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当前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9-15 17:11: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当前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休闲农业在体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休闲农业发展呈现一片祥和的状态,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其暗藏的问题也得以暴露,因此怎样解决当前休闲农业发展,探究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发展途径,也已然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在体验经济视野下,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壮大,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当前休闲农业企业积极与旅游集团合作,两者合作共创佳绩,这种合作的方式,不仅提升了旅游业的业绩,也开辟了休闲农业旅游路线[4]。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4年1月,福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达到24个,同期增长了5个,在良好的发展趋势下,福建省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休闲农业的类型上,从全国整体休闲农业发展方向上来看,休闲农业逐渐向规模化与多元化方向发展,转变了从传统单一的发展模式。当前休闲农业的发展类型包括,观光果林,体验式渔业、农业生产、农业采摘(收获)、民俗文化休闲体验、体验式茶业等多种类型。
休闲农业在快速发展背景下,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包括休闲农业项目开展不合理,众多农业资源利用呈现不合理状况。在当前的休闲农业相关活动中,各项项目的展开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农家乐”等活动难以得到创新,致使旅游资源浪费,休闲旅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将会出现缓慢增长的状况。休闲旅游脱离农业文化。农业发展依附于农业的生产与劳作,在长期的农业活动之中,逐渐形成众多农业文化,例如传统的采茶歌,之所以农业艰苦的生产体验得到众多群众的喜爱,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业文化的依托,在农业文化的渲染下,休闲农业才得以发展与壮大。但是从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休闲旅游脱离了农业文化,各项休闲农业活动并未体现出地方特色,对于农业文化发掘力度仍显不足[5]。休闲服务水平难以达到实际需求。市场需求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而休闲农业作为服务行业,服务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前来消费,一方面希望得到质量较好的服务,一方面希望在实际的体验中得到人生与生活的领悟。但从当前的休闲农业发展来看,农业本属于第一产业,而休闲农业则偏向于第三产业,在这种跨维度上的转型中,农民的素质并未得到及时的转型,即使农民自身具备朴实祥和的形象,但是对于服务行业,与服务相关知识,农民仍然处于欠缺的状态,因此导致当前休闲服务水平难以达到实际顾客的需求。
二、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提升途径
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呈现出的相关问题不可忽视,本文认为想要提升休闲农业发展途径,需从几下几方面着手。
(一)统筹全局,合理规划
在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发展逐渐呈现出疲软的状况,基于此,应着手于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查找当前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分析其原因,统筹全局工作,之后对休闲农业进行规划。在当前休闲农业中,不难发展休闲农业与其相关的各项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旦出现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将会牵扯至当地整个经济的发展。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将休闲农业与当地经济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之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正式休闲农业发挥的地位,统筹全局,运营周边城市发展带动休闲农业的进步,在政府国际的大力支持下,合理利用当地的相关农业资源,创新休闲农业各项活动。改变传统农家乐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例如可根据游客情况,在农家乐的基础上,结合游戏的方式,将游客进行分组,设置多个游戏环节,让游客既可体验到农业项目,还可在劳动中,体验游戏的乐趣。还可利用周边旅游资源,建设相关的旅游景点,例如可组织游客到周边乡下、森林、湖泊等地进行旅游,增加相关的旅游项目,为游客更好的体验自然生活。但在开发相关旅游项目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可持续性的开发,在享受自然资源回馈的基础上,保护和爱护自然。
(二)加强农业文化建设
农业文化是农业在千百年迁徙与演变过程中凝结的智慧结晶,因此对于农业文化的建设与开发,可帮助休闲农业提升其发展绩效,扭转其发展困境。加强农业文化建设需着手于农业文化的特征,打造当地特有文化的特色。在体验经济视野下,充分挖掘特色农耕文化,在进行农耕文化建设过程中,可进行相关充农耕景观建设,例如农业体验园、农业观光园、农业培育园,明确各个农耕景观的作用,并对其中的农业文化进行接受[6]。例如转基因农产品,有些城乡人士虽听闻过转基因,但并未真正了解,因此可在观光中进行讲解,让人们了解到转基因食品的功效,转变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在进行农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当地特色农业文化。例如采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茶中可领略人生与感悟人生,而采摘茶时,也体现着一定的茶文化,例如采茶对于时间的要求,不同茶种对于茶嫩芽的要求与采摘手法也不同,在采茶中,一些民族要举行相关的活动准备,如服装准备、采摘工具准备等。这些活动准备中,各项项目的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应充分保护这些特色的民俗农业文化,与此同时,在建设文化时,也可利用周边城市,建立产业群效应,培育自身休闲农业品牌,以便于扩大当地休闲农业知名度,促进休闲农业更好的发展。
(三)定位于市场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市场需求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休闲农业的正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验经济视野下,休闲农业应积极定位于市场需求,转变其自身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在发展过程之中尤其注重提升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休闲农业在规模化发展中,需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即使为小型农家乐品牌其相关的经营人员也需进行服务教育,让顾客体验休闲农业生活,并非自租旅游,应在游客观光或体验过程之中,做好相关介绍与帮助工作。在当前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负面旅游信息屡见不鲜,对于休闲农业来说,亦是一个巨大考验,而分析其核心问题完全可以将其归类至服务领域范围当中,因此休闲农业旅游要想得到有效发展,重要的手段便是全面明确市场需求定位,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尤其着重注意儿童与老人的安全问题,在采摘的过程之中防止儿童与老人受伤,也是休闲农业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让游客既体验到回归传统农业的乐趣,也需让游客感受到现代化的生活体验,以便于在体验经济视野下,更好的提升休闲农业发展。
三、结论
关键词:农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发展质量;方法
一、布拖县农业发展现状
(一)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没有当地特色经济作物
补尔乡的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困境就是农村农作物的种植较为普遍,在有限的良田中,种植的还是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农民的思想也较为保守,都是按照季节来种植相应的农作物,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地理地形条件的限制,使得补尔乡的农业生产还是呈现出较为传统的特征,缺乏相应的特色经济作物。布拖县作为农业大县,布拖县的苹果在全国知名,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发展道路,但是对于补尔乡来说,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布拖县的特色苹果产业也不能在本地开花结果。
(二)农业种植主要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现代农用机器较少
对于补尔乡来说,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还是比较落后,多数还是采取人工种植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阻碍了农村的发展。补尔乡的农村在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植的时候,还是采取传统的种植方式,人工插秧、人工翻地、人工收割等。在农村,人均占有地很低,再加上田地较为分散,没有实现集中化,这也使得农业生产很难实现机械化。当地的农民年收入较低,他们也不愿意把钱用在机械化的种植上,一亩地从种到收,加上施肥打药,如果在采用雇佣机器的话,是一个不小的开支,所以当地的农民也不愿意支取更多的费用来从事农业生产。
(三)粮食种植没有实行规模化生产,产量低
在补尔乡,农民的土地是较为分散的,不利于开展集约化的农业生产,当地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活动,在农作物的种植上还没有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当地的农业生产可以说是靠天吃饭,收到气候、天灾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种植技术的落后,造成农作物的产量较低。
二、导致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补尔乡的农业发展确实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农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给予正视。具体来说就是外出务工人数多,劳动力少;当地政府重视度低、资金投入少、管理不够玩善;受气候、水利、土壤、地形等条件限制;农业种植技术落后,生产工具较传统化等等。
三、未来发展方向探索
针对上述补尔乡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必须客观理智的作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方法为促进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一)对当地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
在补尔乡,农田的总数量是固定的,农业的生产发展,无论是生产数量还是生产技术上来说,农民的素质和生产技能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水平。所以,要想改变农村的发展现状就必须提升农民的素质,提升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政府引领,组织培训。补尔乡作为民族地区,在发展中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这是客观事实,但是由于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民在生产种植中,接触到的科学技术较少,先进的思想较少,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政府强化认知,做好自身的服务,采取各种方法,加大ε┟竦呐嘌怠@用好种子站、农村村委会等,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的下乡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设置农业生产培训场所,有组织有计划的强化农民的培训工作。
(二)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的发展需要生产技术的支持,当下,全国各地都在解放农村生产力,无论是在种植技术还是在生产技术上都要力求创新,最大限度的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农业的发展关键是发展技术,提升产量。这里的技术包括育种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收获技术等。在水稻的种植上,要选择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作为育种的母种,育苗后选择长势较好的苗株,在插秧的时候可以采用机械插秧,实现机械化作业,收割的时候也是如此采用收割机进行作业,这样不但可以加快生产进度,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实现秸秆还田,提高土地的肥力。在施肥的时候,讲究科学施肥,按照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酌情适量的追肥,不宜过多,也不能过少。
(三)利用资金投入、税收、财政补贴等激励手段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现在的农村人更加的务实,他们会比较种地和外出务工等其他活动的效益,当下,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外出打工挣的钱远远大于农田种植带来的收益。为此,政府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提升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可以是物质性的奖励,也可以是思想上和政策上的鼓舞。在免除农业税之后,当地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发展实际,酌情的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来,作为种田补贴发放给农民,让他们感受到种田带来的利益,在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上都给与一定的支持,让他们尝到种田带来的田头。针对补尔乡的农业发展,当地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把发展农业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把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来做,只有专业才能加快补尔乡的农业发展。
(四)当地政府要加强管理、狠抓落实、让农业发展成果造福一方百姓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户的支持,但是并不仅仅是农民自身的事情,也需要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强化参与,完善管理,做好农业的发展规划。在补尔乡,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对农业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并且政府作为决策机构,可以从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高度去规划农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增加农民的培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政府也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崇善实干,狠抓落实。农业的发展不是单一的,政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深入农业发展,发展集约化的农业,提升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同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一条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四、结语
针对补尔乡的农业发展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对症下药,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对策,一定会加快农业的发展步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同时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业的发展,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农业经济论文3000字(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研究论文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发展水平会给我国的整体发展水平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也推动了农业信息互通的进行,切实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想要做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便必须解决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问题;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0.075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这种情况长期内都不会发生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切实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但是当前我国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想要提高农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必须做好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1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新时期,我国农业想要更好的发展,便必须将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水平。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1.1农民对于农业经济信息化不够重视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认知对于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若是农民能够认识到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但能够将信息化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还能够检验技术成果,帮助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存在的问题[1]。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知识水平较低,其对于农业经济信息化不够重视,农民一时之间很难接受和应用信息化成果,这也给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造成了较大阻碍。
1.2农业信息化资源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
我国农业生产紧跟国家的相关指令,农业经济信息化服务系统也已经建设得比较完善,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便是没有及时处理系统中的那些有效信息,这也导致了农业资源并没有得到较为合理的利用,这也影响了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1.3政府资金投入比较少
想要提高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水平,足够的资金投入非常重要。想要更加合理地使用农业经济信息化技术,不但需要农民提高其认知,还需要安装农业经济信息化的设备,只有这样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合理的发挥。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政府在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还比较少,很难满足相关设备购买和安装的需要,农业经济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也很难得到较好的发挥。
1.4农业经济信息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
农业经济信息服务的是农民,不同农民对于农业经济信息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想要让农业经济信息更好地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便必须增加农业经济信息获取的途径,让农民都能够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2]。当前,我国农村提供农业信息的能力还较差,农业网站报道的信息大都是科技类的信息,没有综合性地分析当前的市场情况,这也导致了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1.5专业技术人才欠缺
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做好信息化管理非常重要。但是就当前而言,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业信息化管理人才都比较欠缺,即便是具有信息化管理人才,其对于农业经营也不够了解。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我国从事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拥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知识的专科和本科毕业生低于5%,绝大多数人都是毕业之后自学的相关技术。并且工作的时候,相关人员也仅仅是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采集和相关的信息,并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这也导致了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最终会给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好地进行造成影响。
2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对于我国农业发展非常重要,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推动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笔者下面主要分析了做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希望能够给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2.1重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农民是农业建设的主体,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便必须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首先,必须做好宣传工作,通过电视和广播等形式来提高宣传的力度,让农民真正的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3]。其次,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加大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定期的开展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关的讲座,从而切实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此外,相关部门还应该给农民提供一些参与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去的机会,通过图书馆和文化站来做好农业知识普及工作。
2.2做好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
想要做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便必须通过当前的技术来进行资源的整合,将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比如,可以进行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这个平台来进行农业信息的共享,将平台和农业信息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还应该科学的引导农民群众,让其主动积极地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2.3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设备
我国农业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很多地区在农业生产的时候,主要依靠的还是人力,而在农业生产中,将先进设备运用进去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做到这点,政府必须增加资金方面的投入,确保农民能够购买和使用这些设备,为了帮助农民更好地使用这些设备,还需要做好培训工作,激发农民对于信息化的兴趣,确保其能夠准确合理地使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政府还必须完善资金监管制度,确保投入的资金能够运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去,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
2.4做好信息技术研发工作
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便必须分析当前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要,并从问题和需要出发进行科技研发,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存在的问题[4]。首先,政府需要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出来,政府必须重视农业科技研发,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更好的进步,并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其次,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在考虑到农民实际需要的情况下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
2.5做好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必须积极地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新时代农业工作人员的培养。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将多种培训形式运用进来,帮助农民切实提高其知识水平,确保其素质能够满足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其次,需要重视专门技术人才以及专门管理人才的引进,并通过高薪或者政府补贴等形式将人才留住。最后,必须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从而解决专业农业人才欠缺的问题。
3结语
农业经济想要更好的发展便必须将先进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国家农业想要发展得更加快速稳定,便必须全面做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投入更多的资金,将先进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将农业信息化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让其更好地为我国农业发展服务。
农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试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论文
摘要:文章论述了新农村建设要求下的农业经济发展,分析制约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优化
1、引言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的发展是困扰我国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核心。国家和政府对于农村的发展也持续不断提出各种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时期提出的农村发展战略之一,具体要求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而分析新农村的各项建设要求,都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所以本次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
2、新农村建设要求下的农业经济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要求下,农村地区进行农业经济发展,一是朝向信息化和科技化发展,农民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先进设备的应用也十分频繁,对于市场信息也比较关注,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二是实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这是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农业现代化体现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也体现出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相对于传统发展模式,可以更加快速的发展和挖掘市场,根据市场的要求进行发展,在关注农业经济发展持续性的同时关注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发展迈向新台阶。三是工业化生产,主要是农业合作经营制度的提出,提升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推动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经济产业机制的进步。在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农产品出现标准化生产,而且表现出农产品加工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农民的收入。
3、制约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
3.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发展比较落后
一是传统的小农户经营模式不适应现代化农业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当前农村地区表现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的情况,导致农村本身的劳动力缺乏,还大都是年龄较大的劳动力,具有丰富种植经验和技能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这就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比较落后,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的农田闲置问题,利用率不高。
二是农业生产企业发展水平不高。这应当是大部分农村地区遇到的难题。对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要想实现集群式发展,需要有龙头企业的带领,有品牌产品优势。但很多农村地区都不具备这些优势,虽然有自己的农业生产企业,但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无法带领小型农户之间形成合作组织,建立命运共同体,实现风险和利益共享,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3.2农业产业金融体系和产销联结机制水平较低
农业生产也离不开金融领域的支持,对很多农村地区,金融产业也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当前农业经济经历多年的发展,已面临转型升级,但是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缺乏资金的支持,导致农业生产存在一定阻碍。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发展比较滞后,没有形成有效的产销联结机制,无法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
3.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但是很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难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硬件设备支撑,导致农业种植效率和质量都不高,无法实现有效的发展。比如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比较老旧,不能正常运营,给农业灌溉等带来一定困扰。
3.4农业科技创新力不足
农村地区进行农业发展对于先进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一般都是遵循前人的脚步进行发展,不能积极进行自主创新,科技的力量难以发挥,无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提升。再加上地方上的资金有限,对于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较小,也存在一定阻碍。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4.1健全农业发展新机制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明确详细的要求,所以需要建立与之适应的农业发展新机制。一是要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目前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断流失,农业方面的劳动力缺乏,存在一定阻碍。因此要推动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提高闲置土地的利用率,明确土地开发和利用的责任方,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土地流转登记的全面性和自愿性,对该机制进行创新,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完善相应的制度。地方政府要强化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土地承包档案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用途的农村土地进行分类管理。
二是發展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地方政府要整合当地的农业发展资源,实现集约化经营,可以有效聚集资金和技术,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进行产业水平的提升。政府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对农户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土地流转承包市场的运行规范化,同时积极促进农业合作社等组织的发展,将农户集中到一起,发挥集体的力量,并进行技术培训和提升。
4.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对生态文明提出详细要求,这意味着进行农业发展要注意绿色和环保。因此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关注这一点。还有,当前农业发展更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限制了农业产业的扩张,使得收入较低,新时期要积极进行创新,建立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绿色农产品等,提升农产品竞争优势。二是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新时期,农村地区需要注意加强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高其附加值,这样既可以提升农业收益,也可以保证收益的稳定性。
4.3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地区还要完善适应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建设水平,对老旧的基础设施及时更换,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运维一体化管理,创新农业生产环节的因素。比如灌溉,选择新兴灌溉方式,提升灌溉效率,节约用水,比如滴灌。还要强化先进农业设备的使用,结合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形势,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代替人工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注重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作用;发展策略
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其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在现阶段,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因而要想能够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相关部门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
1农业水利工程的作用
1.1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业水利工程,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而农业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很多方面,如节水、灌溉以及防涝防旱等。农业水利工程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进一步的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还使得农业生产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1.2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农业水利工程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相关部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是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还是提升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不仅如此,当地政府在农村地区修建农业水利工程,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中避免出现旱灾、涝灾等状况;另一方面能够较好的保证农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进而改善农民饮水情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3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之所以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促进生态文明现代社会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不可或缺的保障系统;相关部门加快对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为农村防洪、供水、生态等提供了安全保障,因此,相关部门要不断的加强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2当前我国在农业水利工程上存在的问题
对于现阶段,农业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当前的农业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人员,其不仅综合素质较低,在技术上也没有足够的成熟,这是不符合水利工程的相关技术和要求。与此同时,由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工作环境基本上处于农村地位,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艰苦,福利待遇也不够高,因而大多数专业的人才都不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在近几年,根据相关数据研究得出,我国水利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占总职工的概率非常低,由此可知,我国严重缺乏农业水利工程方面的高技术型的人才。(2)我国农业水利设施不够完善。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在当前的水利设施上,大多都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修补的;另外,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水利工程来说,由于设施年限过于久远,并且没有得到相应的维护,使得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3)农业水利规范不够完善。对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其本身就属于一项比较艰苦复杂的工作,并且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当地政府在对水利工程建设上虽然大力支持,但是在资金上严重匮乏。对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农业水利工程的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保障水利工程正常的投入使用。
3农业水利工程发展策略
3.1进一步的加强整治
对于上述农业水利工程存在设施问题,相关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其进行整治,同时还要对一些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进行更新和改造。在改造的实际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能够结合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完善农田中的灌排体系。
3.2进行总体的规划
要想能够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发挥出其具有的作用,相关部门则需要根据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来制定科学合理以及可行的规划。具体来说就是先由市、县组织,在让各乡镇负责实施,编制灌溉区总体规划,来增加灌溉渠道和配套设施等。在此基础上,要保证不打乱自然排水流势以及能够科学合理布置灌溉区,如:在资源充足的地区,施工单位要科学选择沟、渠,然后新建一些灌区,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田灌溉面积,还为农民灌溉农田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通过总体的规划,使得相关部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农民灌溉农田投入的成本。
3.3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农业水利新机制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善农业水利工程新机制,我国相关部门要为其建设提供相应的财力支持,同时还要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要能够做好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宣传工作,通过这种宣传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热情,进而解决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人力问题。
3.4实施水利惠农政策
在实施水利惠农政策上,我国政府部门可以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区域来制定相应的惠农政策,比如,适当的增加农民的水费和电费的补贴,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农民在经济上的负担;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增加对水库管护财政的补贴,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更好的保证水库正常运转,还能够防止水库出现无水可用的情况。
3.5健全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
在健全水利工程体系上,相关施工单位要坚持规划顺应民意,进而能够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由面上建设,分散投入到集投、由单项逐渐突破到整体推进。力另外,政府要对农业水利工程不断完善进行改革制度,并会给与指导和意见,这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上遇到的各类问题只有建全并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才能提高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三农政策;农业经济;农业高科技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农业经济必须也要获得同步成长,但根据我国实际国情调查来看,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关系到我国国民收入,[1]因此必须对于农业经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在新形势下对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改善当前农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和设备,为农业经济带来良好的发展趋向。
1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目前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很多地区制度改革上并不完善,而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规模和产量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我国较为偏远的地区来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产量相对较低、成本低而且效益低的主要问题,这对于农产品生产质量来讲影响较大,与一些发展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同样,由于基础设备较为落后,并没有办法投入到目前经济生产过程中,设备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仅仅依靠人力投入,并不能够达到高效益的产量目标。
1.2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
针对农业生产方式来讲,目前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常常在经济生产方式上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因此,由于生产技术相对较低并不能够满足当前需要,很多地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要采用劳动力来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因此,这导致机械化大生产并没有落实到位。[3]除此之外,农业生产一体化的链接相对来讲十分短缺,农业生产经济和市场需求之间也不能够达到统一协调,导致市场抵制相对较差。
1.3缺乏农业资金和技术投入
目前对于农业生产来讲资金和技术投入至关重要,因此在劳动力上必须要注重资金的投入,而目前传统的农业资金尝试以人多为主作为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收入相对较低,而现在的农业经济是保持和促进发展的一大状态,所以各个地区之间必须要注重农业基金的投入。
1.4农业资源分布态势并不合理
由于农业资源分布并不良好,因此这成为当前农业经济良好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必须从地形结构上进一步分析,能够保证山地和平原之间达到均衡的状态,而在农作物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农业资源分配和发展模式之间具有较大差距,使得这种分配达不到均衡的目的,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1必须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首先,必须采用高科技的手段来对当前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进行改变,强化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大细节。[4]其次,在改善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农业耕作期间的机器进行更新或投入,对一些偏远地区的农业经济进一步支持,只有在国家和当地政府获得鼓励的前提下,才能够解决各项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加强定期维修或养护。同时,在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当前体制改革,很多地方农业劳动力相对来讲十分低下,这对于农民的收入和成本之间,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比例关系,而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材料相对较低,规模变化较大,所以必须要积极倡导农业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交流,只有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才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益,促进社会效益达到最终提升的目标。
2.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针对当前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来转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向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因此,经济社会体制和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对农业经济发展和模式运行不断匹配,只有在保证农业和经济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减少资金或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农业经济在社会体制发展下正常运行。首先,必须要对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当前农业经济水平,强化实施手段,促进农业实现多元化发展的目标。[5]其次,必须要注重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统一化发展,这对于农业和社会来讲是非常关键的任务,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更加开拓。最后,必须要将农业经济生态化发展,只有在发展模式上更加健康化和优质化,才能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2.3加大农业发展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
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注重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保障农业经济工作的开展。首先,国家必须要对农业发展提供相关的保障,包括各项农产品的政策,不仅有利于农业经济获得更长久的发展,也能改善当前农村经济体制和环境问题。其次,政府和地方必须要不断地重视农业经济资金的投入,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并开展多方之间的工作,从而能够发扬农业技术型人才提高农民自身的科技知识水平,而农民也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的农业知识,从而学会和运用当前的科技手段,保证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效果。最后,必须要加强对农业经济上带来相关的资金和技术监督,只有将各项技术和资金落到实处,才能够使其发挥最大的效果。
2.4改善农业资源态势
对土地制度改革来讲,必须要注重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保证我国实现可持续战略发展的目标,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各种农业资源之间的有效整合,从而使其能够突出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6]除此之外,必须要重视各项农业资源之间的合理分配,保证资源实现配置最优化,促进农业资源发展应用,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资源优势,而政府之间必须要注重资源节约问题,加强不断调配,缓解当前社会经济进步的态势保证,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
1.1土地资源大整合,规模化经营趋势加速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民非农就业和进城就业机会增多,许多农民不愿经营农业,或通过土地流转,或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土地资源的加速整合,由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种植向大规模集约种植转变[2-4]。如河南省舞钢市、济源市的土地流转规模达到土地保有量的30%以上,有些地区实现了整村、整建制乡镇的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2]。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2资本大注入,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闲散资金丰富,许多过去经营矿业、房地产和工业的资金纷纷抢滩农业,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大面积土地,通过资本密集投入发展现代农业,走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道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
1.3主体大转换,企业、农业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
逐渐成为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后,大多数小规模农户退出了种植业甚至农业,由农业经营者转变为劳务提供者或个体业主。农业经营主体由数量庞大的小农户向数量有限的农业企业、农业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转换。经营主体的大转换,为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以千万农户为基础的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变革要求。
1.4科技大支撑,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与传统农业发展不同,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注重产品产量和质量,还包括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目标,需要农艺技术、物资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资源利用技术、生态保护技术等多领域、多层面、全方位综合技术的集成应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具备了支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涌现出一批科技水平高、综合示范性强的科技示范基地,如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中鹤集团的2000hm2粮食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就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和生态环保技术集成应用的典型。
1.5功能大拓展,农业内涵更加丰富
随着大量现代资本注入和农业企业的发展,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以企业化方式管理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发展纵向向产前、产后延伸,横向向生态休闲及文化教育服务功能拓展[5]。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备展示、教育、体验、观光和休闲服务功能,甚至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体现历史农耕文明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大大丰富了农业内涵,拓展了农业功能,提升了农业效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
1.6园区大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全国上下都在把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各种农业特色产业园、农业休闲观光园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通过园区建设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路径和经验。在园区内,通过各种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应用,建立相对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当地现代农业发展高地和先导区,示范带动其他农区现代农业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各种现代农业园区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成功有效的途径。河南省现已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2家、省级园区8家,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
1.7产业大集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现代农业产业是涉及农业生产及产前、产后各产业配套发展的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农业规模化生产为基础,把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贮藏、物流配送和配套服务等产业,在一定范围内集聚发展,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产业体系的过程。产业集聚的企业越多、产业越全,产业体系越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从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看,凡是现代农业发展好的地方,都是农业产业集聚度比较高、农业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的地方。
1.8方式大转变,农业发展转型加速
随着农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速度加快。在生产上,农业加速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在经营上,农业加速向企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品牌化转变,小农经济加速让位于规模经济,农业在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经营手段、产业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在加速转变。由此可见,我国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的重要阶段。
2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利用的非粮非农化突出
唯利是图是资本的天性,产业资本注入农业,是为了抢占土地这个唯一没有资本化的资源。资本进入农业多半瞄准的是养殖、蔬菜、林果等高效农业产业,而不会热衷粮食这种低效产业,尤其是在当前土地流转成本较高的状况下,种植粮食作物盈利空间较小,风险较大,种植非粮作物的预期效益较高,也是大多数土地承包企业的选择,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土地的非粮化。另外,有些企业在土地流转后,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了生态餐饮、休闲娱乐甚至疗养休闲服务设施等,加快了土地的非农化利用。如此下去,必将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2.2产业选择盲目和布局随意
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可供选择的产业和品种十分有限,种植业中通常所说的高效农业主要是蔬菜、林果、花卉、药材、食用菌等农产品种植业,而林果、药材种植有较强的生态区域性,食用菌受较强的资源制约,并且各种农产品受需求总量和增长速度制约,不可能为快速发展提供足够的需求容量。企业经营农业,选择好项目后,往往是在哪里流转到土地就在哪里干,没有考虑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产品的适应性问题,对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缺少与大区域规划的有效对接,存在项目选择的盲目性和生产布局的随意性,一旦存在经营风险,会造成较大的投资和资源浪费。如2012年冬季,全国各地出现的露地蔬菜难卖的问题,就是设施蔬菜面积急剧发展,精细蔬菜供给增加,导致露地蔬菜积压的结果。
2.3失地农民的就业缺乏保障
土地流转要建立在农民离乡进城实现稳定就业的基础上,但在我国农民进城难以实现稳定就业,或部分处于隐形失业状态,土地流转的速度快于农民就业问题解决的速度。有些地方还存在强制流转的问题,一旦经济发展不能为农民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将出现大量农民无法就业的问题,从而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先解决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这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6-8]。
2.4农业服务方式转变滞后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土地流转需求日益迫切,农业经营主体的转换需要一批提业规划、运营指导、产品营销、技术综合服务的综合性公司。同时,面对千家万户要成立像日本农协那样真正属于农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信息、农业技术、生产物资供应、生产作业、产品销售方面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服务组织发育滞后,对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还处于自发状态,缺少政府的有效组织和规范指导,导致许多大企业流转土地后,不知道如何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广大种粮农户由于处于分散无助的状态,不能通过自身的互助合作解决土地科学经营问题。
3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3.1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划引导
现代农业是资金和科技集约投入的产业,其发展需要建设大量固定的水、田、路及标准生产设施,有些设施因产业而不同,如蔬菜和花卉产业发展需要建设温室大棚等,一旦产业落地,其用途便不可更改。但从各地土地流转用途看,土地用途很可能随土地使用主体的改变而调整,造成产业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甚至混乱。对此,必须加强规划引导,对于不符合农业总体规划要求的产业不予审批立项和流转支持,通过规划,合理引导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避免因布局不合理导致资源利用和投资的极度浪费。
3.2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调控
当前,土地大规模向非粮甚至非农产业发展,必将打破现有生产结构和格局,造成新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失调,尤其是蔬菜、花卉、畜禽养殖和休闲观光产业,其发展速度超过需求的正常速度,必将引起产品价格的新一轮剧烈波动。对此,一是应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监测统计工作,及时农产品生产和供求信息,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服务;二是强化农业生产和需求的变动趋势研究,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和主要产品生产预警机制,适时为产业发展亮出“红绿灯”,引导产业发展更加理性、科学;三是根据产业发展态势,及时调整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
3.3合理规范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但同时也不能过度伤害承包方的利益,这样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流转和产业发展。目前河南省土地流转价格增长较快,许多地区每公顷土地流转费用在15000元左右,有些城市郊区在45000元以上,流转价格超过了农民自身耕种收益,承包方只有选择发展非粮农业才有可能获得收益。对此,建议适度抑制土地流转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引导农民通过合理流转,保障长期稳定的收益和转入方利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粮食主产区应严禁流转土地用途非粮化,尽量减少向企业流转,可适度向种粮大户流转,主要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合作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保障粮食生产。
3.4稳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
稳定就业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土地流转后,失地农民的生活成本相应提高,解决农民就业,尤其是不愿、不能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唯一途径。一是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引导农民为职能转变做好心理和技术准备。二是利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加工产业的发展,为流转土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特别是土地流入的企业或农民大户,通过反租倒包或雇工,合理安排当地农民就业;并引导农民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解决农民的稳定就业保障土地流转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为土地转入经营主体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3.5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农业问题向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问题。中国几千年来的发展与农业息息相关,繁荣的小农经济为我国悠久的历史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农业领域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农产品面临着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作为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创建品牌、培育名牌已成为提升农产品价值及形象,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课题以上饶市品牌农业万年贡米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讨与研究如何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通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在分析和调查本地农业资源及农业品牌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得出现阶段万年县在品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万年县品牌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二、万年贡米品牌农业基本情况分析
(一)保护万年贡米农业地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由于万年贡米原产地面积十分有限,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其品质、成分组成往往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对于万年贡米的特定区域的农业地质环境和自然因素进行特别保护。
(二)逐步实现万年贡米“五统一”
万年县政府将万年贡米产业列为该县农业支柱产业。并且贡米生产企业逐步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广告宣传、统一价格、统一监督检查,按照规定的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加工。
(三)提升万年贡米文化附属价值
万年贡米目标定位做高端产品,突出文化的支持和引领,强调万年稻米的“进贡”身份,在众多大米企业的文化较量中,优势非常明显。万年贡米集团大打“稻作发源地“这一理念下,利用稻作文化把“万年贡”做成高端礼品米。
三、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纵观万年贡米的发展,其品牌化之路折射出中国当前不少品牌农业的发展状况,从对品牌农业的内涵、农业品牌的创建管理、品牌农业战略、品牌农业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等不同视角来研究品牌农业的发展不失为良好的角度,对我当前和今后的品牌农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品牌意识淡薄的主体多,有积极性的少;大宗农产品品牌多,特色的农业品牌少;从事初加工的品牌多,精深加工品牌项目少;农产品质量宣传的多,监管措施和可执行的标准少。许多农业企业和大户没有长远发展产业的谋划,创品牌意识相对淡薄,或停留于现有的品牌,不想也不愿去申报更高级别的品牌。不少龙头企业主要还是靠种养、卖初级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同类化、同质化还较为普遍。这都是万年贡米在发展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极大的制约了万年贡米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发现,万年贡米虽然历经悠久岁月,并依然保持贡米的地位,但知名度并不高,影响范围仅仅辐射江西及其周边省份的一线城市,在与其他大米的竞争中也没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四、针对万年贡米发展现状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
1.制定发展规划;首先万年县政府要根据绿色大米发展需要和全县大米产业的发展形势,制定出全县绿色大米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全县统一调配、部门各尽其职、分工协作的管理机制,确保绿色大米产业发展的有序、规范。
2.推动产业化经营;要将绿色大米产业发展作为全县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到全县一盘棋,县委县政府要协调好农技部门、粮食部门、企业和种植农户的关系,形成政府组织引导、部门各尽其责、订单收购的管理模式。
(二)万年贡米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