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03: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0-11-02
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几年来,三明市梅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制定各项鼓励扶持政策,支持和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为进一步了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探索城郊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本文以农经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梅列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梅列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1.1 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但发展仍不平衡 2012年全区村财总收入4 558.9万元,村均收入198.2万元,比2010年的4 084.6万元增长11.6%,年均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经营收入2 986.5万元,占村财总收入的65.5%;发包及上交收入615.3万元,占13.5%;投资收益209.1万元,占4.6%;补助收入539万元,占11.8%;其他收入209万元,占4.6%。全区23个村,村财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1个,10万~30万元的村4个,30万~50万元的村5个,50万~100万元的村5个,100万元以上的村8个。村财收入最高的村为1 042.8万元,最低的村为9.63万元,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108.3倍,发展不平衡,相差悬殊。
1.2 资源依赖性强,村集体发展后劲不足 从收入的来源构成看,村财收入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一是房租收入型。以房租收入为主要来源,主要集中于城中村、近郊村,也是位列全区村财收入前几名的村。如位于城中的列东、列西、徐碧3个村村财收入合计2 203万元,其中房租收入1 657万元,占村财收入的75.2%。二是林业收入型。主要以木材采伐、林场山价款等为收入主要来源,村财收入一般在100万元左右。三是资产营运型。通过招标承包、租赁经营村集体果园、竹山、电站等资产等获得一定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在30万~50万元。四是上级补助型。主要集中于高海拨山村,村集体资源、资产贫乏,村集体无经营收入和发包及上交收入,主要靠上级补助来维持村级组织运转。
1.3 内控制度不严,非生产性支出比重较高 一是村集体支出增长高于收入增长。2012年全区村财总支出4 999.1万元,比2010年的4 262.4万元增长17.3%,高出同期收入增幅5.7个百分点。二是非生产性支出居高不下。2012年该项支出3 985.7万元,占总支出的80%,比2010年的2 974.7万元增长34%。其中,管理费用762.9万元,其它支出3 222.8万元,分别占总支出的15.3%和64.5%,比2010年增长91.4%和25.1%,主要是村民生活补助费提高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投入加大。三是部分村财收不抵支。当年无收益的村仍有13个村,大多为远郊村、高山村。
1.4 公益事业缺口大,村集体负担沉重 2012年村集体负债4 728.2万元,比2010年增长69.2%,其中兴办公益事业负债648万元,当年新增负债334.6万元。主要是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加大,村集体生产性投入明显不足,甚至一些村本身村级组织就运转困难,还得支付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造成村集体经济欠债严重。
1.5 村主干任期短,村干部队伍不稳定 村两委短期行为严重,缺少长期规划或规划得不到连续实施。村干部整体素质偏差,缺乏系统、全面的经营管理培训,开拓创新精神不够,无法引导村集体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 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对策建议
2.1 多措并举,积极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
2.1.1 科学、合理开发经营性资产,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一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市区繁华地段店面、房产等优良资产投资,依托城区及园区等产业载体,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二是鼓励采取资金入股、异地投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大房产、小水电、龙头企业等投资,增加村集体投资收益。三是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通过统一规划、提升档次、集资入股、规范服务等方式,打响生态休闲旅游品牌。
2.1.2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共同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坚持“输血和造血”并进,设立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增收来源,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二是加大共建帮扶。深化部门挂村、村企结对帮扶制度,把扶持重点从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转到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上来;三是大力开展“富村帮穷村”活动。利用富裕村的思维理念和有力的资金支持,积极帮助被帮扶村谋划发展思路,选准发展项目,加大产业项目投入和公益基础建设投入,促进村集体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2.1.3 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对闲置房产、学校及农业设备等,要积极整合,以公开招投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对于村集体“四荒”资源,采取公开招投标形式,发包给经营能手、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2.2 强化管理,不断完善村级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2.2.1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村集体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配好配强村级班子。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选拔一批懂经济、会管理、敢创新、负责任的人才进入村班子,使村级班子高效、务实;二是强化培训,提升素质。采取学历教育、定期轮训等形式,集中开展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升村干部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科学制定村干部养老保障机制、村主干报酬统筹机制,把村干部的报酬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激发村干部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2.2.2 加强农村“三资”监管,完善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全面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审计制度,保障村集体资产安全、高效。二是深入开展清产核资,摸清家底。重点加强村集体房产、土地、果园、林木等资产、资源核查,依法界定所有权、经营权,建立“三资”台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三是规范经营机制。加强工程招投标、资产处置、资源发包等“三资”管理,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会计核算票据、凭证、相关合同、协议进网络数据库,推广应用“三资”管理电子触摸屏查询终端,不断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努力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
3 创新经营体制,积极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思路,稳步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以资金、集体资产折价入股等多种形式,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经济组织。
3.1 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以村集体净资产存量数额较大、物业载体较多、经营收入较高的城中村为重点,结合实际科学制定集体资产改制实施方案,明确改制目标任务、内容和具体要求,将集体净资产存量全部量化到每个成员,鼓励以征地补偿款、自有资金和集体资产折价入股等形式投资参股,逐步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
3.2 坚持民主决策、公平公正、规范操作、分类指导的原则 强化村务公开,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改革方案要充分进行民主讨论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集体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通过,整个改革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经过合法的民主程序。在依法保障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对法律政策不明确的问题,积极发扬民主,坚持复杂问题民主化、民主问题程序化、程序问题规范化,凝聚全体社员智慧、体现全体社员意志来破解。
3.3 量化股权,界定成员资格 实行股权量化到人,并不随人口的增减而变动,股权可依法继承,也可在内部流转,但不得退股提现。在界定成员资格时,充分考虑现役军人、在读大中专学生、户籍在本村的农嫁女、计生优待对象等各种对象的利益,稳妥界定成员利益。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
1.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情况。乡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2050万元,主要为村民自筹、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主要包含:集体林地1.2619.08万亩、土地706.2亩、农业种植机械设备4套,流动性资产约302万元。
2.九环沿线的3个村主要以旅游观光产业为主,村民建立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采用股份制管理模式,年底合作社和公司按比例分红,高半山的2个村主要以蔬菜种植产业为主,党员干部带动村民建立合作社,统一购买和销售。
3.5个村均为合作社代村民管理集体资产。
4.经验启示
2012年起,各村积极落实松潘县委县政府建设国际旅游胜地战略部署,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源,纷纷成立专业合作社,作为产业发展的实施载体,采用“支部+农户+公司”模式,规范旅游市场,降低经营风险,拓宽就业渠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探索出了一条群众自筹一点、政府补贴一点、企业投资一点的“三个一点”现代农村产业发展道路。
坚持党支部带动引领
近年来,各村党支部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以党的组织建设理念抓合作社管理和人才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管理能力提升,为以党建促发展找到了契合点,为深化党的先进性建设搭建了平台,村支部的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管理有序。
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
群众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看组织,越是在发展集中的地方越是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干部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发动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在建设过程中坚决服从组织领导,在半农半牧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服务产业主导,实现了干部有为。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战略
依靠产业支撑,突出基础先行,为重构产业发展秩序,围绕一系列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推进服务工作,带领全村群众坚定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大骨节病试点成果巩固提升项目、民族团结进步中药材种植项目、安全饮水项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实现了基础先行。
坚持强化村民综合素质能力
为走好乡村生态旅游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规范村民议事规则和各项管理制度,所有重大事项均召开班子会议或村民大会一致通过决定。合作社还通过带动部分贫困户参与旅游经营,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石。注重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巩固发展成果,多次组织外地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厨艺、家政、礼仪培训,按照“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收入、统一宣传、统一培训”的管理模式,提升川盘整体形象。注重维护团结稳定局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全村和谐稳定,近年来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刑事案件及涉稳事件,实现了社会和谐。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近年来,各村各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但与经济发展需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受气候影响,高原地区各项基础建设使用寿命有限,后期管理维护往往难以跟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当前全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下,对乡村旅游服务业的规范和监管存在一定真空,受发展规模影响,各村难以开展民族传统食品和酒类的文化体验等经营活动。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土地承包经营权;新型合作经济
一、农村集体经济的涵义及发展现状
(一)农村集体经济的涵义
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农业中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经济形式。它使各个农业企业或经济单位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或资产,归其组成的成员集体公有,由集体来支配和使用,并由其成员根据“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来分享其经济利益。中国农村中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除了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合作经济外,主要是村级合作经济和乡镇合作经济。
(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土地承包-乡镇企业-土地经营的历程。自从打破了体制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村集体组织及其经济逐渐被弱化。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开始异军突起,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乡镇企业产权不明、利益不清、政企不分、制度不健全等弊端日益突现,大量乡镇企业逐步倒闭或转制,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开始从乡镇企业发生转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二三产业的不断高速发展,对土地需求越来越大,土地价值越来越高,以土地经营为主的农村股份合作制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逐步推广,经营土地也成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长春汽车产业区的自然、经济状况
(一)自然状况
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是长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合作共建的省级开发区, 2003年9月29日经省政府批准挂牌成立。其位于长春市西南部,北邻绿园区,东南与朝阳区、高新区比邻,西与公主岭市接壤。京哈铁路、102国道、绕城高速公路在该区通过。该区农村现有10个村党(委)支部,10个村委会;农户14795户,农业人口34173人,非农人口3279人;流动人口5974人,劳务输出人员9637人;第三产业人员6013人,农村低保户438人,五保户108人;待业人员4649人,教师422人,学生1275人,残疾人239人,合法宗教人员417人,释解人员14人,在押人员48人;占地补偿3985人,拆迁安置2535人,治保会10个,58人,民调会10个,68人。签订二轮土地承包合同8655份,人均承包土地1.69亩。无房户479户,有房无照户1703户,大棚472户,温室1338户。
(二)经济收入和财政收入
以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的东岗、西新、日新、东山、繁荣5村为例,2008年集体经济收入分别是100万元、2303万元、400万元、700万元、90万元;财政收入分别是1000万元、1450万元、1200万元、1350万元、130万元(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不平衡。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于各村集体企业的个数不同,村领导对集体经济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了吸引外资数目差异较大。
(三)经济发展状况
截至2008年末,该区农村农业生产总值13881万元,农业总收入81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97元;村集体企业6户,安置496人;民营企业160户,安置168人;工业生产总值22亿,利润6.91亿;村级固定资产总额21499万元,债权11083万元。形成了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带头村。如西新有村办企业3个,资产已达1200万元,2004年总产值已达800万元,完成税收5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东山村企业总资产达428万元,2004年实现总产值125万元,实现利税10万元。
三、长春汽车产业区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重
一是各项欠款数额较大,主要是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户的税费尾欠,多数村采取由干部垫支或借款等形式完成了上缴任务,形成了“上清下不清”的情况;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弱,部分村存在严重的收不抵支,形成老债未还,又添新债。
(二)产权不明,对农业资源浪费较大
一是对土地资产产权不明,虽在2005年末全面完善了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关系,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有一个较明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但集体经济组织能拥有的土地所有权和尚未发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仅仅只是法律认可的凭据,而不能将其用于贷款抵押,从某种意义上讲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增收渠道单一,发展缺乏后劲
全区村级集体经济仍然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要步入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还任重道远。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实力薄弱。2005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59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6%。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使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村级服务功能也难以发挥,这已成为目前制约全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村级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
总体来说,一是年龄偏大,多在45岁-60岁,思想僵化,观念守旧,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过多强调客观困难,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二是文化偏低,村两委干部高中水平以下的占50%以上,文化素质较差,商品意识不强,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较低;三是缺乏有号召力、有魄力、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部分村级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内耗严重,不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四、长春汽车产业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结合该区的产业定位及长远规划,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总体上要与汽车产业相适应,既要发挥农村的现有资源,包括富余劳动力等,又要服从于开发区的统一规划,围绕或服务于汽车产业的发展。
第一,巩固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加强民主管理、理顺分配关系、增强发展活力、积极发展股份制合作经济、鼓励农民闲余资金投入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来,建立股份制企业,实行公司集团化,实现集体农民双盈。
第二,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线,村组之间可相互投资、资金雄厚村可到资金薄弱村合作投资建设,使集体资金完全得到合理运转和利用,以此达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目地。这次调研日新村就打算在双龙村买地搞房地产开发,建农民新村,实现收入1000万元,打破了区域界限。
第三,发展新型合作经济,与科研单位,大中院校、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市场营销等合作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实现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以此增加集体收入。
第四,建设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村级工业园区,按照开发区总体规划实施建设,创办集体企业,建设商业基地、合理利用好土地资源,通过对外招商引资办企业、建厂房、建市场、建商贸网点和仓储等特色产业。绕城高速以内的各村可以建设商贸一条街、房地产开发、道路附属设施建设及房屋拆迁等相关产业,预留区以休闲观光度假、绿化公司、免烧砖厂等相关产业为主,为汽车产业提供相应的配套产品和各项服务设施。
第五,创办房地产开发和农村住宅小区建设,结合村屯改造、棚户区建设,在规划区内进行房地产开发,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选好地点,建优质住宅,边远村要做好农民住宅新区建设,集体资金较富裕村可到近区村投资建设,通过合作开发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参考文献:
1、金龙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谢奎秀.试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
3、葛浮桥,薛少华.农业经济管理[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李建新.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动态分析和对策建议[EB/OL].中国农经信息网,2005-05-25.
近年来,各地纷纷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处也不断体现出来,与此同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主要表现为:
1 发展农村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
集体经济发展不仅缺乏总体规划,而且有关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也模糊不清,给政策制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范指导等问题。当前,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给予土地使用、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因资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难;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企业,因建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没有产权,面临随时拆迁的窘境,对今后的发展感到很困惑。
1.2 意愿不强。村干部客观上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愿不强。认为市场经济主要是鼓励农民创业创新闯市场,发展民营经济,没有必要化心思再去发展集体经济,“经营成功了――成果是集体的;经营失败了――群众要埋怨,债务难化解”,不愿意去冒风险,思想上有压力和阻力。原有村办企业都已然改制,重新强调由村班子集体经营“属于全体村民”的股份制市场主体,在机制体制上看也存在矛盾,难于有大的作为。
1.3 管理难度加大,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对发展集体经济,部分干部怕搞砸了受埋怨,思想上有顾虑;部分群众怕搞毁了受连累,背上新的债务,思想上有阻力。
1.4 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且管理体制不顺畅。农村集体资产形成时间长,构成复杂,目前多数没有进行确权登记,产权不明,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加之目前集体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主要还是村两委成员,多数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个别得益于地缘经济优势,靠土地征用积累较大集体资产的村,没有及时进行量化固化,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实际上掌握在个别或少数人手里,有的出现决策失误,有的资产流失,审计中发现多起违规问题。
2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
2.1 增加农民收入,为集体经济补充实力
农民个体的贫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实力,农民富裕了,反过来又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所以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围绕农民需求和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引导农民在经济实体内自主投资、自主经营,瞄准市场,选择适合家庭经营的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风险小的项目,使农民愿意投资经营,并且在经济上承受得起。对于有发展前景的,社区集体也可以投入启动资金、场地、房屋等参股,进一步夯实社区集体经济。
2.2 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机制创新,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一是要创新领导机制,根据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村级班子素质,帮助村班子建设适合村实际的工作领导体制,重点解决好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决策盲目、债权不清、缺乏约束等问题,确保集体经济项目能按市场化要求运作,实现债、权、利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活力。二是规范财务管理机制,要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对集体资产,无论是土地、果园等资源,还是小型水利设施等固定资产,凡是不再由集体直接经营的,都要合理确定集体与承包、租赁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强承包、租赁合同的动态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
2.3 加大激励扶持,优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环境。一是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制定好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指标,组织职能部门抓好实施,并从信息、人才、技术、立项等方面给予帮助。二是各级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发展资金,重点扶持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要整合资金资源,调整投入结构,将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乡镇企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和项目投入适度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倾斜。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在税收、工商管理上,对村级兴办的集体企业和各种经营项目适当给予减免。三是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四是要借助外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大搞资源开发与利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五是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和事迹的宣传,形成发展集体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__村发展现状
__村地处__镇偏僻山区,山大人稀。境内沟壑纵横,山势陡峭,海拔高低悬殊,最低处450米,最高处1200米。有国土面积27.6平方公里,因过于偏远未承包到户山林3000亩,退耕还林1196亩,耕地面积1470亩,人平占有耕地2.1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山林资源贫乏,以權木为主,无成材林。全村有四个组,12个小区,常住人口165户675人。沿河居住35户,其他都住在交通不便的高山上,80%以上为土木结构房屋。20__年,牲猪出栏1833头,山羊出栏500头,肉牛出栏40头;外出务工200多人;无集体经济实体,集体经济空壳。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30多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30多万元,打工收入200多万元。人平年纯收入3500元。近两届__村委十分重视村级债务化解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用了近三年时间,成功化解村级债务3.6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__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民处于贫困线下的占总人口的约三分之一。导致如此贫困现状、影响制约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通不便。__村大、地广、人稀,除35户住沿河一带外,其他130户人家都住在山上,有的下一次河要走上两个多小时。前年县民政局在帮扶过程中,为该村修建了一座吊桥,解决了山上农户出行、孩子上学过河难问题。但由于山高路远坡陡,村级公路无法修到山上。因此,土特产品不容易下山,所需生产生活资料也不容易上山,交通难问题十分突出。
(二)信息闭塞。村民居住分散,每平方公里居住农户不足5户。多数村民单家独户居住,除了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需下河以外,很少出门,很少与他人交流。加上经济不发达,安装电话、置有电视的农户少的可怜,相互信息交流少。因此,信息闭塞、信息不畅问题制约了村民谋求发展的思路。
(三)资源匮乏。从__坪再沿河上行10公里,就到了县磷矿资源开发区,但__却处在矿区边缘,靠矿发展没有门。所辖区域27.6平方公里,可谓大,但无一片成材林,全部是小權木林,仅可做烧柴用,而且此山林为禁止砍伐区,靠山吃山不可能。辖区内河谷一带长10多公里,河谷狭窄,落差大、水流急,无鱼可渔,也没有可以利用的沙石资源,靠水吃水行不通。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村级经济空壳。
三、对策建议
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谈何容易。调查组认为,要改变__村级经济发展现状,需得采取措施,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才能改变村级面貌,谋求经济发展: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在村级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争取农业发展项目支持,在政策上对该村予以倾斜特别重要。一是公路修到农户家。不仅通沿河一带,还要把公路修到山上农户家,让居住高山的村民与其他沿河村民共同享受村村通带来的实惠。二是饮水流到农户家。彻底解决农户饮水难问题,实现家家户户饮用自来水。三是沼气通到农户家。大力推广沼气运用,把建设卫生、干净、整洁农家庭院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抓手予以落实。
(二)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依托丰富的山林耕地资源,大做种植养殖业文章。一是发展种植业。充分利用全县大力发展核桃基地的有利条件,在全村范围内发展核桃基地,形成集中成片,规模较大的核桃基地,此举将为农民增收提供强劲的增长潜力。二是发展养殖业。丰富的山地资源、耕地资源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良好条件。首先是发展养猪业,即可为市场提供让消费者放心的绿色猪肉,每头猪又能增加收入千元左右;其次是发展养羊业,按户平10只羊计算,利润空间巨大;第三是发展山林土鸡。利用林地丰富的昆虫资源,实行林地圈养土鸡,辅之以粮食喂养,为市场提供优质无公害的高山土鸡。同时,还可在山鸡养殖上下足功夫。
(三)鼓励村民异地搬迁。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阻碍了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步伐。扶贫搬迁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一是向山下搬迁,从高山迁到低山交通方便的地方;二是鼓励迁往外地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三是实施扶贫搬迁小集镇建设,将他们安置在小集镇内。无论是用哪种办法搬迁,都将使他们摆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脱贫无门的窘境。
(四)引导农民处出务工。从__村上年工农业总收入中打工收入占38%可以看出,打工经济为该村农民增收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要加大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多数农民工文化少、水平低、无技术,打工以体力劳动为主,除了工作难找外,劳动强度大、收入低。作为帮扶单位,应组织他们开展技能培训,增加他们工种选择的多样性。二是要广泛开展职业介绍活动。帮扶单位应在帮扶村级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在帮助村民进入职场积极发挥帮扶单位自身的优势,多方联系,广泛推介,为被帮扶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摇旗呐喊,发挥作用。
一、 基本情况
(一)基本信息
莲花镇白仓村距离市区26公里,距离镇政府4公里,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1921人、521户,森林覆盖率达65%,是天然的生态氧吧。全村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家庭农场8个,农家乐13家。全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中国红枫、日本红枫等1000余亩,种植金银花、白及、丹参等中药材200余亩,水产养殖400余亩,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6万元。
(二)发展现状
该村共有巩固提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01人,2019年投入帮扶资金19.374万元,涉及产业到户14.38万元、残疾人补贴2.314万元、低保资金2.68万元;其中发展种养殖业30户70人,外出务工16户23人,公益性岗位7户8人,低保政策兜底4户6人,教育救助11户13人,医疗救助10户10人;14户贫困户通过四川七彩林业公司发展彩林产业流转土地30亩,30户贫困户到七彩林公司务工,实现了稳定脱贫。
(三)发展优势
全村有集体耕地6800亩,山林面积13506亩等村集体固定资产,森林覆盖率达到60%,全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中国红枫、日本红枫等1000余亩,种植金银花、白及、丹参等中药材200余亩,水产养殖400余亩, 全村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家庭农场8个,农家乐13家,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6万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4万元。投资3800万元的莲花彩色生态公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目前13000平米生态停车场已建成,3500平米接待中心广场基础施工,5公里旅游步道完成基础开挖,50亩水果采摘体现区已完成果苗栽植,莲花湖游客码头、禅意民宿区、彩林观光区、儿童户外体验中心、户外真人CS体验基地完成规划设计,连接尖山农团的旅游公路基本建成,到自贡城区40分钟车程。
二、 目标任务
依托枫叶彩林+莲花湖打造,以莲花湖为中心,打造一个集彩林观光、户外体验、康养娱乐为一体的4A级旅游渡假风景区—莲花彩色生态公园。村集体依托彩色生态公园,发展旅游服务业,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主要措施及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思路
莲花镇白仓村结合莲花彩色公园打造为契机,依托白仓村地理位置和区位发展优势,大力发展远郊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服务业。重点建设两个项目:一是莲花彩色生态公园白仓村核心区小型停车场项目;二是白仓村核心区湖畔茶居建设项目。
四、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莲花彩色生态公园白仓村核心区小型停车场项目,投资资金20万元,修建约100个停车位生态停车场1座,占地约6亩,按每年3个月游客高峰期,每天80辆车收费5元/天计算,合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80*90=36000元/年,除去土地流转费和管理成本,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000元/年。莲花彩色生态公园白仓村核心区湖畔茶居建设项目,投资资金100万元,修建供游人休憩品茶茶室一间,占地200平米,按每年3个月游客高峰期,平均每天游客在湖畔茶居品茶观景100人,每人收费10元,合计可收入10*100*90=90000元,除去管理成本20000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70000元/年。合计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
(二)社会效益。根据莲花镇白仓村的地理位置和丰富旅游资源,发展莲花彩色公园,提高当地旅游承载能力、服务能力、增强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对白仓村的旅游事业发展有着积极而长远的意义,发展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建成后,可直接解决该村多人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带动周边村民自主发展农家休闲业,形成规模效应,增加当地地社会经济收入,同时通过接待中心、休闲广场、停车场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大大改善周边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生态效益。项目地建成将为全镇创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模式,既巩固了新农村成果,又找到了以自然资源为综合开发地突破口,充分利用了自身优势,创出了一条以生态环境来开发旅游,以旅游开发来保护环境的路子,对生态工程建设和利用将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五.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建立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镇上成立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分级管理落实责任,统筹协调集力推进,党政领导纪检监督,制定工作计划和台账,确保工作按期推进。
(二)资金管理。为进一步规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使用,由村集体公司设立专户对资金进行管理,定期公开收入情况,并做好与上级财政部门协调对接,严格管控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同时,镇财政所负责对账目管理检查监督。
(三)扩大宣传。总结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经验,提炼项目推进工作典型,拓宽舆论宣传范围,扩大村域发展社会影响,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白仓村发展。
集体经济薄弱村在农村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级收入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山东省日照市的实际,笔者认为,经济薄弱村的集体经济要实现较快发展,必须从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按照启动内部活力与优化发展环境相结合的总体思路,遵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有效的实现形式和途径。 (一)按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需要,建设好村党支部班子。首先必须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好。一是确立新的用人标准。选拔任用经济薄弱村干部,要把是否具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过硬本领作为重要标准,决不能因村的经济总量不大而降低对干部的要求。对那些创业精神强、有胆识、有魄力的人,要不拘一格,大胆选拔,放手使用,为他们施展抱负和才干提供广阔的舞台;对那些有事业心、工作勤恳,但因历史遗留问题多、集体债务包袱重而造成信心不足的干部,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工作,重点在帮助“换脑筋、树信心、增本领”上下功夫,激励他们振作精神,轻装前进;对少数事业心差、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能力的村干部,要克服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和姑息迁就的思想,果断地将他们调出班子。二是完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要求,完善农村干部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把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村级负债的化解等目标作为重点内容,纳入村“两委”班子及成员的任期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与个人的政治、经济待遇挂钩,形成“发展集体经济光荣、发展集体经济有功”的良好政策和舆论导向,激励干部奋发创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干部任期制,对经济薄弱村的支部班子成员,只要基本素质好,有实干精神,在其任期内一般不要做大的调整,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三是强化教育培训。要按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要求,实施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工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
(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一是发展模式与目标要切合实际。经济薄弱村情况千差万别,发展集体经济不应该、也不可能搞成一个模式,而应该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切不可急于求成,脱离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条件。在项目的选择上,做到扬长避短,只要能增加集体收入,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适合什么形式就采取什么形式,不搞“一刀切”;在规模的确定上,不能一味地贪大,搞大“呼隆”;在发展速度上,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二是要拓宽思路,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要适应农村经济成分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情况,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发展以集体资产入股、合作经营为主要特征的股份合作经济。集体可以以资源、场地、资金等方式入股,也可以对原有的集体工副业项目进行股份制改造,增强集体经济活力。三是多种形式搞好资产运营。根据不同类型资产的特点,按照“资源性资产抓开发、经营性资产抓增值、非经营性资产抓保值、福利性资产抓保护”的基本思路,搞好现有资产的运营,不断提高集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可以通过开发“四荒”,拍卖使用权,村集体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搞以地生财、资源开发增收;通过建立集体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集体的厂房、仓库、房屋、小型水利设施等进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盘活存量农村经营管理!"##$%&''''"产;通过兴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创办服务实体,开展中介服务,兴办科技示范园区,搞服务创收。可以围绕土地开发、农产品加工、村办企业改造等,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借外力拉动集体经济发展。四是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与民营经济相统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活跃一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民营经济提供的税收,是乡村集体收入的基本来源之一。经济薄弱村要把民营经济视为村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又坚定不移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把富民和强村紧密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
(三)落实配套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启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目前,不论从资金、技术、财政、税收、人才等具体政策的“倾斜度”看,从宏观政策的系统配套程度看,还是从落实政策的力度看,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迫切要求相比,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必须抓住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制定出一整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政策,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积极条件。如在资金方面,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贷款政策和办法,尽量满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合理需求;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利用各项扶贫资金和贴息贷款积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税收方面,用足用活国家在农产品种、养、加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区分不同情况,对村级集体项目实行税收减征、免征、缓征、抵扣、分成。在土地政策方面,鼓励村集体参与土地整理、村庄改造和整治,增加有效土地面积;允许以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兴办合作企业。在人才技术方面,各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部门和单位,要加强联合与协作,从课题研究、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推广、成果转让、信息中介服务等方面,优先扶持集体经济的发展;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军人到经济薄弱村工作。在落实鼓励和扶持政策的同时,对那些集体经济特别薄弱、尤其是集体“空壳”和债务包袱沉重的村,应根据帮扶难度大小,分别列入市、区县、乡镇重点管理范围,落实责任单位,进行集中攻坚,分期分批改变经济薄弱的状况。从日照市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情况看,比较有效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部门单位一对一包扶,“以输血促造血”。在帮助选准路子的基础上,积极提供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等帮助。"2001*年,市委通过开展“双包一联”,组织市直90个部门单位结对帮扶集体经济最薄弱的90个贫困后进村。又排出*102"个全市重点管理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由区县每名县处级领导带一个部门靠上,实行结对帮扶,形成了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强大合力。二是强村一对一“联姻”,以强带弱促发展。鼓励和提倡班子战斗力强、经济基础好的强村与集体经济薄弱村结成帮扶对子。条件具备的,由强村党支部书记直接兼任弱村党支部书记,利用强村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兴办效益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来料加工,帮助弱村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
(四)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机制创新,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主要应抓好两点:一是创新领导体制。要根据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现状和村班子素质状况,帮助村班子建立适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工作领导体制,重点解决好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决策盲目、责权不清、缺乏约束等问题,确保集体经济项目按市场化要求运作,实现责、权、利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活力。一些经济强村在改革村级经济建设领导体制上进行的探索比较早,值得经济薄弱村借鉴。二是规范财务管理机制。要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对集体资产,无论是土地、果园等资源,农机、水利设施等固定资产,还是企业实体,凡是不再由集体直接经营的,都要合理确定集体与承包、租赁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强承包、租赁合同的动态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集体原有的积累和新形成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应建立健全使用、租赁和折旧制度,保证不断增值。对借改革之机侵吞集体资产的,要坚决追回;对贪污、浪费、挪用集体资产的,要依法严惩,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日照市近几年实行了集体山场等资源竞标发包、村务大事民主公决、村会计职业化管理等创新性举措,对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版权所有
(五)逐步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切实减轻村级集体负担。目前,村级不良债务不仅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隐患。应采取综合措施,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村级不良债务问题。对前几年因教育“双基”达标、道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农民从中受益的项目形成的债务,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逐步化解;对村办企业形成的债务,要通过深化改革、盘活存量资产等办法,积极稳妥地予以化解;对因垫付提留统筹所形成的债务,要做好群众工作,分步补交。同时应该看到,要堵住村级不良债务的“源头”,必须把这项工作与加强乡镇党委建设、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结合起来。严禁各种形式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行为。坚决取消违背群众意愿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各级扶持村集体兴办的各种生产经营项目,一般不得要求村集体提供配套资金或举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