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3 17:07: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

篇(1)

【关键词】 新课改 现代生物科技 高中教学 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2-01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育的特点,力争全方位的落实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也就意味着今后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要学生被动的接受一些知识,满足升学的需求,而是要求他们能够学会全面自主的学习方法,能够真正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具备学习的动力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有特色、有个性的发展。为祖国培养更多新型的,全面的科技人才。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将现代生物科技知识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去是生物教学中的一大突破,也是对现代生物教学与时俱进的要求。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新教材的修订中渗透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更好地将现代生物科技知识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首先必须对现在已有的或陈旧教材进行一些修订,撤除一些说教性强的,过时的知识,因为这些东西都比较死板,枯燥无味。同学们对这些东西想要了解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都比较低。要适当的引入一些新的、与现代生活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侧重引进一些报刊文章,增加一些小阅读,例如:将以往课本中对一些生物学家的生平简介,换成他们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一些有趣小故事,增加阅读性。将对他们科学成就的歌功颂德换成他们最初研究时的兴趣或者动机,以及他们对生活中的现象所产成的灵感等等。激励着孩子们善于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同时在教育教学中,不仅仅只借助课本去传播知识,可以引导孩子去阅读杂志、报刊、文献。让他们主动去寻求知识,找到他们的兴趣点。

二、从提高教师素养上渗透

所谓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也是将现代生物科技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去的执行者。因而生物教学老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积极主动的去关注生物科技知识的成果更新,发展方向和知识动态,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自己的职能有新的认识和定位,提升自身的魅力,善于除旧立新,形成学生接受的教学风格(如幽默风趣,轻松随和等)避免以前简单机械的"照本宣科",要善于用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去引导和教育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开阔学生思维。最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自主学习,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是为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够言传身教,更好地将现代生物科技知识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去。

三、从教育模式里渗透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那么以老师在课堂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方式,显然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这样,在生物教学中也就要求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重建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善于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然后积极引导,要他们积极寻求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Problem Learn教学方式(简称PBL教学),就是在每节课前一两天发一张问卷,提出下一节课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自主查资料解决问题,并在下一节课上分析讨论。例如:(1).克隆羊与试管婴儿的技术上的区别与联系时什么? (2)转基因食品能否解决全球的粮食需求?通过这些与生活,生产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课前主动学习的兴趣,探讨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思维。在课堂上,各同学积极发言,创造一种人人参与的氛围,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最后教师解答问题,使同学们对生殖这一节课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

四、从教学评价上渗透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方法和模式的一个尺度,故若教学评比中渗透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的要求,势必可以促进现代生物科技知识在教学中的渗透。要避免以前一切向成绩看齐的老方式、老观念。要侧重于对学生自主学习新的生物科技知识[4]的能力,综合素质的考察。同时要改变现有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要进行自主命题和自主招生,对于考试的题目在符合大纲要求的前提下,要多选择开放性的现代生物科技题目,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

五、结语

现在的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知识、信息正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快速更新变化着,尤其是现代生物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生物科技知识快速传播[5],我们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面临太多的要求和挑战。我们要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有用的新型的科技人才就必须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将现代生物科技知识渗透到高中的生物教学中去。让我们的下一代善于发现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方向,有更开阔的视野,更专业的知识支撑。

[ 参 考 文 献 ]

[1] 徐阳.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和对新课改的意义[J].中学生导报(教

学研究),2012(14).

[2] 张文华.生物科技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J].生物学杂志,2013(1).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 生殖.人民出版

社,2010(12).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形式,直接影响着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因此,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为推动高中生物教育的发展,实现教学工作的飞跃式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势在必行。而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就必须要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以期为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一、精心设置课堂导入,实现教学过渡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做好工作,精心设置课堂的导入环节,以精彩有效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这一章节中关于DNA的知识时,教师在课堂导入上可以以“奇”为主方向,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课堂教学语境。比如教师可以以“天才和疯子到底有多远?”为主题,作为导入的内容,在此内容之上,融入DNA的相关知识。举例来说,有着音乐、数学天赋的人,他们的天赋其实是遗传物质给予的,而主要的遗传物质就是DNA,DNA上染色体的失序可以导致特殊天赋的产生,也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大多数一出生就患有“威廉斯综合征”的孩子,他们体内的7号染色体错排了20个基因。在全球每两万人当中,就有一人会出现这种情况。通过这样的材料导入,学生会更深刻的理解DNA的重要性。而且提高这样的问题和材料导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会对DNA的相关知识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主题,就更容易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与生活接轨,实现教学知识化与生活化的有效结合

有经验的高中生物教师都明白,教学没有效率,取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知识结构不“融洽”,学生面对于生活相差甚远的知识,一是无法产生学习兴趣,二是不能深刻的了解生物知识的本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必然是要加强生物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在“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这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立足课本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对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现象进行思考。如以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的宣称可以力保青春永驻的化妆品和保健品广告位切入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细胞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永葆青春”的可能性。而按照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规律,人体细胞也是不断地在衰亡,这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无法改变这一现实。这样学生可以学会运用生物科学,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理性的判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这正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标准之一。

三、发挥学生想象力,组织进行探究式教学

生物科学在漫长的发展史中对人类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生物科学的出现使得人类对自身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而取得这些成果的关键就在于人类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可以说就是这种精神引导和推动了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而高中生物作为生物教育的重要阶段,负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神圣使命。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想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也就必须要强调对学生生物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举例来说,在教学《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时,可以让学生发挥现象,讨论在太空失重中是否会造成染色体的转变和变异,如果会那是否代表着人类走向太空,走向宇宙的梦想会成为一把双刃剑?走向太空,生活在太空之外的某个星球,就可能造成染色体变异,进而造成人类的变异。在这样的问题讨论下,学生既可以对当前生物科技前沿,太空生物研究进行思考,加强学生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避开教材相对滞后性的弱点,也可以让学生对染色体变异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索,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四、与时俱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科学观

生物科学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高中生物教育必须要立足生物发展的趋势,在教学中融入当前的生物科学研究前沿知识。当然对高中学生而言,其知识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尚待提高,如果在课堂上灌输太多的生物科技信息,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毕竟,高中生物还是属于基础性的生物科学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具体的、基础的知识掌握,而不是抽象性超前的知识掌握。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从思想意识层面进行生科技术的教育,如以“2010年,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为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等这些著名科学家在有关生物科学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教学材料,既让学生了解当前生物科学的发展状况,也让学生从中增强危机意识,毕竟我国在生物科学研究方面还与世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实现高中生物教学质量飞跃性提高的前提和基础,高中生物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采取各种措施,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努力。在这过程中应该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在符合一定的教学规律下,制定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篇(3)

课堂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形式,直接影响着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因此,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为推动高中生物教育的发展,实现教学工作的飞跃式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势在必行。而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就必须要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以期为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一、精心设置课堂导入,实现教学过渡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做好工作,精心设置课堂的导入环节,以精彩有效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这一章节中关于DNA的知识时,教师在课堂导入上可以以“奇”为主方向,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课堂教学语境。比如教师可以以“天才和疯子到底有多远?”为主题,作为导入的内容,在此内容之上,融入DNA的相关知识。举例来说,有着音乐、数学天赋的人,他们的天赋其实是遗传物质给予的,而主要的遗传物质就是DNA,DNA上染色体的失序可以导致特殊天赋的产生,也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大多数一出生就患有“威廉斯综合征”的孩子,他们体内的7号染色体错排了20个基因。在全球每两万人当中,就有一人会出现这种情况。通过这样的材料导入,学生会更深刻的理解DNA的重要性。而且提高这样的问题和材料导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会对DNA的相关知识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主题,就更容易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互动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与生活接轨,实现教学知识化与生活化的有效结合

有经验的高中生物教师都明白,教学没有效率,取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知识结构不“融洽”,学生面对于生活相差甚远的知识,一是无法产生学习兴趣,二是不能深刻的了解生物知识的本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必然是要加强生物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在“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这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立足课本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对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现象进行思考。

如以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的宣称可以力保青春永驻的化妆品和保健品广告位切入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细胞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永葆青春”的可能性。而按照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规律,人体细胞也是不断地在衰亡,这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无法改变这一现实。这样学生可以学会运用生物科学,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理性的判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这正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标准之一。

三、发挥学生想像力,组织进行探究式教学

生物科学在漫长的发展史中对人类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生物科学的出现使得人类对自身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而取得这些成果的关键就在于人类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可以说就是这种精神引导和推动了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而高中生物作为生物教育的重要阶段,负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神圣使命。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想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也就必须要强调对学生生物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举例来说,在教学《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时,可以让学生发挥现象,讨论在太空失重中是否会造成染色体的转变和变异,如果会那是否代表着人类走向太空,走向宇宙的梦想会成为一把双刃剑?走向太空,生活在太空之外的某个星球,就可能造成染色体变异,进而造成人类的变异。在这样的问题讨论下,学生既可以对当前生物科技前沿,太空生物研究进行思考,加强学生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避开教材相对滞后性的弱点,也可以让学生对染色体变异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索,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四、与时俱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科学观

生物科学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高中生物教育必须要立足生物发展的趋势,在教学中融入当前的生物科学研究前沿知识。当然对高中学生而言,其知识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尚待提高,如果在课堂上灌输太多的生物科技信息,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毕竟,高中生物还是属于基础性的生物科学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具体的、基础的知识掌握,而不是抽象性超前的知识掌握。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从思想意识层面进行生科技术的教育,如以“2010年,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为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这些著名科学家在有关生物科学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教学材料,既让学生了解当前生物科学的发展状况,也让学生从中增强危机意识,毕竟我国在生物科学研究方面还与世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环保意识;培养;策略

一、引言

众所周知,高中生大部分都是未成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处于逐步成熟阶段,还没有完全成熟,而且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大,还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很容易忽略对他们的环保意识教育。但是,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心理以及性格的形成都是具有非常重大影响的,这个阶段形成的环保意识对他们周围生活的小环境甚至社会的整个大环境都是有着重要影响。当今社会,全球都在倡导环保,如何加强高中生环保意识教育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对高中学生环保教育的问题是高中教师的重要责任。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以人教课标版为例,查阅相关文献,首先阐述了在高中生物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并且就如何在高中生物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进行探究分析,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以期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培养高中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把高中生培养成明天社会的环境保护者、参与者、决策者,让他们来保护人类、保护地球、保护社会,对高中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显得非常必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目标,它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环保意识成为了社会文明程度体现的一种标志,提高中学生以及全人类的环保意识,是提高现代化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强高中生知识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策略

1.注重立足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与依据。生物教学不仅要注重实验教材,还要注重其余环境的联系,尤其是教材中隐含的一些环境知识,作为生物教师,应该充分的进行挖掘,在生物课堂上把生物知识和环保教育统一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现在高中生物教学所使用的课本教材中,有很多都是和生态环境有关的内容,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教材,把生物知识和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例如,在讲授生物学中“细胞癌变”的知识内容时,就要把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时环境被破坏。我们的社会环境遭到破坏,大气污染严重,人们呼吸受了污染的空气,导致呼吸道癌病发率上升,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地面紫外线强度增加,得皮肤癌的人也越来越多,通过身边的环境破坏,导致生物上的影响,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讲“光合作用”内容只是时,让学生收集有关地球上的植被覆盖的资料,学生通过资料会了解到由于植被的减少,使得我们生存环境中温室效应增加,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要注重教学学生从身边做起,从一草一木做起;生物课程“遗传病”内容时,可以结合当前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疾病,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这些病会通过遗传,威胁到人类子孙后代的健康,因此,需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要培养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就要从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环保不是空洞的话题,是和我们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缺少水资源,人类就会受到威胁。但是,如今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的可用水资源在不断减少,很多地方已经出现枯竭,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了全球问题。保护水资源,从我们日常生活做起,合理使用农业化肥,使用不含磷的洗衣粉,这样能够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通过生物科学技术来预防农业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可以减低农药对水体的污染。现在,有很多益虫被大量捕杀,如鸟类、青蛙等,成为大家的美食,但是自然界中的食物链遭到了破坏,生态失衡,害虫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要从根源做起,加强环保意识,拒绝这类美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3.注重注入现代科技教育观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不只是光讲现在环境如何的被破坏,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把环境保护的相关科学加入到生物教学中来,让学生知道有很多人正在为环境保护付出,为解决环境问题正在不断努力。例如可以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利用该工程可以培育出杀害病虫的细菌类,这样农作物就不用在打农药了,还可以通过生物科技把植物的纤维素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清洁能源,把秸秆变成可供燃烧的沼气,还有氢类能源的使用等等,让学生看到科学的力量,看到环保的希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一项系统且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努力挖掘教材,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断探索创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始终贯穿环保教育和环保意识,使得学生对环境问题都引起高度地重视,进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业花. 将环保教育融入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之中[J]. 林区教学. 2012(12):90-91

篇(5)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材改革 高中生物试验教材 生物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9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教材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组织、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生物实验教材,贯彻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质、倡导探究性学习等课程理念,较好地体现了纲要的精神,并与其教育目标相适应,即培养高素质的未来公民。因此,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对于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现状

1.生物教材建设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极大。多年来一直引进苏联生物教材或按照苏联教材的模式编写的生物教材,以形态解剖为纲,以达尔文进化论为中心和以生理为纲,以改造自然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教材主要体现出知识性,系统性的特点,未能体现我国特色,这种状况几乎一直延续多年。

2.教材建设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教材内容陈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缺乏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缺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原高中生物教材仅开设8个实验,而大多数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探究性、综合性实验。即使新的高中生物试验教材增加了一定数量的实验,而探究性、综合性实验内容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3.教材建设忽视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由于受应试教育高考的影响严重,教学内容不稳定,忽增忽减,忽难忽易,摇摆不定。如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受生物学科高考限制,经历了几次增删的变更。

4.教材建设受以学科为中心观念的影响。教材内容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的综合性和社会的需求与发展。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忽视学生终身学习、学科知识及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整合。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依据新课程理念实施高中生物教材改革,将进一步推动中学生物教学改革与发展。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教材的趣味性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增加了一些栏目,如“演示实验”“小资料”“课外读”及“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等,另外插图也有所增加,增加了课本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是与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课文编写方式相比还是显得比较呆板,不够生动活泼。现在的高中生,每天面对厚厚的课本,学习压力特别严重。如果课本生动活泼,趣味性强,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多加注意。

1.增加插图。

从现在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看,很多学生不太喜欢文字性的东西,而是喜欢卡通书,增加书的插图,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插图应有以下几种:①有助于说明生物结构的模式图。②用以解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③描述操作方法的说明图。④实物照片(包括显微摄影照片)。⑤用来作为习题和思考题的图。⑥趣味性的幽默画。⑦帮助记忆的连环画、漫画等。

2.增加栏目。

在课本中增加小栏目,把一些生物学知识通过小栏目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知识。如,义务教育生物课本,在正文当中或正文之后设置了一些小栏目,如“看一看,想一想”、“你知道吗?”、“动动脑”、“动动手”和“课外读”等,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增加实验。

生物科学是一门很强的实验科学,实验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把难理解的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实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增加实验数量,特别是加大探索性实验所占的比例,并重视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衔接

生物知识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目前的生物学课程是以生物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的逻辑顺序为体系。生物课是初中和高中都开的课程,初中阶段注重对生物形态结构方面的学习,是对生物宏观知识的了解,高中生物必修教材讲述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对生物微观知识的学习,这种编排体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高中课程的学习是在初中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会受到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心理学上把先前学习所取得的某些经验和学习结果对以后进行其他学习产生的影响,称为学习的迁移。要想实现正迁移,就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关系,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设好桥梁。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上不仅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回忆起旧知识,使学生对生物界有一个整体认识。

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从培养21世纪的建

设事业人才的需要看,教材改革的任务还很重,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庆国,秦老师.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效果[J].新课程(教师).2010(07).

篇(6)

一、品德素质

品德素质是指个体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而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品德素质作为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他各项素质的发展起着保证方向的作用,居于各项素质之首。因此要强化品德素质教育意识,充分看到生物学教学活动与品德教育的密切联系,通过一系列德育教育的渗透,发展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改正及自我批评能力,进而教会学生自我修养的方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渗透。

1、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资料和有利契机。注意积累和运用这些资料,巧妙地把握契机及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过程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介绍我国的生物学成就(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的合成、杂交稻技术……等)及特有的动、植物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危机感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面临的生物资源危机和生物科学发展落后的状况,以危机感来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2、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不少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学内客。通过进化论和细胞学说在唯物论战胜唯心论的过程曾起到重要的证据作用,能使学生明确生物科学结论曾是辩证唯物主义建立过程中的重要奠基石;通过原生质化学成份分析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教学,能使学生明确生命的物质性观点,新陈代谢中的光合、呼吸、生长繁殖中的遗传、变异,物种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等许多对立统一关系,能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良好的习惯等等。

二、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学生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基本技能及其相应的发展程度。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科技道德

科技道德是具体与科技知识有直接联系的道德素质。通过生物科技对人类的重要贡献和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世纪的观点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从而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内容教学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产生鲜明的生态道德情感,自觉培养高尚的生态道德行为;

2、科学价值观

在生物教学中注意理论结合实际,教育学生关心生物科学的实际运用,关心国家、地区和家乡的经济发展。如生物科技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生物工程在科技和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各种利用生物学知识的日常生产诸如花卉繁殖、果树裁培、作物育种等技术都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科学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增强提高自己科学素质的自觉性。

3、科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会正确地观察、实验、模拟、比较、分类、假设、抽象和具体、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等的能力。通过介绍生物学史和生物学家、学习生物学知识扣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方法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教育功能,能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产生直接效应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科技能力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程设置了许多生物实验、生物探究、社会调查、资料搜集分析等内容。这样在生物学教学中能达到培养学生对生物体和生物现象的观察、想象、描述能力;生物学实验和操作能力;生物学思维能力;获得新知识自我学习、评价能力;联系实际解决生物学问题的科研能力等,进而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

三、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提高学习成效的主观因素,也是决定学生将来对社会适应程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可通过生物学史和生物学家的曲折经历介绍(DNA分子结构等发现)培养学生勤奋、求实、创新的认识品质;通过美育知识渗透,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耐心、刻苦的意识品质:通过生理与心理的互相制约和促进的健康关系,培养学生的健康的人格、乐观的性格品质等等。

四、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人的体质的强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在学习期间顺利进行学习和将来从事工作的基本条件。这在生物学教学中也是可以培养的。如结合新陈代谢、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强体育锻练的重要性、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性格。

五、审美素质

审美素质对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和优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塑造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生物科学本身就是大自然美的结晶,既有清晰严肃的科学美,又有模糊朦胧的艺术美,同时亦有和谐(如生物适应性、功能和结构、生物体和自然环境等)简洁(分类学将浩瀚无比、不计其数的生物分门别类、遗传密码等)、对称、奇异等形式可感受的美。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感受美,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创造和塑造美。

篇(7)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区别于传统的生物教学,它既要满足传授学生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研究方法,还要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知识水平和正确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针对这些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标准。笔者结合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从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偏重生物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往往不重视甚至忽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忽视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随着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推进,对综合素质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中生物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现代意识的重要性,这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1.2 现有生物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许多生物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法,很少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导学生。教学中还经常有教师“满堂灌”,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没有给学生理解吸收知识的时间,更无法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些教师虽然领悟到新课程生物教学的内涵,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开展探索式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新的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因此,要达到新课程的教学标准,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理解高中生物新课改的内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

1.3 高中生物教学中课程资源匮乏

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出新课程的内涵,忽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所用的课件大多都是考试的知识点,没能按照新课程的标准要求来制作课件,更没有给学生提供生物科技比较前沿的相关资料。有些教师不按教学目标要求,不能充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导致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积极性得不到激发,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得不到。

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探讨

2.1 采取兴趣教学法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兴趣教学的理念被提出,并很快被学生接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而且比较容易接受该科的知识。在课间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教师,听课兴趣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其实这就是兴趣教学的一个方面,而这一教学方式也类似于情感教学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能很大程度上培养和和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追求向学生不断灌输知识,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打造兴趣教学理念时,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因素,科学合理的设问,以此激发学生的发展思维,增强课堂活跃程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提问“为什么班上有些人的大拇指弯曲度很大,有的就很小?”让同学们试着弯曲大拇指,发现许多学生的弯曲度都很小。在课堂上可以提出很多这样的问题,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带动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2.2 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倡探究式学习,学生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增强获取知识的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在实行探究式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兴趣选择一些探究式问题,引导学生以自主讨论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进而探索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解决的方法。

2.3 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现代化程度的标尺。新课程背景下如果仅仅靠传统的板书教学,高中生物教师不但任务重,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有些教学内容是板书无法书写的,没有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学生掌握起来很困难。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比较抽象的生物知识直观的放映出来,学生可以和荧幕形成一种直接的对流,不仅增加了教和学的信息量,还培养出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例如,在讲动植物细胞结构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完成的细胞剖面图展示给学生,这样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更加容易,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动植物细胞内部的结构。

2.4 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法

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也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评价在新课程中有质量监控和导向作用。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的体系能为素质教育的的实施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体系促进发展的功能,让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的鱼提高的过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并不是舍弃考试制度,而是要端正目的,要学生明白学习最终是成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公民, 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通过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个工程的艰巨性,做好相应的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为目标,采取兴趣教学法、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法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水平,实现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小平.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现状与建议[J].考试周刊.20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