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个人形象设计的重要性

个人形象设计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3 17:07: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个人形象设计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个人形象设计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研究;管理

个人形象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主要表现在发型、化妆、服饰及仪态等方面,具有知识的多学科性和多技能的专业性;又因个人的形象又是千差f别的,受个人的生理性和社会性的差异以及环境的变化等条件所制约,这就决定了形象设计要求以生理性和社会性相结合,把握动态的多样性原则,合乎一般美学原则。”①生理性表现在人的自然本色,要扬长避短,做到形象要合体;社会性表现在人的社会活动范围,做好角色变换,形象要合适;动态性表现在环境的变化,形象要与之和谐。

一、人物形象设计的概念

要理解人物形象设计我们必须先从这两个词语入手。“设计”一词是形象设计的核心词。设计是一种现代物质文明与艺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括现代工业、商业、公共事业、人、环境等造型计划。而“形象”这个词在《辞海》中有两个解释:一是形状相貌;二是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即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生动的图画。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都是文艺作品的描写对象,其次也包括社会的、自然的环境和景物。”②

根据如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形象设计的概念。形象设计除包含服装、服饰、发型、化妆几项具体内容外,还含有精神、文化等多种因素。形象设计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构思与计划以及把这种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手段完成的过程。

二、审美取向对个人形象设计的影响

“个人形象设计的审美取向也体现现代审美的多元化特点。个人形象设计要适应时代审美标准的需要。如同对知识追求的无止境,人们对美与精致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不同的时代亦有相应不同的审美需求。我们的时代与社会是多元的、繁复的,同一时代的社会发展形态必然引发出多元的审美观;同地域的对美的看法总会表现出多样的民间风情和地域色彩。形象设计也牵涉到十分复杂的文化表达机制和文化认同机制,雅与俗、美与丑、自然欲望与审美需要都在这种文化表达机制和认同机制中得到肯定或否弃。即便是同一时代、同一历史条件、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地域的审美观也会大异其趣。这样一来,折射到具体的形象设计中,人们的需求针对性更强、更为个性、更为多元、更为纷杂。”③设计师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审美眼光与个人偏好,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形象设计中更加注重令设计对象的满意实用与美感,不同于其他的设计带有设计师强烈的个人风格。设计的变化必须顺应这种趋势,成为形象设计时代审美变化中的一部分。

三、个人形象设计关键要素分析

(一)发型

随着科学的发展,美发工具的更新,各种染发剂、定型液、发胶层出不穷,为塑造千姿百态的发型式样提供了年龄、职业、头型和个性的各方面需求。发型样式和风格的改变同样在设计要素中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极大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及精神面貌。

(二)化妆

“化妆的重要性也许上了年纪的人对此的感触会更深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胶原蛋白会随之流失更快,如不加以保养和美化,皮肤的老化现象即会明显浮现在面部。此时,化妆作为传统、简便的美容手段就会普遍盛行起来。这不仅局限于中年女性,如今化妆的低龄化趋势正在显现,甚至有爱美之心的男性也在渐渐尝试对于面部的保养及美容化妆,可见化妆对展示自我的重要性。”④淡妆高雅、不刻意,彩妆艳丽、浓重。施以不同的妆形,与服饰、发式的和谐统一,将更好地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信与个人魅力。

(三)服装

服装造型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占据着很大的视觉空间,因此,也是形象设计中的重头戏。服装的选择要看款式、比例、颜色、材质,还要充分考虑视觉、触觉与人所产生的心理、生理反映。服装能体现年龄、职业、性格、时代、民族等特征,同时也能充分展示这些特征。在个人整体形象设计中,除了能够熟练掌握美发美容工艺外,还要了解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原理,及服装的美学和人体工程学等相关知识。

(四)饰品

“饰品配件的种类繁多,如颈饰、头饰、手饰、胸饰、帽子、鞋子、包袋等都是人们在穿着服装时最为常用的。由于每一类配饰品所选择的材质和色泽都有所不同,因此设计出的造型也是千姿百态,也正是因为于此才能恰到好处的点缀服饰和人物的整体造型。”⑤它可以使暗淡变得亮丽,使平淡增添韵味。但如何选择饰品配件佩戴在服装上却是需要考究的,这也是能够凸显出人的穿着品位和艺术修养的最好体现。

小结

“个人整体形象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艺术,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身处于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祈盼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在公众面前。人们急于想提高自我形象设计的能力,但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往往是投入较大而收效甚微,甚至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在这里大家都忽略了形象设计的艺术要素,即掌握形象设计的艺术原理,并且在人们不断接受新概念的引导与新事物的更新时,也要接受设计表现出需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要求形象设计不单单只是简单的研究其技巧,而更多的是需要系统的设计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来完成不同的设计创作。”⑥只有这样才会找到真正开启形象设计大门的钥匙,个人整体形象设计也将向生活化、实用化以及更深层次的空间发展。

注释:

①王杰等.艺术与审美的当代形态[M].北京:人民文学出办社,2002:55-70.

②廖国伟.艺术与审美的文化内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40.

③孙正聿,李璐玮.现代教养[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14:292-304.

④周少华.人物形象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⑤杨青青.形象设计艺术[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11.

⑥李 玉.形象设计[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篇(2)

摘要:如今,电视早已成为家家必备的家用电器了,而我们每天大量的信息都来通过电视的视觉感知的。每当我们打开电视,观看不同节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主持人给我们带来的精神抖擞和朝气蓬勃,这主要是源于他们荧屏形象的塑造,主持人不是自己本事的形象,而是代表国家、地方媒体的节目形象,而形象的塑造自然需要许多的形象造型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造型完全是电视画面“影像构成”的主要元素,也是电视节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主要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人整体形象设计为主,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整体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选择以及对主持人的形象设计的定位对于节目的收视率来说都是十分关键的。主持人形象设计是否成功对开设节目的收视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不准确而没有成为受欢迎的节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主持人的个性与风格可以直接让观众对节目好坏进行判断、认同和支持,观众会因为喜欢这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穿衣打扮风格而坚持观看这个节目。所以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个人整体形象设计定位对于一个节目的评价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很多时候由该节目主持人个人整体形象设计的认可程度来决定的。

作为一名电视化妆造型师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整体形象设计与个人化妆造型定位要有清晰的认识和重要的化妆技术支持。要以节目定位的性质、主持人个人的个性定位条件来决定节目的定位。作为电视节目中的人物形象造型师还必须要了解电视制作有的规律,然后准确的把握好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综合因素变化。其实在观看节目时观众欣赏到的主持人形象和形象设计师的最初节目主持人风格原创设计会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在具体录制节目时每个节目的制作环节都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例如:演出环境中背景颜色的深浅、环境色的多少、灯光的投射角度和摄像机的传输制式、设备的规格、位置甚至视频录制时相关技术指标的设定等等因素,都会对主持人在屏幕中塑造的形象造成很大的影响。电视节目中个人整体形象造型师对可能产生的因素需要深入了解和把握,并与每个技术的密切配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和灯光师配合,才能有助于完整、准确地实现自己的形象造型意图和造型定位。

1.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整体形象定位与标准

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代表新闻的权威和真实,过于复杂的妆饰都会影响大家对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所播报新闻内容的关注。现在的设备都是数字化高清电视,所以在化妆方面不太适宜太浓的妆面,眼线部分需要强调。服装应选择简洁大方的纯色西装,颜色以黑、白、灰、米色为主,里边配以衬衣、背心、抹胸。但是不宜有大面积露出的肌肤,领口也不能太低。新闻女主持人的发型主要以短发为主,需要根据不同的脸型、气质设计出直短发、烫短发或只做简单弧度的短发,需要将耳朵露出来。新闻节目中男主持人在化妆中,主要需要强调男性的脸部轮廓线条。原则是:无论在任何光源下,通过电视画面都应该是无痕化妆。但要保证皮肤颜色的健康,鼻子挺直,眼窝深邃。发型应保持简洁、整齐、干净。有棱角的眉峰和唇形的处理,是新闻男主持人面部化妆的重点。男主持人的服装多以灰、深蓝、黑色西装为主,内配衬衫,领带应和衣服颜色相协调和统一。

2.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应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定位自己的着装。比如根据受采访人的职位和环境等条件来把握。如果是非常正式的场合,男主持人需要穿正装。在夏天可穿衬衣打领带,不能穿得太休闲。发型需要简洁、自然。如果脸上有油,只需吸去油脂擦些定妆粉压住油光就可以了而无须化妆。女主持人的服装也应以职业装为主,发型自然即可,可以化淡妆。当采访对象是普通人、老百姓阶层,男女主持人的个人整体形象应该朴实而大方,这样被采访者才不会对主持人有距离感,可以放心的把心里话和实情毫无保留地告诉主持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素材。如果采访对象是艺术家和专业作家等专业人士,节目主持人整体造型必须讲究文化品位和艺术审美层次,更要在人物整体造型中显现出优雅来,让传统和现代自然的结合到一起。总结节目类主持人的整体形象定位的宗旨是:主持人的外观要在原创的基础上尽量与被采访者融入一体,做到统一和谐的整体视觉效果。

3.综艺节目类主持人的个人整体形象定位

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形象造型应稍带些修饰效果,这样不但符合综艺节目的整体节目风格,也可以随节目的变化给看节目的观众带来特有的新奇。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在整体造型上本身就可以吸引观众来增加收视率,观众可以通过主持人的穿着打扮来感受时代的气息,流行的趋势,审美的品味。由于综艺节目主持人在台上是一个移动主持状态,所以在设计妆面颜色、发型、服装的同时,要根据主持人的自身条件对身材、肤质等进行扬长避短,并可适当选择用假发来增加发量做出适合的造型。但要把握好一个准确的度,这样可以使各个层面的观众都能接受和喜欢。

4.生活类、益智等其他类节目主持人整体形象设计

生活类、益智类节目主持人在整体造型上的定位应是刻意中的随意,在妆面的处理上应该保持清新自然。颜色可以暖色调为主,这样给人以亲切感,调动观众与节目的互动,使主持人的形象达到各个层面、年龄的观众都喜欢的效果。这种

作为一名专业人物整体形象设计师,首先要具备丰厚的文化素养,而且在平时要训练和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并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准确地把这些元素综合性地运用到主持人的整体形象造型中,从而完美地塑造出能够充分体现节目内容和特点的主持人的整体形象。

总之,电视的发展、节目娱乐性的增强,都让主持人的形象设计与定位加强了许多,因为直接关系到栏目创作成败与否、收视率高低、观众认可度等等。因此,作为直接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造型负责的人物形象造型师。造型过程中除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应该从思想和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随时关注业内动态和技术发展,严谨负责、精益求精地将自身的业务水准和全部潜能应用到主持人的造型设计和创造当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准的艺术形象作品。(作者单位:大连艺术学院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存强.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设计[J].美与时代,2003(02).

篇(3)

对于职业形象的理解,从传统的角度来说,可以认为,职业形象是工作者在从事某种职业后,通过自身职业身份来树立与自己职业相符合的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美好形象,从而为公众留下的良好的总体印象。职业形象一般来说主要包括职业人的职业道德和相应的品质、业务技能、言行举止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职业形象设计可以看作是一种对设计对象的软实力进行加工和深化,它可以体现企业的自身特点,并且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人格化。职场的竞争已经从以往传统的硬性实力竞争(文凭、学历),转变为综合性的竞争,职业形象的设计已经成为了决定职场人自身竞争力能否强大或者胜人一筹的一项重要因素。

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职业形象设计是其开始自身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也是从求职走向工作的一个重要过程。职业形象设计需要从自身职业历程相结合,不断的进行提升和修复。职场新人的职业形象设计,需要遵循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合理的形象,做好自身的定位分析。

对一个职业者进行合理地恰如其分的职业定位,能够节省很多的求职时间。并且节省较多的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的求职成本,它能够在职场中最能够最大能量地发挥自己的职业专长,并且,在求职的过程中得到很大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从而,使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得又快又好。众多的现实情况告诉我们,职场新人们感到十分困惑的原因就是找不到一个具体的对自身的定位。他们往往通过很多次的以身试场或不断跳槽方法来获得职场的定位,这样,不但失去很多的宝贵的机会,往往还使自己在职场中处处碰壁。大大的打打击了自己在职场中的信心。因此,职场新人应该合理的对自身职业形象进行定位,从而进行合理的职业设计。

职场新人在进行职业形象设计时,首先要对行业、社会以及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且结合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对自身的优势以及劣势进行分析,结合面临呢的风险与机会,合理的做好职业形象定位,从而为职业形象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对于行业的实际需求了解较少,并且对于不同企业的文化背景认识不深,难以合理并且准确的对自身职业形象进行定位。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形象设计时,要做好规划,将自身与企业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批评,从而达到职场新人与企业形象相适应的目的。职业形象设计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走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也是毕业生不断的成长、完善自我、发挥个人优势的过程。职业形象的合理性,是职场新人成长的重要标准,只有保证合理的职业形象,才可以保证日后的发展过程的顺利。以往的职业形象设计主要注重对职场新人的外形方面的修饰,在定位上缺乏对职业方向的关注,忽略了相关行业的具体职业需求。目前,很多大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锻炼,在工作上不注重团结协作,沟通交流不足,缺乏足够的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难以符合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这一点也是职场新人在进行职业形象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

第二,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顺利走入职场。现代社会职场竞争十分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为刚毕业的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众多的求职者之中脱颖而出,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是求职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第一印象是求职者展示自身的第一步,也影响了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具体看法,在以后对求职者的评估,也会受到第一印象的影响。因此,加强第一印象,对于求职者是非常必要的。职业形象设计毋庸置疑,是为求职者表达第一印象的重要方式,也是决定了求职者的职场生活。面对众多的求职者,职场新人必须要从自身的服装打扮、行为举止、仪态表情等方面进行入手,展示出自身健康、善于沟通、自信等优秀的特点,从而获得更好的第一印象得分,从而达到面试成功的目的。

第三,将职业形象设计与自身职业生涯相结合。职业形象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其中包括了美学、心理学、营销学、传播学等等。职业形象设计工作不仅仅是对外表的设计,更需要达到对自身整体进行包装的目的。职场新人需要通过良好的形象设计,对自身进行包装,从而更好的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提高自身的职业形象。职场新人在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自身形象进行提升,并且形成个人形象品牌,达到职业形象设计的最终目标。形象设计贯穿了职场人的整个职场生涯,形象设计需要从职场新人的阶段进行监理,并且从战略高度上,重视职业形象设计的重要性。

篇(4)

关键词:主持人;形象;风格;品牌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1日

节目主持人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如何,直接决定着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印象和评价。因为节目具有形象直观性,观众是首先从节目主持人这个活生生的形象中感受到他(她)的个性风格,进而认识这个节目的特色的。

一、主持人的形象设计定位

所谓主持人的“形象”,完全不同于我们平时常说的在文艺创作中所塑造的“形象”。文艺创作中塑造的形象,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多数可概括成一个“假”―即它属于艺术虚构,是理想化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活动的需要的;而主持人“形象”,可概括成一个地地道道的“真”―即它不能有半点虚假,他(她)是现实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人。主持人的形象是根据节目的特点和本人性格特征有机结合的产物,是节目形象和主持人形象完美结合的统一。一方面应明确主持人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机构,在整台晚会中她是位公众人物;另一方面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具体形象不仅是主持人的相貌特征,还是综合意义的整体形象,包括主持人在整台晚会中的思想情感、言谈举止给观众最直接的印象。主持人这种传媒的身份,既要代表特定的表演群体形象,又要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主持人不是专家,不是学者,更不是明星,而是能与观众进行真诚交流,是引导观众欣赏节目的导游。

二、主持人形象风格创造与品牌维护的途径

(一)塑造良好的语言形象。塑造良好的语言形象对每个节目主持人来说至关重要。听众认识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最直接因素就是他的语言形象。一般听众对节目主持人的评价,如发音准确、音色优美等,都是对节目主持人语言形象的认识。语言形象是与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密切相关的,所以一个人的语言特征往往可以决定他适合主持哪一类节目。听众是依靠听觉去获得主持人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播音形象是创造主持人形象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主持人的音色、音质、语言、语调及其谈吐方式等等,在听众中很自然地会产生某个主持人的形象。俗话说:“闻其声如见其人”,这也说明了声音在表现和创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听众可以从不同的节目和主持人说话的强弱、快慢、语气、感彩中根据各自的理解和想象,大体上就可以形成一个主持人的特征。主持人声音、气质千差万别,各有特色。在确立风格时,要扬长避短,突出个性。当然,主持人较丰富的阅历和对音乐的敏锐体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然的话,过多的沟通可能会暴露主持人的短处。所以说,无论什么样的节目都必须根据主持人声音气质特点塑造主持风格和形象,扬其长、避其短。不然的话,再好的节目设置和形式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如果一个青春年少、快言快语、节奏明快的主持人硬要在节目中塑造成熟、深沉的主持人形象,不仅不符合他自己的特点,难以胜任节目,也会使他失去固有的魅力,因为主持毕竟不是表演。总之,有血有肉的个性化形象,必须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关于语言的形象,俗话说:“话如其人。”就是语言个性化。不同的修养、不同性格的遣词造句、乃至说话艺术都是迥然不同的。诚然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不可能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那样要求严格,但至少应该使其语言符号、主持人的身份、特征符合节目特点的要求,当然最好能达到语言的个性化。

(二)主持人的体态语言修养。主持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展现在观众眼前,都在传递着某种信息。这种动作体态语言对有声语言起着辅助和强化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节目现场,主持人面对观众,眼神应是炯炯有神、充满真诚、友好,表现出亲近和平等的心理状态,让观众感到你是真诚地和他讲话,和他交流。主持人在有些节目中要走动,就必须有优美的行走姿态,不仅要保持站立时得体的姿势,且还要注意整个形体端庄。崔永元在主持“实话实说”节目的现场,一个偶然他坐在了台阶上,这细小的举动却让观众感到亲切、自然,于是在以后的书目中他都有意地坐上一次,这个适合节目的体态语的运用象征着平等、亲近。适当得体的体态语处处表现了主持人对观众的真诚、尊重和关怀,使观众在喜爱节目的同时,更加欣赏主持人。着装打扮,也是体态语言的一个方面。主持人的着装关系到个人形象,它直接参与视觉形象的塑造,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主持人的着装应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个人形象和所主持的节目协调一致。观众通过主持人的着装,了解到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欣赏到主持人本身所蕴藏的更深的审美内涵。

(三)主持人需成为节目的最佳标致,要与节目的形象风格相统一。在具体节目中的形象定位,要准确把握节目的意图,即了解节目的宗旨、内容表达、风格等众多特点,尤其要注意到这一节目与同类节目的区别;其次要清楚节目的收视人群,了解大家的心理和需求,然后进一步完整,完善这个节目需要主持人具有哪些特点;最后在这些基础上,需要更多的理解自我,掌握自己对于节目上体现出来的优势,所缺少的不足,结合众多的认知,有了这些紧密联系节目和观众的肯定,就初步形成了主持人的形象定位。例如,经济类节目的主持人,就应该充分发挥节目性质,以敏锐、熟思、干练的气质,阐述、表达、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

(四)个人形象与社会形象相结合。个人形象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本色,它时时刻刻都在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社会形象产生影响。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首先应该在生活中努力培养良好的个人形象,使自己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政治水平,熟悉电视制作业务和播音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组织节目的能力。文艺性强的节目,还要求节目主持人具备“非角色表演”的技巧。但是,个人形象要受到社会形象的制约,电视节目主持人不能把个人形象中不符合电视节目要求的因素带到社会形象中去。优秀的个人形象只是树立优秀社会形象的前提。电视节目主持人还必须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特点、对象来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使个人形象和社会形象完美地统一起来,才能树立起一个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在进行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设计时,就要在这两者的结合上下工夫。

总之,主持人是连接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主持人在现场主持节目时,一方面要演绎节目的创意,另一方面又要调动观众的兴趣。只有这样,才会使电视节目成为一个既具个性又相互补充完善的统一体。认识到主持人的重要性,就要调动起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主持人尽可能地参与到节目的各个环节中,在实践中发掘主持人,使其做出更多更好的节目。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明.个性风格――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的生命力.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亓君.浅谈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黑河学刊,2009.

[3]李音.浅谈主持人形象的审美创造.广电传媒,2006.2.

篇(5)

本文阐述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践教学遵循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特点与具体实施步骤。首先要明确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改进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导入具体项目,在实践操作中进行任务驱动,课堂实践与岗位职能相结合。再次改革实践教学中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实践教学中的探索和研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关键词:

人物形象设计;实践教学;工学结合;一体化

随着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义乌电商的蓬勃发展,人物形象设计人才需求不断升温。笔者学院顺应发展,抓住机遇,在2011年开设了中韩合作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主要为电视台、摄影行业、广告行业、时尚行业、服装行业、婚庆公司、化妆品公司等相关媒体机构单位,培养从事化妆造型、发型设计、服饰搭配设计、整体形象设计等具有基础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有化妆基础、发型基础、创意彩妆、时尚化妆、人物整体造型设计等。本专业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好机制,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现在笔者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人数从最初的40名发展到现在的120余名,并拥有专兼职专业教师6名。学院不仅在校内建立了化妆室、发型室、绘画室等实践场所,还依托义乌电商网络平台在校外建立了1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扩大教师、学生的实践平台。针对专业的专业特点,学生需要的更多是掌握操作技能,因此,技术是第一位的。在实践教学组织上,本专业侧重的是校内的实践机会和校外的业务拓展,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充分了解目前的就业市场,也尽量多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比较课堂和用人单位的区别,及时为人才培养模式做修正,让中职的学生真正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调动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实践教学的改革中,学院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增加工学交替的实践机会。在义乌的社会背景下,笔者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一、本专业进行的实践教学改革内容

1.明确教学目的,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以能力目标为主,兼顾知识和素质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行业专家和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及时引入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更新,使其紧跟行业发展状况;注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职业化妆师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增加行业、企业岗位准入标准,加强专业技术在实际任务中的综合应用,充分体现化妆造型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以“一体化”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放手让专业教师开设工作室的形式,使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实质性的加强,提升专业教师、学生对外技术服务能力,并能将有关设计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真正落实。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课程,探索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项目实践教学,打破简单地“教、学、做”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工作能力。以真实任务为载体,围绕真实的项目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任务,改善硬件条件,开展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实训。

3.工学交替,强化实践训练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课程分为理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3种,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大于1∶3,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教学中综合训练项目遵循职业技术能力标准循序递进,同时结合行业职业岗位标准,在高三的一学年中安排定岗实习单位,实行“工学交替”,让学生进行真实体验,及时进行总结,带着目标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4.实施过程考核

考核基于实际工作流程,以每一单项项目任务为考核内容。考核成绩分为课内理论、实践考核和课外实践考核。成立考评组,由行业专家、兼职教师、专任教师组成,成绩的权重比例为2∶3∶5。考核包括所有要求完成的实训项目过程和除技能外的职业核心能力评估,平时表现成绩主要考核职业道德、安全操作、文明服务礼仪等方面。这种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掌握课程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并把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机地融合进来。在评定实训实习成绩时,注重让学生把实训、实习期间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5.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全面开展社会服务

在专业成立之初,学院积极与行业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义乌市美容美发协会、义乌电视台等相关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校企互兼互聘,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开发课程、校本教材和网络视频教学片,合作承担科研项目,开展订单式培养,组织专业实践与顶岗实习,促进学生毕业就业等,同时,参与电商模特造型、影楼工作、企业的晚会和学院大型综合活动、中小学合唱比赛等,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多个方面的对外服务。

二、本专业实践教学设计

针对形象设计专业重技能的专业特点,发现单一教师示范、学生实践、教师修改的实践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三年多来教学模式的变革,对本专业进行的实践教学设计过程总结如下。

1.从“单项技能训练”转向“综合项目训练”

传统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将技能训练放在实训课程中,让学生把理论课堂的学习搬到实操室,单项逐一训练。尽管这种方法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是杯水车薪。真正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的基础人才,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自身素养和职业能力,就必须兼顾项目的整体,从发型、妆面、服饰搭配、人物造型的综合实施、完成等各个环节都让学生有所体验,在体验中自觉学习。学院将该专业中典型的活动案例贯穿与教学始终,让学生承担新娘造型设计、饰品设计会、电商模特造型、学院迎新晚会、元旦晚会等大型活动的人物造型设计。这样真实的项目综合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困难的种种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

2.从“单一教学内容”转向“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抛弃很多专业单一教学单元的内容设计,彻底消除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脱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学院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将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紧紧围绕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学生通过晚会的人物造型设计、新娘造型设计、创意造型设计等,将发型基础、化妆基础、人物造型设计、服饰搭配训练,造型设计训练等课程内容综合运用到各项具体任务中。

3.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

从传统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且很难将脱节的单个实操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总是需要教师手把手地传教,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义乌电商化妆品模特的造型设计、新娘造型设计等训练课程的学习不是靠学完再练就能掌握的,而是基于工作过程,通过任务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摸索,学生通过实践来逐一学习。这样将“学习”和“实践”真正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教会了学生实践的本事。另外,在“工学结合”的模式里,在学生真正融入真实的实际项目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基本素养、职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对学生的终身教育。

4.从“实训室”到“真实职业氛围工作环境”

篇(6)

初秋的黄昏,夕照透过窗子映在位于北京东方广场的一间会客室内,照亮了一个架子,架子上陈列着一排装满了泥土的罐子,罐子上贴着标签,标记出这些泥土的采集地。

“在多数人眼里,泥土就是泥土,它们的颜色并不容易区分,”于西蔓说,“可你看看这些罐子里的泥土,因为明度和纯度的原因,它们的颜色区别太大了。”

于西蔓是西蔓色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她介绍说,肉眼能识别的颜色有一万多种,这一万多种颜色被归类于“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色相,每个色相随着明度与纯度的变化,能演变出一千多种可以识别的颜色―比如一千多种蓝,或者红。

西蔓色彩是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一家专业色彩咨询机构。在1998年注册成立“西蔓色彩工作室”的时候,于西蔓并未想到肉眼可及的一万多种颜色会给她带来利润。此前她在日本曾专门拜色彩泰斗佐藤泰子为师,学习四季色彩理论和个人色彩诊断技术,拿到了日本文部省“色彩配套师”资格,并获得了世界最大的色彩咨询机构美国CMB(Color Me Beautiful)公司色彩顾问资格,成为全球两千多名CMB色彩顾问中惟一的华人。那时,于西蔓只想做一名“色彩布道者”―把色彩文化传播给广大人群,鼓励中国人先从个人的形象范围做起,如果有可能,再延伸到企业、城市乃至国家。

很快,于西蔓发现,即便在中国,色彩也可以带来利润,问题只是如何实现色彩的“产品化”―当时“西蔓工作室”的定位是色彩搭配的研究和咨询服务,而咨询类产品并不像有形产品那样好卖。在创业初期,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色彩的重要性,于西蔓采用了一套自称为“自然面世”的策略,即个人形象活广告推销。通过这种方式,于西蔓给多名中国女部长、女市长、知名女企业家提供专业的形象咨询服务,很快声名鹊起,被称为“中国色彩第一人”。

通过个人形象服务打开市场后,培训业务逐渐成为西蔓的重要获利渠道,目前他们已拥有三万多名学员。于西蔓说,“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业务是面向同业的服务―培训和技术支持。”所谓的同业培训主要是针对时尚企业,用定制和非定制的方式为其输送时尚服饰搭配师及卖场陈列员,除了向IBM、中移动、工商银行、友邦保险、恒源祥等企业定点输出培训之外,西蔓色彩还为迪奥、欧莱雅、哥本哈根皮草等客户开展定制服务。以迪奥为例,对方每年支付40万元向西蔓色彩定期购买《中国化妆品市场的色彩调查报告》。于西蔓表示,“时尚界的企业喜欢掏钱给员工培训,但这块的人才流动太大了,所以他们喜欢去定制。”

到了这时,西蔓已把无形的服务有形化,制定了方便操控的标准―将B2B的培训内容和流程优化出版成教材,将B2C的色彩形象设计内容制定成为企业操作的标准。比如西蔓色彩在教材中明确规定,一个完整的个人色彩形象设计需要2.5小时,简单的个人色彩诊断需要1小时,这里面涉及具体的的操作方式与工具等。

不过,如果西蔓色彩只把自己定位于时尚界的形象规划师,那么它注定只是一个小打小闹的工作室,于西蔓将目光转到了城市上。

于西蔓多次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外国某城市有一座桥,原来是黑色的,每年都有不少人从这里跳下去自杀;后来改漆成蓝色,自杀者大为减少;之后又改漆成粉红色,结果自杀者从此绝迹。

“这或许是一个寓言,但很多人确实不知道城市色彩对我们的重要性。”于西蔓说。

1970年代,法国人让•菲利普•朗克洛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他的主要观点是,城市色彩是因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民族文化等相关因素而形成,它与生态、历史、社会、经济有很大关系,也跟现代人意识的综合需要相关,所以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色彩属性,从而使我们的世界更丰富,更有个性,更具魅力。以荷兰阿姆斯特丹为例,它的老建筑采用了饱和与温暖的咖啡色、酒红色和橘红色,而其新建筑也承袭了这种风格,把这座城市的色彩体系继承下来。

从2000年起,西蔓环境色彩设计中心开始进行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工作,据西蔓公司的总经理崔蓓蓓介绍,目前已完成的城市有盘锦、大同、无锡、长沙、伊春等。如果浏览这些已完成的作品,你会发现这些城市的色彩都相对规整、单纯,用她的话说是“沁人心脾”。

在服务过的城市,于西蔓会给城市管理者一套名为“城市景观色彩总谱”的管理工具,涵盖了建筑、广告、路面、小品等全方位的色彩,并提供禁用色的参考。于西蔓说,“城市色彩不是越杂越好。城市是不需要那么多杂乱色彩的,它只需要那些协调统一的、被秩序化了的色彩。我们老以为大量色彩才能使城市显得繁华,其实不是的。”

在急速转型和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发展躁动不安,色彩污染比比皆是,于西蔓对此忧心忡忡,但她认为这并非不可救药―可以通过后期调整来改进。她认为上世纪60年代的东京就是中国目前的阶段,当时为了迎接奥运会,大兴土木的东京在建筑上大量使用饱和色甚至极色,到处都是艳丽的建筑立面和玻璃幕墙,遍地是五颜六色的公交车和出租车,让置身于其间的人感到心烦意乱,尤其是随着时间流逝,曾经鲜艳的外墙颜色又很快褪色,城市变得污秽不堪。当地管理者认识到了问题并及时治理,最终使城市色彩变得协调起来。

于西蔓认为,在城市色彩中,建筑色彩给人的视觉体验最大,约占60%到70%,如果建筑色彩没有调控好,城市就会失去良好的背景色;其次是路面、广场色彩;再次是广告色彩,虽然这一项仅占10%,但也非常重要;第四是路面色彩,包括桌椅、电杆、路栏等。“我们要想控制城市的视觉,就需要对这四项进行科学的掌控。”

西蔓色彩曾是北京第二次申奥时的专家组成员,无偿为北京奥运会做过色彩顾问。于西蔓以北京为例,解释了对城市进行色彩规划的一般性步骤:

首先要进行色彩调查,摸清北京的色彩谱系,同时了解北京适合什么颜色―北京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每个季节都有适合自己的颜色。除此之外还要给现有建筑“测色”,看是否与北京的整体色彩协调。这个阶段耗时耗力,也具备很强的技术性,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而只要这个工作做好了,下面的工作就好做了。

接下来是色彩设计阶段。以色彩调查为基础,将北京按照功能分区,比如高科技区、政府机关区、金融区、教育区等不同区域对着色设计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确定北京的整体色彩基调,以什么颜色为主,以什么颜色为辅,要组成一个由建筑学、美学等各领域参与的专家团队进行论证、模拟、设计,同时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

篇(7)

分析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提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的策略。

关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审美意识;人文精神

1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性

审美意识是一种对美的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表现在酒店管理中,就是对酒店的装潢设计、形象设计、装饰风格的一种品味和判断。只要有了较强的审美意识,才能在酒店的管理中根据顾客的品味,设计出能够让顾客赏心悦目的酒店形象。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审美意识是其未来从事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需要学校进行必要的培养和教育。

1.1酒店装修方面

酒店的形象设计是酒店带给顾客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的好坏与酒店管理者在设计酒店中所具有的审美意识有直接关系。如果一个酒店管理者具有很高的审美意识,在酒店的装修和设计中能够准确地把握顾客的品味,就可以使得设计出来的整体风格能够较好地被顾客所接受;而如果一个酒店管理者本身不具备审美意识,那么酒店就很难达到顾客的审美需求。

1.2个人形象方面

酒店服务主要是为了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这就对管理服务人员的外在形象、言行举止也有较高的要求。正因为美的事物能够让人们心情愉快,管理人员良好的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都可以大大提升酒店的整体形象。从这点来说,在酒店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变得外在美和心灵美同时兼顾,才能适应酒店管理的要求。

1.3审美眼光方面

在酒店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审美意识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顾客需求,提升酒店的品味和层次。审美眼光也是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组成,服务行业为顾客提供舒适、美好的体验,不仅要求酒店硬件设施美,还要求酒店软件设施美,一如酒店从业人员注重自己的外表和内在一样。在酒店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顾客[1]。

2酒店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是新时期倡导的一种主要的价值观念,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人性,强调对人的尊严、精神的维护,对人性的体恤。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具体来说,人文精神的指导下,做事情要把“人”的地位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上,在行为处事中能够体现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精神体现在酒店管理中,就是尊重顾客、关心顾客、爱护顾客,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能够让顾客充分享受到便利性,能够充分地体现出顾客的尊严和价值[2]。

2.1对于从业者来说,人文精神是必备的职业素质

酒店管理中需要管理者具有人文精神,只有管理者具有人文精神,才能以关心和关切的角度做好服务顾客的相关工作。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酒店管理过程中良好的沟通、专业的服务、人性的关怀、细节之处的体贴。只有具备人文精神,才能够以顾客需要的角度作为出发点,在酒店管理的过程中时刻对顾客保持应有的关心和关怀。

2.2人文关怀是酒店从业者的基本素养

服务者的人文精神能够让顾客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因此对于酒店管理来说,需要一定的人文精神。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是酒店行业的主要从业者,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在未来酒店管理中更好地提升自我修养和人文意识,从而更好地为顾客服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要从事的是服务行业,在服务行业里时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从顾客需要出发,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

3酒店专业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

3.1带领学生参观各种艺术展览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精神,需要让学生实际感受到美的力量。这一点可以通过参观艺术展览来完成。比如美术展,展出的作品都是经过专业人士认可的美的作品。学校组织学生来欣赏艺术作品,学生直接接触美的成品,再聘请专业人员来进行讲解,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欣赏作品,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精神,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3.2开展形体训练课

酒店管理教学机构要对什么是美、怎么认识美、酒店设计中的美学等有关美学基本课程进行开设,通过教学提升学生对美的意识和美的感知,增强学生对于美学理论的理解能力。还要开设形体教育课等培养学生自身美的课程,增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自身气质。开设审美专业课程,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观赏别的事物的美来完善自身不足,达到让自己美的最终目的[3]。自身美分为心灵美和外表美两个方面:心灵美可能与自身的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单靠后天培养有一定难度,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外表美则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来完成,比如通过开展形体训练课来训练学生,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而又完美的身材,逐渐从外在美过渡到心灵美的培养上。

3.3设立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具体的专业学习中,一定要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学校的实际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学习内容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内容。开设一些丰富多彩的人文类的课程,增强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一方面通过开设一些国学课程、人文课程、艺术课程等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提升学生的人文意识。开设人文精神相关的课程,从思想上武装学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好的人文精神首先要有道德做底线,所以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人文或者思想教育课,强化学生的思想觉悟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除了一些课程教育以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发挥和培养。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实践性,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之外注重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氛围和人文气氛。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不能以粗暴型的简单方式进行管理,而是要体现人性化的管理特点,关心爱护学生,从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管理中体现出一定的人文情怀。在生活上一定要注重对于学生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心理,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3.4加深校企合作力度

除了理论方面的培养之外,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让学生参与酒店管理的具体实践,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酒店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在走向岗位的过程中,既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又提高了自身人文认知与审美的能力。可以说,校企合作带给学生更多职业成长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精神层次,让学生在面对实习中遇到的困难时变得更加坚强与乐观,这正是学生审美意识与人文情感的构成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可以与酒店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让学生在工作中领会酒店管理与服务的真谛。通过具体的学习和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酒店的设计艺术以及服务的内涵和实质,从而从具体的工作中感受到人文精神和审美精神。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酒店行业的崛起,酒店对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管理人才的个人素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酒店管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和素质,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精神,争取为社会多培养一些专业素质强、思想道德境界高的专业人才。只有如此,才能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切实提升自己的各方能力,从而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实践。

作者:王占胜 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大悟.酒店服务[M].合肥:黄山出版社,20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