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4 17:27: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篇(1)

对于现代农业经济而言,只有适应环境变化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只能在日渐激烈的产业经济竞争中失去地位。这就需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具有内部结构整合能力、外部关系重构能力和发展态势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常运作、持续演进的基础则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发展愿景、使命和目标及实现路径选择。因此,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为了建立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获取持续高效的竞争优势,最主要的是拥有战略思维和规划能力,尤其是对外部环境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辨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规避发展劣势,准确确立发展目标,规划发展愿景,构建发展战略体系,设置发展战略环节。参照企业战略规划理论,可以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划分为战略思想、目标、重点、措施和基本阶段等内容。战略思想统领整个战略规划,发挥着基础性、引导性和指领性作用,对于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重点的把握、战略措施的选择以及战略阶段的划分具有重要作用。

战略目标是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具有统领全局和宏观指导的作用。战略重点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战略重点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战略措施是反映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保证战略重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战略阶段是基于战略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的战略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各战略阶段的有机衔接组成战略实施过程。虽然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理论、思路和知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使得战略规划在内容、形式和表现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3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

篇(2)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财政监督;绩效考核

一、财政专项资金概念与管理意义

1、财政专项资金的概念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上级财政部门拨付本行政区域和本级财政安排的用于公共事业发展、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以及各类惠民政策补贴等方面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该财政资金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开支范围有明确的界定。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特定的项目以及政策补贴等,应当按“专款专用”原则与经常性经费分别进行核算,严禁用于与项目无关的地方。(2)项目预算有严格的管理要求。项目预算经审批下达后,必须严格按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中,在原则上不得调整,因国家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或客观原因确需调整项目预算的,业务主管部门必须提出变更申请,并附带变更政策依据和说明,按规定程序报批。(3)专项资金跨部门协作管理。专项资金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照权责分工对资金的分配、使用进行综合管理。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审定项目计划,对项目进行业务指导和资金监督。财政部门参与审定项目计划,对经批准的项目计划下达预算,按项目进度进行拨款,对项目专项资金实行监督和绩效考评管理。

2、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财政实力显著提高,财政用于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投入教育、社保、卫生、文化和保障性住房的专项资金规模逐年扩大。财政专项资金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诸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专项资金涉及领域广、部门多,将有限的资金合理规划好、提高资金使用效能,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意义重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有助于落实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实现公共财政体系目标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政府要求,管好、用好财政专项资金,使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对于落实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2)有助于防范财政资金管理风险。有的项目单位缺乏风险意识,管理制度不健全给一些不法之徒有机可乘,使一些专项资金被挪用、甚至被侵占,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防范财政资金管理风险,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显得越来越重要。(3)有助于财政资金使用效能的提高。财政专项资金涉及面广并跨多部门管理,具体执行中专业性强、复杂性高。专项资金的特殊性,要求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有助于财政资金使用效能的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从立项审批到预算安排,从事前的项目管理到事后的绩效评价,都建立了一套基本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近年来,财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虽然违反规定使用、挪用、侵占专项资金的问题明显好转,但是问题仍然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专项资金管理过程控制存在缺陷

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进行宏观管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责任还是落在了项目单位。项目单位缺乏科学的资金管理理念、科学的组织构架,内部各机构职责权限不明确。权力与责任未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导致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专项资金预算下达后,一些项目单位就认为自在我手中,考虑更多的是小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较少考虑如何管好资金,如何节约预算科学的安排项目支出,如何优质完成项目工作。还有一些项目单位主观随意的使用财政专项资金,不厉行节约,不考虑长远效益,也丧失了过程控制的主动权。

2、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某些项目单位领导缺乏风险意识、绩效意识,在机构设置上不配备专职财务人员,甚至让不熟悉财务制度的无证人员管理资金,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财务管理弱化。还有一些单位财务人员只管会计核算,不主动参与项目的管理,对项目基础资料审核不严,只是被动处理账务进行会计核算,最终导致财务监督作用无法发挥。而大多数单位技术人员由于缺少工作积极性,对于项目管理并不积极参与,使得项目质量难以保证。

3、专项资金管理缺乏事中监督机制

从现行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组织看,一个项目有多个管理监督部门,表面看控制制度完善,但没有一个部门对项目进行实质的事中监督。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缺乏事中监督,财政、审计的监督基本为事后监督,等发现问题,不利后果已然成了定局,对国家的损失也已经造成。

4、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只重视是否合法合规的使用资金,是否安全,是否超预算,不重视考核专项资金使用效能。由于缺乏相关处罚制度,对项目单位没有形成震慑力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流于形式。有些不按规矩管理的项目单位、超预算的项目单位总是找各种理由同评价部门讨价还价。

三、优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1、遵循“全过程、全员绩效管理”专项资金的理念

财政、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均应树立绩效理念,使项目从立项、分配、到使用中各各环节都遵循“绩效理念”管理。项目单位建立“全员绩效管理”专项资金的制度,一切管理围绕大盘考虑,从制度建设到具体管理职责安排,一切按制度、按规矩办,科学的进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同时,过程控制应增加项目工作的透明度,实现项目管理的全员参与性,群策群力,各方发挥其长处共同保证项目的优质完成,避免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从而达到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能。

2、项目单位应建立高效、制衡的内部组织体系

首先,项目单位应建立领导、业务专家、财务三方制衡的组织构架,实现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通过由领导、各科室负责人、业务、财务等骨干人员共同组织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办公室,对项目从立项、预算、到具体建设、资金拨付、项目验收、项目交付、评审、审计等进行管理,对大额支出等重要事项应集体决策,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其次,项目单位应加强内部监督,赋予单位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监督权力。由于一般财务部门只是事后的核算,没有发挥财务监督作用,监督工作缺乏制度保障,造成财务管理上只管拨款、只重手续是否完备,不问效果。另外,对于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方式方法落后,财务部门重事后核算、重事后评审及审计,轻事前、事中监督。最后,项目单位应抓紧项目建设,重点检查分析资金使用的效益性问题,同时应尽量节约费用,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该用的地方。要充分发挥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能,在内部的管理中赋予各部门职责和权力,实现项目从事前、事中、到事后的科学管理,保证专项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能。

3、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项目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各项法规和政策的学习,提高领导的综合管理水平,以身作则地带头遵守资金使用及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依制度、不依人”的管理理念。同时,重视财务人员、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使财务人员在掌握财务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各项法规政策和项目情况,做到提前参与项目的概预算。财务人员除了规范会计核算,还要起到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作用,及时为单位提供好的财务建议。

4、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督力度

项目单位需要建立自评、自查机制,按月或按季度自查一次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不按规定和批准的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的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一经发现立即纠正,严肃处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与完整。同时,财政、审计、上级主管部门应不定时从各部门抽调专业人员成立稽查小组,增加稽查的频率,小组成员来自各部门,由各领域专家组成,对重点项目随机事中稽查(稽查比例5%-10%)。对项目从立项到建设、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稽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责成改正。对违规操作的通报批评,对违纪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对优良项目通报表扬,并对项目的稽查情况作出结论。这样便于及早发现问题,减少损失。

5、建立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的处罚与奖惩机制

财政部门应对绩效评价建立严厉处罚与奖惩机制。对节约预算的项目应奖励,对不厉行节约、管理混乱的单位应通报批评,责其立即整改。建议财政部门尽快出台相关处罚奖惩制度,用严厉的处罚制度和问责制度来保障绩效评价,使项目单位不敢不守规矩,不敢不厉行节约,使绩效评价机制真正落到实处。总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关系政治、经济、社会与民生,要支持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财政、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单位三方互相监督、精诚合作,最终实现规范、科学、高效地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确保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林江、刘勇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整合的路径探讨[J].财政监督,2013(22).

篇(3)

中图分类号:TF7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72-02

摘 要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工业化进程滞后、低碳技术创新不足、对外引资的战略等决定了高碳经济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

关键词 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1 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

世界各国尽管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认识不一,但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即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因此,所谓的低碳经济,是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相对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或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低碳经济实质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能源低碳或无碳开发。

2 中國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低碳经济的提出,预示着一场国际新工业革命来临。将来的经济必然是低碳经济,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甚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将可能形成“低碳壁垒”。因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但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节能、气候变化的多重任务,这种低碳经济新模式的提出给中國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中国的能源结构一直呈现高碳结构。长期以来,中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由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是一种路径依赖过程。它在不断追随的技术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创新中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路径依赖过程不断得以强化,形成了“碳锁定”状态。因此,中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中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其次,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实现,21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等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不可避免,都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

3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时期。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國际责任,是中國政府面临的较大挑战。但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角度考虑,中国都必须抓住这一场低碳工业革命的新契机,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3.1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低碳型社会: 结合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当前,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企业,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提倡消费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

3.2 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中国应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关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中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通过结构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3.3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研发的低碳技术包括节能和清洁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洁汽车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通过把替换燃料、高效使用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封存二氧化碳等措施联合起来,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4 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对于中国来说,当前,应该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中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

篇(4)

关键词:世界经济 新能源 可持续发展

世界经济危机来袭,暴露出全球经济存在的严重问题,金融泡沫膨胀,虚拟经济快速增长,实体经济快速退位,大量产能过剩、市场饱和,人类价值观的金钱欲望无限膨胀,现行的经济模式导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生存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找到一把可以打开改变世界经济模式的钥匙。

一、传统能源在现代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石油作为传统能源,在取代煤炭的主体低位后,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有力的发动机,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导火索就是石油。石油对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为:石油消费量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因为石油得以高速发展,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之间一般保持着1.5∶1的比例。一般来说,石油的价格平稳,则经济的增长与石油消费的增长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必须消费一定数量的石油才能获得经济上一定程度的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消费增大,而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储量大幅度减少,长期的供不应求的状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对于多数国家来讲,经济增长是政治的最大命脉,所以可以说石油对于一个国家在稳定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影响深远的,是一种战略要素。目前,世界各国在制定长期持续性发展战略中,都把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作为解决危机和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①。低碳经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类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及其他因经济发展而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果。在这种全新的经济模式的指导下,世界各国都希望自己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之路。目前发达国家正在投入大量资金,来优化自己的能源结构,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积极的探索清洁能源。而发展中国家则备受煎熬,因为他们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处于发展阶段,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远超过发达国家,因此也必定承担着相当多的舆论压力。但可喜的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表现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感。

三、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新能源

1.美国的经济长期发展战略。

在金融危机下,美国政府实施了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即“再工业化”战略和“新能源”发展战略。

“再工业化”属于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用于近期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该战略主张重新重视国内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增长速度,目地是让经济从虚拟回归实体,并力图转向“出口推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为此,美国政府了50条举措用于有效的降低制造业成本和提升制造业创新水平。第一、在降低制造业成本方面,美国政府采取了降低制造业的税收负担、改革公共医疗保险制度、减少管制和司法诉讼成本、鼓励创新投资及加强职业教育培训用以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实施节能计划等具体措施。第二、在提升制造业创新水平方面,美国政府于2009年8月颁布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主张重构国家创新基础,用以强化美国自主创新的基本要素;鼓励发展有效创业,为创业和风险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持并提升美国公司在全球创新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扶持重点行业的科技研发,推动战略性新兴行业的突破。

“新能源”是奥巴马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发展“气候友好型能源”(Climatefriendly Energy)是该战略的核心。具体来说,美国政府的新能源政策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2010年~2013年,通过对“新能源”电力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资助,使美国国内新能源供应量增加一倍;第二,鼓励个人、单位和地方政府使用“新能源”,并实施补助,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第三,美国政府将长期重点扶持在清洁能源领域内的创新活动,并决定投巨资在10年内支持发展下一代新燃料和建设燃料基础设施;第四,实施“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项目”(CapandtradeProgram)用以限制化石能源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五,启动“重塑美国能源科学与工程学优势”教育计划,通过设立跨学科研究生课程、提供奖学金、以及促进科研机构和创新公司合作等措施加大新能源的研究力度,并且鼓励学生走向清洁能源领域的工作岗位。

2.日本的经济长期发展战略

日本于2008年9月,根据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新经济增长战略”进行了调整,主要方向在对既定的2015年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微调的同时,重新设计了经济发展战略,2010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增长战略”(New Growth Strategy),旨在确立危机后日本长期经济发展方向的,是日本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战略。“新增长战略”认为,日本要靠“后危机时代”是摆脱“失去的十年”,日本政府将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寻求经济增长动力。其中,在利用国内要素和促进国内产业发展方面,日本政府将在环境和“新能源”产业领域投资50万亿日元,创造140万个就业机会;在医疗和健康产业领域投资45万亿日元,创造280万个就业机会。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日本政府将致力于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APECFTAAP),并通过发展对外旅游业,进一步提升日本在亚洲地区和亚太区的经济地位。

四、结论

随着全球能源的消耗,未来石油价格将会大幅度增长,目前发达国家逐步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发展新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改善人类气候环境。虽然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带来的核电站泄漏事故直接影响到了新能源产业,各国也纷纷采取措施放缓核能脚步,但并不能阻止人类对新能源的探求。未来世界经济的霸权必定掌控在拥有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国家手中。

参考文献:

[1]肖鹏军:《石油经济的风险与危机及其防范》,《石油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篇(5)

关键词:大城市边缘区;中小城市;城市空间结构;驱动机制;增城市

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十二五”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后,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大城市边缘区中小城市在区域城镇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既受大城市的空间扩散辐射,也对区域小城镇起极化和带动,是区域城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纽带,以广州市边缘区中小城市增城市为例,通过其各个重大时期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比较,探讨大城市边缘区中小城市空间结构的深化驱动机制,探索其引导和利用方式,并提供决策参考,为促进区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模式

20世纪20年代以前,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建立在新建筑空间描述方面,传统地总结出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模式为“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区位论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城市经济发展理论体系以及随后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使得城市空间拓展和演变的研究得到了深入发展,像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理论等理论成果直接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出现了“点轴模式”“点轴――聚焦区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交通、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发展分散化,均衡化创造了条件,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也呈现出网络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

2 广州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

2.1广州增城1982年城市空间形态――独立县城

1982年增城的区域定位就是辖1900平方公里的县域中心,是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外联系少,城市发展就是围绕县政府和增江街几条街道发展,整个城区面积才1.2平方公里,城市空间结构呈现以县政府为中心,以南北、东西街道为格状的正方形,其原理对应于早期简单的同心圆结构。

2.2广州增城1995年城市空间形态――广州卫星城

随着广州向增城区域性的东西干道广汕公路和荔新公路的拓展开通,增城跟广州的联系迅速加强,同时1992年增城“撤县改市”,城市发展的定位从独立县城向“市”和“广州卫星城”迅速转化,城市发展方向是由县城沿东西向广汕公路向西(广州方向)和没南北荔新公路向南(广州、东莞)发展,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现明显的“T”字型“点轴模式”。

2.3 2005年增城市城市空间形态――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

从2000年开始,广州实行“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空间发展战略,增城及时跟进,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是打“广州牌”,主动接受广州的全方位辐射,市域空间形态根据其自然的生态条件、经济社会基础,与广州的区域联系等划分为三大主体功能区。北部的生态环境优美,工业基础弱作为生态旅游与都市农业圈,是广州东北部的生态屏障和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中部集中了广州七所高校和市域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公共设施,加上大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形成面向广州的都市生活圈;南部以新塘牛仔服装和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为基础形成接受广州辐射的先进制造业圈。

2.4 2013年广州增城城市空间结构――广州东部城市副中心

2012年,广州城市规划修编获批,空间发展实施“一人都会区,二个新城,三个副中心”123、建设“花城、水城、绿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增城依托广州,及时围绕广州副中心的定位,对增城社会对比度济发展战略把脉,市域空间发展提出了“一核三区”的空间发展战略,及时将增城城市空间结构引领到广州城市副中心“一核三区”的核心区――挂绿新城的发展和演化当中。

挂绿新城以“一湖一河两江多带”为规划理念,规划水面面积8平方公里,主景区面积52平方公里,综合保护区面积110平方公里,通过挂绿湖将增城现有河道西福河、增江、东江连通一体,打造魅力水城,“以国际名花园、四季花园、百花园、岭南花园”,功能分区和动静结合等三大规划理念在挂绿新城建1000亩甘泉花园,1000亩挂绿荔枝园及200亩荔枝博览园,同三大主题公园打造多彩花城,以“森林公园”规划管理模式,建设“一湖一河两江”两岸500-600米的生态景观林带,保留挂绿新城13座山丘公园,控制110平方公里的综合保护区,打造生态绿城。如图2所示。

图2 增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图

3促进广州增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特征

3.1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念

增城是全国最早开展县域规划的县,早在1992年就开展县域规划,对县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医疗卫生学校等公共设施发展战略、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战略等进行了研究与规划,并出版成书印发给各级领导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使全市对县域未来发展予以认同,2001年,增城又在全国范围率先开展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将市域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人口等可统的各要素如土地利用、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生态旅游、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等等因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全面的调查分析,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出各要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和对策措施,成果出版成书印发各级领导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

3.2基于准确科学的时代定位和区域定位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增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科学的把握其时展特征和区域发展特征而准确定位,1995年(相当于工业化起步阶段),提出了抓南扶北促中间的空间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南部地区的工业制造业,保护北部生态环境,强化中部的服务。南部大规模聚集工业,到2000年已发展成占全国30%的牛仔服装基地和国际性的摩托车整车零配件生产基地,经济得到了强劲发展。

3.3 及时科学的城市规划控制引领

城市规划控制引领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起决定性作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不是孤立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的拓展,增城市城市规划首先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规划,一个以人的存在而存在的空间,强调人的需要,基本以公园、学校、道路医院、少年宫等的规划建设为基础和架构,再规划产业发展,基于人的存在才会有城市空间和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 广州增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

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促进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不尽相同。增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驱动机制符合一般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总体来说,主要包括社会驱动机制、政治驱动机制、经济驱动机制、制度驱动机制和生态驱动机制。但各种机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各驱动机制之间在不同演变阶段的主导地位也不相同。

篇(6)

关键词:行政管理;改革;城乡规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我国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但是过去计划经济存在的政府管理和控制仍然影响着当今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因此,推进我国城乡规划管理的良好发展,实现贯彻我国新时期行政管理体系的发展需要,落实行政管理体制成为我国城乡规划改革的重要基础。

一、当前城乡规划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产业发展落后于城市

在改革开发的初期,为了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我国社会经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而使得我国城市形成了对劳动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资源的吸收能力,我国城镇居民水平逐渐提高。但是相比起来,由于政府重视城市内部建设,但是却忽略了对农村的建设,导致农村基础建设水平较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也难以提升,农村发展由此进入农村劳动力流失,外来生产力进不来的恶性循环。

(二)城市规划不科学,盲目扩张严重

随着人们对于住房需求和要求逐渐提升,各地政府为提升当地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加大房地产开发规模。然而在此过程中,随着新城区的不断开发,农村用地和水资源被占用。比如说:修建水坝、建造人造公园、占用周边耕地,等等。但这样做由于片面考虑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却忽略了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目前的城乡规划中整体协调不足

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国家以工业化发展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主体,并以重工业发展道路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实行以户籍管理体制作为城乡分割的主要例行体制。即在彻底贯彻旧体制的基础下,发展我国工农经济,以周边带动城市的战略手段,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倡导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但是却仍然惯用着传统的旧经济体制,而这必然会导致我国在进行城乡规划过程中,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的局面,从而导致城乡产业结构的失调,社会矛盾与企业差异化越加严重。

二、结合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城乡规划一体化问题的建议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工作机制

重视城市建设的同时,同样注重农村建设,通过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农村为发展重点,实现各相关部门的协同作战。首先要做的就是各个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协调合作,避免出现职能的冲突,如果有必要,可以成立相应的城乡统筹规划部。对我国城市的建设的土地征用以及水资源的调度进行合理安排,并保证农村建设的资源和城市建设资源是一样的,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二)重点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充分结合我国农村目前发展状况,需要最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对农村医疗、教育、交通以及文化休闲设施的建设。并且各地政府不仅需要做到建设,同时还需要准确地根据农村目前需求情况,引导社会力量和商业力量参与到对农村建设发展当中。比如说鼓励私立医院、私人教育机构,等等,同时在政策上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和劳动力的吸引力。

(三)积极贯彻城乡跨区域合作交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当中,在新时期环境下,实行区域合作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并进行资源和经济的互补,促进两地的产业化经济结构的重组或升级。另外,随着我国对交通建设力度的加大,打破了传统的经济发展建设的区域性束缚,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人才,这对于推动我国新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城乡管理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应该正确认识到我国城乡规划中正面临的问题,并且根据我国所处的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从而找到解决我国城乡规划管理的问题,保证我国城乡规划将更加有效和科学地为建设我国农村和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璇,刘冰洁.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应对[J].规划师,2014,04:5-9.

[2]李鑫林.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应对[J].经营管理者,2015,03:327.

篇(7)

【关键词】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方向,改革重点,税制调整

改革开放伊始,伴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我国对高度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实施了渐进式的改革,经过30多年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现已建立起了基本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要使公共财政制度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未来公共财政制度还须在省以下财政体制、结构性税制调整等方面深化改革。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确立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框架,而其中如何完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直是这一体制运行的核心环节。因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由此所造成的地方政府间财力差距也十分悬殊,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予以调节地方政府间财力分布格局,就很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目标。在实施这一体制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尽管省级政府间的财力差距依然很大,但省级间人均政府财力的差距却在缩小,这对各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表明分税制的实施,有利于平衡省级间政府财力和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目标。因此,在近年来加大民生财政制度建设的背景下,要实现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目标,在不断完善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下,未来对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改革方向是继续推进和深化省以下政府财政体制的改革。

一、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是以“省管市―市管县―县管乡”的基本架构来设计的,实践证明,在这一体制架构内对财政资金的拨付和上解所产生的根本缺陷是管理层次多,导致财政资金被截留的现象十分严重和财政资金运行效率低下。为消除这一体制的积弊,从2002年起,我国在部分省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鉴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三种改革模式:浙江模式、湖北模式和广东模式。2009年国家又明确提出全面建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目标,并先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积极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探索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新模式。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比较大,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也千差万别,不可能搞一种模式,而且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稳步实施。因此,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出发,税费制度改革十分迫切。(1)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普遍的无选择的服务,其费用的取得只能采取向全体公民征税的办法,并以政治权力为基础,因此在政府收入体系中,税收是基本财源;对特定公民提供服务,其费用不能也不应当用全体公民缴纳的税收进行弥补,只能对直接享受服务的公民个人采取规范性的政府收费(如规费或使用费),因此在政府收入体系中收费只能起补充和辅助作用。(2)财税部门一定要统揽政府收支(包括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和制度外收支),并按照政府政策通过财政收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现行的以费挤税、费强税弱和不规范的政府收支管理格局已经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极大障碍,因此税费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二、推进结构性税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