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青年与传统文化

青年与传统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1 17:25: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青年与传统文化

篇(1)

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中庸之道是儒家学说中一条基本的原则和道德标准,也成为中国人秉承的一种行为准则。具体说,所谓中庸之道,就是“毋过毋不及”,既不要做过头,也不要做不够,“过犹不及”,要恰到好处。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枪打出头鸟”,这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形式。然而,现代高校校园文化越来越崇尚脱颖而出,大学生热衷于展示自我,受到众人瞩目。个性化与自我成为大学生中的核心词汇,他们更倾向张扬自己的青春,不愿再默默无闻。中庸之道与当代高校校园文化显得格格不入。总之,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只独立的文化,正彰显他的叛逆,不断冲击和突破对其有着深远影响的传统文化。

二、校园文化冲击传统文化的归因分析

任何一种文化的变迁与演进,都会遭遇一些冲突与激荡。但是,高校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这种种冲突表现得尤为突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校园文化,甚至以一种与传统文化截然相反的姿态彰显他的特点。二者的对立从某种程度上说会对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必须正视目前出现的冲突现状。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量。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外延。校园文化的外延界定是冲突存在的溯源途径之一。对于校园文化外延的界定,目前学界的普遍观点有这样几种:第一,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第二,校园文化是高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的文化氛围,凝聚着学校的学风、教风、作风和整体素质[2]。第三,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及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等精神内容的总和[3]。无论哪种界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认为校园文化是官方的,只包括积极面的文化形态。这种界定是不全面的。任何一种群体文化,都不可能仅仅包括官方倡导和建设的内容,他必须包括非官方的,非主流的,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大学生中形成的蔑视权威、张扬自我、出新立异等思维、行为方式,也应当被包含在高校校园文化里,从这个角度来说,校园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需要强调的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不是学校,而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大学生普遍处在18、19到22、23岁的成年初期,他们受到更多的是当代流行文化和市场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出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是我国改革开放进行的如火如荼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自由和海量信息。使他们敢为人先,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对传统说不。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思想仍然不成熟,在面对海量信息冲击的时候,甄别能力有限。这就使得青年人聚集的大学校园文化良莠不齐,在对待“过时”的传统文化时,容易出现不理智的抵触,造成高校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撞。

(三)高校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背景。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农业经济形态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深深地受着我国几千年的农业经济形态的影响。而高校校园文化产生的基础是现代工业社会,二者的生长背景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市场经济中有着明显与农业经济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行为特点,而这一些更易被青年人所接受。不同背景下的两种文化态势,不可避免会出现差异甚至冲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适应性能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并发挥巨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是万能的,冲突和不适依然会存在。在高校里,这种冲突表现得更加明显。

三、在冲突中构建新型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青年前沿文化的代表,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最为强烈,二者既相互冲撞,又相互融合。二者之间的冲突使本就不成熟的大学生更为困惑,甚至无所适从,给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带来困境。必须正视冲突,找到二者最佳的结合点,构建新型高校校园文化。

(一)重视非正式性校园文化建设。长久以来,我们忽视了非正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所谓非正式校园文化是指非官方的,大学生群体内部所形成的,最能代表青年人思想行为方式的文化。非正式文化并非都是积极、健康的。我们经常会看到同一所高校走出来的大学生,他们的行为作风、学习工作态度、世界观具有一定的趋同性。有的高校的学生工作更主动,新事物更易上手,有的则不然。这一些区别甚至届届相传。可以说,高校校园的非正式校园文化对此影响颇深。有时候,非正式校园文化对人的影响甚至大过主流文化。因此,必须重视非主流校园文化的建设。从侧面引导,多途径结合,渗透式牵引等多种方法将非正式性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轨道中来。

(二)针对青年特点,坚持学生主体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是青年人聚集的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是青年人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文化态势。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这不是一句空口号,要将其落到实处,必须在这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第一,给予大学生足够的空间发展他们喜爱的校园文化形式;第二,尊重大学生的喜好,适时加以引导;第三,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避免强加给学生的文化价值形态,尽量让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只有这样的校园文化,才是充满活力,适应冲突的,才能使学生从内心省视与接纳传统文化。

篇(2)

一、高校青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为提高自身竞争一力,更加注重学校科研、招生、就业等方面,米能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对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趋于弱化,学生的自身价值观日趋功利化。在课程设置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一般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开拓学生视野的一个方面,没有真正起到教育效果。我国社会上多元文化并存,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使得青年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堂、新闻媒体、网络、家庭及校园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8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中72%过西方节日,46%不能准确表述传统节日,7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身的发展有影响。87%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模糊,不能明确表述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76%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传统文化授课中,对民间工艺、民风民俗、中华建筑等的讲授较少,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校园文化中的各类文艺活动如书法、乐器等,虽然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部分,但米形成有效的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培养。可见高校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并米形成有效的教育途径。

二、高校青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

当今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不同文化在不断的碰撞,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给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髓,见证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环境,对青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高校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及青年这一年龄段,容易出现个人价值的实用化、个人追求的实在化的异化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加强对高校青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民族发展史、国家发展史,坚定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信心。推动青年学生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有效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价值理念的影响,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行为,增强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传统文化注重对人的道德培养,通过对学生开展教育,能培育良好的道德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教育,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仟感。

三、高校青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1.加强课程建设,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高校向青年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发挥“两课”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要渠道作用,通过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人“两课”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发挥课堂的作用。要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里,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设教学课程,英语、法律、会计、计算机等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受到学生的青睐。要不断完善课程教材,制作图文并茂教学课件,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传统文化。要将传统文化融人思政课教学中,将思政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时增设专题教学。要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将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价值观。

2.提升授课教师的文化素养,发挥不范引导作用

高校授课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价值观产生直接影响,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交流以及研讨,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推动传统文化教学研究的开展。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利用传统文化来治学、做事、律己等,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来影响每一位学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教师的培养,使这些专门的师资具备深厚的知识结构、较高的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更深人的了解。

篇(3)

关键词: 洋节;传统节日;全球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 G12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1-0108-05

一、引言与问题提出

近年来,西方节日在青少年群体中日益流行,特别是在大学校园,丰富多彩的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和重视。查阅期刊网(wwwcnkinet),截止到2013年11月25日以“大学生节日消费调查”为主题的论文共有67篇。特别是2002-2012年猛增为54篇,其中2010年数量飞速增长,2010—2012年仅一年发表的“大学生节日消费调查”主题学术论文便超越了以前的若干年的总和。

实际上,在很多大学校园里,真正让人感觉到有过节气氛的往往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恰恰是某些西方节日,譬如圣诞节和情人节。[1]有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对中国传统节日比较重视的老一代对于大学生过洋节的现象表示难以理解,当然也有一部分能够接受西方文化、相对而言比较“潮流”的人表示支持。那么大学生们对待中西方节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西方节日与中国节日是否真的产生了冲突?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其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产生了重要作用。[2]2007年,国家也将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了微小调整:元旦不变,放假1天,春节不变,放假3天,“十一” 国庆节不变放假3天,“五一”国际劳动节减少2天(由3天调整为1天),增设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3-4]这样形成十大法定节日:新年(西历1月1日)、春节、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五四青年节(5月4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人民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毫无疑问,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大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休假是国家鼓励弘扬传统文化的表现,是国家主流意志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认同。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5年之后于2011年批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非法定节假日)。那么,我们试问:①国家提倡传统节日而洋节不放假的这一举措,是否与大学生更加积极于洋节的习惯产生矛盾?②在大学里为何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认知和参与度远远高于传统节日?

为此,笔者所在课题组就高校大学生节日问题进行问卷调查,2013年3月在××大学随机抽取3个班级120份样本,回收率92%。深入挖掘当今大学生过节的行为习惯,探索根本原因,将大学生过洋节与过传统节日行为进行对比。通过搜集大量资料并做出详细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过节的一些真实想法。

二、大学生节日调查:

中西方节日的对比

(一)大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第1期张祖群:在全球化进程中融合:基于高校大学生洋节与中华传统节日的对比

从上面两个表格可看出:①大学生普遍喜欢过传统节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有的学生对西方节日还是情有独钟的。总体而言,大学生对于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和圣诞节、情人节这两个西方节日的关注程度较高;②高校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了解程度还是较高的,其了解程度和参与程度是成正比的(表1, 表2)。

(二)大学生节日消费状况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我们除了可以在各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的节日偏好以外,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在节日中的消费类型、规模等看出哪些节日最“火”,最受大学生欢迎。现在越来越多的节假日变成了消费日,消费者总是会在节假日中不由自主地多消费以应节日气氛。那么,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团体,他们在各大节日的消费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若如西方经济学家所说,货币是一张选票,那么大学生们又会将这些选票投入哪个节日箱里呢?在此,笔者想以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为代表作为对比,看看大学生们更崇尚何者。

图1对春节受访者男女比例图2大学生春节实际消费比例图3大学生春节主要消费支出方向图4对圣诞节受访者男女比例

图5大学生圣诞节的消费意愿

图6大学生圣诞节的消费方式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有39%的大学生在春节的花费超出了自己的预算,同时有35%与预算相若,只有少部分学生(13%)花费了比预算要少的钱。同时通过图4可以发现,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平均月消费都在1000元左右,相当于每天有约33元的零花钱。在这种消费水平之下,仍有不少大学生愿意拿出100元甚至更多的钱在圣诞节消费。由此看出只要每逢重要节日的确就会让大学生们“破费”不少(图2)。

再来比较图3和图6,大学生在春节的花费主要在必要的节日消费上,比如回乡探亲和送礼等。然而在圣诞节,大学生的花费基本都在个人的娱乐上,比如KTV、聚餐或参加团体活动。圣诞节显然跟春节不太一样,春节是我们必须跟着父母到处拜访亲朋好友,个人活动的机会较少,一般是为了守传统;而圣诞节却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专属权利,一般和朋友们一起过,一起聚会、开Party,因此春节与圣诞节的消费类型就会显得十分不一样。

三、问题分析与结论

(一)对大学生而言,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但是有一定问题存在

通过调查发现,青年群体对我们的传统节日的认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高的,笔者认为这源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高校文化教育活动出色,宣传传统节日文化到位。传统节日对塑造民族性格、凝聚民族情感有很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正是即将步入社会对祖国做出贡献的新青年团体,如果大学校园能够对学生开展有趣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参与到传统的节庆活动中来,将使大学生受到熏陶,这对大学生了解本国历史文化、深得民族文化精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起到了重大作用。[8]如果某一类文化遗产增强了地方的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它们不仅能被认同,而且能被分享,获得愉悦的体验,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居住质量,那么这种文化遗产无疑就存在进一步维系、经营、延续乡土节日场所等基础条件。[9]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营造他们对地方情感的文化认同。第二,家庭对于孩子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承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第二个知识学堂,父母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发现在父母较为传统的家庭里,孩子懂得的传统文化知识会比较多。[10]所以家长浓厚的传统意识也是大学生认知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第三,社会节日氛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大学生。青少年接受能力强,特别容易受社会氛围的感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过节越来越讲究,到了节假日就会出现人潮汹涌的现象,网络购物和大商场购物现象也很普遍。比如春节,各家各户张灯结彩,挨家挨户大放鞭炮,相信大学生们也能到处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二)西方节日虽在我国大学生中有着普遍高的认知和参与程度,但是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冲突

虽然我国并不重视西方节日,但是西方节日却在青年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席位。河南工业大学的学生曾在校园里就 “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 这一主题被作调查访问,有 200 名大学生接受了采访。其中,在选择“更喜欢过洋节还是中国传统节日”时,大约六成大学生选择了“喜欢过洋节”。对于他们而言,过圣诞等洋节的生活方式从中学就已经形成习惯了。[11]我国青年人群对过西方节日有着较高认同感(图4-图6),特别是全球化的深入和网络信息时代的驱动,使得我国众多青少年能够从网络等新媒体上全新地认识和接触西方文化,同时,也能在网络上传播西方节日文化。比如网络上流行万圣节、圣诞节青年人聚会,开party。普遍地说,西方节日是年轻人的“开心节日”,年轻人过西方节,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追求一个放松、宣泄、狂欢的场所。[12]因此,西方节日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活力体验,它的存在并没有取代传统节日,相反更应是与传统节日相辅相成。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并且以更快的速度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同样地,文化全球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新态势,己经成为一种事实性的必然存在。[13-14]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包括了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此两者是文化发展中的两种趋势,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人类依靠科技征服自然过程中,自然界以生态失衡反过来“征服”着人类。在从农耕时代向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飞跃的过程中,需要思考文化的定位、民族文化的出路;在全球化浪潮中,需要摆脱西方现代主义价值观并且维系多样性与本土化的民族文化。[15]295-296西方节日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持一种不接受的态度,由于西方与东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我们将西方文化定义为“奇异”。尤其是传统的老一辈中国人至今仍对西方文化、西方节日有所抗拒。但是近年来,随着东西方国家的不断交流、学习中,我们更深入了解了西方文化的精粹与内在文化内涵美,使得西方文化于东方文化而言成为了一种补充,为我们的节日气氛带来了活力。而从小就学习西方语言的年轻一代更加是倍受全球化的感染,对西方节日文化表现得尤为热衷。这是东西方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的结果,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以更开放的姿态容纳了更多的文化,这不仅仅是我们文化自觉的体现,而且是我们的体现。以圣诞节为例,在中国过圣诞节的有3种人:纯粹的基督教或天主教徒;信众、有西方生活背景的准信众;少男少女(特别是大学生)。前两种人是真的过节,受众小,后一种人则是追求新潮、娱乐发泄,受众多。这样圣诞节在中国大陆逐渐失去原本宗教神圣意义,随着商家炒作,已经演变为一个年轻人社交、狂欢的社会性娱乐节日。君不见:2013年12月24日“平安夜”商店里苹果脱销,少男少女集体狂欢,高校里开圣诞party至深夜。我们认为,对此现象没有必要上升到异国精神文化价值的入侵、本国商人唯利是图的高度,大肆批评。年青一代对自己传统节日兴趣不大,无法形成潮流和时尚,而对西方洋节却表现出时尚的热爱。到底是抛弃传统节日完全按照青年人的从众心理接受洋节,还是摒弃洋节回归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两者形成一个互斥性的诡异逻辑。笔者试问,洋节与传统节日在年青一代是否有整合的可能?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节俭朴实节日消费观,不要奢侈浪费,要重视节日文化传承意义

大学生是未来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因此我们要对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心理及现状进行研究,引导他们做出科学的消费决策。[16]我们知道,每逢节日(比如国庆、中秋、圣诞等)淘宝、京东等大型网购网站都会大打折扣,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购买,而大学生正是具有强大购买力的群体之一。我对网购的风行程度实在深有体会,每当遇上随意一个节日,身边的同学都会在网上订许多商品,而在校门外的物流运输车都会堵得不可开交,满地一堆又一堆快递,摞得三层还不够……2013年情人节那天晚上9点,××大学女士宿舍楼下先是某男人给某女士送99朵玫瑰,鲜红的一大片,全楼剩下的女生都集体起哄;接着,另外一个男人送来999朵玫瑰,雇来乐队,唱起彻夜情歌。这样的神奇经历相信各大高校大学生都深有体会,其实这些都是商家的营销手段,聪明的商家正是抓紧每一个机会,铺天盖地的广告,想方设法地营造节日气氛,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促销,特别是情人节和圣诞节,网络商城的关注度会异常地高涨。[17]大学生作为年轻人,追求新奇、好玩、刺激是很正常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理性消费,追求节日气氛很重要,同时控制盲目消费也很重要。

(四)面对新潮的西方节日,我们也不应一味抵制,应该正确引导,顺势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节日观念,让洋节成为传统节日的一种有效补充

在持续性的传统农耕社会里产生的传统节日代表着某种传统文化现实,人们在传统节日里获得情感价值、行动方式、社会关系、人伦关系、家庭结构、审美情趣等文化原型。在特定条件下,传统节日能够在历史长河传承中断之后“蛹变”为崭新的样态,并重新回归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为民众所遵循、操演和践行[18];多元文化相对于本土传统文化而言是冲突、竞争和矛盾,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激活本土文化使之融合新生的钥匙,并成为本土文化复兴过程中动力源、变革催化剂。在从旧的世界观断裂、正向新世界观转变过程中,节日习俗面对科学或现代化、全球化的大潮,只有在自觉的条件下理性地大胆地吸收借鉴任何其他优秀文化,在自我设想和建构新的文化空间中才能更多地保留民族文化传统。[19]这是一种以退为进,在前卫中保存自我的必然选择,否则,传统文化节日必定在排斥强势的西方文化面前被打败,被消融。只有秉承文化的多样性,包容中西,才能营造有益人类长久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实现文化多样、和谐相处,共同实现人类进步和长远发展。面对传统节日,我们要继续传承,不断从旧中创新,推陈出新,不断赋予传统节日新的青春、新的活力。面对新潮的西方节日,我们也不应一味抵制,其实抵制也是无效的,应该正确引导,顺势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节日观念,让洋节成为传统节日的一种有效补充,与传统节日相辅相成。面对洋节热,我们并不应该抵制它,而是应该反省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要怎么样重获百姓的关注。某专家对春节就感叹道:“要找回渐渐失去的年味儿,问题在于如何使传统节日的形式变得更加活泼,尤其是能吸引年轻人更多的参与。”[20]其实,洋节和传统节日不需要非此即彼的取舍,两者并非完全对立的矛盾,是全球化进程中一种必然的碰撞和融合现象,而应该相辅相成,保持新旧平衡和文化多样性,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愉快地“过节”。

参考文献:

[1]李朗.关于西方节日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分析——以清华大学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2005(5):60-63.

[2]张晓华.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与精神家园建设[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30-33.

[3]张丽.旅游黄金周景区拥挤度与游客体验影响因素研究——以桂林七星景区和象山景区为例[D]. 广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位论文,2008.

[4]焦中国.JIT采购在A公司的应用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论文,2008.

[5]孙体楠.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6):111-114.

[6]孙体楠.大学生继承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的思考[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42-45.

[7]李朗.关于西方节日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分析——以清华大学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2005(5):60-63.

[8]薛峰,常愉,唐飞.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文化活动教育的新视角[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56-57.

[9]朱晓明,高增元,何巍.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合作研究——以浙中三个节日场所为立足点[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1):35-43.

[10]容中逵.家庭教育:你在传统文化传承中都做了些什么——论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6):54-57.

[11]侯爱敏等.“洋节”更有吸引力[N]. 郑州日报,2005-12-26(6).

[12]量之间,郑轶楠.谁在过洋节[J]. 新财经,2000(8):16-17.

[13]潘海英.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 长白学刊,2009(5):158.

[14]王巍.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深层文化的拒斥与融合[J]. 学术交流,2008(12):37-39.

[15]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课程录[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16]宋振文.文化消费背景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A]. 2011年教育科学与管理工程学术会议[C]. 2011:2200-2204.

[17]陶柳清,陈淦添.当代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调查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9(4):220-222.

[18]张勃.从乞巧节到情人节——“七夕”在当代的蜕变[N]. 中国文化报,2013-08-12(7).

篇(4)

今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我有幸与会聆听,最近又学习了于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的讲话,再回顾今年1月给留德学生的回信,结合本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认识,谈点自己的感触和体悟。

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给我的启示是:青年可以是历史的开创者,能够推动历史的发展。正如五四讲话所言:“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当代青年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历史重任和光荣,我们应当勇于担当,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祖国,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竭心尽力,发挥聪明才智。

的思想基础是。这是受过西方教育的一批人发起的“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运动。促使我们不断反思祖国传统文化的长短优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强调:“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要保持文化多样性,当前我们要特别注重研究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部分,它们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都有涵养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不断丰富。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然而,近年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准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严重冲击。部分高职院校一味追求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造成只见专业技能不见个人修养,只见科学不见人文的现象。

1.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缺失。

崇高的理想是一个人成功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繁盛的精神支柱。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的“志不强者智不达”,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都是对理想信念的诠释。高职学生正处青春时期,人生的道路刚刚开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今后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前提条件。由于身处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其中极端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至上等不良思想对一部分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不少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立志”认识出现严重缺失,不注重以道德修养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信仰迷失,理想淡化,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这些导致高职学生出现精神空虚、内心迷茫,自私自利等不良现象。

2.高职院校漠视传统文化教育。

在教育产业化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首先,漠视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一些实用性强,短时间见效的课程摆在前面,公共基础课程被不同程度的压缩,甚至被边缘化。目前在我国,英语教育盛行,反之,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却最多开设一年,甚至不开,或者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高职院校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此类人文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难以存续,从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其次,缺乏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传统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好坏。能够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内,教授专业课程的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高技能,教授人文类课程的高素质、高文化的教师却严重不足。高素质教师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重义轻利”等优秀部分对于建构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青年学生的基本政治要求,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尽管从小学到高中、从学校到社会都已经进行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但高职德育教学仍不能忽视爱国主义的教育,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外的情况复杂多变,青年学生思想还不能完全定型,对于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还不能做到坚定和理性,坚定青年学生的爱国信念,教育学生做到理国,仍是高职德育教学的重点。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蕴含在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中,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中,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社会责任中,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气概里。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有利于促进学生团结奋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们为人处事,工作学习的基石。但现今社会,80、90后成长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物欲横流,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社会群体道德滑坡,见利忘义,金钱至上,致使部分学生道德感缺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感恩之心,缺乏礼仪、不懂礼貌,缺乏诚信,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以追求个人享乐为人生目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诸多关注德行修养的内容:《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的意思是说,外在的财务、身份、地位、名声,都是靠深厚的德行来承载的。《大学》上有句话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治国平天下,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枝叶花果。一个人能够取得高于他人的财富、地位,因为他具备一般人不具备的德行。这些古训对于塑造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良好的浸润作用。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

人类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人。人在社会中生活、生产,需要人们之间的合作,只有彼此的合作和群体的力量,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维系。自2013年9月份新学期开始,95后学生开始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在校生的主体,部分学生身上带有独生子女生的深刻烙印,如:自我意识增强,缺乏合作意识;迷恋网络,人际关系淡漠,不懂得如何用和谐之道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特别强调人与人相处时要多替对方着想,“推己及人”;孟子以仁、义、礼、智为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给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提出了明确的行为规范,希望在这样的行为规范下达到一种互爱互敬,和谐共处的境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仁爱”之心,能够使高职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爱国、爱家、爱人,增强合作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同舟共济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三、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途径

高职院校是社会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可主要从以下三条实施途径进行:

1.创建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是其获取专业技能与人文知识的主要场所。一个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必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高职院校应该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创建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具体地说,可以在校园内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摆放一些主题雕塑,进行主要道路、人文景观命名;在教学楼走廊、教室内贴挂传统文化励志格言;在学校墙壁、宣传栏、校报中进行传统文化征文;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多媒体教室播放经典的传统文化视频;引导学生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组织,如:书法类社团、棋类社团,让学生在一撇一捺间、在手起棋落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呼吁学校开展艺术节,以此为平台传递文化信息,介绍文化遗产。以上这些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2.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着重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主,以“仁爱”为核心,其中“人本思想”“修身养性”“重义轻利”“自强不息”等诸多理念对高职院校学生理想树立、人格培育、为人处事有着重大的引导作用。当前的中国社会面临着一个传统与外来、过去与现代并存的时代,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不同的意识形态不断地涌入中国,使高职院校学生在面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构的关键时刻无所适从,陷入了无法选择的困惑和尴尬。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迫在眉睫。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中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讲话再次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3.培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双高的教师队伍。

篇(6)

关键词: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36-02

历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彰显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在各个时期都产生过重要的价值影响,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标识。核心价值观是指特定时期里国家、社会及个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民族烙印。正是由于它要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不断升华,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每一时代提出的核心价值观都需要有一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如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历史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

1.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国家责任感,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族文明和觉悟,这种精神对近代抗击外来民族的侵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意识支持。而在当代的价值意义,弘扬这种精神,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激发爱国情怀,提升民族主体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天人和谐协调发展的精神。纵观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文化,有不少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提出了一致的“天人观”,这是中国古代儒道两家不同学派思想的不谋而合,说明了我国古代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的思想。古人主张把大自然视为人类的朋友,追求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对当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进而形成了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泛人道主义的道德观。

3.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重视社会的道德教化及以德治国。在个人道德修养体现对人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探讨中,首先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崇尚道德修养。这种精神为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对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唯利是图等不正之风,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同时还能帮助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社会道德和人生价值取向问题,可以通过传承和弘扬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净化现代社会的风气。其次,在恪守信用方面,主张诚信为本。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都充分证明了诚信对古代人们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讲仁爱、讲信义的思想有助于信誉市场的建立,有助于规范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念看当代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宝贵的精神资源、思想资源,值得挖掘、弘扬和利用,我们要从中找到其核心价值,延续中华民族持续发展、国家繁荣昌盛的当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和强大的理论基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升华

1.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可以说,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三个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传统文化主张的“民本”、“民惟邦本”、“仁政”、“礼仪之邦”的追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理念具有共通点;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传统文化的先人强调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不患寡而患不均”、“修法治,广政教”的思想相一致;从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有其文化根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坦荡荡”、“与人为善”、“扶贫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文化传统思想集中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个中国公民的价值要求上。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的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传统文明,但绝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坚持指导思想,结合当今社会现实问题,把涉及国家、公民、社会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不仅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也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3.正确处理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区分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优秀文化。这就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结晶,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的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矛盾,特别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后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过去曾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一些文化是不是符合时展的需求,我们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甄别,从时代特征出发,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是否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健康发展为标准,来决定取舍。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传统文化的尚和合、重民本、讲诚信、求大同等价值追求,不仅是古代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符合现代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阻碍社会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糟粕”,应坚决加以批判和抛弃,如传统文化中的“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虽然在封建社会已是一种常态,但这种专制思想极大压抑了人的自由发展;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尤其在清末发展成的“八股取士”更是束缚了人的思想,严重扼杀了创造力。这些与现代倡导的“自由”与创新精神是完全相背离的,应毫不犹豫的批判。

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外来文化蜂拥而至,伴随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侵入,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很多人面对各种思想和价值观不知所措,以至于扭曲了是非判断的价值标准,严重影响了青年一代主流意识的形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自信。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为我们的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树立文化自信要辩证的看待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既要坚信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自信心,又不能故步自封、自高自大。要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让其不断适应当代社会和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求。

2.确立文化自觉,创新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事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比起世界文化强国,我们差距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正确对待文化的态度,要有文化的“自知之明”,确立文化自觉。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同样要有文化自觉,既要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又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结合起来,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坚持为指导,加强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其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如网络媒体、电视公益广告、报刊杂志、标语口号、学校讲座等,在全社会开展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我们应当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伟大使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融于时代特征,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中自觉奉行的价值标准和信念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廖立勇.文化强国与当代青年的文化自觉[N].中国青年报,2011.

[2]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人民日报,2014.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发展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重要动力,在历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华民族在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与现代文明保持着协调,保持着统一性与民族性。在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同时,也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善[1]。总体而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中,需积极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文化内容,五年前的文化成就了现代文明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一)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情怀

对一个民族而言,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强调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同时,将人的气节以及品质看做最为主要的文化精髓。其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阳刚之气,能够鼓励人们树立坚强的品质,能够在人生旅途中奋勇前进。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各种类型对整个社会具有推动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理论性与指导性。

(二)能够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众所周知,在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对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传统文化中最为主要的特点便是追求和谐,其中,和谐并不是简单的协调,并且也是一种理想境界,一种状态,是一种对事物的包容力与渗透力[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中华民族与其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帮助广大学生形成远大的理想。

(三)能够培养大学生天下为公的意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便是整体意识,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大学生所追求的基本目标。要想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那么需要培养大学生天下为公的整体意识,积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实现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思想,从而促使大学生从整体利益以及国家礼仪角度出发,具备天下为公的情怀。

二、现阶段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传统文化没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效衔接

现如今,中华传统文化在积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出现两种衔接问题,其一是机械融合问题,其二是过度转化问题[3]。对于前者而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将传统文化深入其中的时候,往往报以“拿来主义”的态度,甚至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这样一来,便无法进一步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有效性,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对于后者而言,在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利用传统文化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畏惧感日渐式微。此外,现如今社会中经常会出现恶搞传统文化以及戏说传统文化的现象,这样一来,在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中会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出现失真的现象。

(二)教育模式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阻碍作用

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形成的,在对其进行传承的时候,要充分开率到社会环境以及历时因素。现阶段,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育者会充当“中介人”的角色,并且会采取传统的“说教式”模式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这种只注重传统文化灌输以及情感说教的模式,会导致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歧义,并且会出现“走形式、摆样子、拼噱头以及争荣誉”的现象,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无法对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产生影响,并且也会导致大学生内心产生抵触,难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甚至让广大大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三)网络文化的兴起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过于滞后

现如今,在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中,网络文化逐渐兴起,这种情况不仅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创造了新的文化平台,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种不良文化的出现。其中,网络文化中会带有各种糟粕,而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化的主要接受群体,对网络文化具有一定的好奇,如果无法及时的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那么则会出现各种不良信息。此外,在网络文化兴起的同时,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过于滞后,甚至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质疑,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体现时代的发展与变革。

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有效对策

正如上文所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以及底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性。因此,需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所带来的作用,对其中融合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一)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最为主要的内容便是具备文化自觉意识,保证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联系,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资源优势,将教育效果进行提升,此外,还要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人格修养以及爱国情怀进行融合,在利用理论阐述、典故介绍等方式中,促使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多认识[4]。当然,还要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备敬畏感,不会因为各类“恶搞”、“解构”等现象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变化。

(二)积极创新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尊重,并且要使用平等的双向互动交流。大学生作为情感丰富的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因此,需要积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积极扮演“中介人”的角色中,要避免利用死板、生硬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传递[5]。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从根本上激发起当代大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其中,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采用灵活以及多样的方式,尽可能的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发挥,此外,还可以利用朗诵会、竞赛等活动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授。

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历史,不仅是社会历史的沉淀,并且也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在新时代中,要积极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并赋予它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诗成.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11:134-135.

[2]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5:54-58.

[3]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03: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