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27: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困境 对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广度与深度受历史跨度、学情与老师素养影响,很容易陷入困境。为了提高历史教学深度,彰显教学学术,除了要体现史学研究与历史教学的统一性,还必须结合学生主体性,努力做到辩史、解史的统一,让历史课堂教学更具历史味。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
1.历史跨度的深度挑战。
从通史往详史,一直是历史学习的安排,从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反馈的信息看:普遍是以“全球史观”为指导,在中外交替的过程中,确保通史,同时融入很多信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包含的知识相对较多,时间跨度大,信息间的阻隔明显,因此对历史教学深度的凸显提出很大挑战。鉴于此,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不敢对知识进行全方位拓展。如:在《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中,老师准备两个课时,事实上教学涉及明清两个时代,横跨四个多世纪,包括政治体制和中外横向演变等多个知识点。教学时间有限,知识庞杂,很多老师都不敢随意拓展,这样直接影响教学深度与跨度。
2.学情影响历史教学深度。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对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更多要求,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情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角度看:理性与逻辑思维则处在发展状态,这给认知高度与深度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担心学生的理解与吸收能力,老师很少对知识进行内涵与拓展,甚至把浅尝辄止视为关注学情,害怕讲得太深入与学情脱离,以至于课堂教学成了书本知识的归纳与罗列,很难真正体现历史深度与学生主体作用。
3.野史与自传冲淡了历史深度。
历史是有趣的,同时是枯燥的,而成功的课堂教学则是活泼、生动的,它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另外,历史是真实的,其深度也是建立在真实性的条件上的。为了做到历史的真实、客观,就必须从史料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出发。但是事实上,很多历史老师都本末倒置,过于注重趣味而忽略了真实性,或者对史料过分加工,甚至将历史作为故事进行解读。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虚假信息与野史,不仅影响了历史教学高度与深度,更不益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4.抹黑历史深度。
本来历史的形象是高大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沉淀让历史充满神圣光环,但是事实上,不管大学还是中学都存在可能抹黑历史的情况。部分老师刻意扭曲、丑化某些历史人物、事件,或者为了引起轰动、博人眼球、凸显个性,直接在课堂上抹黑历史人物,在庸俗化、简单化,以点带面的情况下,极大影响了历史深度。
二、凸显初中历史教学深度的对策
1.凸显学术性,提倡史学与教学的统一。
在历史教学中,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有直接关系。因此,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史学阅读资料,还应提供具有权威性与史学观念的历史资料,尽量使历史教学回归原味,以此凸显学术性。倡导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统一,要求老师端正态度,注重解读深度与范围。在历史教学中,对老师的定位是转化器,主要负责对每个难懂的史料知识进行解读,以达到提高认知能力的目的与要求。同时,老师必须具备研究史学的技能,然后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另外,老师应具备研究史学的视野,这样才能拥有广阔的历史情怀。
2.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争取辩史与解史的统一。
受基础教育影响,学位中心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共识,各地也在努力寻找方案解决问题。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位中心要求正视老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情,而不是刻意限制发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敢于放权,在收集材料、梳理信息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正确解读。从历史教学的角度看:很多历史都应该立足于整体与社会发展需求,在凸显功利价值的过程中,凸显历史意义。因此,在现代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注重史学理念,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与解决问题。
3.注重教学策略,努力做到情境与价值的统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提高教学深度与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讲究策略,对繁重的信息,策略不仅体现在材料选取、收集与应用中,还体现在课堂规划与教学理念上。所以历史课堂应尽量做到情境设置和价值导向的统一。如:在《》一文中,先向学生提问:英国人认为中英战争是英国维护商业利益发起的战争,你是否认同?利用班级与小组讨论,带领学生认同资本主义扩张的本质,同时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从学生角度进行教学安排,还应尊重历史深度与高度,在俯下身的同时,踮脚引导,这样才能保障初中历史教学的广度、高度与深度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范文娟.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困境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4).
关键词: 开卷考试 初中历史教学 有效性
随着历史开卷考试的成熟和新时期教育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更高要求,教育教学面临艰巨任务。如何根据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探索,大胆创新,寻求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下面我根据具体情况和近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
1.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学科素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中学历史素养是指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道德借鉴能力等,以丰富自我,提高个人素养。“以史为鉴,可知得失”,前人的经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习,更要重视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历史素养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到了初中才第一次真正接触历史,对历史的了解一般都停留在电影、电视和历史人物传记故事等,缺乏应该有的历史学科素养。就初中历史教学来讲,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激发他们的历史兴趣。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历史方法:首先,使学生明白历史知识结构,理解、掌握和应用历史知识学习。布鲁纳说过: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在日后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其次,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教会学生史料归纳概括、历史问题分析、评价、论证、比较、探究、记忆等方法。再次,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用正确的史观解读历史的能力,强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最后,培养学生记忆历史和感悟历史的能力。只要具备了这些能力,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可以发挥历史学科特有的教育功能,培养智慧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编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了让老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因此设计的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堂课要让学生学习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教材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因此,备课时要认真备课标、备学情、钻教材,了解课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确定教学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思考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教师对这些问题都必须十分清楚,这样上起课来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有条不紊,轻松驾驭课堂。
3.以生为本,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主要手段,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自主预习,是教师不可忽视的环节。为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预习,我们应认真制定学习目标,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做到人人参与。
4.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足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备课和编写教学设计时,不必把每一分钟都设计到,甚至把每一个问题都设计好,“教无定法”,我们不必为了形式设计过多的环节和活动,不必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把课安排得满满的,要适当给课堂留点“空白”――给老师和学生留些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否则学生就成为没有感情、没有思考、没有发现的应声虫。一堂高效的课堂一定会留些时间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自然生成问题,这些问题,最能反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最能暴露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偏差。抓住这些问题,在老师机智的引导下,学生个个参与,踊跃地与老师交换意见、畅谈感受,热烈地与同学展开交流、讨论,时而静静地闭眼思考,捕捉自己瞬间的灵感,奋笔疾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适当留点时间,就能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一些表现的机会,就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5.关注学生反应,及时训练,激活学生思维,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一、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这是教师依据的第一层级目标①,是教师对历史课堂的整体把握。有了这个方向,教师制订课时目标,就有了明确的任务,而如何制订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呢?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都会遇到的问题。
课时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直接指导教学,对教与学的活动制订准确的测量标准,特别是对认知性目标和操作性目标,要设计出明确的可测量、便于操作的目标。因此,设计课时目标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思维特点,分析课程目标和教材,从而制订相应反应学习结果的多样性目标和层次性目标,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目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打破过去教学中无教学目标、或目标过于笼统泛化、或脱离实际的弊病。一个完整的课时目标应包括对象、行为、情境或条件、表现程度。赵亚夫老师在谈及层次性目标时就以“”为例,他做了这样的设计:A.能够列出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说出的历史影响;B.能够说出时期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创办者、背景及其运营情况,阐明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②这两个层级之间的弹性就是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如果说要初中生理解“中国近代化”还有些困难,教师在进行具体授课时可向学生阐明工业革命的机器大生产,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过度,进而理解和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一份好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来自教师对教材的掌握,来自对学生的了解,来自教师的教学经验,故设计出适合学生、促进学生成长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善讲故事,以点带面
实验版课标确定的“学习主题”呈现方式,对于12—14岁的孩子来说不免有些艰涩难懂,因为“学习主题”大多内涵宏大,如中华民族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为此,在修订版的课标中,采用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在每个板块之前以‘通论’的方式概述该时段历史的基本线索及主要特征。每个板块的学习内容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③“历史简单一些,这样就给教学留下展现故事、细节、情境的空间。”④既然课标和教材已经要求将“历史”讲得简单,教师何苦要把“历史”教得复杂,非得让学生记住一条条背景、原因、影响这些陈述性的知识呢?相反,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讲故事,用细节、情节和语言去创设情境,营造学习的氛围。修订版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任世江先生亦强调:“初中学习的重点应该在于了解历史,而了解基于兴趣。为兴趣而学习,学习才能成为主动行为。因此初中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历史兴趣。”⑤历史(History)本就是由众多人的故事组成的,所以才形形,丰富多彩,相对于枯燥的文字描述,故事是有趣的,有意思的。而如何把有意思的故事放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且觉得有意义,这需要教师对故事重新解读、加工组织,用细节展现历史的同时,通过问题给学生提供想象的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如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但是否能说明中国已经产生了磁学呢?祖冲之计算出了圆周率值,是因为他具备了抽象的数学思维和基本数学理论知识吗?再比如,手的进化在人类进步过程中起的作用,如果人不能直立行走,就不能耕作、生产机器……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去学习教材文字所承载的意义,用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思考一些历史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将历史知识进行溶解,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另外,通过故事,学生已经内化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再借助时间轴,让学生将它们串成线,进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理解这个历史时段的主题。
三、多元的教学评价
修订版课标亦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强调了学习过程和效果,就“要坚持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主体,教师可采用多元的评量方式来考核和评价学生,如问答、报告、讨论、表演、纸笔测验、行为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学习档案评量等方式观察和评价学生,并及时给予学生回馈与指导,从而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对于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思维水平、问题解决、探究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样,学生在学习找到了兴趣和自信,便会从学习的被动客体转为主动的学习主体。教师亦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我满足感,激发教学热情,不断实现自我提高与成长。正如“教学相长”所说,在这个过程中最终实现了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
初中历史是高中历史的“前奏”,如果学生一接触初中历史就觉得历史是如此枯燥与乏味,便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对历史产生了不好的刻板印象,极不利于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因此,把历史教得有意思应该是初中历史教师的一大追求。
[注释]
①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第3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第36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版)》.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
历史教学目标对历史教学的有效实施,以及建立历史学业评价的科学体系至关重要。教学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宏观目标,即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对任何学科教学都有的共性要求;二是中观目标,即学科课程目标,带有鲜明的学科特性,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三是微观目标,即课时教学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是宏观的共性要求与中观的特性要求的具体体现。
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的作用,即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与应用都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课时教学目标还为学业评价提供了标准与依据。但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课时教学目标不清晰所导致的历史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等现象仍很普遍。笔者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主因有三:一是部分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只凭经验进行教学,以为讲完了教科书某一节课的内容就达成了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二是部分教师只是从教参或教辅资料上简单照搬教学目标,而没有从“以学定教”的高度去设计契合学情的教学目标,缺乏导向作用;三是部分教师未能区分教学目标的层次,导致教学目标的预设空泛、虚化乃至远离实际。请看以下课时目标预设实例。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下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 知识与能力:掌握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深化认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和文明史观,在探究中培养合作意识,树立为中华之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显然,这位教师把教学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都纳入了课时目标,导致课时目标空泛和虚化。同时,在预设目标的陈述句中,学习主体不明,目标指向模糊。这样大而不当的课时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既不具有操作性,也不具有检测性,难以为实际教学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作为某一具体学习活动的结果而呈现的课时目标,应具有“行为目标”“达成目标”“可测量目标”的性质,[1]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在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可以检测的。因此,教师基于研读课标,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首要考虑的应是将教学目标具体化。请看以下课时目标预设实例。
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 通过阅读教材及课外收集资料(条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和就业制度、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的发展情况(行为),提高搜集资料和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目标)。
2. 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条件),让学生借助图片课前对家人、朋友进行访谈,按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行为),并尝试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目标)。
3. 通过本课学习活动(条件),学生能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行为),从中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之处(目标)。
该课时目标的预设清晰明了,目标定位落在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它既规范了教与学的行为,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业评价的实施。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注重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和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通过亲身历验实现对历史的感悟与认同。由此可见,关注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应在课时目标预设时予以全面考虑: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应具体化;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应明确;教学目标应是可测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务实、多元。
二、教学内容优化的适切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线教师对优化历史教学内容已形成了共识,但仍有不少教师对如何把握优化的适切度仍深感困惑。笔者认为,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适切度,首先应分清历史课程内容、历史教科书内容和历史教学内容三个概念。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文字史料,解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已不再单纯要求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点,而是更强调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刻意涵,并通过分析史料把握历史深意,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解读历史问题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一、解读文字史料,综合分析考量,恰当组织答案
文字史料的解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同时也需要反复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文字史料进行准确的解读,是学生分析理解史料内容的关键,解读文字史料是有一些方法的,教师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文字史料,找出文字史料背后隐含的历史知识,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实现对文字史料的准确解读。一般来说,文字史料的解读,主要可以划分为信息提取、现象描述、成因分析、本质揭示等四个阶段。学生已经带着问题对文字史料进行了仔细阅读和分析,对问题答案已大致心中有数。在很多教师观念中,只要学生吃透了史料、找出隐含知识点,就算大功告成了。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文字史料和问题理解很透彻,分数却并不理想,这是由于答案无法做到有效组织。对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字史料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提炼要点,找出史料指向的核心知识点;其次,以问题设置的分值为依据,做好采分点的分配;第三,充分结合文字史料,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节省学生答题时间,又能获得理想的成绩,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分析与运用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对教学进行着积极不懈的探索,希望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实现教育的目标,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学习历史不应只停留在对史实的学习上,教师应当注重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历史作用于现实的生活。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刻,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对历史教材的学习上,没有上升到总结历史观点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层面。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学生与教师都有着极大的升学压力,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仍然是考试的分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将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历史学习效果的标准,而极少有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历史学习能力等历史素养。通过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笔者发现,不少在初中历史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无法适应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初期的历史成绩都不是很高。原因总结起来就是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历史教材的突然转变,这打乱了学生一直以来的学习体系。
三、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措施探究
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改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对于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并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事件进行历史的分析。而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并运用知识,同时应当将历史观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当重视历史观念的灌输,使教学目标符合时展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应当重视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通过改革教育方式和理念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保证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正确认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受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和施教水平以及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教学观念还停留在“知识第一”、“考试万能”的层面上,采用“知识点教学法”、“勾书圈点教学法”等,造成历史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谈不上培养能力。而在新程课改革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参加高考,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在相对短暂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事实和能力,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性,关注历史教学的效益,要求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创造出更高效的学习效益,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学习吸取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实的人生。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把握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趣味性,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器官同时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直观快乐的动态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光大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2011年1月).《新课标教育研究》。
[2]陈伟君.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有效运用[J].读写算,2013(26)。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实效
随着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工作越来越强调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本文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进行探讨。
要点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开放自己的教学思维
无数的事实证明,学科质量的保证,离不开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无论是备课设计还是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课外辅导,教师都应把目光聚焦在学生这一头。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开放自己的教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以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梯度来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以严谨、细腻的教学行为来提升学生感悟的层次。总之,只有通过教师、知识、学生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引导学生建立一个自由和富有成效的生态环境,教学才能有效推进。
要点二,熟悉课标与教科书知识体系,明确教学活动主题
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有一个活动的主题,然而要明确活动的主题,前提是必须先清楚地把握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新课改中,教材是教学材料,课标是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的表述十分明细,但是教科书的叙述不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这就需要广大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施行新课标时,重新调整设计。我的做法是找到教学内容的主题词,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还怎样的问题思路解读教科书。
例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变化表现着手,让学生明确学会理财、合理消费对我们的生活意义,然后引导学生剖析中学生消费的问题,探讨如何合理消费?
尽管内容不复杂,但是如果教师不对教科书重新设计,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还是有点困难的。于是引导学生紧紧地抓住“合理消费”这个主题词,从什么是合理消费,为什么要合理消费,现在人们的消费情况怎么样,怎么样的消费才是合理的,合理消费会怎么样等五个问题,重新审视了教科书中知识内容的安排顺序。这样,教学的思路十分清晰,为开展教学理清了思路。
可见,在具体施教过程中,教师只要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紧紧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还怎样这四条线索,有条不紊地组织活动,即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要点三,运用资料卡片,为学生提供丰厚的知识背景内容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一些教学内容相关的常识性或者是背景性的内容缺乏了解或者是不会有效地组织,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质量。根据美国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理论观点,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
从当今初中学生的生活世界来看,他们每天接收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大都是一些粗浅的感性信息的积累,缺少一定组织。尤其是对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更是缺少总结归纳。如果在开展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之前教师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针对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从信息堆里筛选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把它制作成卡片分发给学生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撰写自己的感受,编排自己的认识性材料,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新知识认识同化的速度。
例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生活在国际社会》这一课,虽然学生通过电视等媒体对有关世界上的一些国际组织有所了解,但是实质性的内容他们还是一知半解。为了能让学生加深对有关国际组织的了解,我在课前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介绍性材料(包括图片),把它制作成卡片,在上课前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并要求他们写出概要性认识。学生们阅读得十分起劲,概要性认识也做得十分认真。由于事前的准备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引导性材料,所以正式上课时,教师不需要多讲,学生就能够娓娓道来。可谓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整堂课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过程。
要点四,围绕学生的问题和教学,确立有效的课堂活动载体
只有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课堂教学才能顺利开展。初中学生较为理性,自我意识开始确立,如果教学所涉及的问题不是他们所关心期盼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不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势必激发不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就会陷入教师一厢情愿的境地。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我会通过各种途径,如: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然后结合教学的重点确立有效课堂活动的载体。尤其在指导学生开展复习工作时,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在指导学生开展“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作用”这一毕业升学考试考点复习的时候,由于是复习课,教学内容的复习不能生吞活剥,以免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通过课前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我发现:学生对我国古代的重要科技成就缺少系统把握。为了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复习巩固这一考点要求,我根据目前“历史展馆”的编排形式,确立了以图片、人物、成果、问题为主线的课堂活动载体,按照中国古代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四大发明成果,把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成为四个展厅,然后引导学生一边看图片、人物和成果,一边由学生以一个讲解员的身份解读图片、介绍人物和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一连串的问题预设,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由于活动形式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把全部的精神集中于课堂,最后形成了对我国四大发明有关知识的系统掌握。
要点五,注重教学后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
传统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教材即知识。因此,以往的教材往往要罗列学生应掌握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法则,这种教材知识体系非常清晰,但是没有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和研讨的余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材成为了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不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之后,应该通过一定的形式帮助学生重新整合一下自己的教学成果。教会学生学会进行知识的分类、概括,形成体系,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努力引向深入,教学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
如:组织学生开展“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单元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现状,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我国采取的对策等角度进行总结,学生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有了系统而全面地把握,深刻理解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其实,在历史与社会课中,有许多内容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模式建构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从整个九年级的教学内容来看,无非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方面建设进行教学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四个方面为主题的知识整合模板,帮助学生完成对教材的整体知识架构。这是由教师提供问题总结的模板,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另外,我们可以通过“问题系列”帮助学生在问题回答中整合所学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再讨论,发挥各自的智慧进行整理。总之,只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整合,学生才能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才能不断增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整理的能力,确保教学内容的落实。
要点六,重视教学后的知识反馈,巩固提升所学知识
反馈是教学效果检测的环节,也是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措施,更是学生巩固升华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反馈工作同样十分重要。我的观点,是在学生完成了教学活动之后,应该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前形成学习活动必要的压力,因为有反馈学生才会高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反馈的形式有当堂的书面检测、即时性的提问、同桌的互问互答、撰写学习报告等。
教学后的知识反馈,是保证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们千万不要因为教学时间的紧迫而简单把它压到课后去完成,否则就会成为一种课后的作业,难以保证教学的实际效果。
以上六个要点,是笔者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点体会。我觉得,要提高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的实效,首要的一点是观念的问题,其次才是教学的策略问题。不论哪种策略,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思维,才是整个历史与社会学科所要追求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俞正强.教学应该发生在恰当的地方[J].人民教育,2009(11).
关键词: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师;发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104
一、近五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命题特点分析
1. 试卷结构基本稳定
从题型结构看,文综历史卷依旧由必做题和选做题组成。必做题包括12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非选择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5分,选做题要求学生从4道选修题中选出一道做答。
从选择题看,往年至少会有一道图表题,但毋庸置疑的是,文字型选择题会是选择题的主体。
从非选择题上看,近五年两道必做题基本上都是一道必做题。以古今中外大跨度综合为主,或者纵向联系,或者横向比较;另一道为开放性试题。
选做题通常选取与教材关联程度不大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
2. 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基本稳定
全国课标卷1卷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单就知识考点来讲,没有偏、难、怪、冷,基本上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
3. 命题注重考查“能力素养立意”的宗旨
纵观近五年高考试题,无论试题载体形式、设问的角度、考查的知识点怎样变化,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宗旨岿然不动。近五年全国课标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以主干基础知识为素材,考查学生知R的迁移能力、灵活运用能力、辨析和认知能力,考查概括归纳、比较分析、史实论证、理性批判的能力。
4. 注重采用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形式
全国卷高考命题的取材已基本摆脱了对教材的依赖,从更大范围内选取思维含量高、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材料,设置新的命题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同时,为拓展命题资源,《考试大纲》还特别指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的要求,这就意味着高考会选用与初中教材相关联的新材料。
5. 命题体现关注社会热点,坚持学以致用、鉴古知今的价值追求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教育的落脚点不仅关注昨天,更应该关注今天。历史学科的价值在于能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借鉴。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反思既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二、后期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方法浅谈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后期两个月的二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按照国家新课程考试大纲构建以专题为基础的通史知识体系
建议在第二轮复习时,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注意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挖掘同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与整合知识的能力,这也是高考复习的必由之路。
2. 注意“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重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
在注重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与专题问题、热点问题的联系,注重把握古代历史发展规律,了解古代文明成果的现实价值,了解其世界意义等。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指导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以实现历史学科教育功能,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并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与历史探究能力。
3. 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方法指导
如开放性试题中的评述观点题一般常规答题步骤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根据材料归纳出观点(观点明确);第二步,结合史实论证观点(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有力),史实可以根据材料,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4. 加强史料教学,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通过史料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观察、理解、归纳、概括、分析、阐释、论证等历史学科能力,并加强对学生思维过程以及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创新性等思维品质的训练。
5. 关注时事热点、周年大事等重要问题,要关心国内外重大事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的热点问题,如民生问题、中日问题、、中东的政局问题等。
(2)重大周年纪念问题,如2017年高考备考要关注有关年份后两位是07或17的事件,也要关注次周年纪念的时间,如年份后两位是06或16、08或18的事件等。
6. 加强学习质量监控,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通过定期的定时训练,监控教学质量,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与能力发展情况,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复习策略,指导教学进程。可以采用整体综合训练,也可以采用专项训练,如选择题专项、非选择题专项、热点问题专项等。以此提高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正确的审题能力、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简洁有序的文字表达能力。要点齐全,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史论结合,使用历史学科语言,避免文学化语言。加强学生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填涂规范正确,书写工整,书写字体大小适中,答题不超出指定区域,答案形式上要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整洁化,以提高非智力因素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