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4 17:27: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管理经济学的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

篇(1)

关键词:管理经济 学会计专业硕士 教学模式选择

一、引言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分析工具相结合,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实际应用。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以及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运用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解释经济现象,促进理性思考和理性创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服务。在管理经济学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以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单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辛辛苦苦、费时费力的满堂灌,上课所谓的教师“一言堂”;而学生缺乏兴趣和耐心,重复听课、作业、考试“三点一线?的模式。这种以“填鸭式”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事倍功半地降低了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严重影响了管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且的。目前有部分学者对管理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思考、管理经济学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但对管理经济学的教学模式研究至今仍是空白。本文基于会计专业硕士(MPAcc)教育角度,依据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从管理经济学的发展、内容、特点、教学目标等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经济学的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为管理经济学教师、学生以及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同时也将对其他学科建设和教学模式选择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管理经济学教学研究意义、理论依据及相关文献概述

(一)研究意义 从管理经济学目前的教学现状看,迫切需要改进其教与学模式。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搞好管理经济学教学工作。对管理经济学教与学模式予以研究,同时也填补了管理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的空白,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教师理论和业务水平;激发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转换;教师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情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认知和运用能力o

(二)理论依据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理论:一是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理论。从人本主义教育的立场来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的独特的人类存在,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这可以作为任何一个教师的目标,一位好的老师不仅要明确目标,而且更为关键的要如何为达到目标的而采取的有效手段。学习可以由外部施加、人为联想的学习、人为条件作用的学习、人为意义和反应的学习;也可靠自身和自我选择学习。站在教师的角度。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理论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学生的观点出发来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引导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理论要求学生去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认知情感、学习的自我成就感以及对求知的欲望融合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内生机能来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理论是崇尚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提倡的是内外学习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的思想理论。二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它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认为学习并非对于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重视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发展、鼓励师生互动和鼓励学生对教学做出贡献。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发挥学生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建构性,提倡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指挥者”的角色为“引导者”角色,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三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核心的要义是发展、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是如此。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创新中得以发展,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创新o

(三)文献简述针对管理经济学的应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课程学习质量的评价等方面,已有部分学者做相关研究。在管理经济学的应用方面,李娜曾在从《管理经济学角度看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战”与“价格联盟”》一文中,运用价格弹性和“卡特尔”组织分别来解释航空市场的价格战和价格联盟;叶江山在《论理经济学在监理企业工作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了应用管理经济学的原理做好监理企业的工作,提高监理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加监理企业的效益,通过创新提高监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厉钟灵、戈国莲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经济学分析》一文中,运用管理经济学的原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模型。就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孙浩在《管理经济学对企业运作的启示》一文中运用需求规律、价格弹性、成本分析等原理引领企业在竞争中的方向,运用管理经济学的原理进行理性思维,以此制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在管理经济学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方面,竹雅东曾在《对课程建设的思考》一文中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分析;刘德宏和蔡燕弟在《对管理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文中,如何做到西为中用,如何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翁英英在《课程案例教学初探》中对管理经济学案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在管理经济学课程学习质量评价方面,王爽、赵国杰在《用AHP评价NBA管理经济学课程学习质量》二文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在管理经济学课程学习质量评定中的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给出一种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方法。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创新方面;杨淑娥曾在㈣专业硕士(MPAce)教育模式选择的思考》一文中,结合MPAce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对教学模式作了研究;徐克英在《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教学创新一文中,对给予学生选择教师权利的“挂牌教学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科研方法作了探索。

三、管理经济学的发展定位与内容特征

(一)管理经济学的发展定位 管理经济学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与现代管理理论相结合,是沟通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

策的桥梁。西方经济学说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_一阶段是在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认为流通创造价值,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流通领域的重商主义;第二阶段是在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以亚当・斯密、太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学派,强调劳动创造价值,认为是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研究中心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的古典经济学;第三阶段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以阿弗里德・马歇尔为代表的学派,采用边际分析、均衡价格等理论方法,研究中心转向了消费、需求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新古典经济学;第四阶段是在20世纪30年代至今,以约翰・凯恩斯为代表的学派,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将整个国民经济纳入到研究领域,以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的当代经济学。管理科学晚于经济学的产生,但发展非常迅速。同西方经济学说相比,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以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的"212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等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重点研究提高企业内部的劳动生产率;第二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梅奥的“人际关系论”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主要研究人际关系和人的需求行为;第三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以西蒙的“管理决策理论”和德鲁克的“有效管理理论”等为代表的现代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决策和管理组织如何实现现代化;第四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沙圆的“组织文化理论”和彼德・圣吉德“学习组织理论”等为代表的学派,以更高的管理思想、境界和管理方式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管理经济学内容及特点 管理经济学是以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为基础。在特定的宏观环境中,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各种约束条件及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将有限资源最有效的加以利用。主要包括:边际分析、需求分析、生产分析、成本分析、市场结构、定价决策、风险与资本运算、技术变革和布点理论、企业决策与政府等。管理经济学的内容在不断的丰富,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汇率、国际贸易、产业竞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向选择等,逐步在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向注重实施和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竞争的自动化,其内容将更加丰富。管理经济学不仅是有关经济理论与决策方法在数量上的相加,更表现为一种综合交叉而形成的质的升华、提炼,从而强化企业决策者在管理中的理性思考与理性创新。特点在于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将逻辑分析方法与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像,既有定性的分析,又有定量分析。专业性强;综合性强;逻辑性强;应用性强;交叉性强。

四、基于MPAoe辅角度的教学模式选择

(一)教学的模式选择 会计专业硕士是为了满足公司财务与会计人员面临经济全球化变革而专门开设的。该项目2005年开始在21个试点院校和三个国家会计学院试点招生:截至2008年,已经扩充为25所学校和三个国家会计学院。这种专业学位的特点是在强调理论和实务并重的同时,将授课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财务与会计技能以及拓展其对财务、会计实务和典型案例的理解上,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把握企业财务管理全局的能力。把管理经济学作为IVIPAee核心课程,突显其重要性。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现从学生的特点、教学模式选择、能力培养目标、教师教学方法四个维度分析如下:

(1)学生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一是数学基础相对薄弱。MPAcc学生大多数读大学时以文科为主,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方法感兴趣;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难以深入。对数学推导、图表、公式等理性知识产生排斥心理。二是社会经验相对丰富,具备一定社会阅历。大多数学生有会计、财务、投资、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历的背景与工作经历,部分学生在财经管理岗位上工作,对企业相对比较了解,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三是知识结构体系较新,学生年龄结构年轻化。学生离开学校时间不是很长,知识结构体系较新,并且对新知识渴求比较强烈,积极进取、精力充沛、思维比较活跃。

(2)教学模式的选择。西方在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很多。其中以“学科中心”、“能力中心”、“协同式”、“IVIES(就业技能模块法)”模式等盛为流行。我国在继续教育中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可以“移花接木”,借鉴西方的成熟模式。据MPAcc专业设置和学生的特点,可采用以“能力中心”模式为主,“协同式”模式为辅的教学模式。前者以从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能力教学为单元,以学生是否具备能力为衡量标准的教学模式。后者是实行大学和企业合作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能力培养目标。MPAcc教育要面向会计职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的高级应用性专业人才。主要包括:一是数学和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数学模型是经济规律本质抽象的表现,学习模型不仅是对计算过程的掌握,更重要的通过模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二是宏观形势理解和整合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管理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经济发展脉搏的能力,把握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创新,提高决策水平,结合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整合。三是财务管理和控制能力的培养e运用经济理论和管理方法分析问题,为企业创造价值,加强财务管理和控制能力,促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4)教师的教学方式。在管理经济学教学过程应该采用以下五种教学方式:一是理论教学方式。上课前选好适合MPAcc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做好课件,查阅和准备好教学辅助阅读材料。上课内容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进行师生互动。二是案例教学方式。在课前根据教学需要选择生动、完整、典型、适用的教学案例,课中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多元性探索研究。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主,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风格,让不同的经验得到交流和分享。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讨论中忽视和挖掘不深的问题进一步剖析,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后给学生布置适宜难度的案例,让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巩固课堂知识。三是实践教学方式。管理经济学中很多内容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教师可以把案例中的数据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管理经济学知识在计算机上进行试验。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教会了学生熟练利用计算机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是情景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景,将研究学习的内容转换为现实生活的情景。在创设过程中,应注意情景的生活化、故事化和现实化,建构联想空间,大胆创新,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亲切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涩进学生自主

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新的环境。五是合作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在适当的时候对角色进行互换,给学生展示多面才能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既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又能促进相互交流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篇(2)

一、管理经济学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初探

(一)人力资源雇佣浅析

管理经济学理论中,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力所产生的费用被称为劳动力边际费用,相应地每多投入一个劳动力获得的收益称为边际收益。生产过程中,一般的资本投入较为固定,然而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具有较大流动性,企业、事业组织想要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离不开相关雇佣数量的调整。一旦劳动力边际收益超过边际费用,相关组织就应该扩大自身劳动力规模,反之则应调减规模。只有立足于管理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才能更充分地明晰自身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协调问题,进而实现劳动力与资本的替代,从而缓和人力资本的不足,获得更高的效益。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开发能够实现企业、事业组织在企业文化上的建设,同时尽快帮助入职人员熟悉业务技能。从管理经济学视角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能够量化。人力资源培训能够分为一般性和特殊性培训,前者只能等量为每一个员工的产出,而后者内容上还同员工生产效率密切相关,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经济学领域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在现实中看来,正如一个企业或者事业组织为员工提供一般性培训,倘若培训费用为每300元一人,而培训前员工的边际收益为1000元,在培训后收益为1600元,假设培训前员工的工资水平等于边际收益1000元,进一步推算得知培训后员工的工资水平也应当提升至1600元,但是现实中由于单位自身耗费了时间与精力,往往希望支付的工资会低于边际收益。由此看来,在管理经济学视角下,员工与企业、事业组织之间还存在博弈关系。

(三)薪酬管理中的人事管理经济学原理

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有效的薪酬管理方案能够激发员工热情,并在一定基础上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性与忠诚度。管理经济学视角下往往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衡量。例如,员工收入不变,工资上涨会致使对应的闲暇价格上升,继而导致员工尽量减少自身的闲暇时间,选择增加工作时长。而收入效应是指工资水平保持不变,收入增加时,相关的理想工作时数便会减少。由此看来,相关企业、事业组织制定薪酬管理方案的同时要弱化收入效应,强化替代效应,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二、探究管理经济学视角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路径

(一)建立经济理念,创新任用观念,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企业家都注重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注重科学的人才管理经验与经营理念,通过对市场人才信息汇总分析,进一步构建合理而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让企业相关经营管理人士掌握实际管理权与经营权。此外,立足于管理经济学视角,从人力资源管理内涵来解决人力资源招聘、培训和薪酬福利制度的设计问题。可以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资本与劳动力替代效应出发,更好地借鉴一些新兴事业组织、企业的成功经验;选择从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角度分析、协调员工与企业、事业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制定薪酬福利制度的过程中,人事管理经济学最主要的就是考虑工资变化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效率与公资相对平衡才能促进组织整体效率的提升。

(二)强化激励体制效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促进人力资源成本核算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员工身上体现得最直接,反映了企业自身激励机制的建设问题,构建完善合理的激励体制相当重要。为此企业需要充分明确员工群体的实际工作状况与生活情况,才能有把握地判断和评估他们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成果,并作出及时嘉奖与激励,激发员工热情,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人力资源管理者对此理应调整相关政策方案,竭力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贯彻人性化理念。现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讲求与时俱进,必要的创新更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从管理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出发,实现低成本与资源消耗的目标。

(三)跳出理论框架,从实际出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为了更好地完成企业选人、用人的预定目标,同时消除求职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对称信息摩擦,运用管理经济学知识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主要的方法是通过高能高薪来激励员工,在各个岗位上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最佳配置。在当下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的部门管理中,企业人力管理人员都十分注重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出发思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紧随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柔性管理、人本管理,首先分析企业、事业组织发展期间所要面对的各类问题,以解决困难为目标,迅速回溯同问题相关联的人力资源工作重点,继而有根据地分配相应岗位和工作,在实际工作要求下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与目?讼嗥ヅ洹F┤纾?针对某一个企业的运营项目建立个性化考核机制,详细的考核指标是根据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时间以及员工个性来加以确定的。那么排除掉概括性的章程之后,就可以形成针对这一个岗位的确切考核标准,为后续的岗位考核也提供了有力依据,这也是站在管理学经济角度上实施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重要缩影。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关系

任何理论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实践结果的考量。然而,在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很多领域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关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最终导致了经济活动中出现了问题,怎样把握理论经济学和实际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促进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已经成为了各经济活动开展的重要方向。

一、理论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又被称之为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是阐述与经济学有关的一些基础性概念和基础原理,探究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规律,理论经济学是学习其他拓展类经济学科目的基础,是经济学当中的一般理论。理论经济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种是宏观的,另一种是微观的经济学。一般在书本上或者大学校园内所学习的课程,如西方经济学史等,都是包含在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之内的。

二、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主要是针对一些金融经济活动来说的,主要探究各个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规律,还对一些经济活动所形成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理论。应用经济学会涉及的部门会比较广,会涉及到一些基础性生产部门,如农业、工业以及建筑行业领域等,应用经济学有许多的分支,因此应用经济学适用范围非常广,同时它还可以进一步去补充理论经济学的内容,充分发挥它的实用性作用[1]。

三、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其实这两种概念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论与应用就像是哲学范畴内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根据哲学理论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任何一项理论的研究都是离不开实践的检验的,也只有通过了实践检验后的理论才是符合发展规律标准的具有价值的理论,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关系。经过大量的研究资料结果表明,只有将理论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将应用经济学付诸于实践,这样的经济学研究才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在应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中都会有所体现,而有了理论作为基础,对于经济活动会有一个初步的理论认识,这样在经济活动中就会更容易发现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去解决问题,为经济活动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2]。例如,在现代企业当中的管理经济学,它就是在基本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实用型经济学,并且还融合了管理学内容,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有了一个整体的规划布局,一些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对管理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领域中,还存在着一些偏激的观念,有的人认为理论比较重要,而有的人则认为实践比较重要,还需要从源头上树立正确的经济学理念,不仅要重视理论型的经济学知识,更要重视该经济学理论在实际的金融交易活动中所应用的情况,不要一味地追求经济活动项目所带来的金钱价值,它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也应该考虑在经济学管理范畴之内,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结合实践,将所有与经济学有关系的概念都融合都在实际的金融活动当中,转变人们落后老旧的观念。不过在国内研究中,很多领域都存在着轻视理论的现象,关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观点比较少,长此以往下去必将影响到经济学的整体发展趋势,经费资金的短缺固然是影响理论研究的重要因素,但是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浅尝辄止,敷衍应付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进程步履维艰的现状情况,怎样扭转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发展现状,顺应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经济学研究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必须要以理论经济学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指导纲要,将应用经济学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不必一味地纠结于二者之间的区别,而是要在实践过程中将二者进行融合发展,在问题解决中不断创新思维形式,让理论的东西更加具有实践性的意义和价值[3]。

四、结语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保障。理论经济学的学习可以为应用经济学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没有理论的东西作为依据,很多实践性的应用都是无从谈起的,在当今市场的大环境下,必须要掌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断转变过去错误的思维方式,使二者所包含的内容都能够融入到经济活动当中去。

作者:朱建朋 杨旭明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邱海平.我国理论经济学研究2012年的新进展及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J].经济纵横,2013(2).

篇(4)

关键词:生产函数 商业银行 内控管理 管理经济学

每个企业的运作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的运作也包含其中。只要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就可以了解经济理论在企业运营决策过程中的科学理论依据,为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供经济分析工具。如果一个企业能成功地运用管理经济学原理建立自己的经营策略,并把它应用到日常商务管理中,将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好处。如何把企业运营和经济理论有效的结合起来?

首先,可以将产品价格弹性结合需求规律,运用于市场。在市场条件下,一般商品需求规律是:所有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但是,如果要为企业的市场战略服务,就必须将需求价格弹性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一般情况下,任何缺乏需求弹性的产品,企业都应设法提高价格。需求弹性充足的产品,企业可以降价销售,提高总收入。有效运用这个经济原则,用低的价格,可以薄利多销,进行更多的销售。快速销售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利润率虽然低,但通过更多的销售,更快的销售可以增加总利润,加快资金周转。

再次,可以利用生产函数,对企业产品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又称短期生产函数。公式为:q = f (l ,k0 )k0不变 ,l增加带动产出增加。譬如说,康柏公司从1993年起开始改革传统组织形式,在苏格兰的工厂试行“三人劳动组”制,结果证明这种组织形式大大优于流水线,每个工人的产出提高23%,实现了目标。“三人劳动组”运作情况如下:生产流水线一般由20名工人参加,每个人只干一种活。改革是将流水线的全部工种交给3个人承担,每个人要干6种~7种活。如第一个人负责把要组装的部件准备好;第二个人负责把那件组装到个人电脑的机壳内;第三个人负责全部测试工作,确保所有线路畅通无阻。“三人劳动组”的优越性表现在:(1)占据厂房面积小,平均每平方米的产出比流水线提高16%。(2)流水线的方式使电脑在组装的过程中触摸人数多,不但延长产品组装时间,而且增加影响产品质量的机会,因为电子产品质量的高低同被触摸的人数多少成正比。(3)流水线一旦出现故障或其中的一个成员在操作中发生问题,20个人都要停工,而小组若出现问题,受影响的则仅限于3个人。但是“三人劳动小组”要求每个工人能够干多种活,他们必须经过多方面的培训方能上岗。在这个案例中还运用到了边际产量原理,即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条件下 ,该可变要素投入量变动一个单位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变动量,公式为:mpl =q/ l,边际产量是可变的,它涉及到固定的要素的数量,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可变要素平均配置的固定要素越多,边际产量就会更大;由公式可知,在总产出不变时,劳动力的减少可使产量增加。

从内部因素的影响,中国理念的商业银行及其制度的缺乏,制约了其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从概念上讲,没有将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这两种关系有机统一,有一个片面的业务发展和风险规避的两个极端片面强调的重点。也没有真正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整个过程缺乏,品种齐全,完整的风险管理意识的概念。风险管理制度,虽然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往往商业银行的初步建立只能做到“看起来像”。管理制度的发展滞后于风险的发展最终建立还没有完全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也仍然有许多违反内部控制原则的情况。

从实际角度来看,金融诈骗和其他商业银行系列事件的出现或发生重大案件是对内部控制失控的反应。失控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很多,外部原因是对重新审核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外部审计的不足,也没有对商业银行监管当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正确的评价标准,内容,方法和措施;银行的内部原因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会计,控制或管理控制失灵,信息不充分交流,有效的内部审计评价和监督缺乏。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企业在决定上要做很多市场需求的分析。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产品分析,以确定产品价格,来判断什么价格可以提供最大的利益。通过定价策略,一个企业决策者,以改善企业状况,就必须明确产品的价格弹性,价格弹性不足,不够灵活削减下来,否则,就是自我毁灭。预测价格弹性是发展市场营销计划的关键。通过价格的营销推广,交易折扣,产品抽奖等,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者,你必须了解不同客户群体和

特定商品的价格弹性的喜好。也就是说,要知道是否销售价格上涨抵消了单位收入的下降。从经济管理角度出发,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从零产量开始,首先需要一个更高的价格,然后慢慢地降低价格,因为利润最大化的输出总是在适当范围内的需求弹性。显然,如果企业能够自觉地使用和管理的理性思维的经济原则,我们就可以得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了解两公司之间的交叉弹性的产品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具有较高的价值,在市场上更密切的替代品,是相互竞争。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在市场上互补性商品,就是合作关系。其替代产品,配套产品应密切关注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消除替代品,补充了企业的产品。把握消费者的喜好,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相关的程度。控制广告和营销支出,以刺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需求。

篇(5)

(一)管理会计考察视角的延伸

传统视角的管理会计功能,主要包括计划、控制、决策和业绩评价等,然而,随着会计环境的变迁,人们在进行管理会计分析时,改变了原有的功能结构,采用新的坐标功能评价的分析方法。即,从大的方面讲,管理会计具有两种系列功能:一是经济计算和信号传递功能;二是生产、技术导向和组织导向功我们将第一类功能作为纵轴,第二类功能作为横轴。同时,可以借助于这个分析框架,对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中企业的国际化现象做出理论解释。

(二)工具创新推动着管理会计射程的扩展上

世纪末与本世纪初,对管理会计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管理会计工具主要有作业成本法(ABC)与平衡计分卡(BSC)等,近年来欧洲大陆国家(如德国与法国)的成本管理工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推动着管理会计的发展。

1.ABC对管理会计的贡献

在会计方法国际化的推动下,基于成本流量模式化的视角考察管理会计的结构层面,产生了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当初,ABC是为了解决企业增加的制造性间接费用如何优化分配,以便更正确地反映产品收益性而提出的,在这一点上,它对制造战略的推进有积极的贡献。随着进一步的发展,ABC将产生的信息应用于经营改善,并由此转变为作业成本管理(ABM),相应地将其进一步应用于预算管理(称之为作业预算)。在活跃的美国式企业控制理论环境中,ABC是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规则发挥作用的,它与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以及制约理论(TOC)并列而成为当代管理会计的重要工具。现阶段,ABC为了进一步贡献于企业创造价值,正与管理会计的其他方法加以融合,各种研究方案正在形成之中(如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等)(卡普兰,2005)。

2.BSC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依据Kaplan&Norton的观点,平衡计分卡(BSC)是对企业管理者贯穿始终的企业使命、战略方面的业绩指标系统进行的集成与组合。当然,BSC的中心概念是“战略”,并向其下级管理层浸透。BSC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其计划的过程,即“战略———取得共识———改善———下一步战略”,体现的是一种“战略的管理”。进一步讲,根据Kaplan&Norton所做的定义,这种为达成企业使命•目的的战略是“原因和结果具有关联性的集合”,即从众所周知的四个角度,通过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浸透来发挥BSC的作用。因此,有效地应用BSC,将战略和业绩评价指标间的链接很好地运行下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Kaplan&Norton将这种战略和指标间的链接关系体现在三个原则上,即:(1)两者因果关系的原则;(2)成果与驱动因素结合的原则;(3)面向财务的链接原则。通过这三个原则,从企业组织层的最上端直至现场工作人员层次的最底端的全过程,均作为实施战略的环节来加以描述,这三个原则是把握BSC成功的关键。这些链接的探讨是推进战略制定计划方面的一个新的控制思路,并成为BSC与其他方法区别的一个标志。明确了BSC的这些主要论点,对于今后改进BSC的平衡具有积极意义。一种思路是,在企业进行计划•预算的具体编制之前能够对有关情况进行把握,即在达成目标的战略制定阶段进行事先的模拟。最近的研究表现出的一种趋势是将前馈控制或前馈机制应用于BSC之中来扩展管理会计的功能,这一点在今后战略层次的控制中会显得愈益重要。由此可见,BSC对于促进控制理论与管理会计理论在新的层面上加以融合与拓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管理会计方法的整合

最近几年来,美国管理会计协会(以下简称IMA)积极地推广、介绍德国的成本会计方法。协会主席怀特在2004年9月《战略财务》的“主席的话”栏目中,发表了《为什么要注意德国的成本管理》一文,提到IMA正在从事推介一种简称为GPK(弹性边际成本法)的德国成本会计方法。该方法由德国汽车工程师弗劳特(Flaut)创立,德文为Grenzplankostenrechnung,英文简称GPK,可意译为“弹性分析成本计划与核算制”(FlexibleAnalyticCostPlanningandAccounting),即弹性边际成本法。这种方法纠正了美国通行的任意分配成本的做法,其重点在于通过成本核算把责任制贯彻到企业的最基层。GPK与ABC融合是管理会计功能结构上的一种扩展,将这两者有机整合,就形成了具有德国特色的资源消耗会计(RCA)。换言之,RCA是把GPK与ABC揉和起来的一种新的成本会计方法,它是一种能动的、综合而总括的成本管理系统,是将德国成本管理的各种原理与ABC有机结合的产物。RCA能够将资源分析与动因分析两者加以综合,促进了成本管理系统的创新,为成本改善提供了契机。同为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国,也对管理会计结构进行了再造与优化。

法国管理会计界结合美国的ABC管理对自身传统的方法———“同质分部法”进行了完善。“同质分部法”是对管理会计内涵的扩展,它是通过企业行为来重新构造企业系统和成本流量,并据此寻求这些行为的活动规律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ABC的一般成本管理原则,从经济计算的功能和信号传递功能两个方面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同质分部管理与ABC的结合是管理会计外延扩展的重要体现。具体地讲,同质分部法是将作业实体的成本流量模式按成本管理的一般原则对同质性的成本进行归集,即对相互间具有同比例成本发生的部门进行联动,联动的资源归集和这些资源的相互补充是同质分部法的核心。ABC管理从联动角度来讲,也需要对成本流量按相同的比例归集同质成本、联动成本,不同于同质法之处在于,ABC认为现代经营实体的分部(位置)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分部相互活动而构成的,是一种活动量成本管理(成本驱动的管理)。“同质”这一属性对技术层面产生强烈的影响,换言之,技术决定了这种同质性,成本的联动性通常归结为某种技术。成本的稳定性,是指成本处于消耗阶段的技术环节的稳定性。有关成本管理模式的技术规定性,对于坚持同质性原则的同质分部法和ABC来说,它们共同处于相关技术链条中各自适应的某一个环节。遵循生产技术要求的同质性层面的作业是由顾客所处的某一阶段作业决定的,对此所采用的会计方法从选择情况看也是能够理解的。环节成本计算和纯粹的个别成本计算作为两个端点,ABC和同质分部法被定位在中间部位。表1将同质性层面按不同的制造技术规定所采用的会计方法称之为“会计工厂”。

二、管理会计边界的控制

从横向(horizontal)与纵向(vertical)两方面考察管理会计边界,可以全面把握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特征。横向边界是指管理会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纵向边界有两层内涵:一是管理会计学科理论层面上的扩展,如管理会计学科内容本身的发展;二是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发展。不同事物应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了解管理会计学科的内外部关系,能够有效规范和控制管理会计的边界。管理会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困扰管理会计界的一个难题是: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问题严重,学科之间的界限往往比较模糊。为了减少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重复,学术界曾做过多次有关管理会计内容的调整与完善。在教材编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教材体系中,就对管理会计的内容结构进行了调整,具体的做法是:将原先的《管理会计》内容进行分解、扩张、更名,如将长期决策部分划归《财务管理学》,责任会计独立成科,《管理会计》主要讲述短期经营决策及日常管理,更名为《经营决策会计学》,全面体现会计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功能。然而,这一学科体系安排的最大问题是无法与社会上公认的课程体系衔接,给学生参加各种考试带来诸多不便。

(一)横向考察的管理会计边界

从横向视角研究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边界研究的重点。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探讨,应该扩大研究范围,既可以包括会计的内部学科之间比较,也可以同经济学、管理学,乃至在社会学之间进行比较。

第一,会计学的视角

就企业会计而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有界限的。连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桥梁是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可能将ob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管理会计则努力将oa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尽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想将成本会计纳入自身的体系,但不可能完全包容,这一点可以借助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博弈思想加以解释。正因为如此,这种管理会计学科的边界探讨进一步促进了成本会计的发展。与管理会计比较接近的一个学科是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博弈主要在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包括存货、应收账款与价格等)问题上。这种交叉在学科发展中是正常的,因为它们都具有管理的属性,在创造价值方面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然而,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界限还是明确的,如管理会计主要从成本性态入手开展研究,其决策会计等的着眼点定位于短期决策;财务管理则主要从微观的投融资、收益分配视角考察事物,长期决策应属于财务管理的研究范畴。在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上,曾经有一种观点,即取消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中与成本相关的内容,如成本习性、变动成本法、成本预测、本量利分析、决策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纳入现有的成本会计中,更名为成本管理会计。同时,将管理会计中与成本无关的内容,如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预测控制、责任会计等,剥离到财务管理中去,通过将管理会计内容的合并与分立,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三门学科的重复性。但是,这样会使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及评价考核控制的功能削弱。

第二,管理学的视角

迄今,会计学仍然是作为管理学的分支(是基于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会计学与管理学边界也存在一个博弈的过程,会计学可能将ob1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比如形成战略管理会计等;管理学则希望将oa1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以价值管理为基础的管理学,如薪酬激励机制的管理等。从目前会计学与管理学研究的范畴来看,会计学与管理学均想将管理会计纳入自身的体系,但任何一方均难以完全纳入,并由此进一步推动了管理会计的发展。当管理会计具有战略属性时,其与财务会计在学科边界的博弈过程中将占上风。如可以将成本会计进一步分解为战略成本会计与战术成本会计,前者转变为战略成本管理,进而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范畴(包括在管理会计之中);后者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系统。在上述会计视角的博弈中,管理会计内涵的扩大是与货币计量属性相关的。即,凡是一时难以用货币手段加以计量的价值管理内容均纳入管理会计,而可以用货币计量的部分则已经或逐步划入(划归)财务会计。从这个角度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具有转化与融合的特性。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相互交融体现在四个方面,诸如:(1)适应报告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增值会计有可能转化为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2)适应预测企业未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要求,原来属于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会计可能转化为对外报告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3)适应表外信息披露的需求,财务分析将成为财务会计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4)随着企业集群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财务会计对供应链会计提出了控制与监督的要求,进而为管理会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范畴,等等。

第三,经济学的视角

经济学对会计学尤其是管理会计的影响主要是从成本管理入手的,经济学直接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体现在管理会计工具方面,如经济增加值(EVA)的扩展、利润的经济学思考、资金成本的管理等。经济学视角的考察,一方面促进了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借助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了管理会计。经济学对管理会计影响较大的理论,从微观经济学上看,主要包括:(1)风险条件下的选择问题,包括观望理论、遗憾理论、模糊理论以及风险投资理论和资产选择组合理论等,它们对管理会计激励机制及风险评价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2)交易成本与产权理论,这些理论对引导管理会计开展价值创新、优化资本经营提供了重要依据;(3)不确定性理论,它借助于管理经济行为的分析,形成一系列决策理论,如风险条件下的决策理论、价格管理中的概率理论等,进一步丰富了决策会计的内容;(4)信息经济学,主要是讲信息不对称,尤指上下不对称(上一层级的管理者“博弈不过”下一层级的管理者),信息经济学对责任会计的影响很大,信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委托理论,它是上个世纪对管理会计发展影响最大的理论;(5)博弈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加深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解。经济学对管理会计外延的影响,主要是从管理经济学的视角考察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发展形成了管理经济学(即oa2部分),而管理会计与经济学的融合,往往是从与管理经济学的结合开始的,随着微观经济学的深入发展,管理会计的内涵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会计学视角纳入oa2部分)。从外延角度考察,管理会计的管理学属性较为明显,管理学的发展,使得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质量成本管理、人力资本管理会计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总之,管理会计的边界,随着会计重要性提高,其范围会向管理学的方向延伸,如形成上述的战略管理会计等。

第四,其他学科的视角

例如,环境学与会计学的结合就产生了环境会计,环境会计可以划分为环境财务会计(EFA)与环境管理会计(EMA)。从核算内容及披露方式看,环境财务会计是外部报告会计,环境管理会计则为内部报告会计,分别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对应。这种学科边界是以环境为载体而展开的,目前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研究环境会计的边界及射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学科发展角度讲,现阶段由于货币计量的困难,更多的融合成果将趋向于环境管理会计。EMA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公司内部成本,不包括企业难以确认的外部社会成本或外部环境成本;强调与环境有关的成本,如废弃材料的损失价值、废物管理成本;强调以实物量表示的材料和能源流动的信息;强调在环境管理中的运用,但也可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许多领域,并日益用于外部报告。

(二)纵向视角的管理会计边界

管理会计边界主要是指学科之间的分界点,如上述四种博弈视角的学科间的讨论。管理会计的边界扩展从纵向的实务角度考虑,主要指行业之间的发展,如形成供应链管理会计(包括供应链成本管理)等。传统的管理会计局限于单一的企业,现在的管理会计将面向供应链,需要将供应商与销售商(顾客)均纳入到管理会计的边界之中。下图中的纵向管理活动就是供应链管理会计研究的范畴。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需要将经济学的理论应用于管理会计,如交易费用理论等,这一点与经济学视角的管理会计边界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供应链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更为直接和明确,是本世纪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管理会计工具的开发也是促进管理会计边界扩展的动因之一,如EVA与BSC的应用,使管理会计向管理学与经济学边界的拓展更加成为可能,并进而提升管理会计的射程,如丰富对供应链管理会计的考核与评价,等等。由此可见,经济学理论不仅为管理会计边界的扩张提供了动力,也为管理会计射程的延伸提供了保证。科学划分管理会计边界有助于学科的科学定位,有助于明确管理会计的内涵与外延。会计学与管理学及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具有内在的血缘关系,而会计学在这两门学科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一方面,经济学与管理学滋养着会计学,促进会计学向更宽广的领域推进;另一方面,会计学又为经济学与管理学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尤其在核算与监控方面为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从目前的学科特征来看,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其发展必须适应管理学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内在规律;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除了管理经济学与会计的关系之外,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与经济学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会计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管理会计边界的平衡与拓展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推进,会计及其管理的方法正呈现出国际化和同质化发展的倾向,许多具有鲜明特性的课题展现在人们面前,从管理会计边界控制的角度讲,这些课题将对管理会计的根源及其目的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管理会计原有方法也面临新的冲击。

(一)经营控制对管理会计边界的影响

以平衡计分卡(BSC)为例,BSC的平衡意味着长期与短期的平衡、企业组织内外的平衡、整体与个别的平衡,以及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等等。为了客观地反映经营控制对管理会计边界的影响,我们采用反证的方式进行论述,暂且将其命名为“逆反性”,并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平衡。在管理会计或者经营控制的讨论中,使用“逆反性”这一概念,似乎感觉有些矛盾。事实上,欧洲一些国家,如法国的部分从事经营控制研究的强力派学者,正是以这种逆反性概念为基轴,从而构建控制理论之框架的。这是有根据的,正如后面将提到的那样,将这种概念作为基轴的理论性框架,隐含着许多考察战略经营与管理会计相关性的情况。进一步讲,可以将我们所讨论的ABC或BSC等的管理工具与管理会计之间的相关性作为参考的依据,并对其加以整理形成相关的理论。作为经营控制论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巴黎第九大学的H.Bouquin教授(见其2002年著述)是从理论框架基础上首先提出逆反性的学者。尽管从他的研究中很难提炼出“逆反性”概念的内涵,但其研究成果却是以“逆反性”来作为理论架构的核心。尤其是,以Bouquin的逆反性概念(及其利用方法)为线索,研究他的经营控制理论,有助于我们探索和扩展管理会计的构造及其功能模式。换言之,无论管理会计能够或不能够,寻求未来管理会计的战略及其变迁路径,这种逆反性的思路是有借鉴意义的。正如BSC所展示的典型形态那样,美国管理会计学者将经营活动以“逆反性”的视角加以考察,在“战略经营”导向下倡导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统一等,进而推动业绩评价的“平衡”或“综合”,并由此产生了平衡计分卡(BSC)这种新的管理会计工具。许多论者往往有这样的认识,即这种平衡或综合为什么是必要的,所谓的“平衡”为什么无法在本质形态上做出回答。也许这些平衡或综合所展现出的必要状态,以及对其的认识,是我们采用“逆反性”概念的原因吧。换言之,若不能确保这些指标之间的平衡,就不能获得企业竞争力。作为这些指标对象的经营环节是复杂的,由于错综繁杂,就存在指标相互之间在考察视度方面带有矛盾的倾向,不得不陷入所谓的“逆反性”状况。正因为经营环节是那样,依据所考察指标间的平衡规范经营环节的秩序就十分必要。从这个意义上讲,BSC包含着这种逆反性状况,且仅靠BSC方法进行内部变革,往往也难以提供解决矛盾问题的相关理论。

从改革的观点分析,长期的战略控制和短期的经营控制,以及实际层面的控制,也仍然能体现出长期、短期之间典型的逆反性状况。经常提及的一种矛盾现象,即“经营者谋求长期视野的经营,而业绩评价却着眼于短期视角”,这就是经营逆反性的一种典型反映。类似的,企业持续而自然地提出的利润计划或预算,也往往存在这种逆反性状况。例如,利润计划的制定,一方面体现了经营成果预测的充分性,而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官僚化(或专断、僵化),难以面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有效的灵活应对策略或措施,导致经营决策的迟缓。此外,预算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预算有助于短期的权限委托,但另一方面,预算赋予管理者短期的视野,其逐渐发展的结果则可能陷入单方面的形式主义。即使在“责任中心”这种经营控制结构中,尽管能够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做出明确的定义,但管理者陷入本位主义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即便是企业集团之间实施的内部转移价格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转移价格作为各部门(子公司)财务成果的衡量尺度,由于内部各组织之间利益上的冲突,有可能影响其有效性。由此可见,在上述经营控制结构体系中,为了避免组织层级之间的误解,采用集权式的官僚体制形式进行利益的预测或者短期权限的委托是有必要的;同样地,若脱离本位主义来考察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是难以实现的。Bouquin教授认为,上述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反论(逆反性)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有必要将其作为经营控制论的轴心。各种控制工具可以说都具有追求自身合理性的功能,从另一方面讲,具有非合理性的事物(逆反现象)也是难以避免的。

总之,Bouquin教授阐述的内容,不敢说适合于所有状况的经营控制工具(作为以“成本方法”为主的管理会计研究也是如此),但以战略•管理•实施三个控制系统为前提,在不同的经营控制工具组合中增加相应的投入,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平衡则是十分必要的。

(二)管理会计从平衡中寻求拓展

之所以提出“逆反性”的平衡化这一观点,是因为前述的BSC将逆反性的平衡化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借助于管理方法的融合得到了实现。诚然,有关BSC的特性通过四个视角的指标体系得到了展现,然而,在BSC平衡化这种形式下,同样也存在着经营控制的逆反性以及各种矛盾问题的涌现。进一步讲,为了拓展管理会计的边界,BSC借助于各项单一指标的综合,谋求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进而,围绕企业价值的增值积极寻求克服经营逆反性的内在理论和方法。在不局限于平衡计分卡(BSC)的情况下,通过对战略•管理•实施三个控制系统的协调与完善,积极探讨克服经营逆反性的手段,也可以在每一责任层面通过管理会计工具或方法的整合取得理想的平衡效果。对此,必须确保管理会计工具能够在相同的情况下保持稳定,或者说各种控制方法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变化。同时,除了管理会计工具本身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合理性之外,实现企业经营活动整体的平衡将更为重要。有关预算及责任中心具有的内在逆反性,就一定意义而言,对于这方面的逆反性,依据上层管理者的直接干预(比如强化战略的集中化,提高管理者对工作认识的直接性,以及采用股票期权等的利润分配制度),强化按层级的监管则完全有可能达到有效克服逆反性的效果。即使是采用内部转移价格制度的企业,借助于市场价格的方法来规避逆反性现象是具有可行性的。当然,我们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也需要灵活应用上述各种方法,否则,很难使管理会计的战略具有明确的理论导向。仍然以转移价格为例,如果我们对其仅是单纯地采用市场价格,尽管这种做法具有市场条件的包容性(市场导向),但在内部一些利益的处理上可能会加深矛盾,从而激发出更严重的“逆反性”。

在经营的逆反性得到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有学者从战略控制论的角度积极地予以探讨。有学者提出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四种控制杠杆的框架,以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刹车装配来形象化地加以说明,即将逆反性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不断地分解与融合,来传导管理会计的战略控制思想。正如前面提到的集权式的官僚制、经营控制和管理会计的关系那样,学者们曾多次从反面的角度批判官僚制,然而,正是这种官僚体制构成企业的基础,如果没有它,被人们经常高度评价的企业战略性、弹性、创造性这些属性几乎难以为继。迄今所提倡的经营控制的各种手段,无论是计划、预算,还是事业部制或责任中心,都是依靠集权式的官僚体制得以支撑的,如果离开它的支持,企业可能寸步难行。所谓的官僚制和经营控制系统的一体化,是由两者相互整合并共同支撑才能够运行的。在经营控制的各种手段中,来自成本分析网络的信息是由管理会计提供的,管理会计与经营控制手段一起支撑着现行的官僚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会计可以说是企业经营控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在经营控制系统中,管理会计是一项基础工作,企业通过“成本管理工具”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由管理会计提供这些相关的成本信息。同时,企业通过这种自我分析(当然是通过市场的自我分析),即对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分析和关联市场分析中形成的充分信息,在市场战略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表明企业开展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以及市场方面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得出结论,所谓的经营控制,可以作为一种克服经营逆反性的方法论体系加以认识,也就是说,在经营控制手段的计划、预算、责任中心及其内部转移价格等环节,致力于设置与企业自身状况相适应的管理会计工具组合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防止经营控制逆反性对管理会计功能的影响,通过管理会计提供确切的信息,使企业决策层次和控制环节相互协调,充分发挥成本管理工具的作用,减少“成本管理工具”的负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四、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外部经济,外部性,货币外部性,技术外部性

外部性的概念由来已久,关于外部性问题的理论更是汗牛充栋,随着研究的推广,关于外部性的相关理论也已经由经济学基础理论领域的争论,演变为学者们讨论环境、空间集聚、公共政策以及管理经济学等传统主流经济学难以分析的应用经济学领域相关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的由来

施蒂格勒认为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中,既强调市场竞争这个“看不见得手”的作用,也强调“分工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而这两者之间却又存在矛盾,无法兼容,施蒂格勒将这一问题称之为“斯密困境(Smith Dilemma)”。一般认为,马歇尔为了解决“斯密困境”所导致的市场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即“马歇尔冲突”,将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收益递增问题分为“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对于经济中出现的生产规模扩大,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 即生产的扩大依赖于产业的普遍发展; 第二类, 即生产的扩大来源于单个企业自身资源组织和管理的效率。我们把前一类称作‘外部经济( external economies) ’, 将后一类称作‘内部经济( internal economies) ’。”这里的“外部经济”,一被认为是对外部性问题最早的阐述。庇古则在马歇尔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其《福利经济学》中通过个人成本、个人产出以及社会成本和社会产出之间的比较,进一步阐述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问题:“必须分清楚两种不同的边际净生产,即我分别称之为社会和个人的边际生产……在某些情况下,这(即个人边际生产)等于社会边际净生产,在些情况下则大于,在某些情况下则小于社会边际净生产。”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指的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问题。庇古以此为基础,认为外部性问题,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系统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失灵”,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通过政府干预的办法,征收税收来纠正个人净产出与社会净产出的不一致,这也就是所谓的“庇古税”。

二、早期的争论

早在马歇尔提出“外部经济”概念的之时,就有学者对外部性概念提出了质疑,克拉彭认为马歇尔所提出的外部经济概念,由于没有能够明确其最终归属,是一个难以明确把握的“空盒子(empty box)”。而奈特也认为对于某个产业部门来说是“外部经济”的因素,而对于另一些产业部门来说,则可能是“内部经济”,因此外部经济是一个难以把握的概念。希托夫斯基所说, “是经济学文献中最难捉摸的概念之一。”。关于外部性问题的成因,奈特也早在1924年就提出,外部性的形成可能另有原因,那就是私有产权界定不清。埃利斯和费尔纳提出了与奈特类似的观点,认为环境污染等题的出现与产权和制度问题密切相关,“这些后果并非来自企业的原子结构特征,而是源于技术或制度环境,即稀缺物品被 当作免费资源对待;或者是稀缺资源与有效率的产权相分离,这就等同于原子能,供不应求和私人垄断的企业。”虽然把产权与制度因素作为外部性问题的成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部性概念的难以落到实处的“空盒子”问题,但是,这种作法,反而使得“外部性”概念本身与马歇尔和庇古的观念相去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如果外部性的问题仅仅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所致,那么外部性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解决产权和制度安排上的问题而实现其“内部化”,这样一来,外部性问题,也就不再经济系统无法解决的“外部”问题了。

同样不满于马歇尔和庇古对外部性问题研究的学者还有著名学者杨格,他在其名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一文中,他借用了庞巴维克的“迂回生产”概念,进一步深化了对分工和规模经济的解释,从而明确了各产业间相互推动共同进步的内生演进机制,从而将在马歇尔和庇古的分析中作为经济系统外的“外部性”因素明确的纳入了市场分工体系之中。

三、主要理论分支和基本观点

二战前后,关于外部性问题的研究,成为学者们改造和突破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重要切入点,相关理论成果直接推动了经济学领域的新发展,大致来说,关于外部性问题的研究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理论分支。

第一,继承马歇尔和庇古的思想,将外部性问题作为市场失灵问题依然强调政府税收等手段的作用。这一理论分支,不但强调外部性作为自发的市场经济无法解决的“市场失灵”问题,而且试图将所有背离“帕雷托最优”状态的“市场失灵”现象都作为“外部性”问题:“将外部经济这一概念扩展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有用的,这远比限制要好,最好让‘外部性’代表这样一种现象,即在用价格划分成本与收入时,出现非帕雷托的成本与收益关系的现象”。既然把外部性问题依然视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通过政府干预来征收“庇古税”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代表这一思想的主要是鲍莫尔等人,在关于环境污染的相关研究中,他们依然强调政府税收的作用,而且通过相应的模型计算了确定最优的“庇古税”水平。鲍莫尔和奥茨认为:当某个经济主体其活动影响他人效用水平或进入他人生产函数,如果没有以补偿的形式为其活动获得(支付)等于对其他人造成的效益(或费用)的价值量,就会产生外部效应。

第二,继承和发展奈特等人通过制度和产权分析,将外部性问题“内部化”的思路,从制度和产权的角度来解释“外部性”的成因,也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提出通过产权界定来实现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即依然借助市场机制自发产权交易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这一分支就是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科斯认为,之所以对环境污染等问题看作是市场经济系统无法解决的外部性问题原因就在于人们未能正确定义生产要素:“未能提出足以解决有害效果问题的最后一个原因来自关于生产要素的错误概念。……如果将生产要素视为权利,就更容易理解了,做产生有害效果的事的权利(如排放烟尘、噪声、气味等)也是生产要素。”基于这样的认识,施蒂格勒做出总结:在交易费用为零的前提下,只要明确界定产权归属,那么无论产权界定给哪一方,外部性问题都能获得解决,结果总会符合效率标准这就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这样断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第三,继承杨格以分工体系中相互促进的内生演进机制解释外部性问题的思想,将外部性作为研究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型框架。这一分支早期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罗森欺斯坦・罗丹,他基于外部经济的观念,强调在工业化过程中各产业间相互推动的“外部经济”因素,从而形成了著名的“大推进”理论。

四、外部性理论的新发展

在关于外部性问题争论的早期,尤其是杨格将外部性问题内生于分工体系之后,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在讨论中有些被当成“外部性”问题的现象,与市场失灵和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外部性问题没有直接关系,反而是对市场上相互关联的价格体系所引发的一种外部性现象,因此有必要将这种“外部性”问题与福利经济学通常所关心的具有“市场失灵”特点的外问性现象相区分,瓦纳伊最早做了这样的区分将,将这种与市场价格体系所引发的“外部性”现象称之为“货币外部性”(也译为金融外部性、金钱外部性),以区别于“技术外部性”。随着讨论的深入,这一区分得到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认可,沿着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两个方向,外部性理论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1.货币外部性。

般认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就是货币外部性的典型代表。这一观念强调,在相互关联的产业链上,一个企业的产品价格的高低往往成为影响其他企业产品价格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间存在着成本-价格上的互动影响。众所周知,罗森斯坦罗丹的这一思想在提出之后遭到了赫希曼激烈的抨击。但是克鲁格曼则认为,由于没有能够准确认识罗丹所指出的“不可分性”等外部性问题的精髓,赫希曼的批评“是一种误解,而且难以自圆斯说”。而随着近年来理论的新发展,墨菲、施佛莱和维什尼重构的“大推进”理论模型,则将借助对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准确的解释了“外部经济”问题,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理论尤其是高级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也使将人们对于货币外部性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2.技术外部性。

认为技术外部性,正是福利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所讨论的由于产权界定不清,而导致的与“帕雷托最优”状态相背离的“外部性”问题,巴泽尔认为,这是由于在产权界定不清的条件下,一部分产权处于“公共领域”,而造成的。将这部分无法界定清楚的产权,尤其是将具有非排他性的知识和技术因素,内生的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知识外溢”等“外部性”在经济增长的中的作用,催生了近年来非常活跃的“新增长理论”。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外部性理论自提出至今一直是经济学理论争论的焦点,相关的争论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不同时期经济学新理论的出现。

近年来,这一理论也已经由传统主流经济与其他学派在基础理论领域的论战焦点,逐步转变为不同学派相互交融,以突破传统主流经济学的各类局限的重要理论基础,关于外部性问题的一系列理论,也正在成为环境经济学、空间集聚理论、公共政策理论以及管理经济学等领域相关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讨式教学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在专业结构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而且在人才质量上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经济发展对各专业人才的要求已不再是仅仅掌握某一专业技术,还要求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宽广型、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学知识应用日趋广泛,以及高等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越来越多的高校非经管类专业开设了“经济学”课程。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为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经济管理能力和人文修养。因此,讨论当前高校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问题,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者所在教学团队自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的形式,对河北农业大学非经管类的10个专业600名学生的“经济学”课堂授课、教材选用、学生听课、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走访了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经济学专业相关教师,总结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以及不同专业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需求,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最后为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提出综合性的课程改进建议。

一、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状况调研

(一)学习意愿

调研结果显示,非经管类的本科生大约70%的学生认为开设“经济学”课程很有必要,认为能开拓视野、拓展知识结构和知识面,对将来步入现实经济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20%的学生对学习“经济学”的意义认识不清,认为非经管专业的学生学习“经济学”不一定有用。10%的学生认为“经济学”课程与本专业没有关系,学不学无所谓。

(二)教材选用

非经管专业本科生“经济学”教学中,一般选用《简明西方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教材,河北农业大学选用了专门针对非经管类本科生编写的《简明西方经济学》教材,该教材侧重于最基础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现实运用。教材基本做到了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用最简单、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抽象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三)授课方法

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的课时一般为48学时,在相对较少的课时内讲授的内容过于庞杂。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课下作业为主,缺少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参与度低,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很好调动起来。成绩评定主要是在期末考试时对于“经济学”课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这样的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在考试前两周前搞突击、死记硬背,因此,考核结果不能很好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素养。

(四)教学效果

调研结果显示,90%的非经管类学生由于对于传统经济学知识较为陌生,认为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和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尽管老师在授课时尽可能结合案例深入浅出的进行简化分析,学生仍旧感觉公式复杂、概念晦涩难懂。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太多,授课进度稍快,对课程整体理论体系框架难以掌握。

(五)学生们的开课建议

对“经济学”课程开设建议归纳如下:一是强调“经济学”知识对于该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联系该专业就业和行业发展的实际,尽可能多加入相关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学”知识的有用性;二是建议在课堂上改变“满堂灌”的讲述方式,运用各种方式与学生一起互动,鼓励参与式学习;三是建议精简授课内容,尽可能少些公式推导,降低专业性和理论性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教材缺乏适用性

在缺乏专门针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编写教材的情况下,目前不少高校的非经管类专业对“经济学”的教学采用了基本上与经管类专业一样的教材[1],任课老师一般选用“经济学”课程中最简单的教材,忽略了传统教材是根据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编写的,与中国的实际情况联系的不够紧密,很多章节还穿插了复杂的数学公式与图形。学生学完“经济学”课程以后,了解了西方国家经济体制是如何运行的,却不知道中国的经济体制是如何运行的,这便强化了学生学习无用的想法。而且,传统“经济学”教材中有一些理论公式是非经管类专业学生不需要熟悉和掌握的,照本宣科无疑会增加非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学习难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就会降低。

(二)教学模式单一

对于非经管类大学生,“经济学”课程被认为是纯粹的基础理论和模型的学习,很少主动去了解和搜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经济学”的教学中,模型和公式所用到的经济术语大多是英文字母,但非经管类学生对于专业英语有抵触心理,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忽视了其内在的经济含义[2],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基于这种情况,师生很难在课堂上互动,偶有案例教学或教师提问也基本是要求学生复读老师讲授的理论内容。大部分任课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其结果就是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

(三)学生的参与度低

“经济学”教学的初衷是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划和管理的应用能力。因而,教师如果忽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偏重于概念和理论的解释,就会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形成教学双方都感到困惑的难题。经济学是一门集各种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的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比较多。对于非经管类的学生来说,图形、公式、数学推导部分难以接受,尤其是难以把这些图形和公式的经济学含义与文字描述统一起来,为此,学生们很难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理解经济理论的含义和现实应用。另外,由于开课的年级较低,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度低,尤其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了解较少、理解比较肤浅,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参与度低,也制约着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

首先,要明确学习经济学的目的。对于,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学”课程并不是为了让其全面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以便将来在经济学领域有所建树[3],而是为了让他们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学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4],以便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的一系列经济现象、明白政府各种经济政策出台的原因,以达到开拓思维、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满足其对社会发展的需要[5]。其次,一定要把“经济学”的学习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在社会中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脱离实际工作和生活而学习的经济理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需要对“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增加经济学原理与现实经济生活、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发展的联系,增加相关案例分析。删除那些理论性过强、复杂的数学推导和图形分析等内容,从而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较多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需要“教”与“学”的互动。单纯的“教”,不管“教”的多好,顶多也是教师在课堂上演独角戏,学生参与不进来,参与的少,教学主体“学”的不好,教学效果必然提高不上去。只有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好了,教学效果才会提高。

(二)精心编写适用教材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应定位于培养

经济学的思维、了解市场经济运行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突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建立现代经济管理的理念,培养经营管理的意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商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拓宽就业领域。教材的编写应该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合理安排“经济学”各层次的教学。首要问题是要打破以往以理论推演为主的教材写作模式,采用在理论简明介绍的基础上侧重实例分析,突出理论运用,强调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经济学范畴的理论解释和实例分析,不是对西方经济学的简单归纳,因此,需要加强对经济学知识点的重新组合,主要内容可以设计成包括市场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营销经济学、博弈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投资理财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的核心知识。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推荐具有代表性、适合学生使用的参考书以及习题集等。教师还要时刻关注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扩展和丰富教育内容,确保教学内容跟上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把相对前沿的内容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丰富教学方法是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应该坚持开放性原则,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以求能够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热情。建议灵活运用如下教学方法:一是问题教学法,该方法的理念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孕育着创新能力,突出强调学生的经济学直觉的培养”,在系统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于课堂教学的最后10分钟提问题,其形式有如专家、学者讲座后回答专业人士提问的形式,学生问题多数有见地,也很尖锐。二是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的教学中贯穿富有启发性的生活小品和典型案例,尤其是要使用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实际案例。主讲教师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与课程内容、学生专业联系密切且生动活泼的小品和案例,并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并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这样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理论与现实生活得到有机结合。三是开展对话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前期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怀疑权威观点,勇于做出自我判断[6]。在课时允许的条件下大量训练学生的抽象思辨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规范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规范的表达习惯。四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帮助学生超越课堂传授的局限,鼓励他们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为某一问题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释或答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围绕学生提出的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观点再组织课堂讨论或专题研讨,以此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兴奋点,使学生保持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作者:路 剑 王印华 张晓芳 赵君彦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宋振平.高校非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28):102-103.

[2]王阳.经济学教学问题之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23-125.

[3]李俊慧.经济学的教学发生什么事了[A].范家骧.经济学家茶座(总第四十三辑)[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89-93.

[4]林素钢.非经济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