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17:25: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材进出口贸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国和东盟贸易总量呈上升的趋势。但也应看到由于中国和东盟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一直是影响合作的一个障碍。可以从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分析,也可借助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两地区产品的比较优势并测算贸易互补性。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贸易现状 农产品 工业制成品 实证分析
一、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呈现强劲势头。2008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增幅下降12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中国东盟贸易总额为880.6亿美元,下降23.8%,我国出口额为444.3亿美元,下降19.4%,进口额436.3亿美元,下降27.9%。
(一)双边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
2000年到2008年之间,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入,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中国和其他国家贸易额增长的速度,也超过中国全部进出口贸易总量的增长速度。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从2000年的359.2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311.2亿美元,增幅达到543.4%,一直保持在高速增长状态,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极大的促进了中国贸易经济的发展。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变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双边的贸易产品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逐渐优化。双边进出口的前五类商品发生很大的变化:十年前进出口贸易以初级产品为主,中国出口的大都是纺织服装、蔬菜、矿产等初级产品,十年后,大都是技术含量高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件、建材、机床等。目前双方进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这也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中国与东盟双方贸易互补性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得到飞速的发展,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双边有各自的比较优势,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形成贸易互补性。贸易互补性关系越密切,双边贸易将获得更大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各自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一)中国和东盟贸易互补性分析
1.农产品贸易互补性
中国需要进口东南亚生产的热带水果和蔬菜,同时东南亚也需要我们供应只有温带地区生产的农作物。这种差异性正是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农产品贸易居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第二位。中国大多进口谷物、热带水果等,同时出口温带水果等。
中国与东盟之间由于彼此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很强的贸易互补性。2006年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80.1亿美元,2002年到2006年中国从东盟农产品进口平均每年增长29.3%,从出口额的变化看,2006年达到30.5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8.6%同时贸易逆差增大,2006年逆差增加到19.0亿美元。可以看出东盟农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增强,总体而言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而农产品贸易的逆差不必要过度担忧。因为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资源类,可弥补中国农业资源的缺乏。
2.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
理论界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从统计上进行了大量的解释。有一种模型认为如果两国具有相同的需求结构,则需要相同质量和精密程度的产品,所以两国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越一致,贸易的潜在机会越多。现实中,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贸易的产品结构也发生变化,目前双方的贸易产品多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
从上述表格可以发现,机电产品在双方的贸易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同时在贸易中处于主要地位,一直占到50%以上,双方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也很高,非常具有合作的潜力。
(二)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1.中国与东盟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
经济学上通常用贸易结合度来说明两个国家的贸易的联系的紧密程度。TIab表示a过与b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如果TIab数值小于1,表明两国在贸易方面联系松散;如果等于1,则为平均水平;如果大于1,则贸易联系紧密。
通过上述表格的内容可以发现,中国和东盟贸易联系非常的紧密。2003年最高达到2.75,就在其最低年份其指数也是大于1的。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和东盟应当抓住机遇,加强合作,促进双边经济发展。
2.中国与东盟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RCA指数表达了一国总出口某类商品的出口所占的比例相对于世界贸易总额中该商品贸易所占比例的大小,记作RCAxik。如果RCAxik大于1,表明i国在k类商品的出口上相对集中,由此可推断该国在这类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当RCAxik小于1时,表明i国不具比较优势。
利用该公式本文计算了2006年中国和东盟主要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如表3: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发现中国在玉米生产方面具有优势;泰国大米的比较优势指数达到24.62,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的椰子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很适合发展;马来西亚没有明显的优势,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3.从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贸易互补性
2002年11月签订《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贸易模式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过渡。双方近20年来产业内贸易所占份额日益增长。
产业内贸易指数:人们使用较多的是格鲁贝尔――老埃德指数(Grubel and Lloyd)即G&L,该指数的数值在0-1之间变化,当其接近0时,该国的产业间贸易程度大,接近1时,该国的进出口产业内贸易程度大。一国所有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各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加权平均。
综上所述,中国和东盟产业内贸易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会成为双方贸易的重要发展模式。中国和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可以扩大中国外贸出口、改善就业、降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成本、改善当地就业。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人均GDP,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够加速各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分析.北方经济.2008(1).
[2]蒋云鹤,孙恒忠.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和对策.国际问题研究.2008(5).
[3]章辉.中国和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变化.经济理论研究.2007(2).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发展方式 转变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是一国国际贸易方式及战略随着国际贸易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以便为该国获得更多贸易利益的一种选择。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及其他贸易。一般的国际贸易战略有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进口替代型和后进口替代型。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就是针对当前的经济环境将贸易方式与发展战略相融合的来适应经济的发展。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是对一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原因和趋势,既反应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是宏观层面的政府经济发展策略改变的具体化,也可以是中观层面产业发展方式的调整,还可以是企业具体的贸易战略的改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命题,探讨的基本问题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究竟应该出口和进口什么产品才能增进本国福利,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2011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一是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并纷纷把扩大出口作为提振本国经济的主要手段。二是世贸组织、20国集团峰会等多边机制更加健全,规则和机制约束有所增强,既有利于推动各国加强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继续发展,也有利于防止个别国家实行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导致恶性竞争甚至贸易战。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比较强劲,内需增长空间较大,与我国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有利于我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三是贸易保护主义升温。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从纺织、轻工等低附加值产业向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蔓延,从具体产品层面向产业政策、汇率制度等宏观层面延伸的态势更加明显。近年来,要素成本上升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但在短期内集中上升势必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企业出口积极性和外贸发展后劲,加快我国贸易模式转型是当前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
二、文献综述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伴随着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改变贸易条件,增加福利水平,自由贸易是一种长期趋势:
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阐明了要素禀赋差异会导致贸易的产生。可以说是从产业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专业化分工,从而获取贸易利益。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产品。对于具有煤炭资源禀赋的山西,在经济发展初期,大量出口资源型密集产品会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遏制其他产业的成长,所以赫俄的假设,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提高竞争优势。相似偏好需求理论是针对两个国家的国民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提出的,即两个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越相似。该理论是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分析选择何种战略来获取贸易利益,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贸易中,山西省近些年来与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进行贸易,可以根据消费偏好的相似,组织专业化生产,获得更大的市场。Friedrich List在1842年提出的“幼稚产业保护论”认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应该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在工业化的中期,一国应该实施保护贸易政策,促进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旦这种弱小产业在政策保护下成长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时候,就应放弃贸易保护政策,以利于一国国内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该理论表明,随着一国国际竞争力的相对变化,应采取相适应的贸易政策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改变。Akamatsu提出的雁行经济发展模型认为:一国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进口、国内生产替代进口、开拓出口、出口增长等几个发展阶段。一国产业竞争力和国内外竞争环境的相对变化,一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也会相应的随之变化。
三、山西省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
(一)山西省对外贸易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图1 2006-2010年山西省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及增长速度
从图1、表1近些年的进出口数据来看,从2007年到2009年进出口贸易增速有所回落;出口产品结构虽然有一定的优化,然而从进出口贸易中煤炭、焦煤、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等比重可以看出,贸易的复苏还是需要初级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带动;近些年进口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这种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效果不明显。
可以从进出口统计数据中看出山西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发展稳定。其中资源性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进出口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民营企业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山西省外贸市场相对集中势必导致对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对我省进出口稳定增长有不利影响;人民币利率调整将对山西出口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给山西外贸发展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初级产品煤焦产品占出口很大比重。这种低附加值,低回报率,可循环的出口带动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经济发展。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资源性产品及低附加值的初级制成品占很大比重,不但贸易利益不多而且长期的发展使得依靠资源的产业陷入资源诅咒的困境,而且面临着不断衰退直至淘汰的命运。大规模的煤炭资源开发制约了煤炭城市的经济增长而带来了资源诅咒效应。煤的要素利用效率偏低,粗放式增长模式表现明显,技术含量和技术进步水平亟待提高。煤炭城市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荷兰病效应、对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以及制度弱化效应。高强度、粗放式、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不仅导致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也使山西的经济结构趋于单一。
(二)山西省贸易战略及存在的问题。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分为资源导向贸易战略、进口替代贸易战略、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和混合型贸易战略。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环境污染的加剧,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社会形势,使得煤炭的需求量下降。山西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不断发展的贸易方式,在大量开采资源的早期采用资源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到先进的进口替代贸易。主要的问题有:
资源导向贸易发展方式:山西省资源导向型出口战略:通过大量出口煤炭、焦煤、镁等资源型产品,来促进贸易发展。建立在高强度、粗放式、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不仅导致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 也使山西的经济结构趋于单一。
资源比较优势贸易发展方式: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生产出低附加值的工业产品比资源型产品有较高的利润。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导致了重工业轻农业,产业发展不协调,这种以资源开采为主、单一初级的城市经济结构对资源具有高度依赖性,经济发展抗干扰能力较弱,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货物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服务贸易中传统资源、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发展迅速,现代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滞后。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偏弱,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是山西省进出口的主力。
四、山西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1、保持资源型产业优势,拓展相关产业。应继续发挥煤炭作为出口骨干产品的优势,变单一原煤输出为煤炭系列产品、煤化产品的综合输出,搞好煤炭的深加工及综合开发, 通过提高附加值来增加创汇。
第一,应继续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变单一原煤输出为煤炭系列产品、煤化产品的综合输出,搞好煤炭的深加工及综合开发。机电产品不仅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市场保有率的特性,而且还具备较强的反向连动效应( 如汽车、船舶的出口,可以带动整个基础行业的发展)。因此,加快机电产品出口是山西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第二,重点开展机电产品的出口,通过搞企业集团或举办出口加工区,培养一批拳头产品, 使其尽快成为山西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第三,积极发展冶金、建材产品出口。山西冶金建材行业发展出口商品潜力较大。首先有较为丰富的矿产原料可供开采、加工、利用,其次山西煤电能源比较充足,为冶金、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2、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市场多元化战略,降低对个别市场的贸易依存度。
3、借鉴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通过产业多元化:(1)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政府保护原有企业向新的生产行业转变,并积极资助建立新的生产性企业。(2)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环保意识通过“造地复田”、“复垦绿地”以及综合利用等方式,实现产业多样化。原有工业厂房及设施改建成特色的工业旅游区,不但可以发展旅游产业,而且可以进一步净化空气,改善山西省的环境污染。(3)形成特色产业格局。通过技术、资金的引进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将“煤炭主导”逐步改造生一个炼钢等传统产业与会展旅游、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
4、以政府为主导者,对山西省煤炭制品构建品牌,鼓励煤炭产业技术创新并形成集群效应,提高煤炭产业生产效率和利用率,既要重视R&D 补贴以刺激研发需求,又要重视优化研发资源供给结构,加强资源型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10级国际贸易专业)
参考文献:
[1]周瑾慧.中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6期.
[2]张先锋.贸易模式演进中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3]山西省统计年鉴.
在非洲,中国江铃汽车集团生产的卡车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在欧洲,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的光伏产品很受市场欢迎。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国内,这些企业面临微利甚至供大于求的残酷现状。
从海内转战海外,政策性金融给企业解决投资资金短缺、提升市场份额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外投资前期资金压力最大。境外银行融资价格尽管不高,但由于它们对中国企业缺乏了解,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贷款很难。”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说,2015年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电池片生产线,仅一期项目投资就高达1亿美元,最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6000万美元贷款为其解决了资金瓶颈。
商务部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前7个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35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达73.9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58.5%。企业加速走出去的背后,处处可见政策性银行的身影。
陈康平坦言,国内光伏行业的“寒冬”仍未过去,大部分企业还在亏损状态。但到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立生产基地,可以合理规避欧美贸易壁垒,极大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由于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晶科能源从海外设厂到海外电站开发,已经实现连续6个季度盈利。“我们现在最需要境外投资贷款支持,特别是中长期贷款支持。”陈康平说。
同样受益的还有江铃汽车。“在非洲等海外市场我们采取了‘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在融资需求上也就更追求低成本。”江铃进出口公司财务总监孙晓泉告诉记者,政策性银行不仅融资成本更低,更宝贵的是在流动性紧缩或市场拿钱很难的时候,政策性银行不抽贷惜贷,依然提供稳定的信贷支持。
为了让江铃汽车在海外卖得更多更好,进出口银行江西省分行一次性给予100亿元综合授信,并注入9亿元政策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卖方信贷和3亿元进口信贷资金。用进出口银行江西省分行行长郑丽的话说,这是一套支持企业“优进优出”的组合拳。
“进出口银行提供的进口信贷和出口信贷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政策性出口信贷大幅降低企业财务成本;进口信贷的大量注入更是增强了企业购买原材料尤其是高端材料的议价能力。”孙晓泉表示,得到进出口银行支持后,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超过了30%。
孙晓泉告诉记者,江铃汽车出口量仍在增长,主要出口国家已经超过100个,基本集中在非洲、拉丁美洲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其中,非洲的汽车消费才刚刚起步,对轻卡、皮卡等车型的需求很大,是一片非常广阔的市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国务院近日“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促进高铁、核电、航空、机械、电力、电信、冶金、建材、轻工、纺织等优势行业走出去”。同时要求构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境外投资金融支持体系。这意味着,政策性银行将在其中发挥更多力量。
这次政策调整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二是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三是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
此前,虽闻我国将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但却未料到此次退税率调整范围达空前的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出口退税率结构由原17%、13%、11%、8%和5%五档调整为17%、13%、11%、9%和5%五档。
而做出如此重大调整的原因,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直截了当地表达为:“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缓解外贸顺差过大为主要政策目标”。
业内专家认为,除了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失衡外,调整出口退税率更深刻的意味在于,我国经济增长思路的转变,以此为契机我国将采取切实的措施转变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降退税直指高顺差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依然突出。外贸顺差增长过快,不仅加剧贸易摩擦,而且加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压力。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称,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促进外贸平衡,政府需要利用多种政策工具,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这位负责人指出,这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作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抑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
同时,这项措施也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说,外贸顺差步步登高已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较大压力,另外,外贸出口中出现的资源型产品大量出口,以及通过出口空转等形式骗取退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此次大规模调整商品出口退税,既是对出口退税政策的总体调整,也考虑到改善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等问题。
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总额4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进口总额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8.7个百分点,累计顺差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取消过渡期防提前出口
此前,市场人士曾推测5月份出口大增与出口退税调整预期有关。此次调整中,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做出取消过渡期安排的决定,这使出口企业通过提前出口“规避”不利政策的时间大大缩短。
财政部有关人士表示,去年9月,财政部曾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作了调整。当时考虑到政策调整的品种较多,涉及面较大,一些已经签订的出口合同在价格上难以更改,为减少企业损失,保证政策的平稳过渡,特别规定了三个月的过渡期,即对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并在一定期限内办理出口合同备案的,可以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
他指出,在上述规定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虚假合同,影响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效果,也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鉴于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缓解外贸顺差过大为主要政策目标,考虑到去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设置过渡期出现的问题,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没有设置过渡期。
他说,为了让企业有提前准备的时间,这次将调整的政策内容提前一定时间对社会公布。同时,考虑到一些造船合同和对外工程承包合同一般期限较长,价格难以调整,因此,规定对此前已经签订的船舶出口合同和工程中标或已经签订的价格上不能更改的长期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涉及的出口设备和建材,于2007年7月20日前在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登记备案的,准予仍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完毕。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取消过渡期安排使得企业猝不及防,而仅提前十余天的公布退税政策企业也很难通过更改合同,调整企业的出口策略,预留利润空间等方式降低政策影响。当然,此前也有钢材贸易商开始采取延缓合同签订、增加附加条款、进驻保税区、提价等四大措施规避风险。
短期阵痛长期利好
刘尚希认为,大规模调整出口退税率将给相关企业带来切实的影响,但长期看这种提高出口商品成本的做法一方面将促使外向型企业调整经营思路,立足国内市场,同时,还将加快一些仅靠出口退税盈利企业的退出,从而改善优质优势企业的外贸环境。
【关键词】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区域分布
1 江苏省经济发展概况
1.1 经济总体水平
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处长江、淮河下游,主要由苏北黄淮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构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凭借着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轻、重工业发达,工业门类齐全,以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纺织轻工、食品和建材为六大支柱行业,并拥有一批现代化的大型骨干企业。江苏省各项综合经济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已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近些年来,江苏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不断调整工业结构,重点向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倾斜,轻重工业发展基本同步,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
1.2 区域经济分布
江苏省经济发展存在比较大的区域差异,呈现南高北低,东强西弱的态势。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辐射梯度从东到西呈线性递减,而以长江为界从南道北却呈级数递减,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全省可分为发达的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较发达的苏中地区(扬州、泰州、南通);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徐州、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十一五”期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实现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60.4:18.5:21。从产业结构看,江苏省整体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经济结构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由于区位环境、自然条件等原因,省内各区域间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较大差异。2010年苏南地区三次产业间比重为2.5:55.4:42.1;苏中地区产业结构发达程度次之,三次产业间的比重为8.1:56.2:35.7;苏北地区农业比重仍占重要地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对欠发达,该地区三次产业间比重为14.8:49.1:36.1。总体来说,苏南地区工农业基础雄厚,第三产业较为发达,苏中和苏北地区相对较为落后。
2 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快,成效明显,各项对外经贸指标保持全国前列,已经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对外开放格局。
2.1 贸易规模分析
近年来,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当年对外贸易规模有所下降外总体仍然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态势。2010年,全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465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出口2705.5亿美元,增长35.8%;进口52.4亿美元,增长39.9%。1990-2010年间,江苏省对外贸易规模总体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十五”期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总体呈现加速上涨趋势,占全国同期对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快速上升,在全国地位显著上升。“十一五”期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对外贸易平均增速有所下降,回落至10.4%,但2010年,随着经济强劲复苏,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速达37.5%,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也所上升,达15.7%,较上年增加了0.4个百分点。
2.2 贸易方式分析
江苏省对外贸易方式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原因在于江苏省地处长三角地区,外资经济活跃,且外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占到相当大比重,而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进口方面,2010年,江苏省一般贸易进口666.2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929.9亿美元,分别占当年进口总额的34.1%和47.6%。出口方面,2010年,江苏省一般贸易出口989.3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1598.1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出口总额的36.6%和59.1%。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方式在江苏省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较大,是江苏省对外贸易主要发展方式。从贸易方式动态发展看,“十一五”期间,一般贸易方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而加工贸易方式比重则呈现下降趋势,体现出对外贸易方式由简单地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方式的转变。
2.3 贸易结构分析
江苏省进口商品结构呈现工业制成品占绝对比重,“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进口工业制成品比重保持在90%左右,而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则较低,基本保持在10%左右。总的来说,江苏省的进口以机械设备、资源性产品、工业原材料等投资品为主,且出口导向行业的投资品进口增长快于其他行业,江苏进口的投资化倾向非常明显,特别是工业原材料进口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江苏省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占绝对主导,初级产品出口额所占比例有限。2010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额比例高达98.5%,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比重最大,占到同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60%以上。
综合来看,“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其中以机电产品等工业制成品己成为当前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形式,产品技术和附加值具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方式,导致劳动密集型商品在江苏省对外贸易商品的比重仍然较大,商品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2.4 贸易对象分析
从地区分布看,江苏省经济呈现明显梯度效应,对外贸易作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江苏省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地区外贸发展水平极不平衡。2010年,仅苏州一市的进出口总额达2470.8亿美元,占全省比重近60%,而其他12个地市的外贸总额才42.2%。而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南京和常州四市的外贸总额更是占到了全省对外贸易总量的88.3%,苏中和苏北地区合计仅占11.7%。从中可以看出,相对于江苏省地区经济水平分布,江苏外贸发展地区差异更大,不利于全省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从三大区域对外贸易发展来看,随着江苏省振兴苏北经济开发等战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出现收敛迹象。2010年,苏南、苏中、苏北分别实现进出口总额4113.3亿美元、379亿美元、165.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7%、37.7%和49.4%,苏中和苏北地区增速超过了苏南地区,苏中、苏北对外贸易增长额分别高出苏南地区0.7和12.4个百分点,表明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区域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
综上来看,“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方式和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出口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省内区域贸易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差距逐渐缩小。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愈加明显,使得江苏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也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1]孙国锋,王家新.消费、投资、净出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8(12):155-159.
[2]王风云.进出口贸易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的数据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3):4-7.
[3]李俞.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09(2).
山西位于中国中部,地处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00万,下辖11个市、119个县(市、区)。山西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山西已成为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械为支柱产业的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同全国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的5年来,全省上下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全省外向型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对外开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利用外资稳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入世5年来,山西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2.86亿美元,占到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4.56%,而且利用外资呈现出大项目多、跨国公司投资增加的特点。截止到2005年底,在山西已开工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9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4.9%,进出口贸易额占到全省的12.7%,吸纳安置就业人数30余万。
2006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3月份召开了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随后又组织了“港洽会”、“沪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步伐。1―11月份,全省外商投资合同额达到11亿美元,增长7.93%,实际使用外资4.16亿美元,同比增长196.45%。外商投资企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山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
入世5年来,随着我国贸易环境、待遇的改善,以及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水平的提高,全省的对外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入世前2000年的17.6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55.6亿美元,年均增长43.2%,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82.65亿美元。特别是2004年,实现出口额连跨30亿、40亿美元两大台阶,增幅居全国之首。外贸依存度由2000年的14.06%提高为2005年的21.63%,同时,外贸结构不断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2005年全省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13.7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2.92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18.24%和873.33%。
随着我国履行入世承诺,放开外贸经营权,变审批制为备案制,我省的外贸经营主体也不断壮大,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达2000家以上,比2000年增长143%,同时外贸经营主体的结构也进一步多元化,股份制、民营企业已占到50%以上。到2005年底,与山西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8个。
2006年以来,我省对外贸易仍保持良好势头。1―11月份,全省进出口总额58.8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4%,其中出口完成37.74亿美元,增长17.08%,进口完成21.09亿美元,增长13.16%。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将再创历史新高。特别是,机电产品、不锈钢板材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我省2006年出口的主要增长点,全年可望新增出口5亿美元以上。农产品、纺织品和陶瓷、玻璃制品的出口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流通规模稳步扩大,城乡市场购销两旺
2001-2005年,山西流通业取得较大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增长,增幅居全国前列,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4199.4亿元,平均增长12.8%,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各类市场达1288个,其中亿元以上商品市场23个。“万村千乡”、“双促”工程和“三绿”工程的启动,使山西农村市场显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推广,大型超市、便利店、连锁店、专卖店快速发展,流通业已成为山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就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山西流通业的对外开放正在稳步推进。
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发展前景广阔
全省开发区建设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办区方针,使各开发区逐步成为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招商引资的载体。2001―2005年,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累计完成区内生产总值833.34亿元,年均增长41.14%,引进资金337.08亿元,增长6倍多。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42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70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共吸纳社会就业24.5万人。特别是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呈现出了发展迅速、效益突出的良好态势,带动全省开发区成为山西经济新的增长点。
进入2006年,开发区的发展增速不减。1-11月份,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1.41亿美元,增长458.26%;引进国内资金122.8亿元,增长124.13%;进出口贸易完成5.98亿美元,增长37.38%;科工贸总收入1151.7亿元,增长39.47%;区内生产总值343.49亿元,增长19.92%;税收收入28.42亿元,增长52.23%。
外经合作健康发展,对外投资有较大突破
2001-2005年,山西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累计完成4.8亿美元,年均增长34.19%;外派劳务累计8531人次,年均增长8.81%,2006年1-11月份,全省外经新签合同额2.34亿美元,增长11.16%;完成营业额2.63亿美元,增长40.82%。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具有对外经营资格的外经企业已发展到34家,基本上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经营队伍,业务领域从以建筑为主的承包工程,发展到路桥、水利、农业、电子、渔业、机械加工、饮食服务业等20多个行业门类,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经工作的市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并呈现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特点。中巴中心、运城制版厂等一批大型对外投资项目的建成投产,毛里求斯纺纱厂中标被列为境外投资贸易合作区,对提高山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国际区域合作成效显著,国内区域合作大有潜力
连云港出口加工区于2003年3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3年7月15日通过国务院八部委联合验收并封关运作。近年来,连云港出口加工区不断加大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环境品质得到较大提升,园区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大开发、大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主要工作成就及做法
连云港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以来,一直坚持“三为主、一致力”的发展方针,即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物流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内海关、检验检疫、物流、报关等办事机构健全,各项管理规定、服务措施和操作实务相继出台,初步形成了以新型材料、信息基础、医疗用品、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导向。
(一)建设了一个项目承载平台,硬件设施配套完善。连云港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97平方公里,分一期、二期两部分开发,一期占地面积0.51平方公里,已于2003年7月封关运作;二期占地面积1.98平方公里,2009年12月通过验收。按照海关总署对出口加工区的监管要求,我区高标准、高规格的完成了基础设施和监管设施建设:区内实现了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供气、电话、电视、宽带和场地平整的“九通一平”;建设了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隔离围网、监管仓库、查验场地、永久性检查卡口等监管设施;建有现代化标准厂房26栋、面积16万平方米。
(二)引进了一批外向型企业,外资企业成为主导。区内共引进项目28个,其中外资项目18个,投资总额2.88亿美元(合同外资1.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878万美元。区内主要有总投资5400万美元的韩国重山风力设备有限公司、总投资1750万美元的艾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等投产项目15个;有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万航物流、总投资1200万美元的加拿大丹枫建材等在建项目12个。
(三)培育了一个开放型经济体,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封关运作以来,出口加工区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进出口总额由2004年的432万美元增至2009年的1.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由164万美元增至1.2亿美元,进口总额由268万美元增至4017万美元。
封关运作以来,出口加工区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亿元;完成税收总额2476万元,其中工商税收1276万元,海关税收及代征税119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6.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6万元;批准投资企业28个,实际运营企业 16个,其中加工贸易企业22个,仓储物流企业6个;批准投资额2.8亿美元,其中合同利用外资1.3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878万美元,实有外资企业18个;进出口总额6.1亿美元,其中出口4.5亿美元,进口1.6亿美元。
(四)搭建了一个保税物流基地,物流业务多元发展。2008年底,国务院批准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连云港出口加工区成为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出口加工区管理局围绕“扶优引强、服务制胜、多元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快建设保税物流平台,重点扶持潜力型物流企业,多触角扩大保税物流业务。区内建有保税物流仓库1.3万平方米,搭建了出口加工区辅助管理系统信息平台。累计引进保税物流、检测维修项目7个,其中投产保税物流项目4个,投产检测维修项目1个。出口加工区初步成为以保税加工为主,保税物流为辅,以及研发、检测、维修业务等功能齐全的综合型保税区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内企业生产链条短、与区外企业关联度低,辐射和扩散作用不明显。连云港出口加工区现有的加工贸易企业多为“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如艾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倚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生产性原辅材料,产品全部出口,只是在国内采购部份辅生产和消耗性材料。区内企业普遍存在加工环节少,生产链条短,增值率低,与区外企业关联度差等状况,出口加工区起不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扩散作用。
(二)产业导向需进一步明确,项目质量有待提高。从产业导向和实际运作情况看,较为适合进入出口加工区的企业有三大类:一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接到订单后要求短时间交货的企业;二是原材料、零部件品种繁杂,在区外运用加工贸易手册极为繁琐的企业;三是出口产品的龙头企业,产品总装在加工区,配套在区外。其中,龙头企业对出口加工区功能优势的发挥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尤其突出,而我区目前落户的项目以中小规模为主,在行业上比较分散,有医疗用品、电池组装、机械模具,也有发电设备、新型材料等,没有形成“航母级”的龙头企业和支柱型产业集群。
(三)企业市场发生转型,二期封关面临困难。出口加工区二期于2005年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也同步开展。项目在选择进入加工区二期之初,都明确表示符合以产品出口为主的加工区相关政策。但经过几年发展,合力玻璃纤维、中澳铝业、中亚塑料等投产企业,于2009年开始陆续将产品销售转向国内市场。一直以风力塔架出口为主的重山风力设备有限公司,也于今年开展了国内市场调研,并计划开拓国内市场。现加工区二期已投产的企业均倾向暂缓封关,仅在建的保税物流项目希望封关,出口加工区二期封关面临较大障碍。
三、 “十二五”发展目方向探讨
(一)园区产业布局及发展定位
1、园区产业布局
“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出口加工区将立足于建设全国一流出口加工区的目标,以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科技信息密集型的保税物流业和知识密集型的研发行业为主,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精密机械、保税物流等四大产业,着力引进投资额高、投资强度大、出口额高、附加值高的大型工业项目;加快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吸引跨国生产商、贸易商以及物流企业设立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
2、产业发展定位
连云港出口加工区将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在规划上统筹协调,功能上互补,政策上融合,配套上同步,竞争上错位,使连云港出口加工区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与开发区的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等“四新”产业实现叠加放大效应,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先进出口加工和国际贸易企业集聚的苏北地区高端产业示范区和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区。
(二)园区产业发展思路及重点
1、建立高效服务平台,打造精细化服务优势
按照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秩序井然、通关便捷的园区发展目标,建立含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受理的高效平台,充分发挥海关、检验检疫等政府部门的优势,加强沟通、协调配合,争创具有亚欧桥头堡特色的一流出口加工区。
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企业联系人制度,确保企业与管理局信息传递畅通无阻,严格办理时限和办理成效,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完善部门合作机制,实现与职能机构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建立定期企业回访、定期政企联席会以及定期信息会等制度,使企业在生产经营、通关报关、市场把握上都能得到适时的、前瞻性的政策指导,不断帮助企业降低通关成本,为园区营造有利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机制,营造和谐社区氛围。搭建区内企业与银行、航空、货代、社区等联系平台,增进金融机构、机构、社区与区内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引进商业服务设施,积极开展政企联谊文体活动等,努力丰富企业员工社会、文化生活。
2、全面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随着保税物流及研发、检测、维修功能的拓展,出口加工区由单一的加工贸易实体经济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拉长、物流成本降低、附加值提高的方向转变。“十二五”期间,在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信息平台等软件设施已经完善的基础上,加快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硬件设施的开发建设,力争“十二五”期末,海关查验场站投入使用;二要大力开展保税物流业务。加快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吸引跨国生产商、贸易商以及物流企业设立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力争将出口加工区建设成为一个服务区域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的物流集散中心,满足东陇海产业带、苏北、鲁南等地区物流发展的需求。
3、突破龙头项目引进,尽快形成特色支柱产业
全力以赴引进具有较强支撑、拉动作用的龙头项目,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拉动配套产业,形成企业群体规模。加强对世界500强等大企业在我国投资的信息收集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和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投资意向等,建立世界大企业投资意向项目库,建立与500强企业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服务机制,主动出击,吸引世界大企业前来落户。
4、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园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加工区成立以来,通过多年的招商运作,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新型材料为支撑的产业结构体系。“十二五”期间,依托加工区已形成的产业群体,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加大定向招商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形成园区独具特色的产业格局。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方针,积极支持区内研发――生产型企业的发展,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落户园区。重点发展风力塔架、半导体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关联企业的引进,快速提新型材料、电子产业的比例;积极引进一定数量研发型企业落户加工区。通过资源整合,定向招商,切实推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