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17:25: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艺术审美修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如何,将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建设如何。所以,现在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文理融合,有较高的、较全面的素质。可是,现在的大学生,很多人只注重专业素质,而忽视了人文素质,尤其是文学艺术修养十分缺乏,这必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目前的现状,教育必须要重视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
一、加强文学艺术修养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现在有的大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是根本,文学艺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文学艺术真的不重要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都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如果缺乏基本的文学艺术修养,应该不是全面发展的人,缺乏听、说、读、写的能力,会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价值理性来看,文学艺术修养可以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而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对形成大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见,文学艺术并不是一种点缀,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和情感的工具。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就是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些能力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和欣赏文艺作品是提高这一能力的有效途径。文学作品词汇量大,句式和表现方法也比较丰富,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思想和感情的技巧;可以增强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可以学到谋篇布局、立意论证、表情达意的技法,较快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较高的文学修养,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把话讲得明白、讲得准确,而且还能把话讲得生动、形象,从而很好地与人沟通和交流。
2.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优美的文学作品,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向深层次发展,更有助于科学创造、发明才能的增长。爱因斯坦曾说过:“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利于调动每个人的创造潜能,调动每个人的创造力,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对科学技术的逻辑思维的帮助,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润。
3.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有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强有力武器。文艺作品提供给人们的总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形象,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总是伴随着情感的活动。这样,文学艺术形象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比抽象的道理更深刻,更令人难忘。一个人美好精神风貌的形成、高尚道德的建树、伟大人格的升华,无不得益于文学艺术的滋养。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无不打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文学家们为世人构筑的精神家园,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吸取文学作品中的精神的养料,对塑造有价值的人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够使人增加文学修养医治俗气,而且还能使人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市井气。有文学修养的人,才有高雅的谈吐,高尚的人格和情操,高雅的气质和风度,这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有利于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4.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有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美的足迹更加深入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居里夫人说过,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着至美。事实也是如此,一切理论的创造和技术的发明都体现着美的规律。当今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的趋势,必然促使科学技术美的进一步升华,也必然要求从业人员有更高的审美能力。因此,我们要注重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将来的专业实践中能自觉按照美的要求去进行发明创造。文学艺术是审美的重要内容,文学艺术素养的提高,必将大大提高他们对美的欣赏力、鉴别力。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的思路
1.开设文学艺术课程
这种课可以称为“文学经典鉴赏”课,以经典的文学作品鉴赏为主,选取古今中外最经典的文学作品,在课堂上进行介绍、鉴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文学经典将人类文明中的卓越的精神追求、崇高的思想情操用生动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此类课程在教学中应该把重点放在其思想、精神与审美的开掘上,重在鉴赏,重在感受,重在精神与审美的传达。这类课程也可以开成讲座,整个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掌握,都可以有较强的自由性,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与自己的学问特长进行自由设定,注重教学效果是最终目的。
2.编写科学适用的教材
我们强调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并不是要在他们中培养文学家、艺术家,而是要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思维,开发智慧,完善智能结构,加强文理工渗透。根据这种需要,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知识结构特点,编写出既能使他们受到教益,又能使他们深感兴趣的人文素质类教材。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作用
大学校园里应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人文讲座、沙龙活动、人文艺术节,建设学生文艺社团等,以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努力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可以举办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等讲座,及时对学生的欣赏倾向加以分析引导;也可以成立文艺社团、创办刊物,开展书法、绘画、舞蹈、艺术体操和歌咏比赛等多方面的活动;还可以利用广播、校刊、专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开展书评、影评。此外,学校还可以搞一些有艺术气息的雕塑,比如建造一些有诗情画意的小桥、亭子、楼阁,有浓厚文学底蕴的校训、标语口号、提示牌等等,处处制造一些浪漫情怀,让学生感觉到被包围在浓浓的文学艺术氛围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
4.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学艺术修养
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努力将文学艺术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文学艺术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人文知识,关键是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文学艺术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形成良好的习惯,要让他们从自己的言行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感悟并使之内化,把所学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生命之中。
文学艺术修养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任何人的艺术修养都不是先天的,都是需要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强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货淑受,聂振伟,金树湘,等.人际交往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关键词: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美学
健美操课是一门以技艺性为主,科学性、人文性、情意性兼备的课程, 它的教学过程遵循教育学的一般原理, 而它又是一门技艺性为主的课程, 因此它的教学艺术又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将系统科学的美学原理与健美操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互相渗透, 从健美操教学艺术的普遍意义上把握它的教学规律,不但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热爱健美操、热爱体育的兴趣。健美操教学艺术体现了在审美关系中实现教育目的的宗旨,能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健美操课堂的教学质量。
1健美操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
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一,健美操教学语言讲究的艺术。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语言的技术”和“艺术化的语言”是健美操教师在教学中的必备的两大法宝。二,健美操情境教学的艺术。创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气氛是提高健美操教学艺术的核心。学生们只有在良好的气氛中才能不断刺激他们的求学欲。三、健美操创编的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另外,健美操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艺术、健美操教师的仪态和教态艺术和健美操场地布置艺术这三点也是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内容。
2美学的概述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3 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与美学
3.1 大众健美操语言艺术美
大众健美操语言艺术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有声语言艺术表达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是一种职业,它具有专业性。要求健美操老师语言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口令声调和谐融合。除此之外,健美操教学语言美还应该做到准确无误、生动形象,和蔼可亲言,以达到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二、体态语言艺术展现美。体态语言是指用整个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作及面目表情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和传递信息。根据健美操项目的特点,健美操教师应从表情语、目光语、手势动作语和身姿语4个方面进行艺术美的教学。
3.2 大众健美操情境教学艺术美
健美操情境教学艺术美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境教学理论基础。场效应是有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教学气氛。这些因素中既有物理的,也有心理的。二是健美操教师想要建立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美,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伴随着人格、感情的交流,这样形成了一种情感的共振。在这样和谐的情境下,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相互激发碰撞,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都活跃起来。教师还应该多运用教学手段有意识的营造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情感浓厚的课堂上让教师感受到如“春风化雨”,使学生沉浸在“如沐春风”中。
3.3 大众健美操创编教学艺术美
培养学生创编力可以从将强基础知识、技能、技术和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和套路动作的学习方面入手,创编中所有动作美是健美操编排的最基础的美学元素。在健美操锻炼中,每一个身体动作、面目表情无时无刻地都在体现美的因素,要求全身协调,动作优美,力度适宜,矫健多姿,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是形体美与精神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3.4 大众健美操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美
随着人们对“快乐体育”的追求,增强体质已经不是健美操项目唯一的目标,而是把体育作为一种枯燥生活的调味剂。健美操运动时能产生机体的舒适感,欢快的音乐调动高涨的情绪,有利于美感的产生。健美操另一个特点是具有表演性,通过动作展示生动形象,给人以审美享受。健美操教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那些教学方式多样化、灵活化的教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并更愿意亲近。
3.5 大众健美操教师仪态和教态美
形体美的实质在于表现、象征真正生命的健康形式。因此,长期的坚持健美操练习可改善学生不良的身体形态,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一种优美的气质与良好的修养,给人以美的享受、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感觉。健美操教师在教学中衣着美观大气,教态和蔼可亲,热情洋溢,使学生获得最直接、最生动、最真切美的感受。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让学生在美的感染下学习健美操知识、动作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6 健美操场地布置美
健美操场地的要求很高,宽敞明亮的体育馆,健美操房的体操镜、音响系统、把杆、进口pvc地板、健美操垫等配套设施。另外,对场地的合理规划和器材有调序的摆放也很严格,学生物品的摆放也要以整齐整洁有序为主,这样才能形成美观轻松愉快的环境,其蕴含着美的教学气氛。学生们进入这样的课堂感觉焕然一新、满足视觉上的美感、心情愉悦明快、摆脱传统体育课的紧张、厌烦的心态。从而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热爱。
4小结
总之,健美操教学艺术在健美操学科中,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充分体现出了美学的意蕴,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好的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作为健美操教育的执行者,应尽可能的将健美操运动中的各种美感挖掘出来,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有效地运用艺术表现形式,不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更有利于师生之情快乐情感的交流,以便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让喜欢健美操这项运动的学生们感受更多的美,在课堂上感受更多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玲玉.论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3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的关注,对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地被提及。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形成的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的健全。本文主要立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和相关的艺术理论知识,运用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受教育者的感知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渗透性和典型性的特点。[1]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从广义上说,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职业和分工不同,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的人,都会涉及到艺术,他要么阅读小说,要么聆听音乐或者观赏舞蹈活动等等。因此,无论是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都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鉴赏和批评,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鉴赏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2]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1、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首先,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体验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
2、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许多种,其中艺术教育是其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正如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说的:“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审美教育,更说不上审美修养的培养。
3、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
虽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实现途径等方面不同,但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这和美育的目标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审美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
首先,美育以塑造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为物化手段。在美的实践环节中,美的欣赏、美的创造都不能离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具备动人可感的个别形象。离开了艺术形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著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描写了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作品中保尔的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而且顽强的革命意志塑造了主人公崇高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深深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和中国青年。
其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艺术教育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感知、洞察与想象能力,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美的形态有很多种,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在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艺术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审美教育的最终功效是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能够对他们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大学生可以根据美的形象的塑造,增强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审美修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一)增进学生对舞蹈艺术的了解。
舞蹈是高雅的艺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舞蹈,但每个人都可以欣赏和感受舞蹈的美感。舞蹈教学能为每个学生接受舞蹈知识创造便利,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对舞蹈基本知识有更为全面了解。学生也只有在对舞蹈基本知识由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感受舞蹈的艺术美,逐渐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舞蹈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人文精神、美学艺术、哲学思考等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促进大学生审美情趣提升,提高学生艺术素质。舞蹈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名族、东西舞蹈文化的差异,陶冶情操,感受舞蹈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素质和高尚品格。
(三)推动美学教育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舞蹈是学校开展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学生在学习时能感受舞蹈的外观美和内涵美,加深对美学的理解和认识。舞蹈还能美化学生形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生在欣赏舞蹈过程中,能更为深入的了解舞蹈内涵,精神得到放松,情感得到满足,带给学生心理上愉悦的感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也具有积极作用。
二、开展舞蹈教学,推动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对策
为更好发挥舞蹈教学在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丰富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形式。
不仅要学习舞蹈基本技巧,还要学习舞蹈文化课程,掌握舞蹈发展历程、风格介绍、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内容,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舞蹈文化课程。开设舞蹈欣赏课,对古今中外舞蹈作品有更为全面了解,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舞蹈文化知识。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注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利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课堂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对舞蹈文化有更为深入了解,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提高学生舞蹈文化素养。
(二)重视舞蹈文化教学。
注重舞蹈文化教学,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例如,学生藏族舞蹈时,要让学生知道藏族舞蹈是农牧文化的典型,不仅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还具有高原空旷美,并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学习蒙古族、朝鲜族舞蹈时,要对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详细介绍,知道舞蹈所表现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蕴等内容,以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促进舞蹈教学效果提升,增强学生的舞蹈文化素养。
(三)培养学生舞蹈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舞蹈表演,激发学生对舞蹈表演的兴趣,以活跃学生思维,更好投入舞蹈欣赏之中。要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舞蹈欣赏,让学生多看舞蹈作品,多听舞蹈歌曲,多用肢体语言表演舞蹈,从而让学生舞蹈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唤起学生内心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更好欣赏舞蹈,加深对舞蹈文化的理解,逐渐提高自身舞蹈文化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舞蹈表演并参加艺术实践。
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舞蹈表演的机会,通过排练剧目,让学生在舞蹈表演时正确抒感,加深对舞蹈文化的理解。还要积极参与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并创编自己的作品,反映校园生活和自己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表演和作品创编中加深对舞蹈文化的了解,形成自己的真实体验,提高舞蹈文化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
三、结语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现状实施路径
1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借助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品格、气质以及修养等。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就是美育,可以与学生的审美需求相一致,将学生的精神能力提升上来,确保学生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高度一致和平衡,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比如欣赏一幅画,可以将烦恼抛到九霄云外。现阶段,在大学生基础素质中,文化艺术素养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要对中华历史文化进行充分了解,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出来,将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等提升上来,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学生的人格健全化,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如果人才能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益,彰显个人魅力,一旦文化艺术素养严重缺失,很难保障一流的人才质量。所以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文化艺术素养是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借助文化艺术素养,可以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兴趣充分调动出来,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出来,灵活应对各种危机情况和丑恶事件,树立对客观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
2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2.1文化素养层面分析
现阶段,高职的招生现状决定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能力普遍偏低,而高职艺术专业学生文化底子更为薄弱,尤其是英语等基础科目。由于在专业术科考试期间普遍被“重专业、轻文化”的氛围所影响,因此进入大学后,他们仍旧没有转变思维,甚至认为文化课程的学习可有可无,殊不知文化素养决定了艺术修养的广度与艺术内涵的维度。因此,高职艺术生很难满足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需求。
2.2综合素质层面分析
从高职艺术专业学生普遍之学情来看,学生对专业课程较为重视,能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忽视了自身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自身素质拓展等方面的能力。以高职舞蹈专业学生为例,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仅仅以掌握技术动作为目的,往往没有对舞蹈艺术本身的理论体系进行充分了解,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辩证思维,综合素质薄弱,直接造成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艺术表现能力的重复单一,是目前高职在培养艺术人才综合素养层面一个显著的问题。
2.3文学修养层面分析
一般来说,艺术和文学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文学修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这直接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1]。基于此,如果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难以保证,将会导致自身专业课程学习难度的增加,很难将艺术背后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也无法将文化内涵纳入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进而很难将艺术内涵充分传达出来。
3高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的实施路径
3.1合理引导,提升文化素养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对专业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学习进行合理安排。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文学、美学等[2],需指出的是,高职教育和学课教育是有区别的,教师团队必须依据学生的学情,尊重客观事实,合理引导,如定期邀请艺术家进行人文类文化讲座,帮助艺术专业学生形成全面的价值观念。通过加强学生基础文化修养的培养,可以将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开来,告诉他们,一个成功的“学艺人”,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文化素养决定艺术表现的深度和广度。
3.2合理布局,提高文学修养
通过对学生实际学情进行客观分析,要确保文学修养方案制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针对高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弱这一特点,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设沟通、交流、表达的课程,这也意味着要同步提升他们在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因为事实证明,在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的前提下,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3全员育人,提高内在思想素质
在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将学生的心灵唤醒起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高职院校要定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将学生的道德修养、职业素质提升上来[3]。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引导作用比较强化,对价值观念的形成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要求学生要树立高度的自律意识,推动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3.4统筹兼顾,充分开发教学资源
对于艺术教育管理者来说,要注重将学生的艺术趣味性提升上来,并加强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断提高艺术专业课程的艺术趣味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如果涉及到简单的技术性艺术训练课程,要注重对相关艺术方面的文化课程进行增设。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要基于横向视角,对多个学科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将学生的艺术学习创造性激发出来,更好地挖掘出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4]。同时,艺术专业教育管理者,还要注重艺术与文化课堂讲座的开设,加强与其他艺术院校之间的交流,将学生的交流热情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艺术和文化的高效统一和一致。此外,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还要将自身的艺术情趣提升上来,将现代化艺术观念渗透到位,并对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专业学生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并具备生存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孟子;新儒学;生态美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新儒学日渐成为“显学”。它作为中国较早地进行中西、古今文化融会思考的学派,不仅其价值得到肯定,更成为如今学者探索如何建构中国本土的现代文论、美学、哲学等的典型个案。新儒家学者以儒统庄,以儒统佛,以儒家精神会通西方思想,完成传统文论、美学、哲学某种程度的转型,形成不同于其他学者、学派的阐释。就在这种阐释的重建过程中,有一个值得当下美学界关注的现象,那就是三代新儒家学者已经自然而且必然地完成的“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这种转向最早体现在熊十力先生提出的发人深省的自然活力论,还有梁漱溟强调以调和折中的态度对待自然。再就是后来,台湾、香港、大陆的三位领衔的新儒学思想家钱穆、唐君毅和冯友兰不约而同地得出结论说,儒家传统为全人类做出的最有意义的贡献是“天人合一”的观念。[注:参见杜维明《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载《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这一结论似乎并不是什么全新的发现,但从他们对于此观念所作的阐释来看,这种发现也不是在复述传统的智慧。事实上,他们不仅是在回归那个他们钟爱的传统,也是为了当下的需要来重新理解这个传统。如果说新儒学的生态转向在一开始还不是有意识的,那么到了杜维明这里,则已完全成为一面明确的旗帜。他接着第一、二代新儒学往下讲,不仅完成了所谓“生态转向”,并且还将这一转向带进对中国美学的全新思考。
一、中国艺术精神里的人格修养
在现代新儒家三代学者中,第二代台港新儒家的徐复观对艺术和美学探讨较多,并且有着自己较为系统的美学思想,这集中体现在其《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他认为,在中国哲学和历史上,《庄子》集中体现了审美主体性在中国的诞生,而儒家思想中所确立起来的道德主体性,同样充满着深刻的美学内容。徐氏主要探讨了庄子与孔子的美学思想,但却很少提及孟子。杜维明先生正是看到了孟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因而特撰文接着徐复观往下讲,为《中国艺术精神》补充了一个“续篇”。
杜维明先生在《孟子思想中的人的观念:中国美学探讨》一文中集中考察孟子的修身观念是如何同中国艺术理论相关联的。他开篇即说道:“徐复观先生在他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指出,儒家和道家都确信自我修养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基础,这与艺术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去完善道德和精神的品格的陈旧观点恰恰相反。它提出了一条解答艺术本身是什么,而不是解答艺术的功能应当是什么的思路。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不仅成了需要把握的技巧,而且成了深化的主体性的展现。”280他正是顺着徐先生的这一思路去进一步阐发孟子的修身观念的。
欲了解杜维明的美学思考,先应明确徐复观是如何阐释“修养”与中国美学的关系的。徐复观所说的“修养”,乃是一种“人格修养”,是指“意识地,以某种思想转化、提升一个人的生命,使抽象的思想,形成具体的人格”[2]362。中国只有儒道两家思想,由现实生活的体悟和反省,迫近于主宰具体生命的心或性,由心性潜德的显发转化生命中的夹杂,而将其提升、纯化,转而又落实于现实生活之上,以端正它的方向,奠定人生价值的基础。所以,徐氏认为,只有儒道两家思想,才有人格修养的意义。
徐复观强调,人格修养常落实于生活之上,并不一定发而为文章,甚至也不能直接发而为文章。因为就创作动机来说,人格修养并不能直接形成创作的动机;就创作的能力来讲,在人格修养外还另有工夫。同时文学与艺术创作,并非一定有待于人格修养。但人格修养所及于创作时的影响,不像一般所谓思想影响,常是片断的、缘机而发的,它是全面的、由根而发的影响。而当文学艺术修养深厚而趋于成熟时,也便进而为人格修养。另外,作品的价值与人格修养有密切关系。徐复观指出:“决定作品价值的最基本准绳是作者发现的能力。作者要具备卓异的发现能力,便必须有卓越的精神;要有卓越的精神,便必须有卓越的人格修养。中国较西方,早一千六百年左右,把握到作品与人的不可分的关系,则由提高作品的要求进而提高人自身的要求,因之提出人格修养在文学艺术创造中的重大意义,乃系自然的发展。”一言以蔽之,人格修养与艺术在最高境界上有其自然的结合,具有共生性。儒道两家所成就的人格修养,不止于文学艺术的根基,但也可以成为文学艺术的根基,一旦发而为艺术精神的主体因素,便对中国艺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进而主导着中国艺术发展的总体方向。在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必以人格的修养、精神的解放为技巧的根本,为境界的根本,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卷10。因此,徐复观在对传统艺术活动的考察中所发现的人格修养与艺术的这种微妙的关联,乃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特质所在。
综观中国古典美学,自孔子始,审美一直与修养有着根本的联系。中国美学讲境界,艺术以境界为最上。正如王国维所说:“(词)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不惟词如此,中国其他艺术皆如此)而修养的归宿即是境界。由修养而达境界,此一境界,既是人生境界,亦是审美境界。在中国古人那里,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何以相通?在现代人的生存境域中,世俗的人生何以成为审美的人生?杜维明先生有进一步的挖掘。
二、孟子修身观念的生态美学精神
徐复观告诉我们,要想真正了解中国艺术精神,必须从修养的工夫透进,方能得其三昧。杜维明显然认同这一结论,因而才顺着这种美学研究的方向,去挖掘孟子修身观念中所蕴涵的现代美学精神。那么,杜维明进一步阐发“修身”的出发点是什么,他是如何理解“修身”的,他对“修身”作了怎样的引申,引申的意图何在呢?
首先,他澄清,自己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探究与道家美学所不同的,或是作为道家美学之补充的儒家美学存在的可能性,而是想尽量开发这两种传统学说所共有的象征符号资源。他明确指出:“把徐先生的分析推进一步,我认为,把修身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比起人们试图系统地将传统分梳为道家和儒家来说,也许出现得更早些”,“儒家强调的人文主义,也许初看起来与道家的自然主义相冲突。但是,按照他们对自我修养的共同关注,我们不能说儒家坚持社会参与和文化传承与道家追求个人自由不相容。道家批评儒家的礼仪,儒家批评道家的避世,都体现一种对话式的交互作用,它反映出两家之间存在着更深沉的一致”。可见,杜维明并不是要论证孟子同中国美学有着什么特殊的关系,而是要借孟子思想生发出中国美学整体的特性。再者,他的直接目的是想通过诠释的重建去发现隐含在孟子思想里的艺术理论,进而指出某种衔接传统与现代的美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杜维明所用的“修身”这个概念,并不是仅仅对于人的形体而言。修身的内容实则比形体的转化要丰富得多。“身”只是一个含意有限的形象说法,非英文“body"可以代替,它其实象征了整个自我,乃儒家文化中极其丰富和庄严的符号。所谓修身,即修己,包含了自我转化、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全过程。比之徐复观所说的“人格修养”,“修身”有着更为广阔的涵义。“人格修养”容易被人们作为纯粹的道德操练来理解。自孔孟以降,后世的一些儒者确有此一倾向。事实是,人们一直用一种不太恰当的“手段”与“目的”的用语来描述艺术与人格(修养)之间的关系,而这种表述却模糊了二者的共生关系。但是,如果我们将人格修养扩展为杜维明所说的“修身”来理解,那么它与中国艺术的特殊关联就会变得更加明朗,甚至可以说,“修身”就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根本。艺术也由此可以理解为“深化的主体性的展现”,这是传统中国所特有的一种“大艺术观”。
孟子的修身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深意:一方面,“大体”与“小体”的和谐发展。在孟子看来,心为“大体”,身体只是“小体”。修身就是要使“大体”而不只是“小体”得到发展。一个向学生传授六艺的儒学大师,必定要认识到六艺既是需要操习的动作,又是应从精神上去掌握的科目。因此他主要关心的是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转化过程中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人的身、心结构中,存在着将自我发展为与天地合一的真正潜能。修身更重要的是为了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共鸣。“大体”可以“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但它归根结底只不过是本真的人性。修身就是要将本真的人性显发出来,而美的实现则需要这种修身的工夫。所以,儒家的修身方法不仅具有社会学的意义,也具有美学的意义。古人通过修身所实现的人生境界,自然就有审美境界的生成。
进一步引申,修身所体现出的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美学精神。生态美学本是一个现代范畴。在21世纪初的中国美学界,引起最多关注和争论的就是这个范畴。它作为美学的一种新理论或者方法,更多地凸显出传统与现代衔接和转化的可能性。因此,强调修身体现生态美学精神,其实就是对修身作一种新的现代的理解和转换。生态美学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提倡绿色的人生,审美的人生。而孟子的修身观念则明确表示,人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和谐,才能与天地合流。生态美学强调整体性,而孟子在关注整体性的同时,还看到了“整体”中的“根本”,那就是人自身的生态和谐。事实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态平衡确实依赖于人本身对待外物的态度和方式,此一态度和方式则根源于人的认识和精神境界。人必须从自身做起,修身是一种重要途径,它不仅导向生态平衡,也直指审美的和谐人生。它作为自我转化、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全过程,不仅是孟子所倡导的,也是道家所追求的。《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如果我们用现代话语来解读中国传统之“修身”理念,其实它就是“精神生态”。由此,它将给予中国当代的生态美学研究以重要的启示。
三、杜维明给予生态美学研究的启示
在孟子那里,与修身一样,美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将修身作为理解美的观念的参照点,因而“美”很难成为一个完全客观化的静态范畴,它与善、与真一样,都是人不断成长中出现的品质,它们作为一种激励人心的鹄的而存在。“充实之谓美”。“当美塑造着我们的充实感时,不是作为一种固定的原则,而是作为正在体验生命的自我,和所感知的实体对象之间的一种动态的相互影响而起作用的。我们在事物当中看到了美。在描述美的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从外在的物质形体转向内在的生命力,最后达到无所不包的精神境界”。修身包含着主体的自我转化,而这种自我转化无论在美的创造或欣赏中,都是美的真正基础。在主体的自我转化这一环节上,杜维明拈出两个重要概念:“相遇”和“听的艺术”。这更加表明他在有意识地以生态美学的眼光来解读和发现古典。
相遇。杜维明说:“我们欣赏的对象可能是一棵树、一条河流、一座大山或一块石头,但是,我们感受到它们的美,使我们觉得它们并不是毫无生气的对象,而是一种和我们活生生的相遇。确切地说,是一种‘神会’”。杜维明用“相遇”来指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来形象地表征古典美学里物我的神会,正是为了说明,中国传统美学里并没有主客二分,古人不会把自己的人格强加于外在世界,《孟子》关于人的思想并不是一种人类中心论,就其终极意义而言,它旨在表明人的自我转化首先体现为一种态度的转变,而人的自我实现则取决于人与自然的互动。正像徐复观先生所说的:欲“成己”必需“成物”,而不是“宰物”、“役物”。
20世纪著名的犹太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人生与世界具有二重性:一是“为我们所用的世界”,一是“我们与之相遇的世界”,可以用“我—它”公式称谓前者,用“我—你”公式称谓后者。布伯所谓“我—它”的范畴,实指一种把世界万物(包括人在内)当作使用对象,当作与我相对立的客体的态度;所谓“我—你”,实指一种把他人他物看做具有与自己同样独立自由的主体性的态度,此时,在者于我不复为与我相分离的对象。[注:参见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7-21页。]人置身于二重世界中,即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筑居于“它”之世界,但人也栖身于“你”之世界。人对“你”的炽热渴念又使人意欲反抗“它”、超越“它”,正是这种反抗造就了人的精神、道德与艺术。布伯说:“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布伯的学说直接针对西方思想史上两种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虽然他的目的在于阐释宗教哲学的核心概念“超越”的本真涵义,以及澄清基督教文化的根本精神——爱心,但他对人生态度的两种概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普遍性的。
生态美学批评现代人类的实用主义和功利性,痛斥他们将“我—它”关系加以绝对化和极端化,着眼于“我—你”关系的和谐建构和扩展,因为只有后者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无间,人与社会的和谐融洽。如果我们把人与世界的关系概括为主要的三种形态:认知的、实践的和审美的,那么大家就会发现,前两者所体现的其实就是布伯所称的“我—它”关系,而审美所呈现的则应该是“我—你”关系。我与你相遇,“你”便是世界,便是生命,无须有待于他物,我当以我的整个存在,全部生命和本真人性来接近“你”。最终“我”与“你”都升华了自己,超越了自己。这便是杜维明先生所说的“神会”,亦是孟子修身观念的真谛所在。因此,“我”与“你”的相遇,是审美的相遇,亦是生态精神的呈现。正如杜维明先生在《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一文中所指出的:人心“对自然的审美欣赏,既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占有,也不是主体强加于客体,而是通过转化与参与,把自我融入扩展着的实有”。“我”在展开审美体验时,渐渐忘记了“我”的存在,完全“化”入“你”的体内,以“你”的存在为自己的存在,逍遥游于“我—你”共同的精神世界,这即是审美化境,是生态美学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所发现的生态特征。物我合一的境界真正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杜维明还指出,对于人与自然的这种互通性和亲切性的审美体验,往往是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修养的结果,“返回自然的过程不仅包含着记忆,而且也包括‘绝学’和遗忘。我们能参与自然界生命力内部共鸣的前提,是我们自己的内在转化"。这种观点与徐复观先生对“心斋”的修养工夫的解释是一致的。可以这样说,中国古典美学是一种以修养为基础和工夫的“相遇”美学,此一“相遇”,则真正体现了深刻的生态美学精神。
听的艺术。艺术感动并影响着我们,古人们相信,它来自人与天地万物共有的灵感之源。讲到听的艺术,很多人马上会想到音乐。这当然是没错的。但除此之外,它在这里更蕴涵深一层的隐喻。“听”具有生态层面的重要意义。
听觉的感知作用在先秦儒学中占重要地位。杜维明相信:“如果我们将眼光盯着外部世界,那么,儒家之道是不可得见的;如果仅仅依靠视觉形象化这种对象化活动,是不能把握宇宙大化的微妙表现的。诚然,像舜这样的圣王,能够通过对自然之微妙征兆的探索来洞察宇宙活动的初几。但是,我们却是通过听的艺术,才学会参与天地万物之节律的。‘耳德’或‘听德’,使我们能够以不是咄咄逼人的,而是欣赏的、相互赞许的方式去领悟自然的过程。”生态美学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抛弃西方的二分法思维模式,在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发掘这种主体对待自然的审美的态度。因为此一审美的态度真正消融了主客二分,体现了物我的平等、和谐、共融。杜维明先生认为先秦儒家是经过身心的修养将自己开放给所置身于其中的世界,通过拓展和深化自己的非判断性的接受能力,而不是将自己有限的视野投射到事物秩序上,才得以成为宇宙的共同创造者。
听的艺术除了可以表明态度以外,还联系着特殊的感受和表达方式。“听的艺术”里所说的“听觉”,并不是指人的生理听力,而是指人的感受能力。正如马克思曾经说的,要理解音乐,必须具有“音乐的耳朵”。那么,要听懂自然,就必须具有亲和自然、体悟自然的能力。聆听与倾诉相对,自然之中自有天籁,天籁即是自然生命的倾诉。面对自然的私语,我们只能闭目倾听,用听来交流,用耳来感受。正如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迦叶破颜微笑一样,听的艺术正是这种无需言语的心灵默会。所以,庄子也用“听”来描述他的“心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庄子·人间世》。此乃庄子的修身之法。在听的过程中,我们不再是外在于自然的主体,而成为各种生命力内部共鸣的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在听的过程中,我们成为各种生命力内部共鸣的息息相关的一部分。不仅庄子重视“听”,孔子更是以音乐这种听觉艺术来实现他的人生境界。所以孟子才会选择音乐作为隐喻讨论孔子之圣性:“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孟子·万章下》而代表人格发展至高峰的“圣”字之古体“圣”,即以耳为根。可以这样说,听,体现了生态学的关系原则,“听德”其实是中国艺术共有的特点,因而中国艺术是体现着生态精神的伟大艺术。
更进一步讲,“听”在古人那里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听者无言,无言与有言相对,因此也是表达方式之一种。无言甚至更胜于有言,只有无言才不会咄咄逼人,才会以欣赏的姿态和审美的眼睛“倾听”自然。有言则容易陷入主观,破坏物我的相融、天人的合一。所以才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说。所以才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说。因为无言就是没有明确的语意,于是也就具有感受的无限可能性。有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艺术的限制,言是表达的媒介和形式,有媒介和形式便是有隔,便是有限,否则便是不隔,便是无限。
无言和听的艺术都是一致的,它们象征着精神的自由和无限,表达了“我”对“你”的尊重,体现了平等和共存。因此,“听”开启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关系原则,听的艺术则呈现了生态美学的精神。
综上,我们通过对杜维明先生关于孟子思想的诠释的分析,可以较显明地看到杜先生通过诠释所要指出的美学研究方法。首先,正如徐复观对人格修养的关注一样,杜先生进一步整理、阐发了先秦儒学、特别是孟子的修身观念,并进而得出结论:从修身、修养来理解中国古典美学,更容易触到中国艺术的本质,此处儒、道艺术精神之分则不显;再者,正如道家学说里存在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一样,先秦儒学、尤其是孟子关于人的思想同样开启了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生态精神。修身这一观念本身所包含的人自身、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正是生态美学所追求的理想的生存状态。这足以表明,生态学的视野和方法必定为中国美学带来更大的言说空间。
在中国大陆学界,生态美学自2000年以来逐渐成为美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美学研究的视野。然而众多生态美学的提倡者们却未曾注意到,杜维明这个海外学者早在90年代就已经提出将生态的方法运用到美学研究中来并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将杜氏观点进行整理和生发,一方面是想引起生态美学研究者们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对生态美学研究的一种探索。
[参考文献]
[1]杜维明.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M]∥郭齐勇,郑文龙.杜维明文集:第3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2]徐复观.儒道两家思想在文学中的人格修养问题[M]∥李维武.徐复观文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4]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8.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而美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评价性活动,包括审美评价和审美的再创造活动。要理解其内涵,必然会涉及到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品格等因素的考察。从当下的现实教育来看,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审美教育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的教师在引领大学生审美的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注意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目的的定位。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培养的成才要求,应当提倡让大学生具有精英化的主体定位,追求经典而高雅的审美客体,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审美目标。
一、引导大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树立文化精英的主体意识
在经典美学范畴中,审美是一项崇高的心理实践活动。而审美主体基本上是文艺欣赏和研究过程中的欣赏者和研究者,且在对象性活动中处于主体性地位。在审美这项崇高的心理实践活动中,审美主体需要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审美活动。在引导大学生审美的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审美主体的定位问题,大学生应该站在什么立场进行审美非常重要。当前社会上主要存在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三种不同的文化潮流。大众文化立足于现代社会中的消费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大学生作为存在于大学之中和多种文化之间的群体,是大学的教育对象。大学生是社会中积极向上的一个群体,但是大学生这个“准精英”阶层毕竟是来源于大众的,而在大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文化无不带有大众文化的烙印。在走进大学后,其遵循的文化和审美模式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回避地受到大众文化中消极面的渗透。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坚持精英教育的原则。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精英的主体意识,这是大学精英教育的普遍要求。在审美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大学生站在文化精英的立场,追求真理,陶冶性灵,摒弃大众文化的享乐原则,追求内心的富足与自由。比如,在公共艺术课程“影视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站在文化精英的立场,以专业化的视角去评价和鉴赏影视作品,去领悟和挖掘影视作品更为深刻的内涵及意蕴。
二、引导大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追求经典而高雅的审美客体
审美客体是审美主体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进入审美视野的审美对象。在经典美学中,审美客体主要是文学艺术。“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客体,或者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如崇高、优美;或者具有否定的审美价值,如卑下、丑恶。”当今是一个审美客体泛化的时代。在大众消费文化视野中,审美客体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的艺术种类到电视、电影、网络、广告等所呈现的影像符号世界。而且,日常生活也被纳入审美客体范畴,它强调对日常生活的文化现象即消费文化尤其是流行时尚的关注,因此经典美学里从未有过的时装服饰、室内装潢、广告设计甚至度假村布局等正式进入当代美学的研究视野。在引导大学生对审美客体的追求上,一方面基于多元文化的时代特征,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另一方面,依据审美活动是一项崇高的心理实践活动的本质,更要突出审美客体的经典和高雅原则。经典而高雅的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的集中呈现,人类精神乃是在文明发展史上超越时代、地域、民族的界限而形成的世界性共同价值的精神结晶,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美学精神。作为人文精神培养重要途径之一的审美教育,向人们展示着五彩缤纷的艺术表象世界。引导高校的大学生进入这个世界,进而去领悟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提升其艺术审美能力,选取适当审美客体很关键。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上,最为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了解、领悟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人文精神和审美理想,从而使之在艺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滋养中,陶冶情操,形成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审美理想,以及符合人类精神的价值观。因此,在高等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回溯人类创造美的光辉历程,将大学生的审美客体定位于经典而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在艺术的长河中巡游,领略艺术所蕴涵的深厚人类精神和审美理想。因而,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系列课程中,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选材一定要严谨规范,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要突出经典和高雅的原则。
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审美教育目标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大学生的审美过程中,公共艺术教育老师也应该引导大学生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来实现审美教育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审美素质是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的体现,是沟通文理工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而,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不只是单纯的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而是通过审美素质的提升来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公共艺术的课程必须超越狭隘纯粹的艺术本位的课程观念,课程必须体现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掌握知识的综合化的功能,必须有利于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促进“人本”全面和谐发展。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施教内容上必须走向综合化,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文字艺术等融为一体交叉与融合;能把美学、艺术批评、民族文化、历史、哲学等不同内容有机进行相互渗透,在思想内容上,既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又要体现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把具体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原则相结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审美感受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实现人格的升华。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公共艺术教育中探索审美素质教育价值取向至关重要。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对于审美过程中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目标问题,一定要定位清楚。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减少盲目性,会有的放矢,也会摆脱大众消费时代审美泛化带来的困扰。
参考文献:
[1]白朝晖.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10).
[2]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3]张建中,黄丽娜.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2).
[4]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李静.浅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