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2 17:03: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

篇(1)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a)-114-01

在创伤骨折中,胸腰椎骨折最常见,占3%~5%,常伴有脊髓损伤和严重的并发症,为降低致残率,尽快使病人恢复功能,必须有一套良好的护理措施。现将2001年10月~2006年7月我科36例胸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28~62岁,平均41.2岁。骨折类型按Denis分型:压缩型12例,爆裂型16例,骨折脱位8例:神经功能按Frank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8例,D级12例,E级4例。损伤原因:高处坠落20例,车祸8例,重物压伤8例。治疗效果:病人手术切口1期愈合,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34例均提高1~3级。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对于胸腰椎骨折的病人,大部分为意外事故所致,受伤前无思想准备,存在紧张、恐惧、焦虑、怀疑的心理,作为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加强与病人的心理沟通,耐心解释工作,介绍病情、治疗方法及手术医生技术水平,消除病人不良心理,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 术前指导 嘱病人预防感冒,戒烟,指导其有效呼吸和咳嗽,增加肺部通气量,预防肺部感染,对可以自主排便的病人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以便术后功能顺利恢复。注意训练轴线翻身法,合理饮食营养。

2.1.3 术前准备协助医生并帮助病人完成各项检查,常规备皮、配皿、留置导尿,介绍麻醉及手术有关知识,宣传成功病例,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术后回病房要求将病人水平托至床上,不得扭曲、旋转,妥善固定好引流管和尿管。术后去枕平卧6h,保持床整、干燥,翻身时躯体要平直,且勿扭曲,以免加重或引起脊髓损伤,造成截瘫。

2.2.2 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监测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其意识、面色、尿量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做出相应处理。

2.2.3切口及引流管、尿管的护理 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有脱落、渗血及渗液,若有,及时更换敷料并进行换药处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其受压、扭曲、滑落,还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切口内负压引流管一般放置48~72h。经胸腔闭式引流,若每小时引流量超过300ml,持续3h以上或引流的血液很快凝固,应怀疑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病人留置尿管的时间较长,应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鼓励病人多饮水,训练膀胱反射或自律性膀胱收缩功能。

2.2.4 脊髓神经功能观察术后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肌力及括约肌功能,与术前做比较,以便发现术后有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和术后肢体恢复情况。若病人下肢疼痛、麻木,肌力较术前减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术后可常规用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预防脊髓水肿。

2.3 预防并发症

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要卧床4~8周,要注意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①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定时做轴线翻身法,并可按摩腰骶部。②预防坠积性肺炎:每次翻身时,可以背,鼓励病人做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地咳嗽,必要时,可用吹气球法进行深呼吸训练。③预防泌尿道感染:嘱病人多饮水,留置尿管者定时行尿管护理,膀胱冲洗,本组无一例发生泌尿道感染。④预防便秘及腹胀:鼓励病人多食粗纤维食物以及香蕉、蜂蜜等润肠之物。对便秘者可用番泻叶饮服、开塞露肛注,肥皂水灌肠等疗法治疗。

2.4 功能训练

术后第2天指导病人做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及下肢各关节的伸屈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术后2周,根据病人病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腰背肌锻炼,提高腰背肌肌力,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术后4~6周在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6个月内避免腰部负重和过度弯腰。以免再损伤。

篇(2)

关键词: 骨折; 恢复期; 辨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76-02

1 基本资料

2009年6月-2010年8月我院骨科59例住院患者,其中男41例,女18例,年龄2-76岁,平均年龄39岁;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28例,骨盆骨折2例,单纯合并多处骨折8例;住院时间14-35天,平均25天。所有骨折经过复位固定手术,全部病例痊愈出院。

2 辨证施护

2.1 心理护理 患者突然受伤造成骨折,剧烈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易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担心要不要手术,会不会残废,有没有生命危险的切身问题,而流露出烦躁不安、感觉过敏或夸大伤痛等情绪。心理因素的积极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护理人员应该稳定病人的情绪,耐心倾听病人的需求;多与他们沟通,使病人了解和认识病情,尊重和关心他们,给予精神安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另外,还需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后顾之忧.生活上要照顾周到,和蔼可亲,关心体贴,细致入微,还应该注意到病人的心理状态,多做些心理辅导,尽量减轻病人的压力,配合治疗,取得最佳疗效。

2.2 饮食护理 骨折病人一般病程较长,骨折后由于气血失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中医素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所以疾病的调护重在饮食的调护。在饮食调护过程中,应根据三因制宜原则,通过八纲辩证,采用不同的调护方式选择气味相宜的食物予以调养,使气血旺盛,四肢百骸筋骨皮毛得以濡养。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修复均依赖肾精滋养和肾阳推动。故以补肾的食物为主,用枸杞、桃仁、肉桂等煮粥、炖鳖。气血虚加入适量黄芪、当归以调补气血。对肿胀阴虚以养肝滋水涵木为主,可进食山药、党参炖鸡或猪肚汤。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强弱,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补充气血而促进骨折愈合。

2.3 合并症的护理 术后患者因短期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除做好一般护理预防压疮外,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老年人还应防止坠积性肺炎,防止泌尿系感染以及防止应激性溃疡等。同时注意原有疾病的护理,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4 辅助疗法的护理 在康复锻炼同时,对部分患者配合红外线照射、热水浸浴、低频磁场、低中频电流刺激等理疗方法,结合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利于血肿吸收和骨痂形成。中医治疗与康复锻炼相辅相成,能达到筋骨并重,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的目的。

2.5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达到预期的效果。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说明早期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患者及家属传授必要的康复知识和技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阶段性目标,随着近期目标的实现,增强其积极性[1],将“替代护理”为“自我护理”。另外功能锻炼也是中医疗法的治疗手段,对骨折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应根据现有功能水平及组织情况决定。从少至多,从易到难,以静止姿势的静力练习到运动中的练习,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原则。

3 小结

骨折患者除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外,良好的康复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术后护理关系着手术治疗效果的成败。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骨折患者时,不仅需要观察患者的躯体征象,同时指导患者根据病情辩证用餐,做好心理护理、合并症的护理、辅助疗法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本组59例患者经过随访,功能恢复较好,无功能障碍,减少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篇(3)

【关键词】骨外固定器;骨折;针眼;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196-01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骨外固定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1],下面:我们把用单侧多功能骨外固定器治疗183例骨折病人的成功护理经验进行简单介绍。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1-1至2001-8月共采用骨外固定技术治疗骨折病人183例,其中男性143例,女性40例,年龄从16至69岁,多为男性青壮年,闭合性骨折108例,开放性骨折75例,骨折均愈合。本组病例并发症少,轻度针眼感染13例。无一例深部针眼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 护理体会

2.1.1 心里护理;由于病人对体外装置的不了解和恐惧感,及担心手术操作失败和愈合等,可能会出现紧张,忧虑等心情,应热情接待病人,加强交流沟通,态度和蔼,有同情心,可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细致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介绍支架的性能,操作过程,优、缺点和手术成功治疗的经验,在取得病人信任的同时,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求得更好的配合,使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2.1.2 皮肤护理: 术前一日严格备皮,备皮要彻底,备皮后用肥皂水洗净手术区域并用碘伏消毒,术晨再次用碘伏液消毒。开放性伤口先用3%双氧水、1:1000新洁尔灭和生理盐水将异物及污染物冲洗掉,在用0.5%活力碘稀释液进行浸泡,持续至少5-10min。并用纱布反复在创口内擦洗,使消毒液浸润组织内,然后用灭菌敷料包扎覆盖。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术后抬高患肢15-30度,有利于消除肢体肿胀,使创伤性炎症尽快消退,减轻疼痛。可用软垫抬高患肢也可将患肢至于Braun架上休息。注意观察患肢血运,甲床是否红润,足背动脉和桡动脉搏动是否有力。因或肢体肿胀造成骨外固定器部件压迫皮肤时应及早处理。有松动的螺丝应及时拧紧,术后肢体疼痛,可给予口服或肌注止痛药物。

2.2.2 防治感染:术后适当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对开放性骨折即彻底清创。任须应用抗生素5-7天,感染性骨折更应适当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

2.2.3 针眼护理: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每日两次滴75%酒精在针眼皮肤周围。针眼如无纤维包裹或包裹不严,时有浆液渗出,应加强针眼护理,适当抬高患肢,炎症在数日内可消退。针眼一旦感染,应暂时制动患肢,疏通针眼,有分泌物时应及时清洗干净,让其自针眼流出,并用酒精纱块湿敷红肿处,针眼处皮肤有张力应及时在张力侧切开减压。在调整骨固定器或改变构型时均要无菌操作,对针眼周围皮肤和钢针进行常规消毒。针眼护理时要避免交叉感染。

2.2.4 固定针的护理:注意固定针有无左右偏移,如有偏移,应用碘酒和75%酒精消毒后调至左右对称,不可随手将固定针推回。如有固定针反复发生偏移,可用纱块、敷料垫于肢体和连接杆之间,以防偏移。

2.3 功能康复

及时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和血运重建,促进骨折愈合。一般术后第二天内即可在床上进行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2],上肢进行手部捏、握、腕、肘关节的自由运动,一周后开始旋转功能锻炼。下肢术后在骨窝处垫薄枕使膝关节屈曲20-30度左右,活动膝踝关节功能,锻炼股四头肌,加强膝关节屈伸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于一周或创面愈合后扶拐负重离床活动,三周后逐步开始完全负重行走,在骨折可负重的情况下,使身体重力和应力自骨折的骨骼纵轴通过[3],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塑性。扶拐负重行走时,应逐渐加大负重力量和力度。患肢功能锻炼时,先以健肢带动患肢,活动次数由少到多,活动时间由短至长,活动幅度由小到大,以骨折局部不痛为原则,定期X光检查对位对线及骨痂生长和愈合情况,如发现外固定器移位,应随时调整。必要给予以辅助治疗,如红外线或骨伤治疗仪每日一次。

2.4 出院指导

指导病人多食含钙磷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家禽、鱼、肉类及谷类等‘。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口服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提前绝经的妇女,应口服长效激素,以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加重。在无特殊不适的情况下,每月复查一次,如有不适或碰撞的情况时,应随时复诊,每月拍一次X光片。检查骨折对位对线及愈合情况。

3 小结

本组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均能按要求做好每一项工作,术前准备充分,术后护理细心,功能锻炼及时,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避免了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在应用骨外固定器的过程中,要熟知固定器的性能,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国平主编实用骨外固定器科学出版社 2000/2.

篇(4)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护理;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27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165-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并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老年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骨质疏松,因而与之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以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为高发病人群的外科疾病,其骨折移位难以获得满意的复位和稳定,需较长时间卧床,加上老龄患者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因此,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科学合理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47例,经我科医务人员积极科学护理,所有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康复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7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47例,其中男20例,女27例;年龄55岁~85岁,平均年龄68岁,女性多于男性。住院时间为5天~30天。按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一定程度上可推断预后):GardenⅠ型(不完全骨折)15例;GardenⅡ型(完全骨折,但无移位)10例;Garden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14例;Garden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8例。其中2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内科系统疾病,占53%。经手术治疗及围术期护理,本组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 护理方法和措施

2.1 入院指导

由于绝大多数病人对股骨颈骨折这种疾病特点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入院时,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的交代病情并讨论制定治疗方案。认真解答病人及其家属的疑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在病人和家属积极配合参与下完成疾病的治疗。

2.2 术前护理

2.2.1 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通常由于跌倒或者外伤而导致股骨颈骨折,突然而来的疾病常导致老年患者心理的波动。有的患者担心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而产生焦虑、恐惧、无助的想法。护理人员应和病人及其家属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了解病人的想法,把握病人的性格特点,并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治疗的目的和治疗方案,以达到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

2.2.2 饮食护理

老年病人多合并骨质疏松及其他系统疾病,在饮食方面应做到个体化合理饮食。总体来说,骨折是一种创伤性疾病,所以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含钙量高的饮食。但合并不同系统疾病时应注意区别对待,如高血压患者给予盐量饮食,冠心病患者低脂、低胆固醇饮食,糖尿病患者根据生理需要确定饮食总热量并定时定量,以便控制血糖促进术后伤口愈合。

2.2.3 牵引护理

首先定期测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在大方向上了解患者病情。患者卧厚垫硬板床,患肢于中立位或稍外展持续牵引。根据病情采用骨牵引或者踝套牵引。若采用骨牵引,需术前牵引3-7天,注意针道护理,预防感染。每天用碘伏对针眼消毒1次并用无菌纱布覆盖,牵引针两端用带盖的安瓿保护,防止被服牵挂引起疼痛和不适。如牵引针滑动而不对称,碘伏消毒后调整。如采用踝套牵引,注意踝套松紧适中,密切观察牵引部位皮肤和患肢末端血循环情况,发现皮肤出现红肿、水泡,远端血循环差,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2.2.4 术前适应性训练

术前有针对的适应性训练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愈合及功能恢复,也为适应术后较长恢复期日常生活打下基础。行上肢锻炼以维持现有基本生理条件并有利于以后扶拐行走。指导患者扩胸运动,吹气球,鼓励深呼吸、咳嗽,教会患者家属拍背祛痰方法,以增加肺活量防止肺部感染。术后患者要较长时间卧床,指导患者在卧姿下排便,避免尿潴留造成尿路感染或者便秘。经指导所有患者均能习惯这种排便方式。

2.2.5 术前准备

遵医嘱完善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等,常规青霉素皮试,并提前做好术区皮肤准备。术前8小时禁饮食,4小时禁水,如有必要术前留置尿管。

2.3 术后护理

2.3.1术后

术后2-3人将病人平移至病床,注意将患者髋部和患肢一同水平搬运。病床上病人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避免水肿[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禁止抬高头部,术后48小时可采用半卧位或者侧卧位。

2.3.2 生命征监护

术后心电监护24-48小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注意患者神志、精神、大小便等。如有异常,及时汇报。

2.3.3 并发症预防

做好患者术后护理工作,可避免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①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术后滴注抗生素,密切观察手术切口出血量、引流量及周围皮肤情况,如伤口出血量较大,引流量较多或者引流物颜色异常,周围皮肤红肿、伤口脓性分泌物或者切口长期不愈,或者体温升高,则应及时汇报医生做相应处理。本组病人伤口均为一期愈合。②褥疮:老年人皮肤松弛,卧床时间长,翻身困难,因此,褥疮是股骨颈骨折的常见重并发症之一。给予睡气垫床,注意保持床铺的舒适、平整、清洁和干燥,避免长时间保持相同卧床姿势,每两小时帮助患者变化卧姿一次。在容易受压的部位,可垫用较软棉垫或者折叠的毛巾。着重观察骶尾部及足跟部,如发现皮肤发红,及时用酒精搓揉,促进血液循环并减少局部长期受压。定期帮助病人按摩受压部位。③肺部感染:股骨颈骨折患者卧床时间较长,痰液不易排出,加上术后患者体质减弱因此容易发生肺部感染。除术后使用抗生素外,应鼓励患者深呼吸,主动咳嗽、咳痰,并定时帮助病人拍背排痰。有必要也可进行雾化治疗,稀释痰液,方便排痰。④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值得医护人员高度重视的并发症之一。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由于创伤、应急加上基础疾病很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应做到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该类疾病的高危人群,应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鼓励患者下肢各关节屈伸运动,或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定期帮助患者向心性挤压、按摩下肢,以增加下肢肌肉力量及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有效防止血栓形成[2]。

2.4 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

本组患者术后24小时开始行股四头肌、腓肠肌等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运动及下肢各小关节的屈伸运动。术后两天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长期卧床的不适感,亦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术后3-5天,经医生查房,可协助患者在床边站立。站立时,患肢向前伸直,用健肢着地,双手用力撑住拐杖挺髋站起[3]。嘱患者3 个月内平卧,双大腿间安放软枕,可侧卧但避免交叉盘腿, 勿卧于手术侧,挤压手术部位,勿坐低沙发、矮凳子,坐椅子时不能将身体前倾,勿作弯腰下蹲动作。6 个月内避免内收内旋髋关节。出院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及时复查,弃拐行走时间根据复查情况决定。出院后避免再次外伤,如伤口有红、肿、热、痛,旋转髋部时疼痛加重等必须及时回院复查。

3 结果

经我科护理人员护理,本组4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稳度过围手术期,3例发生肺部感染,及时发现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4 小结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常同时伴有其他系统基础疾病,身体素质较差,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通过入院前全面到位的解释病情,围手术期的科学合理护理已经详细有效的出院指导,在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协助下,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篇(5)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84岁,诊断:右股骨颈闭合性骨折。患者于2006年3月22日晚7时跌伤髂部,伤口肿痛剧烈,不能活动,急诊来我院。经x线片提示:右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疼痛剧烈,家属强烈要求急诊手术。经查,患者无手术禁忌,遂在持硬麻下行股骨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疼痛明显,血压持续升高。经治疗,血压控制。1周后患者心情烦躁,情绪波动较大,血压再次升高,并伴有头晕、耳鸣等症状。经用药及有效的护理,血压下降,症状缓解。3周后患者经复查x线片骨折对位好,生命体征平稳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正确估计病情,严防合并症的发生  此例患者因病情估计不够,以致术后血压升高。(1)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之所以骨折,除局部因素外,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骨折只是外在表现,所以术前要对病人健康有准确的评估,监测血压、血糖、心、肺、肝、肾功能。在选择手术最佳时期的同时,控制合并症。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适时调整降糖药用量;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合理应用降压药,减少外界刺激,避免情绪激动等。(2)协助医生做好术前检查,为正确评估提供可靠依据,警惕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并及早处理。

2.2  准确评估患者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老年人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等心理,表现为抑郁或烦躁。wwW.133229.CoM对于这些反应护士应有足够的把握应对。术前、术后分别进行有效的护理。术前,主动亲近病人,尊重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解除对手术的畏惧、焦虑心理,并请曾在本院成功治疗过的患者现身说教,以消除顾虑,增强信心,同时讲清手术方式、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的应对、整个病程的时间、对术后卧床期间的不方便的问题,予以充分的照顾,提供必要的支持,并丰富其精神生活,提供电视、书报等,使患者不觉枯燥,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术后疼痛的观察及处理  此例患者对其术后疼痛的预见性不足。术后24h,患者疼痛剧烈,老年人对疼痛耐受性差,术前应讲清,并与麻醉师一起征求患者的意见,使用麻醉泵,或及时用止痛药,防止合并症的加重,如血压升高、心慌等。术后3天仍疼痛者,注意调节患者,保持正确、舒适的。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避免肢体膨胀而引起的疼痛。另外,结合体温的变化,注意伤口有无感染情况,在早期行功能锻炼前,使用止痛药,以减轻活动引起的疼痛,通过以上措施,减轻疼痛,从而避免诱发血压升高。

2.4  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对有高血压的患者尤其提高警惕。

篇(6)

一、总目标

通过四周骨科病房实习,掌握骨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骨科系统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评估诊断、处理原则及相应的术前术后护理,了解各种常见医疗仪器的使用、掌握护理病历的书写、掌握骨科常见病种的健康宣教知识。能与病人良好沟通、做好心理护理。能用护理程序方法对骨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1、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事业,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具有不怕苦、不怕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能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操作前向病人进行耐心的解释,操作时动作轻柔,态度和蔼。耐心倾听病人的评说和询问。针对不同的病人和病情进行心理护理。严谨求实,奋发进取,虚心向指导老师学习,师生之间互相关心、尊重。

2、知识目标

(1).掌握骨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术: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原则、注射原则、常规标本收集原则,口腔护理、雾化吸入、创口引流管、轴线翻身、吸氧,静脉输液及留置针护理、留置导尿管护理、测量生命体征、输血、灌肠、叩肺,有机会时掌握VSD护理技术。

了解骨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以及熟悉相应的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骨科新进展,断肢再植病人的护理。)

(3)了解各种常见医疗仪器的使用(骨折治疗仪、心电监护仪、微泵、脉氧仪)。

(4)熟悉各班职责。

(5)熟悉骨科各种常见石膏绷带术、牵引术、小夹板术的配合与护理。

(6)熟悉骨科常见病的看康复护理。

(7)掌握病历书写,每月完成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

(8)参与护士长或带教老师组织的小讲课,病历讨论及教学查房。

(9)参与病区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

3、分层次培养人才

中专生以加强三基训练和专科护理为主,在整体护理方面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为主;大专生除了做好三基训练外,以拓宽知识面,增强动手能力培养为主,在整体护理方面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和对病人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为主。本科生除了做好三基训练外,重点抓好整体护理的实习,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教学、管理能力和科研意识的培养。护生在科室实习时,每周要接受1次单项技能和理论考试,出科时要进行专科综合理论知识和技能考试。带教目标如下:

3.1中专生带教目标:(1)掌握各种铺床法、出入院护理、晨、晚间护理的要求及分级护理的内容。熟悉病区饮食管理,掌握中医饮食宜忌,重病人鼻饲法。掌握T、P、R、BP测量与记录。基本掌握中医对舌苔、脉象与疾病观察以及医嘱处理。(2)掌握口服给药法以及药物的保管、领取、配药、发药要求与注意事项。掌握各种注射、六项无菌技术、灌肠、氧气吸入、吸痰等操作。冷热敷的应用与禁忌证及注意点。了解掌握各种标本收集法。(3)掌握手术病人术前准备如皮肤准备和药物过敏试验,术后护理包括伤口外敷料的观察和护理、各种引流管的处理和观察,掌握术后病人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等方法,学会观察术后病人各种不适,能及时发现各种术后并发症。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掌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观测项目,学会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护理、配合抢救和及时记录。(4)掌握专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常规,如小夹板外固定或石膏外固定,患肢血运的观察,骨牵引、截瘫病人的临床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包括骨科备皮、无菌导尿、骨牵引针处点酒精、对长期卧床病人进行正确的翻身、骨折病人的搬运、正确的牵引力线、牵引重量,能对骨折病人、截瘫、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功能锻炼。基本掌握输液泵、静脉留置针及镇痛泵的使用方法。(5)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护理诊断,为病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目标,实施整体护理。

3.2大专生带教目标:(1)掌握上述护理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学习护理文件的书写。(3)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为主。

3.3本科生带教目标除掌握上述护理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1)应用护理程序对专科常见病进行整体护理,学习沟通技巧。参加护理查房,提出护理措施。(2)对所管床位,每周参加主治医师查房1次,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配合医师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学习护理文件的书写。(3)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组织一次全院性护理查房。

二、计划

1、排班:实习生入科第一天介绍,护士长排班指定带教老师,跟二周责任班和二周其他班,如治疗班、护理班、主班、前夜、后夜班。实习生各个班次的职责参照带教老师各班次的职责完成本班工作。

(1)责任班职责重

点完成应用护理程序对所管病人进行全面的整体护理,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心里护理、病情观察(包括并发症)、功能锻炼、护理记录的书写等,完成各项治疗及出入院、手术病人的护理。掌握常见疾病的急救及处理、各种麻醉后护理及危重病人的管理。

连班职责重点完成配液体、做皮试、查对医嘱工作。

(3)办公班职责重点完成正确处理医嘱、摆放第二天的静脉输液、接待新病人。

(4)辅助班职责重点完成铺麻醉床、测绘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护送手术病人。

(5)前夜班职责重点完成交接班、急诊病人的护理、核对·液体、抽血标本的准备、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6)后夜班职责重点完成静脉抽血、晨会交班术前准备、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2、小讲课结合临床病例每周一次。

(1)一般内容:第一周至第三周,骨科一般知识及断肢再植护理;牵引病人及石膏固定病人护理;脊柱骨折病人的护理。

篇(7)

护理工作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部分,只是社会的偏见、大众的误解认为护理工作只是打针、换药、测体温、量血压等等,看病求医主要是找好医生就够了,其实不是如此,我从事临床二十多年来,真正领悟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含义,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诊疗没有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患者的病情转归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二十多年临床护理工作让我积累不少临床护理知识和经验,尤其是骨科患者的护理,在基层卫生院每天接诊数名创伤患者,而创伤中最常见的是骨折,现就骨折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及康复功能锻炼的点滴体会和经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骨折是由于暴力、创伤、骨骼疾病等造成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其临床表现局部症状为疼痛、局部肿胀、淤斑或出血、压痛及活动受限,骨折专有体征为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除此之外骨折引起的大出血和疼痛可致休克、发热等全身表现。

1.1 病例资料 观察126例骨折患者,其中住院患者有98例,门诊患者28例,年龄3-76岁,上肢骨折57例,下肢骨折62例,骨盆骨折7例。

1.2 治疗措施 骨折引起大出血出现休克,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首先抢救生命,止血,抗休克,给氧,合并颅脑损伤者保持气道通畅,降颅压处理,等病情稳定后妥善复位固定骨折,避免血管、神经损伤,术后结合理疗、抗感染、中药调理、功能锻炼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护理问题

骨折病人专科手术治疗一般是小夹板、石膏外固定,牵引,内固定,限制了躯体活动。因此术前详细了解受伤的原因、部位、时间及伤后病人功能障碍、伤情发展情况、急救处理经过等,评估有无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和五大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疼痛)是否正常、骨折局部的表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向病人讲解手术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 ,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和各项检查。术后评估复位固定方式是否维持于有效状态,列出护理问题,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1护理诊断及相关问题

2.1.1 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与骨创伤、固定不当有关

2.1.2 疼痛:与骨折、软组织挫伤、肌痉挛和水肿有关

2.1.3 有感染的危险:与开放性骨折有关

2.1.4 潜在的并发症:肌萎缩、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

3 骨折术后措施

3.1 促进神经循环功能恢复 根据骨折的部位、程度、治疗方式和有无合并其他损伤等采取合适的,患肢肿胀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和减轻水肿,患者肢制动后,固定关节及肢体于功能位,如股骨转子骨折牵引时,患肢需取外展内旋位,踝部保持于功能位,避免受压,造成足下垂畸形。若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时,则避免患肢抬高影响局部血供。加强观察意识、瞳孔、脉搏、呼吸、尿量变化,患肢远端动脉搏动、皮温和颜色,有无肿胀和感觉运动障碍。

3.2 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

3.2.1 疼痛的观察:疼痛患者可有痛苦面容,脸色苍白,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呼吸浅快等体征。麻醉患者在术后2~6h疼痛最剧烈,而神经阻滞麻醉在术后6~12h最明显,24~72h逐渐减轻,如继续加剧,则必须考虑伤口内有缝合不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此外不同年龄、社会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对疼痛刺激的耐受性有明显的差异,护士应根据不同的个体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

3.2.2 缓解疼痛的非药物治疗:护士关心、安慰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相信患者的主诉,告知家属陪伴并关心、爱护、鼓励患者,理解并配合工作,同类患者互相交流感受,共同的经历让患者有安慰感,增强毅力和自信;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会使患者的心情愉快,消除紧张心理。转移注意力,听音乐、想象、回忆开心的往事等;放松情绪,缓解疼痛。正确的和制动,局部冷敷等方法减轻局部水肿引起的疼痛,热疗和理疗可减轻肌痉挛引起的疼痛,早期功能锻炼也是有效缓解疼痛的措施。

3.2.3 疼痛的药物治疗 镇痛药物的使用对于患者的疼痛是最直接、有效的控制手段,护理人员遵医嘱使用镇痛和镇静药物,必要时可使用镇痛泵,并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3.3 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3.3.1 骨科手术多为外伤急诊手术,一般为开放性伤口,污染较严重,极易发生感染。护士应密切监测病人的体温和脉博,体温和脉搏明显增高时,常提示有感染存在,若骨折处疼痛减轻后又出现搏动性疼痛或进行性加重,皮肤红、肿、热,应警惕感染的发生,观察切口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出现切口感染症状或异常情况应尽早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护士给患者翻身、叩背及更换敷料时.应注意固定好引流管,尽量保持肢体于切口处较低的可利于引流,保持敷料干燥,严格无菌操作,杜绝院内感染。

3.3.2 合理选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如发生严重感染,应联合应用抗生素 ,避免引起化脓性骨髓炎。

3.4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压疮的护理

骨折病人因长期卧床或肢体制动,局部肿胀和疼痛,活动减少,血流缓慢,止血剂和脱水剂的应用,使血液呈高凝状态,静脉输液导致静脉损伤,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促发因素。

3.4.1 骨折患者一旦发生了深静脉血栓,心理压力大,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关心、体贴,同情患者,动作要轻、稳、准、快,以增加患者的信任度,说话语气要温和,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尊重患者,多与患者交流,提供一些相关必要的信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7―14天,抬高患肢20―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严禁按摩避免血栓脱落。遵医嘱正确使用溶栓和抗凝药物。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注意出血倾向。急性期血栓较疏松,容易脱落,在溶栓治疗时,应警惕胸痛、咯血、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一旦发生立即报告医师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4.2 做好基础护理,避免压疮的发生: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尿液、汗液浸湿后应及时更换,皮肤清洗后应蘸干水渍,必要时用爽身粉,搬动病人时避免推、拖动作减少摩擦。

3.5 早期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重要阶段,护士指导患者遵循动静结合、主动与被动结合及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 小结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是我们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主要课题,通过对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的体会,认识到骨折患者除了医师的诊疗外,更离不开护士的术后护理,良好的康复护理关系到手术治疗的成功。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掌握丰富的骨科理论基础和熟炼的骨折护理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展骨折知识领域,以适应骨科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周兰妹,李树贞,姜安丽,住院骨折患者流行病学研究对健康教育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0,36-13

[3] 黄津芳,刘适莹 ,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