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3 17:06: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堂教学的追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生动的开场导之以趣
灵动的课堂应该是自然的、和谐的,巧妙设计精彩的开场白能顺应学生的天性,诱发学生的需要,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在学习中对某一门功课产生较大的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增强,创造性思维就活跃。因此,很多心理学家都把兴趣比作智慧的触发点。才能的生长点,求知的前动力。所以在上每一节课时,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精彩纷呈的导入,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二、和谐的氛围导之以情
作为一个好教师,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首先应创造出一个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中要体现教师的爱。数学教学中的亲近感,就会形成健康良好的情感,形成有利于教育学牛的最佳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保持教师的人情味,通过课堂这个窗口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在学习中,要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桥梁。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用平和宽容的心态去亲近他们,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注意发现他们的每一个哪怕是细微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反馈中增强信心,在课堂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三、方法的点拨导之以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懂得了怎样学习,将来长大成人之后,就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地去学习, 去深造,去扩展,去探究,这也是创新性教育对我们教师的要求。而且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中就非常注重这一点,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恰当的提问导之以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认清自己“导”的作用.不要代替学生思考,而要将讲授变为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在学生需要点拨之时,适时地打开学生的心扉.触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即指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最大限变地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中要注意诱导,让学生带着疑点去探索问题的可能性答案。
五、积极的鼓励导之以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独特的想法。特别是他们的一些直觉思维,教师要小心呵护,灵活及时的应变处理。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地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也就是直接领晤的思维或认知。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的特点是缺少清晰的确定步骤。它倾向于首先就一下子以对整个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思维,获得答案(这个答案可能对或错),而意识不到他赖以求答案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而直觉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直觉猜想不要随便扼杀,而应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由直觉得出的结论。
六、问题的激发导之以疑
在课堂中适时的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的问题,能有效的激发和导向学生,进行动态生成的思维活动。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也说:“新知识从怀疑中产生。中外学者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探索的道路。有疑才能掀起思维的波澜,有疑才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寻疑是解放学生头脑,培养其创新能力、发展智力的必要手段,但关键不是教师拟疑,而是学生生疑,主动的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不同的见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生发问,在探究中质疑。
七、合作的学习导之以乐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让学习成为学生的需要,就必须给予学生探究的方法,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只有在这样的合作群体才能使学生在一个心里愉悦的自由空间里大胆思考。互相交流,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的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必须要注重引导和调控,都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立足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培养。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中,有效、适时、灵活地加以引导。使课堂充满灵动的氛围,就能引燃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激发活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情景 问题 反思 检测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66-0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知识和掌握更多的能力。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比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模式等等。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在教学思想、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不同,不同的课堂模式,呈现出不同的风采,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以情景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
但是在很多的课堂模式中引用了学案、导学案等纸质材料,将教材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教学过程单刀直入,平铺直叙,以任务式的完成教学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磨灭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而使学生成为回答问题的机器。因此在情景中引入教学是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的。
二、以问题引领课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动态化,新课堂应呈现出“惑――不惑――新惑”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师要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投入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因此教师把一节教学内容整合成几大板块(即几个知识点),对于某一板块,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将课本知识问题化,以分解知识点的难度,达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或实验探究等活动,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入认识和理解。问题设计上要具备:1.问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原认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机衔接起来; 2.问题要具有针对性;3.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梯度性;4.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和挑战性;5.问题要防止表面化,肤浅化。比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分别设计了:1. 观察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气味分别是什么?2. 将二氧化碳像倒水一样倒入平衡杆上的右边袋子中,观察两边袋子是否还保持平衡,说明什么问题?3. 在一瓶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内倒入少量水,振荡,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4. 打开汽水瓶或啤酒瓶时会有许多气泡冒出,你知道这是什么气体吗,如何证明?5. 人们经常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你知道二氧化碳为什么能做灭火剂吗? 以上问题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认知,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引导学生不仅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而且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问、不断解疑的深化过程。通过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通过问题,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建立新理念下的教学服务意识;通过问题,可以模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以反思总结课堂,促进学生学习的延伸性
反思,就是将知识的内化和形成能力的过程。作为教师想让学生满意我们的课堂,那么教师本人就要先满意自己的课堂,所以教师就必须坚持做教学反思,而作为学生同样也需要学习反思,学生要把自己作为建构的对象,不断地自我反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的过程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及时的自我反思。
四、以检测反馈课堂,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性
为了澄清一些与课堂教学效益有关的概念,减少不必要的争论,使教师把精力聚焦在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行为上,把提高教学效益作为一个永恒的追求,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增效减负”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意义
始于2001年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家已经认同了课程标准的诸多基本理念,课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成绩也普遍提高,但随着课改的推进,一些矛盾与冲突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全社会对于英语教育质量的更高诉求越来越强烈,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始终处于一种彷徨不安的矛盾心态,似乎按照课改的理念上课,就必然要放弃对于质量的追求,而要想提高质量——分数(我们常常把质量用分数来表达),就必然要强调应试的方法。于是,题海战术、加班加课、五加二、白加黑就成了中考和高考师生的生活常态,教的身心疲惫,学的精疲力尽。那么,到底有没有一条学得开心、负担不要过重而学生又能够得到最大发展的途径呢?于是,“高效教学”、“轻负高质”、“增效减负”等对于课堂教学效益的充满期待的词语应运而生。
“增效减负”就是要求我们认真研读课标的基本理念,明确教学目标,采用活动教学的途径,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借助多种媒体,在单位时间内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最大发展,减掉不必要的负担,为学生日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英语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增效减负”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以相对较少的投入来最大限度地增加教学效益。“增效减负”一词的提出打消了人们在教学效益表述方式上的种种顾虑,这个提法对比高效教学更加温和、更加理性、更加趋于科学,更容易被教师理解和接受。直白地说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投入少、产出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做到乐学和会学。
二、制约“增效减负”的几个因素
1.教学目标是制约“增效减负”的一个前提因素。
(1)教学目标要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在课堂的体现,教师应该在熟读和准确理解课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既要关注有形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又要关注隐性的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两者必须和谐统一,否则将会导致课堂教学行为的偏差,并严重影响教学效益的达成。语言知识包括每一模块的词汇与语言结构,这是教学必须完成的一个硬性指标,但不能把这层目标简单地固化,因为,知识只是培养人综合素质的一个载体,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都是在以知识为载体的语言活动中完成的,那些过程性指标比如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学生的文化意识都是隐含在教学活动之中的,这些隐性指标不是教师直白地说出来就能落实的,而必须是在教师将各层教学目标综合考虑之后落实在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的。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具体、全面,同时,还要考虑它的可行性。
(2)教学目标要分解、细化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在课堂观察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学预案中教学目标确定得既全面又具体,但是在进行教学实施的时候,往往每一个环节的活动并没有突出教学目标的达成,似乎把热烈的气氛、互动的场面作为一个力求达成的要素,造成了多数课堂的喧闹和浮躁,太过于关注外在的形式,而缺乏实际内涵。如何把课时教学目标巧妙分解和细化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这是一个大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整节课有总的目标,而每个小的教学环节又要有明确的分目标,这样目标层层递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2.教学实施是“增效减负”的关键。
(1)语境的创设。
“外语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在今后使用目标语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实际情境中练习使用语言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尽力创设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的情境,学生在具体、形象、真实的语境中呈现新的语言现象,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感悟和理解语言结构;在文本语境中让学生理解、内化和建构新的语言结构;在话题语境中引导学生实现口、笔语的输出,这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一个关键要素。为什么要在语境中完成语言教学的一系列活动,这是因为脑科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交替和谐使用有利于学生右脑的开发,而通过右脑掌握的知识大多都是程序性知识,这类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最大区别就是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元认知的,是不容易忘记和退化的。所以,教师应该摒弃过去那种将语言知识的教学脱离具体语境的做法,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达到了减轻过重负担,让学生在形象、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实现“增效减负”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14-02
所谓课堂“有效性”教学,就是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技术。它包括教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师生得到有效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笔者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多年,亲身经历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深知新课程改革的优势以及为我们的教学事业和工作注入的新鲜血液和活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却分明察觉到了它的遗憾和不足。于是,对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又一次活跃在教育者眼前,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初中英语教学呢?笔者就以下两个方面简要谈谈,抛砖引玉。
一、有效的教学准备方面。
有效的教学准备阶段,在我看来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有效的教学准备,绝非大多数老师所理解的,关于教者本身的,充分的课前准备,即备课,这么简单,而是应该做到学生的学习准备,教师的教学准备,师生的情感准备三方面相互结合,才能算是有效的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即“预习”。传统教学中,学生多半都被看作是知识的容器,而学生自己也早已习惯了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导致他们一直被束缚在教师、教材、教学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教学,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高,而且还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塑造和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正是因为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求的欲望,在思考,探索的路上,才会发展,创造。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特别注重设疑,并鼓励学生自主的去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传统机械接受的状态向主动探求的状态发展,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都得到提高。而预习,在这个“疑――思”的过程中,作用重要。凡是预习的学生,在课上,都能紧随老师的步伐,思路清晰,效果显著;反之,没有预习的学生,则像是课堂的观众,看着他人热火朝天,自己却不知所云,课后,对于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印象也极为模糊。因此,要想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要重视预习,我在教学中,一方面会有意的为对课后练习进行设计和重置,减量提质,为学生的预习留下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还会留下预习问题,为学生的预习指明方向,避免盲目预习,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2.教师的教学准备。
教师的教学准备,即备课。我认为,要做到有效的备课,一方面是备教材。现下我们使用的新教材,编写的内容全方位的体现了英语的交际和运用功能,给了教师和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单纯撰写教案的层次上,而是要深入的研究教材,并对其进行适度的,合理的创造和加工。首先,要对整个教材的内容编排有一个整理的,系统的了解,明确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重点和难点;其次,要注意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深入的挖掘其中的教学内涵和意义。即便是教材中的一幅画,一句标语等等。
另一方面是备学生。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间,既有自身学习能力,知识基础上的差异,也有对于英语学习精神、情感上的不同。因此,教师除了要备好教材之外,深入的了解学生实际,也是必不可少的。
3.师生的情感准备。
“预习”和“备课”都是针对教师和学生个人而言,然而,教学的过程是相互的,任何一方都不可缺少的。因此,有效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师生情感的准备。
教与学的过程,实质也是学生和教师的交往过程。教师在其中所展示出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是“信任”,是“不信任”,是“亲近”是“不亲近”,学生的心中都有一把标尺。如果师生的情感是“不信任”、“不亲近”,那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亦是抵触的,自然学习的效果也是低下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会抽时间和学生相处,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们在生活中,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二、有效的教学活动方面。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才强调指出,英语课程的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情。
因此,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就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兴趣这一内在驱动力,使教学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有效导入,创设氛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刚上课,学生还残留着课间的躁动,若是没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先声夺人的话,那么学生就要花费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将游离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可想而知,效率低下。因此,我会先给学生播放一些与本课教学相关的英语歌曲或是设置一些热身练习,营造学习氛围的同时,集中学生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 生物课堂教学 生活性 发展性 生命性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渠道。“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那么,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是什么?
生活性: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发展性: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学习成为一种发展的需要;
生命性: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命需要。
一、教学的生活性
生活不直接等同于教育,但教育若是离开了生活,那就是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知识本是生活的结晶,但当我们单纯把它们作为知识传授,而根本就没有顾及它们对生活的意义时,我们所授知识只是一堆与人无关的僵化的东西。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少学生学习了高中生物课程,却不会解决现实中简单的生物学问题,不懂解释生活中简单的生命现象。新课标也明确要求生物教师、生物教学要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生活,服务生活。这无不要求生物课堂教学追求生活性。
1.面向生活的教学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每时每刻与自然、社会、他人发生联系,在与生活的接触中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生联系。而生物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与生活的各方面都密切相关。例如:“转基因食品、绿色食品、基因诊断与治疗、克隆技术、试管婴儿、组织培养、非典、禽流感”等生物学名词在各种媒体中频频出现;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有血渍的衣物很干净,一般的洗衣粉却效果不佳。这些生物学名词和现象虽然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如转基因食品是如何产生的,禽流感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为什么加酶洗衣粉能很好的去除血渍等。课堂教学要面向生活,就是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疑问中引入课题,立足课本知识、使知识具体化、真实化,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对转基因食品的产生过程,对禽流感的产生等知识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对是否食用转基因食品做出决策和了解如何预防禽流感等。
2.联系生活进行教学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不可缺乏的认知停靠点。生物学教学要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才能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显得空洞、枯燥,而具有趣味性,这样也拉近了生物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亲自感受到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高中生物所涉及的知识点的教学几乎都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教学。例如在“细胞渗透吸水与渗透失水原理”的教学中,就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例子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归纳。如“用盐腌萝卜盘子里的水会变多,这水是哪儿来的?学生很快回答出:“从萝卜的细胞中渗出来的。”这时要求学生模仿着也举这样的例子,很多学生举出了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细胞内的水分可以从细胞内向外渗。”再如“如果青菜发生了萎蔫现象,怎样使青菜变得鲜嫩?”“把青菜泡在清水中,菜叶中的水就得到了恢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青菜细胞吸水了。”在这一问一答中,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接着引导学生归纳出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在底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的原理;并利用这个原理,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盐碱地上的庄稼长不好,一次性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庄稼“烧苗”现象等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与信心。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正是因为学生有“实际生活”作为认知停靠点。
二、教学的发展性
传统的知识性教学以学科为本位,旨在传授知识;发展性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其发展的内涵而言,是指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这个三维目标的整合,而这个三维目标的核心就是人的发展。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由狭义教学向广义教学转变
传统的知识性教学主要是促进学生认知素质发展的最有效的资源,对于人的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来讲,它只是提供一个发展基础,可以说知识性教学是“狭义教学”。而“广义教学”,不仅仅是指关于知识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育资源,它应有活动的教学、交往的教学、间接经验的教学、直接经验的教学、环境的教学等,总之包括一切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资源的教学。相对于传统的狭义教学,新课程强调广义教学。
在“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教学中,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简单讲述沃森和克里克DNA模型的建构在科学发展和普及中的意义,激发同学们制作DNA模型的动机和热情;师生共同利用各种手段查询和收集DNA模型的相关资料;成立合作小组,设计制作方案;小组合作完成制作过程;课堂上各小组展示作品并由同学们做出评价;对自己的模型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学生在这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交流,修正自己的观点,激发出新的灵感。通过这样的互动、合作、交流、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不仅学习了生物学知识,还扩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网络,改善了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使学生之间不仅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形成合力,促进彼此的发展。
2.由讲授性教学向感受性教学转变
在讲授性教学中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有自主性的体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教师自己的体验,学生在学习书本中隐含的只能意会的知识时显得困难,只能靠死记硬背。至于学会解题要靠多做练习,自己在练习中去领悟,但只有少数好的学生能真正在练习中领悟到解题策略和方法,多数学生却没有领悟,大量的练习成了学生过重的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厌恶学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要求,这些要求都在呼唤讲授性教学向感受性教学转变。感受性教学的进行主要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体验,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从而习得只能意会的知识。某教师在“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教学中,发动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区,甚至到医院去调查。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遗传病种类、外在表现及其遗传规律。如让学生从社区了解常见遗传病到底有哪些种类,有哪些外在表现并通过交流获得比来自书本更为具体的必要信息;了解外耳道多毛症患者是否均为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是不是远远多于女性等。还借助当地医院收集了多份遗传病例、家系图谱,通过已有的遗传学知识进行分析,找出凡是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病案例的遗传特点。又组织学生到遗传咨询中心了解有关优生与遗传的知识。在这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的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的方式,还有互动式体验、情景中体验、想象中体验和艺术陶冶中体验等形式。
3.由依赖性教学向独立性教学转变
实现“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念之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客观进程和有一定的客观规律的,是由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向完全独立地进行系统学习的阶段发展的过程。高中阶段主要是实现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基本独立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教师怎样教密切相关。有些老师非常善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发展得快,反之,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发展得慢。那么教师如何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实际上是由重教师的 “教”的表演向重学生的“学”的指导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彻底摆脱传教学中“至高无上”的权威角色定势的影响,不能以自己预设的思路和方案去取代学生的思想,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去影响学生,而是以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服务者去参与教学。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看书、查阅资料、动手实验等自学形式,指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设法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悟出其中的道理,理解所得的结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的生命性
【关键词】正确看待 语文 课堂教学 生动
课堂教学的生动,是语文界较为推崇的一种教学境界。课堂教学的生动的提出,有其历史的原因。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方式上偏重于注入式、填鸭式,造成学生语文能力的低下,课堂气氛的沉重,进而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滋长。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课堂教学的生动,无疑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但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生动,并未给我们带来预期的教学效果。相反,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生动,反而使语文教学悬浮于扎扎实实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之上。这无疑又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仍不免使语文教学脱离了语文教学规律的轨道。为此,在笔者看来,要正确看待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必须把语文课堂教学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笔者的观点是:
1.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生动,但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生动。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呆板的教学模式,沉闷的课堂气氛,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一种真正的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同仁都知道,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活动,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最佳的活动空间。但是,课堂教学的生动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基础之上。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生动,在笔者看来,这同样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是不顾学生的架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学生的这些活动是不是受到干扰和破坏。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当课讲得生动时,是不是把个别差生拒之千里,是不是将优生硬生生地拉到自己假想的水平,又是不是将喜静不喜动的学生变成了强赶上架的“鸭子”。教师在追求课堂生动时,是不是回避了“颇费思考”的问题,把教学目标降低了层次;是不是把主要精力耗费在了谋求生动上,而记忆了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不是说了许多没用的话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在我们实现了课堂教学生动的时候,是不是也感到教学效果并非十分理想,从而心里产生了某种遗憾。所有这些,在一味追求课堂生动的时候,是不是确确实实存在着呢?所以,我们说,课堂教学需要生动,不然学生学得太乏味,然而课堂教学又不能一味地追求生动,否则学生用于准备、思考的时间太仓促,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2.课堂教学的生动,必须与静相结合。一个人的学习创造活动,是动静结合的过程。例如,一个作家搞创作。需要体验生活,积累素材,这是动,但同时又需要进行思考.需要静。一个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要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实践,这是动,但同时也需要冥思苦想,需要静。如果没有静的思考,就不会有优秀作品的问世,就不会有科研成果的诞生。同样如此,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也不能没有静。就拿语文阅读而言,静是一种准备;对课堂练习而言,静是一种对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假若没有学生对课文的熟悉了解,课堂教学活动就无法开展;假若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去深入思考,回答就只能停留在错误或肤浅上;假若没有认真练习,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能得到巩固和运用,当然也就不会有能力的提高了。在笔者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的静,其实也是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做到动静结合。只有动静结合、寓动于静,才是真正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
3.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应体现在师生的有效活动上。课堂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归根结底,目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因而在笔者看来,课堂教学的生动必须体现在师生的有效活动上。几年前,本人在听某位老师的公开课,他讲的是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课文,在最后总结时,师生有一段对话:老师问:“作者描写春天,让大家感到身临其境,需要什么?”学生回答:“生动。”老师问:“把观察到的写下来,要通过什么?”学生答:“思考。”老师问:“写还得用什么?”学生答:“用手,用笔。”老师问:“对,除此之外,还得积累什么?”学生答:“积累词语。”以上的课堂活动,看似是生动的,但教师的问,学生的答,却只停留在粗浅的层面阶段。在这里,教师只是设计了一些并不高明的圈套,让学生往里钻。在这一问一答中,师生活动是无效的、无益的,它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智力的开发,而且无助于课堂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应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无论是教师的导,还是学生的学,教师应力求体现在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活动上来。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才不致于是一句空谈。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有效课堂教学;传统课堂教学;本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099-01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当前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虽然新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但是,在大力弘扬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出现了片面追求形式、过分注重粉饰的倾向。为此,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必然结果。
一、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区别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增强体质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和高品质的课堂教学。”然而,作为一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现代教学论和新课程理念视域看,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学目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传授知识,主要强调教学的知识目标,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不够,是应试教育的一种体现;而有效课堂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其二,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讲授法为主;而有效教学则强调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其三,教学载体。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载体比较单一化,所使用的是多年一贯制的固定的教科书;而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学载体多元化、信息化,所使用的大多是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辅助教学载体。
其四,教学反思。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重心在“教”上,对教学反思重视不够;而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教学反思,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反思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教学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应取长补短,不可偏颇。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
通过前面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定义、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区别的论述,从现代教学论和新课程理念视域看,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有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效课堂教学体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它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这一发展体系中,有效课堂教学不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否则就破坏这个完整体系的有机统一而失去和谐 ,影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因此,离开学生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去认识、 评价有效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时代意义。
(二)有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传统的教学论把教学活动仅仅看成是教与学、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显然不能说明教学的本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是在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方式等心理层面上进行的双向沟通。因此,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之间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师生共进,教学相长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可以说,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文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四)有效课堂教学本质在于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教学内容主要是系统的学科知识。可以说,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居于主要或垄断地位。因此,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说,有效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主体性开展教学,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和谐、有效的课堂成为教学的追求。但改革课堂教学既不是简单地否定传统的课堂教学,也不是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搞一些表面装饰,或追求某些形式,而是要围绕课堂教学培养人的宗旨,凸显课堂教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