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语文教学的性质

语文教学的性质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1 17:25: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文教学的性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语文教学的性质

篇(1)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作为一种基础工具,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并运用,这是语文学科教学成败的关键。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工具性的教学特点,这应该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接受。然而,从当前语文教学与语文研究领域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以课堂为中心,就课堂论教学,就课堂论质量。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课堂教学原则上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如何改变当前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如何让课堂教学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语文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如果不在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上,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则始终是一句空话。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决定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培养与提高中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我国老一代语文教育家倡导并身体力行,夏丐尊先生的孙女夏弘福的文章《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见《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3期)就提到,这三位语文教育家反复强调“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理解是必要的,但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这些话归结起来即是视语文为一种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工具应该掌握并熟练运用,掌握并熟悉语文这门工具,就可以达到人际社会间思想交流这一目的。当然,这种交流可以表现为口头的、书面的,还可表现为手势语言。中学生学语文,目的在于通过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学习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因此,口语表达的学习与训练,书面语言表达的学习与训练,亦即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应视作中学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来抓,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单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与范围内,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语文教师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难让数十名学生个个张口,人人动笔。课堂这一教学形式用得好,当然可以调动起部分或大部分学生积极思维,也可通过范文导读,给学生某些借鉴,但单靠课堂这一教学形式,满足千千万万青少年口语表达、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需要,这无疑是天方夜谭。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缓慢,误区之一即把课堂语文摆在重要地位来推崇、实践,其结果,以讹传讹、误人误己。

    拙著《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见《中学语文》1994年7-8期,《教与学》1994年第9期)就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性质、任务作了探讨,提出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并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课程教材研究所庄文中先生近日在《关于制订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思考》(见《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3期)一文中就高中语文的性质提出再深入认识的思考,其思考是基于“当前”,要制订与初中教学大纲(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相衔接的面向21世纪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庄文中就高中语文性质的思考表述为两点:“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由这两点思考,庄文进一步提出了高中学段语文的教学要求:

    1.具有较敏捷的语文交际能力和较高的语言素养;

    2.具有较强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3.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4.具有初步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5.具有独立自学语文的能力;

    6.具有与语文相关的文化常识。

篇(2)

关键词:语文学科性质 语文教育 人文教育

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或是其他性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但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否对于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根本的意义。在众多备受瞩目的语文学科基本属性当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讨论已成为语文教育界的焦点,但仍存在许多分歧,致使语文教学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而又进展缓慢的历程。

“语文的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语文的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是它的附属属性。”①这是以叶圣陶先生为代表的“工具说”的典型观点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以此类推,似乎便可得出“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的结论了。一旦认定语文学科知识工具学科,语文教育当然就是只在学习如何操作语言这一工具的技能技巧的“技术训练。” 语文学科要传授语文知识及有关技能技巧,使每一个国民能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而学好其他学科,以致于终身的学习和工作。从这个角度看,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学科绝不是单纯的工具学科,我们所讲的“工具性”仅仅是着眼于语言属性的技能技巧,语文知识的丰富底蕴,语文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作用,语文学习对于一个人学习其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基础工具作用,对于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作用而言的。诚然,语言具有交际功能,从这一角度说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本也不错,但我们要辩清楚语言和工具的区别:“工具”在人人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这一点上虽与语言有相似之处,但他们毕竟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语言不同于一般的工具,它更具有为一般工具所没有的人文性。因为语言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类的生命之声。语言和思维,认识不但不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语言和工具确实不同,后者始终客观存在于人体之外,语言则不在人之外,更在于人之内,就是人本身。换言之,语言既是客体,又是人的主体。语言的根本性质并非是僵硬的工具性可以概括的。既然语言已界定人文性为其根本属性之一,那么,我们自然更应该把学习母语的语文学科界定为一种工具科学了。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说到底,语言学本质上是一门人文科学。它跟别的人文学科一样,可以尽量利用技术科学的帮助进行它的工作,但是它自身不会变成一门技术科学。” ②吕先生说的是语言学而不是语文学科,但由上文可得出一个结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③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性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不可能也不应该仅仅用工具性来概括。我在这里强调的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人文性,不是站在工具的高度,而是站在培养人性的高度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但是,要弄清楚的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大纲说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可见,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工具,是人文的载体,工具是外显,人文是内核。钱学森说过:“学一项简单的技艺,例如学讲一种外语,可以用这种强制灌输的方法,外国期刊上这一类的包教包会的广告很多,但没有包教出诺贝尔奖金得者的广告!就是说外语,能说到使外国人听懂是一项技艺;但要说外语说到文理优美、有风趣,那就不是一项简单的技艺,而是文化教养的问题。”④钱学森所说的“文化教养问题”,实际上就是人掌握一种外显的工具,它承载着人文的内核。“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表述,对语文学科性质及其关系作了最为科学的表述。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作用。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的。这两个性质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如果把语文学科比成一个人,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技能的培养、语文素质的提高就是他的躯干(工具所在),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则是他的灵魂(人文性所在)。灵魂比寓于躯体,无躯体则为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幽灵;躯体须有灵魂主宰,无灵魂,则为行尸走肉无疑。语文教学必须从头到尾、分分秒秒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不是语文技艺加思想教育;但语文教师又必须始终清醒的意识到自己不是仅仅教授如何操作语言工具这一门技艺的师傅,更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两者的分水岭就看能否自觉地充分认识和领悟语文的人文性了。

确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明确了语文教育的方向,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学语文教学成了千夫所指,有道是误尽苍生是语文。语文教科书所应有的权威性、原则性和科学性受到质疑;语文课堂所特有的感性、个性和形象性逐渐消失,僵化的、教条化的纯技术教学占了主要地位。一方面,许多学校在升学压力下,为了扬长避短,过早地进行文理分流且重理轻文,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上的某些欠缺,直接影响了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为特征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片面地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习上急功就利,过分重理轻文,兴趣单一。广大的语文教师也在高考的逼迫下,以“考纲”为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教条化,方法单一化,并且推崇逻辑推理,强调技巧性,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文学意味和文化品位。另一方面,时代又迫切地要求教育要使不同走向的学生不仅能对人类共同的文化以及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灵魂健全且有较高生活品位;而且通过教育,使不同天资的学生能够决定自己的未来,把握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根,为使不同能力不同倾向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奠定基础。在这种矛盾的现状下,以语文学科性质为指导的人文教育正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主流。而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中开宗明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一定义也就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时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中学的各学科中,语文应该挣脱以单纯工具性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转变为重视对意识和价值的提示;由只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工业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转变为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培训和发展,真正实现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使教学越来越有人情味。

根据语文教学的现状和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的反差,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渗透人文教育,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关注心灵铸造。真正的教育是人与人的主体间心灵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性知识与认识的堆积。在师生关系上,是心灵之间的交流,而不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教育如果只是从客观层面上把握人,那把握的只是物化了的“人”。而使人无限度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的,是人具有的“自我”的观念。所以,要想把握单一的不同于其他个“人”,就必须把握他的“自我”意识,即关注心灵的铸造。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心灵的铸造呢?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应该是主体与主体的“对话性”关系,地位是平等的,交流是相互的。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也学会关注心灵的铸造。初高中课本所选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血肉饱满,他们的心灵值得学生去关注,并且能从中受到熏陶,唤起他们追求崇高愿望的意识。第二,尊重个性发展。一个人的意识逐渐变得不同于他人,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个性化。而不同于他人的意识,便成了个性。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更要尊重其个性,鼓励发展个人意识,强调个人的选择自由以及对自己选择的责任,帮助养成一个学会对自己负责的生活态度。第三,鼓励创新进步。任何重复性活动都不可能构成真正的自我,人只有永不满足实际状态,不断地创造和追求,才能不断展现、充实自己的本质。正是创新,才使人的价值成为可能。教育是一个使主体价值和意义不断实现的过程,在讲求教学过程教育化的今天,语文教学怎么样才能鼓励创新,体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应当成为一个迫切地命题。鼓励创新的首要问题是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总之,如果语文教学能在人文性的基础上,能真正走上一条尊重人、尊重生

命、鼓励创新的道路,突出其人文性,那么对语文教学的指责抨击就可能会大大减少,更会推动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快速发展。

引用来源(参考文献):

①毕养赛、钱威《现代语文教学论稿》,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②转引自王尚文《人文说和工具说的分歧》,《语文学习》,1997(7)

③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语文学习》,1995

④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⑤王尚文,《语文学科的性质之谜》,《语文学习》,1994(3)

⑥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⑦饶杰腾,《学科教育学大系—语文学科教育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⑧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篇(3)

人们(包括语文教师自己)对语文教学状况越来越不满,甚至有人发出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喊声。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要改革,首先就要认清语文的性质。

关于语文,人们始终有一种不太正确的认识。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性质是这样界定的:“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1986年的教学大纲认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2006年的高中语文试验大纲又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从以上几种说法可以看出,语文只是被看作一个工具,他始终处于一个附属地位,而缺乏独立的性质,也就是缺乏“科格”。

只看重语文的工具性,实际上也就只承认语文的“语言”性质。这样,语文也成了与藏语、回语、日语、英语等相对的语言,他们都是“交际工具”。于是,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变成了传授语言知识的阵地,成了对美文肢解的语言实验场。再加上近年来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中学语文更是成了A、B、C、D的选择、句式的变换、同义词的区分等枯燥无味的训练。

我们并不否认语文的“语言”属性,然而,“婴儿生,无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庄子,《外物》二十六)。其实,孩子们在学习语文以前,就已经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了,培养交际能力,这似乎不应成为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物极必反,人们要么看得太窄,要么放的眼界又太宽,有人又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大语文”的观念,认为“语文就是生活”。的确,语文的外延非常大,他和生活密切相关,然而,中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我们没有必要把语文的外延拉得无边无沿,那样,我们的语文课就不如直接让学生走向社会,语文实际上就又迷失了自己。

那么,中学语文究竟应该是什么性质的呢?

或许,从大学中文系的名字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它的全称是中国语言文学系,有的甚至叫中文系为“国文系”,很少听说叫“国语系”的。语文,是不是应该具有语言和文学两重性质呢?作为“语言”,学生学前已经掌握了不少的东西,语文成绩最差的学生恐怕交际也不会存在多少问题,而深层的语言语法研究,似乎应该是大学中文系研究的东西,或者语言学家要研究的。(这里并不是说中学一点语法也不要讲,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还是要讲的。)那么,对中学语文来说,剩下的应该主要是语言的文学性了(当然,还有其传载的文化,鉴于目前的语文课确实在传授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本文不再赘述)。

其实,识得一定量的文字,就可以开始读文学名著了,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文学审美感受了。据说,陈香梅女士六岁就开始读《红楼梦》等名著了。文学的艺术感染力感染着,熏陶着,涤荡着,净化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而近些年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正是抛弃了语文学科的最本质最动人之处,使得语文本应优美漂亮的舞姿、荡人心魄的旋律丧失殆尽,剩下的只有带着镣铐的独脚的徘徊和沉重无奈的叹息。

语文,中学语文,已被扭曲得近乎面目全非,还其真实的、美丽的容颜吧,让她焕发迷人的光彩!学生在呼唤,语文老师在呼唤,所有的关心教育的人们都在呼唤,语文本身也在呼唤!

语文界的有识之士,有一些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认清了语文的性质,他们已经先行一步。他们有个人尝试吃螃蟹者,也有集体的智慧和努力。

篇(4)

【关键词】新课改;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影响;应用研究

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可以影响到教学方向与效果,还关系到各阶段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人文性教学便是语文教学的重大影响因素。现代以来,国家尤其重视语文的人文教学,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语文人文性要求下的人文教育直接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方向指导,在转变教育者教学观念的同时也极大的推进了素质教育进程。本文着重分析了高中的人文教育问题。

一、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影响分析

新课改规定中明确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与教育目标,并提倡将人文教学贯穿到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实质性飞跃,人文教学的目标与性质可以为各学科教育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也能推进各学科教学回归到学生本位总指导思想,可以说是国家素质教育潮流下的一大两点。人文主义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人文教育主要是指教育活动中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放在教育主导地位,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重视学生天性,坚持教育在改造与塑造人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人文教育中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深度重视。新课改提倡的高中语文人文主义教育便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以致人文性已经发展成为高中语文学科的一大特征,人文教育也成为了语文教学方向体现。

新课改后,高中语文人文教育贯穿到文学与语言学教学,使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载体地位越加突出。语文阅读中不仅可以了解时代人情风貌,还能体会时代人文思想的感染与熏陶,将人文主义教育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升语文教育文明传承作用的实现,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人文教学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改革,能够对语文教学进行方向引导。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与思想性,进而忽略了学生的本位需求,学生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也缺乏人文思想的独特感受,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协调发展,该模式的语文教学效果也有限。新课改下的语文人文教育基于学生本文需求将情感与认知、过程与动机等结合于一体着重进行学生素质的提升,这是对语文教学的完善,也是基于学生和谐发展的语文改革。

二、高中语文人文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用

新课改目标下,高中语文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众多的教育学者已经对构建高中语文人文教学模式达成了共识。将人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创建活跃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领悟、成长。笔者就高中语文人文教学应用问题提几点建议。

1.转变语文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中教师观念对于教学实践活动及其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进行语文人文教学必须进行教师观念改革,将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真正开展语文素质教育活动。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还存在落后、不称职的现象,针对该种问题,教师必须进行观念转变,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有个性、有情感的学生。

2.优化语文教学内容

构建人文主义教学模式需要进行语文教学内容优化,将人文思想与教学内容系统融合,将人文思想贯穿进整个课堂教学氛围中。高中语文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实践阵地,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感受人文世界中的情感,还要就感受进行发言交流,真正实现人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在帮助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走入人文世界,充实思想。

在高中语文人文教学中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的体验灵性,活跃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重视教材范文。当前,教师利用语文作业贯穿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语文作业也应该融入人文主义,教师充分发挥作业在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形成方面的作用。

3.完善评价机制

区别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新课改下的语文人文教学需要构建人文化的教育评价机制。人文教学影响下的语文教育应该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作用,还要在评价机制中创新使用实践活动评价项目,在进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考核的同时进行学生潜力的激发。

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构建起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为教学活动增添了生命力,但是在构建语文人文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以人文理念为指导,增加教学活动中内部人文因素,改善创造利于人文传播的外部环境。

三、结语

本文着重分析了新课改下的高中人文教学的必要性与应用问题。笔者认为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改革教学活动,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发展方向,还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将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需要构建完善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才有助于人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现状;综述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8(c)-0126-01

张志公(1918――1997)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从事语言研究和教学50余年,为中国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丰厚而深邃,涉及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本文收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文期刊数据库中的CNKI学术期刊、维普数据的有关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文献,统计到的有关文献共88篇。从统计的文献来看,对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有以下5个关注点:语文学科性质和功能,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材的编写,作文教学观,教学语法与修辞观。下面就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一个较全面的综述。

一、语文学科性质和功能

“语文是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这不仅指出了语文这门工具与一般劳动工具的相同性,也指出了其特殊性,这也是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性质的定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雏形。“工具性”的提出强调了语文应该重视其根本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工具论”对知识和能力的过分强调,却忽略了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人的情感、意识、道德、美感以及价值观等丰富的内涵。在语文功能的论述中,张志公认为语文是最具智力价值的学科,语文内部的思维结构和智力结构想当完善,蕴含了丰富的创造性,兼具探索性和审美性。“学以致用”的实用观点,也是张志公语文是“特殊工具”的延伸。

二、语文教学改革

1.文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这是张志公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研究课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现代化要有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进行科学研究、减少盲目性;语文训练应当有规格、有标准,应当有一个科学的序列,教学内容要现代化;教学方法要科学化、现代化。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首先是语文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再是语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则是教学实践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教学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内容也包括了教育观念,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2.语文素质教育。《张志公与语文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语文素质教育因素主要表现在主张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要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全方位开放。张志公提出语文教育还应当重视文学教育,他认为学文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语文教材的编写。张志公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创造了实用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训练的双线推进结构。同时他也主张将文言课文的学习纳入文学教育序列。这样的教材结构方式比较全面的揭示了语文能力的内涵,也便于合理设计语文能力培养与训练序列。重视语文知识的先导作用,即语法等,在能力训练上也科学求实,设计了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训练。4.作文教学观。《张志公先生对作文的贡献》一文中,孙移山认为张志公对作文教学主要有三点贡献:一是强调实用性;二是倡导段落教学;三是重视语言训练。而李跃平在他的《张志公对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一文中对其作文教学思想做了更加详细的阐述,针对教师的命题作文限制学生思路,张先生提出:一是训练基本功,做到“辞达意明”要着重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同时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二是打开思路,养成自觉思维的习惯,主要是要求学生写实,同时教学生读好的文章;三是感受成功,让学生快乐作文,这是针对作文评价体系提出的。施平在他的《张志公作文教学思想初探》文中提出了“多方面发展言语能力”:不仅要系统的让学生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语文基础知识,也要进行阅读教学,说话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5.教学语法和修辞观。张志公先生对教学语法提出的‘精要、好懂、管用’六个字的要求,写进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一直是中学语文知识教学奉行的原则。”[1]而王洪江在他的《张志公后期语法思想给我们的启迪》一文中,则主要是就张志公后期的语法思想结合当前语法教学中出现的“淡化语法”等现状提出的现行教学语法系统改革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必然性做出的分析。张志公也是将“修辞”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清晰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的第一人。在他主编的《汉语》课本第六册设了“修辞”一编。“这不仅在我国史无前例,就是在全世界也绝无仅有。”[2]为了解决教师的修辞教学,他又专门主编了一册修辞编的《教学参考书》。“当时它不但统一了全国初中教师德修辞教学进度,深化了教师的修辞知识,开阔了教师的修辞视野,解决了教师修辞教学忠的答疑解惑,而且更重要的是普及了上千万初中学生的修辞知识。”[3]

综上所述,近几年对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和深度。相关文献,林林总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面地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做了研究,但从客观来讲,研究还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张志公在语文知识教育方面,教学语法研究较多,但是修辞等其他语文知识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只是在有关文献中略微带过。第二,将张志公的语文教育思想与当前语文教育现状相结合,只是提出了问题,如“淡化语法”等,但很少有可操作性,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出。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有更多关于研究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作品问世,进一步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刘婷(1985-),女,四川仪陇人,现为西南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熊江平.张志公先生对汉语语法学的贡献[J].中学语文教学,1999(4)

篇(6)

【关键词】异本新教材 教材内容 话语体系 合适性

小学语文科教学论(也称教学法)教材数量极多,良莠不齐,特别是教材内容值得反思与探讨。笔者把新课程改革以后编写的教学论教材称为新教材。这里择取比较典型的影响较大的两部新教材对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教材内容的合适性作出评价。这两部教材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分别是由倪文锦主编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和江平主编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以下简称倪本和江本)。这两部教材在逻辑框架的设置、“研究领域”的关注点和话语体系诸方面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导致了教材内容不同程度的差异。

一、逻辑框架:对话与建构

倪本教材的逻辑框架,主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内容并将它教材化。其基本思想是:以对话的姿态,“交换一种理念,重建一种关系”。江本的逻辑框架是,基于以往的理论和经验并结合新课标和新课程实践经验作为课程内容,并将它教材化。其价值是:以知识建构为取向,满足“教师系统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一般教学工作的需要”,比较注重实用。正因为这样, 江本与倪本教材章节内容的安排有显著的差异。

1.即使章节标题相同或相似,但内容也相差较大。

由表1可见,江本在论述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时的视点在“技术”(方法)上,重点阐述的是哪些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与语文教学整合。倪本聚焦于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和对人才培养的影响。重点阐述: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②插入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内容,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实现一些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实施的条件和基础;③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等。在更宽泛的视野里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和意义、方法与价值。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论述,倪本的视点在“教师的素养”上,围绕理念转变、角色转换、能力提升来展开内容;江本的视点在教师角色和教师专业发展上,两者在表述也有差异。

2.有的课程内容,在章节的布局上有差异而且论述的侧重点和分量也不同。

比如,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江本分两节来论述,倪本分两章进行论述。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江本放在一章里分五节来论述,倪本独立设章分五章进行论述。这是因为教材核心概念的差异而使逻辑框架有所不同。江本是围绕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来结构教材体系的,试图将“课程”地位和意义突出来。倪本的核心概念是“新课程教学”,所以“课程”意义是分散在许多章节里面的,只有在“校本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一章里比较显眼。正因为这样,在专章或专节介绍小学语文教材时,倪本限定在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专章分别介绍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及教学案例,以突出“新课程教学”概念的内涵。江本专节介绍“小学语文课程教材”,讨论了“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发展”、“国外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编写原则”、“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使用”等问题。虽也有对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介绍,但只是“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发展”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样安排显然是根据江本教材自身的逻辑框架来设定的。

3.章节内容的取舍也有所不同

倪本在章的内容设置上比江本多了两项内容,一是绪论“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语文教学的转型”,二是“校本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少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小学语文学习特点”和“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三是“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显然,这些作为章节内容的取舍,也与教材不同的逻辑起点有关。

由于以上原因,江本和倪本的教材内容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是不同的,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前者比较适合准教师的学习,后者适合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或培训。因为倪本教材的基本思想就是“交换一种理念,重建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在职教师通过倪本教材的学习,对传统的教学理念需有一个“颠覆与重建”的阵痛过程,并最终确立新课程教学理念,建立起一种崭新的教学关系。而准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论的学习,虽然也要树立起新课程教学理念,掌握新课程教学的方法,但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最终走上“继承与创新”的路子。

二、“研究领域”:继承与创新

“研究领域”这里指小学语文科教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诸多的研究课题。对“研究领域”中内容的取舍实质上是课程内容的取舍,一旦选取“研究领域” 中的某些课题,这些课题便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所以,“研究领域”的内容取舍,具体规定了教材内容是什么。

1.“阅读教学”部分的内容体系

显然,江本“阅读教学”部分的内容体系侧重于“实用性”,其中“阅读教学理论的关注点”和“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不管是谈理论或述经验都是以满足“实际操作”需要为出发点的。而倪本侧重于倡导一种新的理念,其中“阅读教学实施的方法和策略”中提及的“感受阅读乐趣”、“丰富阅读活动”、“注重阅读体验”、“学会多种读法”、“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经验概括,这种概括主要是在肯定并推介“一种新的理念”。其中,倪本“阅读教学评价”中论述了“语文课标中对阅读评价的规定”和“评价的实施”,实际上也是在强调新课程理念。所以,倪本试图超越一种视野,扩展某种理论边界。这种愿望和努力,在“作文教学”部分的内容体系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2.“作文教学”部分的内容体系

表3中列出的“研究的领域”7个方面,江本和倪本在内容上几乎不重合。江本关注的是教师急需掌握的基本的习作教学理论和经验,而倪本在指出了“当前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后,选择了“课程标准的写作取向和国外小学作文”以及“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模型”这两部分内容加以论述。这样结构内容,编者试图为“当前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在编者看来,“当前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尽管存在上述多方面的问题,但根源是一个,就是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1] 所以,“课程标准的写作取向”和“国外小学作文”的理论与经验,以及理论上比较成熟的三种“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模型”,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理解和掌握的。

倪本,放在历史与现实的背景和基础上,放在学术视野里来审视、论述选定的内容,如“档案袋学习的评价”。对问题的讨论及相关性理论的梳理比较清晰。

江本,淡去了一些理论背景,剪除学术的缠绕,直接面对问题(话题或课题)加以阐述,所以对问题“是什么”的论述比较清晰。

三、话语体系:规范与重建

“话语不同于言语,相反,它指语文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限定下的群体表现形式。它是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却又暗中支配人们言语、思想行为的潜在逻辑。”[2]简言之,由于概念(术语)选用和意义表达风格的不同话语体系也就不同。话语体系的差异,会影响学习者接受教学内容时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学术思想和方法。下面例举四个方面的内容,比较江本与倪本在话语体系上的差异。

1.“课程性质”部分的内容及其表述

语文“课程性质”是语文教学史上的若干问题之一,是教学论学科内容应当涵盖的要素。所以历来的语文科教学论(教学法)都会关注和重视对它的讨论和阐释。江本的阐释是从“对‘语文’的辨析”开始的,即以“‘语文’的辨析”作为阐释“课程性质”的逻辑起点。这是沿袭了以往阐释“课程性质”的表述方法,即从语文自身来考察这门课程的性质。然后阐述了“语文课程的阶段性”和“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两部分内容。在阐释了“对‘语文’的辨析”后论述“语文课程的阶段性”,最合理的解释是,试图明确“课程性质”在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取向,即小学侧重于语言文字教学,初中侧重于语言文章教学,高中侧重于语言文学教学。可能编者考虑到以前的语文教材编写上也有这种倾向的事实。“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这部分内容分点论述了“学科性质的认识”、“学科性质的思考”、“学科性质的关系”,以此来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是什么的问题。显然,编者的意图是试图更加具体地明确“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倪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阐述,风格上与江本有较大的差异,即“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百年历程概貌式的考察”,以展示性质的演变过程,理解课程性质的定位表述,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的内涵。选取的内容为:“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回响”(1949~1966);“工具性与思想性的震荡式交替”(1978~1990);“课程取向‘人文性’的表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及含义”。从这样的角度阐述“课程性质”,学理清晰,立足点稳定,避免了一些枝枝节节的问题纠缠。

2.“语文档案袋评价”表达意义的风格

倪本,分两段来论述“语文档案袋评价”的内容。首先,将其置于“质性课程评价”之中,作为“质性评价”的典范之一来讨论其内涵和构成。其中的概念、术语直接源于国外文献,所以是基于国外文献的话语体系。这样表达,站在学理的高度,理论背景清晰。其次,作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思想来讨论,重点解释档案袋评价的方式。这是以“质性课程评价”理论为学理基础来解读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的概念即“语文学习档案袋资料”。如果说前一点是学术研究的表述,那么后一点便是教学文件的解读,这种“解读”指向新课程教学现实。

江本,“语文档案袋评价”称为“小学语文学习档案袋”,置于“小学语文学习评价”之中,以知识认识体系即“档案袋的内涵”、“档案袋的构成”、“档案袋的特点”、“档案袋评价的具体操作”来展开论述,淡去了理论背景,突出了关于“档案袋评价”的知识。这种表达往往需要将已有的文献包括国外的文献进行整合并认作是“普遍真理”,即非一家之言。

3.“课程评价”概念的整合与切分

表4中,“课程与教学评价”,倪本用“课程评价”这个概念概述,江本用“课程评价”、“学习评价”、“教学评价”三个概念概述。倪本的“课程评价”表述与“课程性质”的表述在风格上是一致的。江本的表述有利于操作,但内容上难以避免重复。

4.案例素材与理论素材的处理

案例素材的取舍上江本选用了比较具体完整的案例。它起到的作用是,增强感性内容,平衡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提供直接的课程教学经验。而且,这些案例在教材中往往被作为阐述理论的印证材料,教材在论述中对案例前后钩连,充分演绎,增加了感性色彩。

倪本的亮点在于学理的光辉。虽然也有一些短小案例穿插其中,但几乎都是概述性的,服从于理论论述的需要。

四、教材内容选择与阐述的建议

语文教学论学科的教学任务重在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包括教学知识、教学能力和教学情感等,具体应注重:一是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增强学生教学设计与评价以及问题研究的思维能力;二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把所学的教学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并用于指导和改善自己教学与研究的行为。

显然要完成这两个方面的任务,不仅要靠教材的作用还要发挥教学的作用,但教材必须体现:在论述系统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套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关于“课程性质”,倪本教材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百年历程进行了概貌式的考察,展示性质的演变过程,理解课程性质的定位表述,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文性”概念的内涵。这个表述过程不单是要科学地揭示“人文性”概念的内涵,而且蕴涵着一定的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如果忽略这一点,那么学生可能获得了知识而丢弃了“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势必降低学生素养的培养。

1.语文教学论教材内容的选择标准

教材内容的选择可以围绕“用‘什么’来培养起学生的教学素养”的问题来思考和把握。

从现成的教材看,不管依据什么样的逻辑框架组织起来的教材,其内容都没有超越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研究领域”。但是进入教材的内容未必都是合适的,未必都能对培养学生的教学素养起到作用。可能是笔者孤陋寡闻,至今尚未看到过语文教学论教材内容的选择标准。但是,反思以往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经验,语文教学论教材内容的选择恐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有利于教学经验的传承与创新

任何教学创新都是基于传统教学经验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而且,就学习者而言首先需要的是经验建构,没有一定数量的经验作为基础,创新是难以进行的。所以对待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正确的态度应该:①要反思,②要学习。江本教材比较注重教学经验的介绍和阐述,试图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有利于改进和完善学习者的思维方式

每一门学科都不应该忽视对学习者思维方式的影响。如上所说,语文教学论教材不仅是传授一套系统的教学知识,还要对学习者的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起到影响。所以,对教材内容选择和组织,还必须考虑到教材要有利于改进和完善学习者的思维方式。

(3)有利于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

就教学而言,教师专业化集中表现为教学专业化,包括:掌握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知识的运用;为维护前途而进行超越专业的自我提高;在基本知识和技术方面的正规教育等。就目前的情形看,教师专业化在教学专业化层面上可以落实到以下两个方面:

1)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980年,《世界教育年报》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专业化的目标是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这种以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为目标的取向应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事实上,在教学层面上教师(包括准教师)不习惯用专业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比如,针对一些研讨课的评课,很多教师都是随便讲几句。这“随便讲几句”往往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即缺乏理论和学术规范。所以,教材内容要提供这方面的“技术含量”。

2)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教师成为研究者”中的“研究”的特征是反思、探讨和总结,以此实现观念更新,知识创新。倪本教材在这方面提供了范式,有许多借鉴的经验。

(4)突出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反映新的研究成果。

新课程改革中,吸收了诸如“语感”、“对话教学”、“档案袋学习”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对引领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研究成果是教学论教材“当然”内容。但是,新的研究成果非常多,所以还要做筛选的工作。有的教学论教材在对新的研究成果的选用上不够谨慎,结果是多而烂,排挤了传统的优秀的研究成果。

2.建立和规范语文教学论的话语体系

所谓建立和规范语文教学论话语体系,就是强调教材内容的“合适表达”。这里强调一点,即采用中西融合的、通俗易懂的话语。教师不是专门的理论研究者,教材若大量使用新概念或外来的术语,就会增加学习者的心理困惑,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所以即使要引用国外的相关理论来拓宽理论边界,提高理论的“硬度”,也不能毫无节制的。这里以概念为例,比较一下倪本和江本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的话语差异。

表5中倪本,A类概念13个;B类概念43个。江本,A 类概念11个;B类概念30个。显然,A 类概念差别不大;B类概念差异很大,而且倪本的B类概念理论色彩更浓,即理论的边界更宽,并大多需要作具体的解释。江本的B类概念基本上是传统的话语。事实上,这两类概念组成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基本的教材内容。虽然“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既定内容,但由于两个版本在阐述时所使用的话语(术语)不尽相同,教材内容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诚然,对“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没有固定的形式,只要达意即可,但是某种形式(话语)一旦进入教材就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按照皮亚杰的理论,知识建构主要是依赖于同化和顺应两个机制来完成的。生硬搬用一些外来术语或者用以阐述对象的概念大多需要重新阐释,那么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总是处于顺应状态,是非常费劲而且往往不受学习者的欢迎。虽然顺应对于重构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好处,但前提是学习者必须有足够好的接受能力,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从转型时期的教育理论研究和传播来看,中西融合的通俗易懂的话语体系比较适合当今教材的改革与发展。

〖*本文为2006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等教育本科小学语文(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内容建设”研究》(浙教科规办[SC150])成果之一。〗

〖注 释〗

篇(7)

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技术教育化教育技术化恰当的媒体选择,可以使语文教学如虎添翼,不恰当的信息技术选择,犹如画蛇添足。下面就信息技术“进入”语文教学的不同类型进行初步区分,以期能为教师审视与反思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提供一点参考。

一、塞入――疏于技术的教学

之所以用“塞入”这个词,是因为在这种类型中,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对于运用信息技术并无内在需要与急迫要求;而且,从语文教学效果来看,使用信息技术未必会好于不使用信息技术,甚至可能还不如不使用信息技术。譬如,教师的普通话本已非常标准,字正腔圆,音色也好,完全可以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课文,但为了使用一下信息技术,却非要播放一段课文朗读录音。或者,教师的粉笔字本已非常漂亮,且善于通过板书来展示教学内容的结构与逻辑,但为了使用一下信息技术,却非要用PPT来代替板书。

语文教师为什么会在明明知道教学活动并无内在需要的情况下硬要使用信息技术呢?其目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点缀”。当信息技术只是被塞人语文教学时,它是不可能对教学活动的改善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其作用充其量也只是将教师在教学中的某些“动作”在形式上“改换”一下而已。用放录音来代替教师的朗读,用PPT来代替教师的板书等,都只是动作形式的改换。此时的语文教学也就可称之为“疏于技术的教学”。

二、加入――问于技术的教学

“加入”与“塞入”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性质的不同。在这种类型中,语文教师之所以使用信息技术,目的已不在于仅仅通过动作形式的改换来对语文教学进行一下极为表浅的点缀,而是想针对语文教学中的某些不足,进行必要“弥补”。在这里,弥补是一个关键词,它既意味着教师对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了真实需求,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并不想否定语文教学的既有整体架构与基本过程,并不企图进行大的调整。

这样,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便发生了变化,从前一种类型中的“点缀”变成了“改善”,即对语文教学中的某个或某些“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使语文教学的效率或效果得到一定提高。比如,当教师在课堂中讲到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如果教师感到仅仅靠自己的口头描绘和解释,很难使学生真切了解庐山瀑布的气势,感受李白浪漫主义的想象力与情怀,那就可使用多媒体,通过实拍影像与立体音响,真实展示庐山瀑布的清亮秀美、大气磅礴、如同天壶倾洒、天马流星般的壮丽景观,从而对教师的口头描绘和语言解释的局限性起到弥补作用,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如此一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就不再是局外的、多余的,而是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用的因素。

三、嵌入――基于技术的教学

此处借用“嵌入”这个概念,意在说明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一种状态,即相互契合、相得益彰。如在教授《琵琶行》时,教师就可以用音乐来诠释诗篇的内容的。本文是描写乐声的典范,要想让学生彻底领略本文音乐描写的特点,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意境,体会天涯沦落恨的情感脉络,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感喟,必须把握音乐的内涵。为此,教师可从网上下载不同情调的古典琵琶曲,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序曲,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欢快曲,凝绝不通声暂歇的沉思曲;银瓶乍破水回流的悲愤曲,曲曲都是琵琶女的情感倾诉,句句都是白居易一生的落寞历程。如泣如诉的旋律令琵琶女心碎肠断,江州司马泪洒青衫,也能让学生解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刻蕴涵,所有这一切都是美,美只能靠领悟和发现,而不能靠评析,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担当让学生欣赏美、感悟美的重任,更无法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写作能力,只有运用CAI才能彻底拓宽语文教学的路子,才能打开学生的审美空间,完成诗化教学。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完全不是为了点缀,也不再是为了局部性地弥补,而是为了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效果整体性地上一个台阶。此时的教学便可称之为“基于技术的教学”。

四、融入――技术化了的教学

此处借用“融入”这一概念,意在表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之中的一种存在状态,一种可能的境界,即相互调适、相辅相成、相互贡献,以至于亲密无间、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至少应具有如下描述性特征:教师本人的语文知识仓储与通过信息技术获取的各种语文学习资源既可单独呈现,又能随时组合呈现,相互补充;文字的、声音的、影像的学习资源既可单独展示,又能随时汇集提供,相互加强;历史场景、当下情状及未来景观既可单独凸显,又能随时因需编排,相互勾连;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全班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既可单一进行,又能随时切换,相互促进;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既要有相对稳定的基本格局,又要能根据语文教学需要随时加以必要的调整与改变。

显然,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的价值便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变过程”了,而是拓展与提升至对整个语文教学“系统”的“改造”,或者说重构。包括:语文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造或重构,语文学习资源获取方式的改造或重构,语文教学人际互动样态的改造或重构,语文教学空间秩序格局的改造或重构,语文教学环境整体氛围的改造或重构……所有这些改造或重构,都是整个语文教学系统的改造或重构之有机组成部分,目的都在于形成一种全新语文教学时空。对于这种状态、这样境界下的语文教学我们可称之为“技术化了的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