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4 17:27: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篇(1)

关键词:常州科教城;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能够建立高校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普遍脱节,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毕业后在企业的适应能力差,工作技能和综合能力普遍偏低。而产学研合作使高校及时掌握地方产业和企业人才的需求,按照市场发展需要来调整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将课堂延伸到企业和工厂一线,使人才的培养更具适用性和针对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明确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可以说,产学研合作改革了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拟结合常州科教城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深入探索科教城内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各种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1 科教城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常州科教城内有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职院校和常州大学一所本科院校。几所学校在园区的大力倡导与推动下,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不断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普遍采取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1.1 工学交替模式

科教城内入驻企业涵盖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生物、能源环保等行业,五大行业与高校专业对接,可以说科教城“工学交替”具有先天优势。学生的学习分为校内课堂学习和企业实践工作两大部分,两个部分交替进行: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之后,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深化了课本所学知识;再把实践锻炼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里来,应用学科前沿的理论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工学交替模式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把学生的书本学习和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经过几年的努力,科教城内各高职院校的工学交替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工学交替,自己的学用结合能力、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自己在企业的实践中也明确了企业的用人标准,找准了努力的方向。

1.2 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的模式是企业签订用人订单,学校为用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到企业上岗后立刻能上手工作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专业设置时要适应企业人才需求,课程设计时要符合企业岗位要求、实训安排时要立足岗位技能。这种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

近年来,科教城高校内的订单班相继开班,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华威世纪集团”订单培养班根据华威世纪集团制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由学院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分别授课,共同考核,校企共育了一批熟悉电子技术与产品应用、具有一定销售技巧的复合型人才。为华威集团销售系统储备了针对性与适用性并重的人才。

1.3 “2+1”顶岗实习模式

科教城内的高职院校绝大部分专业都采用了学生前两年进行校内课程学习,最后一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2+1”顶岗实习模式。这种模式给学生在毕业前一段较长的工作适应期,能让学生从学习情境顺利过渡到工作情境,深化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实践岗位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反映:这种方式实用高效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可以让他们深入企业,提高了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1.4 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企业与学校依据企业真实环境,根据各专业实际教学需要,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科教城已建有电工电子、商务实践等实训基地,这种模式转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现场教学,边讲边练,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保证了学生学习与就业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欢迎:将课堂放到实训基地,再现了企业的实际操作环境,上课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形象更具体了。另一方面自己动手操作能力更强了,有同学形象的说:以前我们是“学”功夫,现在是“练”功夫。

2 各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局限性的分析与比较

2.1 工学交替模式

在缺乏良好合作机制的情况下,工学交替模式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企业缺乏动力,产学研合作并不积极,合作无法长期持续;低年级的学生在企业工学交替时,往往是以参观、座谈等形式为主,只能获取一些对行业和岗位的感性认知,可以说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即使是进行岗位实习,由于时间较短,企业也无法将一些重要的工作职责交给他们,学生操作的仍是一些简单重复、无需灵活处理的工作。部分企业甚至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对学生没有更高层次的培训和深层次锻炼,工作中也没有奖励机制,让学生对工学交替产生了一些想法,影响了学生工学交替的积极性和对本专业的信心。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实习时间又短,还需要将昂贵的设备提供给不熟练的实习生使用,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付出。

篇(2)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行为选择;对策

一、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背景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就是指通过在产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功能平台和特色资源,打造一支强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系统。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一个广泛、重要而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它不仅有利于高校利用产业界和科技机构的培养平台和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果,更能为产业界培养满足其创新发展的高水平人才。世界上第一个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国家是美国,正是极大地受益于产学研的密切合作成果,美国得以大大地促进和加快了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并形成了以硅谷为代表的典型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除美国外,在政府的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其它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日本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纷纷通过行业的整合,以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了产业创新人才的培育,以创新型人才有效地促进这些国家诸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和发展。

当今时代,经济实力的竞争能力状况如何,已很大程序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在企业成长发展和全球企业竞争中,企业的知识技术因素和高新技术成果,所发挥的决定性影响已经越来越显要。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根本上又取决于是否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如何加强产学研三方的合作关系,共享人才培养资源,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增长的需求,以人才的创新性成果和创新造生产力推动区域、产业及国家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已成为当前摆在产学研各方面的重要战略课题。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已经制定了强有力重大战略措施,引导产学研各方开展人才的合作培养,长远影响非常深远。2012年5月7日,国家正式启动了旨在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2011计划”,这项战略举措的目的就在于致力于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一体化合作,突破高校现有人才过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激发合作各方的创新要素活力,从而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1]。

事实上,产学研究一体化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三方紧密合作的实现,可以对现有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实现人才培养与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各方的合作共赢。以强化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合作为契机,努力探寻产业创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机制,将有助于改变国我长期存在、很难解决的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从而营造良好的产业与企业发展人才环境与氛围,有利于国家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研究产学研一体化产业人才培养中行为选择影响因素与对策,无疑具有急迫性、现实性和应用价值。

二、影响产学研合作成效的现实问题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实际成效并不显著。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典型的合作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成果,主要存在着以下现实问题:

一是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性抑制,产学研各方,特别是企业和科技机构对于人才合作培养模式、资源整合能力、商业机密如何保护仍存在疑问,同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于人才合作培养有不同理解,推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工作难度比较大;

二是企业往往对培养出的人才的适用性与配置的可用性并没有乐观愿望。他们对收益问题比较敏感,担心参与人才培养后,一方面要给企业带来额外的付出与代价,另外一方面对是否能得到回报并没有信心,即怀疑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是否能为企业所用,是否能为企业做出创新性的贡献并具有良好的忠诚度,这就导致三方在合作的持续性以及深度与广度上遇到的阻力大;

三是缺乏推动人才合作培养的有效措施。各方对于人才合作培养的资源投入、评价标准、协调方式、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方式等仍有待探索,同时还缺乏鼓励合作的具体支持政策,目前尚没有一个有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机制,没有一整套严密、完整的规则来保证其有效实施。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国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合作培养进程,基于我国的现实状况,其本质原因在于:

其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一般来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拥有各自的特色资源,这些资源是其生存和发展所依重的一部分,也是维持其地位的物质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出于竞争和发展的需要,除非受到外力的压迫,轻易是不会将这些资源开放出来的。

其二,不同层次与水平的学校,不同规模与实力的企业,不同领域与能力的科研机构,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经营实力,在合作中,都存在着不断协商、相互选择、动态变化的情形,在合作中,有些处于强势地位(凭借声誉、资金或技术优势等),有些扮演着被动的角色,合作资源存在显著的不均衡。

其三,我国当前实施的产学研人才合作培养,在各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破除合作壁垒和促进合作共赢方面,都有赖于促进各方合作机制的有效性。

三、产学研人才合作培养中的行为选择分析

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合作露头活动中,产学研各方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一种博弈关系。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不同的战略选择与发展动机,影响着我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核心能力与位次,以及产业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的强弱。一般说来,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各方的资源与优势互补状况与合作成效密切相关。相关方都想共享自身并不占优势或不愿巨额投资的其它方的优势资源,但另一方面,具有优势资源的合作方并不愿主动将自己的资源让其它潜在合作方共享,因为担心这会导致自身竞争优势的消减。本文拟应用最优反应动态模型和复制动态模型,对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合作中的资源共享行为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产学研各方在合作过程中,既想节约投资参与合作培养,又有担心付出与回报不相称的代价导致丧失自身竞争优势的本能,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双方实现有限理性的合作。

根据产学研人才合作培养中各方的声誉、资金实力或技术优势等能力状况,我们可以将合作中的强势方视为具有决定性创新人才合作意愿与创新能力相对较强、速度反应快的群体,具有“最优反应动态”机制;合作中的弱势方为不具有决定性人才合作意愿与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速度反应慢的群体,具有“复制动态”机制。弱势方在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模式演进与创新进程中,因其本身的观念意识、创新基础、发展规模、综合能力等特点,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共享强势方的人才培养资源与平台,以实现自身规模的壮大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产学研人才合作培养的特点,借鉴复制进化的博弈模型[2],我们可以对产学研合作中的各方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假定博弈方1是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的强势主体;博弈方2是共建共享的弱势主体。博弈方1有基于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势资源整合“积极型”选择(合作策略),也有基于狭义自身优势与利益保护的“消极型”选择(不合作策略);博弈方2有基于共享其它方优势资源、节省投资的“共享发展型”选择(合作策略),也有基于自身独立投资人才培养建设以实现创新发展的“自主型”选择(不合作策略)。

2.促进产学研各方的差异化选择竞争

实施产学研合作,也要促进相关参与方(潜在合作方)间的公平竞争,即需要在遵循自愿、公平、诚实的基础上,以市场导向和选择来实现相互合作。竞争和合作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在选择产学研合作方时,有竞争必然也应有合作。科学地实现产学研一体人才合作培养不仅不会阻碍与削弱企业竞争发展环境,反而能营造企业间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环境,最大限度地节约企业与社会资源,从而加快产业和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导合作各方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根据自身优势和地区特点,调整制订好相应的发展战略,发挥好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化导向的自由选择,在关乎国计民生及企业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业务发展上,注重加大投入相应创新人才的提前培养,将有助于形成产学研各自的竞争优势。

3.尽可能地实现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合作共赢

努力增大资源弱势方合作利益的同时,努力促进弱势方的技术进步、服务改进与人才培育创新,提升其内涵式竞争能力。未来的发展,无论是产学研的哪一方,都客观上面临着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与能力发挥问题。在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的创新环境中,给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更高层次的挑战,产学研的合作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人才培育观念、流程、机制与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是合作的比例下限,否则不会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共赢结果。当然,假设其它条件不变,可以通过降低的取值以降低双方合作的初始起点,这可以通过增大及减少值实现,实质上都要求减少双方的非合作收益而努力增大双方的合作收益。博弈理论对于产学研各方之间合作问题最常提供的方法,就是长期互动与合作,这种长期交往使它们之间能够增进互信,减少“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与“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进而建立相互间就合作事宜的互动模式与心理上的互相期望。建立公平合理互信互利制度,实现各方的共赢。

4.注重政府政策措施的科学引导

创新人才的培育,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协作培养既要出于各方自愿,又离不开一定的监督和强制规范。美国以及其它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经验表明,正是因为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并在政策措施上以具体的方式,促进和鼓励了产学研各方合作的主动性与持续性[4]。在采取扶持措施时,国外政府机构一般基于以下两个指导原则:保障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平竞争。对于我国来讲,应当借鉴国外有效的作法,通过建立有效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人才合作培养机制,明确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合作培养中的责任与利益,以政策导向降低不合作方的收益c、增大合作方的收益b,有利于促进初始较低的合作比例向稳定状态复制转变。

5.探索有效的创新人才合作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有代表性的产学研创新人才合作培养典型模式,因此密切结合各领域各地区发展状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略以推进产学研之间的深入持续合作是必行之道。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是一个超越行业和领域的社会性问题,它涉及教育事业、学科建设、产业经济、企业竞争、科技进步、科研创新、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国家战略等诸多课题,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在国家科教兴国的历史性时期,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必须从战略层面上重视并实现相应的建设目标。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合作培养是一种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的发展必然,而且亦必然是由低级到高级,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循序渐进过程。借鉴先进经验,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培养流程、培养机制等方面,再到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对象的遴选、考核、评价等方面,从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与有效支撑等方面,探索创新我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无疑有助于加快我国教育与科研事业改革以及产业升级、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

6.实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发展

在产学研一体化协作进程中引入“利益相关者”机制,努力协调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关系,采取原则性加灵活性的原则,防范和减少合作纠纷。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注重与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发展,通过各方的合作共赢努力减少对国家公共教育资源的依赖占用。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以具备条件的重要行业、重点领域为突破,统筹推进产学研的协作,合理确定合作的方式与切入路径,避免流于形式与短期效应,努力引导形成科学的投入、收益、风险、评估等长效机制。

五、结束语

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技术经济特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与高等院校直接相关,也与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自身发展密不可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传统的模式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各自为阵地相对封闭式地培养,对于单个个体来讲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率总是有限的。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合作培养,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创新型人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有望解决传统高等人才教育的培养脱节、投资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的同时,必将促进高等教育模式改革与转型,有利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全面推行产学研的一体化合作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提升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鼓励性政策要求。

我国对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已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合作方式和做法。虽仍然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和制约因素,但只要继续探索形成科学的合作机制与跃迁路径,加速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共享进程,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郝孟佳.“2011计划”实施 加速建立能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N].人民网,2013-4-20.

[2]方大春,曾垂勇.后发地区人力资本提升学习的博奕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9(9).

[3]李盛竹.科研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0(10).

[4]师容.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优势 形成科研成果转化实体[J].中国农资,2012(42).

篇(3)

Abstract: It can achieve win-win to develop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of Production-education & Research, which can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rvice ability to the community, but also to promot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the lesson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the opportunities of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situation are analyzed,andto combine with many years practices of Production-education & Research,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are explored.

关键词: 产学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校企双赢

Key words: production-education & research;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personnel training;university-industry win-win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4-0247-03

0 引言

应用型高校办学要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走向,逐步形成办学特色,而不是照搬、模仿其他高校的办学。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彰显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实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三大使命,可成为地方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校企合作教训与深度合作机遇,从实践中总结校企深度合作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1 校企合作教训与深度合作机遇

应用型高校多年通过建立企业实习基地,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环节(比如专业开设、培养计划制订、企业家进课堂、指导毕业设计等)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多年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中,普遍存在校企合作主要从学校的人才培养需求角度出发,主要关注学校主体获益(包括学生实习实践、就业以及教师实践等),往往忽略企业主体的利益诉求,因此在实践中普遍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关系不稳定、合作程度不深、企业参与程度低等现象,比如历年签订了为数不少的实习基地,但真正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的为数并不多,如何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是校企合作成败的关键。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中应用型“3+1”卓越人才培养以及现代职业教育强调专业与需求对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以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要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更加深入,校企合作更加多元化。经过多年的摸索,应用型高校办学逐步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希望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经济新常态下,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招工难用工成本高成为常态,企业竞争激烈,企业急需产品技术升级,企业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支撑企业转型发展,对于大量中小企业虽然有技术开发等部门,但技术开发能力不足,尤其是实验能力不足,大多数企业技术部门进行日常技术开发与生产,企业需要借助社会,尤其是高校的智力支持,否则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可见,校企双方有深入合作的历史性机遇,抓住校企双方的需求,也就是双方的兴趣点,转变单方面思维为双赢思维,建立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深化校企合作。

2 校企深度产学研合作实践与探讨

作为一所应用技术大学的工科学院,多年产学研合作实践办学过程中,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积累校企产学研合作实践经验。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校企深度产学研合作,学院的产学研工作主要做法与探索如下:

2.1 产学研合作方选择

合作方选择应遵循目标共识、优势互补与信誉原则。目标共识原则强调合作各方需在目标上达成共识,尽管行业企业、高校的领域不同,但校企合作双方也有目标相同的地方,需要达成共识,以使产学研合作能为实现双方共同的目标前进;优势互补原则强调组织选择合作方前需了解合作方是否具备自身缺乏的资源能力,实现强强联合,企业优势在于生产、资金、市场信息等,而高校优势在于人才智力、试验设备及科技信息等;良好信誉原则保证合作双方降低风险并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合作方选择还可包括对合作项目的选择与评估。

2.2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科研、生产、教育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优化企业技术开发行为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也拓宽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交流,高校教师深入企业,参与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践问题,企业专家和工程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既推动了企业创新发展,又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和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能力。因此,产学研深入合作要建立实现校企双赢、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是产学研合作良性发展的关键。建立校企层面及执行层面沟通与运行机制,校企层面定期召开合作研讨会,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高校面临学生实习安全、企业聘任导师资格等问题;企业面临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生产安全等问题。

实践中学院与十多家企业建立比较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比如:上海名古屋刀具公司、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上海沿浦集团、上海康茂胜自动控制公司、上海高罗输送设备公司等。

2.3 聘请企业专家进入学院教学委员会

为将产学研合作的思想渗透到整个人才培养环节中,实现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聘请企业或行业专家进入学院教学委员会,参与专业调整与设置、培养计划修订、课程体系讨论、讲座、授课等人才培养环节,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比如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聘请模具行业协会以及骨干材料成型相关企业专家进入专业教学委员会。

2.4 产学研基地

产学研基地建设通过企业与高校签订契约,可以项目合同形式,以高校为技术依托,高校提供技术研发和试验设备,企业提供资金和生产设备,通过企业将技术产业化、商品化。学院表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试验研发物理气象沉积(PVD)技术,将具有更高硬度、更强结合力和更均匀的薄膜运用于工具、刀具、模具以及有高耐磨要求的零部件,研究制备的各类PVD涂层,可以大幅度提高刀具、模具与摩擦磨损件的使用寿命。该中心已与上海名古屋刀具公司、上海高罗输送设备公司、上海紫江集团著名企业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产学研合作,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也给产学研合作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学院还与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上海沿浦集团建立产学研基地。

2.5 校企联合实验室、校企工作室

校企联合实验室是高校与企业在“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结合企业与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合作共建的非实体性研发平台。联合实验室设置研究方向、相应的管理制度及运行经费,研发人员汇集行业企业专家和高校人才,开展应用技术试验开发。学院与企业合作成立了西门子校企工作室、机械工程故障诊断技术开发联合实验室、康茂胜自动控制校企联合实验室等。

2.6 联合申报项目

政府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申请政府导向的科研课题,学院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级政府资助项目,比如近年学院获得上海市联盟计划项目二十多项。另外企业联合学校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市、区级小巨人企业等。

2.7 人员双向交流

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双向流动,上海市教委与学校支持教师带薪到企业实践,鼓励企业优秀人才来学校承担教学任务,优先引进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近2年学院聘请80人次企业兼职专家授课、指导毕业设计、企业实践等活动,到企业实践(包括开展横向课题)教师近30人。

2.8 企业工程实训

学校加强校内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前已经具有相当的工程实践能力、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企业积极吸纳学生参与企业工程实训,制定实训方案,聘任企业指导教师。学生企业工程实训螺旋式进行,通过机械工程认知实训,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及其发展,对机械产品的生产流程具有感性认识,促进后续培养环节的目的性。机械工程生产实训,通过跟踪典型零部件的生产流程,学习典型零部件产品的制造过程与制造设备,学习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在生产过程应用,学习产品开发过程的试验装备和试验方法,培养工程意识。

2.9 顶岗实习

学院2011级、2012级多名同学到西门子、上海航空发动机、上海龙达塑料、上海鼎龙机械、上海沿浦等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要完成岗位工作,按企业员工要求,可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岗位能力训练,提高敬业精神,增强工作责任心,激发创新思维,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形成创新源动力。学生得到磨练,能够面对困难,积极上进。

2.10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企业选派指导毕业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导师,实行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组成的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并参与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和答辩。毕业设计课题来自企业真实工程项目,强调结合工程实际,真题真做。学院毕业设计课题来自校企联合指导的占40%。

2.11 设立企业冠名竞赛、奖学金

学院与上海亚虹公司合作,举办每年一次的“亚虹”杯设计大赛,以企业需求为竞赛导向,通过竞赛,夯实大学生基础知识,增强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企业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工程师综合素质。

上海亚虹公司在学院设立“亚虹”奖助学金,上海博莱特公司设立“博莱特”奖学金,校友设立“校友励志奖”,用于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结束语

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实现共赢,校企双方要开展全方位合作,形成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创新机制,企业工程师和高校教师间双向流动互聘机制,校企双方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校企深度产学研合作彰显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和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能力,也推动了企业创新发展。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扩大产学研深度合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焦玉步.加强顶层设计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荷兰、瑞士和意大利三国职业教育的考察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28-33.

[2]陈跃泉.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6):43-47.

[3]余建星.卓越工程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24-27.

[4]曾萍.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4,22:28-32,49.

篇(4)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一、引言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社会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和基本途径。然而,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度还停留在中级阶段,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还有距离。如何完善和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发挥其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各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上作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产学研结合机制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培养,技术服务质量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有效扩展和合作,专业建设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合作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或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加深合作。高职院校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时必须利用生产企业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可能在单一的校园环境里完成,必须有企业的配合和支持。从目前情况看,各高职院校在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主动参与不够

在目前已形成的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中,大多数是高职院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则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也都停留在项目支持、实训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的合作上,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积极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

2.合作中互惠互利尚不够到位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体是学院和企业用人部门,一个是人才的输出者,一个是人才的接收者,他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产学研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益驱动的合作,存在着利益上的协调与制约。这种制约不是相互之间的牵制和对抗,而是要求彼此相互适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学研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各方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对各方都有一定的好处,这就需要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分配机制。然而,无论从政府、行业(企业),还是高职院校本身,都存有盲区。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行业(企业)则存在短期行为,学校偏重利益,没有形成长远的以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的机制,未形成合力。

3.合作优势互补不够明显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遵循的原则是:合作者们要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意向和意愿,更重要的是合作双方要能够优势互补,使得“1+1>2”。产学研合作教育中要注重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弥补各自的劣势,共同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优势互补仍不够明显。

4.合作中政府职能方面的问题

产学研合作教育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政府在其间应起到“牵头、组织、服务”的作用,但现有的职能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政府的政策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现行人事、劳动、财务制度与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还不配套。

三、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措施

1.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平台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行业院校,坚持“立通、面向交通、服务交通”,以“给学生提供最优教育,给社会提供最佳服务”为使命,以交通人才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在“三层次一网络”校企合作组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体一网”交通行业人才培养开放平台,即成立了由交通职业院校、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交通协会和研究会等成员组成的浙江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组成“行业人才战略决策共同体”;以专业群组成的二级学院和行业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组,组成“产学研联合体”;专业层面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组成“育人创新共同体”;在浙江省各地市校友联谊会基础上建立11个“校企合作工作站”,形成校企联合育人的“一网络”。该平台集聚了交通优质资源,畅通了校企沟通渠道,有效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经过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相结合的“育人新格局”,全面提升了交通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效果。

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为使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就业需要,学校紧紧依托行业,主动适应浙江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港航强省”,浙江省交通“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建设以及“大交通”格局形成的需要,按照“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创建一流”的原则,对接产业结构、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整体建设水平。根据区域经济和交通行业发展的特点,以交通运输大类(公路运输类和水上运输类)为龙头,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改造传统专业,合理设置新专业,培育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与区域现代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专业结构体系。

3.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适应区域经济和交通行业发展的需要,我校总结和巩固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断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坚持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为基本要求,逐步形成了“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专业教师与企业骨干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工学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校根据浙江省交通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坚持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工程为导向,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中来,依据职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将学习性工作任务、实际工作任务、岗位工作任务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中,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课程建设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出了一整套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建设指导文件,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所突破,使课程建设真正基于行业企业发展需要,达到学生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与就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5.丰富专业教师行业企业经历,提升专业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针对专业教师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和经历,很难结合项目、工作实际进行教学的现实问题,学校从2010年暑假开始,通过实施“四百行动计划”、教师职业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专业教师的行业企业经历与经验,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为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四百”行动计划,即“选派百名教师、深入百家企业、培养百名骨干、建好百门课程”的专项活动。组织全校专业教师以项目(课程)为小组,围绕主题教学课程,分期分批奔赴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他们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实实在在地掌握行业最新情况,体验实际工作过程,了解岗位工作要求与流程。对教师而言,通过实践锻炼,一方面,有效提高了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丰富了行业企业经历与经验;另一方面,为教学改革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为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奠定了实践基础,有效推动了专业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四百”行动的开展也提升了教师进一步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能力,拓展了社会服务功能,有效实现校企双赢。

四、高职院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认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作为高职院校,不但要看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给学校带来的直接的、近期的便利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给高职教育带来的长期而深远的影响;要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保证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切实符合职业岗位(群)实际需要、保证人才定位、特色及质量不出偏差的重要措施。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使产学研合作教育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才能实现真正的产学研合作教育。

2.把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方向

产学研结合是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条世界性普遍规律的反映,它已经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发展趋势。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想模式。它既不同于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也有别于高职院校的实习训练。其发展方向是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资源,把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转化融为一体,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置于社会大环境中完成,目的是校企合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

3.找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结合点

产学研合作教育一定要找准高校和企业的结合点,追求双赢效果。高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与企业的结合点。一是从专业设置上寻找结合点,使专业贴近社会,贴近企业;二是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上寻找结合点,使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与企业的需求同步或超前;三是从实践教学中寻找结合点,使实践活动实景实训;四是从互聘兼职教师上寻找结合点,使校企真正融为一体;五是从企业职工的各类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上寻找结合点,高校积极为企业服务;六是从科技开发和技术应用上寻找结合点,使企业收益。

4.注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效,不做表面文章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进行深层次的合作,而不是学校在企业挂个实践教学基地的牌子或企业为学校提供些资助等浅层次的合作。校企双方都应该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各司其职,尽心尽力。

5.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

这个机制应该是:共同目标的驱动、双方利益的驱动、较好的外部环境、有力的组织领导。要形成这么一个有效的机制,除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外,还应该有政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从国外成功的经验看,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纽带和导向作用。政府的介入,可以使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内涵更加深刻、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03,(14).

[2]高艳,荆静.高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3]左健民,张丽娟.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02,(5).

篇(5)

一、产学研结合的主要类型

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多样,类型繁多。

1.根据合作的对象划分:(1)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到企业实习这是目前高职高(t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学校与办学相关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生产、毕业实习实训。学生通过到生产、管理现场认识生产、经营、管理过程,感受实际工作的氛围,体会实际1一作的经历,为今后的学习、就业打下基础。(2)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在基地进行系统训练。目前,多数企业比较被动地接受学生实习,学生在现场只能走马观花,不能下马采花,不能真正动手操作,因此,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建立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装备先进、软硬件配套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训基地真刀实枪地动手操作,得到训练,学生经过实训基地的系统训练,再经过学校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3)建立校办产业,学生在基地顶岗实践。(4)加强校所(校)合作,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5)发挥学校优势,为企业提供服务。学校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在岗培训、再就业培训,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教育的经验往往在职工培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企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如我校为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电工培训中,教师带上自制的教具,边讲授、边演示、边操作,授课效果优于某些本科院校。学校为企业的服务加深,维系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期开展

2.根据组织的形式划分:(1)集中式和分散式。集中式就是学校集中组织学生到基地、企业参加实践训练。分散式就是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条件和今后就业的意向,自主选择实习实训场所。(2)并行式和交替式。并行式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实践训练,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操作,或利用课余时间,或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多用于单门课程或单一技能的训练,难以用于整体的专业训练,教学安排有难度。交替式就是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后,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理论实践交替进行,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也可以离开学校,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常用的方式,便于教学安排,但由于交通、费用、课程安排、教学秩序以及企业接待等问题,交替的频度不够。(3)预就业制。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边工作,边完成学业,学生的作用不仅仅是观察,或影子般的跟着操作人员,而是以·个职业人的身份接受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单位交办的工作。学校和企业双方都负有培养、管理学生的责任,学校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尚未学完的理论课程,进行授课、答疑、检查、考核,按企业要求调整教学内容;企业安排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设计(论文)。学生根据预就业单位和岗位的特点,结合实际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报学校、企业双方审核确定。学生在企业顶岗,一方面可以尽早地融人企业生产环境,尽快地适应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缓解企业用人的紧缺。学生考察企业,企业考察学生,双向选择,择优录用。我校2003年毕业生中申请预就业的学生全部顺利就业。

二、发挥产学研结合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1.在产学研结合中强化就业导向。不能将产学研结合仅仅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要作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建立以社会需要为方向的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体现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学生就业为主要内容,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学生就业,通过促进学生就业,深化产学研结合。

2.加强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和管理。学校办学全过程的产学研结合,对传统的办学思路、教学模式产生冲击,造成学校的诸多不适应。如分散式实习、预就业给学校教学组织管理带来了闲难和冲击。预就业的学生教学的管理问题,剩余留校学生人心涣散的问题,学生顶岗工作报酬的问题,等等。产学研结合还涉及利益的问题,学校要开辟为企业服务的途径,探索合作的机制,建立合作的体制,让企业在获取所需人才、解决技术难题、人员培训以及获得高素质劳动力等方面受益,力争校企双方互惠互利,达到双赢。

产学研结合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用新的观念去思考、去研究、去解决,产学研结合需要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需要教育教学创新,包括教学制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产学研结合尤其要注重规范化。

篇(6)

一、当前我国高校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物流行业在我国近些年来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出现的人才缺口也很大,人才成为严重制约快递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虽然有 200 多所本科院校和一批大、中专科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货运及国际物流等物流类专业,但是无论从人才的数量或质量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实践能力无法胜任物流企业和快递企业的需求。一方面是企业有旺盛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企业无法使用,这说明我们目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实践需求有很大的脱节,主要问题表现为:

1.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知识缺乏。很多学校的教育模式仍然建立在课堂教学理论,企业实训实践。老师只管教、企业只管用。结果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脱节太远,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践达不到预期要求。

2.教学硬件条件差,无法满足需要。很多学校建设的实训室,只有一些简单的设备。对物流专业学生的培训还局限在简单的包装、运货、分类等方面。大多数还是手工操作,没有引入现代化的计算机实训和软件操作,以及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很多时候只能带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然后课堂上纸上谈兵。学生最终无法掌握实践知识。

二、我们在研究“产学研”结合方式中遇到的问题

1.物流专业的社会认知度还有待提高。目前社会上还是有不少的人对物流这个行业有着不正确的观点和认识。所以导致学生在选择这个专业学习和就业的时候也有不正确的观点。对此我们还需要加大对物流快递行业的宣传力度,让大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学校自身认识的不足,影响了对物流快递专业“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讨。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堂教学方式中,教育观点要从培养一个合格的毕业生转变到培养一个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上来。这样我们才能扭转单纯的为了毕业、为了文凭而培养学生的现象。

3.海南省快递业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认识不足。目前许多的快递企业、物流企业对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方式认识不够。企业单纯的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协助学校建立实训基地,只想利用学校提供的廉价的学生劳动力去实习或者工作。这种合作模式将严重阻碍物流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新的产学研的模式,建立新的结合方式,实行新的合作类型。将单纯的实训基地建设成一个综合培养学生、企业员工各方面知识的培训平台。

三、海口经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方式和指导思想

海口经济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在2011年就开始积极探索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如何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教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经过二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快递行业为依托、以快递企业为平台,“一个中心、三个支点、六个结合”的专业特色。一个中心是指“海南快递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三个支点是指“海南邮政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快递行业发展交流基地、全国快递人才培养基地”;六个结合是指“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行业发展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行业培养和订单培养相结合,实习实训与就业相结合,全日制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

2.“一个中心”的领导作用

通过“海南快递物流研究中心”建立“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位一体的结合方式。中心先后承担了多项省教育厅、省社科联关于物流行业的研究课题,还有“海南邮政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快递行业发展交流基地、全国快递人才培养基地”的成立,顺利的建立起来集生产型、教学型、科研型于一身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先后与圆通速递公司、中海物流公司等企业和签署物流管理专业共建合作协议,合办校园快递物流产 学研实训基地、校外物流产学研实训基地,探索快递物流方向、国际物流方向从课程、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科研等“一条龙”合作教学模式。一方面为本专业的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基地,满足了本专业学生认识实习、毕业顶岗带薪实习和就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平台。

3.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建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扩大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范围,将现代化的物流讯息及时传递给学生,我们制定了专门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且由专职教师和物流企业兼职教授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教学与实训。根据本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企业对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要求,我们把课程的形式、性质、功能划分,合理设置各门课程,将物流、国际贸易、外语等相关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知识面广、实用性强,达到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的目的。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将基础理论教育与物流操作实践、外贸单证实训等实践课有机结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学校和企业提供的现代化的操作设备和配备相关的物流实训软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融入生动的实训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后进行考核方法的改革,不单一的采用试卷考核的方式,加强口试、现场考核等形式,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重视收集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改进下一步的教学,完善人才培养系统。

四、对推进“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建议

通过借鉴国内外高校对物流管理产学研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重点从以下方面推进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产学研结合。

1.加强海南快递物流研究中心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为了进一步协调学校在教育、企业在人才需求和研究中心的研究需要,将这三部分有机的协调起来。应该以海南省快递物流研究中心为指导中心,大力倡导物流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的物流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通过研究中心的指导作用,以物流行业的理论研究为引导,对海南省乃至国内外的物流行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对物流行业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对本省物流行业和物流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加快海南省物流行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2.积极探索和推广更有效的物流产学研结合模式。物流企业在我们的物流专业的教学技术创新和投资中的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学校和科研机构应主动深入海南地区的企业了解物流市场需求,针对海南省独特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对海南省物流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把握企业对物流科技和人才需求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有效地解决企业的物流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难题。

篇(7)

关键词产学资产项目模式就业

高等学校中科研工作与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科研的水平又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科研工作一直备受高等学校各位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关注。但高校的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的转化仍存在着某些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诸如科技转化率、科技转化模式、科技转化基地、科技转化的风险基金和运作基金等。很显然,要使科技成果、专利技术顺利得到实施、完成转化并结硕果,必须高度慎重关注科技转化的各个环节,深入地讨论妨碍科技转化的各因素。总书记指出:“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这对实践中的科技转化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我国科技转化中“产学研资”统一体的构建、发展及壮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促使对科技转化中“产学研资”统一体进行深入探讨。本文结合学院情况对“产学研资”统一体进行了探求。

1“产学研资”统一体的概念

产、学、研结合,是指科研、教学和生产部门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是生产力要素的优化和耦合,其特点在于科技直接与产业结合,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时间和环节,促进企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就财经高等院校而言,最突出点是“资”,而科技成果孵化与产业化、风险基金的聚散、科技体制的创新、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一些无不与资金相关联,而且,资金在这些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产学研资统一体就是把传统的产、学、研与“资”相结合而赋予新的含义所构建的实体,这正是财经院校的显著特点。更确切的说,产学研资统一体是一个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实体,力争成为中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孵化与产业化基地、风险基金聚散基地、科技体制创新基地、高薪技术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基地,成为学院所在地区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产学研发基地。利用高校雄厚的技术研究资源,为湖北和周边地区企业、投资机构与高职院校技术合作提供开放的窗口。建立新型的培训体系,结合学院和其他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为入孵企业提供全面、系统、度身定制的培训。

2构建“产学研资”统一体对学校建设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校企结合,实践“产学研”是实现高职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校企结合与产学研协调发展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师资队伍、铸造金领人才的可靠保证,是使职业教学更加贴近社会,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首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学生是生产一线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方案的落实依赖于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的人才、设备资源和管理经验。同时,产学研相结合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在项目学习操作实践中与企业结合,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从而培养爱岗敬业、吃苦奉献、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竞争意识。这样,既有利于社会的需要确定学生的培养模式,又有利于把各专业的优势和教师的科研实力推向社会,从而形成了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互利的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目标。近几年,学院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了不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3更新教学模式,深化教育改革

3.1“学工交替”模式

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学院实施了“学工交替”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第一、二、三、四学期由学校实施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理论等方面的教育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五学期在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并在“产学研”中心和企业学习“项目”操作,进行产品的生产、配装工艺、企业管理、产品技术文件、现场管理、财务分析、税收策划、经理班长MBA管理等课程,由“产学研”中心和企业实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知识等全面教育,第六学期在进行毕业实践。模式中的人才培养计划以企业为主制定,充分体现了企业(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是一种企业真正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向导的原则。

3.2“产学结合、校企结合”订单模式

学院“产学研”研究中心所制定的办学管理体制与相应的产业集团,形成天然的联系纽带,在项目操作模式下,进行订单式的培养试点,瞄准市场需求,主动根据用人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包括实施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等各方面的调整,并在“产学研资”统一体中心进行实训的改革,就是以项目引领教学,指导学生实践与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项目的具体操作变换不同的角色,在经济实体中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干及综合协调等各方面能力。适应企业或用人单位对财务、税务、市场营销、计算机技能性专门人才的需要,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能进入职业环境,适应技术要求,安心工作,快速领引部门行业,用人单位非常欢迎这类订单的培养方式。

学生在“产学研资”统一体中心或挂靠的企业,还能进行有效的毕业设计与操练,充分的岗前训练,让毕业设计环节在企业实体中去进行,既锻炼和提高了毕业生的实战水平,又进行了实际的上岗训练,让企业通过这一环节了解毕业生,并作为企业接收毕业生的考察过程。这样双向互动,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根据国家教委最新公布的数据,2005年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高达338万人,超过上年的人数,并且在未来几年人数还有所增加。因而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的形势下,对高职高专的冲击就更加突出。审时度势,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继续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大力开拓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作好思想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建立共享规范、高效的毕业生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机制。及时调整办学方向,改变培养模式,走校企结合,产学研协调发展的道路。一方面,以自主创新项目和外引联动项目为主线,自主创业,校企结合,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财经、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并结合产业、企业等单位的需求向导,进行订单式的培养,项目实战操作,从而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产业、企业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资源,高职教育也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积极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盘话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为毕业生就业开拓新途径。企业介入高职教育的办学过程,参与新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开发、课程开发、毕业设计与论文指导等环节,同时接收毕业生进行实习训练。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互动性的校企合作,“产学研资”统一体研究中心项目培养模式,使学校企业在项目的实施和领导下共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这种形式是在前两种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动性产学研资合作。这种深层次的合作,将使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产学研资中心”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加新产品的开发、企业的技术改造资金的筹划、运作、指导等发展活动,协助企业完成营造“学习型产业”的任务。在“产学研资中心”的项目领导下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这种形势赋予了合作双方更积极、更有活力的合作空间,更大程度上推进资源共享、校企互促、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总之,产学研资是高等院校正在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事物,通过构建新的办学模式,突出了办学特色,深化教学改革,可让学生、学院在“产学研资中心”的自主创新项目与外引项目的操作下,通过项目的开发、推广、实施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提高了教学质量,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把所学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并可让学生带着项目与企业合作或自己创办企业和公司,熔铸金领人才,把校企结合的模式真正落到实处。既受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欢迎,又拓展了就业空间,缓解了就业压力,可为学院创造巨大的财富。若项目产品销往国内外的广大地区,将大大提升学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创建高职院校的品牌;项目或优秀毕业生溶入企业也必将为企业带来活力与竞争优势,必将产生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从而达到校企共同发展,知名度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任君庆,苏志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办学的社会声誉[J].中国高等教育,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