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艺术审美的理解

艺术审美的理解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2 17:03: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艺术审美的理解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艺术审美的理解

篇(1)

关键词:中国生活审美。

中图分类号:B834.3 文献标识码:A

简单说来,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 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在技术和市场强大的冲击下,美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一方面是审美媒介的更新,一方面是审美向日常生活的扩散。原本处于中心地位的纯文学、纯艺术,在今天的审美实践中越来越边缘化。许多学者说这是一种审美泛化现象。由此可见,“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其实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事实”也即“审美现实”。

一、中国出现“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客观事实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话题是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的“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讲演时明确提出来的,他的立论的依据是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从消费社会的角度去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认为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另外,消费社会通过影像再生产着人们的欲望,消解了实在和影像之间的差别。[1] 那么,就日常生活来看,在中国以电视和网络为典型表征的文化形态已经成型。滚滚而来的电视剧在悉心揣摩中国大众的消费性想象,电视广告美仑美奂,在突现商品审美价值的同时反仆为主。网络上游戏和文化产品的销售正日益看好,购物中心、街心公园、主题公园、美容院,这一切都在不遗余力地悉心打造日常生活的消费文化审美新理念。即便普通大众对花园豪宅、香车美人的也不再显得陌生。我们今日方兴未艾的美女经济,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按照时兴的说法是,“与西方社会相似,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生活革命: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它对于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最大的冲击是消解了审美/文艺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审美与艺术活动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专利,也不再局限在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传统的审美活动场所,它借助现代传媒,如电脑、手机、广播、电视、电影、杂志、报刊、音像制品等,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2],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遭遇”着、体验着一种审美化的倾向,如建筑的装修、环境的绿化、家居的布置颜色的搭配,以及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的美化等等。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审美活动在今天确已超出了所谓纯艺术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把都市的、工业的和自然的环境整个儿改造成一个超级的审美世界。”[3]面对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中国学术界普遍借用“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术语来概括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显然,“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在我们时代确实存在着,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体现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观——“生活是美”

俄国著名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他的《生活与美学》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命题。原文说“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4]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看来,美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东西,这个东西只能是生活。首先是社会生活。当然,社会生活因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而审美的内容也会随之变化。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人普遍认为:美好的生活,就是吃得饱穿得暖,穿衣打扮以暖为标准,几乎不考虑色彩、风格;吃以饱为目的,色、香、味、营养那是富人的事;住房以“能住”为追求综旨,寻常百姓根本不会考虑“装饰”。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中国人开始关注美,他们通过追求衣、食、住、行的美化而把审美活动引入“日常生活”中了。你看:满大街的时装屋、美食城,满街跑的宝马奔驰,温馨优雅的公寓房,欧式情调的庭院别墅,还有满眼清新亮丽的广告等等,显示着一种无往不在的蓬勃生机,高雅的生活色调,这些无不表明“艺术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已进入日常生活了”。现实生活是最美的,他们应该成为审美的对象。走进电影院、音乐厅去欣赏艺术,这是一种审美活动。以前,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类似于奢侈地生活。现在,人们可以不用去电影院而在家里就可以欣赏到电影艺术,不用去昂贵的音乐厅也可以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好幸福,家庭影院、卡啦OK渐渐步入寻常百姓家了。这应该正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艺术的主要作用是再现生活中引人兴趣的一切事物:说明生活,对生活现象下判断。”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中国人自由与进步的显现。

如前所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首先起源于西方,正式为之命名的是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全面的理论阐述则是集中在德国学者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和美国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两部著作中。“日常生活审美化”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西方社会在进入后工业社会(或者消费社会)以后,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这种“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并非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人人吃饱穿暖,而是一种物质生活丰富到“充溢”的程度,就像美国艺术家沃霍尔有名的复制品艺术《汤罐头》一样,满坑满谷的都是排山倒海而来的“物”——商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人的内在精神所产生的影响在于:这样一些鲜活的、充满质感的“物”,事实上在不断地以一种充分符号化的形式涌入人的内在心灵世界中,重新整合着人的精神世界,与之相比,艺术就逊色多了——艺术,尤其是高尚艺术,总是一种在有无之间的精神灵光——于是发生的情况必然就是:人们从自己能够体验到的心灵感受出发,开始质问那种艺术高高在上,物质卑居在下的局面:捉摸不到,面目模糊的“艺术”,怎么能够比触手可及,巧笑倩兮的“物”可以占据更高的位置呢?于是自然产生了一种将“物”拔高向“艺术”的欲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的产生,就是这种真实的欲求的回应。

西方人对于“美是生活”的理解,就是把生命放置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西方思想中存在重视“美的生活”的传统。在他们看来,生命的快乐是根本,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就在于重视财富积累与权利的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的精神生活的发展长期处于畸形状态,结果,美的精神生活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美的物质生活的发展,这就导致中国审美文化建设长期处于变异状态,即只有富裕阶层的物质生活审美建设和精神生活审美建设,没有贫穷阶级的审美建设,因为他们必须为温饱而打拼。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所以,人们越来越频繁地提出美的要求,他们通过追求衣、食、住、行的美化而把自己以及周围环境变得具有艺术性。他们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在大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美的幽灵’无所不在——外套和内衣、桌椅和床具、电话和电视、手机和计算机、住宅和汽车、霓虹灯和广告牌,无不显示出审美泛化的力量……就连人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从美发、美容、美甲再到美体都是如此。可见,在当代文化中,审美消费可以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美的消费品。”[5]为此,许多中国研究者认为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已经进入“审美化”,它与城市规划、购物中心、街心花园、超级市场、咖啡厅、健身房、时装、广告等联系在一起,

美的生活的基础在于:民族与人民共同对美的理解、想象与追求。在有了对美的理解与追求之后,就必须发展物质财富来充实和完善美,也就是说,要建设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创造美。美不是先天的,美需要理解,更需要建设,“美的建设”离不开人民心灵想像与自由理解。美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创造,要优先于美的精神生活创造。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我们过份强调美的精神生活创造,结果,由于美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落后,导致美的精神生活创造也发生了畸变。

事实证明,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对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美的优化理解需要社会与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才能完成,只有在文明生活中,才能形成对人的生存的尊重,形成对自然价值的高度尊重。“美的生活”是自由想像的结果,也是自由文化政治制度作用的结果,因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中,人们的想像力和审美力才能得到自由地解放。美是生命与文明的自由象征,这既是对美的要求,也是对美的历史评价。生活最初都是以实用为目的,但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社会生活必须追求“美的优化”,而不能停留在简单低级的生活状态之中。[6]今天,中国人的生活形式,生活追求,我们的现代城市建设,越来越体现出美的自由的精神生活,理解“美是生活”就是要给自由、宁静、自然、人性的恢复以更大的思想空间与文化空间。对于“多维的”“日常存在的”的人类来说,对自身理想生活境遇的追求一直是个亘古绵今的主题。柏拉图的“理想国”,陶渊的“桃花源”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诗意的栖居”地。在现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似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理想追求。有的研究者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艺术已经作为商品进入了消费。审美当然也就不是个别阶层的人的活动,而成为大众理解现实感受现实的一个更广泛生动的媒介。”[7]

文艺美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让人能够很好地欣赏“美的艺术”和“美的自然”,它不应有过多的思想束缚;与此同时,文艺美学,需要从感性具体的艺术上升到生命与灵性的高度进行体味,即让感性具体的丰富的艺术体验与生命的内在精神快乐获得高度的一致。如果说中国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目标是艰巨,那么中国文艺理论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同样是任重而道远!但至少“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事实,它代表了中国人自由和进步的步伐。

注释:

[1]迈克·费瑟斯.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P95—99.

[2]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及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J].文艺争鸣,2003,(6).[3]沃尔夫冈·韦尔施,陆扬等译.重构美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34-35页

[4] 车尔尼雪夫斯基著,译:《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5]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J].哲学研究,2005(1).

[6]李咏吟:《文艺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260页。

[7]王美艳.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J].株州工学院学报,2005,P82.

参考文献:

[1]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考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P37.

[2]李咏吟:《文艺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260页

[3]陆扬:《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与现代化,2004.03

[4] 转引自文化研究网第20期,黄应全:《“日常生活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泛化”

篇(2)

【关键词】声乐教学 审美能力 表现力

一、声乐专业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审美能力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心理素质,是一种从声乐艺术中意识并提炼出美的能力,其包括对音乐的基本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及创造力等,这也是声乐艺术再表现的基础。可见,审美能力对声乐专业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学除了要传授基本的演唱技法,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找到其演唱天赋并着重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审美能力应当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感知力,是音乐演唱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二、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

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曾经提出“音乐的本质在于情感的反应”的理论,也就是说与其将音乐看作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将其看作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审美过程,声乐教学是一种审美体验的有效方式。

(一)借助外界因素来营造

学生上课需要在教室内完成,因此音乐教师就成了学生的音乐殿堂,而优雅、整体的环境势必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感受,从而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意识,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之后迈进教师的瞬间就会被这种优雅且富有艺术氛围的环境所感染,身心得到愉悦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

(二)借助教学内容来创造

声乐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关于美的教学,而教室所做的便是通过优美的题材、方式、旋律、节奏等逐步展现给学生,引导他们在音乐的学习中寻找美感,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解力与感知力,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

(三)借助欣赏鉴赏来塑造

声乐课程离不开鉴赏与欣赏课程的支撑,这种欣赏鉴赏包括名家、名曲、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等。声乐是一种发声的艺术,其直觉的感染力与冲击力很大,因此对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敬仰;对教师的现场表演欣赏,让学生共鸣;学生间的互相欣赏,让其互相学习。这些都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借助鼓励启发来深化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将逐步提高,而这个时候就需要给学生充足的自我表达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把握美、表现美、抒发美,并且积极的赞扬与鼓励这种行为。当学生的情感表达或理解受阻的时候,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加以启发引导。

三、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上文提到了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而详细的培养策略便是在此途径的基础上分阶段进行。

(一)审美兴趣的培养为基础

在教学中,审美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的教学过程与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声乐艺术的审美是一个不断探讨、深入、创造的过程,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反思。一曲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为了描述一种生活状态,还具有一种特殊的审美意向,比如中国的很多古典曲目都采用了写景咏物、借物抒情的方式,同时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或离愁、或喜悦、或报国。声乐艺术是一种有声的艺术,表现方式与其他美学意象不同,因其在创作的内涵及教学的过程中,都会让学生形成一种直观的美学意识,而以这种直观的美学意识为基点,可以上升为一种理性的思辨力,而教师需要做的便是去指导学生将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阶段,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对美学、哲学等理论及声乐艺术的作品表现力都有一定的理解;同时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功底,如流畅清晰的语言,亲切和蔼的态度等。而以上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成为培养他们审美意识的手段,在培养其审美兴趣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按照声乐作品的特点、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多角度剖析、讲述与表现,从而让学生对声乐作品有一个完整的艺术理解与印象,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审美情感的培养为进阶

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更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而音乐的灵魂也正是这种情感。对学生的声乐教育同样要注重情感的培养,要引导其深入到生活中去,并实践感受艺术情景,激发与创作者的共鸣,达到忘我的境界,完成物我交融的情感体验。声乐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去感知声乐作品,感受其包含的美学形式与意境,同时将这种感受与自己的感情相融合,培养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感,做出审美判断。以爱国类歌曲为例,《歌唱祖国》不是一些单纯的长度相等的主歌与副歌的排列组合,而是用铿锵有力的感性形式表现一种深刻的理性内涵;在《我的祖国》中,用委婉的曲调表现一种对祖国深深的爱。审美心理的重要特征是声乐的情感性,只有我们感知到美的情感体验,才能产生对美的热爱之情,同时才能进行美的创造。

(三)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为目的

声乐的美育教学不是一种单纯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需要他们的丰富想象力配合,创造性的感知与理解这种美,最终创造更多美的样式。首先,需要学生在融入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感知声乐的各种形式美感与神韵,同时和自己的情绪体验结合,充分调动起想象力;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审美意象,同时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让他们通过乐曲选择显现方式,进行艺术创作或者再创作;再次,声乐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技巧,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与水平;最后,声乐教学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性别、年龄等区别对待,根据其不同审美心理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结语

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辨析能力,为之后的声乐表演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智力支持。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声乐教师将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并且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声乐专业学生的审美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3)

一、声乐艺术的美学内涵

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是音乐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声乐艺术用音符表达情感,包括具体的声乐作品,表演者的感情体验,完整的声乐艺术通过表演者的审美体验表现出来。随着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声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不断受到重视,对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的研究逐渐增加,丰富了整个声乐艺术的内涵。声乐艺术的美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声乐创作中的美学。声乐作品的创作不是简单的音符之间的叠加,声乐作品的创作者要具有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和音乐素养,才能整体把握整个作品的基调,整合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使其完美的融合,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创造出完美的声乐作品。二是声乐艺术作品本身的美学。音乐作品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美感,虽然简单,但却不失文学的魅力,加之优美的旋律,是很多声乐作品具有不衰的灵魂,能充分表达情感,整部作品的美学意义巨大。三是声乐表演中的美学。众所周知,声乐艺术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审美艺术,在其丰富的表演中也具有强大的美学特征。声乐表演者具有美的体验,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演员加入自己的情感色彩,使作品更加饱满。另一方面,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向观众传达一种美的感受,对观众施以美的熏陶,在表演的过程中,将声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传达给观众。

二、美学视域中声乐艺术的特点

声乐艺术要借助人来表达,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特点之一就是借助人的演唱来表现一定的美学效果。一副好的嗓音就是一部完美的声乐作品,具有不可比拟的审美价值。另外,大多数的声乐作品都与文学作品有关,具有丰富的文学艺术背景,这样的基础之上,声乐艺术的美学特点就更加丰富,优美的文字能使声乐作品的内涵更加准确,容易让人理解,深入广大听众的内心。因此,我们可以说,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深入听众的耳朵,更加理解听众的需求。在民间声乐的发展过程中,声乐艺术的美学意蕴更加丰富,对于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表演者来讲,美学意蕴的丰富扩大了他们表演的视野,对声乐艺术的诠释能更加完整。

三、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运用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运用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进行具体的声乐表演,开展丰富的声乐教学活动等,对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运用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强化声乐演唱的方法,能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

(一)积极研究声乐演唱中的美学思想音乐作品被大众的认可以及欣赏需要表演者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将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对作品进行完美的诠释。因此。表演者要积极挖掘声乐作品中存在的美学思想,提高对音乐本身的审美能力,将丰富美学思想通过自身的表演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和体验。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美学感悟力声乐演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美学感悟力,提高学生对于声乐艺术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具体的作品演唱中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教师在具体的演唱教学中,分析音乐作品中包含的美学色彩,强调理解美学内涵对于演唱作品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理解到声乐演唱的美感与歌曲本身的基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理解作品中美学思想,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

(三)声乐艺术的表演中注重乐器的配合使用乐器的伴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美学色彩,在声乐表演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声乐作品中的乐器的配合使用,能为观众营造不同的美感体验,丰富声乐作品的内涵。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美感特色,运用在具体的声乐表演中,表现不同的审美。例如,笛子的音色欢快,可以为感情基调欢快的作品进行配乐。而钢琴的音色柔美,可以为感情舒缓的作品进行配乐等。在具体的声乐表演中,选用不同的乐器配合表演,会调动演唱者内心的情感,引导演唱者运用不同的美学思想与美学思维来诠释整个声乐作品的内涵。

篇(4)

【关键词】音乐教学 新课程标准 高中

一 启动音乐思维,进入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的要素即是音乐的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曲式、和声等,对音乐要素的感知、体验、理解是音乐欣赏的“出入证”。音乐作品的欣赏通常可以分为三个立体层次:音响外层、情感层、思想境界层。人们在欣赏音乐时由于受欣赏趣味或鉴赏方法的局限,往往只是满足于浅层次的音乐享受,即音响外层的欣赏,而对于作品的情感层与思想境界层的体验往往不能深入。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欣赏并没有经历真正的审美体验。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审美过程,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教师应该在欣赏课中,有意引领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基本要素;然后是对音乐作品主题、乐章乃至整个作品的体验,逐步引领学生进入作品深层次的思想境界层,在渐进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实现由外而内的审美体验。

当然,音乐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拿体验音乐的主题为例,了解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形式,如主题发展的重复与变化重复、变奏、主题的展开(模进、展演、倒影)等手法,是实现学生对主题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

二 抓住音乐特征,理解音乐审美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作品的美的存在为前提,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理解欣赏教学中的审美,必须抓住音乐的艺术特征。由于音乐是以声音物质材料为基础构成的,通过旋律、和声、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的各种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音乐艺术具有听觉性、时间性、抒情性、不确定性等特征,通过声音的连续性和情感运动之间的内在协调,使人得到美感享受。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给人以律动的感觉。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通过时间的持续性和变动性,实现乐音的运动。这种乐音运动是最能激发和表现情感的,所以音乐又是长于抒情的艺术,有抒情性特征。它通过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的综合,直接传达作曲家的生活感受,以引起听众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但是音乐所表述的情感,不像语言文字那样明确,它只能在音乐传达的同时,不断地对旋律进行审美处理,或突出加强或减弱凝练某些音乐要素。在情感运动方式中又融入了理性内容,从而造成音乐形象内涵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理解音乐所表达出来的各种各样、微妙复杂的情感,需要不断培养学生敏锐的音乐听觉,加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力、理解力。

三 掌握审美方式,实现审美体验

音乐作品的美不仅体现于多样化的音响形式,而且包括了其中丰富的内容。在实现学生审美体验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既要领会音响形式的美,更要了解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对音乐作品要有较全面的、深刻的认识,掌握音乐审美的心理方式。音乐审美的心理方式主要有两种:纯音乐式和综合体验式。前者是以幻想力为主的认识过程,通常会表现出直觉性的特点;后者则表现为审美主体,要调动全部的心理因素来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在这种音乐审美的心理方式中,除了有感性和理智心理,而且还包括注意、兴趣、联想、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不仅可以领会音乐音响结构的美,而且还能知晓音乐中非音乐性的内容。

当然,不同的审美主体对于相同的审美对象来说,也会存在着审美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共同性表现在共同的生理、心理需求及审美情趣;而差异性则表现在心理结构和审美能力的差异上。这里所说的心理结构,泛指人在审美过程中由客体引起的从感官到理性认识的整个心理活动,是审美主体的直觉力、知觉力、联觉力等综合运用的整体结构。教师的职责在于利用同构的主体与客体具有无限伸缩性和可塑性的审美效应,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审美与音乐创作的过程,培养正确的音乐审美观,从而提高主体审美能力。

四 从演唱中获得美的感受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曲,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歌唱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做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歌唱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五 从音乐欣赏中得到美的感受

乐曲欣赏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获取美的音乐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音乐以其音响的魅力,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与静、高与低、快与慢、紧与松的对比组合中无不蕴含着美的因素。显现出它独有的魅力,从而唤起人们感情的波澜。它以其音响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陶冶他们的情操。

例如,大提琴独奏乐曲《天鹅》,形象地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情景。那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鹅的吟唱,而钢琴玲珑剔透的伴奏又似清澈明丽,波光摇曳的湖面,塑造了天鹅湖面漫游的优美形象,富有诗一般的意境。当学生们聆听着轻柔优美的音乐史,仿佛身临其境,美不胜收。

篇(5)

关键词:音乐欣赏 审美情趣 充分准备 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是人类所向往与追求的,音乐是表现美的手段,它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精神上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育的一项基本任务,而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学生可以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带给人们的丰富世界,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学要从培养儿童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等方面进行。

一、加强音乐欣赏美的熏陶,感受美,激发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必须从美感人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本身的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要避免生硬地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接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开始,听着音乐进课堂,听着琴声起立、坐下、问好。听教师的演奏和范唱,欣赏录音带中的优美音乐。为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各种练习:唱唱、敲敲、跳跳,让学生进一步在“动”中感受音乐。此外,还可配合其它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培养音乐素质,理解美,提高审美乐感

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能区别各种情绪和各种乐器的音色,掌握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作品的不同情绪,从而理解真善美,分辨假丑恶。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念,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愚。中学生可塑性大,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求知欲强,教师可抓住这些特点,利用直观挂图、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手段,创设音乐情境,唤起学生对视觉、听觉美的感受,形成一个立体的欣赏体系,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

音乐教材中的作品显然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但对学生而言,往往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可从课外补充一些思想性、艺术性较强,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组织教学,这些学生喜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总之,在教学中,要寓音乐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于审美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音乐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良好的乐感,简明的释义是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三种能力的有机结合。音乐教学目的之一,就是通过音乐作品的内容、形象激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动情和用情,使他们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达到真切、深刻的程度。

三、开展创造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音乐教学,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审美能力,又要重视培养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演唱歌曲,扮演角色,引导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声音、形式来演唱,用什么乐器来伴奏,才能使歌曲表现得更加完美等问题,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活动与练习,使孩子们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才干。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可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上台来表演节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充分准备教学资料,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

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实践证明,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例如,VCD中的歌曲欣赏和录像带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供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教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近而参与产生共鸣。

篇(6)

关键词:美术;审美;审美能力

美学的价值就在于使人通过欣赏、感悟来理解一件物品、一个人甚至一个事物所给人带来的愉悦感。站在美术的视角来说,美的形式有很多种,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标准,最一般的标准有:外在美即形式美。内在美包括意境美、思想美。什么才是美学欣赏的能力最一般的要求呢?是审美能力,唯有审美能力,才能明白如何去欣赏事物。但审美能力所包含的要素很多,这既需要建立在美学的认识上,也需要对哲学等理论有一定的掌握,才能明白如何正确地审美,审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美的所在。

1 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审美能力的培养对提升人们欣赏美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同样也是美术教学培养目标之一,通常来说包括两部分,一是意识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就是指感受美的能力。二是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即审美不仅仅停留在以往的视角上。审美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是基础,这就是要对事物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赏析。第二个是提升能力,也就是对事物的认识包括生活中人、事等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第三个就是回归,回到最原始的地方,对需要从美学角度欣赏的事物重新认识。美的事物范围很广,既包括一切的客观实在,世界上的种种实物,同时也包括人们的一些想法。但是,对美的理解,一般说来就是能使人感到舒服、愉快的事物。审美是主观性、随意性非常强的,人们经历不同,对美的评判标准也因人而异,不能一律评判。当人们对事物的美丑做出价值评判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通常会受到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个人经历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2 审美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既然审美能力对人们生活、生产等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在审美素质培养方面的现状却并不乐观,问题很多。在校园中,可能是多元文化的冲击,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美丑不分,颠倒美丑,当前很多学生盲目模仿影视人物或动漫作品中的形象,并以此为荣,审美能力岌岌可危。

一是学校教育审美能力培养重视程度太低。教师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忽略审美能力的培养,单纯地教书本知识,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绘画能力的培养,学生仅仅是在学怎么才能画得更像,而不是如何才能画得更好,缺乏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培养。在技能培养方面,单纯的教给学生简单的绘画技巧,缺少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绘画对象的历史背景的介绍,学生完全不明白一幅画背后的故事,更不能理解画家当时画此画的目的与心境,错失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机会。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否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状况。二是学校美术教学资源太少。由于应试教育这个大的社会背景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对美术教学并不重视,美术教学资源的缺乏,使美术课上的教具单一,美术教材中需要的材料缺少,学生缺少必要的画具,这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更不用提美术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了。班级授课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会产生限制,教育要求整齐划一,不准有个人的想法,束缚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三是学生的美术知识的缺乏。大多数学生对于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立体感等元素并不了解,很少能通过对美术作品形式美的感受,来理解一件作品,不能从整体上感受自然事物与艺术作品的美。四是美术价值目标培养的欠缺。美育能使人对事物的认识充满感性而不单单是理性,只是对事物的认识有数字、概念,使对人生的认识更全面。然而当今美术教育中对美术价值目标的培养,很多学校,无论什么阶段都很少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影响恶劣。

3 美术对审美能力培养的作用

美术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绘画技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不同,每个人对作品的评价就会不同,这就要在美术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对他人评价要接受,要理解。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审美内化能力,审美趣味的培养对学生的要求是最高的,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达到。内在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注意事物的能力、感受作品美的能力、想象力等。美术需要教师按照美术教学的要求,对学生的美术基础了解的前提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使他们在对美术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他们自己的审美标准,对美术作品进行评判,不断对自己的审美反思,使观察力、思考力、表达能力得到完善,使他们的情感体验具有审美性,树立崇高的精神理想,并陶冶学生情趣和情操,培养他们追求美、欣赏美的能力。

4 美术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1)审美标准多样性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事物外在美的评价能力,然后培养学生进一步在更专业的角度对事物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态度,关键要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历,自己对事物审美的定义,建立自己的审美标准。能够与外界相联系,并能够根据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进行批判性的审美。在美术教学中要注意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能够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同时扩大学生的艺术知识面,注重美术基础知识的讲授,这些都是增强学生审美包容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要重视美术鉴赏活动,通过讲述作品的含义与欣赏作品的资料,提高学生的审美包容力、理解力。

(2)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以往的美术教学一般只是传授基本画画技能,忽视欣赏课中对作品的欣赏,学生锻炼的机会缺少,审美能力培养从何谈起。我们知道,兴趣可以使我们热爱某一活动或者某一事件,如果学生能够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能在美术学习中体会到美术的乐趣,更容易理解审美的意义所在。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审美。首先,学生需具有审美自由的观念及能够包容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认识到艺术是审美意识自由的形式,因而艺术的形式是多样的,学生需具有创造性,不受具体事物的束缚,使自己的审美意识能够自由。其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每个学生想象的作品都不一样,能够根据自己的作品形成的审美评价也就不一样,所以要创造性地审美。最后,要教育学生具有超越意识,即审美艺术不要局限于现实生活。

(4)提高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有人认为美术评论是美术评论家的工作,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事实上并非如此。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评价的过程,对美术作品的着墨、色彩甚至是内容都有一个感受的过程,同时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是显然的。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表达自己的机会,经过不断训练,学生对美术作品评价的能力就会有大幅度提升。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时,要充分发挥美术的作用,利用美术与审美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对美的事物欣赏、评价的能力,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对事物做出合乎常识的审美,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一、审美能力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感官与心灵对形式美的感悟和品位能力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增强对于形式美的感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各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这种现象是当代学生必须要面对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美的发现和对于爱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的形成都是基于这种形式美。形式美具有四大要素:色彩、线条、声音、形体,这四大要素中有三个都是对于视觉的体验。高校中对于美术的教育,通过系统的教学,将美术的知识和美术欣赏通过形式美的方式进行教授,从而增强学生的美术实践,使学生在内心构建起一个审美心理的结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悟与品位能力。

(二)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生境界

审美能力能够在无形中塑造、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超于一切现实因素逐步获得学生对于自由的人生的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这种能力的培养,能够改变学生的心态,从而改变学生的一切活动,致使学生的心理、身体都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生活更加具有活力。比如,在对梵高《阿尔的吊桥》进行赏析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幅作品,体会到强烈的彩色应用,能够想象这幅作品是多么的大胆创新。通过对画中任何自然的洞察,体会到了梵高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理解的渴望。通过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中深切的感受到梵高画的美,能够体会到画中美的感染,从而体会到梵高的伟大情操,这是其他教育培养所达不到的。只有审美,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的美,给学生的感官和情感提供享受,使学生的精神受到鼓舞,从而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从而受到陶冶,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趣味。

(三)在学习生活中思维模式更趋完美

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是为模式从理性向感性、抽象和自由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加强,提高学生的自由创造能力。就像在劳动创造中,劳动可以使劳动者提高劳动的技术,从而不断改善操作,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把握能力和创造力。同样的,美术教育也一样。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将美术教育中直观的造型和理性的实用目的融合起来,使技术艺术化,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为社会接受和使用。

二、提高高校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

对于审美的理解能力,就是要在对作品的感受的前体现,加深对于自然事物本质的把握或者说是对于艺术作品的内容意义的掌握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需要在长期的美术教育中有意识、无意识形成的,是文化熏陶的结果。它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加大对于自然和艺术的接触,从而获得感悟,又要学生能够具备大量的知识储备,从而具有丰厚的生活底蕴。所以,要想具有这种审美理解力,首先学生就要接受长期的对于一般知识的教育,通过这个过程,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其次,当学生的知识储备已经达到要求后,就要使用特殊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于审美理解力的形成。通过这两个过程,可以使学生给你加深对于各种艺术的表现技巧的理解,从而能够每个作品中的各种象征意义和各个典故,从而能够对于作品的哲学思想能够较好的把握,体会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精神。

(二)确立审美知觉在美术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运用审美知觉原理进行的。知觉是对各种事物的不同特征,比如事物的形状、空间、色彩等,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把握,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直觉力、对美的感受力。这是一种自然的艺术知觉,它通过审美的活动,建立起作品的基础,从而搭建起学生和作品之间的桥梁,比如学生对于审美的想象、审美的认识和审美的创造等。高校美术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学习绘画从而实现对于学生的审美知觉的开发,这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视觉训练是高校教学的最终目的。将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核心就意味着,通过学生生理和心理对作品的感知,从而建立学生对于作品的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意味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步骤,要将教学的方式、思想以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实现既能与主体思维方式的相统一,从而事项高校美术教育从技术能力的培养向着视觉思维能力方向培养的全面转型。

(三)培养审美主体的再创造能力

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其根本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再创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形成审美自由的观念和心态,认识到艺术的审美自由是人类劳动的最高形式的特征,从而使学生能够具备自由创造的审美意识。其次,要从学习方式入手,提高学生对于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教导学生求异、质疑、想象,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超越现实的局限,创造即时性和偶然性的审美情感,使艺术的想象在大量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基础情感上,成为作品。最后,要教导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培养凌驾于生活之上的艺术审美。

(四)具体化审美表述的方法

审美的表达,是建立在许多基础上的,比如民族、环境、文化、历史、经济、专业修养、语言等,这些都是学生自身的一种能力。能够对一副优秀的美术作品做出高质量的评价和鉴赏,都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学生这方面的培养,需要遵循一定的过程,从浅入深、由简到繁、从局部到整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单一的技巧表述,单纯从技巧上让学生进行作品的分析,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所学的知识对作品进行表述。比如,当学生在进行色彩的研究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色彩的学习,尝试对色彩分析的表述。只要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生审美表述的能力,就能实现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