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3 17:07: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篇(1)

[关键词] 权重确定 组合赋权 相对比较法 熵值法

一、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由于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正处于发展之中,有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也还处于研究、发展之中,没有形成一套公认权威的方法可以选用。而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中,关于指标的权重,是综合评价的重要信息,它反映了个指标在评价对象中价值地位的系数。目前,有关权重的确定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根据计算权重时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组合赋权法三类。主观赋权法有专家咨询法、最小平方和法、相对比较法、AHP(层次分析法)等,其研究比较成熟。这类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好地反映评价对象所处背景条件和评价者的意图,但这个指标权重系数的准确性依赖于评价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而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客观赋权法的原始数据来自于评价矩阵的实际数据,如熵值法、拉开档次法等。这类方法切断了权重系数的主观性来源,是系数具有绝对的客观性,但容易出现“重要指标的权重系数小,不重要指标的权重系数大”的不合理现象。组合赋权法是结合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的特点形成的。其做法是:首先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内部找出最合理主、客观权重系数,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主客观赋权法权重系数所占的比例,最后求出综合评价权重系数。

通常评价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所建的指标体系由两级指标体系组成,一级指标体系构成子系统层(指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应体现哪些方面的特点,即为哪些类别的因素将直接影响某区域内循环经济的发展),二级指标体系则为具体的指标(即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要素及要素群,对前面已确定的子系统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速率表现给予直接的度量,例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位工业产值能耗、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等,各评价指标能全面系统地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进行定量的描述,从而构成指标体系的基层要素)。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权重系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现采用组合赋权法来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值。一级指标则采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次法来确定权重系数。

二、一级指标体系(子系统层)权重的确定

子系统的权重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又称多层次权重解析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萨蒂(T.L.Saaty)教授首次提出来的。该方法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把数学处理与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有效地综合测定评价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其确定权重的步骤如下:

1.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由同一层次指标针对上一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而构成,假定A层因素中Ak与下一层次B中的B1,B2,…Bn有联系,则将构造的判断矩阵以表格形式表示为:

判断矩阵使得决策者判断思维数学化。但是,人类思维具有一致性特点,即认为因素之间的关系应该具有传递性:若已知因素 X2与因素X1的相对重要关系系数δ21,因素X3与因素X2的相对重要关系系数δ32,则可以根据δ21和δ32得到因素X3与因素X1的相对重要关系系数δ31=δ32 δ21。

2.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从上可知,求取各指标的权值,就是求取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一般求解判断矩阵不需要太高的精度,所以特征值也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解析解(实际上,当矩阵阶数较高时,特征值的解析解很难求出)。通常有两种方法可求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的近似解,一种是几何平均值法,一种是求和法。这里采用几何平均值法,其计算过程为:

(1)对矩阵A先按行将各元素连乘并开n次方,求得各行元素的几何平均值:

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ratio),当C.R.<0.10时,判断矩阵有可以接受的不一致性,否则,就认为初步建立的判断矩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需要重新赋值,仔细修正,直到一致性校验通过为止。

三、(二级指标)各子系统中具体指标权重的确定

各子系统中具体指标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础,其权重系数的准确性对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影响很大。因此,选用组合赋权法来保证这一级指标的相对准确性,其中主观权重系数由相对比较法确定,客观权重系数由熵值法确定,主、客观系数各占综合系数的50%。其步骤为:

1.用相对比较法确定主观权重系数

相对比较赋权法的过程如下:将所有评价指标 Xj(j=1,2,…,n)分别按列和行排列,构成一个正方形的表;再根据三级比例标度对任意两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将评分值计入表中相应的位置;将各个指标评分值按行求和,得到各个指标的评分总和;最后做归一化处理,求得指标的权重系数。

三级比例标度两两相对比较评分的分值为 ,则标度值及其含义如下:

四、结束语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初选指标体系需经过筛选后确定最终各子系统具体指标,再利用上述主客观赋权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值,为后续评价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邹新月:企业作用等级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工程.2001,19(7):386~389

[2]叶义成柯丽华等: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97~100

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150-03

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① 全国各地区的经济面貌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各自经济发展起点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而言,如何真实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已经成为经济研究的重点。

中国目前主要应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对中国及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其核心指标是GDP。但是经济总量并不能完全概括经济发展的内涵,因而在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上GDP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真实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本文将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发展内涵出发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能更为全面、真实的反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且通过对2008年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中国各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以评价得分为依据,对中国31个地区经济发展类型和阶段进行分类,并从中得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为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将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该方法主要依据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对决策进行量化描述,较多应用于结构复杂且指标不易量化的评价问题。由于经济发展内容广泛且不易从单一指标度量,因此本文将应用此方法,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制度水平、创新水平等四个方面进行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1.经济总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国际上较为公认的经济发展度量指标,因此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包含这一指标。这里度量经济总量沿用现在国际主流标准,即地区生产总值(GDP)。

2.根据经济增长结构理论,经济结构变化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比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其中产业结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就业结构用来说明地区劳动力需求大小,消费结构用来体现地区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分配结构则用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制度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可以有效保护产权的制度不但可以促进有效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自1978年,中国的经济制度在所有制、市场和开放水平等方面均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将经济发展与制度联系起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准。

4.经济增长与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并且根据Krugerman(1993) 和Young (1995)的研究,技术进步恰恰是很多新型产业国家经济发展和能否持续获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为了衡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我们将创新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经济指标,而创新能力的获得恰恰源于对人才的培养和对科研的投入。

(二)评价体系的建立

根据以上对于评价体系的理论描述,主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指标及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

目标层A:以经济发展水平为核心,逐层构架系统的,有层次、有逻辑的评价体系。

子目标层B(4个):是在整体上把握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四大方面,即经济总量水平、经济结构水平、制度水平和创新水平,从定性角度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整体的把握。

过渡层C(11个):在四大准则的基础上,对各个准则进行扩展,更详细的概括出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使得整个评价体系更全面和系统,连接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

指标层D(15个):以11个要素为基准,指标层采用具体化可测的指标数据,使指标体系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进行转变,使评价体系更具有说服力。

(三)评价结果的形成

形成该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的主要步骤依次是构建判别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出15个指标层指标权重、无量纲化31个省份2008年原始数据以及利用公式得出评价结果。

1.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判别矩阵。层次分析法的判别矩阵是根据九级标度①将本层次要素Ai和Aj相对于上一层次的要素Ck(k=1…m)按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构造而成。同时,判别矩阵必须通过一致性检验,② 即CI0.1,则说明判别矩阵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必须调整判别矩阵的标度。

2.确定指标权重。根据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判别矩阵,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计算软件,得出指标层15个指标的权重。

3.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出评价结果。由于需要用不同性质的指标来反映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和特征,因此指标体系中有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绝对指标(数额)和相对指标(比率)。为了能够在指标间建立起统一的计算、比较准则,需要将所有的指标进行转化和无量纲化处理,使指标转变为与权重表达相同的以百分数表示的无量纲的相对指标,进而进行加总处理。

具体的无量纲化的方法是标准化方法,即处理后的各指标的标准差为1,均值为0,使得处理后的数据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与指标权重产生重叠。应用公式③得出最终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对中国2008年31个地区15个指标层数据运用SAS软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结合注释①中的公式得到中国31个地区(除港、澳、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6]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09》、《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9》、《中国经济贸易年鉴2009》、《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9》)。

(一)评价结果有效性检验

作为重要的发展指标,人均GDP一般被用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本部分为了评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是否有效,将人均GDP和此评分结果做相关性检验,若相关系数达到0.5以上,且P值小于0.01,则说明,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是有效的。

运用SAS对此评价体系的评价分数和人均GDP数据的标准化后并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R=0.5842,P值=

0.000559

(二)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得分结果,可简单的将中国31个地区分为五部分:①第一部分(得分1~1.5)为广东、江苏;第二部分(得分0.5~1)为山东、浙江、上海;第三部分(得分0~0.5)为福建、北京、河南、河北、辽宁、湖南;第四部分(得分-0.5~0)为湖北、天津、四川、广西、安徽、云南、重庆、山西、江西、贵州、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吉林、山西、甘肃、宁夏、海南;第五部分(-1~-0.5)为青海、。

从分类结果上看,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经济发展最强的广州和最差的之间相差了2.5分。同时,经济较发达(得分大于0.5)地区仅占全国的16.13%,经济不发达地区得分小于-0.5)仅有两个,占总数的6.5%。中国60%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大潜力(评分结果介于-0.5~0之间),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会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结论与讨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使定性的问题定量化,过渡自然。建立该评价体系的数学方法为运筹学的层次分析法,简称AHP。该分析方法是将难于选择的定性问题,通过建立较主观的判别矩阵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即重要程度,再与进行无量纲化(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进行加权得出评价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判别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和不同单位级的无量纲化(标准化)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评价体系从四大方面,15个指标对经济发展整体进行描述,使得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再者,可以通过对15个指标数据的深度分析,得出自身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符合自身经济发展特点的政策,进而扬长避短,经济取得更好的发展。

但是,由于层次分析法的基础是较为主观的判别矩阵,所以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能达到完全的客观。若想该评价体系具有更广泛的说服力,就必须使得判别矩阵的主观性削弱,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构造判别矩阵时,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可。若能克服掉主观性对于指标权重的影响,那么该评价体系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可以进一步的应用到各省对于未来经济发展政策的设计,投资方向的选择和对各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界定。

参考文献:

[1]胡运权,等.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梁炜,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4):2-18.

[3]高敏雪,李静萍.经济社会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麦强盛.层次分析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2,(2):91-94.

[5]谢虹.基于层次分析法科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12-16.

[6]岳朝龙,黄永兴,严忠.SAS系统与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7.

[7]蔡,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30-37.

[8]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33-34.

[9]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117-129.

[10]赵志耘,吕冰洋.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本积累趋势与地区差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63-70.

[11]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家,2005,(6):96-102.

[12]胡大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民营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2):17-25.

篇(3)

关键词:科技;经济;主成分分析;协调性

0 引 言

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短期增长和长期发展,同时又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制约。如果科技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则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进步将失去根本动力;如果经济发展远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则说明科技成果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科技发展水平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即保持协调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朱李鸣(1994)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了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张仁开(2008)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了科技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与协调机制。白敏植(1997)提出了基于二元相关实用模型的科技与经济协调性评判方法,并以邯郸市科技与经济协调度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朱李鸣(2000)认为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就是指它们在各自内部和对外开放条件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技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估指标体系。张首魁(2006)基于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西部省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_。张仁开、杨耀武(2007)将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划分为五大类型:发达协调型、发展协调型、落后协调型、科技领先型、经济领先型,并对其科技与经济的协调性进行实证评估。祝爱民(2007)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我国县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李斌(2009)研究了我国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指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由于全国各地科技发展现状受地方经济和国家政策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对地区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二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可以为进一步完善科技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分别计算主成分得分并排序,得到排序的等级差。如果经济发展水平排序远大于科技水平排序,则说明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如果经济发展水平排序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太多,则说明科技有超前或过度情况;如果二者排序大体相当,则说明科技与经济发展比较协调。具体的分析方法是:首先分别建立能够反映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分别确定发展水平主成分,计算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得分及排序,得到二者的等级差;再对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得分2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江苏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所用数据为2000~2007年,数据来源为2001~2008年《江苏统计年鉴》,所用软件为SPSS17.0。

2 实证分析

2.1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1.1 反映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

本文选取了8个反映科技发展水平的指标,即: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活动人员数、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研究与发展经费、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研究与发展课题数、申请专利授权量。

2.1.2 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

本文选取以下9个指标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 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

2.2.1 确定科技发展水平的主成分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得到8个反映科技发展水平指标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见表1)。

从表1可见,第1个主成分反映了93.403%的信息量,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用该主成分作为江苏科技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

科技发展综合得分=E

2.2.2 确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得到各个主成分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见表2)。

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取前2个主成分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97.102%的信息量,因此可对这2个主成分进行加权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

经济发展综合得分:(83.256×E+13.837×R)/97.102

2.3 计算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

根据上述2个得分公式,分别得出2000~2007年江苏科技与经济发展综合得分、排序及等级差(见表3)。

2.4 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2000~2007年江苏科技与经济发展综合得分的发展态势见图1。

从图1可知,2000~2007年江苏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态势基本一致,通过图形可以初步判断两者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841,通过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和肯德尔相关分析,得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1,显著性水平为0.01。作为反映匹配性的肯德尔相关系数和反映等级相关程度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都为1,说明江苏科技与经济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协调性,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科技水平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3 促进江苏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继续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

为了切实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江苏必须利用多种政策手段,积极拓宽科技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科技投人力度,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辅助的全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R&D投入和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

3.2 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江苏具有一批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科研力量雄厚,但由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在研究类型上的差别及中介技术市场的不完备,两者之间的沟通成为制约科技产出效率的“瓶颈”。建议政府部门以此为突破口,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转化机制,把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移和网络化信息平台作为构建R&D环境的重要前提,确保各科研部门之间的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合协作,加速先进技术和研发成果向企业转移。目前,我国的技术市场还不够健全,发育程度低,使得通过技术市场交换的成功率很低,并未真正发挥作用。鉴于此,江苏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转让市场,培养专门的经纪人和仲裁机构来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使技术市场有一个质的飞跃,使科技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篇(4)

关键词:聚类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指标;十二盟市;地域差异

1.引言

位于中国北部边疆,位于北纬37°24′至53°23′,东经 97°12′至126°04′之间,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km),南北跨度1700公里(km),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列第三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km)。

现设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近些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由于自然条件、区位差异、资源禀赋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十二盟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

2.内蒙古经济水平现状

近年来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大幅度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明显提高。内蒙古GDP增速继续保持自2002年以来连续7年全国第一,人均GDP跃居全国第8位,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4638美元。《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蓝皮书》显示,2007年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10位,西部各省区市第1位,其中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环境发展竞争力以及宏观经济竞争力等4项二级指标居全国前列。

3.聚类分析方法简介

3.1.聚类分析方法概念

聚类分析方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名多元统计分类法,它是研究多要素事物分类问题的数量方法,可避免传统分类法的主观性和任意性的特点。聚类分析是定量研究地理事物分类问题和分区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根据地理变量(或指标或样品)的属性和特征的相似性、亲疏程度,用数学的方法定量的确定地理变量(或指标或样品)的亲疏关系,并按这种亲疏关系程度对站点(或样品)进行聚类,把它们逐步地分型划类,最后得到一个能反映个体或站点之间、群体之间亲疏关系的分类系统。

3.2.聚类分析方法步骤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的搜集在聚类系统中,首先我们要找出一批地理数据或指标和能度量这些数据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这些数据或指标往往来源于五个方面:野外调查,定位或半定位观测,从地形图、航片、卫片上提取地理信息以及从有关部门收集观测或统计资料。

4.聚类分析

4.1.指标选取及数据的搜集整理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参考有关研究,在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选取以下指标作为聚类分析的基础指标。

4.2.数据的分析处理

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3.0 for Windows 中的系统聚类过程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对表3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系统聚类法(分层聚类法)是聚类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4.3.聚类分析结果

为了更加明显地体现十二盟市的经济差异,更准确地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定位,以便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根据聚类谱系图,并结合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可把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由强到弱分为五类(即取标尺距离为7时):第一类,包头地区;第二类,鄂尔多斯地区;第三类,呼和浩特地区;第四类,呼伦贝尔、通辽、赤峰地区;第五类,锡林郭勒、巴彦淖尔、乌兰察布、兴安盟、阿拉善和乌海等地区。但是结合聚类谱系图和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也可把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三类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发展一般地区(呼伦贝尔、通辽、赤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锡林郭勒、巴彦淖尔、乌兰察布、兴安盟、阿拉善和乌海等地区)。为了更好地了解自治区的经济水平差异状况,我们按区域进行分类,即用上面的第二种分类方式把内蒙古十二盟市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三类,如表所示:

5.结果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为了明显地体现内蒙古十二盟市的经济差距,准确地划分各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系统的聚类分析得到聚类谱系图,同时结合内蒙古经济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十二个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底划分为3类: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一般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5-0015-04

中国目前已经步入了快速工业化的时代,然而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之下,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要在工业化要求和环境能源要求之间保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的战略选择。低碳经济建设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发展水平又是判断“两型社会”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二者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伟大进程中。笔者拟运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F-AHP)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力求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定量测度,探寻低碳经济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一、“低碳经济”相关文献述评

自2003年英国最早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提及“低碳经济”起至2009年已有六个年头了。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至今还没有完全定论。Treffers(2005)等学者探讨了德国在2050年实现1990年基础上减少GHG排放80%的可能性,提出通过采用相关政策措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GHG排放减少的共同实现是可能的[1]。付允等人(2008)等人认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2]。鲍健强、苗阳(2008)等认为应从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城市、碳汇减碳等方面多层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3]。王文军(2009)从技术经济范式转化的角度提出低碳经济是一种“立体式”控制污染排放的节能模式,这种“立体式”的概念是指从源头到末端、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进行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式[4]。毕军(2009)通过对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的研究, 提出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工艺、国际标准、消费文化、居民意识的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变革,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实现能源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排放低碳化[5]。可以看出,自从英国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现实可能性、技术经济范式转换、发展模式和路径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虽然不尽完全相同,但是基本上是从碳基能源的使用和排放方面入手,倡导通过技术和制度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是涉及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缺乏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判断低碳经济的综合指标体系的研究。因此,笔者拟运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F-AHP), 探寻低碳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层面及模糊因素分析

第一层面:低碳经济的经济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生活和福利水平的下降。也就是说,既反对奢侈或能源浪费型的消费又必须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层面:低碳经济的技术性,即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也就是说,在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的前提下,获得与原来等效的经济产出;或者是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源消耗量,获得比原来更有效的经济产出。

第三层面:低碳经济的目标性,即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从上述关于低碳经济文献的述评中,可以发现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存在着一系列的模糊性:一是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相关的模糊性。定性指标对于目标主体的判断, 是通过评判者的主观判断而定的。从本质上讲,其本身就存在区间模糊性。二是与低碳经济评价过程相关的模糊性。由于评价的最终结果是对专家的评判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且评判指标是区间模糊量,所以评价过程只能采用模糊的方法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果。基于上述原因,笔者以为采用将AHP与Fuzzy集合论方法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较为合理,既可以处理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又可以较科学地分配评价指标的权重。

三、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模糊评价方法

根据低碳经济多层面因素的特点,笔者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判的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低碳经济评价因素集及其权重系数。评价因素集是评价评价指标(着[点)的有限集合,如在同一个评价层次上有N个评价指标,则评价因素集可表示为U= {U1,U2, U3,…, Un}。权重系数W反映了评价因素集中各因素不同的重要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权重可以得出各评判指标的权重系数,即得到权重矩阵W= {w1, w2,…, wn}。

(2)确定评语集:评语集也即评价最终结果的论域或评价等级。如对评价等级分为m级,则评价集可表示为V= {V1, V2,…,Vm}。评价等级域的确定,使模糊综合评价具备了模糊评价向量,使被评事物对应各评价等级隶属程度的信息通过这个模糊向量表示出来。

(3)构造模糊评价矩阵,反映从评价因素到评价尺度之间的模糊评价关系,通过这种模糊映射,将评价因素集这一论域上的一个模糊集合转换为评语集论域上的模糊集合。

表达式为: R = r11r12…r1j…r1m

r21r22…r2j…r2m

…… …………

ri1 ri2 …rij…rim

…… … ………

rn1 rn2…rnj…rnm

其元素rij( i=1,2,……,n;j=1,2,……m)表示从第i个评价因素着[,作出第j种评语的可能程度。

(4)综合评价结果B是评价集V上的模糊子集,可以表示为B=W×R。

四、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模糊评价

1.评价因素集的选取及其权重确定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素,特选取如下指标作为评价因素集:

(1)低碳技术U1:低碳技术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技术一旦物化和作用于低碳经济的生产过程就成为直接生产力,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为低碳经济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2)低碳能源U2: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低碳经济的实质是用低的能源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低碳产业U3: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低碳产业承载能力的大小(低碳产业发展规模的大小、质量的好坏)。低碳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现有高碳产业的转型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乘数”发展。

(4)低碳城市U4: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平台。低碳城市就是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实现碳排放与碳处理的动态平衡,以确保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维持可持续的生态体系。

(5)低碳管理U5:低碳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低碳管理包含发展目标的明确、法律规章的完善、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推动等方面,从而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6)低碳市场U6:低碳市场是指低碳生产技术和低碳生产生活设备的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低碳市场的形成和完善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7)低碳社会U7:构建低碳社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终极目标。社会公民要积极身体力行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最终达到全社会的低碳共识。

各因素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经专家评分后运用AHP专业软件经过任意两两指标的比较进行重要性评价,得出判断矩阵,经一致性检验以后得到如下权重结果:

W= (w1,w2,…,…,wn)T= (0.28,0.17,0.22,0.08, 0.09, 0.12,0.04)

其中λmax=8.1734, CI=0.0082, RI=1.32, CR=CI/RI=0.0062

2.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语集的确定

按照等级理论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相应可以把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个等级,即评价等级域V={V1, V2, V3, V4} = {非常高、高、较高、低},以此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尺度。

3.构造模糊评价矩阵

模糊评价矩阵的获取,笔者采用专家实施评价,以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为评价对象,通过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专家意见调查表的处理,最终得出各评价指标的统计表,并进行规一化处理后,可以得出各评判指标的比例表①,如表1所示:

表1.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由上表可得模糊评价矩阵R为:

4.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在综合评价中,常用的广义模糊算子主要有三种类型:主因素决定型、主因素突出型、加权平均型。从模糊评价矩阵可以看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对于评级论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加权平均型比较接近人们的经验判断,所以笔者选用加权平均型模糊算子:

M=(∨・,・)Ь■=∧{1,Σni=I(αi , riк )}

其中“∧”表示min,称为模糊积,“∨”表示max,称为模糊并,“U (・)”表示普通积,“∨・”表示有界模糊和。

由此得到综合评价结果矩阵:

于是可得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表,如表2所示:

表2.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

5.结论分析

从上述评价表可以看出综合评价值的最大值所属标准是较高,可以得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为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发展水平,可以分别得到每一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如表3所示:

表3.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隶属度

从表3可以看出,该地区在低碳能源、低碳管理、低碳市场方面发展水平高,在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城市方面发展水平较高,而在低碳社会方面发展水平低。究其原因,自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得到国务院的首批以来,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对试验区的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对能源使用、低碳经济市场化机制方面走在了前列,因而在这些方面得分较高,而对于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城市的建设,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但是要完全实现则需持久的努力,尤其是低碳社会的建设,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五、对策和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要以经济发展为基本前提、以抢占低碳市场为近期目标、以构建低碳社会为终极目标、以分步实施为发展路径,走一条高碳、中碳、低碳逐步转变的道路。具体来说:

1.牢固低碳理念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和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理念,引导各级政府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速的状况,把发展低碳经济工作的成效作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措施。

2.发展低碳产业

大力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大力开发风力发电,稳步开发生物质能,加快发展太阳能产业,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培育壮大一批低碳型示范企业、园区及经济区,加快构建为低碳产业发展服务的生产体系。

3.创新低碳技术

跟踪发达国家先进低碳技术的研发方向,借鉴低碳技术运用的成功经验,研究区域关键领域的低碳技术进展。加大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低碳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积极引进发达国家成熟技术,提升引进消化和再创新能力。

4.建设低碳市场

在快速启动低碳生产技术和低碳生产生活设备消费市场的基础上,创新金融工具,培育低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发展绿色碳基金,建立碳风险投资机制,发展多元化低碳金融融资渠道。

5.构建低碳社会

建设低碳社会要求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消费的全面低碳化,涉及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的低碳化,社会公民要身体力行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形成以低碳为荣的社会风尚。

[注 释]①为了使评价结果具有代表性,调查问卷的对象包括与该主题相关的多方面人员,如社科专家、大学教授、部分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等,共收回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有效调查表30份,并按照各评价指标在评价等级域的百分比来进行规一化处理。

[参考文献]

[1]Treffers, T, Faaij, APC, Sparkman, J, Seebregts, A.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for Setting up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for the

LongTerm:Two Visions for the Dutch Energy System in 2050[J].

Energy Policy,2005,(33): 1723-1743.

[2]付 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3):16-17.

[3]鲍健强,苗 阳,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

工业经济,2008(4):153-160.

[4]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

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 指标体系 熵值法 路径依赖

一、引言

我国经过了长达20年的经济发展“大稳定”之后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平庸时代”,即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最主要的特征体现在由于要素供给不足、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和创新能力后劲不足等原因所导致的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减速。世界三大评价机构之一惠誉在2012年的数据中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显示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增长,在“新常态”下,我们需要转变以前的经济的发展观念和增长方式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在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下,很多学者已经意识到以往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已经不再适用于衡量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因此我国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领域角度出发试图构建适用于我国现实情况的全面、综合的指标体系。

从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全海娟从区域的角度出发为其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包含有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科技等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并以长江三角洲为实证研究对象将其经济协调发展做了全面系统质量评价。李答民从增长、结构、关系、制度和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刻画了区域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对应的模型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数据分析。考虑到我国目前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所导致的经济发展瓶颈,陈德全等以浙江地区为研究对象,为其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唐保国从经济联系、分工、差距、要素协调和整体效率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来看,李丽莎区分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个容易混淆的经济名词,并创造性地将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系统划分成数量子系统与质量质量子系统,提出了一个构建指标体系崭新的视角。王茂祯与冯之浚在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基础上,设置了包含9 个一级指标、52 个二级指标的循环经济创新评价体系并对全社会和各地循环经济创新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在新常态背景下,GDP已经不能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陈孟婷通过使用主成分分析得出一个综合指标作为GDP的替代指标,更能全面的反映出国家或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潘文砚从纵向和横向采用多种评价模型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多维评价,结果证明我国的低碳经济存在显著地地区异质性。

本文以我国的省域为研究的地理单位,将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划分成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四个子系统,采用熵值法为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并将我国各省份地区的2014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计算和排序。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本文的评价数据采用的是2014年中国除之外的30各省市地区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为各省区市的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等。

(二)指标体系的内容

我国疆域辽阔,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地异质性,本文试图建立一套能够普遍适用于各个省市地区同时能够反应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因此考虑到每个省市地区发展的差异性以及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本文从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四个方面来刻画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内容如表1所示:

(三)计算指标权重

首先,数据非负数化处理:设置权重使用熵值法时无须进行标准化但是需要进行非负数化处理,因为负数是无法进行对数处理。处理方式如式1所示:

(四)指标权重赋值

将除外的中国30个省市地区的指标数据带入权重,计算出各个省市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评价值并对其进行排序,所得结果依次是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湖南、天津、河南、湖北、安徽、北京、辽宁、福建、重庆、河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云南、新疆、贵州、海南、宁夏、青海。根据每个省市的评价得分将30个省市划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高(H)、中(M)、低(L)三个层次,其中每个阶段的省市地区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的省份如四川、湖南、湖北等城市的经济发展为中等水平,而西部地区以及部分交界省份如广西、云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地路径依赖,东部地区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而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则较为低缓,可见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地溢出效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相邻省份地区的发展情况相互影响。从评价得分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向西逐渐降低趋势,得分最高的是江苏省的15627629.65,得分最低的是青海省的12635.77,由此可见各个省份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决策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

三、结束语

本文从社会、经济、环境和科技四个方面构建了经济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我国除外的30各省市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东高西低的态势且差异较大,同时经济发展状况还存在着显著地路径依赖。由此可知,西部地区应该将发展的重心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尽量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异,同时中东部地区在发展经济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以及科技创新,增强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05:4-19

[2]若英.“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J].红旗文稿,2014,19:39

[3]全海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7

[4]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N].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05:28-32

[5]陈德全,何云,梁秋.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04:288-291

[6]潘文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多维评价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7]李丽莎.我国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基于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角度[J]. 特区经济,2011,06:295-297

[8]王茂祯,冯之浚.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4:163-166

篇(7)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发展;协调度;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F291. 1

1.引言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之一[1]。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大。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 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与标志之一[1]。目前,我国已进入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部分地区逐渐突显,并极大 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区域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有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2](Henderson,2003)。钱纳里(1988)利用 1950-1970 年 101 个国家的经 济发展与城市化数据,证明在不同的人均 GNP 水平上,有不同的经济结构与城市化水平与 之对应[3]。对于不同的地区,由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 即使在相同的人均 GDP 条件下,对应的城市化水平也表现出差异性,关键是两者时间的关 系是否协调。关于两者的时间协调度,近几年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吕宾(2002)研究了新 疆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问题,其评价方法简便直观, 但指标较为单一[4]。冯俊(2002)研究了中国建国以来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吻合度或 偏离度,分析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否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方 面做了一些理论探讨[5]。刘耀彬(2004)在阐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 了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与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之间协调度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 24 年的中 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6]。宁越敏(2005)对比分析了欧洲、 亚洲、拉美等发达和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缺乏定量研究[7]。陈志

(2006)建立了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协调度测度模型,运用多指标综合测 度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评价,还有许多 问题需要深入研究[8]。本文以四川省为例,讨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问题。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方法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关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中指出,协调度是指系 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多种关联关系和谐一致的程度[9]。协调既可以是对系统状态的

一种特定描述,也可以表示对系统施加的一种作用。作为一种状态,协调指系统各要素之间

或由两个以上系统通过要素间的关系耦合形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长期必要的 磨合而形成的一种互补、协同、融洽、和谐的关系,从而表现出最佳的整体效应或功能。城 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经济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互 和谐关系,从协同论的观点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就是用来定量描述区域在一定的经 济发展阶段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程度和和谐程度[8]。因此,需要建立指标体系 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评价。

2.1 指标体系

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一个区域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区域的经济、 社会、生活方式、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城市化过程。为了真实地反映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 必须建立一个全面、真实地反映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本文从人口城市化、经济 城市化、社会生活城市化三个方面来衡量城市化总体水平。经济发展是城市化过程的基础和 直接推动力,因此,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还需要建立经济指标体系,本文参考常规 的经济发展指标,如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等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在此基础上,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指标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

(表 1)。

表 1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Tab. 1 The index system and weight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2.2 评价步骤

2.2.1 指标标准化

本文采用原始数据标准差的标准化方法,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公式为:

x′=(x-x 平均)/δ,y′=(y-y 平均)/γ.

式中,x′、y′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指标的标准值,x、y 是指标原始值,x 平均、y

平均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原始指标平均值,δ、γ 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 水平指标的标准差。

2.2.2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计算

根据以上建立的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层指标的标准值,分别计算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和 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X i=a1 x1′+a2 x2′+…+am x m′, X=∑w i Xi

Y j=b1 y1′+b2 y2′+…+bn y n′, Y=∑vi Yj

式中,X、Y 分别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和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Xi、Yj 分别为经济发展

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准则层的得分,wi、vj 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准则层的权重, x1′…x m′、y1′…yn′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指标层的标准值,a1…am、b1…bn 分别 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指标层的权重值,i、j 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准则

层的指标数,m、n 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指标层的指标数。

2.3 评价标准范围的确定

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城市化的发展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促进其增长。 二者彼此作用,相互促进,保持一定的协调关系才能共同促进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因此,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存在着合理的区间。在社会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城市化水 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距,但只要二者协调度维持在一定阈值范围内,没有对系 统整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并在一段时期内可以恢复为正向发展,也是可以接受的。理想 的状态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整体保持最优。根据以上思路,参考有关协调度的定量研究[6], 定义协调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C=(X+Y)/(X2+Y2)1/2.

式中,C 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X 代表经济综合水平指数,Y 代表城市化综合水平

指数。 C 的取值范围是-1.414≤C≤1.414,其值由变量 X、Y 决定:当 X、Y 均为正值且相等 时,C 的值最大,为 1.414;当 X、Y 均为负值且相等时,则 C 的值最小,为-1.414;其他 任何情形 C 值介于二者之间。根据 X、Y 值的变化,协调度可以分为 6 种类型,其描述列 入表 2。

表 2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类型

Tab. 2: Type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3.四川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着交互耦合的关系和较强的互动效应,但并不是所有地区、 所有阶段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都能达到共振耦合,其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4,10]

3.1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动态变化特征

依据 1993—2005 年数据,采用第 1 节的评价方法,按照公式(1)计算经济发展水平综 合指数、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按照公式(2),计算协调度,得到四川省城市化水平与经济 发展协调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图 1)。

四川省1993-2005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变化趋势

经济发展水平X 城市化水平Y 协调度C

图 1 1993-2005 年四川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结果

Fig. 1: The assessment result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in 1993-2005

由图 1 可以看出,近 13 年来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始终处于上升趋势,城

市化与经济发展从不协调转变为协调,协调度界于Ⅰ类—Ⅵ类之间,协调度的标准差达

1.388,说明两者之间协调度存在着波动性。以 2000 年为拐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大 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00 年以前为不协调时期,协调度为负值,2000 年后进入协调时

期,协调度为正值。产生上述拐点的原因,主要是在 1999~2000 年期间,城市化综合水平

指数与经济综合水平指数均由负值转为正值,两者的协调关系开始发生了转化,逐渐向好的 方向发展,使得协调度从 1999 年的Ⅵ类失调型转变为Ⅰ类协调型,这样的变化取决于经济 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双双长期增长的积累和增长速度提高的推动作用。从图 1 可以看 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和城市化综合水平变化曲线也在 1999 年左右出现拐点,2000 年以后 两者的增长速度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对单指标的分析显示,各指标变化也大多出现类似的 情况,如 GDP 增长曲线在 2000 年出现了突变,增长率开始增大,即 GDP 的增长速度加快。 人均 GDP 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此外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在 1999 年以后同样出现快速增长。其

它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这些变化

均与 1999 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我国西部的人口大省和资源大 省,四川省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资金、规划布局、以及相关政策方面均具有一定 的优势,促进了该地区在这一时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两者的综合指数由负值转 为正值,协调关系加强,从而实现了协调度“质的跨越”。

图 2 部分单指标变化趋势图

Fig. 2: Changes in tends of some single indicators

3.2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以 2005 年数据为依据,评价 2005 年四川省各市(州)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图

3)。

2005年四川省各市(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结果

图 3 2005 年四川省各市(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结果

Fig. 3: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in 2005

2005 年四川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各市

(州)缺少Ⅳ类欠协调型,分别属于Ⅰ、Ⅱ、Ⅲ、Ⅴ、Ⅵ五种协调类型。其中大部分地区协

调度较差,以协调度Ⅵ类失调型为主,约占 60%。(2)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着显著 的差异,各地区协调度标准差达 1.140,中部以成都市为中心的少数地区和攀枝花市协调度

较高,攀枝花市、成都市、德阳市、自贡市属于Ⅰ类协调型,这几个城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都属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两者之间相互促进,达到整体优化,协调度高。这些区域应把握好

城市化发展规律,促进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更好地实现城市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3)川西

北经济区的阿坝州属于Ⅱ类基本协调型,由于该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以小城镇为主, 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消除城市化进程 中的限制性因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城市化进程。(4)北部的绵阳市属于Ⅲ类,即经 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为负,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和协调度均为正,城市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但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城市化带动经济的发展,两者处于相对优化的趋势,在今后的发展 中,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5)从各市(州)的协调 度空间差异来看,对四川省影响贡献率比较大的城市依次是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自 贡市等,这几个城市的协调度类型与整个四川省的类型相一致,具有带动和辐射的重要作用。 其中成都市的贡献最为突出。

4. 结论

(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总体表现为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 用和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两个方面。本文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的 三级共 22 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对应的评价标准。通过实证分析,说明该指标体 系和评价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等特点。

(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关系,两者互相影响、互相推动,正是经济 的发展,使大量产业和人口在城市聚集,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使得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性特征。本文的实例研究,进一步证 实了上述观点。2005 年四川省人均 GDP 为 8545.50 元/人,城市化率为 23.30%,城市化与 经济发展协调性良好。四川省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地区上存在显著的差异,2005 年, 全省各市州分属五种协调类型,中部以成都市为中心的少数地区和攀枝花市协调度较高,而 其他大部分地区协调度较差。

(3)通过四川省的研究,揭示了影响两者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是人均 GDP、居民人均消 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同时与国家西部开发战略 等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研究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秀霞.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研究[J].人口学刊,2007,(3):8-12.

[2] Henderson, J. V., 2003.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Vol.4,pp.275-341.

[3] H.钱纳里. M.赛尔昆.发展的形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4] 吕宾,张小雷.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2,6(2):189-192.

[5] 冯俊.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2,9(2):24-35.

[6] 刘耀彬,宋学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研究[J].科技导报,2005,23(2):48-52.

[7] 宁越敏,李健.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外的经验与启示[J].求是杂志,2005(6):61-63.

[8] 陈 志 , 薛敬 华 . 改 革 开 放以来 湖北 省城市 化与 经济协 调发 展研究 [J]. 湖 北大学 学报 ( 自 然科学 版),2007.29(3):307-311.

[9] 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1):7-13.

[10] 陈波翀.城市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3):48-52.

免费100paper.com

A Study on coordin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in Sichuan Province

He Fen

School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PRC (100872)

Abstract

Using the notion of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the theory of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