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风险管理意义

风险管理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4 17:27: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风险管理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风险管理意义

篇(1)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0引言

心内科收治的大多是病情危重的患者,他们一般发病较急,病情复杂多变,对他们实施护理是比较重要的。若护士对患者护理不当,不仅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还会使护患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本文将本院在心内科的住院患者应用风险管理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5年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其中60例作为研究资料,其中,男性患者为40例,女性患者为20例。患者的年龄为32—7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5岁。全部患者都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措施。

1.2方法

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内容为:(1)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这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根据本院的心内科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意外处理等制度,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2)提升护士的业务水平,要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养和技能,要对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使护士深刻的掌握核心技能,要随时保持应急的状态,医院要定期对护士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若有问题产生要及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进行解决,这样护士的服务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显著的提升了。(3)开展定期风险护理培训,使护士对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有所提高,拓展护士的知识面,完善护士的知识结构,针对心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护士要进行及时的分析,并及时找出潜在的风险,使护士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4)和谐护患关系,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护士要掌握科学的护理技巧,多安慰患者、鼓励患者,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进行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进行检验。

2结果

结果为:与实施风险管理之前比较,患者的投诉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在实施后都显著的降低了,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都显著的提高了,在病区管理、服务态度与规范性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就表明:在心内科为患者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的提高了,经过相关的培训与学习,护士的业务技能熟练了,面对风险事件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使护患沟通更加的畅通了,产生的医疗纠纷明显减少[1,2]。

3讨论

心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心内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是病情危急、复杂的,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心内科也是比较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科室,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是不利的。心内科发生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为:一些护士的法律意识不强,在护理中不认真履行“三查七对”原则,不按照相关的护理规范进行操作,还有的就是护士的操作技术不娴熟,或是护士的主观因素造成风险事件的发生。一些护士对与护患沟通的重要意义没有清楚的认识,平时不与患者进行交流,或是和患者说话的态度不好,语气生硬,进而产生护患纠纷。因此,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内科临床护理中意义是重大的,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对临床实践中的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处理、评价,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谐护患关系[3]。本文我们对本院收治的心内科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的一般资料,对这些患者我们实施了风险管理措施,对本科的护士进行了相关的培训指导,让他们具备较全面的风险管理知识与意识,然后他们就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去为患者服务,还有就是护士注重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态度要和蔼,语言要和气,让患者感受到温暖的力量,护士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信任护士,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我们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的结果为:护士在为患者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患者对护士的投诉率和护士发生的护理差错几率都显著的降低了。这就使得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患者得到了全面的护理。此外,在病区管理、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规范与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比实施前要高了许多,护士的服务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面对风险的态度也有了较好的转变,患者对护士充满了信任,护患关系达到了和谐。通过本文的研究证实,在心内科疾病临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取得较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艳.基层医院不安全易发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6):117.

[2]王德凤.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9):80.

篇(2)

关键词: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区域间交通运输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都客观促进了国内道桥建设行业的稳步发展。在我国道桥建设行业的长期发展中,加强对于各项管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坚实基础。目前,在国内道桥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中,造价风险管理的意义日渐凸显,而且得到各级政府、工程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及工程参与各方的高度重视。由于国内现阶段建设的道桥工程投资普遍较大,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受各类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所以在造价管理工作中极易出现各种风险,如果不能及时加强对于风险的管理,必将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与质量,甚至有可能造成工程资金利用效率的明显下降因此,在今后的道桥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各项风险的严格约束和管理,将工程项目的造价风险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并且积极制定各项优化组合管理策略,全面促进国内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1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涵义

在我国现阶段的道桥工程建设中,为了满足对于各项工程资金的合理控制与管理,并且尽量避免有可能出现的造价风险,加深对于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涵义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从专业管理角度进行分析,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指对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造成的项目造价决策误差进行系统的管理,并且将各类潜在风险的发生几率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涵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造价风险具有可能性和不确定性;2)工程造价方案实施过程与预期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3)准确估算出工程造价方案实际结果与偏离预期结果之间的概率。

造价风险管理贯穿于道桥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其大致可以分为: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验收等五个阶段。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保证各类造价方案的科学制定与合理实施,并且保证对于造价管理工作全过程的风险预防和控制。为了保证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国际及各级工程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订了具有代表性的造价管理方法和计价依据,以保障道桥工程建设中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决算等环节的风险问题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对于道桥工程建设中潜在的造价风险问题,造价管理部门一定要及时予以纠正,并且将相关资料和数据及时呈报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全面提升道桥工程项目的各项投资可以得到合理的应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意义分析

与传统的道桥工程相比,我国现阶段的道桥工程建设中对于造价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普遍将其作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项目之一。在道桥工程建设中,风险管理是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且一定要坚持持续性、动态性的原则,否则难以保证造价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在道桥工程建设中实施造价风险管理不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意外损失,而且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道桥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严格监督工程资金的使用情况,尤其是对于部分大型项目的风险必须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通过采取科学的核算手段和方法,全面降低道桥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风险。

随着我国道桥工程建设中对于造价风险管理经验的日趋成熟,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促使国内道桥工程建设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具体的风险管理体系与识别方法。但是由于国内部分道道桥梁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于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而导致各类造价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机制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急需得到解决和处理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同时,国内现阶段的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还存在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即为了减少工程项目人员的开支,部分施工单位大量削减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数量,客观影响了造价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但是从我国道桥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总体发展态势而言,对于造价风险的整体管理能力和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且有效促进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全面创新和发展。

3提升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效果的路径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道桥建设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适时提升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效果是极为重要的,而且对于全面发挥管理工作的意义也具有积极的影响。针对国内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的现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条路径出发来提升造价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

3.1建立以造价风险管理为中心的组织模式

在国内道桥工程的造价风险管理工作中,组织模式不健全的问题是普遍存在,而且对于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道桥工程建设中,一定要结合工程项目的规模、投入、工期等建立以造价风险管理为中心的组织模式,对于各类造价风险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分析与评价,并且充分发挥组织模式的协调作用,及时解决和处理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存在的矛盾,为相关工程造价风险控制制度与措施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同时,道桥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组建中,一定要合理设置相关机构,并且配备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造价人员,为项目参与单位提供专业的咨询及技术服务。另外,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人员还要明确自身职责,积极参与到工程造价风险的评估、分析与控制等工作中,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造价风险管理工作中一旦发现存在风险管理问题,造价人员一定要迅速将各类信息、资料进行汇总,并且上报至项目开发经理部,协助其进行造价风险的预防和管理,充分发挥自身监督与管理职能。

3.2实施动态的造价风险管理

在国内传统的造价风险管理工作中,普遍采取相对静态的方式进行管理,即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难以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造价风险监督和管理。在今后的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实施动态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在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综合考虑工作的客观规律性及社会实际需求性。由于道桥工程建设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多,其潜在的造价风险也是多方面的,因此,道桥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必须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并且随时跟踪和调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偏差情况,尤其是要加大对于重点建设项目的造价风险防范。

3.3加强造价管理队伍的建设

目前,在国内道桥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是阻碍造价风险管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道桥工程造价管理队伍的建设,就必须加强对于造价人员的专业化管理和培训,并且引导造价人员向专业化、全能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造价人员在进行道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时,不但要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而且要熟悉和了解工程设计、施工技术、项目管理、材料管理,以及相关经济法律法规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为实际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道桥建设行业也迫切需求一批可以为造价风险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专业造价管理人才。

篇(3)

关键词:地铁土建;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开始兴建地铁,地铁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土建工程是整个地铁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它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决定整个地铁工程的施工。那么,为了有效地确保各个城市中地铁施工安全推行,必须要做好其土建工程风险管理工作。

1工程概况

盘旋路站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路与东岗西路交口处,车站沿东岗西路东西方向铺设。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两组风亭。车站附属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明挖基坑内设钢管支撑。明挖法附属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结构外设置外包防水层。1#出入口位于盘旋路什字东北角,长度70m;2#出入口位于西北角,长度68m;3#出入口位于西南角,长度136m;4#出入口位于东南角,长度138m;出入口截面尺寸6m×3.2m,埋深3~6m。1#风亭位于什字西北角,2#出入口旁边,建筑面积约750m2,埋深4.8m。

2地铁土建工程风险管理的意义

当前我国各大城市的地铁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着,但在地铁工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并且展现出了以下特征:一是深度大。地铁修建的盾构井基坑、车站和竖井等,深度最高达到35m。二是密集。地铁工程多修建于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区域。三是施工面积大。因为地铁工程的施工量较大,在施工时很容易出现问题。以上的工程特征导致经常有安全风险存在于地铁工程中。所以,应加强地铁工程风险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够及时的弥补监控信息系统数据来源不足问题,及时地找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有益于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便于找到更好的方法去施工建设。

3地铁土建工程风险管理的对策

3.1把控好项目的关键点和切入点

加大力度管理地铁土建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应从工程初步设计、招标设计和图纸设计等阶段入手,科学的评估和监控隧道、高架桥施工、四周环境和建筑物等重要管线。按照地铁建设时各条线路的基本特征,根据地铁线路穿过区域的差异性以及地质条件的不均匀性,应从多重角度入手对上述监控项目进行监测。所以,需要因地制宜的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在重点工程和难点工程的基础上,分析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系数、划分安全风险等级、辨别风险源,然后将风险管控对策制定出来,对施工项目展开安全风险评测。将整体性的安全风险评价报告制定出来,通过整体设计审查核定,确保在源头控制风险。

3.2构建清晰的评价体系与技术标准

风险管理属于一门技术型学科,在开展土建工程风险管理工作时,首先要对地铁新线工程可操作的要求给予满足,从而将智能化的系统构成构建起来。3.2.1构建风险评估体系、专家咨询体系、风险预测预警系统和资料管理系统可以说这些体系是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在构建评估软硬件系统和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前,需要先开展市场调研,就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正建经验、现有网络基础和已完成地铁线路结合起来,从设计、勘察阶段入手,科学的掌控地质、环境、建筑物、技术等风险。3.2.2把工程资料库构建起来,编制风险摘要按照当地的地质条件和勘察设计结果的不同特征,在开工建设各个工点前,需要同监理、业主、设计和承包商的进行交流,将风险摘要提前编制出来,控制其中的重点环节。3.2.3评估标准的研究制定评估标准的研究制定需要将风险等级的规划难点和重点工作做好。因为有很多变化因素容易出现在地铁土建工程建设中,难以把控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国家的有关标准要做到具体化、标准化。3.2.4前瞻性预测工程环境的影响分析与摸查周边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等重要管线,将保护方案提前做好,尽量降低开裂、沉降事故的发生概率。

3.3正确地识别地铁车站施工风险

所谓识别地铁车站施工风险,就是要细致的了解和掌握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各种风险因素,把施工中所遇到的各个方面弄清楚,通过多样性的方法评定风险类别。因为地铁土建工程具有复杂性、耦合性和隐蔽性的特征,进行风险识别的主要目的是简化施工期间的复杂风险因素,按照层级划分,将有利于分析的因素构建起来,为分析和评价风险打下基础。通常有以下三个问题存在于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风险中:一是施工中存在哪些风险因素;二是这些风险因素会诱发何种事故问题;三是这些潜在风险所面对的处理模式。3.4控制与管理重大危险源3.4.1深基坑开挖一是将针对性强的基坑施工方案制定出来,对施工方案进行开挖节点和评审验收,提升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二是科学的开挖基坑,认真地执行开挖与开槽令制度,依据时空效应去开挖,保证及时有效的完成开挖施工。三是加强基坑施工期间监控量测工作,贯彻信息化施工,准确及时的反映基坑状态,防患于未然。四是加强基坑巡视工作,基坑施工期间24h进行巡视,确保发生情况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3.4.2临时用电一是综合采用TN-S系统和漏电保护系统,组成防触电保护系统,形成防触电二道防线。二是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下方施工、搭设工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配电箱、开关箱要合理设置,避免不良环境因素损害和引发电气火灾,其装设位置应避开等。三是按照“一漏、一箱、一机、一闸”的原则施工建设,科学的设置开关箱、配电箱,防止不良环境因素诱发电气火灾,损害环境,并且远离高温、潮湿、水溅以及易燃易爆物、污染介质、外来固体撞击、强烈振动等因素。3.4.3物体打击及高处坠落一是施工期间所应用的龙门架,一定要将科学的安装与拆卸方案制定出来,依据科学的顺序去安装与拆除,将有效齐全的设备配置出来。在工作前,细致的检查验收断绳保险、超高限位和制动装置,确认有效合格后,才可以应用到工程中。二是脚手架外侧边缘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脚手架搭设前一定将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编制出来,满铺操作层的跳板,并将安全立网踢脚板或防护栏杆设置出来。在脚手架搭设前,应该向工人进行详细的交底。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意识管理;医患纠纷

手术室接诊患者多为病情危急者,风险较大,做好风险管理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规避风险,还可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1]。本研究就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手术室患者75例,按照数字分层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管理组37例和风险管理组38例。其中常规管理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20~75岁,平均(38.34±5.18)岁;体重42~82kg,平均(63.24±1.28)kg;护理人员15名,均为女性,年龄23~45岁,平均(30.34±2.32)岁;中专、大专和本科学历分别2例、8例和5例。风险管理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19~75岁,平均(38.25±5.28)岁;体重42~82kg,平均(63.12±1.28)kg;护理人员15名,均为女性,年龄23~44岁,平均(30.17±2.09)岁;中专、大专和本科学历分别2例、9例和4例。两组患者、护士基线资料经χ2检验、t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常规管理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①风险意识提高: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医疗纠纷个案分析和安全信息通报,注重护士风险意识的提高和慎独精神的培养,提高医德,加强对护理安全制度等的培训和考核,强化护士诚信度、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增强风险意识。②科学排班和人员专科化配置:根据手术量实施人性化合理排班,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减轻护士疲倦感。根据手术类型配置专科护士,确保护士具备丰富的专科护理经验,了解手术仪器操作和保养知识,积极开展专科新技术和新业务,提高专科护士手术配合熟练度,减少因业务不熟所致风险。③管理理念“零缺陷”和质量持续改进:要求护士一次性做好事情,减少或消除手术隐患,从根本上改进护理质量,并实施自我考核,以不断进步。全程监控护理质量,确保每个环节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制定工作差错预防措施,减少护理漏洞。在手术室护理中融入持续质量改进理念,以现有护理为基础,随时分析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护理质量。④加强培训:建立基础培训和专科培训体系,专科组长负责实施,护士长负责监督和考核,定期由专科组长、医生和业界优秀人士进行授课,确保授课内容的新颖性和临床实际性,注重护士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全面提升。⑤奖惩制度:定期考核护士手术室风险管理水平,重点检查工作薄弱环节,以便更好地改进。对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对表现不达标者给予处罚,以提高护士的积极性。⑥急诊手术的合理安排:急诊手术应优先安排,急诊手术护士不受上下班时间限制,均应积极参与,避免人力因素延误手术时机。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①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手术护理操作技能、手术室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文书书写质量等,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2]。②护理管理满意率:满意率调查表出院前发放给手术室患者填写,调查表满分10分,得分≥9分说明手术室患者非常满意;7~8分说明手术室患者比较满意;<7分说明手术室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③差错率、风险率、纠纷率。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护理管理满意率、差错率、风险率、纠纷率以%表示,行χ2检验,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护理管理满意率比较: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满意率比常规管理组高,其中,常规管理组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0例,不满意7例,满意率81.08%。风险管理组非常满意23例,比较满意15例,满意率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95.44±2.55)分比常规管理组(83.23±7.66)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错率、风险率、纠纷率比较:风险管理组差错率2.63%、风险率2.63%、纠纷率0,比常规管理组的13.51%、10.81%、8.1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手术室为高风险科室,存在不同护理风险,无论是手术配合还是术前术后护理操作,均强化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尽最大可能控制和减少护理风险。通过护理风险意识管理的实施,可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护理风险和差错,减少医患纠纷,还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升[4,5]。手术室风险意识管理的实施,可从护士意识强化、排班优化、培训、考核、奖惩、急诊手术管理、“零缺陷”和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优化管理,将风险意识管理和质量管理紧密相连,不断识别潜在风险,并给予预见性处理,优化薄弱环节管理,将风险控制至最低,意义重大[6]。本研究中,常规管理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结果显示,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率、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常规管理组高,差错率、风险率、纠纷率比常规管理组低,和王红艳、雷涛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7,8],说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护理管理风险、差错,提升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减少纠纷发生,对维护医患关系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娟 金花 单位: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王万叶.浅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24(7):139-140.

[2]付兴娟.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21(15):3420-3421.

[3]苏临英.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418-2420.

[4]周爱丽.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6(8):524-525.

[5]杨亚琼.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5(12):126-127.

[6]许颖.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8(5):375-376.

篇(5)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制度

据瑞士Sigma统计,从1978—1994年16年间,世界上有 648家保险公司破产,尤其是1996—2001年,保险业高度发达的日本连续7家生命保险公司破产。在我国,标准普尔在《中国保险业信用前瞻2006—2007》中对我国保险业风险的评价是:无论寿险还是非寿险的行业风险依然较高。这给我国保险业敲响了警钟:保险公司在经营风险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美国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提出的全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对于我国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保险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保险公司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可以起到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和企业经营战略有效实施等重要作用,因此,是否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是衡量保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保险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险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表现为客户保险需求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基于其全球经营业务在世界范围内安排其风险管理与保险计划;另一方面表现为保险人通过国际间的保险资本运作、对冲机制、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满足巨灾保险、金融风险管理等迅速增长的需求,在国际范围内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真正意义下的自保公司,70年代由荷兰人首创并迅速风靡全球的银行保险,80年代人寿保险业出现的以万能寿险和变额寿险为代表的产品创新,90年代出现的保险风险证券化以及大量新型风险转移工具,特别是近年来,处于前锋地位的保险人、保险经纪人、政府保险机构及民间保险组织,如安联保险等,已经在综合风险管理(Integrate Risk Management)、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s)等新型保险产品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保险保障的范围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可保风险范畴,从而预示着未来保险业的革命性变化。

(二)保险资金面临的投资风险越来越大

随着金融市场的创新与融合,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逐步拓宽,可投资品种逐步增加,从普通的债券投资发展到权益类投资、从国内市场拓展到境外市场,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业资金面对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复杂。例如,寿险保单存续期一般都长达20至30年,相应的在资金运用中要考虑20-30年存续期的投资与之相匹配。投资于固定收益资产的寿险资金,对利率的变动非常敏感,市场利率的微小波动会导致资产价值的较大变动。据统计,到2006年8月,债券已经成为保险资产配置的最主要工具,投资规模已经达到8777亿元,其中,持有国债和金融债余额分别达到3 674亿元和 2 416亿元,债券资产占保险资产运用的比重由2001年的 28.4%上升到2006年的55.2%,保险公司持有的企业债、银行次级债、国债和金融债的余额分别占总余额的69.6%、45.5%、12.1%和11.6%。在央行上调利率、国债等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投资风险显然还在加大。投资效益低下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经营的稳定性。据测算,1999年以前的保单会导致我国寿险业利差损每年增加约20亿元,到2004年底寿险业利差损总额超过 720亿元,占到行业总资产的9%左右,即便各寿险公司将全部业务盈余都用于弥补利差损,也需要10年的化解时间。而权益类投资,包括金融衍生物投资风险巨大,给许多公司带来几亿、以至几十亿金额的损失,如德国哥达保险公司、克罗尼亚保险公司、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伦敦巴林银行等。因此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资金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全面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保险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随着金融保险市场的日趋深化和扩大,各保险机构之间的竞争也从原来的规模扩张逐渐转变为内部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的竞争,从而导致了保险企业的经营理念的深刻变化,使全面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保险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从世界范围来看,风险管理正在从传统的“点对点”式的管理走向全面的、一体化的管理。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内控和风险管理模式有英国的Cadbury、美国的COSO和加拿大的 COCO,特别是美国的COSO模式从理论到操作方法上阐述了一整套完整的全面企业风险管理框架。William J.Mc·Donoush所称,“内部控制将对投资者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因为稳固的内部控制是抵御不当行为的头道防护线,是最为有效地威慑舞弊的防范措施”。2005年,保监会制定《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2006年,国资委制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对于推动保险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保险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近几年来,国内保险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和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方面有了一些进展,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存在着严重的“竖井效应”。二是没有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框架。大多数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没有贯彻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许多关键控制点形成所谓的控制盲点,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多维、多视角、跨时点的风险监控体系。三是风险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出现了许多违纪违法的现象。因此,只有从我国保险公司的实际出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技术,特别是应该使CO— SO框架成为保险公司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标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缩小我们在风险管理方面与国际上的差距,才能够增强保险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使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

二、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内涵

篇(6)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摘 要】目的:分析风险护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 年1 月-12 月我院未落实风险管理措施(对照组),2013 年1 月-12 月在我院护理科开展风险管理(实验组),观察管理效果。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我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跌倒、坠床、误吸等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0%,患者满意度为95.0%,与去年同期的12.0%、83.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还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在医院各科室应用、推广。

关键词 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对策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也日益增多,做好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我院于2013 年1 月~12 月应用风险管理策略,收效颇佳,临床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2 年1 月~12 月我院未落实风险管理措施(对照组),2013 年1 月~12 月在我院护理科开展风险管理(实验组),分别抽取两组100例老年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实验组:男女比例55:45,年龄62 ~ 77 岁不等, 平均(70.32±2.58) 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54:46,年龄61 ~ 78 岁不等,平均(70.41±2.57)岁。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对比基线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 风险管理对策

1.2.1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安全护理管理原则,制定老年患者意外防护护理措施及意外处理护理流程,为各项风险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成立安全护理小组,小组定期检查、督导、评估安全措施实施效果。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

1.2.2 加强预见性管理

为老年患者配备安全防护设施,合理摆放病房物品,保证地面清洁、干燥、无障碍物;浴室、厕所设置防滑垫,拖地时放置防滑标志;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巡视次数,为烦躁患者上床栏或约束带;护理人员积极与老年患者交流、沟通,沟通过程中向患者灌输行为管理知识,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若患者睡前曾服用安眠药,让其完全清醒后再下床,减少摔倒;若患者应用了降糖、降压、利尿药,应告知患者缓慢变换,预防低血压。

1.2.3 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监督、记录、反馈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立即纠正并解决,最大限度挽回损失,减少患者伤害。此外,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定时、定量供氧,避免氧中毒,还应无菌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禁止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1.2.4 其它风险管理措施

除生理护理外,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争取做老年患者的知心者、倾听者、依赖者、保护者,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完成治疗。

1.3 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应用前后,统计我院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并进行临床比较。

1.4 数据处理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1.0 录入、处理各项资料,计数数据,X2 检验,以[n(%)]表示。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入选病例坠床、褥疮、烫伤等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后,我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跌倒、坠床、误吸等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0%,与去年同期的1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入选病例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后,我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0%,与去年同期的8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人员应树立正确的医疗护理风险意识,不断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社会、医疗、护理氛围。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风险管理后,我科患者跌倒、坠床、误吸等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提示风险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应对能力,增强护理队伍的抗风险能力,降低患者跌倒、坠床、误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医院综合竞争能力。

护理人员在非抢救时间执行医师口头医嘱、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随便议论患者病情、护理人员不能预见性防治褥疮、坠床等均可引起护患纠纷,危害医院形象。风险管理是一种程序,做好老年患者的风险管理工作,能有效避免或减少患者、医生或护士所受伤害,保证医疗效果,减少医疗事故。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收获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包英连.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 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3,10(21):3-4.

篇(7)

目的:探讨注射室建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后患者满意程度与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以我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一年内的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是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一年的有关数据,对照组是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钱一年的有关数据。

结果:观察组建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后非常满意者占21.02%(3948/18783),满意者占54.53%(10243/18783),不满意者占16.96%(3185/18783),非常不满意者占7.09%(1407/18783)。对照组未建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后非常满意者占9.84%(1968/20762),满意者占33.84%(7025/20762),不满意者占33.59%(6974/20762),非常不满意者占23.09%(4795/20762)。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临床应注意注射室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其效果显著,对护理工作贡献很大,值得推荐。

【关键词】

注射室;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注射室每天需注射或抽血的病人很多,护理工作并不轻松,护理人员必须在紧张,复杂的工作中做到有条不紊,不然就会发生纠纷,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护理风险是一直存在于整个过程,包括配药,器材,操作以及抢救等步骤[1]。护理风险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注意护理的质量[2]。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势在必行,为保护护理环境,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做好基础,减少纠纷。本文主要对比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前后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时间2013年为界,把前后一年的注射室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例来源于2012年1月至2013年与月在我院注射室进行一系列操作的病人,包括注射人数9028人,抽血人数11734人。观察组病例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4年与月在我院注射室进行一系列操作的病人,包括注射人数8386人,抽血人数10397人。

1.2研究方法:

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照组注射室注射完毕或抽血完毕的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做出的评价。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观察组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后注射室注射完毕或抽血完毕的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做出的评价。比较两组情况。

1.3疗效评价

通过病人的主观感受做出的评价,评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x2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效果对比

提示建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纠纷减少,护理质量提高。

3.讨论

护理是指护士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护理风险是指由于护理人员的失误或患者的不配合而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3],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则是针对护理风险而出台的一些列严密管理计划,可有监管人员和相关机制组成[4]。注射室是基础护理平台,每天需注射或抽血的病人很多,所以要更加注意护理的重要性。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注意沟通技巧,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互相信任。近年来,由于人文关怀的实施,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大大增加,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比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发现,观察组非常满意者占21.02%(3948/18783),满意者占54.53%(10243/18783),不满意者占16.96%(3185/18783),非常不满意者占7.09%(1407/18783)显著高于对照组非常满意者占9.84%(1968/20762),满意者占33.84%(7025/20762),不满意者占33.59%(6974/20762),非常不满意者占23.09%(4795/20762)。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明建立实施注射室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显著意义,患者满意度增加,护理质量提高。有报道表明护理风险的管理根本是从人文关怀出发,做到医患互相信任,自然会提高患者对护理及医疗的满意度,也会促使护理质量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注射室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是必要的,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苏海形 单位:浙江台州市临海市河头中心卫生院

参考文献

[1]孙文果,樊国爱,高海洋,等.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4):2168-2169.

[2]刘琼,张玲玲.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构建[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7):369-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