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儿童文学的价值

儿童文学的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2 17:03: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儿童文学的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儿童文学的价值

篇(1)

[摘 要]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适合儿童赏析的作品。通过孩子们解读文学作品,感悟到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对社会有一个积极的认知态度,会让孩子有一颗同情弱者的同情心,有一颗善良之心,更能准确使孩子们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感,会有一个积极的社会心态。另一面良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会在培养儿童文学兴趣方面、语言发展方面,想象力和创造里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孩子们再童话中感受哲理,在童诗中感受其内涵,感受其意境,带给孩子一种美。

[关键词] 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作品 ;社会情感 ; 作品内涵;教育价值

在现在这个日益发展的社会,人们有了更多娱乐场所和项目,比如,电脑网络的开展,给我们的青少年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心灵的浮躁,沉迷于网络的游戏中这些让孩子走上了犯罪之路。所以我们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懂得为人处事,一个有着善、美、爱的心灵空间。所以我们就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幼儿时期就接受这种文学的熏陶,为此我们开展了幼儿园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

一、好的儿童文学作品陶冶孩子们的性情、促使孩子对社会有一个积极的认识

在幼儿时期的阅读及欣赏的过程当中,这些小读者会根据作品的内容获得某种认知,进而会在认知的基础上引起情感、情绪的变化。在孩子阅读的过程当中,孩子不知不觉中就会性格得到陶冶,在他们小小的意识里就会形成一定的规范意识。比如《花格子大象》这个系列故事中,孩子就被刚刚展现的花格子的大象所吸引,也感受到了花格子大象艾玛和韦伯之间的幽默的对话。

二、儿童文学作品对孩子的文学兴趣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幼儿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好奇心与兴趣诱发的。只要是适合幼儿的文学作品,他们肯定会兴趣盎然、聚精会神地去欣赏,从而使其形象思维与创造性联想得到充分的调动。儿童文学作品有生动的形象、曲折的情节、不断变化的故事背景,是儿童最喜欢又百听(看)不厌的东西。尤其是作品的情节性,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时空的转换,场景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动感和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儿童文学作品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很多的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通俗易懂的,并且语言是轻松活泼的,甚至有的是朗朗上口的,并富有幽默感,例如在

当我们把一个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呈现给孩子们的时候,我们要在一定的阅读方法上让孩子们更多的理解,阅读到精彩的地方停下来,和孩子们讨论比如: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是xx你会怎么做、如果我们表演这个故事,你想扮演谁,为什么想扮演她。。。。。。等。这些提问会让孩子们自由的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不但能够把故事中的精华之处理解了,而且能够让孩子的语言表达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四、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扩展儿童的想象力

像童话这种儿童作品形式,通过夸张,象征,对比等来反应不同的人物性格,这些小的主人公,往往在孩子们解读故事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进入到情景,进入角色。把自己的喜好表现在某个角色上。当我们在给小朋友讲述《小羊和狼》的童话时,很小的孩子也能理解故事的道理。在他们那个小世界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等。存在着一定的是非观念了。强烈的爱曾情感就表现出来了。

五、从童话作品中感受情绪、情感,感悟哲理

(一)什么是童话作品

在儿童文学里,童话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童话和孩子们的童心离的最近。一般都将童话定义为一种奇特的,美妙的,虚幻的虚构故事,它将本来真实的事物幻想为美丽的超现实的境界,这样就会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愉悦,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因此富于这样思想内涵的作品我们都统称之为童话作品。

(二)童话能够将孩子们的情绪、情感释放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童年时期的孩子有好奇心,有创造性,乐观好动、喜悦、富于同情心,诚实和信任并存并善于模仿等。孩子能够从这些童话中把自己的同情心释放出来。我在给孩子们讲述《大树和小鸟》的时候,孩子会为小鸟即将找到大树而高兴,也会为小鸟寻找大树一次次的失败而难过,悲伤。当故事结束了,安静的活动室传来孩子们抽泣的哭声。由此可见这个故事真正的感染了孩子。把他们自己的情绪释放了出来。

六、从儿歌、诗歌中感受其爱与美的内涵

诗歌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当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幼儿园的孩子们当中,诗歌也是开启他们语言发展的一扇门,也是认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在儿童时期朗读儿歌,诗歌也是孩子们最好的语言游戏,因为这些儿歌、诗歌都是郎朗上口,大部分都是押韵的。比如我们常见的: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

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的快,

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

后面跟着一个沙和尚

沙和尚,跳着箩

后面跟着个老妖婆

。。。。。。。

当孩子熟悉这些儿歌、诗歌之后,在自由的时间里,他们三五一群,就会不自觉的念读出这些东西。这就是他们早期接触到的最精炼的语言艺术。也是他们提高语言素养和文艺欣赏能力的先前的基础体现。这些美好的东西会深刻的记在脑海里,也许再10年20年之后他们都有印象。

七、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文学熏陶的重要性

有助于潜意识的积淀。开展日常生活中的文学活动,是幼儿经常处在有意无意的与作品的相互作用中,比如在墙饰布置中有故事和儿歌,在听觉背景中出现故事或诗歌,虽不是主要给予孩子强迫记忆的,但是却是无意识的渗进了孩子的大脑中。

对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当我们在引领小班的孩子走平横木的时候,老师边领着小朋友走的时候,边说“小朋友,排排号,你不吵,我不闹,一个一个过小桥”。在给小朋友说的时候,这些儿歌可以放松孩子的心情,有效的调节孩子的行为。

对组织活动学过的文学作品要进行巩固,重复解读。这样加深孩子们的感受,理解、记忆、有助于积累文学经验。在复述,朗读、表演中培养孩子的操作能力,表现能力、交往能力、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提高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贺海燕的《探索儿童文学对提升幼儿社会性情感价值的研究》

[2]姚国琴的《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3]金波《追寻小精灵——金波儿童文学评论集》,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出版

篇(2)

【摘 要】儿童文学是一种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他们的整体状况算创作的一种文学,这类型文学在儿童的心理健康引导和审美需求培养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由于这类型的文学能够从儿童的需求角度出发进行创作,因此能够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在小学的语文教育当中,儿童文学的出现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并且积极地发挥了教育的功能和育人的功能,引导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儿童文学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具有价值性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地位;作用

小学语文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育内容,儿童文学是从学生的需求情况和实际情况早都出发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将其融入小学语文的教育当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小学的语文教育当中,儿童文学可以发挥自身在德育审美方面的价值,并且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儿童文学的概述

儿童文学是为少年儿童所创作的一类文学作品,这类型的文学作品从少年儿童的角度出发进行整体的构思和设计,因此无论是语言还是整体的风格都更加符合儿童的习惯。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也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但是总的来说,在语言上他是通俗易懂的,在题材上它也是丰富多样的。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1.德育价值

对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它通过内容的传递可以更好地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当中,《雪孩子》就很好地向少年儿童传递了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它在吸引儿童对内容进行阅读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它们想象力的提高。在儿童文学当中,很多作品都会通过真实的描写对儿童的童话世界进行在线,这样的一个的过程会把一些道德教育融入其中,从而让儿童在进行作品阅读和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2.审美价值

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说,它一般都具有比较强的美感,让儿童产生审美的价值,并且引导他们进入到内容的学习当中。通过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对学生的情操以及它们审美的能力进行创造。《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外表丑陋的小鸭子,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自己美好梦想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丑小鸭它飞出了养鸭场,到湖面上去,才接触到了自己的美丽,最终改变了自己。对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它会被美好的事物进行展示,因此它本身就变成美好的感情和想象。

3.满足需求

在我国,儿童文学最早是在期间出现的,在那个时期所出现的文学作品更有比较强的政治味道。从当时的情况来说,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创造,可以引导儿童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从而在救亡图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儿童文学作品说塑造的情感价值观有了变化,但是不管在任何时期,它的出现都是为了满足儿童健康成长的需求,也满足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学习的启蒙教育,才让它在创作上会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因此所创造出来的作品能够满足学生成长和自己情感成长的需求。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1.儿童文学中所包含的情感价值和小学语文教育目的一致

儿童文学作品是为了儿童所创作的,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思想都和儿童本身的想法比较贴近,更好地帮助儿童对这些作品进行理解。在小学的语文课本当中,不管是童话故事还是寓言故事,亦或者是一些诗歌里面的题材和内容都是符合儿童的审美观的。因此,在教育的题材上,不管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还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那种,它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里面所涉及到情感价值培养利益和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小学是儿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教育当中,儿童文学的出现可以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当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共同完成了儿童情感价值的培养目的,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从当前存在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里面的内容都是带有一定的参与性的,这些教育性内容的存在体现出来的就是和小学语文教育一致的目的。

2.儿童文学作品与小学语文教育同样具有文学教育的地位

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来说,首先,它本身就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对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功能,具体的教育内容会随着作品中的内容来进行确定。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它的存在也是具有文学教育的地位的,它可以在传统的教育中发挥作用。同样的小学语文教育本身就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儿童情感价值观以及他们的理解阅读能力上的培养,对于文字和美的欣赏能力上的培养是较为突出的。文学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繁荣和文学教育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儿童文学来说,它的繁荣和发展也是儿童健康成长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她和小学生一起组成了文学教育的重要功能,并且在儿童的健康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改的发展,在小学的语文教育当中,越来越注重儿童文学作品在其中的融入,很多教师也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当中选择一些有效的儿童文学作品加入到教育当中。这样的一种措施,也是教学改革中的必要过程,体现出来的是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促进作用。在文学教育方面,儿童文学作品是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已。小学语文教育是他的重要基础框架。二者的结合是文学教育的发展,也是文学教育的必然。从某一个角度上来说,它和儿童文学作品有着同样的文学教育地位,在不同的时代,会随着时代的需求和变化产生教育的功能和价值,都能够立足儿童的心理接受程度,在儿童理解的范围之内,尽量的对它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美学价值观形成进行培养,更好地引导儿童的健康成L。

3.儿童文学作品丰富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有教材中的固定内容,同样也有一些课外的补充内容。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是内容上的一个补充,它会以一种更加贴近儿童能够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的形式来对了小学语文教育进行辅助,使得小学语文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产生教育的作用,从而使得小学语文教育开展更加顺畅,教育效果更加突出。对小学生来说,只有生动有趣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儿童文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小学语文教育内容中知识不够生动有趣的问题。

四、结语

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是一种补充,也是一种途径,二者有着更多的相似性和教育上的一致性。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中有着受欢迎的程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下语文教育会产生促进的功能和补充的作用,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儿童文学作品必须要和小学语文教育寻找到契合点和平衡点,各自发挥优势,利用儿童文学作品丰富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借助小学语文教育的平台促进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其中的思想内涵能够在儿童当中进行传播,切实地在少年儿童的教育当中发挥着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学颖.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浅析[J].未来英才, 2016(10):58-58

篇(3)

儿童文学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

(一)儿童文学阅读促进儿童母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从儿童母语习得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的言语材料是儿童获得言语动力的一个重要来源。相较于其他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更贴近儿童的心理,表现儿童真实的情感,并且往往通过儿童形象来表现生活,因此很容易让儿童受到感染、受到影响,他们也更容易从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过程中进行学习。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上就是儿童母语教育,儿童的母语能力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实践需要环境,儿童文学阅读正提供了这样一种优化的语言习得环境。儿童文学的语言具有形象性和个性化特征,它直接给儿童提供了成为书面语言学习的“范本”,提供情境化语言,有利于儿童语言获得,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母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儿童文学审美功能提供阅读乐趣,促进儿童阅读

儿童文学进入小学语文教学,一般是作为阅读材料使用。显然,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要作用是文学教育、审美教育,但若在教学中不注重其文体特点,很难发挥这类课文的文学审美价值。因此,首先要明确儿童文学是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审美价值是其本体价值”,[1]是为了满足儿童的审美需要而存在的,而“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类与世界(社会与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情感的关系状态。”[3]儿童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无功利性、形象、情感是直接的,功利、理性和认识是间接的,往往借助形象塑造和情感渗透,将思想蕴藏其中,把知识穿插其里。其审美功能的无功利性能让儿童乐于接受儿童文学,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其次要明确的是小学语文课文承担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职责。虽说编入教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会被强调其知识性、教育性,而淡化其趣味性和文学性。但我们不应以强大的功利性掩盖其审美特性,失去其文学本性,使这些儿童文学文本的本体价值蒙受损失,也使儿童丧失阅读兴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想办法缓和教育性和文学性这对矛盾,在阅读选文及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采用儿童视角,尊重儿童心理,重视儿童的审美情感表达。

情趣是儿童文学审美功能的核心。“儿童文学相对于来说,总是洋溢着更为浓郁的谐趣和欢愉之美。”[4]这便构成了儿童文学“欢愉美”的审美特质。人们都说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快乐的文学自然能提供阅读的快乐。儿童文学具有娱乐性的审美特质能迎合儿童爱玩的天性,他们在阅读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时,常常带着游戏的心态,追求快乐的体验。他们凭借直觉就能获得审美感性形态,在文学欣赏中会情不自禁地入情入境,与角色同悲同喜,享受真切的情感体验,领悟其中的审美意蕴。而审美愉悦的获得,则会激发起儿童下一次主动接触文学作品的阅读期待心理。“文学作品若不能娱儿童之耳目,悦儿童之性情,儿童就不可能主动去阅读。即使读了,也难以产生对文学的热爱,难以从中最大限度地受益。”[1]所以说,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提供了阅读乐趣,从而促进儿童阅读。

儿童文学理念: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

儿童文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综观中外的儿童观,都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被“遮蔽“的儿童—被“发现”的儿童—被“尊重”的儿童。儿童文学史,也就相应有了一个由“教育论”到“童心论”的转变过程,即儿童文学由早期的道德训诫工具逐步转向后期的尊重儿童的独特文化。通过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及教学,接触儿童文学理念的转变,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从这些转变中重新考虑自己的学生观,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进行。

(一)在阅读活动中尊重儿童的阅读心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

所谓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4]儿童文学和相区别的最重要标志:是否具有儿童情趣。可以说,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生命。儿童审美的非功利性原则,使得他们在自然的状态下,更愿意亲近的是“有趣”的文学作品,而非成人认为“有用”的书籍。就算是某些冠以“儿童文学”之名的作品,因其童真童趣的缺失或教化痕迹过重,依然无法进入儿童的阅读视野。而有些并非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作品却历来深受儿童喜爱,如《西游记》等,因为这类作品的审美情趣与儿童的审美需求相“暗合”。这一事实可以看出,儿童有他自己的阅读兴奋点和审美标准。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情感体验方式。因此,语文教育要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在阅读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儿童的阅读需求,保持阅读过程的新鲜感和完整性,避免课堂教学过分干扰学生的欣赏乐趣。尊重儿童富有童心童趣视角的独特见解,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强加在儿童身上。特别在应试教育越演越烈的今天,因为教育的功利性,使得部分教师缺乏对儿童心理、情感的了解和尊重,而漠视儿童心灵成长的母语教育一定是不成功的、不完善的。另外有的教师在教学时,不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喜欢努力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灌输给儿童,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儿童的参与。其实,这既违背了语文教育的特点,也违背了儿童阅读的特点,造成儿童与课程的割裂。当然,尊重之时,要巧妙引导。张天翼借《宝葫芦的秘密》告诉儿童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但孩子们读完后却写信告诉张爷爷:“我爱宝葫芦!”因为形象大于思想,所以“教育”之前应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形象,不能把文本的教育意义和形象剥离开来。阅读活动中,在学生自由讨论后老师可以强调某一种价值判断,但应避免主题先行、主题归一。强调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文学理念,影响着教师的课程观,要求教学内容不仅要逻辑化,还要心理化,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学科的逻辑,还要考虑学习者的心理逻辑。”[1]只有充分尊重儿童的阅读心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才能调动起他们的阅读期待,才能提高儿童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将阅读视为生活习惯,也才能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成为伴随儿童愉快成长的良伴,从“悦读”走向最终的“阅读”。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重视人文精神培养

在语文教育的框架下,把儿童文学作为文学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缺陷。“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知识和能力,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在唯理性的道路上前行,只关心求真、求是,不关心求善和求美。学生原本丰富的情感世界在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面前被忽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对美的敏感和对情感交流的需求很难再课程中找到对应物,而这些缺陷都可以通过儿童文学得以弥补。”[1]可以说,文学教育是儿童文学进入语文课程的基本方式,其目的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就需要发挥儿童文学的人文功能,通过审美的途径来达成,而不能依靠道德教化和思想提纯。长期以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直觉感知和体验,很难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重理性重知识的教育传统,忽视儿童心灵和情感的发展,而心灵和情感的发展是知识所无法替代的。促成心灵与情感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文学艺术。阅读儿童文学可以帮助儿童体验和习得情感,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使儿童得到一种情感交流基础上的心理释放,纾解现代社会容易产生的紧张、焦虑、不安等情感负荷,获得精神成长必要的营养。儿童文学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而久远的。因此,在儿童文学的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肯定儿童的情感体验。因为儿童文学是富于感性化表现的文学,它与儿童感性化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以教师要帮助儿童“打开”心灵,在感受和感悟中丰富情感,尊重儿童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奠定人性的基础。

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个体对于美的感受能力。新的课改就是要重新唤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把儿童文学文本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还给儿童。儿童文学中最美的就是儿童情趣,儿童情趣能引起儿童的各种不同情感体验。这就决定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进儿童文学视角,重点从情趣入手,帮助儿童感受情趣,品读出童真童趣来,而不是让儿童文学文本承载过多的教化作用,甚至把成人的想法、误读拿去影响学生的阅读。如包蕾的童话《猪八戒吃西瓜》,其中猪八戒每贪吃一块西瓜都有一次精彩的心理活动。当他捧起最后一块西瓜时自言自语道:“师父,师父,不是老猪不留给你吃。一则老猪实在渴,二则一块西瓜也交不了账,让老猪代你吃了吧。”[5]很明显,作者已经将猪八戒进行了儿童化处理,使之具备儿童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将猪八戒明白事理但又管不住自己的儿童稚拙心理,充满情趣地揭示出来,使得这篇童话具有了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自己置身于儿童之中,认真体察儿童的思想和情感,深入挖掘儿童文学阅读中的“趣”,让“趣”来打动孩子的心,让“趣”来唤起儿童心中的情感,引导学生发现“趣”并乐在其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和文本之间有着交流和互动,得到真善美的熏陶,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人文性。只有尊重儿童的经验世界,注重儿童的情感体验,重视儿童阅读情趣的培养,才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现实之痛与对策研究

重视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行动。但审视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太令人乐观。

(一)“读图时代”的困扰

电视、动漫、卡通正成为儿童闲暇时期的主要“阅读对象”,文学作品正被束之高阁,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呈降低趋势。网络文化、影视文化的发展,使儿童的业余生活通常被视听文化所占据,经常性的被动接受,妨碍了孩子们积极思维的发展。

(二)儿童课业负担沉重

直接的后果是儿童没有时间读课外书。虽说目前全国有100多个出版社设有儿童读物编辑室,每年出版1万多种儿童图书,但是儿童能尽情阅读的时间实在有限。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当教师和学生在应试的大棒下疲于奔命时,课外文学阅读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三)教师儿童文学素养亟需提升

篇(4)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精髓

在整个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无疑语文教材是最具有权威性的,教师的所有教学内容和计划都围绕着相关的教材进行,在教材的相关理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扩展和延伸,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理解和接收能力,完成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除了教师起到一定的作用之外,语文教材也是关键性因素。如果没有儿童文学,语文教材将是枯燥无味的,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儿童文学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最大的发挥,结合相关的题材,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也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中,整个大纲对编写类型的要求,均是儿童文学的常见文体,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融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语文教材收录的儿童文学作品题材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儿童诗、散文、小说等。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核心内容,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主要资源,构成了整个语文教学框架中的丰富内涵。

2儿童文学有助于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对于儿童的世界,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对于很多问题的理解都是片面不全的,儿童文学可以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思想更加趋于完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主要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传输,来使学生更好的认知世界,丰富自己的价值和知识体系,拓宽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在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感染和熏陶,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对内心世界起到一定的丰富作用。儿童文学本身是为了儿童的成长进行编写和设计的,能够与小学语文的教育目的有效结合,更好的推动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共同完善对学生的教育。

通过儿童文学中优美的文字描述,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儿童产生影响,通过其内涵的思想、情感以及语言,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触动作用。审美是一个人发展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儿童文学,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内心对美的追求,树立和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更多的是融合了一定的素质教育内容,儿童文学中的相关观点,以及故事的背景含义,会对学生的内心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为儿童文学,来完善相关的素质理念的传递,使学生具备更高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避免被社会生活中的不良信息所迷惑。

3儿童文学是引导儿童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

文学是广泛而且深层次的,其影响涉及到各个方面,对于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文学的指引。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刚刚接触知识的阶段,对于文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处于高峰阶段,此时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儿童文学的相关内容,能够有效的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奠定基础。儿童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于新鲜的事物往往充满一定的渴望,儿童文学能够充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整个世界,使其避免被周围狭小的空间所束缚。在众多的书籍中,排在前几位的为幽默故事、探险故事、卡通读物、侦探小说、寓言故事、侦探小说等。通过儿童文学,儿童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文字中挖掘有趣的事情。儿童文学中包含一定的情感基础和思想意识,学生在对文学进行理解和剖析时,潜意识里会对文学中的相关理念有一定的吸收,从而在内心有一个价值观的大致概念,明确是非正误,为以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是结合儿童相关特点的一种文学,能够充分与儿童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动态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相关理念,促进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观念。在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地位逐渐提高,推动了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为小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知识环境。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时,应充分认识到文通文学的价值,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参考文献

[1]刘海平.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考试周刊,2015.

[2]贾玉东.浅议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4.

[3]陈正芳.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

篇(5)

关键词:儿童文学;课程资源;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本身有其特有的课程性质和内容,儿童文学不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语文教材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儿童文学化”。但是,如果我们能把儿童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无疑会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一、将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重要的课程资源的依据

1.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

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儿童本位的立场,使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之间,有着各个层面的共同性。在目标、原则、理念、方法等方面,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之间存在着很多契合点。

2.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术

文学本质上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小学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口头和书面)。针对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即使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也应该注重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直接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活动,提高运用本民族语言的能力。儿童文学作品较之一般的语言材料,更形象、更生动,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主动性。要将小学语文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儿童文学资源。

3.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

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种族平等。儿童文学比其他种类的文学更适宜表现这些主题。在社会道德价值观上,儿童文学传达的也多是人类共同的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等。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整合儿童文学课程资源的措施

1.整合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资源

儿童文学的首要功能是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等只能从属其中。因此,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应是文学教育。其次,我们还需要了解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心理,包括儿童阅读文学的兴趣与爱好、动机与需要、能力与态度,将其作为儿童文学教学的思想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把思路打开一些,根据不同的儿童文学文体设计教学重点。例如,儿童诗重点是感受节奏感、音韵美、意象以及诗人的情感,童话重点是体会幻想的乐趣、故事的奇妙、童话人物的性格。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看电视》一课,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写的是一家人看电视时互相谦让的关爱之情。“亲情”的思想一般老师们都能抓住,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把握。但是,这篇课文如果只抓住“情”而不顾及“趣”,单纯从思想上“提拔”学生,则未免有些偏颇。本篇课文的“趣”首先表现在我们一家人对不同电视节目的态度上。爸爸、明明听不懂京剧,只好“打盹睡觉”,奶奶虽然看不懂足球,却“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课文中的“趣”还表现在音韵的和谐活泼上,因此,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音乐性和节奏感是必不可少的。课文中“趣”支撑起了“情”的流动,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完全可以再开放一些。

2.整合课外阅读中的儿童文学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由于编者意识、篇幅长短、学科要求等方面的限制,儿童文学作品还十分有限,更多优秀的儿童作品无法让学生在课内阅读。例如,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普遍较短,很难发展学生中长篇作品(如儿童小说)的阅读能力;教材的阅读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更多技巧性的阅读(如浏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体现。在培养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问题上,首先需要的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这些都需要在课外的儿童文学阅读中加以解决。这里以童话名著《巧克力工厂的秘密》(罗尔德・达尔著)为例,来说明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一般步骤。

(1)预备活动。预备活动一般是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书籍,并预先设计一些问题。如果有学生没有阅读完,可以让读完的学生介绍大意,激发其他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巧克力工厂的秘密》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不见得有答案):和查理一起进入巧克力工厂的小孩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巧克力工厂的温卡先生擅长发明,例如冬天吃的热淇淋、发光硬糖等,你能否再发明三种书上没有提到的糖果?奥柏伦柏人在每一个小孩出局时编了一首歌,你能否模仿着为最后留下来的查理编一首歌?为什么温卡先生认为小孩比大人更能管理好巧克力工厂?教学时可以把问题分别写在几张纸上,放在纸箱中,让学生分组轮流抽出问题,到组里讨论并解答。

(2)讨论活动。进行讨论时,不应局限于阅读理解的范围内,应该着重于学生的探究、合作与批判能力的养成上。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提问,并对故事或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然后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决定要讨论的主题。这时,教师会发现,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和老师关注的地方通常是不同的。例如,在指导阅读《巧克力工厂的秘密》时,教师会不自觉地将讨论的重点集中在“查理拾到50元,应不应该拿去买巧克力?”这一问题上,但学生有可能提出其他问题,如查理家为什么如此贫穷?温卡厂长挑选继承人的办法是否可靠?教师要珍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可将阅读空间延伸,讨论书中人物形象、情境的描法,或者想要学生发明各种糖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和其他学生交换看法,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这样的讨论自然需要师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需要教师不断调整阅读指导方法。

(3)延伸活动。讨论活动偏重于口语交际,延伸活动除了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借助手工、音乐等活动巩固阅读的乐趣,并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在讨论完《巧克力工厂的秘密》的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故事创作(写出查理管理巧克力工厂后的故事)、手工活动(根据作品画出人物形象,做出奇妙巧克力的模型)、戏剧活动(选择童话中的一个人物,设计好台词演一演)、影片欣赏(放映《巧克力工厂的秘密》的卡通片,讨论和书本有什么不同)。在延伸活动中完成各种作品,如绘画和作文等,都是教师观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对活动的参与程度的良好媒介。自然,在评价方式上,教师也要更多关注过程,使课外阅读的评价变得更加多元。

三、整合儿童文学资源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儿童能从阅读中获得极大的乐趣。纵观近几年来儿童文学的发展变革以及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语文教育中要理解儿童、尊重儿童

小学生作为儿童群体,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情感体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总能从容地把握儿童独特的精神世界,在作品中充分体现。例如,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和《小飞人卡尔松》,在出版之初曾在瑞典教育界引起一片哗然,认为这是作家在“教唆”儿童干坏事。但是,这两部作品由于展现了儿童“狂野的想象力”,因而受到儿童热烈的喜爱。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观经历了“被遮蔽的儿童―被发现的儿童―被尊重的儿童”阶段。我们语文教师也可以从这样的变化中重新考虑自己的学生观,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在习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表达出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和不同见解。

2.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人文教育功能

儿童文学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而久远的,如同法国文学史家波尔・阿扎尔所说:“儿童们阅读安徒生的美丽童话,并不只是度过愉快的时光,他们也从中自觉学习到做人的准则和作为人必须承担的重大责任”。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发挥儿童文学的人文性教育功能,不能靠道德教化和思想提纯,因为儿童文学是富有感性化表现的文学,它与儿童感性化的心理特点是相适应的。要发挥儿童文学的人文性教育功能,还需通过审美的途径来达成。因此,面对儿童文学类型的课文,我们老师要打开学生心灵,让其在感受和感悟中丰富情感,奠定美好人性的基础。

3.语文教育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阅读兴趣

儿童文学历史中有这样一种有趣现象:有些并非专门为学生写的作品却深受儿童喜爱,如《西游记》《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而大量专门为学生写的冠以“儿童文学”之名的作品,却无法进入儿童的阅读视野。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儿童有他自己的阅读兴奋点和审美标准。当然,语文教学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迁就学生的阅读要求,但给予充分的尊重还是必要的。

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化”的倾向变得越来越明显。从我国所通行的各类语文教材来看,儿童文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课文总数的80%。故此,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认识到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现如今,在许多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着较大的分量,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正是由于儿童文学的这一教育价值,导致其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的服务对象一致,都是为儿童服务,它们的价值取向也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儿童文学对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所以也就没有提升自己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2.儿童文学知识较为缺乏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上学期间,虽然也学习了一些关于儿童文学的相关课程,但是与他们所学习的古代文学相比,或者是与现代文学相比,儿童文学课程无疑更少,这就导致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对所学习的儿童文学有所遗忘[1]。而在执教之后,他们也没有利用业余的时间去充实自己,去进行培训学习。这样一来,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会较为缺乏。

3.儿童的本位意识较为淡薄

在农村小学中,教师与儿童在一起的时间较长,与他们的接触机会也更多,这就有助于教师对儿童进行仔细的观察,进而了解儿童的性格特点以及生活方式。这对于后期教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帮助。然而,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较差,所接受的先进教育思想也较少,许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模式化,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策略

1.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的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切实认识到儿童文学对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他们才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去提升自己,去阅读一些关于儿童文学的作品[2]。因此,在选拔语文教师时,就可以将儿童文学素养作为其中的考核项目,这就会让大多数的教师加强对儿童文学的学习。而对于已经选的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儿童文学的知识培训,如这样一来,就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儿童文学素养。

2.加强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量

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融入儿童之中,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教师就需要去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因为透过书籍,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愿望,了解儿童的内在想法。故此,教师要利用课外时间,不断去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在农村,许多语文教师都将自己的业余时间用到了自己的家庭之中,或者是用到了批改作业上,这样就不利于他们专业素质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认识到儿童文学对学生的重要性,要多利用课外时间去提升自己。

3.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

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相比,农村教育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在教育方面更为落后。但是,农村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开展富有农村特色的师生活动。例如,农村的教师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所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的在校时间,为教师创造一片阅读天地,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带入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如学校可以举办一些阅读比赛活动,让教师去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让他们通过演讲的方式来展现自己。教师创造属于他们个人的舞台,将自己在儿童读物中的感悟通过演讲传递给大家,以营造整个学校的儿童文学阅读的氛围。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着儿童文学素养缺失的现象,因此就需要他们加大儿童文学的阅读量,不断丰富自己这方面的知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继而促进双方的儿童文学素养都有着一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繁.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6):40-42.

篇(7)

关键词:儿童文学角度 小学作文 教学 训练 探究

目前,我国各个小学越来越重视儿童文学阅读,并且儿童文学已经逐渐走入小学语文的课程,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是从对各个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调查研究发现,儿童文学更加注重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而对于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这一方面还比较忽略。因此,如何在儿童文化角度下对小学语文作文进行教学与训练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一致性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新课程标准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点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作家站在儿童的角度,根据儿童的思维方式,用儿童喜欢的语言方式所表达出的儿童生活。作家在进行文学表现的整个过程也就是将情感、价值观、知识、调动的过程,这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作文教学目标相一致。

首先我们从作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方面来看,语文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进行语文写作训练。而作家就是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为儿童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这样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能够让学生喜欢。儿童文学作品彰显了儿童天真单纯的形象,着重描述了童趣,同时儿童故事情节充满了想象力,表现了儿童文学的童真美。也正是因为儿童文学这样的特点,将小读者们吸引到情节故事当中来,孩子们仿佛与作品中的任务一起经历了各种趣事。可以说儿童文学作品奖孩子们带入到了一个美丽的、神奇的童话世界。而儿童文学正以这种强大的魅力,深深地影响了学生。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更加想要自己去创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其次我们从作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这一方面来看,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以及各种写作能力上。而儿童文学作品作为特定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各种文学表现能力,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文章写作的把控能力。无论是叙述类的儿童故事当中,还是在幻想类的儿童故事当中,都表现出了作者的文学表现能力以及写作技巧。而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对这些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引导小学生从作文训练的角度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有利于小学生将从儿童文学作品中学到的文学表现形式以及写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来,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最后我们从作文教学的知识与能力这一方面出发,语文新标准强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作文教学正是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时间活动。而儿童文学作品,正是运用规范的语言对其文学形象进行具体的表达,显示了语言的张力,也正是为小学生学习语言规范用语提供了机会,有利于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儿童文学角度下小学作文教学与训练的策略

(一)拓展儿童文学作品阅读范围,为小学生作文写作与训练积累素材

在小学阶段,单单让小学生从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素材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小学生在语文写作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增加小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让小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从而让他们积累更多的文学作品。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谚语正是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每学期都要为小学生布置一定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并要求小学生将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积累的素材以及学习到的写作手法摘抄下来,为他们的作文写作做基础。

(二)依托儿童文学样本,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与训练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并运用有效的方法指导小学生如何进行写作。而当小学生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他们尤其需要一个优秀的样本,进行参考,学习如何进行作。所以小学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与训练时,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优秀的儿童文学样本,供小学生进行参考,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的思维方式。正如我国著名作家桂文亚所说:“我们想前辈借鉴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和自然地学习方式。”而儿童文学作品一直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非常熟悉与喜爱,并且这样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此,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作文教学的样本,小学生能够更加乐于接受与学习。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让小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进行建立以文学样本为基础的写作的训练。而要想做到阅读与写作的双向结合,小学语文首先就需要抓住儿童喜欢童话故事的心理特征,为小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进行阅读,并且他们感兴趣的儿童故事,让他们先爱上阅读。其次,在小学生阅读完儿童文学作品之后,小学语文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讨论和点评,研究其写作特点和写作技巧。最后在此基础上要进行拓展训练,让小学生进行作文写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儿童文学角度下,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教学与训练,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有利于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昆建.略论儿童文学视域下的小学作文教学与训练[J].昆明学院学报,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