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4 17:27: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考历史必背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

篇(1)

语文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学好的科目,有人认为学习语文很容易,不用过于认真的对待。其实不然,语文虽然不是一门难学的科目,但也绝对不是一门好提高成绩的科目。

首先,自己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就必须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我会多掌握一些词汇的读音和字型。

然后,课本上必背的诗句一定背过,多读一些文言文和散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最好,好好写BLOG,嘿嘿!锻炼自己的写作的能力。

高考目标:100分以上

数学

其实初中时的数学成绩还算OK了,中考时还考了100多分,不过初中时的函数就学的不太好,以至于高中的数学成绩会直线下滑,高中数学函数知识应用的比例很大,所以自己在很多章节里学习都很吃力。

今后我上课时一定好好听讲,课下多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将函数这一部分的内容弄懂、弄透,并且在最后的系统复习里,抓住重点,让自己的数学成绩有一次飞跃般的提高。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英语

英语一直就是一门很让我头痛的科目,不过自觉得还是一门很好学的科目,只不过成绩一直不理想罢了。初中时的英语糟糕透了,中考竟然还不到50分,其实初中时在英语上花的财力和精力很多,只不过自己不喜欢背东西。从初2起,我就经常请Hometeacher上课,毕业的那个暑假里,更是天天看英语,用2、3个月的时间搞定了那6本English,不过高中的英语学起来还是那么吃力,但我明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背单词。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地理

可以说是我认为最好学的一门课,上课不曾认真听过,考试也都会,成绩也不差。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学习态度可不好。

今后在地理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多做题,将题与图结合起来,用思维在大脑里编制一个地球,便于自己更好的学习地理。

高考目标:90分以上

历史

我对古代史和外国近代史的学习还算OK,只不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还不够透彻,大脑里没有一个系统的结构,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很理解很混乱。而且自己在材料题和简答题上丢分很多,主要是课本上需要背的东西总是记得不牢固。

今后着重对中国近代史进行系统的复习,课本上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一定记住。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政治

在政治的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在历史上的问题很相识,都是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不背。在考试时尤其在客观题上,丢分很多。

篇(2)

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学习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学生在思想上应该有清晰的认识。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列举关于积累的古诗词,学生能举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句。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后搜集这方面的名句和典型事例。学生又搜集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等名句,以及王国维、鲁迅、茅盾、钱钟书等国学大师善于积累的故事。通过此类活动,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磨刀不误砍材功”,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二、授之以渔是关键

实践证明,积累不仅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笔者在讲解积累的重要性时,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1.怦然心动——多读美文

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无心浏览是他们常见的学习形态。笔者告诉他们: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这里特别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以背诵为例,放声朗读就是自创语境,就是要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放开嗓子高声朗读,其声韵铿锵、音韵和谐,既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又能给人以高雅飘逸的美感,何乐而不为?朗读中,我们体味到作品的意境,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自己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知是人之境还是我之境。“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这是 清代学者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做的总结。积累,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材料,可以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引导学生大力进行积累,让生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感情专一——宁精勿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本就是学好语文的基本之道,但现实中受诸多条件限制,博览群书变成一种奢望。针对此现实情况,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先从高考要求的高中14篇、初中25篇必备篇目入手。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这是积累的前提,确保学生不因错字在名句填空中失分。除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外,还要求学生将所背课文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都熟烂于心,自觉进行积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将课文脉络思路、主旨、写法、表达技巧等了解得一清二楚,并尽量运用到诗歌鉴赏和作文中。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常会出现厌烦、怀疑实效等思想倾向。对此,笔者除了继续讲“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的道理外,最主要的是进行示范和引领,解决学生“积累这些有什么用”的困惑。日常生活语言运用到高考应试作文的例子俯拾皆是,在示范时要注意趣味性。

3.永不分离——时时背,时时用

学习贵“精”,贵“恒”,积累当然也不类外。积累过程“前学后忘”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忘并不可怕,只要你不断“温故”,就能达成“知新”的目的,积累最忌讳的是突击一阵子,而后束之高阁。当然,积累只是手段,运用才是目的。教学实践中,常发现“大饼挂颈人饿死”的现象。讲文言文时特殊句式时,学生常会不知所云,其实早已学过,只是不会迁移运用。因而,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相似的例子。文言文教学,就从高考必备的高中14篇中找例子,时时揣摩,时时积累,量变到质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文言文阅读水平定会大幅提高。

在运用方面,教师要加强引领和示范。语言运用和作文这两大领域大有作为,要引导学生时时用。笔者做了这样一个示范:笔者被临时召唤参加一会议并要求即席发言介绍教学工作经验。笔者头脑高速运转,从积累的比喻宝库中找了四句话做提纲:

(1)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强调爱生。

(2)牵着蜗牛去散步。强调耐心。

(3)不要开错窗。不同窗口不同景象不同心情,强调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4)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强调团结合作。

篇(3)

关键词:历史课;效果;品位;立意

一节好课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要有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是的,这是必需的条件之一。但一堂好课更应该有品位!何谓历史课的品位?我认为就是要实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从历史专业教育向人文素养教育的转变”。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堂课必须有凝聚课堂的灵魂、核心理念,甚至可增加几分学术宽度和“历史味”,也是这节课育人本质的体现与升华。正如聂幼犁先生说道:“一个好的,负责任的课程不应该只看到学生知识与技能层面的进步与扩张,而应当深入其过程与方法的谐振与自觉,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与升华。”我想,一节课其课程立意恰好诠释了这个目的和精髓!

所以一堂课有了好的立意,也就有了灵魂,有了品位!有了品位的课才能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并应用历史。“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历史课堂要产生“流之远”的效果,应在“教学立意”上下工夫。

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收益匪浅。以下三个例子是我在进行课程设计中通过课程立意来提升课堂品位的尝试。

尝试一:《封建智慧的结晶?千年难醒的噩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封建智慧的结晶?千年难醒的噩梦?――专制时代晚期的专制形态》是我参加成都十万教师大比武的一节市级公开课的教学立意和设计。《专制晚期的政治形态》是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的第四节课,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很显然,课标不仅要我们通过典型事例了解专制晚期的政治形态是什么,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更要我们认识这种政治形态对中国社会和文明进程的影响。

由于14~18世纪世界的潮流是走向近代化:即工业化、民主化、科学化、城市化。而中国却继续在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沉沦,并带着这种极端落后的面貌走向近代。因此,对于明清,特别是前的政治生态,长久以来学术界基本持全盘否定的态度。然而,当我们站在具体的历史阶段,以体验者、同情者的角度来回顾这段历史,也许我们会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也许更接近历史的本真。故我在阅读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章后立意为“封建智慧的结晶?千年难醒的噩梦?”从而使本节课不仅让学生看到专制和皇权极度膨胀,并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是封建落日的余晖,中国千年难醒的噩梦。也看到它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第三个中国“封建黄金时代”的到来,是我国一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智慧的结晶。我们看到,“军机处的办事效率,清朝的法规章程建设,对边疆有效的管理,清朝城镇经济的繁荣”都体现了超高的统治智慧,对今天我们国家的建设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此,本节课结束我运用到了这么一段话作为升华:“真正的治国之道和制度创新,是以人性为主体,以尊重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大发展和谐与统一为目标,同时追求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自然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尝试二:《荒野雄狮的文明智慧――拿破仑时代的欧洲民主》

《荒野雄狮的文明智慧――拿破仑时代的欧洲民主》是我在校内的一节展示课。内容是人民版选修二专题三第四课《拿破仑时代的欧洲民主》。本课我的立意是:基于历史应该是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历史只见事不见人不叫历史,历史应当是通过活生生的人来展现的。这节课涉及的历史人物是学生最熟悉和感兴趣的“政治明星”。但粗略地读一下课本,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因此本课的具体立意是“荒野雄狮的文明智慧”。这样一个标题和立意首先能迅速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充满“历史味”。

因为拿破仑刚出生时其父亲为他取的意大利名字“拿破仑”,就是“荒野雄狮”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转变以前对拿破仑仅有“战神、英雄、皇帝”这样的印象,看到他还是文明的推动者,特别是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民主文明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说法国大革命只是对法国进行了初步改造,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那么拿破仑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特别是《拿破仑法典》则开创了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实践模式。

正是确立了这个课堂的灵魂,我在对本课的详略、重难点处理就显得游刃有余!

尝试三:《文明冲撞下的突围――近代中国顺乎世界之潮流》

此课是我在成都市新课程全员培训中的一次展示课。当时看许多老师也上了这节课,有的从西学东渐的角度,有的从近代化的角度,甚至以中药作为载体进行教学。但要么感觉心意不够,要么缺少点灵魂的东西。因此,我这节课在组上老师的帮助下,采用了新的立意“文明冲撞下的突围――近代中国顺乎世界之潮流”。因为当时的世界潮流就是要实现近代化,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近代的中国正是在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的冲撞中不断寻求突围,找到一条适合国家和国人的道路。根据此立意,我大胆打乱了教材体例,确定了我的教学策略:体验―探究―生成。教学环节上也就确定了第一步:体验近代我国不同阶级和阶层进行了哪些层次的突围,进而探究不同层次的突围有何特点:由表及里不断深入,从物质文明突围到政治文明突围,再到精神文明的突围。第三环节生成:这些文明冲撞下的突围使中国如何顺乎了世界潮流?被动式下的近代化。

总之,在这三节课的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堂课有了好的立意,就能够“通过历史知识的表现去剖析历史的本质,找到历史知识的一般规律,挖掘到历史的真正线索,找到趋近历史的灵魂”。犹如一个项目有了“顶层设计”。我们接下来再增删史料,确定教学策略就易如反掌。同时也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有了“品位”,不再是许多人眼中的“背多分”的课。“必然像律师、医生的行业性那样突出,不是谁都能教历史课的”。

当然我们进行课程立意也一定要注意,既要符合课程内容的主旨,又能激活课堂的“历史味”,不可随意不着边际地立意,否则我们的课堂就会黯然失色,失去“品位”。

参考文献:

[1]郭子其.新趣、内涵、深广:2012年高考四川卷37题之我见[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8).

[2]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育人价值理解与评价:立意、目标、逻辑、方法和策略[J].历史教学,2011(13).

[3]周明.历史课堂“教学立意”不可或缺[J].历史教学,2012(15).

[4]周明.历史课堂“教学立意”不可或缺「J.历史教学,2012(8).

[5]任世江.编者感言[J].历史教学,2011(7).

篇(4)

先说一说现实:

**县里今年参加中考的考生有近9000名,而本县有两所公立中学和两所私立中学设高中班.共可容纳高中生2000多名.除去部分进入职业类学校就读的和复读的,升学缺口达5000左右;今年全国高考升学率达50%还多,而本县连续好多年不达20%;今年高考升学比前有所提高(但主要以复读生为主),县里及教育系统即忙着庆功会表彰,中考一完,两所公立中学的校长与教育局长即定下"严格"的招生制度去出国旅游,严令:分数不能降,收费不能降.按这样的规定,全县除了三四百少数的学生外,其余的要想升读高中,都要出少则四五千,多则一万多元的费用.这样多的生源,这样大的升学缺口,结果是两所公立学校招不起生.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与教育背景下,好多年来,本县一直就是处于:师资流失,生源流失,资金流失,教育萎靡颓废的恶性循环.好多年轻的妈妈,三十多岁就离家抛业,远走他乡,陪子女外出求学……

女儿下半年升高二读文科,但本县的教育实在不能恭维,除了复习班和几个理科重点班以撑门面外,其它普通班和文科班几乎是陪衬,我这个人最不喜欢随流套俗,但我不敢用女儿的学业使性,只好乖乖地选择送出去择校而读;外甥去年读小学一年级,我每次去她家,她都象见了救星一样的让我辅导她做作业:每天中午有作业,每天晚上的作业往往要做到23点;朋友家的孩子从小学一直以来是班里的好学生,每次考试得不到第一名都要掉眼泪,升入初中后寄读住校,由于担心落后,每次考试前都睡不着觉,一但名次后退,好长时间都振作不起来,最后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孩子考上大学了,问他(她)会怎么样,回答一定是再考研,完了再考博……学习的任务似乎就是考试,孩子的一生似乎也要在考试中渡过.有孩子的家长走到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学业,名次……为了孩子,家长们"有病乱求医",不惜财力精力,办法用尽。 中国的孩子怎么了 如此负重 中国的教育怎么了 唯试围试

说了半天我要说什么呢 教育这个话题太大,我只说两点: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危机和应试教育的流弊。这两个问题亦很难分隔开来说的,因为危机并存,流弊同在。

讨论这两个问题,以我的浅见,一眼看到的就是两对矛盾,即:义务教育(公益教育)的口号性与现实教育的商业性的矛盾;素质教育的理论性与应试教育的实用性(眼前的实用性)的矛盾.

基础教育的危机在于,大多数的孩子能不能如期接受教育 可以享受到何种质量的教育 《义务教育法》虽然出台并将实施,但我对法律的落实持有很大怀疑.我国现实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决定了义务教育在真正质量的落实上举步维艰,现实的状况是:教育质量和其经济效益同时存在;高质量的教育只有学习拔尖的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才有机会享受.大多数孩子,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都处于不能受教育或接受应付式教育的境地.好多学校的招生竟出现这样的歧型现象:招一部分高分的免费生以保证一定的升学率,把它作为招牌,而招大部分的低分收费生以保证经济的来源。我的一个同事的孩子小考的成绩很突出,超出学校录取线很多,但因其报名有些迟,负责招生的领导说,虽然报名总数还未满,但优生的招收数额已经够了。我在一所中学还碰到一位家长,因其孩子分数"不达线",交了一万多元的分差费,然后就说他的孩子:你以为我是为你花钱吗 我是在帮那些免费的学生读书的啊.呵呵,听了真让人欲笑而不能.然而,花不起钱的人又有多少呢 全民素质的提高才是基础教育的根本,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从背上书包的那天起,就背上了负担,背上了压力,似乎在似懂非懂中亦背上了责任,而且是从此乘载上一生都再也卸不掉的重负.背起书包,就没有了童趣,没有了课外,没有了假日,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甚至没有了自我.随之而来的是作业、成绩、名次、对比、说教……黑压压的一片.现在的孩子象机械化笼养的鸡,只有吃食和下蛋.完全成为了考试的机器。老师、家长、社会都一如既往地奔着考试去做一切该做的.如同一条滚滚奔流的大河,人人置身其中,即使明知方向不对,但也只能随流而动。人要存在,就要适应存在的条件.大环境使然,个体甚至局部的力量是枉然和徒劳的。

这里有一个教育到底是为育人还是学为考试的问题。中国封建式的传统教育虽有很多弊端,但从童稚开始接受的教育,大体上都是以人格的养成为教育彻始彻终的精神,背颂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当时不求甚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溶化并受益终生,我们决不能否认旧式教育的基础性功能.旧式教育下学生的古文化底韵是有目共睹的.而我们现在的中小学课本,很多是为应付考试而编做的大可比必的知识.旧式教育背"经""史",背了以后一辈子受用不尽,可现在我们花费了无价可比的下一代童年的时间和精力来背几乎无用的课本,弄得头脑呆板,眼睛近视,背熟了,除了应付一级一级的考试以外,便毫无用处.一考上中学,小学的书就等于白费.考上高中,初中的书等于白读.考上大学,中小学的书等于白读.大学毕业后,踏进社会来做事,几乎所学于所用毫不相干.除非还要为一辈子考不完的试去再接再厉.所以,似乎大学毕业后,才需要正式开始重新读书求学。

篇(5)

关键词:人本主义人文素养考核标准

人本主义起源于对人类的伦理道德、知识智能和文学艺术的自由和理性的思考。它的核心是重视人,尊重人的权利、人的思想自由和自我选择。当今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都反映了人本主义思想的回潮和对人的发展的强调,着眼学生的人性、人格发展,基本素养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也许是一种狭隘观念的影响吧,人文主义的培养任务总是落在语文这门学科身上。而近年来年轻一代人文素养的缺失使中国的语文老师突然间成了千古罪人。这种情况就不得不使我们反思:为什么提高人文素质的任务就一定要全部压给语文这科呢?它本来就是现代教育共同的目标。特别是作为语言文化学习的英语一科,更不能排除在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教育也要体现人文精神。

一、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情况。

我国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能把人文性体现在教学中的学校实在很少。英语课大多是以老师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其次就是搞听说读写这些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课后就是大量的做题巩固。但这些能全怪老师吗?在背后遥控老师的是期末考、中考、高考这些无形的指挥棒。而这些大大小小的考试所考的无非就是听力、单项填空(也就是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写作这几大类型。这些题型我从初中开始学英语时就耳熟能详。这种考核方法使得老师和学生都误认为英语就是由词汇,语法,技能构成的。会做题,会写点简单的应用文,会说几句英语就是把英语学好了。老师教点别的都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和浪费学生的大脑储存空间。我们这一代人上了大学专攻英语后才知道英语这门语言是美的,英语是可以欣赏的,才知道什么叫莎士比亚,什么叫十四行诗,才知道讲英语的世界其他地方是怎么样的。我们是从初中开始接触英语的,有些地方是从小学开始,对于一门语言,难道我们非得用6年甚至12年的时间去研究它的语法词汇,才能去真正接触和了解这门语言吗?

二、高中英语新课程的人文闪光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高中英语新课标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更多的加入了对于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这些人文素养的关注。这也体现在目前高中英语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编写上。如必修1Unit1,它讨论的是朋友和友谊,初步涉及了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而它所选用的文章《安妮日记》让学生对这部作品有了初步了解,也从而知道一些有关二战的历史背景。我记得当时讲时给他们讲了“辛德勒的名单”,讲了集中营,还叫他们仔细体味《安妮日记》中写景的几句很美的语言,并叫他们试着翻译出来。学生们很新奇,也很感兴趣。再如像Unit5Nelson-Mandela──amodernhero里面Warmingup和Pre-reading部分的几个问题我就觉得设计得很好:

Whatarethequalitiesyoushouldfindinagreatperson?Whodoyouthinkisagreatperson?Whatqualitiesdoyouhave?Mostofthegreatpeoplearealsoimportantpeople.Butimportantpeoplemaynotalsobegreatpeople.

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些正是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因为批判性思维也是人文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

再看看必修4Unit3AtasteofEnglishhumor,这里关注的是情感问题,学会幽默,懂得幽默是教会学生乐观心态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以往教材所缺乏的。更难得的是这个单元还涉及了英语的文字游戏:如:

1.C:What''''sthatflydoinginmysoup?

W:Swimming,Ithink!

2.C:What''''sthat?

W:It''''sbeansoup.

C:Idon''''twanttoknowwhatit''''sbeen.Iwanttoknowwhatitisnow

学生在反复读后也不由的会心一笑,恍然大悟。由此更深的了解英语,欣赏英语,进一步探究从而喜欢上英语。

当然我这里举的例子非常有限,其实在很多处我们都能找到高中英语新课程的人文闪光,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

三、困惑和反思

可以说对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是“有法可依”了,可是不是就“有法必依”呢?在我个人实施新课程的讲授时遇到了以下问题:

1.大部分老师和学生不重视

由于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水平较差,平时就是搞清楚课本的一些内容已是花去大半课堂时间。稍微讲一些人文知识或布置一些小组作业都被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有学生就问过我:“老师,我承认你上课讲的很多知识我们都没听过,都很有用,我们这样上课也很开心,但是你讲的这些还有叫我们做的一些作业考试都不考啊,那学来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多划划重点,讲讲题。”很多老师也认为给学生讲这些还不如分析分析语法,做多点题来的实惠,甚至学校本身也就是看考试成绩,对这方面的教育比较忽视,因而人文精神的培养迟迟看不到曙光。

2.人文素养的培养呼唤新的考核形式

那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归根到底就是考核标准的问题。虽然《高中课标》提出的“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高度褒扬了人本主义,也体现出高中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但是事实从检验学习的考试形式看来,却没有和这种理念接轨。无论什么学生到头来都是考一种题目,没有哪个教育部门专门为每个学生设计一份符合他特性的考题。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机制使学生很难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还是沉浸在背语言点、记单词、做考题的苦差事中。为什么现在还存在为语言而语言忽视人文精神的英语教育?就是在于高中英语新课标理念和评价脱离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从最根本的高考开始对现有的英语考试题型来一次变革:

(1)增试口语,内容以必修模块各个单元的主题为基础,设置情景英语的考核;

(2)阅读题应该出能考出学生真正阅读技能的题目,形式应该有问答题、归纳演绎或其他形式而不只是多项选择;

(3)减少语言知识点方面的考核(如单项选择),更多的设计一些有关文化背景的或是开放性的题型。

四、结语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这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推脱的任务。如果新课标所提出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三个方面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真正地体现在评价体系中,如果它还是和现实遥不可及的话,那它就永远只是一纸空文。怎么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人文素养的培养贯彻到新课程中去,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书目

章兼中,培养人文精神深化英语教育改革,中国基础教育网──英语教研基地,2002年;

篇(6)

知识 知识教育观 建构

知识是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人们通过使用已有的知识来验证和调节认知的过程,通过理解与思考,分析与判断,进而解决现实问题,并推理出新的知识。通过知识教育观的检视和反思,可以澄清一些模糊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一、从心性培育到技能外化――知识在教育中的工具性变迁

人们对教育、对知识的认识是随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演变而变化的,是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为了完成一定历史阶段的任务而逐步深入而完善的。

古代教育主要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经验和人伦教化为主要呈现方式,目的在于心性和人伦道德的培育,追求人格的完善。

近代以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伴随着大炮和强权传入我国,带来颠覆性的检视与重整。教育不得不发挥救国、富国和强国的客观功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方的科学知识以“格致学”的身份进入到中国传统教育制度之中,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艰难、被动又执着。正是因为贫穷落后、被动挨打,使得人们产生了对科学的顶礼膜拜,“科学”不仅受到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无上推崇,更是成为国家的一种“意识形态”获取了权威地位,甚至于政治权力、社会经济制度与文化发展等一切社会变革和博弈领域都必须以“科学”为合法化外衣,为自身的变革与发展取得合理合法的地位。

唯科学主义对教育的影响是全面、深刻和持久的,注重知识经世致用的外在价值,忽视知识的内在蕴涵;注重科学技能的重复,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注重简约化、刻板化科学知识的掌握,忽视科学文化和精神的培育与创新成为历次教育改革中无法解决的本质矛盾。知识在教育中处于绝对的控制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蕴含着某些深层的功利主义逻辑,既承载着人们对物质精神的追求,却也暗含着人们价值追求中的自相矛盾。教育的工具化和功利化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是一方面要成为科技革命的加速器,另一方面又要成为科技人才的孵化器,在全球性的科技教育热潮中,科学知识的习得和掌握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成为人才选拔和考核中的重要砝码。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无一不“唯科学知识之马首是瞻”,人文教育、德性心性培养倍受冷落。科学知识以其普遍性、编码性和可操作性,成为教学的权威性、程序性和标准化。在这种知识教育价值观推导下,人被“知识化”,人通过知识编码而生存,并表现为冷酷、单向度的“编码人”,人的现实性、生动性、文化性,人的自为存在、自主存在、文化存在被自动地省略和忽视。品格品性的培育,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丰盈和超越成为可有可无的牺牲品,让位于简约集成的科技知识的传递,简单重复技能的掌握,知识在教育中变得更加工具化、功利性和片面化。

二、从生活培育到生存实用――知识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误读

“随着社会进入被称为后工业的年代以及文化进入被称为后现代的年代,知识改变了地位。科学知识成为一种话语。”[1]21世纪全球性的信息化浪潮更是将“知识”这一概念深深地融入社会生产和生活,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知识的确切划分就像货币一样成为“用于支付的知识”和“用于投资的知识”,科技进步的普遍范式带来无可争议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科学知识似乎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依附于权力,并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成为权力冲突的最主要赌注之一。[2]

人们把科学知识的积累当成不言而喻的事情,培育知识人往往成为人们头脑中“不证自明”的教育目的。当代社会,人们普遍以实用性作为价值评判标准而忽视了价值的自足性和超越性[3]。

在学历依然决定命运的时代,知识成为教育的图腾,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指挥棒,它不仅仅属于教育、学校和个人,更属于社会,肩负着学生的前途、家庭的幸福、教育的责任、社会的需要、文化的传承等等。这就意味着,学校在这种知识教育观的导向下,更多表现为被动的功利性,有其可为的一面,也有其不可为的方面,犹如“戴着枷锁跳舞”。[4]

我国是世界上对高考异常重视的国家之一,往往是举全国之力,全社会总动员。在高考主义的制约和影响下,功利价值成为教育的主导价值,知识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全部,以简约化客观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刻板简约的背记为主要途径,以标准化考核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全面教育和应然价值的放弃为代价。“为了有效地培养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知识人才,教育把受教育者纳入学校教育的生产过程,用统一的教育技术、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育工艺流程,把人制造成标准化的教育商品,并且输送给大工业和经济运行模式。一切都按照事先计划好的统一程序、目标和过程控制,这就是教育工业的典型特征。”[1]在这种教育过程中,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师生精神生命枯萎,教育与文化、教育与生活分离。主要表现为:(1)文化的偏颇化与知识的局限化;(2)科学的僭越化与人文的缺失化;(3)学习的重复化与生活的脱离化;(4)教师的机械化与学生的疏离化;(5)学校的刻板化、家庭的缺位化与社会的功利化。一切为了高考,一考定终身,十几年重复题海魔训只为两天高考表现。人的即定性替代了生成性与发展性,即便日后通过自身努力继续深造,依然摆脱不了初始学历的钳制。知识的道德与审美价值内涵被忽视,教育的本质价值被践踏,学生的文化价值被漠视,学校必须牺牲艺术、体育与社会活动等非高考课程,老师和学生必须牺牲正常休息、锻炼、娱乐和师生交往,家长必须为了考试成绩而锱铢必较。知识至上,以统一模具批量生产所谓“人才”,克隆知识,贩卖文凭,无视个体的生命追求与价值,无视个体的情感与信仰,原本应该丰盈厚重的生命变得肤浅平面。

三、从价值澄清到行动选择――建构全面生成性知识教育观

树立什么样的知识教育观,是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知识在性质、形式及类型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观、普遍和价值中立的知识观受到质疑和批判。据石中英先生研究,我们的知识观正经历由现代知识性质向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作为一种具有“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和理论内涵”的泛文化思潮,虽然还需要我们对之进行更深入的再认识和反思,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现代知识的质疑和解构,对主体性的解构,对同一性的消解,对理性主义的抨击等观点为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境域性、个体性、建构性、价值性、文化性和多样性等特征。知识是人类主体精神与创造的产物,是主体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通过反思、批判,以主动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融入主体世界的生存方式。知识会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新的知识的出现而不断地被否定或抛弃,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正是基于此认识,我们应该建立与人的生存、人的价值相联系的知识观念,重建全面生成性的知识教育观,厘清知识教育的价值判断、内容选择、传递方式等方面的建构,并在理论层面、政策和策略方面和实践层面进行有效探索。

第一,建立全面的、价值论、文化性的知识教育观。“在生存论的视阈中,教育无论作为社会现象还是理论品质,始终与人、与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教育以人的生命为起点,立足于人的生活,为了人的生活,指向人的可能生活。”[5]“教育不仅要让个人获得知识,而且要为知识和社会建构充分合法的主体”。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既是自然的世界,更是人的世界,是人和自然的有机统一。无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还是人文知识,都有其丰富价值蕴含,既有实证层面的意义以成为系统不可缺少的生产力,也有批判层面的意义以直接或间接地审视价值与目标。从人的全面发展来说,教育要给人全面的知识,这是教育目的的要求,也是实现人的解放的需要。我们应该建立全面的、价值论、文化性的知识教育观,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将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结合起来,将知识与人之生存内在联系起来,将生存与生活联系起来。知识教育注重追求事实真理,是教人“何以为生”的教育,是唯材的教育、“成器”的教育,而价值教育是追求价值真理的教育,是教人“为何而生”的教育,是属人的教育、使人“成人”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价值教育是对现代知识教育的不完备性的必要的补充和完善,是对现代知识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的反拨和纠正。必须正视教育中的人的生存目的,反思和克服现代性的弊端,重构关于教育和人的阐释理论,追寻和实现人的生活意义与价值,教化人从一种自然的存在向自为存在、文化存在发展。

第二,建议科学性、多样性的知识教育选择。知识是文化的因素,同时也是文化的产物,一定的时空、理论范式、价值体系作用其中产生不同知识类型和不同知识体系,并在人类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检视、验证、反思与批判,从而不断地发展与更新。正是这种知识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知识的生成性和丰富性,也恰是知识的价值的体现,即知识不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而在于给人不断创造的“起点”,一种思维的能力与方式,去反思批判现有的知识,去探索与思考未知的世界。知识并不局限于科学,甚至不限于认识,科学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知识既涉及真理的指示性陈述,也涉及追求正义的规定性陈述,同时还涉及思索价值的评价性陈述,是个人和社会的主体建构过程。科学知识不应是唯一有价值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的意义与作用在当代社会既处于被牺牲和忽视的尴尬境地,同时又因其精神性、价值性而不断强化刺激教育批判与社会反思。我们建议科学性、多样性的知识教育选择,对科学技术和知识真理进行多维度或多方面的审视,知识的价值体系不是非此即彼的价值选择,而是多元性的价值存在,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人文知识,各种知识类型和体系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相互间共同作用下建构人的全面知识体系,不能以彼此的偏颇而人为地分裂、孤立和片面化知识。

第三,建立境域性、建构性的知识教育途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以社会互动和经验为基础,通过内部因素(认知)与外部因素(环境、文化、社会)的互动而创造和建构起来的。知识反映外部世界,通过文化、语言、信仰、与他人互动、直接教学以及模仿进行排列,并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建立境域性、建构性的知识教育途径,摈弃刻板、单调、重复的背诵、默写的知识教育方式,通过境域学习、建构学习来传递和发展知识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平等的师生观,承认和尊重学习者的平等性与个别差异性,平等对话,允许和引导学习者的主体发展,鼓励并支持学习者的主动与自治,帮助学习者成为一名具有一定世界观或人生观,并具有塑造自己以及自己生活能力的自由人;建立境域性的学习观,用复杂的情境和“模糊的”问题替换剥离的、简化的问题和基本技能训练,引导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培育思维的勇气与能力;建立建构性的教学观,将学习者的个人努力置于教学的中心,充分尊重和发挥学习者在个体和社会活动中的主动性,通过分类、分析、预测与创造等自主建构和探究研讨式教学策略开发获取多元化的知识。

――――――――

参考文献

[1]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7.

[2] 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教育研究,2004(6).

[3] 张东娇.最后的图腾―中国高中教育价值取向与学校特色发展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 吴亚林.价值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7)

政治是一门实打实需要背诵的学科,高考来临之际,我们需要加强知识的背诵。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1《哲学生活》必背知识

一、唯物论(第4、5课)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第6课)

1、用“认识论”或“求索真理的历程”或“实践观”分析材料: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方法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树立正确的认识。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①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错误。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注:上面的第(1)(2)两点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三、(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关键词:联系 发展 矛盾 创新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也具有条件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强调整体的原理内容):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

(强调部分的原理内容):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特点的原理)

【原理内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发展趋势的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或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

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发展状态的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

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又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三)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规律)

【原理内容】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

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2《文化生活》必背知识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定要按四个方面综合)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此处优秀绝不能少)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此处优秀绝不能少)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处优秀绝不能少)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注意综合

①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绝不能少);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⑥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重点)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课: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⑵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创新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⑤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⑥推动文化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3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体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如何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如何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①从根本上讲,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初次分配)增加“两个比重”,坚持“两个同步”: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④(再分配)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⑤(再分配)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⑦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3、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

5、如何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①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治本之策)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学会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6、为什么要加强及怎么样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

(1)为什么: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不是万能的、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怎么样:运用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7、坚持新发展理念:(五个)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核心位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8、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①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②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