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志愿者个人总结

志愿者个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22 12:27: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志愿者个人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志愿者个人总结

篇(1)

    在思想上,我积极进取,关心国家大事,并多次组织同学们学习政治精神,希望他们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努力,发扬我国青年的光传统,不懈奋斗,不断创造,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在学习上刻苦认真,抓紧时间,不仅学习好学科基础知识,更加学好专业课知识,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乐意与其它同学共同努力,做题目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他们探讨,希望大家能共同进步。于是,在XX年年上学期获得了专业一等学生奖学金等。

    在工作中,我认真负责,出色的完成学长学姐交给我的各项任务。作为07级机电班的副班长,我多次成功组织班级活动!在社团里出谋划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获得“优秀报道员”称号。

    时光慢慢逝去了,活动也一项项结束了,然而青年志愿者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依然持续跳动着,在青年志愿者工作期间,我充分认识到了一名当代志愿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认识到当代一名大学生的未来奋斗目标,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相信毕业后,这些经历必定会成为以后工作中的动力,促使自己为我国的青年志愿者事业和未来自己的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年志愿者个人总结相关文章:

篇(2)

这十五天,是我这辈子最难以忘记的岁月之一。可爱天真的孩子们、热情朴素的老乡、团结友爱的队友,那里的蓝天,那里的北斗七星,还有我那颗圆满富足的内心,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难以忘怀。

首先作为负责后勤的队员,我有很多方面做的不到位,经常让大家吃不饱饭,幸好队友们手艺好。将队友们分成4各组,每个组负责一天的伙食,有些方面我就没有考虑周全,比如厨房的卫生没有监督好,前一天是否有剩下的食材也没有调查清楚。遇到特殊情况也没有处理好,比如4人小组中,有人有事,就会加重剩余人的负担,我却没有做出合理的调整。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了自身许多的不足,一定会努力去改正,弥补自己的不足。包括自己大大咧咧的性格,有时候说话太直了,会造成其他志愿者的尴尬,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个毛病一定要改正,要做一个淡定的女子。

其次作为早读课的带读老师,我很想教给那些孩子们弟子规里的知识,希望他们能够以弟子规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孝顺父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但是我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活泼,然而弟子规又比较枯燥无味,他们没有兴趣去读。弟子规的意思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还算是有点深奥,毕竟他们很多生字没有认识。现在回想起来,我应该放慢教学速度,把生字都教一遍,更应该采取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一次一年级的小朋友都把我气走了,是我自己耐心不够,虽然接下来的早读课一直告诉自己要有耐心,但还是在等早点结束早读。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没有向他们强调践行的重要性。对于上课,一定要备好每一堂课,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上课内容和方式。

篇(3)

如果要给这一天定义一个颜色的话,我想用红色来形容它,因为它是温暖的,二百多位志愿者组成一家,彼此互帮互助,相互扶持、爱护、和谐相处,虽辛苦却乐在其中,一路上欢声笑语。

活动当天晚上,当看完晚会,车子载着我们缓缓返回校园,我们竟有点不舍,看着车窗外的夜景,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安静,漆黑的夜幕上挂着点点繁星,银灰色的夜光洒满整个大地,晚风习习轻拂着我们队员每一颗劳累却愉快的心灵,相比车外的静谧,车内却沸腾了,志愿者都在聊今天的心得体会:

“真没想到做老师这么辛苦,我们准备了那么久的课,今天只上了半个多小时,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对啊,有几个孩子还很调皮,老是不认真听课呢……”

“跟着孩子们在一起真的很愉快的,工作总结什么烦恼都没有,虽然有时候他们很调皮捣蛋,但大部分还是很听话的,而且今年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比往年开展得好多了……”

说着说着我们都笑了,仿佛在讲述那时年幼的我们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时代,那个最朴素最无忧无虑的过去……

这次支教,我们安排了数学、语文、英语、音乐、书法、体育、主题班会等课程,上课的时候,学生充满对知识追求的目光,使我们每一个老师都不敢怠慢,热情地授课,回答学生的问题……

篇(4)

关键词:参与动机 中西比较 志愿者机制

一、研究问题与意义

志愿服务最先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成熟稳定的发展。2009年美国共有6340万成年人参与志愿者活动,占其成年人口的26.2%。而自上世纪末以来,中国大规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也开始慢慢发展成形,志愿者服务被引进到众多大型活动中来。有关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已建立43万个志愿者组织,常年开展活动的志愿者已超过6000万人,其中注册的志愿者达2000多万人。志愿者服务行为的发生与保持是与其参与动机息息相关的,了解志愿者背后的动机驱使才能进一步透彻理解志愿服务。通过对志愿者动机需求的满足,不断激励志愿服务的发展。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志愿者参与动机研究现状

1.双因素/三因素动机

Pitterman最先开始研究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他研究参与动机与外在报酬之间关系,他发现不同年龄的志愿者关注的外在动机不同,例如老年人更关注社会的回报,而年轻人则注重间接的经济优势,如工作经验等(Pitterman & Lawrence,1973)。志愿者参与动机主要由2因子(利他/利己)和3因子(利他/利己/社会动机)模型组成。在此基础上,Frisch对红十字会志愿者的参与动机进行了自我评估调查(Frisch,1981)。Cnaan在回顾和总结志愿者的动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问卷,并基于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志愿者并没有截然将利己和利他动机分开,而是由利己和利他主义的动机结合(Cnaan ,1991)。

2.多元因素动机

后续的研究在分析以往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取更为具体的可测量的志愿者主要动机,Clary在调查分析1000个艾滋病人志愿者和500个大学生志愿者的基础上制定了志愿者功能量表(VFI)(Clary,1992);McEwin通过焦点小组,开放式问题,试验研究等多种方法,总结归纳出8大动机:价值观、职业、个人成长、认同、享乐主义,社会性动机、反应性和互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志愿者动机量表(VMI)(McEwin,2002);Esmond 和Dunlop的一个更复杂的志愿者动机量表包含价值、互惠、社会交往和事业发展等10大动机。他们在针对2444名志愿者所做的调查结果发现影响志愿者参与最重要的几大动机依次是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互惠和认同(Esmond & Dunlop,2002)。

(二)国内研究志愿者参与动机现状

我国学者关于志愿服务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主要集中在对大型活动的志愿者参与动机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等方面。定量主要局限于对利他/利己的区分与探讨(唐婉,2010)。而相应的质性访谈则将参与动机分为以“责任感”为轴心的传统性动机、以“发展”为轴心的现代性动机、以快乐为轴心的后现代性动机(吴鲁平,2007)。在研究对象上,大部分研究者对志愿者进行研究,也有研究者从反面出发,研究非志愿者不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从反面发现非志愿者不参与志愿者行动有两类理由:一是“内部路径”,志愿活动与自我发展相冲突;二是“外部路径”,从个体之外找原因,志愿活动缺乏安全保障、社会支持网络缺位等等(卢平,2008)。总的来说,国内外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本国志愿者参与动机的探析方面,鲜有将不同文化的背景下的不同国家志愿者的动机进行比较的相关研究。

三、中西方志愿者参与动机比较

(一)中西方志愿者参与动机比较

1.西方志愿者参与动机特点:利他主义为主的多元动机

西方志愿者参与动机的整体结构呈现多元化走向,社会交往、个人发展、角色认同等动机和需求越来越来越受到西方社会和志愿服务相关组织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旨在测量和发现志愿者多样的动机,从而从动机的满足方面发动和鼓励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活动,可以说,这种多元化动机取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社会价值。而其中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则依然是最重要的参与动机(Clary, 1998; Wilson 2000)。大量关于大学生志愿者与非志愿者的研究表明,“想帮助他”的奉献主义价值观是影响其参与志愿活动的最大动机。(Benson, et al. 1980; Clary, 1998);对于成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调查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Clary, 1998;Yeung 2004)。

2.中国志愿者参与动机特点:多元动机构成,出现盲目功利化动机

总体上,我国志愿者参与动机十分多元,从内源性动机到外部动机,涵盖利他主义价值、自我实现、个人成长、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基本上“助人”性的利他主义价值观依然是最主要的参与动机,但在很多研究中发现志愿动机也呈现出盲目功利化的显著特点。一方面,中国志愿者服务历史虽然发展不长,但也可以明显看出其从传统型的社会奉献动机向多元动机发展的趋势。(吴鲁平,2008);另一方面,个人动机逐渐战胜社会动机,出现功利化的利益取向, “利益取向”的存在显示以功利主义为追求造成的志愿服务目的的异化(沈洁,2011)。

3.比较总结

从个人动机的整体结构上看,中西志愿者参与动机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结构,但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都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但在具体动机上仍存在着一定差异,与西方志愿者相比,中国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更加不稳定、不明确,出现了许多从众盲目性、被动参与动机的情况。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两者是相差无异的,基本上都是从较为单一的传统动机向多元动机转变,中国志愿者动机那种个人动机战胜社会性动机,逐渐个人功利化的走向是西方社会并未出现的。

(二)动机差异原因分析――志愿者机制的角度

1.宗教影响vs 政治动员

西方最早的志愿服务起源于宗教性的慈善行为。宗教在西方志愿者机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志愿者参加志愿者服务是为了履行基督徒的责任。这种极大的宗教道德观对于社会的影响力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深深影响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宗教价值观内化成一种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

而中国的志愿者服务有很多是靠政治动员支持起来的。在很多研究中都发现,政治面貌是影响志愿者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很多人参加志愿者活动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他的党员身份(唐杰,2008)。一方面,党员身份确实引导志愿者做出利他主义的服务行为,这在对老年党员志愿者的访谈中可以发现;另一方面,很多党员响应号召参加志愿者活动与服务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参与动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盲目从众、被动性动机。导致的结果是虽然看似拥有数量可观的志愿者队伍,但实际上其服务质量和服务可持续性都是得不到保障。

2.社会自治 vs 政府组织

西方国家志愿者活动的朝气蓬勃是与西方公民社会的成熟密切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志愿行为是和政府“无关”的活动,是公民个人和社团主动参与、自发组织的无偿慈善行为。公民自发组成的各种社团才是志愿者运动的主力军,高度自治的社区不仅是开展志愿活动的载体,而且是各种志愿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孙宝云,2007)。在这个层面上,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是因为自治社区的需要,是出于归属感和履行公民权利的动机,通过参与志愿者服务,来体现自身的社区参与能力,社区自治权利。

而在中国,志愿者服务的承载主体是政府,志愿者活动从一开始就是有计划的、并且是高度组织化、政治化的,实为是一场志愿者运动。政府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成为志愿者的重要参与动机,人们参与志愿者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组织方的信任与肯定,而非对服务内容与精神的认同。另一方面,在财力物力庞大的政府组织下,志愿者服务往往呈现出可观的“红利”,会给与志愿者较高的物质补贴。在这种较强的物质激励之下,志愿者动机自然呈现一种功利化的走向趋势。

3.双向互惠vs 单向奉献

西方志愿者机制是一个双向互惠的机制,强调志愿者在奉献自己时间精力、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自身也能获得相应的发展和回报。于志愿者自身而言,一方面,这种发展与回报能有效激励志愿者参与服务;另一方面,这种互惠性的回报也是对参与者权益的保障和尊重,促使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服务对象和志愿者双面的收获,无疑增加了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达到双赢的效果。

而中国志愿者机制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单向的奉献的机制。在宣传号召层面,我国社会都是单一的奉献取向,强调志愿者精神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一面。即使在实际操作层面,志愿者能通过培训、奖励机制等获得一定的发展与回报,但是主流媒体与宣传一直将这个机制架到无私奉献的高度,回避对互惠型动机的认可。

四、关于中国志愿者机制讨论

(一)中国志愿者机制问题分析

从上文西方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对比,以及就其差异在志愿者机制方面的原因探讨,可以分析总结出我国志愿者机制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治动员

我国志愿服务的开展主要是依托党、团组织的强大权威和动员力量政治动员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政治动员的前提下,虽然能比较迅速得取得某些成果,实际上对志愿者服务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一方面,功利化志愿服务。志愿活动的组织者将不会以慈善公益为目标,而是将之视为政绩的一部分,使之演化成功利化、政治化甚至僵化的工程,在这样的理念组织之下,各个参与者们自然也会带有很强的功利化目的;另一方面,过多的政治动员也会使得志愿服务变得盲目被动。

2.道德宣传

中国的志愿者机制将志愿服务架空到道德的至高点,将志愿服务动机取向单一化、“圣人”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志愿者多元化动机的发展,不能很好地满足志愿者个人发展、自我实现、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心理动机诉求。而在现实层面上,个体实际动机确实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主流媒体与社会的过多的道德宣传引起了个体实际动机与社会导向动机的矛盾。

(二)讨论与建议

在以上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志愿者机制问题和西方志愿者机制建设的优秀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志愿者机制可以从社会宣传、组织动员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建设完善:

在社会宣传层面,应该避免单一化的奉献价值取向,认可动机的多样化,尊重志愿者利他主义价值表达、自我发展、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动机诉求,尽量达到个人实际动机与社会导向动机的和谐统一;组织动员层面,志愿服务应该回归到公民社会中去,活动组织者应以非营利组织为主,政府、党团组织可以适当协调辅助,进行号召宣传;而在个人层面,一方面,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应该重视志愿者的筛选,减少避免动机过于功利以及盲目被动的志愿者。另一方面,加强志愿者的培训与激励,以满足志愿者个体多元化的参与动机,保证志愿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蔡汉贤,社会工作辞典.台北:内政部社区发展杂志社,2000;

[2]唐婉、张励、黄碧卿:国内外志愿者的行为动机研究,校园心理2010 年6 月第8 卷第3 期

[3]卢平.谈杰,《非志愿者不参与志愿活动的合理化机制研究―――对14 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分析》,2008年第2期

[4]吴鲁平.志愿者的参与动机: 类型、结构―――对24 名青年志愿者的访谈分析.《青年研究》.2007 年第5期

篇(5)

服务时间:20xx年x月

服务地点:xx广场

服务人员:

服务内容:介绍新能源汽车,清扫地面垃圾

义工心得:

志愿者活动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良好社会风气,是中国社会活动中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

志愿者的工作看起来是普通而平凡的,但却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通过许许多多个志愿者无私的奉献,才会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才会变的更加和谐和幸福。 每次参加志愿志服务队组织的社会志愿活动,总会有一种奉献的喜悦。我突然感悟到:如果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带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带着一份发自内心的关爱,即使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我们也能找到快乐。这就是我在志愿者服务中的收获。所以我希望在以后有志愿者活动的时候,都能出现我的身影,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真的能够感受到一种幸福的感觉,虽然没有报酬,也许很累,但是享受到得快乐,却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实质上反映了当代青年助人为乐、甘愿奉献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 所以,在此我建议大家多多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自己融入这个社会,也多多锻炼自己,让自己成长,也许,这就是我参加志愿者活动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吧。

篇(6)

关键词:志愿者;队伍建设;资源转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046-0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世界级大型赛会的举办权不断增多,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从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到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等大型赛会的成功举办,无不彰显着我国举办大型赛会的卓越能力和经济实力,令世界为之赞叹。在赛事的筹备、举办中,赛会志愿者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各大赛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志愿者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劣,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赛会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向赛会选送优秀的志愿者,对赛会的顺利召开与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校宣传、召募、选拔、培训、考核、上岗的各个环节中,都要遵循严肃对待、严格挑选、严明纪律、从严训练的原则,培养出素质优良、服务高效的志愿者队伍。

一、当代高校赛事志愿者队伍建设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不断扩大与专业志愿者组织稀缺的矛盾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志愿者这一社会公益性极强的身份走进了各大高校校园。当代大学生有着青年人朝气蓬勃的气质与创造性的思维,他们渴望并愿意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奉献,但是专业性很强的志愿者培训组织却四处难觅。即便在高校中志愿者社团层出不穷,但是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仍然是此类社团的软肋,也是志愿者队伍建设壮大的瓶颈。

(二)高校学生年级的逐渐增长与自身日渐消退的激情之间的矛盾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不难发现,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中,参与程度最高的往往是低年级学生。由于考虑到自身未来发展与职业规划,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志愿服务与参加活动的热情逐渐被消磨殆尽。但高年级学生中不乏参加过志愿服务的优秀人才,这就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流失。在积累了丰富的志愿服务实践经验后,这些人才往往很难在校内找到一个属于志愿者的交流平台,无法与后来人分享自己的经验。所以,建立一个具有官方性质的志愿者交流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交流得更加广泛,可以以省为单位,省内几家高校可以联合开设这样的一个平台,做到资源共享,为志愿者大家庭的新成员铺路。

二、大型赛会志愿者队伍建设

高校志愿者不同于社会志愿者,由于高校志愿者队伍的主要群体均为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在待人接物、社交礼仪、团队协作等方面均需培训提高。所以在建设高校志愿者队伍时,务必根据赛会要求,针对志愿者队伍实际,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应志愿者健康成长的新路子,保证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健康成长,以利于志愿者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服务品质,提高服务效能。

(一)组建青年教师志愿者领导小组

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在筹备建设志愿者队伍时,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组建由青年骨干教师构成的志愿者领导小组。该组织的配置人数应为学校选派学生志愿者人数的1/15~1/20,并且在组内推举出一位有志愿服务经验的教师作为小组组长。同时建立层层管理机制,从而做到专人专项、专人负责的高效率网络辐射式管理模式。在筹备成立领导小组的过程中,应多选派各大高校各个院系的政治辅导员,增强队伍的朝气与亲和力,提高服务效率。小组工作职责包括:在各高校宣传大型赛会的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对赛会的兴趣与热情,增强志愿服务时的自豪感与集体荣誉感;收集上报的志愿者报名表,针对各小组具体工作职责,结合学生的报名志愿与意向,初步确定志愿者初试时间;对志愿者进行测试,以志愿服务、无私奉献为基本指导方针,对志愿者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拔测试。筛选出具有吃苦耐劳、肯于奉献、善于合作的人才,并针对志愿者的个体特点与优势做进一步测试;以增强队伍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为目标,对最终确定的志愿者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和实战演习,消除志愿者之间的陌生感,融为一体,增强志愿者队伍的整体合力。

(二)志愿者的动员与招募

在对志愿者进行动员工作时,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报纸、网站、展板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全校性的宣传与广泛的动员。在动员时要重点宣传举办赛会的背景、意义,增强学生踊跃报名的热情,并充分调动每一位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为日后高效率的志愿工作做铺垫。在学校以学院为单位,统一发放志愿者工作报名表。在报名表上不仅要体现报名人员的个人经历、爱好、特长等基本信息等,更要推陈出新,增加诸如志愿感言等主观板块,增强报名表的立体感,尽可能从表格中获取反应填表人更多的个性特点的相关信息。此外,可以联合各学院的政治辅导员,获取重点推荐名单。对于政治素质高、综合素质全面、大局意识强、服务水平高、服务经验丰富的学生,在日后的培训阶段可以重点培养,可逐渐承担相应的具体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分担领导小组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三)志愿者的筛选与培训、考核

在确定志愿者报名人数后,学校志愿者领导小组可以进行志愿者的初步测试。测试应结合各高校配置状况与报名人数,以筛选出具有更高服务精神、更优个人素养的优秀人才为目的。此环节可以在各学院中统一进行。在确定志愿者名单后,要积极引导志愿者走向实践的道路。高校志愿者领导小组要主动创造实践条件,利用各种机会,把志愿者的培训工作由单一的传统的讲座式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方式,注重应用性与可操作性,如模拟操作式、实战演练式和实习训练式等。从而把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并不断反思总结,积累实践经验,推动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与提升。在此环节中可以邀请心理学专业相关老师,与志愿者一同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团队训练),增强团队凝聚力,消除志愿者之间的陌生感,尽快融合整支队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志愿者领导小组要对志愿者近期的培训内容进行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验收考核,旨在强化队员特殊技能的掌握熟练度。考核后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及时反思、总结,对培训内容、方式要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完善,达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领导小组要把握志愿者在培训期间的训练效果与心理变化,对稍有懈怠的队员要进行个别谈话,必要时可以重新选择一名志愿者,确保每一位队员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领导小组可以联合其他高校,举办志愿者交流会,探讨在志愿者队伍建设中出现的个性与共性问题,交流总结经验,共同引导青年志愿者进步与提高,确保志愿者队伍建设高效性。

三、大型赛会后的资源转化

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服务经验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如何在完成赛会志愿服务后,把精神资源转化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如何在校园中树立以优秀志愿者为榜样,引领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学习这种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赛会志愿者服务后高校应认真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采用“分派式”方式,将优秀人才安排在各种志愿服务之中

经过正规的、大规模的志愿服务的历练后,志愿者会对志愿服务的意义有着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在志愿服务后,学校可以将有经验、有能力的志愿者,安排在学校组织的支教志愿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志愿服务中,辅助带队老师,引导缺少志愿服务经验的同学高效服务、认真工作。在学校的志愿者培训组织建设中,也可以选取在志愿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队员担任教师助理的角色,也可以请他们现身说法,形成优秀资源的有效生成和高效利用,发挥承上启下的持续发展的链接作用。

(二)采用表彰等方式,把先进人物事迹融入到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中去

把优秀志愿者在服务中的先进事迹和精神收益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熔铸在一起,利用表彰奖励、校园媒体宣传等方式,把志愿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对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广大学生与人沟通、相处、配合、团队协作能力,把志愿服务中维护集体利益的宝贵精神应用到学习、生活、学生工作中去;坚持并发扬各团队中民主、团结、协作的特色,坚持实事求是、坦诚相待的处事风格,坚持多沟通、多反思、多总结的工作方法,努力将志愿者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变为高校大学生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为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家乡人才培育、公益事业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作出贡献,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做时展的承担者。

篇(7)

2013年XX月XX日下午14:00点,xx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109室报告厅隆重举行。团市委学少部陈d部长、校团委副书记程x老师、各二级学院团委负责人、获奖代表、青年志愿者总队、各二级学院青年志愿者大队代表等一同出席本次大会。

大会一开始,青年志愿者总队主席x做2013年度金职院志愿工作总结。其工作主要包括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服务社区、组织建设等以上四项工作。以“立足校园学雷锋,服务社会树新风”,志愿者是校园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说:“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不是看他有多少优秀的学生而是看他拥有多少志愿者!”在我校乃至这个城市无不呈现过金职志愿者的身影,我们因奉献而快乐,因帮助而自豪!

在激动人心的进行曲后,颁奖仪式拉开了序幕,主持人陈佳佳宣读了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志愿者、省级暑期社会实践、市级暑期社会实践、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奖项,获奖代表们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领取了由主席台领导颁发的荣誉证书。

随后由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杰出志愿者代表王x、2013年度暑期社会实践市级先进个人代表孙x、2013年度暑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负责人施x同学分别发表了精彩的获奖感言。向我们讲述他们的所经历的感悟,也是我们学习、值得借鉴的方向

最后校团委副书记程x老师讲到:继续将志愿者的创建初衷传扬下去,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做一个优秀的志愿团队,努力为我校志愿者事业再创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