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17:25: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素质教育的理解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把最复杂的东西变成最简单的语言进行教学,而学生学习时表现的心干情愿的、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1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强,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教育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学习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兴趣。
2 在生活中去体验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先把学生进行分组(4人一组),每组一张纸或一个蛋糕,并仔细听老师要求,一定要平均分,然后做。先让学生自已动手分。问他们分到多少,是不是一样多,你得到了多少,怎么表示?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3 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如是数学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等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4 用电脑课件直观地进行教学
譬如在学习数学广角时:
电脑显示,在天平左边的四个橘子和一个苹果,右边的两个橘子和两个苹果,这时天平平衡,还知道一个苹果是200克,问一个橘子是多少,课件直接显示左边的两个橘子和一个苹果等于右边的两个橘子和一个苹果是,那么左边有两个橘子,而右边有一个苹果,这说明两个橘子和一个苹果是一样重的,所以一个橘子重100克。电脑显示很直观,易懂。
右譬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格和割补法证明这两个图形重合,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5 学生讨论,交流也不可少的
把学生自由组合,每4人一组,老师巡视,观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再如课堂数学中,让学生自己活动,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在固定不变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5.1 师生互动。
有个别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你可以采取提问的方法,还可以故意出一些比较明显的错,让学生指出。
在完成作业时,不要过多,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家庭作业能完成多少是多少,但要认真,自己做,这个是很重要的,检查作业时要查是不是自己做的,那些做不起,板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5.2 以人为本,和学生做朋友。
用老师的爱和认真的态度去感化学生,让他们觉得不做作业,不认真学习是对不起老师的,当然这需要时间,尽可能的去帮助孩子们遇到的困难,嘘寒问暖。
5.3 千万不要打题海战术。
论文摘要: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指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针时有效交往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三项要求,认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行应该以能力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灵魂,以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为保障。
自1988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改革这一名词起,至今已经历20余载,然而面对根基深固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在其全面推行中仍然困难颇多。在困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阻力呢?笔者尝试从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入手,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1“素质教育”概念的众说纷纭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素质,然而日前国内教育界对素质的概念界定却不统一。有人认为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广义的素质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还有人把素质分为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外在素质则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这些学说虽然对“素质”一词做了多维层面的界定与剖析,但同时也造成了概念的众说纷纭,造成了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比如在某些地区和学校,“素质教育”竟被误解为“艺术教育”,“狠抓德育”,甚至要“取消考试”。
可见,正是因为公众不清楚素质教育的明确所指才使改革在实践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又是否与“考试”水火不容呢?笔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2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力和吸纳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帕森斯和皮亚杰等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正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认为,“与交往的、断言性的、自我表达的及规范调节等4种言语行为相适应,社会行为也可以分为4种”。
第一,目的行为。即行为者使用手段实现个人目的的行为,主要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
第二,规范调节行为。它是指社会群体成员服从规范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行为,主要关联于社会世界,要求正当性。
第三,戏剧行为。它涉及互动的各个参与者,他们相互形成观众,并在各自面前表现自己,主要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
第四,交往行为。它指的是“主体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作用,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一致的行为”。在交往行为中,行为主体“……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因此,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同时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
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而其他各种行为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
3素质教育的本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以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要达到理解,交往主体必须:①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②使自己成为可理解的;③与他人达成相互理解或共识。而“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交往实质上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以意义为取向的交往活动。
教育中的交往很久以前就为教育家们所重视。孔子特别强调学生间交往的作用,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苏格拉底十分重视师生间的交往,主张以“对话法”发现真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此也有论述:“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素质教育本身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的交往活动本质,只是它更强调人的素质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对待素质教育,不能纠缠于对“素质”本身的界定,而应依据它在生活世界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考察它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还应按照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交往要求,思考它的有效推行方式。
4素质教育的内涵
哈贝马斯受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启发,把世界分为3个不同类型,同时也把交往关系划分为3个层面。这3个世界与3个层面密切相关。3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体世界。而3个交往层面是①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②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③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性关系层面。
素质教育是一种为达到双向理解的交往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体世界打交道,并服从3种对应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笔者将从这3个方面分别探求素质教育的内涵。
4. 1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于能力教育
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交往层面的真实性要求,确立了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这个交往层面上,作为主体的人和自然世界处于一种“主一客”关系。这是与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观相符合的,即把单独的个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个人对其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涉及这个层面的教学交往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客观自然规律,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传统教学方法中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观念还是值得肯定的。
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更不是要取消考试。人类文明史上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是依靠知识的,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而考试作为一条有效的反馈途径,既能够查漏补缺又可以选拔人才,其地位也是无以取代的。但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运用知识的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是复杂多变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旧知识不断淘汰,新思想不断涌现。学习的真谛在于学会学习,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能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心理素养等。
4. 2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道德教育
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层面的正当性要求,决定了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素质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进行,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实践主体,应该遵守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当前,许多学校重智轻德、重知识轻实践的趋向十分严重。现行的德育工作也已经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盲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有意识地帮助净化本地区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避免青少年学生受到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
4. 3素质教育的保障在于师生关系
第三个交往层面的真诚性要求,强调了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指的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加以保障。受以往认识论的限制,人们很难摆脱笛卡儿式的主客二分、单向理解的认知模式,往往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主一客”关系(即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或“主一客一主”关系(即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都是教育的客体)。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关系,显然是把学生等同于没有自由意识的物体,体现为传统教学中把教师奉为权威的思想;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一主”关系,尽管把学生也看成是主体,但仍没有摆脱“主一客”反映论的思维模式。哈氏理论告诉我们,交往双方或多方互为主体,只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理解”的平等关系。教师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学生也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彼此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彼此进行意义的交流与沟通、平等地展开对话、不断进行双向理解的交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应对任何学生抱有偏见,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彰显了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素质教育,是以“爱和友谊”为基础的师生心心相印的交往。它从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相反,它关注和尊重每一个生命,它把爱深深地根植在每一个教育者的心底,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
一、如何理解素质教育
简单地说,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也有人认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因此,认为素质教育的含义应该是:第一,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第二,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和谐的发展;第三,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个人志趣、爱好、特长也能得到发展,亦即个性得到发展。又有学者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它着眼于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把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要求教育加速社会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在每一个人身心组织中的内化、凝聚和积淀,提高人类的主体能力。
综上所述,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一方面从素质教育概念本身出发去追问何谓素质教育,它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给定;另一方面,从应试教育的弊端出发去界定素质教育不应该是什么,从而理解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可谓是百家争鸣,这难免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二、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人们在理解素质教育时容易走入误区,如:素质教育不能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就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素质教育就是没有压力;素质教育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等。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极端的,产生这些认识的关键是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如何看待考试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回顾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我们不难发现: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以应试教育的存在为前提的;素质教育的推进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对应试教育的改革为前提。如果我们在谈素质教育时能够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摆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相互包容的辩证关系。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只是两种教育形式而已,是不同时期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既然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取向,那么,当今基于操作层面的对素质教育的置疑甚至非议(如有许多人在追问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如何评价等等)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考试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的问题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考什么和用什么方法进行考试最切合素质教育,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不是去寻求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而是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
三、对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出发
(一)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个人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是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使用的。创始人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发展:第二,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充分发展上,首先是个人的尽可能多方面、充分的自由发展;第三,个人全面发展又是智力与体力结合于一体的统一发展;第四,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为了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必须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第五,个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个体又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统一发展。
概括起来说,个人全面发展就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就是作为劳动能力的构成要素的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就是一个人的智力与体力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智力与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统一地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是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等。
(二)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里所说的“教育”可以理解为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终极追求。因此,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利用和改造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主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二是从人的自然、社会的责任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道德性、理智性、自觉性等。人的主体性应是这两方面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人的主体性的片面理解,都不利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人充分、自由地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使人的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塑造“有理想、又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2.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
所谓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这种内在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是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现代标志。同样,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3.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教育岗位工作者,素质教育这个词似乎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是,何谓素质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和要求似乎并不是每一个教育者都轻车熟路的。
素质这个词,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的含义。狭义上讲,素质是一个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概念,泛指“遗传素质”。根据《辞海》里的解释,素质是“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也就是说在此所强调的是素质的先天性,也就是“后天发展的主题可能性”。从广义上来说,素质还包括我们所言的教育学含义。素质在此泛指整个主体的现实性,亦即在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中包括并且特别重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部分。素质教育是一种对于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各方面整体素质的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语文教学改革是建立在对学科的认识以及教育方式的理解之上的,更是对于教学本质的重新解读和重新定位。
二、对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学策略的思考
1.对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学目标的理解
教学策略的制定一般以教学过程的某个主要构成因素为中心,建立框架,将其他相关要素有机地依附于这个中心,形成一类相对完整的教学策略。作为一名经历了应试教育的老教师,对于如何制定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育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策略是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那么素质教育下我们需要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大学时期,笔者很喜欢英国著名作家伯特兰·罗素的巨作《自由之路》。“规格化是罪恶之源。教育当局将孩子们看作没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将孩子们看做实现社会宏伟计划的材料。工厂中未来的‘手’或者战争中的‘刺刀’等等。只有当一个人感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体,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个性,而不仅仅是拼版玩具的零件或团队中的士兵或一个国家的公民时,他才有教育别人的资格。在每一个社会问题中,尤其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这段伟人关于教育学的论述给笔者很深的启发,我们所倡导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种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而应该向启发、启迪的方式转变,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人生价值。
2.对素质教育中教师作用的思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于教师作用的理解与追求。教育者追求自我素养的提升和知识水平的完善,也正是对于职业理想的尊敬。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义务。然而,作为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教师,笔者认为要真正改变旧的教育体制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角色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要顺利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离不开教师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全面激活,教师应该由一个教育的忠实执行者向教育教学创造者转变。
“教师是园丁。”这是一个关于教师的经典隐喻。值得肯定的是教师确实应该给予学生田园式的宽松环境,重视学生成长历程,注意学生发展过程的个性差异。但笔者认为这其中也反映着旧的教育体制弊端。教师是园丁,这也就不可避免地体现着教育模式的固定化与人为的强制性。素质教育下的师生关系不仅仅包括教学内容上强行的授受关系,更包括人格上的民族平等以及社会道德的相互促进。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创新、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三、对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学考核制度的思考
追溯到科举考试的出现,应试教育在我国具有根深蒂固的历史,参加考试也一直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今,素质教育的提出需要我们提出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如何将学生平时表现与学习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我们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这也是我们实现素质教育的一大瓶颈。
在广泛阅读了当今各位学者对于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见解之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两条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策略。
1.根据不同教学策略制定评价计划
教学活动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语文学习更加是一个动态环节,而非单一的教与学。所以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我们有必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策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这就建立在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刻把握和理解上,从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去锻炼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而提升整体的素质修养。例如,对于大多数同学比较苦恼的文言文以及古诗学习,可以采取表演、朗诵、扩写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来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引导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作者简介:秦敏(1979-),女,重庆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军红(1977-),男,陕西铜川人,延安大学财经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延安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项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基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视角”(项目编号:YDWH1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111-02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战略主题。而针对高等教育改革,提高质量是其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遵循大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努力推进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已经形成了政府高度重视、学界普遍关注、社会广泛提高认识的良好氛围。但是,文化素质教育本身的一些特质,如内容宽泛、目标难以量化等,往往使其在操作层面流于形式。为使文化素质教育获得实效,就必须对当前对大学生有重大影响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给予定位,在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追求与大学生的实际价值追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价值理性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
长期以来,我国在各级教育中都体现出了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缺陷等一系列问题。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其目标就是要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国家在推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大学生道德品性、审美情趣和身心健康等综合平衡发展方面,树立了远大的目标,也做出了较大努力。这一目标从根本上讲,符合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价值理性指向。根据韦伯的阐释,价值理性是对某行为有意识地、无条件的纯粹信仰,通常是伦理的、美学的或者宗教的。由此行为者会向自己提出某种“要求”,并努力使自身的行为符合他内在的信念。[1]价值理性通常包括道德品性与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不应当只追求教育效果,更应当关注教育过程当中作为“人”的学生的价值。人是教育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生作为教育活动当中的主体之一,理应有积极主动地追求知识、不断充实并超越自我的权利,而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教育具有一种能够激发人的超越性的精神源泉,它使得人们不断地进行着自身可能潜力的终极追求。柏拉图曾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2]可见,教育的根本任务、首要任务都在于价值理性。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育人,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培养全面的、高尚的人。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现实中面临的困境
1.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内容过于宽泛和模糊,使其难以落实
对“文化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的理解,学界仍然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当前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界定始终模糊不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文化素质”一词本身过于宽泛和抽象,它是一个包含了道德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等综合内涵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还普遍存在把文化素质教育仅仅看作是文化知识学习的认识。可见,当前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不统一、认识不到位,必然影响其顺利实施。
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相对模糊,导致了文化素质教育具体实施过程的随意性。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解释,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就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大学教育的“高素质”并没有真正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中,很多大学往往青睐那些能够为大学生带来实际效益的方面,对抽象的理论、专业知识的讲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重视不够;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倾向于采用那些师生彼此都易于接受但不一定严谨的方法;不同的社会资源也推动着各高校不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在各自分散、独自摸索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存在“素质培育”的片面性。当然,由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很难量化,有些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也导致大学生对文化素质的深刻内涵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偏差。
【关键词】人格;全人格教育;素质;素质教育
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人格是凭借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通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作用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特性。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俞子夷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健全的人格”。现有的人格教育主要放在基础教育阶段,认为精神品格的形成、世界观的成型都集中在中学之前的阶段。然而现实表明,大学时期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与知识教育体系相比,当下大学的人格教育体系还不完整、不系统。
当下大学普遍倡导的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这为全人格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同时全人格教育又为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与全人格教育都强调内化式的教育,注重教育过程中“人”的因素,但两者在概念、功能和目标上存在差异,深入剖析两者的异同,有利于加强对全人格教育理念的理解,有助于探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实施全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全人格教育的发展与内涵
人格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大学》一书中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观止并重,律己修身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家阿道夫·第斯多惠就提出培养“全人”的主张,20世纪20年代,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了以人格整体成长与完善为教育目的“全人教育”思想,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人教育思潮在西方兴起,虽然对其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在对人格教育的重视上却是共通的。自80年代始,世界各国的教育逐渐由单纯重视智力开发转向同时重视健康人格培养。进入90年代后,美国学校开始实施国家提出的“整体人格教育”方案,初步形成了由教育的理想、教育的形式及要达到的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等组成的整体人格教育模式。
20世纪初, 中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较为全面地提出了“全人格”教育思想。其认为,一个人的独立、完整的人格还包括心理生活说到的志、情、意和道德生活说到的智、仁、勇”等方面。健全的人格体现在智识、情感、意志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及和谐发展,无所偏废。他认为关于智识的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 关键是授以学习的方法,对情绪重在培养,对意志重在训练,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益处。潘光旦的全人格教育思想对现今的大学教育仍然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近20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突出科技教育的同时,掀起了“人格化教育运动”,强化了以人文教育、道德教育为内容的人格教育,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教育已从历来的“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未来的教育,呈现人格化教育的趋势。
二、素质教育与全人格教育的概念剖析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及其他实践活动的作用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人的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要素。比较而言,人格的构成主要包括人的智力、道德和意志力三个要素。素质教育和全人格教育在基本理念上有其相通之处,但在概念、功能、目的上依然存在较大差异。
(一)概念不同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柳斌从基础教育的角度给予了解释,龚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定义:大学素质教育定位为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更加强调“基础”、“素养”即“做人和做学问的功底”,体现着现代教育价值指向的教育思想;同时又是一种教育类别,旨在加强专业素质的教育,以及承担着专业素质之外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
综合潘光旦等人的观点,全人格教育的概念可初步界定为:从全人格的角度理解人,以全人格的模式塑造人,培养健全、和谐、完满的人。“全人格教育”既是体现一种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个方法论的概念并兼有目的的涵义。
(二)功能不同
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全人格教育强调把人格差异作为教育资源进行开发,以全人格的模式培养学生,其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格;素质教育要求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其功能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因而,从教育功能上看,两者存在差别。这种差别,还可以从具体的教育方法中得到论证。如按照全人格的教育方法,教师首先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进而根据人格的多样性、丰富性,全面地认识学生,把人格的差异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即按照不同的人格品性进行培养。而按照素质教育思想或模式,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教师往往更加注重群体水平的整体提升,忽视了作为群体的人的多样性与作为个体的人的多面性。
(三)目标及评价体系不同
健全的人格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标准,终其目的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基点,同时培养健全的人格也是教育的一项终极目标。根据全人格教育思想,在现阶段为进一步将目的具体化,便于实施和评价,可将“健全、和谐、完满的人”用多项指标来表述,如:身体健康的人、乐群协作的人、懂得自我认知的人、懂得学习的人、拥有专业技能的人、自主创新的人,这些指标既是培养目标,同时又是评价准则。
素质教育是通过对教育者内在素质的培养达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是素质的四个要素,同时也构成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评价体系,即德、智、体、美等指标。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浸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探讨深化大学全人格教育的途径
在时下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深化大学全人格教育具有良好的土壤。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有助于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深化全人格教育,进而将大学素质教育推向深入。
(一)从全人格的角度理解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是已经具备较强的思维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的群体,经过了中学时代的成长阶段,他们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特征,但这种人格特性是不稳定的,甚至是比较片面的,也就是说尚未形成健全的人格。如心理空虚、价值失衡、急功近利、学习焦虑等现象都是大学生人格尚不健全的表现,这时候教育者往往需要从全人格的角度加以理解,而不是当作简单的心理问题加以教育或疏导。
而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往往面向全体,忽视了作为群体的人的多样性与作为个体的人的多面性,教师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学生性格差异,导致不能正确地理解学生,进而也就谈不上正确地教育学生。因此,“全人格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进而根据人格的多样性、丰富性,全面地认识学生,认识到人的性格有通性同时也有差异性,针对人格的差异来教育、培养学生。
(二)以全人格的模式塑造当代大学生
当代的大学生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意志坚定以及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强调“以全人格的模式塑造人”,即从整体上把握全人格的结构,通过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以达到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教育的手段必需充分考虑为大学生人格发展创设最佳的环境,着眼于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来开展教育工作。
(三)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全人格教育
当下的大学正开展各种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大学文化建设,全人格教育的基本理念可以渗透于大学的文化建设中,使大学逐步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的大学文化,从而使全人格教育成为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撑点。大学文化还具有很强的规范性,以制度化的形式(如校训校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的文化品味还决定着人的品味,承载着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教师的学术风范,治学态度、处事原则影响着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成长、人格塑造起到熏陶和感染作用,为全人格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四、结语
当下大学普遍倡导素质教育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健全的人格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点。素质教育和全人格教育在基本理念上有其相通之处,素质教育为全人格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全人格教育又为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在素质教育背景,深化大学全人格教育需要从全人格的角度理解大学生、按全人格的模式塑造大学生、并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加以开展。
参考文献
[1] 董远骞.俞子夷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2] 高德胜.人格教育在美国的回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2(6).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再一味地灌输知识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互动、和谐交流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聪明才智。素质教育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截然不同。当然这不是全盘否认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只是说,相比较而言,素质教育更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包含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方向和目标。
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素质为目标,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只有提高了学生素质,才能逐步提高一代人的思想素质,从而提高全社会和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可以这么说,素质教育引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3.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更突显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它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
二、探索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中凸显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小学生语文学习至关重要。但目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并没有明显的成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过于死板。单从教学目标来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会他们掌握一些具体的词汇、汉字,为他们的阅读积累一定的基础。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教师往往将片面化地理解这一目标,导致教学内容变得单一枯燥,脱离其本身丰富的教学意义和社会生活,这一现象严重地违背了素质教育对当今语文教育教学的要求。
2.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随着信息化教学在教育界的不断开展和运用,教师甚至用多媒体取代了语言文字,单纯地用可见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但其实多媒体只是辅的工具,语文课本身就需要学生通过对文字的理解来感悟和品味。这样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学生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
3.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有很多教师对于给学生布置什么作业以及为什么布置作业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概念,导致学生作业内容枯燥无味,有些甚至只是要求学生反复地抄写生词,以至于学生完全对作业没有任何兴趣,甚至会产生一些厌学的负面情绪,这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都是不利的。
4.测试学生语文水平的方式单一。学生进行测试都是采用传统的方式统一命题、统一测试、教师统一阅卷,这种看似很公平公正的方法,显然是跟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完全相反的。
三、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素质举措
1.把语文课堂教学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要把语文课堂教学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形式多样化。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以及提高他们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拉近了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加深了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除此之外,如果实际情况允许,教师可以多带学生出去走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之外的一些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和课本的局限,走进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知识、获得感悟,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2.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多媒体可以把声音图像直接展示出来,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使他们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和学习,降低他们对知识学习和理解的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课堂有效性。但是一定谨记,多媒体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借助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当中,以达到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3.增加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学生的语文成绩要想得到提高,仅仅依靠课堂的学习时间和课本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好好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大量的广泛阅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例如,读书过程中要及时做笔记和写一下自己的读后感和感情体会等;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进行课外阅读的条件和机会,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不拘泥于应付枯燥的语文考试,也应该抽出时间享受一下语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