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西方经济体系

西方经济体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4 17:27: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西方经济体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西方经济体系

篇(1)

最近多次到欧美开会,话题总还是少不了全球失衡。因为牵涉到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人民币汇率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等诸多重大政策问题,我就不厌其烦地向西方学者们宣传我对“全球失衡”的新定义。多年前,我已经清楚认识到今天大行其道的主流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即所谓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或IS―LM模型),其逻辑基础有重大缺陷,无法帮助我们理解全球经济。所以开始构造一个新的思维架构。

思维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重新定义“全球失衡”。依照我的“信用体系一虚拟经济一真实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当今全球经济体系或人类经济体系最根本的失衡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从全球经济整体来看,是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的严重背离。其二,从全球经济结构来看,则是虚拟经济创造中心和真实财富创造中心的严重背离。

全球失衡集中体现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真实财富创造中心)和货币金融中心快速分离。制造业中心已经决定性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转移到亚洲(重心又是中国),货币金融中心却依然由发达国家掌控。易言之,东方拥有真实财富创造中心,西方掌控货币金融中心;东方制造真实产品,西方创造货币购买力;东方为全世界制造产品,西方为全世界产品定价;西方大量发行债券和创造各种金融产品,东方则用自己的储蓄去购买这些金融产品;东方储蓄,西方消费;东方节俭,西方挥霍;西方向东方借钱,东方给西方融资。

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之背离,真实财富创造中心和金融产品创造中心之背离,是今日全球经济的基本模式,是过去40年人类经济出现的奇特历史现象,史无前例。它是全球金融危机和一切重大宏观经济难题的总根源。

一个最基本的后果是,西方经济体系里的虚拟经济或金融经济规模急速膨胀,愈来愈大,金融经济或虚拟经济形成一个自我膨胀、自我循环的体系。美联储等西方中央银行创造的货币,大部分进入虚拟经济体系自我循环,债券市场越来越大,衍生金融产品规模越来越大,货币或外汇交易量越来越高,股票市值越来越高,楼市和其他资产泡沫愈演愈烈,人们的虚拟财富(以持有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值和其他金融产品市值衡量)越来越多,高杠杆经营模式,高负债消费模式顺理成章。

与此同时,真实经济和就业率始终维持低水平。整个经济的投机赌博气氛非常浓厚。然而,虚拟经济或金融经济是极度不稳定的体系,其运行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一有风吹草动,可以瞬间崩溃。

篇(2)

[关键词]充分就业非自然失业有效需求

一、凯恩斯就业理论的产生

20世纪20年代末和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最广泛、最持久的经济危机,经济持续萧条,失业异常严重,传统的古典经济理论已经无法解释这一经济现象,在困境上也无法提出解决措施。西方经济学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在此情况下,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在西方掀起了一股热潮,在理论上掀起了对古典经济学的“革命”。从此以后,在西方经济学界,它成为一个流行的研究主题;在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上,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在西方思想界,他构成许多言论的基础。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该理论认为经济体系本身有一种会自动达成充分就业的均衡力量存在。凯恩斯并不这样认为,他提出了“非自愿失业”,他认为充分就业的具体意义是指没有“非自愿失业”;他还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就业的概念

资本主义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市场作用的自我调节达到“充分就业”,他要求实现的目标就是要是资本主义经济达到并保持“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的含义是生产资源(人力、物力)得到充分利用。

2.有效需求原理

有效需求就是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的总需求价格,也就是企业家的生产能获得最大利润时的总需求价格。因而有效需求是指市场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社会的总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量。

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净化剂的政策主张,即通过政府采取一系列的财政货币政策即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息率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整个社会的充分就业。

三、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借鉴意义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使得资本主义摆脱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政府制定干预经济的措施提供两理论依据。他比较客观地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我国在建设和发展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也存在着许多相似的问题,如我国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失业问题,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凯恩斯就业理论对于解决我过失业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并且由隐性失业逐渐显性化。近年来,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结构性失业在我国的失业问题中变得尤其明显。结构性失业主要存在于这几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生产要素不断地更新配置,一些传统的过时的产业部门,逐渐衰落,甚至被淘汰,这些部门中必然会有一些劳动者成为失业者。另外因为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使一此经营不善的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企业职工就会因为裁员或企业倒闭而失业。针对我过失业问题的特殊性,根据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来看,通过政府干预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刺激消费;一是增加投资。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式和诸多的不确定的因素的增加,在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而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包括:加大公共投资项目,刺激社会的投资需求,带动社会投资。社会投资扩大,必然需要的劳动力就会增加,从而能够间接促进就业。扩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建立和完善就业教育制度,加大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使劳动力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日益加快的新资本形成速度。另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劳动力技能教育的前沿研究、在岗培训指导和后备劳动力的技能教育,缩小劳动力知识技能结构与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这既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及时有效配置,消除结构性失业,又可推动经济总量的增加。对下岗职工创业和自谋职业规定具体减免税费的政策,切实将各种优惠税费政策落实到位,对扩大就业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加大对农业的投资,继续推广农业税减免的政策,极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促进农民的消费。

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采取一些金融货币政策,保持利率的稳定,给企业和个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信心。政府采取一些优惠措施来鼓励增加投资来增加就业量,扩大有效需求,这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解决我国失业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开放投资市场,积极利用国外资源推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能力,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一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外国资木改造国有企业;一是引进国外高科技产业.不仅引进高科技的制造业,还要引进高科技的服务业,刺激投资需求,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的增长。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西方经济体制是截然不同的,我国的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所以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完全照搬西方的就业理论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仅要靠市场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经济总量增长,扩大劳动力的有效需求;还要有市场调控体制改善的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2004

[2]王秀兰:《谈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与有效需求原理》,经济研究,2001(5)

[3]陈银娥:《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篇(3)

关键词:重商主义 重农学派 古典政治经济学 斯密革命

一、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思想

西方经济学说的前史包括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这个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代表了奴隶主和封建主阶级的经济思想,大都从属于哲学、神学、政治学,还没有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才产生了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重商主义学说,而西方经济学正是从重商主义开始的。

重商主义者反对古代社会和中世纪思想家维护自然经济、鄙视货币财富的思想,认为货币(金银)是最好的财富,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金银,并把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在财富来源的观点上,重商主义者认为西欧一些国家缺少金银矿藏,所以只有通过对外贸易,少买多卖,少支出多收入,实现外贸顺差、出超,大量金银才能不断流入本国。重商主义者强调国家的作用,认为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主张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如垄断对外贸易,颁布保护商业、工业的法令,奖励和监督工业生产,实行货币输入和产品出口、限制或禁止货币输出和商品进口的政策,保护关税。并和国家政权相结合进行殖民扩张等。

重商主义在历史上起到过一定的重要作用。如西欧各国所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大大增加了货币财富的积累,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也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前提。但是由于重商主义是以流通领域和商业资本为研究对象。不可能提出社会财富的真正来源和获取方法,也没有反映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尤其是重商主义学说和政策中有关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垄断对外贸易的主张和做法,已经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因而受到了英、法两国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英、法两国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都认为,财富是各种物质商品而非货币。并且财富并不是来自流通而是来自生产。重农学派(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强调社会财富是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因而社会财富的真正来源是农业,其它部门,包括工业在内。都不生产“纯产品”。在经济政策上,他们都反对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即实行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重农学派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都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自然秩序”。各种干预经济的政策都是人为的,不符合自然秩序的要求。

二、斯密革命

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他在对重商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吸收了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成果,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实现了西方经济学演进中的一次伟大变革。斯密革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体系

斯密的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体系理论是以其人性论为基础的。斯密从“经济人”的“利己心”出发,把“经济人”的“利己心”看作是一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源。在斯密看来,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资本家在从事投资时,所考虑的只是个人利益,然而结果却是最能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人们出于利己心的这种利人的考虑。就会使人类产生一种交换倾向:人们都以利人之物来换取利己之物的。由于人们这种利己主义的交换倾向,斯密认为满足人利己心的最好途径就是实行经济自由。

在经济政策上,斯密主张自由放任。这表现在他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上。他认为,在一切自由社会里,人们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他说:“每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自身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它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够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既然如此,国家就不应该去干预个人追求自己利益的自由。斯密认为自由主义原则,不仅适用于国内,也适用于国际,即主张在国际之间实行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自由。在他看来。国际的分工和自由贸易正如国内分工和自由贸易一样,能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使交换双方都能得到好处。

斯密虽然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并没有绝对化。他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国家干预是必不可少的。政府职能主要有三项:“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它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和压迫。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在斯密看来,国家的职能只在于为私人经营创造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充当“守夜人”角色。

(二)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

斯密认为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所谓商品的“自然价格”就是由自然工资、自然利润、自然地租所构成的商品价格,也就是恰好可以依照自然报酬支付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是价值。而所谓的“市场价格”就是市场上商品出售的价格。“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会经常不同,斯密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各种意外事件固然有时会把商品价格抬高到这中心价格之上,有时会把商品价格强抑到这个中心价格以下,可是,尽管有各种障碍使得商品价格不能固定在这恒固的中心。但商品价格时时都向着这个中心”。斯密认为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的背离对于生产有自发的调节作用,即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他认为当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低于自然价格时。生产者就会相应地撤回一部分生产:当市场价格高于自然价格时,生产者又会相应地使用更多的资本去增加生产。这样通过平衡,供求就最终使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趋于一致。

斯密强调指出,一旦经济活动的完全自由被剥夺,这些理想的结果将不复存在。形成对经济活动的完全自由被剥夺的情形包括“生产者的勾结”“商人的勾结”“对土地和其他资源的独占”“所有限制竞争的法律”等。所以斯密特别反对各种形式的垄断,他称垄断是一种罪恶。垄断者使市场供给不足。使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从未得到满足,他们以远远高于自然价格的价格销售商品。他们或以工资或以利润的形式提高自己的报酬,使之高于它们的自然率水平。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垄断

价格都是最高的,形成了对买者的剥夺。对经济自由的限制导致了垄断,无论它是来自政府、商人还是劳动者。斯密对此都是极力反对的。

(三)经济增长理论

斯密认为,要实现富国裕民的目标,就必须具备国民财富,即供给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而要增加国民财富,就必须依靠两个方法,一是分工,二是资本积累。

斯密认为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分工能促使劳动专门化,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分工可以节省因工种转换而损失的时间,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劳动者有利于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分工唯一的不利结果是使工人终身不断重复一项简单的操作,没有机会发挥他们的智力和才能,这样分工是导致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斯密研究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增进国民财富的重要作用,是把分工和协作结合起来论述的。在斯密看来,任何一种商品都是许多工人共同劳动的产物。许多工人的私人劳动(分工)通过联合(协作)。转化为单一的共同劳动,就化为一般的劳动。斯密还分析了分工与市场的关系。他认为,分工要受市场的限制,也就是说,分工的程度取决于交换的能力或市场范围。

斯密认为没有大量的资本。就难以形成经济增长。资本来自储蓄。可用来进一步提高生产力,还可以提高分工水平,扩大市场规模,因而资本积累是经济扩张的关键因素。斯密认为有四种用途。即用于获取社会每年所需的原生产物、加工原生产物为制成品、运输原生产物或制成品到需要的地方、分散一定的原生产物或制成品到消费者手中,实际上就是把资本用于农业、采掘业、加工制造业和运输业或商业。他认为这四种用途都是把资本用于维护生产性劳动,而且,这四种用途中等量资本所能推动的生产性劳动量极不相同。对增加社会财富的贡献也极不相同,它们重要性的次序同分类顺序是一致的。斯密的上述思想,是以后的经济学家划分三次产业的最初思想来源。

斯密认为分工和资本积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则能够带来社会的变化和多样化。随着资本积累。就会出现从农业繁荣到商业繁荣的自然进程。农业的进步能够推动城镇的发展,城镇又能够为农产品提供大规模的市场,农业和城市社会的发展又为贸易和航运提供更多的机会。贸易规模的扩大将进一步刺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为出口而生产的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力的提高,人口也随之增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刺激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资本积累进一步扩大。

三、斯密革命的影响

斯密革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尽管自17世纪中叶起就出现了像配第、诺思、休谟、布阿吉尔贝尔、魁奈和杜尔阁等一批批判重商主义的经济学家,然而,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才最终战胜了重商主义

斯密革命标志着产业资本的观念最终克服了商业资本的局限,实现了西方经济学演进中的一次伟大变革。

(二)亚当・斯密把威廉・佩第开创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完整体系

他在吸收前人经济思想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经济的内部联系,使古典政治经济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

篇(4)

关键词:经济发展;制度变迁;经济史

一、引言

人类历史自诞生国家以来,就伴随着大国崛起和衰落的交互更替,就存在着国家富裕和贫穷的巨大鸿沟。尤其引人瞩目的是,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两个世纪的经济增长,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却增长缓慢,许多国家至今仍然在贫穷的泥淖里挣扎。英、法、德、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长的一个奇迹,并由此影响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和观念。本文尝试从制度变迁的视角阐释最近几百年来国富国穷的奥秘,并分别用西方经济学和的观点审视制度变迁理论。

二、大分流:公元1000年以来世界经济版图的变迁

公元1000年到2000年,世界经济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图1所示,增长最快的是西欧、西方衍生地区(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和日本。1000年到1820年,该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四倍。1820年到2001年,这些地区人均收入增长了19倍,而世界其他地区只提高了4.5倍。2001年西欧和西方衍生国家与非洲国家的贫富悬殊巨大为19.1。不同地区国家占世界收入的比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000年亚洲(不包括日本)占世界GDP的三分之二以上,西欧则不到9%。而200i年亚洲国家占20%,西欧和西方衍生国则大约占46%。世界的经济版图发生了重大的变动。

从图1还可看出,11世纪是欧洲经济上升的转折点目前进缓慢,但1820年其人均收入已经是1000年的3倍。经济领先的地区和特征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意大利重新打开了地中海贸易并开始了增长的进程。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了通往美洲和亚洲的贸易通道。14世纪时,西欧在人均收入方面超过了亚洲领先的中国。直至20世纪后半叶,中国和亚洲其他大多数国家则几乎停滞不前。

1950年以来,世界经济的表现优于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2001年世界GDP的水平相当于1950年的六倍,年均增长率达到3.9%。而1820年到195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1000年到1820年仅为0.3%。1950年以来,世界经济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极大地加强了,商品贸易量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出口额从1950年的5.5%提高到2001年的17.2%。国际间的服务性贸易也有了巨额增长。这些变化改进了国际间的分工,促进了国际间思想和技术的扩散,并把各种高水平的需求从发达国家传播到其他地区。

三、西方世界兴起的制度动因

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指明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是西欧兴起的原因,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并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在构造他们的模型时,忽略了在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发展的情况下生产要素交易所产生的费用,而这些交易费用是制度建立的基础。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会增大交易费用,却不会自动导致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产生。逐渐增大的交易费用会阻碍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导致经济衰退。而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或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刘易斯在对制度与经济增长一致性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取决于制度把努力和报酬联系起来的程度,取决于制度专业化和贸易所提供的范围,以及制度允许寻求并抓住经济机会的自由。

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中,财产关系的作用最为突出。所有权不确定,私人经营的产业及其收入就没有合法保障,如果没有制度的保证以提供个人经营的刺激,近代工业就无法发展。非正式制度,包括行为准则、习俗和行为规范,对于经济良好运行来说是必要的条件之一。关于文化习俗等非正式制度之于大国崛起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始自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不仅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范畴,还是一个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范畴。

四、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1.制度变迁的西方经济学解释

根据图2可知,实际值在偏离均衡值时会发散。假设制度约束供需曲线不能变动,那么市场就不能自发的调整均衡,市场中的不稳定性越来越大。从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看,制度的演变是经济发展的内生结果,而不是固定的外生参数。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制度的缺陷是存在的,对制度修改的经济行为也是存在的。如果当前的经济系统是稳定的,那么微小的缺陷将不足以引起整个经济系统的变迁。但是当经济体系受到外生因素的冲击,且这些冲击能够使得经济系统原有的缺陷放大,那么现有经济系统的经济主体对现有经济制度体系将做调整,如果能够较好地解决现有的经济问题,这种新的制度体系将会被保留下来,原有的制度体系将被替代,从而新的稳定的经济体系就产生了。

2.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马克思是第一个对人类社会制度发展和变迁的一般规律做出系统阐述的思想家,后来的任何试图构建历史理论的人都无法回避马克思的分析框架。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史观对制度变迁做了阐述。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他的这个看法基于“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个事实构成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因而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也是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形成的前提。撇开这个前提,就谈不上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

3.两者的联系和差别

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从生产力与经济制度的矛盾运动和变迁主体两个方面揭示制度变迁的动力,并分析了两种动力的相互作用,对制度变迁的解释是充分的。诺思只从变迁主体的动机来揭示变迁的动力,并没有涉及制度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矛盾运动分析,但他强调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原因。纵观历史上不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总体上是由于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发生变化,技术发生变革而导致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他特别强调技术变迁导致生产力发展,而技术进步速度又主要由人类社会在探索自然奥秘和生产实践中世代积累的科技知识存量决定。知识存量部分决定了技术变迁,从而导致生产力发展,引致制度变迁。

马克思出于为无产阶级提供理论武器的目的,更注重对革命式变迁的分析。诺思深入分析了渐进式变迁与革命式变迁,以及与之相应的连续性变迁和非连续性变迁的划分。诺思认为渐进式变迁是连续的变迁,其演进过程没有中断;革命式变迁是非连续性的,但是又很少是完全非连续性的。

五、结论和启示

篇(5)

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同时也是有别于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落实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是提升西方经济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应用性,已经成为我国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基础性必修课程以及部分高校拓展学生知识面开设的通识课。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日渐成熟与完善的时代背景下,系统讲授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训练学生树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培养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专业人才任务紧迫。然而,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多、理论抽象,讲授时涉及抽象理论讲解、数理模型论证及图形分析与案例探讨,学生在学习、理解和应用上存在一定困难,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授课效果不佳。因此,对传统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反思和探索,以研究性教学指导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创新,以满足时展对培养经济类创新性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提出“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标志着研究性教学成为国家本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所谓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同时也是有别于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教师的指导和组织,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其核心宗旨是通过研究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以致用去决实际问题。研究性教学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参与而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在课堂组织、任务设定、内容设计等教学环节上的引导作用,除了讲授书本知识之外,通过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在课堂营造自由的共同讨论氛围,训练学生的研究方法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上可以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书本知识学习与经验知识学习相结合等组织形式。总之,研究性教学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在讲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共同提升。

2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2.1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对市场运行规律的高度抽象,专有名词多、内容覆盖广、理论枯燥抽象,而且多数经济理论内容需要运用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数学知识,通过严格假设构建模型进行论证和表达,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强调对经济理论的介绍和讲解,对于枯燥的经济理论学生理解吃力,必然导致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而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课堂参与性,通过对身边经济现象的观察、研讨、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西方经济学理论逻辑思路连贯性强,分析方法遵循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层层推进的过程,围绕供给和需求一步一步构建出完整宏大的理论框架,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层次与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几何图形和简单数学模型等工具,对相关经济理论进行推理和论证,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的分析推理过程基本一致,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组织并指导学生运用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方法自主推演生产者均衡,并对比总结两种均衡的结果,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3西方经济学学科属性要求课堂教学要联系现实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应用性、实践性,其理论既是对经济问题的抽象总结,又是解释和指导经济实践的工具。传统教学方式重课堂讲授轻实践应用,不重视学生应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无法用所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必然会对所学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研究性教学可以应用研讨、案例、调研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通过对某一经济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研讨,提升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3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设计

鉴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研究性教学设计应将理论学习和经济现实相结合,以探索和研究的科学精神达到既掌握理论又不脱离实践的学习效果。

3.1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与方式

讲授是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研究性教学并不排斥教师课堂讲授,但要改变传统模式下“满堂灌式”的讲授方式,在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引导和鼓励。因此,教师对于西方经济的讲授不能仅是对基本理论的介绍,更多的是要讲解该理论可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应用的相关领域以及发展的前沿与方向等,通过讲授“问题导向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宏观经济理论中,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对同一经济问题存在悬而未决的理论争议,对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不同流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后,可以安排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不同学派观点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适用性,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总之,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讲授切忌从理论到理论,要注重理论与现实经济问题的联系,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得到提升。

3.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创新

研究性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课堂教学应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激励,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与能力。西方经济学紧密联系现实的特点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理论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针对弹性理论可以布置学生对“机票越提前预订越便宜,电影票越提前购买越贵”进行案例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弹性理论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在讲解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时,引导学生模拟自己对某种商品消费的情景,切身体会和感悟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存在;在讲授宏观经济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经济热点报告,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经济热点进行点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读能力。

3.3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

传统教学方式的目标强调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掌握,因此考核方式多采用期末闭卷考试。闭卷考试在一定意义上能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效果,但是无法避免部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突击复习,无法反应学生对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真实状况。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考核方式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因此,落实西方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要推进课程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将课堂上的经济热点报告、案例讨论以及课下的文献阅读、资料整理、论文写作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期末考试试卷加大主观分析题分值比重,侧重考核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运用与分析技能。

作者:董大朋 章磷 孙喜成 任妍 吴晓华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参考文献:

[1]别敦荣.研究性教学及其实施要求[J].中国大学教育,2012(8):10-12.

[2]龙慧灵,熊黎,龙海明.论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J].社会科学家,2010(8):119-122.

篇(6)

摘 要 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是现代经济学中各个流派争论的焦点之一,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对货币是否中性问题的探讨实质上推动了货币理论的发展,关于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在此,我对相关文献中与货币中性有关的知识点做一个综述,同时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货币中性 货币非中性 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一、货币中性论

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一)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所谓的“货币面纱论”。在“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看来,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因而政府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货币政策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古典学派货币中性论理论的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

(二)新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

新古典学派认可货币中性完全是基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由于人们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他们就会考虑到过去的失误,并在必要的时候修改预期,以便在今后的行为决策中成功地消除那些引起预期失误的规律。而由于市场是可以出清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当产品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价格就会下降,直到商品价格低到使消费者愿意购买时为止;反之则反。这样,政府的经济政策,不管是被人们所预期到的,还是没有被人们预期到的,都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真正的影响,从而政策无效。

二、货币非中性论

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货币调节作用的显现,货币中性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作用不断下降。

真正指出货币对经济的巨大作用的人是凯恩斯,他指出,“古典”学派所谓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一个特例,通常情况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而投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要增加投资和消费,就必须降低利率,而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因此,在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看来,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政府应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以此消除失业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

三、货币短期非中性与长期中性论

除了上述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在短期是非中性的,而在长期则是中性的,坚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货币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经济增长中“货币最重要”,物价、就业、产出等变化都源于货币的变化,货币量变化会直接影响经济,无须通过利率传导,所以最重要的是控制货币供给量。但货币学派所谓的“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从长期看,经济趋向于充分就业,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实际产出和收入的变动。因此,货币学派认为对于长期经济的变化而言货币政策无效,货币是中性的。

新凯恩斯主义虽接受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理性预期的假设,但不接受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市场出清和工资、价格有充分弹性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拉动时,由于工资和价格的黏性,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经济要恢复到正常的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只有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

由上面对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综述来看,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中,当经济存在着闲置资源时,货币供给变化将主要影响需求并改变实际GDP。在长期中,随着工资和价格的充分调整,货币供给变化将主要影响价格水平而较少影响实际GDP。这一结论得到两个假定的支持:第一,就短期而言,存在着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第二,就长期而言,经济达到潜在产出,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更重要的条件是,存在着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只有在这种市场经济体系中,价格和工资的调整才能充分渗透到经济体系中,以实现经济的调整过程。一旦上述一系列假定不完全存在,尤其是经济转型中,由于存在阻止价格和工资调整的诸多因素,价格和工资的调整并不充分。货币供给变化在短期和长期对经济的影响就不完全符合上述结论。

此外,货币政策短期有效而长期无效甚至“政策无效性”,也是根据一系列假定得出的结论。如果撇开这些假定回归实际经济生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短期和长期都是存在的。历史资料也表明,货币中性的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真实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总是伴随着相似的货币危机与崩溃,以及货币政策的扭曲与转变。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由假定得出的货币政策长期无效或者“政策无效性”的结论,是理论意义大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夏丹阳.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信息化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信息化既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又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信息技术是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十六大上,我党就提出了“以信息技术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信息技术化”的新路子。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传统产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新兴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仅仅依赖这些传统资源要素已无法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区域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分布状况,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获得了比较优势,形成了规模经济收益和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也就是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

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形成比较优势,形成特色产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优化和升级本地区的产业结构。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这种现象对区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不利,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也极为不利。而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和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显著削弱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提供的资源,弥补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不足,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等手段来弥补传统生产的不足,并根据需要进行产业的升级和优化,缩小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使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起源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首先提出信息化的概念并对其内容作了界定,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信息化不是孤立分散的,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信息网络体系,将会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经济的运行模式甚至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本身的发展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利用科技和信息产业优势,走在了信息技术发展的世界前列,这也是西方经济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大力发展信息科技及相关产业,推进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保持技术领先和经济增长的优势,实现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西方国家通过这种发展模式,进一步拉大了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的差距,已经占据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并利用这种差距在世界经济体系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控制甚至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核心的世界经济贸易体系,让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进入21世纪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业,占制造业的比例已经翻了一番,目前这一趋势继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己经成为推动西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这一形势,固步自封而不是努力追赶,必将被发达国家远远甩于身后,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必将越来越大,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也将处于被动的地位,这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是极为不利的。

反观我国,传统产业在我国经济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有数据表明,在我国,90%的国家产业是传统产业。可以说积极应用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是我国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现今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现在一种新经济发展趋势已经形成,即经济与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既对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信息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二者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综合起来看,二者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化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在传统产业的发展中,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当地自然资源构成、人力资源因素和技术水平等传统生产要素。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这几种因素的比例构成,取决于各产业的比例构成。即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经济因素的合理比例构成,保持各产业良好的比例分配,让各产业均衡协调发展是发展经济的不二途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的约束和限制。这就对依赖资源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挑战,资源依赖型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维系。因为资源是不可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所以,经济发展模式必然要面临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