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的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1 17:25: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知识管理的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知识管理的概念

篇(1)

关键词:时尚知识管理 服装概念设计 时尚数据仓库 集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普遍提升,人们对于服装的审美观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对流行趋势的变化,更是了如指掌。面对庞大的流行数据,设计师为了能够随之对其进行运用,建立时尚知识管理系统十分必要,以该系统为前提的服装概念设计也更加能够体现流行趋势。但是当前阶段对于该系统的创建依然存在相关不足,基于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时尚知识管理

按照相关定义可以将时尚知识管理理解为以时尚、集成等为基础的,可以为服装设计提供支持的数据集合。时尚知识管理主要具有如下特点:① 主题性。这里所提到的主题性,也就是时尚知识管理中所具备的所有知识与数据都是以相应主题为基础的,针对服装设计风格、颜色、面料、款式等,选择合适的服装设计元素[1];② 集成性。时尚知识管理中所具备的数据来源十分多样化,但是原始数据格式却不相同,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集成。将知识列入管理系统中进行转换,再次格式化并排列,以此获得具有单一性的物理映像;③ 时变性。所谓时变性,也就是时尚知识管理系统中所包含的数据都会受时间的变化而更新,为了很好的适应这一变化,数据需要通过更高层次进行综合;④ 非易失性。时尚知识所标志的时间与地点等均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数据,并且会被长时间的保存下来,在知识管理系统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为加载、查询等。

按照时尚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的一般性,可以将其体系结构设置为以下几个方面:① 时尚知识词典。这一环节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库,主要是对时尚知识的体现形式与规则进行规范;② 时尚知识来源。这一环节是对来自于不同途径的时尚知识进行采集;③ 时尚知识整理。这一环节是对不同的时尚数据进行抽取、转换与储存;④ 时尚知识发掘。这一环节主要作用是发掘时尚知识;⑤ 前端决策支持。这一环节是对时尚知识决策支持交互界面进行提供。

二、时尚知识管理的服装概念设计

(一)构建时尚知识决策结构

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向服装设计师提供智能化的基础知识,通过对相关信息、模型的利用,真正实现对人机交互系统的创建。为了有效构建这一系统,需要认识到以下几点:① 该系统的使用对象为决策人员;② 该系统主要强调了支持这一概念,也就是能够帮助决策人员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③ 该系统重点强调了交互这一处理形式,因此需要认识到与人有关因素在决策结果上的影响。

(二)形成服装概念设计

(1)决策支持

一方面,要形成服装时尚风格。时尚这一因素是通过不断的演变而进步的,每一时间段的时尚均是以之前时尚为前提,且可以将其看作之前服装风格的延伸。各种时尚潮流的兴起均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对于一个开放性的社会,不同的时尚都可以实现自由发展,进而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丰富的内容[2]。针对现如今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几乎所有的服装品牌都会在新一个季度推出多个风格的时装主题,这些主题有些是对之前的延续,而有些则是全新的设计风格。由此看来,越来越多样化的服装主题不仅创造了时尚风格多变的品牌形象,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则是要在时尚风格的基础上推荐排序基本原则。其一是时尚的引入阶段,也就是时尚刚刚兴起的阶段,还未满足大部分人对于时尚的需求时,却可以为人们带来新鲜感的时期;其二为接受时尚阶段,即时尚已经广为人知却被接受的时期,这一阶段是时尚风格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阶段,同时也是服装产品获利最高的阶段。

因为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对于时尚的敏感度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系统决策所支持的时尚风格推荐排序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一般会将服装品牌划分为以下几种,即时尚引领品牌、市场追随品牌两种。前者主要是针对具有较高时尚敏感度的消费群体,而后者则主要指的是紧跟潮流的消费群体。

(二)服装元素概念设计决策支持

服装设计元素即组成服装设计风格最为基础的单位,其中主要涵盖了色彩、面料、造型以及图案等元素。而服装概念设计则具体包含了对风格主体对应的时尚色彩概念、时尚面料概念、时尚造型概念以及时尚图案概念等。

这一项工作现阶段主要是由设计师按照设计主题搜集图片,并通过图文的形式将故事进行表述,尽管这种表述形式十分直观,然而因为多数服装企业中缺乏系统的时尚知识管理观念,致使一些无效操作存在,很难对概念设计效率进行控制,进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文章中所提到的时尚知识管理当中,都是在不同的渠道搜集时尚信息,另外则是依靠不断积累所得服装知识欤其中储存了诸多服装设计风格色彩、面料、图案以及款式的相关信息,以此为服装元素概念设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3]。一旦明确了新服装产品的时尚设计风格之后,便可以利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决策支持系统快速捕捉到与之相对应的色彩、面料、图案与款式,随后再利用筛选和排序形成不同类型的服装元素设计界面。

(三)决策人机交互系统

利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对服装概念进行设计,主要是以用户与系统互动为前提,获得服装时尚风格色彩、面料、图案、款式等概念的决策支持,通常包含了以下设计流程:① 选择关键词;② 选择设计主题;③ 选择时尚数据信息;④ 概念整理;⑤ 终端形成。

在选择关键词方面,用户需要限定概念设计的年份、季节与分类等关键词,为用户提供多方面的选择。在排列主题概念方面,则需要在系统中设置时尚风格主体信息字典,将时尚风格主题倾向与风格主体进行连接。一般一个品牌一个季度仅需要确定5个主题即可,用户便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风格主题选择设定的概念主题。随后,将系统中所有的主题概念进行整理,以此为用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时尚主题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水平逐渐提升的基础上,人们对于服装的审美观念也得到了提升,同时服装概念设计也需要向信息数字化方向创新,通过建立信息化的时尚知识管理系统,为服装概念设计方法提高智能化支持。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服装的选择要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在服装设计选择当中融入了更多的个性与自我观念,从而使得服装概念设计成为引领时尚的先驱。

参考文献:

[1]Ja Young Hwang,Eulanda Sanders,Mary Lynn Damhorst,张慧琴,武俊敏. 文化和时尚体系对服装设计过程的影响――服装设计过程的概念框架[J]. 艺术设计研究,2016,02:10-18.

篇(2)

论文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知识管理

论文摘要:在当前信.息时代和知识时代下,军队院校的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从知识管理的概念出发,谈谈在军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引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发展思路.

当我们接受信息时代和知识时代这两个概念时,对院校而言,知识是其运转的核心资源,也是创造价值的核心资源。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的积累、利用、扩散、传播和提升创造能力,理应成为提高军队院校核心竞争能力的驱动器。因此,在基于知识管理的理念下,推动军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一、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内涵

知识管理的概念是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但目前尚未形成一个能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定义。当前的共识是,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其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

(二)知识管理的基本过程

一般来说,知识管理由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程和知识创新等四个过程构成。知识集约,指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的过程。知识应用,指利用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知识交流,指通过交流来扩展整体知识储备的过程.知识创新,指整体的知识储备扩大并由此产生出新概念、新思想、新体系的过程。

(三)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

信息管理主要侧重的是建立并维持一个通畅且高效的信息网络,从事信息的收集、检索、挑选、分类、存储、传输和分析等等,却没有有效的工具将这些数据转化为知识并传递给需要的领导或人员,结果造成校园网上虽然拥有大量的信息,但当决策需要,却无从下手。而知识管理则是对包括信息在内的所有知识资源统筹起来,并且可以将这些信息传递到正确的方向。

二、在军队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引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军校开展教育信息化主要思路还是从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传送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这一角度来进行。其实在没有实施知识管理之前,教育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便成了设备现代化、技术高档化,资源数字化的代名词,其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远远没有体现出来.因此,网络时代的教育信息需要从更基本的要素来研究新形势下的军事教育,以便有效地和科学地推进军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知识军事时代军校管理的必然要求

知识管理己经成为我军教育信息化需要迫切研究的课题。一是网上己累积了数以兆计的信息,组成了非常壮观的资料库。海量的信息如何加工、转化为易于存取、可用的知识,是我们需要正视的现实问题。二是各单位都在准备建设或已经建设了网络资源库、网络课程、远程学习平台等,怎样设计、组织、运行、管理才能发挥其教育资源的作用,不仅是避免资源浪费的需要,也是军校教育信息化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三,在一些己经开通网络应用的学习中,教员和学员对文件分类、资源共享、知识版权和产权、网络学习中如何提高学员知识转换及知识创新等问题,还存在一些误区和认识上的偏差。

〔二)知识军事时代军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军队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重任,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各个领域知识更新速度、周期越来越快,如何尽快了解与把握各个学科领域特别是军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成果,是军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三)为满足人才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

知识管理的所有职能活动都围绕人的知识创造潜能开展,强调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为目的,尊重知识和人才,这也正是人才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己经把全世界的信息资源连接在一起,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如何准确、有效、迅速地挖掘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隐藏在信息背后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三、落实知识管理理念推动军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奎达斯等认为知识管理的目标包括六个方面:第一,知识的;第二,确保知识在需要时是可得的;第三,推进新知识的有效开发:第四,支持从外部获取知识;第五,确保知识、新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第六,确保组织内部的人知道所需的知识在何处。笔者认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在与理念的建立、方向的把握和机制的建设。

(一)强化理念宣传,职员工的思想

实际上,目前知识管理的概念还并不为人所熟悉,知识管理的理念也还远未深入人心。而校园网的建设等同于平台的建设和海量资料建设,人们在利用的时候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以至教员、行政干部无法养成信息分享的习惯,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管理。所以,应大力普及知识管理的理念。

(二)以教学科研需要的知识为核心,把握军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知识管理的本身就是一种透过协作及整合的方法来创造、采集、组织、截取、使用院校的知识资源。军队院校内部积聚着大量的知识,能否挖掘隐含在学校中的知识、充分发挥这些知识的作用,是知识管理的关键,也是军事教育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篇(3)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本体;教育

知识管理在发展早期仅是基于数据库或文档管理的初级技术,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并拥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目前知识管理越来越多地被企事业用来提高技术和竞争等,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应紧紧和知识活动联系在一起,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

1研究背景

知识管理是指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它包括:1)对信息的管理,通过智能化的信息深加工实现信息的知识化增值、发现、组织、共享和使用;2)对人的管理,实现隐性知识的发现、组织、共享和使用。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当前知识管理中的问题是:如何把信息以统一的方式组织并避免对同一知识的不同描述影响理解和共享?如何提高计算机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并利用有组织的信息获取知识?

引入本体与知识管理结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体源自哲学的概念。Gruber给出目前非常流行的本体定义:本体是概念模型的明确的规范说明。本体提供了目标世界的公共词汇,为信息的描述和交换提供适当的数据结构。本体最大好处是明确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中引入本体,使知识对象化,必定会给知识的集成和重用带来益处,而且可以使与之匹配的知识对象的关系和属性得到完整和清晰的描述,通过这些,用户可以获取更适合自己的知识。

2基于本体的教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本体是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有效方式,对于具体的项目而涉及的工作包括概念定义和资源组织2个方面。每个概念的定义要包括它的含义、子概念、父概念、每个类的实例概念问的各种关联、概念与外部资源的关联。该框架分为知识收集及获取、知识检索和知识推理3个部分,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

1)知识收集及获取。知识的收集及获取的首要任务是要将有用的信息资源结合进知识管理系统中,并与本体方法论相结合,将信息通过本体构建工具转化为用本体语言描述的知识,放入本体库中。此系统的目标用户有2类,一类是资源的使用者(学生或者教师),另一类是资源的加工者。收集和获取的信息资源是指对教学有帮助的课件、试题、音视频等资料,在本体中对教育资源分类遵循的是LOM元数据标准等。

2)知识检索。目前的应用系统中由于其数据库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对意义相同但用词不同的内容无法进行精确的检索,当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时问题更明显。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在本体的帮助下从本体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语义异构的问题,在教师和学生查询具体资源时能够减少对冗繁数据筛选的时间,也能够提高信息检索的精确性。

3)知识推理。推理使用推理机能够对初始本体进行处理,通过自定义规则或者内在规则,能获得原有本体隐含的没有直接定义的知识。推理机不仅能对本体语言内在的各种关系进行计算,而且支持自定义规则推理。自定义规则定义更加丰富,可以包括反映现实世界的某种传递或逆反关系等,实现对知识模型更灵活的操作。比如放入一个新的教学资源,推理机就能够对其进行推理,从而得知其具体所属类及定义。

篇(4)

论文摘要:通过比较和分析信息与知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的概论,从产生的背景、内涵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论述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存在价值的必然选择。

1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化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记录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思想对人类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远古历史上的简帛、纸张的使用,到如今网络信息的铺天盖地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的收集地,回顾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从私人藏书阁收集图书,到如今现代化图书馆的使用,信息资源的管理一直都是朝着越来越开放的方向发展。

计算机的现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和因特网的出现及迅速扩张,使得社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能力迅速提高,成几何方式增长的数字信息使得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数量成泛滥之势。

信息管理是为解决社会信息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和社会信息的无序性与人类需求的特性之问的矛盾而产生的。在信息领域,海量信息非但不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信息干扰,造成信息误导,影响科学研究和生产,甚至是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信息泛滥带来的”用不完又不够用”的矛盾现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要解决这种矛盾,使信息成为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用的资源,关键就在于对海量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使社会管理思想发展到知识化阶段,知识已经成为各类组织的核心资源和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管理正在成为管理的主题。知识管理是基于社会对知识创新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活动或者说是管理体制。知识管理思想的雏形早巳形成,但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才受到人们的真正关注和广泛认同。

信息和知识都是知识管理的主要成分,研究和探讨知识与信息、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入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探索知识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积极的意义。图书馆只有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才能保证其教育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和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是摆在图书情报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2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概念区别与联系

2.1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首先提出来的。美国东北大学的E,M.Trauth博士认为:信息管理分为三个不同的技术领域,即数据库管理、记录管理、数据处理管理。通常将这3个领域称为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的概念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即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加工、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的目标;从广义上讲,信息管理的对象不只是信息,还包括与信息有关的人、机构、设备、环境等。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信息管理是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是信息经济的起点。图书馆通过对信息的搜集、检索、组织和传播,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存储到传播和利用,从宏观上实现馆际之间的信息资源协调与共享管理,方便人们能够在特定时间获取所需要的特定信息。

2.2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在当今能够为人们所重视和接受,得益于知识经济的形成和提出。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三个角度进行阐述的。知识管理的概念从国外传人我国后,国内学者由于专业研究侧重点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管理的概念达20余种。总起来概括为:一方面,知识是一种加工的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中被标识和处理,这是一种以信息为本的知识管理,它聚集于将显性知识组织化及隐性知识显性化;另一方面,知识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已经被学术界所接受,图书情报界对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也已初步达成共识。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所拥有的包括信息、知识各种要素在内的所有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组织、开发和运营,实现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的过程,是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一个机构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知识管理的基础在于开发、组织信息和利用人的知识,然后通过合理的管理流程为个人和组织利益提供服务。

2.3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是明显的,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知识管理的内涵大于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注重的是智力管理,其中包含隐性的智力与信息资源显性智力的管理。知识管理中关于人的管理因素是一种新的人本管理思想,它倡导人的主动性,是人的智力资本、人的智力开发与激励的管理,是智力成果创造过程即创新的管理。而信息管理主要是一种构建智力库的过程,信息管理采用的是人本管理的思想,它强调人的智力转化与技术管理,偏重创造成果的管理;②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目标与功能不同。知识管理不是吸收和占有多少知识,而是促进组织机构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新并创造新知识,其总体目标是知识运用,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效用性。信息管理主要是信息的组织、控制与利用过程,是根据规范和指令对信息加以处理的过程;③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和条件不同。信息管理主要是一种技术问题,它以管理理论、信息技术为支撑,带有浓厚的技术色彩,是2O世纪90年代沿着集成信息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轨迹发展起来的。而知识管理要复杂得多,它涉及价值观问题、权益平衡问题、契约问题等。因此,知识管理不仅需要管理理论、信息技术为支撑,还需要价值理论、伦理理论、产权理论、交流理论、学习理论等来共同构建;④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业务环节不同。信息管理的搜集、检索、组织和传播等组织与控制技术已较为成熟,而其利用环节尚未充分开发与实施。知识管理的业务环节涉及发现知识、交流知识与信息和应用知识。其中包括信息管理过程、激励过程、契约构造过程、权利维护过程等。知识管理的具体实施方式、管理系统的构建等将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重点,而隐性知识的发现与发掘技术、知识资本权益的分配与平衡机制、知识管理的各种法制建设等将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难点。

2.4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联系

从广义的知识管理而言,信息管理又作为交叉的研究内容而存在,因此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是知识与信息之间的联系。

a.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通过对知识的搜集、检索、组织与传播,将知识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存储到传播和利用的过程,图书馆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人类的知识活动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图书馆本身并不创造知识,也不是自身利用知识,其根本任务是把知识与社会的需求联系起来,起到知识交流的中介作用。图书馆通过应用现代技术和加强服务来实现知识共享,图书馆员既是信息管理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则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

b.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具有相同的作用。信息管理是为了满足人们在行动与决策过程定的信息需求,使人们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向发展,因此信息管理最终是通过提供信息而实现个人、组织乃至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知识管理是要形成一种创新机制,依靠内部的不断创新去适应环境,在搞好信息管理的同时提出如何实现创新的要求,从而使主体得以生存和发展。

c.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都对信息和信息技术予以高度重视。信息管理是以信息为基元,信息是信息管理产生和继续存在的根本,信息技术为信息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知识创新的原材料和源泉是信息,这是知识与信息的内在固有关系所决定的。知识不会凭空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在研究知识的运动规律时必然要对信息进行深入探讨。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

篇(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企业的知识管理就是基于知识的新型管理模式,本文以丽珠医药为例,围绕知识管理的概念、原因、原理和过程等对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模式进行剖析。

【关键词】

知识管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创新

1 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和实质,其不仅关注企业内外部的显性知识管理,还包括对隐性知识的管理,虽然知识管理在国内起步较西方晚一些,但近几年的发展显然是非常迅速的。

2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因

视企业的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知名企业和公司的共识,被许多著名企业和集团所重用。比如,包括微软、IBM、英特尔、三星、摩托罗拉、施乐和福特公司等,都将知识管理引进企业内部,灌输到企业成员的工作思想之中,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推动了知识的创新,为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奠定基石。

同时,环境的不确定性表现在由于竞争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和由于模糊性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动态的不确定环境下,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学习已成为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保证,组织成员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成为组织的核心技能,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成为企业重要的稀缺资产。

3 知识管理的原理与过程

3.1对象――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指显性知识又称明晰知识、外显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即: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以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也容易被人们学习。“隐性知识”是指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的,需要深入理解的知识。如个人所拥有的难以言传的技术、技巧及心智模式等。

“显性知识”的管理,主要依靠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被人们所接受,比如企业知识网站、文档管理、互动平台等。

“隐性知识”的管理,则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比如建立激励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

3.2过程――知识的再造、收集、组织、传播、运用等知识活动

潜移默化: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如共享思维模式和隐性技能)的过程;

外部明示: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

汇总组合: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结合。借助各种媒体产生的语言或者数字符号,将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内部升华:指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个体的隐性知识又构成组织隐性知识系统的一部分(如共享思维模式或者技能诀窍),从而成为组织的有价值的知识资产。

3.3目的――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创造新的价值,让企业变成智慧型的企业

这两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结合知识管理的过程以及知识之间的转化,形成了一体化的知识管理过程演化双赢模型。

4 知识管理的模式和战略选择――丽珠医药

4.1以“隐性知识”为突破口,找出“隐形”桎梏

首先,揪出企业“散、乱、差”的信息化通病;其次,认清企业在业务上遇到的发展“瓶颈”;最后,找到营销成本存在的差距。

4.2借助“显影”力量,利用组织推动,采取具体措施,共享难题

首先,发现显性力量。丽珠的知识管理切入点放在医学市场部和研究所的新产品研发上,这是创新体系的工作中心,也是丽珠的工作重点之一。比如发放调查问卷、举办业务介绍会以及研讨会。

其次,利用组织推动。一是专门成立了知识管理推动委员会和专门的知识管理推动项目小组,有效地实现了企业的知识管理。二是信息总部的成立,实现了对一些关键环节的集权管理。接着,采取具体措施,比如建立激励机制以及鼓励员工“忘记”过去。

4.3丽珠医药遵循了知识管理的三大原则――积累、共享、创新

首先,积累是知识管理的基础,通过知识管理将企业内部的信息积累,保存起来,为未来的企业进行决策和判断提供了事实基础。

其次,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价值体现,将积累的知识在企业内进行共享。

最后,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本质要求。知识管理不属单纯的信息化,更重要的是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是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实现撑起利益最大化,而通过学习、获得、整合、共享、应用等过程把知识资源与其他资源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知识资源,提高知识资源向创新成果转化。

5 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

5.1建立虚实结合的知识管理组织体系,用专业成员带动非专业人员

建立知识管理部门,有助于分享资源,互助互动,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企业的运营状况。同时,可以借助企业知识管理部门中的专业人员,来帮助业务水平不是很强的员工,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知识素养,从而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5.2建立一套全公司统一领导策略,同时保持个业务单元的独立性

在国外,知识管理自成体系,尤其在欧美发达国家有悠久的历史,成功的案例举不胜举。因此,国内大型制造业企业应该放眼全球,积极吸取国际大型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管理战略。同时知识管理又有特殊性,所以各业务单元需要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充分利用企业的公共平台,独立地开展企业知识管理工作。

6 结束语

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应以知识的产生、应用和传播为出发点,辅助企业员工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以成为结合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的中间桥梁。通过对知识管理的了解和认识,企业可以量身定制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管理体系,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使企业获得持久的创新力,提高企业的智商,把企业做得更有价值,更有智慧。

【参考文献】

[1]孟丁磊,王宇.国内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J].现代情报,2007,(8).

[2]魏亚平.企业社会资本、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集成框架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3,(9):29-33.

篇(6)

(一)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

图书馆管理是指借助现代管理理念来合理配置图书馆的有效资源,并且要想顺利完成图书馆的相关任务,就要组织好、计划好该工作。而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在合理配置图书馆的相关资源以及信息的时候,采用知识管理理念,将图书馆相关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根据不同的需求者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

(二)图书馆管理与图书馆知识管理之间存在的区别

图书馆管理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区别如下:其一,理论基础不同。图书馆管理是将现代管理学理论作为其最主要的理论基础,而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将知识管理理论作为其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其二,管理对象不相同。图书馆管理所面向的对象仅仅是图书馆系统,其中包括图书、图书馆管理人员以及一些设备等;而图书馆知识管理面向的对象是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中包括信息、人力、知识等方面资源;其三,管理中心不同。图书馆管理的时候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将侧重点放在了各种图书馆事务上,没有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图书管知识管理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到了实处,促使服务知识以及创新知识等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行的意义

图书馆是一个管理庞大信息系统的组织机构,为不同的图书馆用户提供不同的需求成为图书馆管理的目的。与图书馆管理相比较,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更加复杂,更具有难度,它的任务就是搜集、整理、存储等方面相关信息。当前,图书馆用户对知识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国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除此之外,科技的快速发展也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力,所以要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推行知识化管理。

三、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的具体方法

(一)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理论的创新

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知识管理合理配置、使用图书馆资源,利用其理论和方法使图书馆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人们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人力资本管理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中心,使用知识管理可以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精神真正表现出来。

(二)知识管理对图书馆内容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有:人事、业务以及行政管理的创新等。知识管理工作主要有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传播管理以及知识服务管理。知识创新管理就是指在管理研究图书馆知识时,创新图书馆管理理论,包括它的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等,使“知识流”始终贯穿在图书馆管理的业务流程中,把中心放在创新和重组上,将文献采访、服务和组织这些方法向探索知识、服务和组织的方法去转化;图书馆管理中采用知识应用管理,就是供应系统性的知识,满足政府单位、企业机构、以及其它团体等在各方面的需求。所以在建立图书馆的信息系统时,要为这些不同群体的用户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服务;知识传播管理就是指寻求者能准确、及时的找到知识源,它是图书馆管理的主要任务;知识服务管理就是指帮助用户在运用和创新知识时可以直接使用,这也是对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三)知识管理对图书馆模式的创新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模式包括:协助、集成、专家以及事物模式。由于协助模式在工作中具有依赖性和复杂性,所以该模式要以全局为出发点,对不同方面的知识加以管理、对储备工作加以解决以及对个人或集体的创新能力加以关注。在集成模式下,应该特别关注“整体最优”的理论。借助集成这种方法,经不同部门的协调,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反馈和共享目标体系的作用,使不同部门在功能型决策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专家模式就是指,在专家工作的基础上发展核心业务。在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该模式,并利用有效的激励方式,吸引专业性的知识人才,促使图书馆管理队伍在知识资本上的骨干力量更加庞大。知识管理模式是在规范知识的基础上实施的管理活动,以便顺利地开展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各种活动。

(四)知识管理对图书馆方法的创新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时,图书馆知识管理采用了抛弃目标管理的传统摸式,重用集成管理方式。图书馆在利用知识管理时,应该抛弃目标管理这一传统模式,使用目标管理模式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时,由于在制定目标、实行工作和评价效果上,不同部门的员工没有全部参与进来,这就很难发挥员工在管理图书馆的积极性,使得目标管理的最终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知识管理就非常注重集成管理。而集成管理是指,在管理图书馆的工作时利用集成的观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优化配置图书馆各部门机构的人力资源以及图书资源等,促使图书馆管理工作水平能够不断提升。

四、总结

篇(7)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学;创新工作

1知识管理理念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现状

知识管理是借助恰当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在合理的组织结构及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中研究各类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对之进行搜集、加工、存储并付之使用的过程。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管理学研究方向。在1999年到2000年期间对其探讨一度极为热烈。由于“知识”这一概念特有的宽泛性和“知识管理”这一概念表面的非技术性等原因,“知识管理”已成为当今图书馆学理论界探讨的最热门的话题,但当前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对图书馆现有资源显性或隐性知识的开发等纯技术性课题,真正将知识管理运用于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切入口尚未形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没有明确的定义。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研究的方式方法以及和其他相邻学科、交叉学科的关系,尤其是对图书馆如何利用知识管理手段开展创新研究,营造图书馆良好发展氛围,促进图书馆资源利用、资源共享等研究内容尚未成熟。加强二者基础理论研究深度,将知识管理的方式、方法运用于图书馆学研究及具体工作中去,对开拓图书馆知识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图书馆知识利用等都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知识管理促进了图书馆学创新研究的新变化

知识管理的概念来源于企业发展中产生的管理学理论,但对它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专门学科。作为当前图书馆学引进的一项研究内容,很多方面只是借鉴于企业管理的理念。即在综合性、多角度、多层次的复合应用上进行。要真正使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的研究有力结合起来,首先需要将知识管理的现有研究成果应用于图书馆的工作环境中去。其次,图书馆界也要根据知识管理研究发展的需要,在图书馆软硬件建设方面加以改进。知识管理对图书馆学创新研究的主要思路应从它对图书馆外部和内部的影响着手,具体为如下。

2.1知识管理要求图书馆加强环境创新

知识管理下的图书馆创新,首先必须是图书馆现有环境的创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通过管理手段的改变,形成宽松和谐的、鼓励个性发展的人际氛围,更应该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以有利于保护上述管理手段而存在。前者是“人治”,而“人治”的环境在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部门管理方式面前会随着管理层的业务水平、社会作用、管理思想的改变而改变。没有一个崭新的“法制”环境,就只能停留在传统宣传教育的思维模式,就不可能去谈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因为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形成一个新的环境,则是建立一种新的观念形态的开始,也就意味着必须对客观存在进行改变。这种改变方式可能是一次性的、根本性的,也可能是渐进的阶段性的,而关键在于什么是最合适的。目前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分两步走:首先;由全国法制工作委员会尽快制定并通过一部操作性强的、业界呼吁已久而迟迟未见的图书馆法。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推动图书馆法制建设。其次,由图书馆协会根据知识管理的需要,同时借鉴企业资本管理方式,在行业内形成一种管理风气,规范一种制度,使图书馆工作环境有一个规范化的可操作模式。这两方面的工作是图书馆环境创新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2.2知识管理推动了图书馆管理创新

当前图书馆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具体包括:管理者创新、馆员和读者创新、组织创新、职能创新、方法创新、形象创新、文化创新、环境创新、条件创新、管理目的创新等。而运用知识管理理念,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人力资源创新和信息管理创新。首先,通过借鉴企业“人本”知识管理思想,转变图书馆管理理念,不断变革或改革图书馆管理方式,用知识管理手段将信息转化为知识,通过各类、各级图书馆之间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图书馆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体现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为了促进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的管理,要彻底打开“单位人”的枷锁,使其具有“社会人”的身份,增加人才的流动性,推动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三,加强资源配置方法变革和工作组织体制变革研究,改善图书馆资源结构,改革图书馆管理体制,形成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第四,通过一系列概念的引入与深化,提出“图书馆学知识管理”“图书馆学知识创新”的新概念。通过对新学科的专业研究,把握图书馆学知识管理研究方向,从而指导图书馆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最终推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新发展。

2.3知识管理开创了图书馆知识创新

根据知识管理的含义,知识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借助企业资本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资源,结合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手段进行二次文献开发和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充分揭示隐性知识的内涵,摒弃灰色文献带给人们的副作用。因此,现代技术应用和隐性知识开发与建设是图书馆知识创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2.4知识管理开创了图书馆服务创新

知识管理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管理,从而达到知识共享基础上的知识创新,最终实现知识应用,创造必要的社会价值。具体分三步走:

2.4.1创造适用的人际网络。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技术手段就是利用人际网络分析软件,使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使读者能够更加方便的与图书馆交流,将图书馆员的知识融入用户的知识中,使用户也像图书馆员一样成为快速查找信息的能手。

2.4.2创新图书馆传统服务项目。首先通过知识管理,建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科学配置体系,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文献检准率。其次,大力加强馆际互借服务,借鉴英国大英图书馆在馆际互借方面的经验(大英图书馆在馆际互借上主要开展一般复印服务、一般借阅服务、版权付费服务、紧急服务、直接服务、特殊服务等方式。在服务申请上主要开展航空邮件、电话传真、电信自动传输、电子邮件、INTERNET数据库和光盘等多种形式)。在思想上重视,在工作上加强联合目录编制工作(目前CALIS正对其进行探索并逐步付诸实施),加强地区及国家中心馆建设。

2.4.3创新网络资源服务。基于社会发展和图书馆自身建设的需要,各图书馆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通过网络向一般读者和特殊读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数据库文摘检索或全文检索服务,部分专家学者也通过网络的互动性为读者提供“推拉式”的“知识表示”服务。一些图书馆学专家也正对国内外图书馆网站建设加以比较分析以期寻求适合图书馆发展的服务模式。

3知识管理推动了图书馆现代化、人文化、理想化工作新境界

根据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研究的新特点,未来图书馆将是结合传统图书馆和新兴的知识管理研究的实验基地。总结近年来图书馆理论界关于知识管理讨论的热点问题,未来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的方向必将是促进知识管理标准化研究并利用其成果促进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强图书馆环境创新、加强“知识表示”研究的突破,最终将图书馆知识服务达到完全知识化服务,即智能服务。知识管理理念的引入必将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体制发展、服务创新,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增值,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