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基本方法

德育基本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2 17:03: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基本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德育基本方法

篇(1)

一、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如果家长有高尚的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且能注意不断地学习,使家庭德育从知识上适应孩子的成长和时展的要求,必然会在孩子心中保持较高的威信,孩子自然也会乐于接受家长的教育。作为二十一世纪合格的中质国父母,家长应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素呢?

高尚的道德素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长期的全方位的教师。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耳熏目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家长高尚的情操、文明的举止,会深深感染孩子,子女“自然似之”。家长的崇高品德就是一种教育力量,不仅能影响孩子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形成,而且能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因此,家长们应该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孩子与家长的心理存在一种神奇的融合和感应,对家长内心的重大变化经常有迅速的反应,家长的行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对子女影响极大,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家庭德育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证实,家长有心理障碍,会投射到子女的心灵上;家长具备明朗、达观、善良、坦诚的心理素质,子女往往具有一个良好的个性和优秀的人格。因此,要培养高情商、心理品质优秀的子女,家长本身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定的文化素质。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家庭德育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家长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可满足了女的求知欲望,为子女树立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的榜样,掌握德育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家长的文化水平又影响着家庭德育的效果。而且未来的家庭是学习型家庭。因此,家长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必要的德育能力。家长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文化素养等固然重要,但并不等于德育能力。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有个性差异,德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可能有固定模式,因此需要家长具备必要的教育子女的能力,能妥善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家长素质中重要的一项,直接关系着和谐家庭德育的进行、效果和成败。

二、构建和谐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一种感化式、终身式的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活动的重要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家庭德育能够顺利实施,达到德育目的的重要前提。构建和谐家庭环境主要从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两个方面着手。

主观环境。它是指可人为调控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指家庭气氛和家庭的期望水平等。不良的家庭气氛易产生心理损伤,出现不良人格特征,如暴躁、抑郁、倾向等,也易导致离心力增强,从而使家长正面的德育信息不能为子女有效吸收。此外,不良的家庭气氛还会伤及家长对子女及学校德育关注的积极性,家庭因此会成为对学校德育产生负效应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气氛,产生良好的德育影响。良好的家庭气氛使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轻松性、自律性、恒有性等品质上获显著优势。家长的期望也是家庭主观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家长期望值的高低及期望构成均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过高的期望值不仅从心理上给孩子以重压,而且也因其不能实现而带来父母、子女双方积极性的损伤,极易产生德育的负效应。此外,家长的期望构成是目前国内尤其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个危险的倾向,那就是重子女的智育、体育、美育成就,而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漠不关心,出现了“许多人花钱买智育、体育、美育,就是没有人花钱买德育”的现象。由于学生社会化的构成不能仅限于智、体、美几方面或一方面,且这几方面的灵魂与动力建设都仰赖于德育,所以如果家长的期望结构未能实现合理配置,不仅学校德育而且全部德育大厦都有倾覆的危险。所以家长必须在期望值及其构成上都加以调控,才能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成长的家庭气氛。

客观环境。它包括家庭的经济收入、居住条件、物质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性”消费品占有情况。在这里,应着重家庭文化生活的建设,丰富子女业余生活,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如购置图书资料、讨论社会热门话题,参观艺术展览,开展集邮书画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家庭充满文化娱乐气氛,使子女在这种气氛的熏染下不断提高文化素质,陶冶净化青少年的心灵,不断提高和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

搞好家庭德育必须构建和谐家庭环境。唯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经常处于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觉悟,和谐发展他们的个性,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三、灵活使用多种家庭德育手段

家庭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环境熏染、体验、情境、表扬、批评手段,以及讨论、说服、示范等众多方法。要善于运用多种德育方法、手段,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原理,笔者认为一般在子女年龄较小时,通常采用直接手段较为有效。所谓直接手段,包括让子女亲身体验获得切身的感悟,这样的记忆效果比较持久。另外,也可以直接通过批评和表扬进行强化,而当子女成长到达一定年龄阶段时,运用讨论的方法更能以理服人。总的来说,家庭德育中这几种方法和手段常常交织在一起,很难完全区分开来。在很多情况下,父母要选择适合子女年龄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方法,针对特定的情境,把直接和间接的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里要强调的是,无论什么情况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子女道德方面的示范和表率。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家庭德育社会化

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必须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当前,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人格的成长和德性的养成往往不太重视。在许多家庭教育中,甚至就是反德育的。学校几年的道德教育效果也许就在父母的几句话中毁于一旦。另外,社会因素在学生道德教育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去找一个游戏房和网吧很容易,但如果找一个让教师和家长真正放心的场所还真是不容易。以前众多的青年宫等重要的德育基地,现在不少都变成了游戏娱乐场所。此外,我们目前的媒体为吸引观众或读者,提高经济效益,大都充斥着言情、暴力等内容,却缺乏正确的引导,最终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

因此,家庭应与学校、社会等方面主动配合,按照统一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步调一致地教育孩子。首先,学校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学校还可以向家长了解有关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家庭背景,做到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以避免因不了解情况而造成对学生的误解,从而对今后的教育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并借助了解到的新情况不断修正德育内容和方法。教师也可在与家长合作的同时,学习与别人交际的能力,推动合作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家长们的职业、经历和社会背景各不相同,他们可向学校提供大量的信息,教师可以从中学习他们不知道的东西,并分享家长的成功经验,以改进德育工作。其次,学校应注意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抵制和消除不良的信息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做出正确的选择与调节,力求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使受教育者朝着社会所期盼的方向发展。最后,家长们可以从下面一些方面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理解和支持学校政策,并配合和监督对政策的执行等。这样,各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共同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扰,形成一个巨大的教育合力,这远比任何一方单独作战效果大得多。

作者简介:

篇(2)

1.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A.基本要求

B.具体程序

C.具体方法

D.实施途径

2.通过常规训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办法属于()

A.说理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3.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的教育

C.道德品质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4.德育过程的基础()

A.活动和交往

B.自我教育

C.学校教育

D.说理教育

5.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

A.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

B.智力水平之间的矛盾

C.品德水平之问的矛盾

D.能力水平之问的矛盾

6.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7.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提出过的德育原则足()

A.社会化活动法则

B.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C.自然后果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A.乌申斯基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赞科夫

10.通过操行评定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陶冶教育法

二、辨析题

1.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2.“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三、简答题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2.联系实际,论述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D

4.A

5.C

6.D

7.A

8.B

9.C

10.B

二、辨析题

1.错误。

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

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2.错误。

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简答题

德育过程具有以下几条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论述题

1.(1)这一原则的基本涵义是: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理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这一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的,符合德育过程的本质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是相辅相成的。

(3)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①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做到事要实,理要真,情理交融。

③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

2.(1)这一原则的基本涵义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坚持不渝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

(2)这一原则是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条件,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教育效果。

(3)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篇(3)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篇(4)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38-02

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通过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思想观念还不成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作风,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断塑造优秀的人格。

其次,通过德育教育促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即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也是谈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将学生放在平等位置上,以朋友的身份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互动,使他们学习、 认识和理解做人的道理以及为人处世的理解方法,让学生在平等、 轻松、 愉快的环境氛围中培养良好、正确的做人做事行为。

最后,通过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生活常识。中学生由于处于心理、生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年龄较小,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加上判断力低, 对社会及周边环境的了解认识不足,对自身安全的防范意识匮乏。小学班主任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小学生更加充分、 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周围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潜在的一些客观或人为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在应对危险问题时的反映能力和自救能力,进而更好地确保小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2.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2.1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阵地。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不要追求表面,而是立足于简单实际的工作,这才是德育的重点。班主任教师要注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守则,并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方法利用好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作为一名班主任,学生的能力的发展、品德的养成、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永远追求。经过多年的德育工作,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方法技巧,例如要非常注重班级班风的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才会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再把这些正能量好好利用,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各项活动取得更大更好的效果。只有不断地总结工作经验,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阵地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德育教育有助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增强。班主任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一样,都能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大的成效,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无论班主任工作是怎样的复杂,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而班主任工作效果如何与学生的主观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接受与认可是班主任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只有在学生广泛认可和接受并得到健康成长的情况下,才能促进班主任工作发挥实效。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以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和体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并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提高他们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乃至参与到班主任工作中来,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2.3 德育教育有助于促进班主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班主任工作应该实现科学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德育工作贯穿在班主任工作中,不仅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教师自身。德育工作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科学发展。一方面德育的工作对象与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一致的, 这有利于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把班主任工作渗透其中, 让学生在接受德育时,自觉主动地做好自我管理和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去,促进班主任工作有步骤有条理地开展。

3.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的几点建议

首先,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动力源泉,也是德育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尊重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建立沟通和互信的基础学会尊重的关键是要学会赏识学生,善于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要让学生在自觉参与德育中感觉到尊重,在尊重中感受到理解、肯定、支持、鼓励,在师生的平等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并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达成共识。

其次,不断丰富与创新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德育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不变主题,已经在学生心中产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要想实现德育工作的新发展,就必须赋予德育工作新的灵感、注人新的力量要结合学校教育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出发,开拓创新,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开发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善于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因素,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各种实践活动都要融人和体现德育主题。

最后,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是有效的催化剂,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激励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一定要善用激励、合理激励、科学激励人都有渴望获得认可、获得同事尊重、希望成功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处于生理、心理发育阶段的青少年,这种心理需求是激励的基本出发点和实现有效激励的根本保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中学生教育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教要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必要的条件和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韩传信,段多梅. 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J]. 教师教育研究. 2015(02)

篇(5)

【关键词】问题解决 中职学生 德育教学

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快速发展,心理发展不均衡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开展德育教学,极度需要教师使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模式灌输学生德育精神,导致德育课程枯燥无味,学生兴趣缺失,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中职德育工作的教学。用什么方法来提升学生德育培养的热情,增强德育教学的质量呢?这里介绍一种比较新型的德育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简称问题解决法,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指教师为学生提出德育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道德体验和认知进行分析和假设,进而解决德育问题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着问题提出者、方法引导者的角色,解决问题的主体回归到学生主体上来,通过学生自身的已有道德认知,进行适当的道德体验,最终解决道德问题并作出道德评价。

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特点有如下三点:

(1)问题代表性。既然是问题解决教学方法,教学的出发点是问题,那么对于教师所提出的德育问题必须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问题既要来源于生活实际,又要具有非常普遍的适用性。

(2)实践性强。由于这种方法开展德育教学,主要的基本依据是教师提出德育两难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我分析和判断来做出正确的符合德育培养标准的问题答案,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地实践。

(3)互动性增多。当教师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由于这种模式的基本构建必须由教师作为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过程的引导者,注定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强,通过师生互动展开德育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

进过上述介绍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主要定义以及基本特点后,我们重点论述这一德育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学习中的应用。

一、课堂上德育内容教学应用问题解决法

德育的开展最为重要的就是德育内容,通过一定的内容表达传递给学生正确的德育知识和德育思想。当然运用问题解决法在德育内容上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内容:诚实守信。基于这一点内容开展教学,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情境:当下好多贫困大学生申请了助学贷款,但是当大学四年毕业后迟迟不交还银行贷款,请评判一下这样的行为?问题提出后,中职学生对于很多此类大学生的行为作出总结和归纳,最终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实现教育必须严格遵守诚实守信的做人之本。

二、课堂上,提出德育两难问题,培养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

对于中职学生德育的培养最为根本的就是培养学生有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如何通过问题解决法来培养呢?提出德育两难的问题,更加清晰地让学生做判断。比如教师在上德育课的时候,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年迈的老奶奶住院了,她的儿子很穷苦没有钱为她交住院费,但是为了母亲的生命,他去偷别人的钱来交住院费。请问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是如何评判这个年轻人的行为的?当教师提出这样的两难问题后,学生肯定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最终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回归到“偷钱是错误的,甚至是犯法的”这一论断上来,让学生学会面临道德两难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在德育教学的原则上,运用问题解决方法要到位

德育的原则有很多,比如因材施教原则、直接性原则等,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尽量配合德育的教学原则,才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教师在给学生教授“敬业精神”的时候可以举出一个为事业鞠躬尽瘁的例子和一个相反的例子,提出直接问题:你要做哪一种人?学生会直接反应做前者,这便是结合直接性原则来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方法。

另外,在问题解决法运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问题提出前,教师一定要结合德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问题设置。

2.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从正确的道德观念出发,找出正确的道德实践方式。

3.问题解决要符合道德评判标准。

4.最后一定要善于总结评价,给予学生正确的问题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深入应用问题解决方法,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笔者通过实践和经验总结,研究了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希望本文的结论能够为广大同行的教育工作带来有用的帮助,也希望广大德育教师提出意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6)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国外模式;中国;启示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在深刻转型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大环境中诸多不利因素对中学德育教育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也增加了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难度,迫使学校、家长和社会公众对中国目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模式进行反思。本文通过对国外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分析,从中得以启发,使得我们的中学老师和相关德育人士与时俱进,不断在变革中探索与中国国情相适合的中学德育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

1中学德育教育

德育(moraleducation)也称道德教育,“德”主要内涵是思想道德品德,而“育”则是指培养教育。一般认为“德育”这一词在18世纪70、80年代早已经形成了。直到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明确把教育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education)、“德育”(moraleducation)和“体育”(physicaleducation),“德育”才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名称。从狭义来理解“德育”指的就是道德品德教育。而从广义而言,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就比较丰富,它是一个整体的互动过程,主要指的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师)按照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要求以及被教育人员的需求,依据人生发展不同年龄段的思想道德和品质形成的特性和规律,运用不同的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被教育的人实施的道德品质、政治立场以及心理健康等相关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通过对德育教育概念和内涵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得知德育教育是有一套相应的运行机制,具有一些特定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而这些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最终会形成一定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有鉴于此,所谓的德育教育模式就是指运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道德教育、塑造、培养,进而形成具有一定理念、主体、方式的教育关系体系。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形成与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国制订的德育教育任务目标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习惯有关,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建立和形成科学合适的德育教育模式,进而确保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使德育获得应有的效果。

2国外德育教育模式

一是理论教育模式。这种德育教育形式的核心理念和规则来自于现有社会中已经形成和存在的价值理念,是从这些价值理念中抽象归纳出的更具一般意义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将其细化为具体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心理健康等规则。进而将这些细化了的道德规范构建成一个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并由老师、家长及其他教育人士向青少年进行引导和灌输,使他们理解、认同并最终接受这些道德规范和规则,最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性和人生价值观。理论教育模式主要通过讲解、教授、强化、训练、榜样典型、表扬奖励、处罚惩戒等来实现德育教育的理念和目标。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现论教育模式的开创者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强调:“伟大品格的养成,需要通过科学、严密的管理和教学模式。管理是为教学服务,而教学是德育的最主要途径。”赫尔巴特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偏重宏观理念上的教导,但是其方式手段也并不固化死板,他认为德育教育是一个老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互动过程,老师应该比较好地掌握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而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培养和约束,使其能够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性和价值观念。从理论教育模式的理念、内涵、方式、方法的分析,可得出其主要有以下特性:首先是德育教育主要是以教师作为施教的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老师或教育人士主要采用主动的讲解、教授、训练、培养等来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第二个特点就是德育教育的实施手段和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填鸭灌输、强化、树立榜样典型,奖励或惩罚(训诫、惩戒)都是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辅方式和手段。二是自我教育模式。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主要由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并由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倡导摒弃理论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被动接受的填鸭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和手段,非常强调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自我学习和调节能力,主张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为学生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学习和培养的氛围和环境,让其在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基本道德规范中自我学习、调节和发展,并且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方式使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和实践,进而使学生逐步实现道德的自我塑造。杜威明确反对传统的填鸭灌输式的讲授、强化、惩罚训诫的教学手法,反对将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产品”进行统一化的培育。他非常提倡学生在基本道德规范内的自我学习和发展,非常推崇美国式的独立、个性、自由的教育理念和精神。他提出了自我教育模式的三个核心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成长以及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自我教育德育模式强调学生自我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主张学生自己调节发展,进而形成内化的道德习性和价值。其主要的实施方法和手段有:情景模拟、对话交流、参与互动、自我学习、角色扮演、现场实地体验等。自我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学生的自我学习自主发展作为道德培养的主导;二是自我学习和发展是在符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的范围和基础上进行的;三是非常注重道德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尤其是学校和家庭的环境,重视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的作用;四是非常强调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三是新道德教育模式。此种教育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教育家弗里肯纳、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等著名学者在分析批判了理论教育模式和自我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可以说新道德教育模式是理论教育模式和自我教育模式的有效结合,它既强调通过讲授、强化、训练、榜样典型、奖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约束,又非常注重学生自主性的自我学习、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独立、个性和自由;不仅重视传统理论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而且也强调实践活动对德育的影响。英国著名教育家、新道德教育模式的支持者威尔逊指出:“如果追求奴隶制度,需要的是规则和鞭子;如果追求民主社会,那么需要的是复杂的机制和交往的环境,道德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此种道德培育模式不是靠强制灌输,更不是处罚与惩戒,而是在基本社会价值理念基础上的自我发展学习的健康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这些实践活动应该是有一定目标来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而不能是随意而为的。因此新道德教育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的实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给学生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

3对中国中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国外三种不同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分析对比,我国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发展,需要在借鉴国外德育教育模式关于个性、民主、自由的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中国传统德育教育中的社会理想、责任、义务等方面紧密结合,形成更具中国特色的、更具针对性的和更具操作性的中学生德育教育模式。首先,在继承和强调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积极功能的同时,还需要逐步借鉴国外的理论教育、自我教育以及新道德教育模式的优点,以教育理念方式创新为突破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教育方法,并以中学生的人格教育和人性化教育为抓手;从多元化的渠道和途径共同建立独立、个性、自由与自律相结合的综合式的德育教育模式,注重教育中的人际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要依据实际情况构建和完善具有社会整体性的德育理念、价值、知识和规则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探索学生道德约束与引导的校内外整合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适合中学生的个性化自我学习发展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并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环境的同时构建一套系统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体系。其次,按照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各地的现实条件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安排和调整,补充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德育内容的课程。可以借鉴美国在各中小学开始增设公民课程和道德课程的做法,逐步在有条件地区的中小学增设相关公民课程和道德课程。借鉴法国对中学生自由人的德育教育理念,以及吸取英国对中学生理性精神和自治精神的道德培育理念,注重对中学生自我责任、社会责任、爱国主义、守法自律等公民精神的培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始终,进而将我国的中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具有社会道德属性的公民和劳动者。最后,在借鉴国外德育教育的具体运作方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学德育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没有充足的投资资金,德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加大对德育教育的人才、技术、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西部边远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德育教育和创新发展在智力保证的同时有充足的资金后盾。此外,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不断拓宽社会资金投资德育的渠道和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德育资金投资机制。

作者:卿艳珺 单位:兴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田梅溪.初级中学德育教育培养体系建立[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2]郑永延.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4]赵旭琴,苗翠环.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学德育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2009(4).

[5]曹承慧.美国的道德研究与中学德育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9(9).

[6]罗骋.试析英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篇(7)

关键词:学校德育;有效衔接;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13-03

学校德育衔接是指不同层级学校德育的连续性和有序化状态。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大学和中学德育中人为地割裂了这两个德育子系统的内在联系,致使大学和中学的德育各自为战,无有效衔接,德育效果因而也受到了影响。为了增强大学和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稳定而科学的德育衔接机制,从而保证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

一、加强德育衔接机制建设的意义

1.加强衔接机制建设是解决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客观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大学和中学德育日益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矛盾,具体包括大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脱节、内容重复度高、途径和方法雷同、管理条块分割严重、评价欠科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等。这些问题与矛盾的存在,均与大学和中学德育系统之间缺乏一套有效的衔接机制有关。为此,各级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将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衔接方法、衔接手段和衔接措施等加以总结,然后将其制度化,有步骤地推动大学和中学德育的衔接。只有通过衔接沟通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等,恰当处理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方能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

2.加强衔接机制建设是实现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整体优化的必然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大学和中学本应是有联系的,但我们在德育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大学和中学互不联系、缺乏照应的现象,从而人为地割裂了大学和中学德育之间的联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各级德育管理部门应出台一套与德育衔接有关的文件,应加强与德育衔接相适应的机制建设,以使德育衔接能够基于制度的安排,从而促进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的良性互动。加强大学和中学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和中学德育的整体效能。

3.加强衔接机制建设是适应德育主体身心发展规律、培育合格人才的需要

随着社会变革步伐的加快,由大学与中学德育脱节所造成的弊端日益显现。学生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由于不能迅速完成从高中学生向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认知失调、情感受挫和心理失衡等问题,这对他们的成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学校德育衔接机制欠缺使这一问题有进一步严重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由于管理机制的缺乏,使大学新生度过从高中学生到大学新生的“磨合期”的时间在增加;由于大学和中学德育工作者交流沟通的缺乏,妨碍了大学新生的思想转变;由于制度保障机制的缺乏,影响了大学新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由于评估与反馈机制的缺乏,影响了大学新生前进动力的形成。由此可见,加强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机制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和中学各自的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满足德育主体成长与成才的需要。

二、制约德育衔接机制建设的因素分析

1.德育目标短视,忽视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长远规划

目标是指期望达成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目前不少高中德育工作者将自己的关注点只局限在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上,而由高中向大学的过度则形成了“盲区”。具体而言,当前高中德育只着眼于对高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关心与引导,缺乏面向大学的预备教育。根据本人连续4年对本校大一新生的调查,90%以上的大一新生反映,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大学的相关情况,如大学的不同于高中的全新的学习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环境等均不十分了解,这使很多由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出现了思想、心理和情感等多方面不适应的状况。我国大学的录取率目前大体在70%左右,所以这一状况应该说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它告诉我们,必须加强中学和大学这两个相邻阶段的德育中的衔接机制的建设,以使新入学的大一学生能较快地完成从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转变。

2.德育内容脱节,违背了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其一定的规律性。然而,我国在德育课程的安排上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例如,初中、高中阶段的德育本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以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但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要面对中考和高考,所以中学阶段的德育就忽视了学生德性的养成。这也对大学的德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即大学不得不为已进人大学的大学生补上中学时的德育养成课。比如,目前为大学新生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有一章就是专门为新人学的大一学生讲授应当如何遵守社会公德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因为属于“补课”性质,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学生还要接受连小学生都应该懂得的诸如文明礼貌和助人为乐一类的教育?

3.德育方法异位,降低了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德育过程中,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可以选择和利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教师就要根据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情况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方法。然而,目前初中、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师迫于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他们实施的多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的德育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导致了两种不良的后果:其一,由于使用了理论灌输的方法,所以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德育就变得干瘪而深奥,就在无形中降低了德育课的吸引力;其二,由于高中阶段的德育内容过于追求理论的高度与深度,甚至将本应在大学讲授的内容提前在高中阶段来讲授,所以也造成德育理论的过于饱和,也影响到大学德育的正常进行。在目前的德育实践中,这种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例如,在“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很多教师反映不好教。不好教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学过了这门课中的多数内容,大学阶段再让他们学,他们当然就兴趣不高。有的学生甚至反映:对这门课,他们的高中老师在讲解的深度和难度等方面有的还超过了大学的老师,再继续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不大。由此可见,若中学阶段德育方法使用不当或对德育内容不适当地过分拔高,就会使大学的德育效果大打折扣;而大学德育工作者若对中学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缺乏了解,若德育过程中缺少创新,也会使自己的德育失去其应有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4.德育评价失调,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

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一种行为。当前,大学和中学对德育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的标准不同,这就使德育工作者普遍缺乏对德育作衔接的动力,从而也就加剧了大学和中学德育脱节的状况。对中学德育工作者工作的评价是以

其德育活动的结果为衡量标准的,这种重结果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评价方法难以激发中学德育工作者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大学德育工作者工作的评价则与他们在与大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却无多大的关系。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开展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网上评教的活动,但由于没有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和福利待遇挂钩,所以它所起的作用也就十分有限。这样一来,要想使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动地去了解中学里德育工作的状况,从而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当然也要难一些。由此可见,德育评价机制的失调也在影响着德育工作者的衔接意识的形成,因而也影响着学校德育功能的发挥。

三、加强德育衔接机制建设的建议

1.加强目标管理机制建设

实现目标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要避免将长期目标短期化。所谓将长期目标短期化,是指由于目标管理中的短期目标通常会比较明确而具体,并且易于分解,因而极易使各层级的学校德育部门及其成员陷入一种短视或只顾短期目标的状态。这种状况在德育实践中表现为,德育工作者往往仅关注本学段德育中具体目标的实现,因而就忽视了德育的长期目标和总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尤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性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者在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时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同时又要使各分目标与总目标相统一。另一方面,要对目标达成情况作客观而全面的评估。由于德育活动有其特殊性,由于德育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评定德育的实际成效时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而不能拘泥于简单的定性评估或定量评估。如在德育实践中,德育评价者就不应当仅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次数或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德育工作的优劣。相反,应当鼓励德育工作者把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真正提高和道德观念与道德习惯的形成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追求。

2.加强沟通衔接机制建设

沟通衔接机制的建设主要应围绕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来进行。一是,大学与中学的德育工作者都要增强沟通与衔接的意识,要将眼光从只局限于本学段的德育对象变为同时也考虑到相邻学段的德育对象,要对学校德育工作作整体把握。二是,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增强自己沟通与衔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开展对相邻学段学校德育状况的考察与调研,弄清与他们在德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推动德育衔接的路径和方法。大学德育教师应当经常地深入到中学中去,高中的德育教师也应经常地到大学进行学习与考察,了解大学在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状况。三是,大学与中学的德育工作者都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从中摸索沟通与衔接的规律。大学与中学的德育工作者还应互相借鉴对方在德育教学与德育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便更好地改进本学段的德育工作。

3.加强制度保障机制建设

针对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呈现出的自发与无序的状况,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有了制度作保障,学校德育衔接才可能有章可循。有了制度后,各级学校也应将德育衔接纳入自己的整体规划中,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德育衔接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路子。首先,要形成以学校党委为核心的学校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其次,要增强德育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机构对德育衔接工作的宏观管理的力度。学校德育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机构要为德育工作者制订切实可行的衔接方案、搭建合作共事的衔接平台、创设对话交流的衔接环境,以使德育衔接能长效化。再次,要加快落实德育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机构为德育衔接工作制定的微观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并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中学德育工作者之间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攻关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制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相互衔接的效果的评价制度、高中毕业生与大一新生德性发展状况的调查制度等。应通过制度体系的建设,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德育课的衔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静态到动态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