感、故事和观念。《新人新作》部分舞作出自新春演出季的第五届“芭蕾创意工作坊”,彰显了 80后和 90后的年轻艺术家锐意突破自我的才华。上述做法不仅再次凸显中芭已经成为中国最具艺术品格的国家级舞蹈院团,也是开放的中国对世界芭蕾文化的贡献, “多元共生”的中央芭蕾舞团正在践行。
笔者认为,“主旋律”不只是革命历史或改革建设的宏大叙事,还有弘扬真善美的多元共生的艺术表达。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舞蹈舞剧作品光是故事动人、情感真挚、技巧高超、动作混化和大众文化类型的创作尤其关键的是内容和形态的契合,否则就会有生搬硬套、文化错位的嫌疑。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当代舞或民族舞剧的创作上,就连国标舞艺术表演舞也不能随意拼贴。
政府近些年对舞台艺术扶持的力度不小。在财政支持上,国家尤其支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也能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舞台作品。但是,好政策却导引出一种当代中国舞台剧创作的最佳路数,即:“周旋于艺术与政策,周旋于得奖与好看之间” [1],因此,文化“大繁荣”多呈现出一种“自我陶醉式”的卡拉 OK。此种模式下恐怕难以涌现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大家。
从作品数量或从参与人数来看,中国都是一个舞蹈大国,然而成为舞蹈强国,需要的是真正具有世界性的舞蹈“文化力”,国家级舞蹈院团无疑承担了重大责任。那么,怎样能彰显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呢?笔者认为,需要有效地进行艺术传播,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创作上如何提升作品的文化和精神内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艺术表达,在整体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上与世界优秀作品对话;二是思考我们的表演艺术如何能跟上传播时代的变革。
三、共享对话
2014年有两台国际性的东方意韵作品
杂、舞美现代是不够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引起了业内外不同的思考,它们分别是十月
国家大剧院舞蹈节上云门舞集带来的《松烟》,以及在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上沈伟带来的《声希之夜》。这也是年度两台最受艺术界普遍关注的现代舞演出。虽然不全是艺术家的新作,但因其渗透的不是直面社会的思考,也不是对经典文本的借题发挥,所以给观众带来了不同寻常的体验或考验,完全因人而异。品鉴林怀民作品,需要调动超感性臆想;而欣赏沈伟的跨界探索,甚至还需要借助理性思维。
云门舞集的《松烟》(2003)是颇能陶冶性情的作品,作品延续的是 2009年在国家大剧院初遇林怀民“行草三部曲”开篇舞作的灵动。中西贯通的技巧、气韵和声响,造就了林怀民的“身体书法美学”。这部《松烟》已不是身体与书法的临摹互动,而是抽离出着墨者当下心灵自由颤动的轨迹,犹如层次丰富而写意的“松烟墨”。不过,林怀民的《松烟》依循了美国先锋作曲家约翰 ・凯奇东方色彩的声响,源于“偶发”,舞者吐纳呼吸与身体步调皆精妙设计,是一种“限制中的自由”。此与书法美学相通,虽受笔划字形所限,却又透出自由灵动的精神,引人联想。欣赏林怀民的此类作品,需要亲临现场的心灵感悟,因为编舞、跳舞、赏舞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活动,人类学意义上的“气”、艺术境界的“象”与哲学境界的“道”达到了某种契合。当然,此类作品也会给人带来视觉和感知上的挑战,如果没有“聆听”和“观赏”的主动介入,加之平静到冥想境界的心态,怕是很难“忍受”这一系列作品。
10月,在世界享有盛誉的跨界编导沈伟携《春之祭》《声希》两部扛鼎之作首度与上海观众见面; 11月,又在京推出《声希之夜》。《春之祭》(2003)是沈伟在西方获得广泛艺术认同的作品之一。如果说,《春之祭》诞生后的几十年中,大多数版本仍侧重于对“春之祭”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祭礼阐释,与诸多向《春之祭》致敬的经典版本不同,沈伟则逾越了人文母题基因所限,在不规则棋盘般的舞台上,大胆探讨音乐肌理与身体语言的关系。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于东方“禅”学思想的理性探寻,解读空间很大。面对这样的作品,重要的不是去评判它,而是去阐释它。
沈伟在北京的演出原本名为“博物馆之夜”,综合了《连接转换》《静止的移动》《0-12》《声希》等多部代表性作品的经典片段重新编排而成。此次,沈伟专门为首都博物馆的环境打造,舞美部门和舞团舞者都为此做了长时间的准备。但由于 APEC峰会的原因,演出地点临时由国家博物馆调整为国话剧场。博物馆空间变回镜框式剧场空间,意蕴也随之改变。沈伟的作品强调完整的创作,要从动作、音乐、布景、服装等全方位观赏。其中,跨文化、跨领域、极富创意的肢体语言构成了沈伟独特的审美,而空间对于他的舞作而言,是一切审美开始的核心。虽然近年他在博物馆空间的作品中都有他多年前作品的影子,跟随“自然身体运动发展”(Natural Body Development Technique)而来的“用身体作画”的构思也成为其作品的复调,但是审美意蕴存在不同的时空里。看来,要在华亲临沈伟的实景互动演出,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了。沈伟还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未来的发展仍是开放的,一切变化可能会 “自然”到来吧!
四、民营舞团的突破
2014年,非营利舞团和营利性舞蹈企业都有了更重要的突破。作为独立现代舞人,王媛媛于 2008年创办了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如今,第一个五年过去了,舞团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凭借连续创作的 12部风格迥异的作品跻身于国际主流艺术平台。 5年前,媛媛的团队吸纳了所有前来面试的舞者; 5年后,媛媛的团队吸引了中国杰出芭蕾人才的加盟,比如在最新舞剧《夜宴》中扮演哈姆雷特的吴炎就曾是中芭的主要演员和港芭的首席舞者。 2014年,王媛媛及其舞团再次应邀参加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 (BAM)剧院“下一波艺术节”。这是全球最重要的当代艺术节之一,以当前世界最佳或最具有前瞻性的近期作品发表为主。巧合的是,在纪念鲁迅逝世 78周年期间,舞团在 BAM推出了《野草》,这是王媛媛对生存意识的大胆剖析,生命弱小却也不能苟活,为曾经这样的活着而大欢喜。
2014年,《云南映象》在国家大剧院推出了十周年纪念版,与此同时,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舞蹈演艺企业登陆新三板的公司。当晚我确实没见着什么舞蹈圈朋友,池座楼座满眼都是普通的观众,慕杨丽萍名而来,哪怕就是杨丽萍出个画外音,几句简单的云南方言,都会引起现场掌声。如今,《云南映象》虽已没有了当年的开创意义和审美突破,但这个作品十年如一日地保持了本真。十年间,杨丽萍如何保持《云南映象》的“原生态”品质和“衍生态”改编的变与不变,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杨丽萍的作品及其形象逐渐被打造成了精致的大众文化产品,它的意义更在于丰富了我们这个强调“一体多元化”的文化市场,“杨丽萍现象”逐渐发生着由“文化事件”向“娱乐事件”的转型。从市场定位的角度,更亟待思考的是,《云南映象》进入资本逻辑后对中国舞蹈行业的启示,比如:体制内外舞蹈机构及个人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市场对政府和舞蹈机构及个人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在杨丽萍及其专业操盘手的整体设计下,十年间,她也完成了从台前到幕后的转型。杨丽萍的接班人,虾嘎、杨舞、小彩旗等相继浮出台面,而且都具备了独挡一面的魅力。他们之间衔接得自然而然,让观众接受得也自然而然:杨丽萍并未被替代,只是转型了。第一个转型,她完成了作为独舞演员的转型,使自己有了掌控群舞和驾驭一整台作品的能力,成了总编导。第二个转型更为彻底,她完成了舞者的转型,使自己成为一个团队的灵魂人物:艺术总监。与“活到老、跳到老”,在舞台上真实展现年龄感与沧桑感的现代舞者不同,杨丽萍的舞蹈气质似乎永远属于“少女时代”,“知天命”的她的确缔造了这个神话。第三个转型仍是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杨丽萍作为艺术家正在向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价值转型。人的艺术生命毕竟有限,但品牌价值却可以是永恒的。杨丽萍,她一直清楚知道自己要做怎样的艺术,并坚定不移地追求。当年,她可以不受体制内赛事规则的约束,如今更希望她和她的投行团队不会受制于商业的资本逻辑,毕竟,艺术不是普通的商品。
五、剧场:令人敬畏的空间
每年,在京沪等地舞台上,都能邂逅世界一流的演出。 6月,洛杉矶舞蹈工坊首秀,献舞上海、香港、北京三地,带来了一套精致清透、简约却极富创意的“三合一”作品。 11月,全世界最著名的现代芭蕾舞团荷兰舞蹈剧场( NDT)带着五个小作品组成的集锦演出踏上了访华之旅(北京、上海和苏州)。此次演出不是他们首次来华,却是彻底褪去基利安光环的一次巡演,结果也证明了基利安缺席的 NDT仍然继续开拓在世界当代芭蕾的前沿。一团舞者的条件和能力都值顶峰状态,对观者而言,整个过程使人各自领悟情感间距,映照心灵深浅,身体的各种感官全部被调动起来。
2014年,还有一个特别的剧场现象。 3月,北京仍值春寒料峭,却已宣告冬天的离去。那晚,北京保利剧院座无虚席,舞蹈家金星携舞团登上保利剧院,上演两台现代舞专场《我和我的细胞在九宫格里 Have Fun》与《三位一体》。她说,她又一次回到 20年前起步的地方,由于高昂的场租,或许将是最后一次站在这个舞台上,言谈中传递着尴尬与无奈。与之相反,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堂吉诃德》和 “男子版”芭蕾舞剧《天鹅湖》都只选择在上海的剧场停留。天津大剧院的舞蹈演出也日渐被更多人认知,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剧场,不只是一个对外出租的场地,而是一个情感充沛、甚至凝聚仪式感的令人敬畏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