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3 17:07: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智能化工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智能化遍及了各个产业,建筑也不例外。建筑智能化系统犹如一幢或一群建筑物的神经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建筑使用要求的不断提升,智能化系统工程已经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构成主要分成硬件的安装和软件的开发调试两大部分。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的质量优劣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不断完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等专项质量验收规范的颁布,智能化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
一个完整的施工设计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台具有各种应用程序的计算机,即:主板—工程规模—管理、技术目标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各系统施工及调试方案,内存—各种流动资源,硬盘—各种资源人力、材料、机械等显示器—各种报表进度、质量及安全等月报、季报外设—各种附件文档管理、交工资料等,操作系统—人员组织结构,应用程序—各项管理制度、各种体系及保证措施、市场价格—成本。
从整个工程实施管理的角度出发,为工程实施制定一个管理目标及保证体系,该部分着重于工程实施的技术方案,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用到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将会遇到的难点提前做好规划和制定解决方案。为工程实施制定一个技术目标及保证措施。工程质量方针、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方针及目标 '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管理岗位职责、质量保证措施工程准备、材料采购、机械使用、施工过程、工序管理、不合格品半成品及成品保护等。该部分通过对材料、勘察质量、设计质量、设备质量、安装质量、施工质量等方面的控制保证最终工程质量。为工程项目建立了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施工应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在项目经理强有力的领导下依据施工组织计划制定的各项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行各项管理制度监督现场执行情况实时调整工作重点确保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进度、成本五大要素进行全方位的控制达到预期目的。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现象分析
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专业系统很多,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系统施工各具特点,建筑智能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概括如下:
1 线缆类工程材料出现混用现象
建筑智能化工程中因各系统线缆类型繁多,部分厂家设备还必须采用特定的定制线缆。在工程施工中为图施工方便,偷工减料而采用不同的线缆类型混用、替代的现象普遍存在。最显著的就是采用低规格的线缆替代设计要求的高规格线缆、非屏蔽的代替屏蔽线缆、用单根多芯数线缆替代多根少芯数的线缆。
2 各类定制铁构件材料质量存在缺陷,外壳接地不规范
建筑智能化工程中多数的电子设备产品不能直接安装,而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定制各类支架和设备箱子,施工中常出现定制材料防腐不到位,尺寸不符合要求、外壳未作良好的接地等情况,尤其是室外安装的各类支架、箱体等铁构件质量问题常有出现。
3 设备接线不规范、标识不统一
设备接线不规范、标识不统一也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建筑智能化工程接线部位非常之多,众多的线缆接续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出现接通即可的实际情况,线缆接头不做锡焊处理或是不做良好的绝缘处理。屏蔽线缆出现屏蔽层不接地或是焊接工艺粗糙并出现漏焊、虚焊线缆,严重影响系统信号传输质量,造成系统不稳定。再则众多的线缆标识缺乏统一规则,不同的施工人员根据个人习惯随心所欲进行线缆标识,给后期的工程维护带来极大的困难。
4 智能化中心机房施工质量问题
中心机房是整个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核心设备的集中地,其施工质量好差对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投资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除设计原因外,施工中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设备布置不合理、定制机柜仅仅考虑美观而未考虑系统设备的通风散热、人员管理操作、设备检修维护的要求。管线敷设规划不整齐、线缆标识不规范、系统接地不符合设计要求等。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针对以上建筑智能化工程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施工企业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主体方,既要遵循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也要根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笔者认为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制定企业内部的专业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人的因素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从企业领导者到具体的项目管理人员要提高质量意识,树立工程建设质量第一的观念。作为工程施工的具体实施人员更应该形成高度的质量管理意识,树立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观念,不能只顾及项目建设成本而不考虑项目使用维护成本,要正确认识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企业应制定专业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编写建筑智能化质量管理手册,并辅之相应的内部检查、激励、考核制度。
2 关注设计变更、有效进行施工方案调整
产品更新快、技术更新快是智能化工程的又一个特点,有些项目建设周期长,在建设过程中原设计的产品有可能会停产或技术更新。此时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会对原系统产品进行调整,不同品牌的智能化产品外型尺寸、安装方式、接线方式、系统联网方式等具体工艺各有不同。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调整后不同产品在征得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同意之后提出有效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
3 坚持标准原则,严格执行按图施工
要想提升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水平,提升企业形象,施工企业或工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各种不同类型的智能化项目编制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甚至是项目标准。严格执行按图施工原则,严禁出现线缆类工程材料混用、各类标识、标签不规范不统一的质量缺陷,杜绝以节约成本为由,偷工减料、私自替代混用材料的情况发生,建立项目部内部考核制度对不规范施工人员进行严格查处,毫不手软。
4 实行动态的组织和计划调整
组织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数,建筑智能化工程也不例外。建筑智能化工程是建筑主体的附属工程,工程的推进必须依附土建及其他专业工程的总体进度。各类前端探测设备、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必须取得其他专业工种的大力配合。智能化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相关配合专业工程的现场实际进度,实行动态的组织和计划调整,做好人、财、物的总体动态安排。取得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的协调支持,紧跟建筑工程总体进度,避免因其他工种的事先安装、缺乏预留安装位置而造成智能化设备的安装位置不符合产品安装规范及技术要求,进而引发质量问题。
四、结语
更广泛、更充分的市场机遇,更激烈、更残酷的国内外竞争,要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要管理创新,才能持续不断地适应。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具有技术密集、施工工艺复杂、工期长指其实施伴随整个建筑物建设的全过程、施工周期短指工程量主要集中在建筑物主体收尾阶段实施、各专业结合紧密、施工队伍多、施工人员素质要求高、各技术更新换代等特点必须从使用方便性、可维护性、结构合理性、整体统一性、外观一致性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一个完善的施工设计。有力的贯彻执行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精明的业主也越来越重视施工队伍的选择。对施工组织设计也偏爱有佳。所以我们不论是为了自身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利润提高工程质量、塑造良好的信誉还是为了提高招投标活动的竞争力都要求编制一份切实可行且具有公司特色的施工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良成.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四大症结”及解决办法[J].山西建筑.2011(10)
[2] 王柯.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1(01)
[3] 绿色建筑与建筑智能化[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04)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特点
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与其设计程序、特点是紧密联系。其设计程序主要分为: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设计、优化设计和深化设计。
1)需求分析是设计的根本,需求分析一般分为:一类是业主提供的要求给设计单位,二是设计单位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业主的实际情况,提供需求分析方案给业主评审。
2)方案设计是以需求分析结果为依据,进行智能化系统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分析,一般由主体设计单位在建筑主体设计同步进行,或由专业设计单位配合主体设计单位同步进行设计。
3)系统设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一般应与建筑主体的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但在这一阶段,设备选型还未确定,不能完全达到施工图的设计深度,仅初步满足施工招标、投资控制和优化设计的要求。
4)优化设计是投标人或设计单位根据系统设计和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选择系统设备的型号和具体技术特点,对系统设计进行和调整,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得出最经济的方案。
5)深化设计是在优化设计完成后,设计单位或承包商根据优化设计资料和招投标文件的要求完成传统意义的详细施工图设计。
目前,一般大中型智能化工程的设计程序的前4个阶段多数由设计院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承包商)来协助设计院来完成的。大部分情况下前4个设计程序是在招标阶段前完成的,因此它的正确性、完善性、符合性对造价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续造价管理工作的成败。而第5阶段基本上是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来协助系统集成商。小型项目一般由系统集成商或由设备供应商协助系统集成商完成。作为造价工作人员都非常清楚在设计阶段对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智能化工程,把握设计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现在,智能化工程一般也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但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专业技术强、设备变化快等特点,使得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子系统、设备种类众多且变化远快于清单、定额计价规范中的更新;
2)不同品牌、型号之间的设备材料价格差异大;
3)系统集成商是优化设计、深化设计的主要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主动调整设计方案和工程变更。
二、当前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智能化工程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然而造价管理也存在着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以至于建筑智能化工程中造价管理过程方面会经常存在漏洞。以下列举了问题的几个方面。
(一)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设单位没有加强对智能化工程专业的了解,造成提出的项目投资估算内容较为简单不全面,缺乏专业知识含量。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容易出现对具体工程要求不明确确的现象,不能做到准确估算。
(二)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因为一些设计人员不能全面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导致设计方案时不能全方位考虑。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也会因为对项目成本的认识不到位,而没有注重方案设计的经济性的问题。
(三)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编制时间较短,导致招标文件不完善,出现很多漏算的项目,有些施工单报价不平衡,最终导致结算时价位过高。
(四)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监理单位存在监管不严的现象,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工程中偷工减料,给工程质量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五)竣工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工程结算时,施工单位会出现材料设备报价作假的现象,以低成本谋取更高的利润,蒙混过关。然而设备型号繁多,更新换代比较快,这也给智能化建设工程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工期长而设备变更量比较大的项目,往往在工程结算容易产生矛盾。同时,缺少专业审计人员也是竣工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策略分析
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处理问题,从而完善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具体策略分如下几个阶段:
(一)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要想建筑智能化工程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拥有技术含量较高的人才团队作为支柱,然而智能化工程人才匮乏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聘请有经验的工程顾问,以及培训和深造审计人员的决定必须落实。这样可以解决工程经验上的问题,保证造价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项目决策阶段需要大量搜集工程的基础资料,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搜集的情况及时加以整理和评估。因此只有将搜集工作做到位,才能使得决策资料更为全面和准确。项目投资预算工作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此之前需要需要搜集项目建设功能、主要材料、用到的设备种类和价格,以及所在地的位置和详细情况等诸多基础资料,分析整合这些资料让设计成果更加经济化,节约不必要的开支。
保证市场研究工作的认真进行。设计和建设单位需要组队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详细考察,认真做好市场研究工作并邀请具有专业经验的专家对市场研究结果做出相应的分析,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指导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项目设计阶段
做好准备工作。从系统的功能、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设计好较为完善的评审内容,为招标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还需要在设备和材料的挑选上下功夫,保证其档次和价格在同一水平,满足深化方案设计的技术要求,使得报价公平均衡。做好优化方案征集工作。工程建设前必须要详细了解建筑物系统的使用和功能情况,征集优化方案可以吸引众多设备集成商的加盟,为项目设计出谋划策,完善设计理念,弥补项目的不足。设计人员也应提升自我造价的专业知识优化方案、节省资金,让建筑智能化切合实际发展。加强项目设计的质量监督工作,严格把关设计的每个过程,使设计更加合理可行,追求质量,提高设计工程经济适用性和稳固性。
(三)招投标阶段
给造价人员较为充裕的时间对各项文件进行审查和编制。在此过程中要加强设计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配合设计图加强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的变更管理,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合理性。加强评标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采取综合评分法,充分考虑技术方案、投标单位的施工能力等因素,权衡各方面因素,保证施工单位成本合理、质量优良。
(四)施工阶段
加强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合,让审计人员进行更加全面的结算。对于设备和材料的价格,审计人员需要以市场研究的结果进行参考,确保工程结算的准确合理性,发挥智能化工程的预期效果。减少工期延误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加强管理,减少各个方面的变更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五)竣工结算阶段
由于施工单位往往只送审有利于增加造价的资料,许多甩项、减少施工内容的资料不一定会如实提供。因此建设单位要注重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提交给结算审计人员。建设单位人员要认真会同审计单位人员加强现场工程量的核实。对于设备价格的合理审计,以相关部门的价格信息作为依据,以市场调研价格、同期类似工程投标价格、采购合同价格等资料做参考。审计人员要充实智能化方面的专业知识。
结语
目前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前景深远,涉及智能化工程造价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因此,必须紧密跟踪智能化领域的发展,培养和提高造价人员专业水平,加强各阶段的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才能保证智能化工程发挥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玫,谢秀颖,段培永.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与智能化施工技术
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从传统的居住要求,变成了要求人居环境的要求。这就使得人们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新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在建筑电气施工项目中,所涉及到的主要部分就是电气设备的安装,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的安装等部分。这些部分涉及到了电气工程中的供电装置、用电设备、电气控制设备、电源设备、电气保护装置以及变电设备等的各个部分,工程的系统相对比较庞杂。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必然的会引起施工的交叉现象严重,这就就为当前的电气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2智能化电气施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及其应用,在建筑中应用智能化电气设备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的主流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电气施工也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逐渐的出现了智能化的趋势。我们所说的智能化又可以称之为人工智能技术。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以及现代传感技术相互结合之后,在建筑中的应用。其属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技术部分。而建筑电气的智能化指的是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及其相关成果、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电气照明技术、建筑消防与安防技术等综合的应用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综合化技术。建筑的智能化也是当前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其能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通过在建筑体上的综合体现,将现阶段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建筑当中,丰富建筑功能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便利。这是传统建筑不可想象的一个新的技术上的跨越。其主要综合了仿生学、电子自动化技术、语言学以及电气技术等的各个学科的信息技术。这些技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在逐渐的成熟当中。可以想象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今后的建筑智能化的程度势必要不断的提高,在这样的趋势下,人们的生活必然会更加的便利。
2、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的要点
在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采用智能化技术需要我们注意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针对整个的建筑工程项目流程来看的话,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我们严格考察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和设计内容,准确地把握施工的意图,尤其是要编制好施工的具体资料以供后期施工使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事先设计好的施工意图,避免施工工序失误,最后在施工完成后的验收环节上也需要我们严格验收制度,确保施工质量;其次,在选择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过程中应用智能化的选择手段需要我们事先调查好整个的选购市场现状,了解当前材料或者是设备的市场状况,然后选择出最佳的卖家,和卖家进行协商,提交我们需要的一些材料和设备的数量、规格等具体资料,最后根据卖家的反馈情况进行具体的材料和设备的选购工作;智能化技术运用在一些消防报警装置上的话需要和相关的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得到相应的反馈和许可之后才能够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使用,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工序,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试验,确保可靠性。
3、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3.1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化工程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不管是照明和变压器的装置,还是别的电器设备安装,都要进行自我控制系统的安装以及保护系统的安装,只有这样的方式,才可以在内部中有效形成保护系统,避免事故出现,消除一些突发性的安全隐患。运用这种保护系统时,就可以使用智能化技术,对建筑电气中的一些设备运用GPS定位系统,对设备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定位,之后再使用计算机传感技术,把电气设备的工作情况和运行状态,还有路线运行的状态和工作情况,以及照明设施等具体情况有效传送给计算机系统。之后相关技术人员爱按照电气设备、电路等对系统的程序进行设定,进一步有效控制每一种电气的装置,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除此之外,对计算机收集到的全部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形成运行机,这样就可以方便观察电气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处理,实现对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的有效管理。
3.2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事故检测中的应用
建筑电气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加便捷地检测出工程中的设备故障问题。在以前的建筑电气中,一般检测故障都是由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这样会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且经过工作人员的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由于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足,在对故障进行检测时,会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加大了故障的安全隐患。如果在建筑电气工程中使用智能化技术,就可以解决之前的人为因素导致的缺点。智能化技术,就是计算机系统会按照电气设备正常的运行情况执行相关的程序编辑,如果在计算机系统正常程序之外出现了情况,设备报警等相关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这样工作人员就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监控,并且进行重点的管理。有效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检测出相关系统的故障,同时会将故障传送到电脑中,形成相关的智能化故障分析系统,之后再对出现的故障进行有效分析。在建筑电气工程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检测故障的效率,还能做到尽早防患的效果,增强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基础建筑是工程的主体,电气工程是辅助,但是在整个工程中,基础建设和电气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的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对电气的设备进行优化时,如果能融合智能化技术,将会对电气设备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在工程中,可以运用智能化技术,将遗传算法运用到电气设备优化过程中去,同时也可以使用专家系统的方法,来提高电气设备的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模糊逻辑,使用神经网络的办法对设备进行优化和升级,加强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运用。
4、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未来展望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在如今的时代中,每一个技术都在进行创新和改革,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如果在建筑电气中智能化技术没有进行创新和改革的发展,就会被别的技术所替代,因此需要加强对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和改革,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目前,我国已经不断向发达国家发展了,只有在发展的道路中不断进行新事物的发展,才能跟进时代的步伐,作为一个发展中分析,在建筑电气中使用智能化技术,是我国发展进步的一个良好开端,加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有效促进我国未来前进的方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智能化技术确实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和效果,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实际运用现状来看的话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运用的范围和使用方式上还存在很多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工作经验,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多采用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管理和监控,希望智能化技术的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专业化水平和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春辉.智能化建筑的建设项目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4.
[2]茹妮.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5,18:239-240.
关键词 建筑智能化 工程特点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建筑智能化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建筑智能化融合了建筑、计算机网络、通信和通信技术,所以,也被称为智能化工程。建筑智能化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之处,它具有相当高的品质和科学合理的技术,也为现代化建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论建筑智能化是一项多么复杂的工程,我们也要对其研究推广,做好相应的施工管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1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特点
1.1管理专业化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专业性技术要求很高也十分的严格,所以决定了是工人员的专业性,必须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储备,能熟练掌握施工要求,对智能化施工的流程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会,从而保障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1.2管理系统化
建筑智能化工程把建筑性能、通信技术设施和信息技术等相关的技术组合成一个高效的系统,这个也是智能化的重要特征,它能够对建筑的相关设备和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管理,大大地改善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建筑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化使整个工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有联系和协调。
1.3具有节能性
节能环保是近几年建筑行业发展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所以,建筑智能化也要求具有节能性的特点,遵循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节能技术在建筑智能化的工程中以及得到广泛应用。
2建筑智能化工程存在的问题
2.1对系统规划理念理解不够透彻
由于部分建设单位对建筑智能化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时长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然而承包单位对以需求为主导的观念也存在缺乏的问题,导致整个建筑智能化工程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使整个工程的效率降低。
2.2施工管理模式落后
许多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现场管理混乱,而智能化技术相对复杂,技术更新也很快,所以加大了建设等单位对监管的难度。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管理不当、管理力度不够、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等问题,这样不仅会浪费人力、财力、还会浪费时间。
2.3重建轻管现象严重
建设单位过度关注建设的过程,忽视了对竣工后的维护和管理。对维护人员的培训力度也不够大,导致经常出现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在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3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企业都受着传统思想的禁锢,对建筑智能化工程没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整个建筑的过程中,不能真正做到统筹全局,有整体的规划和设计。由于工程缺乏整体性的考虑,使得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一个环节和另一个环节脱轨,衔接不当,从而影响了施工质量,整个工程的效率。
3.2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和专业技术
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人员没有足够的经验应对突发性的问题,对有些技术性问题也存在着不了解,这就使得整个过程管理现场混乱,指挥不当,影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4.1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合理化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需要以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前的规模、性质等制定相应的方案,同时也需要建筑工程人员在制定方案时加强沟通和协调,各专业人员相互配合。保证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方案,促进工程有效的实施。
4.2加强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制定责任制度,明确到每一个人,谁的管理出了问题就找谁负责。同时也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制,一旦质量出现问题,也有相关人员负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智能化施工现场更加顺利,智能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3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素质
一个工程的施工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施工队伍,尤其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进程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管理层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为智能化施工管理提供全方面的服务,保证施工进程的质量和效率。
5结束语
建筑智能化工程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工艺复杂型的工程。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观念、坚持环保节能的理念,严格培养出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员,科学合理的做出决策方案,提高整个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良成,梁志勇.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西建筑,2015(03).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智能化工程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建设设备的自动控制,对建筑内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将设备的监控技术、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与建筑要求优化结合,使人们获得一个投资合理、适应、信息安全、高效、舒适、灵活、智能的建筑物。建筑智能化工程使人们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建筑智能系统主要有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安防报警管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共用电视无线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而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在计算机的有机结合下,实现了系统集成的有机整体,各子系统在中央计算机的控制下有条不紊地工作,实现智能建筑的各种功能。
建筑智能化工程是一个新兴的技术,怎样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监理工作,就摆在了广大监理人员面前。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性工程,而且由于用途、规模不同,所需要的功能系统也不同,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含量高。由于专业性较强,业主往往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其进行专业分包,由承包单位结合业主需求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提出施工方的建议和意见。基于智能化工程的这种模式,就形成了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的局面,合同的形式也类似于EPC模式。设计、施工、采购为同一单位,避免了协调风险,能够更好地推进进度。
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很多弊端。在很多招标和合同签订中概念化内容较多,技术清单部分也只是一个粗狂的内容,工程量清单的描述存在不够详细甚至漏项的情况,这就存在成本风险,可能导致成本的无法控制。在设备选型、设备价格的制定、设备进场时间、工程量的测算往往偏重于施工方自己的利益,主动权无形地转移到承包商手中,加大了业主的风险。智能化施工图纸质量不高,图纸会审不完善,也对工程产生许多不利的因素。作为监理人员要维护业主的利益,必须熟悉掌握大量的相关技资料,了解智能化工程及各种设备的市场情况,同工程项目需要进行比较,推荐给业主。
智能化工程的监理工作应控制的要点 :
协助业主做好招标投标以及合同的签订工作
招标文件是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评标定标的依据,招标文件内容要力求完整、详尽,用词准确严谨,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应重点从技术方案上提出要求。主要包括:总体要求;设计标准和规范;系统包括的内容和功能;主要设备、元件及其技术要求;设备清单;安装调试与验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评标选择一个合格的、最适合本工程的承包商,使业主得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交货准时、价格合理的产品。仔细研读合同条款,以达到业主利益的最大化,利用合同手段限制承包商的超额利润。
做好方案以及图纸的审查工作
在功能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上,主要确定该工程的设计标准和系统功能定位。其总体方案设计要反映该工程的特点,切忌盲目追求“多少年不落后的”设计。着重考虑系统的适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及经济性。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是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于一体并达到优化组合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多专业协调共同创造的过程。如机房、竖井位置与结构.嵌入混凝土顶板、墙板的电管、电缆桥架的设置。通风、给排水设备运行状态的遥控、遥测。强弱电之间控制点的方式和接点容量的要求。供电电源、防雷、接地、防电磁干扰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主体设计密切相关,都要在总体设计中加以协调和处理。由于建设单位对智能弱电系统设计与建筑物主体设计同步进行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它列入立项和初步设计内容,到主体工程土建施工已经或即将完成时,才来考虑弱电系统的建设问题。等到子系统集成商介入以后,调整机房、改进竖井、移墙凿洞、修改电气系统,其整改的工程量几乎等于一个老工程的改造。在整改过程中,经常出现主体设计单位与集成商以及业主之间的推诿现象。责任不明.给业主带来很多操作上的难题。
监理人员在审核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图纸时,重点对技术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图纸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工程进度计划安排;保证系统能正常、安全、有效运行并达到合同约定的技术标准方法与措施;对于系统的所有设备、材料软件等的完整性和保证措施;监督完成相关系统(如消防、安保、电话等)施工报批手续;审核系统调试、验收方案和相应计划;用户培训计划;产品保护措施及维修保养服务计划等进行全面审核,主要看其对工程的针对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及质量管理体系和保证体系的有效性。
3、做好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督工作
组织召开设计、安装、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协调会,检查技术交底情况;需配合的具体事项及土建、安装的工作界面划分;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各方关系和进度;审核批复施工联系单、技术核定单;组织系统设备到货开箱、验收、移交;按施工计划实施进度控制和工作量认可;协助建设监理实施设备、管线安装质量监理和隐蔽工程验收;根据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每一个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进行认真检查;对施工中电气管线、设备经常与土建、给排水、消防、暖通等专业发生交叉、错位、碰撞的预控工作落实好,确保各系统安装到位、可靠运行;要求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操作程序作业,对进场各种繁杂的多规格、多型号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进行检验、复试,不合格的清理出场,减少偷工减料、浑水摸鱼等不正常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并建立完整、准确、详实的验收资料。
4、做好工程变更的审查工作
工程项目在施工中会因工程的变化产生许多变更,或承包商在施工中发生的材料代用和局部变更,都必须有书面变更通知,业主签署明确的意见,监理人员应如实详尽地记录因工程变更而造成的工程量增减情况和质量确认工作。
5 、做好系统调试、试运行以及验收阶段的监理工作
审查调试计划是否满足总进度计划;对从线缆、单体设备测试到单项系统调试再到系统联动调试的全过程调试进行监督;组织实施系统阶段验收;组织实施系统试运行;协调业主、物业、系统承包商间关系,明确职责界面;审核系统技术培训资料和人员培训情况、系统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以及试运行记录;审核系统竣工资料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按设计要求、合同条款对系统性能、试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分阶段、分步骤协助业主组织系统验收;协助业主组织第三方测试与行业主管部门验收;督促落实系统保修责任制度。
6、完善智能化工程监理工作
实行工程监理是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工程项目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监理工作从智能弱电工程“需求提出”开始.对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理。从目前智能化工程的建设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有设计问题、施工问题,也有设备材料问题、软硬件不配套问题。要改变这一状况,除加强方案论证和质量管理外,以监理单位为中心的工程项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落实监理制度,使工程各个阶段和技术管理有专人负责,严把工程质量关,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措施。在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中,对智能弱电系统的监理要有体现,要突出目标管理的要求,要明确监理的各项措施。建设单位在授权时,要明确弱电工程的材料设备不经监理工程师质量检验不付款,工程量不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证不付款。承包商的任何工程变更必经建设单位相关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设计工程师认可,由四方确认后方能实施等。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筑物的增多,建筑智能化的技术等级也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迅猛增加,建筑智能正向数字化,无线网络远程化控制、人性化方向发展,监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监理能力,学习方方面面的技能,把项目参加各方,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和权力,同项目团队的利益相统一,协助解决共同目标与不同利益者目标之间的矛盾,在项目目标的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取得项目的成功。
关键词:公共建筑;智能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智能化建筑的提出,其主要的理念是建立了“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包工自动化以及通信网络系统,集成结构,系统,服务以及管理的进一步组合,最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以及高品质的建筑环境。公共建筑是一种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其智能化对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优化有着深远的意义。由于公共建设智能化的难度较大,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工程管理中需要统筹规划,创新管理模式。
一、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模式
1、单项子系统承包模式
在单项子系统承包模式中,其相关的单位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单项智能系统承包方。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单项系统承包方为合同关系,另外设计单位与单项系统就能够承包公司为相互的合作关系。管理的模式特征主要的体现在:管理和配合关系比较复杂,其技术的接口比较多,工程涉及的面比较广,协调工作量比较大,另外还要求建设单位配合专业齐全的工程管理人员。在适用范围中,其规模比较小,系统少。
2、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模式
相关的单位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智能化工程总承包、单项系统承包方。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智能化工程总承包为合同的关系,其他之间是协调的关系。在模式特征中:其主要的优势是:简化了管理的方式,大大的减少了建设单位的现场协调工作量,保障了前期规划设计,并且分担了一定的工作量,该系统为集成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3、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
该项工程在管理模式中,主要的分为:项目管理服务,其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相关的合同规定,在决策阶段进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然后进行总体的规划,具体的按照设计、招投标、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试运行以及竣工阶段进行。进一步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等问题;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中,由项目管理企业签订合同,完成了项目管理工作后,需要进行具体的合同没那个约定初步设计,然后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决策。
二、我国公用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
1、智能化建筑的市场广阔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在社会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越来越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节能环保理念,政府在升级社会公用基础建筑的方面也在不断努力,应用更多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公共建筑的智能化,最终实现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的实现。因此智能化建筑的市场广阔,且有一定的需求量,因此智能产业要不断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2、智能化起步较晚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不仅涉及建筑行业,而且还有应用信息技术、电气工程的相关技术要点,因此对于整体的工程管理模式要求较高。我国的智能化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在建筑智能化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误差,将影响整体的智能化应用有效性,同时我国一些行业发展参差不齐,导致我国的公共建筑的智能化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工程管理的模式也不够成熟。
3、公共建筑智能化整体水平低
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起点比较低,而且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发展体系,目前,尽管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但是整体水平还是相对较低,在公共建筑智能化方面,很多细节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管理模式比较传统,导致项目的工程期较长,发展缓慢,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致使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的整体水平偏低。
三、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包含了诸多的高新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都比较复杂,在管理上需要科学的统筹安排,以及技术的协调一致。除此之外,技术方面的相关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影响到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公共建筑作为社会的公共资源,要承受较多的人口以及较为密集的活动,因此对于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尤其在管理模式上是一项严峻挑战。
1、涉及到的技术错综复杂
我国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工程,与电气工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都联系紧密。错综复杂的技术只有配合一致并统筹协调,才能最终实现智能化。由此这些技术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满足公共建筑智能化的社会需求。
2、各个行业协调一致比较复杂
在智能化的领域中,不仅是技术错综复杂,而且跨越的领域比较多,如何实现这些技术领域的协调配合,并顺利解决其中的矛盾冲突问题,是在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关键。因此,在工程过程中,对于设计的相关部门要协调安排好项目实践,并保证在每个环节的技术应用能顺利实现,在时间上没有断档的现象。同时,对于各个承包单位的总体规划,要从宏观出发,注意整体的管理。
3、重点把握后期检验
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进程中,不仅要重点把握项目进行中的管理,而且还包括在工程后期的相关验收程序。这一程序中,要对于公共建筑的整体功能进行明确,并在验收过程中,及时发现相关的技术漏洞,并在技术上予以支持,使后期验收发展为一套规范化的体制。
四、完善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途径
1、公共建筑智能化的技术领域划分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因此很难讲其划分到一项某一行业领域内。在完善我国工程管理模式的时候,首先要将建筑工程智能化的技术领域明确清晰,对于任何一个环节设计的技术应用都要明确,无论是自动化工程,还是信息网络,还是通讯技术,只有将各个领域统筹综合应用,才能不断优化工程管理。
2、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体制
管理模式上,要积极引进现代的管理模式,根据公共建筑的基本特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智能化工程进行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发展,因此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从前期的规划到后期的监督检验,都有完整的体系,不断促进智能化的发展。
3、拉动其他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进步,尤其是当今一些新兴产业,以及相关的高新科学技术产业,例如信息工程、信息网络、软件工程等等,这些领域的技术发展对于建筑智能化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技术趋于成熟,智能化才能实现,并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结束语
我国的公共建筑智能化尽管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并与其他相关的产业有机结合,统筹一致,在管理上积极采用现代的管理模式,是建筑的智能化与其他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模式,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公共建筑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案,为建设单位提供了总体的设计规划,解决了设计规划中的需求和定位问题,将管理和运行得到良好的解决方案,这就为加强智能化建筑工程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方案,提高了我国对公共建筑智能化管理的水平,从中提高了公共建筑的建设水平,提高了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包强,刘健,于UU.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183.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智能化建筑概念
目前有关建设部门将智能化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结合了传统建筑工程与高新技术等多学科,内容涵盖多个学科领域,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及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目标的明确性
任何工程项目都有明确的建设目的,有明确的工期和投资限额要求,有明确的质量和功能标准。工程项目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在项目的各限制条件的约束下,将项目顺利建成。
2、责任的明确性
2.1签订严谨合理的工程建设合同,明确项目管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互监督和促进对合同的履行。
2.2工程项目管理的当事人在组建自己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时,要根据实现目标任务的需要,设置部门和岗位,并明确其职责、权利和任务,明确组织中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制定完备的工作制度。严格履行合同,有一支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主要措施之一。
3、管理的复杂性
工程项目管理是对项目发展周期全过程的管理,跨越了从项目选择、论证、决策,到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建筑安装,一直到项目运营后和评价,跨度大、时间长。现代工程项目本身技术和内容就十分复杂,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又包括质量、进度和投资(或成本)控制,包括项目组织的建立与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多个方面,因此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的一次性和固定性,使得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单一,不能像一般的工业产品成批生产(建设),工程施工受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影响大,因而管理复杂。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问题
1、缺少系统规划理念
由于建设单位对智能化系统的理解深度还不够,因此,常常片面地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承包单位对以需求为主导规划理念的缺乏,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少,造成经常是外行管内行,最后导致仅仅简单以技术系统的数量堆砌为衡量建筑智能化的标准,进而使整个工程的有效性降低。
2、设计院设计过程脱节
目前我国智能化建筑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定位不清晰。大多数设计院不重视或理解不深,只是停留在传统弱电系统层面上,提不出智能化建筑切合实际的明确需求,根本就谈不上全面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其次,整体设计的理念还不强,在设计时只强调自动化与通信技术及相关功能的应用,较多呈现出电子、自动化、通信技术产品及其功能的简单集合与堆砌的设计倾向,在设计智能化建筑时没有一种整体考虑的思想。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多数项目智能化工程设计往往滞后于建筑设计,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智能化系统设备尚未选型、订货,所以土建设计图纸往往没有照顾到智能系统,或者仅凭过去经验考虑,造成弱电管线预埋遗漏,电缆通道较小或没有等现象。所以设计满足不了现场施工的要求,从而造成了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不合格,工程验收不达标,智能建筑不智能的严重后果。
3、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且管理不善
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准入制度不完善,很多管理人员可以靠着关系或者是凭借某一个高层的喜好而进入工程地方管理,由于准入机制的不合理,不严格,很多不懂管理,不知经济,不明财务甚至不懂技术的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工程项目的管理层,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机构臃肿。对人员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在施工过程中,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对人员的管理和对工程的管理脱节严重,同时,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奖惩、任免、选用等主要是由施工单位的人事部门为主,管理也比较随意。
四、加强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的措施
1、组织保证制度的建立
1.1实现目标管理,进行目标分解,从项目的各部门到班组,层层落实,按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落实到责任人,明确责任,制定措施,以精心操作的工序质量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1.2制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全面控制各分项工程质量。
1.3采取各种不同的途径,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全体职工树立起“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以员工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的产品质量。
1.4优化施工方案和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作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搞好图纸审查和技术培训工作;严格控制进场原材的质量,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合理配备施工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采用质量预控法,把质量管理的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控制工序及各项因素,达到“预控为主”的目标。
2、物资质量保证体系
2.1供应商确定,须在确定合格的材料供应商或有信誉的厂家中采购。
2.2材料供应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能力提供本机电安装工程所需某种材料或设备的全部型号规格与数量,以确保本机电安装工程所用设备材料的一致性。
2.3物资检验,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标准、规范、合同要求,对物资进行抽样检验和试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2.4设备材料进场,应及时对其进行验收,验收工作由物资采购部经理组织质检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并应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
2.5材料、设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填写《综合验收单》,《综合验收单》应编号存档。填写内容包括供方名称、合同单号、材料单号、合格证号、日期、数量、外观、质量状况、配件情况等内容,并由参加验收人员汇签。该《综合验收单》是质量追溯性管理的主要资料之一。
3、设计阶段的完善
在系统分析阶段,首先要定义清楚用户所需的智能化系统,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为用户做出详细的系统规划书,并在详细设计阶段做好技术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设计和职责问题,合理安排布置,统筹兼顾,有的放矢。在具体实施中,纠正总体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
4、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依然是目前行业的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培养一批技术水平过硬的专业科研人员,在技术开发,科研设计等方面深入探讨,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组织更多由多方参与的研讨会,听取包括建筑商,施工单位,业主,集成商等众多意见,共同磋商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出现的问题。建立行业专项研究基金和奖励基金,不断推动科研水平的提升,以此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5、施工中的管理制度
5.1技术交底制度
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技术部门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积极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针对特殊工序要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专业负责人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各级交底以书面进行。
5.2样板引路制度
施工操作注重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每个分项工程或工种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分项工程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做出示范样板,统一操作要求,明确质量目标。
结束语
工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完善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开发经营逐渐的显出成效,智能化构建管理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极大努力。相信在随着法制化不断改善、建设体制的改革和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构建体系必将走向进步和成熟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