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视新闻报道

电视新闻报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1 17:25: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视新闻报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电视新闻报道

篇(1)

主要问题

电视新闻报道的同质化问题。电视新闻的同质化主要是指新闻报道事件相同、内容雷同、观点相似等现象,新闻的同质化还包括新闻栏目的定位相似。新闻的同质化问题导致节目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被扼杀,受众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同质化新闻内容,使各台在竞争中对新闻事件的选择有失偏颇,导致电视新闻中各种血腥、纷争、鸡鸣狗盗内容越来越多,与党和国家的和谐社会定位失之偏颇。

电视新闻报道的娱乐化问题。新闻报道娱乐化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种现象,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新闻娱乐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内容上“软化”新闻,其二是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要素,其三是强调形式上的吸引力。而这样的做法通常会带来一些弊端,因为挖掘新闻事件中的娱乐部分而忽略了新闻的事实本身;因为新闻被“娱乐”使新闻更多关注在娱乐圈与娱乐人士的身上与生活中,使新闻娱乐化与娱乐新闻界限不分;因为要从一个新闻事件中挖掘其具有的娱乐性而过分夸大新闻事件的一个部分而忽略掉其他大部分,使新闻报道有失客观和公正。

电视新闻报道的虚构化问题。新闻报道故事化主要是指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文学的手法,使新闻报道带有故事性的叙事。新闻报道故事化本意为通过故事化的表述增加新闻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是有些新闻为了强调故事化,人为地在新闻中插入悬念,使新闻事件看上去“跌宕起伏”实则是忽略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还有的新闻报道为了提高收视率,将新闻事件过分“感情”化,从而博得一部分受众群体的眼泪,将感情介入新闻报道使新闻的舆论导向因为编导的意志而改变。更有一些新闻报道为了故事化而故事化,总是选取一些新闻事件中的“细枝末节”着力展现冲突的一面。

电视新闻报道的民生化问题。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广播电视节目,尤其是新闻栏目发展困难重重。为了满足电视新闻受众群体日益增长的传播信息需求,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新闻栏目呈现出大扩容,新闻题材大贴近和新闻形态不断创新的新状态、新格局、新走向。在这种情形下,“民生新闻”应运而生。民生新闻要求新闻报道及时、新闻点准确,并且新闻播出之后能真正反映和解决广大的民生问题,这就要求相关民生栏目组不仅仅要具备普通新闻栏目组的一切特性,还需要在新闻采访中能深入群众,在新闻事件的解决中起到广大人民群众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桥梁作用,而这些是很多电视台尤其是市、县级电视台力所不能及的问题。

我国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问题的

原因分析

电视新闻行业体制相对落后。虽然近些年来,网络等新媒体崛起分流了部分受众,但从普及率和接触人群来看,广播电视依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也是大众文化最强大的传播者。正是鉴于这种影响力,无论是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广电从业人员,也包括作为使用者的广大受众,都希望广播电视能够给社会提供可口的精神食粮,满足他们多元的文化需求。然而,好节目的评价办法却各说各话,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完备的节目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建构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收视率为主的电视节目评估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这就要求在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当中,不能一味注重收视率,要真正去评估新闻价值,建立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评估体系。

纵观我国的电视行业,普遍存在着管理过于集约化、功利化等问题,造成了电视行业改制困难、工作懒散、作品水平低下、播出运行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满足受众需求。部分电视台管理机制不健全,从业者缺少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影响电视新闻正常报道的一个因素。在广播电视的立法方面也有等级偏低、有空白点等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按规程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生产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加强自律,可以提高电视管理的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

电视新闻从业者政治观念淡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是以新闻观为指导的,新闻从业者应该时刻谨记新闻报道应以新闻的客观事实为依据,公正地、客观地在电视上对新闻事件进行展现,在新闻的评述中要谨记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是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存在的。这就要求电视台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在对重要的时事政治和全局性新闻信息的及传播影响上,尽量进行准确的先期估测。

我国目前的电视新闻从中央电视台到省级电视台再到地、市、县电视台,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表现为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不能真正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表现和评论。例如,某台在2012年2月22日播出的《“北京华联超市”强迫员工买枣》新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记者在随机采访超市普通员工时,镜头由被采访人腿部为起幅,到被采访人工作胸牌为落幅,没有注意对采访对象进行保护。再如在2012年4月11日的《深圳停电》中,出镜记者在医院采访相关当事人时问,停电是否对当时正在打点滴的病人造成妨碍,明显没有把握住主要方面。因为对医院的停电影响,大家更关心的是危重病人的安危,如ICU病房的病人情况,当时是否有正在进行的急救手术,情况如何等。

电视新闻行业非理性跟风。娱乐化、故事化等电视新闻报道形式,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根据受众的心理需求,创造性开创出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只是表面模仿,就会造成电视新闻的同质化、娱乐化、故事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都来源于电视新闻行业的非良性竞争。

篇(2)

一、电视现场报道的界定和特征

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的基本特征:记者出图像、(记者身临现场进入画面);现在进行时(新闻事件正处于发生、发展之中);完整同期声(有现场声音)[2]。报道形式有现场录像报道、现场直播。现场报道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等等特点。现场报道要求电视记者必须具有相当深厚的功力。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能迅速抓住事件的本质与核心,即席形成一套现场报道的构思;要有巧舌如簧的口头表达力,能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地向观众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发生、发展情况;要善于应对,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能使采访者吐露真言;要有渊博的知识积累,反应敏捷,很强的应变能力和把握现场的能力;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特别要与摄像师配合默契,善于用镜头语言把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现场各方面的反映和有特色的音响效果等等,都直接展现到观众面前[3]。以泸西电视台曾报道过的一则新闻《铺筑山区致富路》为例——现场主持人:“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高寒山区三塘乡俱久公路的施工现场,在我身后,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的村民正在修建他们的进村道路,这条公路建成后,俱久村‘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主体部分:三塘乡俱久村委会有着600来户人家、2539口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乡村道路多年来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修通水泥路成了村民们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同期声:村民李绍本:“路都进不来,来的车(都是)进都不敢进来,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农副产品也出不去,生产资料也进不来,就是落后了。”乡党委、政府“想群众之所想”,多方筹措资金170万元,村民自筹10万元,于2008年5月,开工建设三塘至俱久村年久失修的进村道路。据悉,这段公路全长4.2公里、宽6.5米,预计今年11月完工。在公路施工现场,记者随处可见筑路村民们挥汗如雨,一派忙碌景象,热情高涨的村民正为发展山区经济创造有利条件。位于三塘乡东部的大孔照普村,海拔2160千米,流传着“遍山都是宝,无路就是草”的是顺口溜,多年来,晴通雨阻的道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多渠道筹措资金,投资80多万元,投工投劳6万个,修通了长2.3公里,宽6.5米,厚18厘米的进村水泥路,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让老百姓真正走上了致富路。同期声:村民李绍本:“(路)修好后,好走了,现在基本上天天都有车进来。大车、小车、养的猪都能‘坐’小轿车了,小车直接就可以开到猪圈门前,养的猪都好卖得多了。”据了解,从2005年至今短短3年时间,三塘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发动群众走自力更生与多方支持的路子,总投资400多万元,共修建村间道路31.8公里,全乡8个村委会道路硬化效率达62.5%,通路率达100%,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创造了山区修路史上的奇迹。同期声:村民李红英:“我们山区,(目前)到处是水泥路,村村寨寨(都是),我们三塘乡基本上到处都通水泥路了,方便得多了。”现场主持人:“如今的三塘乡,一条条康庄大道正向远方延伸!村村通水泥路领跑全乡经济快速发展!”这则新闻中,记者能把现场最真实、最精彩、最有说服力、最鲜活生动的形象呈现给群众,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二、新闻真实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所在

电视新闻具有新闻性、知识性、艺术性,是有声音的报纸、有文字图像的广播,列宁曾将苏联电影定义为“政治性强的形象化政论”。现场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报道对象的客观反映,现场真实性就是要把所发生的新闻事实,不加修饰、原原本本地展示在受众面前,充分发挥现场真实性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把报道做得生动、鲜活、真实、可信。近一个时期,一些电视媒体的电视新闻,尤其是纪实性很强的现场报道节目频频使用“再现”镜头。例如:抓获受贿者后,电视记者通过犯人或见证人的口述,人为地再现案件中行贿受贿的细节;人为地再现犯人密谋犯罪的过程……[4]众所周知,新闻与电视剧有不同表现方式,新闻之道在于求真,离开了真实,新闻便无价值可言,对电视新闻而言,其真实性包括: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由此可见,现场报道新闻的真实,是严格的事实的真实,无疑要完全忠于生活的真实,它不允许像艺术作品那样塑造典型、合理想象、推理,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记者的语言和道听途说的事情用虚假的画面显现出来,当然新闻也不是原始生活真实的翻版,而是在绝对忠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取舍,提炼主题,加强新闻表现力,便于新闻受众了解真实的生活,但新闻加工的幅度应严格遵循新闻原有的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

三、现场感与参与感带来真实感

电视新闻现场感是电视新闻真实性的体现,也是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除了现场感之外,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还能带给观众另一种鲜明的心理状态——参与感。在人际传播中,参与感是人与人直接交流中的心理状态。当电视把画面与声音一齐诉诸观众的感官时,参与已成为普遍的收视心理需要和衡量传播效果的公共标准。而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参与感已成为决定现场报道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云南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新闻栏目《都市条形码》,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记者总是能拍摄到新闻现场的镜头,这说明记者在第一时间已经到达了现场。《都市条形码》主持人总是能够深入案件本身给观众带来一种知识的解读性,一种能够深入其中又能够置身事外的独特关注和客观评析。采用在现场完成报道,这一点对栏目的风格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开播以来,创下了昆明地区栏目收视率的最高点。记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给一双双关注的眼睛带来过最及时的新闻现场,共同亲历新闻、感觉发生、关注细节,创造了收视率最高的奇迹[5]。

四、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有助于其现场真实性的表现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版符号,只有声画的真实,传播的信息才是准确的。在这一前提下,新闻现场报道才能在受众中产生真实感。从而使电视新闻真实性与真实感统一,事实真实和表现手法真实统一。那种靠扮演、重拍等事后通过导演的“再现”镜头,制造出来的“真实”一旦被观众敏锐的目光察觉其中破绽,便会疑惑顿生,假作真时真亦假。图像的真实性既然受到怀疑,那么新闻的真实当然也无从谈起,这种没有新闻真实性的手法,也就没有了真实感,更谈为上新闻的报道力度了。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有助于其现场报道真实性表现,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由于电视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出现了记者拿着话筒到处伸的现象,新闻中各类人物也不管有无必要,都请其出画面大讲一通,使电视新闻屏幕充斥着大量水分,降低了一档新闻的整体质量,倒了观众的胃口,所以现场报道时选好采访对象是决定同期声应用成败的关键。

五、第一现场升腾新闻现场报道主题

篇(3)

关键词出镜记者;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电视新闻报道的特性就在于强烈的现场感和事件报道的时效性与同步性。在这一特性的要求下,新闻报道当中现场出境记者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超出简单的新闻报道本身,而是代表着媒体的形象以及舆论的导向。成为研究电视新闻报道所必需面对的课题。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与很多种,有一般消息的简单处理,大多言简意赅,突出信息量和时效性。但与之相对照,电视记者在现场新闻的出镜报道,一般都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显示了媒体对这一新闻事件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电视媒体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强化新闻的重要性,是由于现场出境报道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新闻效果所决定的。从传统意义上讲,记者在现场是新闻报道的必需条件。这一点不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概莫能外。而电视新闻由于记者的出镜报道,使得记者的身份和形象从隐性的幕后转而来到台前。因此比起其他媒体来说,电视新闻报道具有了独特的手段和表现形式。记者出镜报道既为新闻增加了现场感,也为新闻现场报道增加了记者参与的痕迹,将新闻报道的主客观因素清晰可辨的统一到新闻报道中来。电视记者的现场出镜报道形式多种多样,总的来看分以下几种:1)现场报道;2)现场探访;3)现场评论。不论哪一种形式,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1现场报道

电视新闻节目当中我们经常看到电视记者出现在一条新闻的报道的起始部分,手举话筒进行现场报道。由于身处现场无论画面还是声音都强烈的发出来自现场的信息,给观众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这种方式被普遍采用到新闻报道当中。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这种记者出镜报道形式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现场报道记者与演播室的节目主持人先后对同一条新闻的导语或内容进行播报,造成重复。在遇到这种情况发生时,后期的新闻节目编辑往往会去掉记者现场出镜的段落,以保持新闻节目的整体和连贯,因此这就对现场出镜记者的报道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的现场出镜报道不能是新闻导语的简单重复,而是应该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切入点。在这里,现场报道记者的身份不是一个出外景的主持人,而必须是一个带着问题去采访的记者,他需要发现现场的新闻事件有哪些值得拿出来强调的新闻点。而这个新闻点,必须就在新闻现场,而通过现场出镜可以将该新闻点进一步强化突出,以达到通过现场报道为整个新闻增色的目的。目前,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的新闻报道,其记者出镜的运用大多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一原则。不论是“一带一路”这样的大型系列报道,还是比较重要的时效性新闻报道,记者出镜目的性强,记者现场把握能力和编辑后期选材能力都显示出较高水平。但是在地方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当中,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尚缺乏严谨规范的训练,现场抓取新闻点的能力,现场表达能力都有欠缺,如果后期编辑的要求也不规范,就会出现记者语言、行为、形象失当,现场报道与演播室导语重复等现象,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进而影响媒体的公众形象。

2现场探访

出镜记者引领观众探访新闻现场以期更生动、更直观地报道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是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经常运用的手段。它发挥了电视新闻报道的优势,增强了现场感,同时也显示了电视新闻记者突破简单的现场报道程式,向更深入的现场报道发展推进的进取精神。“探访”与“引领”本来是电视专题节目经常运用的现场报道手段,在旅游风光考古探险类节目当中更是屡见不鲜。而电视新闻报道当中,现场记者运用这样的手段来报道新闻目前尚不多见。原因在于,这样的报道方式经常受到报道题材和现场记者本身素质的限制,加之新闻报道的篇幅有限,因此,在实际报道当中较少运用。但是随着电视报道记者队伍的不断充实,许多既具备新闻采访经验又拥有较强表达能力的专业电视新闻记者不断涌现,他们能内能外,能写能说,眼中有物,嘴里有话,脑有所思,笔下有神,这样的“全才”电视新闻记者的出现,为电视新闻报道增添了众多靓丽的色彩。基于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把握能力的现场“探访”式报道,目前在电视报道中经常运用到重大新闻事件现场花絮报道、重要科学考察现场报道以及重大灾害事故现场报道当中,这样的报道往往最为人们所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如何接待?南极北极珠峰科考,探险队员们的工作生活如何?矿难、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现场救援的进展和难度如何?这些报道,无法用统一的、客观的新闻通稿式的语言和程式化的镜头加以描述,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具有把握能力、发现能力、表达能力的现场记者来组织完成报道,而其最好的报道形式就是现场出镜报道。现场记者通过自己所处环境、所接触的有价值信息、亲眼所见并能与观众共同分享的特殊物品、细节,在电视镜头前,将其有重点、有逻辑、有次序的表达出来。通过强烈的现场画面和声音氛围的营造,给观众更多的信息量,更真切地感受,应该说是将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更大的优势发挥了出来。

3现场评论

篇(4)

关键词 电视新闻;报道;隐私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 G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57-1

新闻自由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繁荣兴盛,许多新闻报道中的问题也日益突显。新闻报道中侵犯隐私权的案例这些年尤为突出。2011年11月在新闻媒体报道的“杨武事件”中,伸张正义的报道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但各大媒体记者却为新闻侵害他人隐私权。殊不知,任何泄露他们私人信息的做法都意味着第二次伤害。如何进行正确的新闻报道,如何尽到媒体应尽的责任,如何避免不该有的失误,如何自律,任何一个媒体人都应该从中得到反思。

1 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保护

面对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的问题,我们要更明确新闻中对隐私权的具体规范,从而在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下更好的进行新闻报道。

1.1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有责主体。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有责主体的含义就是当事人的隐私被侵权后,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1.1非职作品侵害隐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解释规定:杂志报刊对需要发表的作品,必须严格审查,若发表的作品侵害第三者的名誉,影响到第三者的名声,则作者和出版单位都有责任,作者和出版单位为共同被告。如果当事人可以选择作者还是出版单位之一为被告,也可以把两者同时列为被告。一句话总结:当事人有权选择被告是单一的还是共同的。

1.1.2职务作品侵害隐私的。早在93年就有此规定,在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审查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如果因为职务行为发生新闻报道和其他作品发生名誉权纠纷,作者和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如果新闻报道或者作品为作者履行他的职务所导致的,那么只能列出版单位为被告。一句话总结,如果作者的行为为职务行为,又有隶属关系,则责任主体为新闻单位。

1.1.3提供新闻材料引起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此类行为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提供的,导致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那么出版单位和提供者就为族人主体。如果是因为被动采访,出版单位又不经过采访者的同意,擅自发表该作品,导致其他人的隐私权受到伤害的,那么采访提供者不承担责任。如果采访提供者对这些行为采取默示或者知道不采取积极行动的,导致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提供者仍然要承担应由的法律责任。

1.2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有如下几种形式: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但由于隐私是真实的事实,只不过当事人不愿意公开,所以一旦泄露,很难再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而只能以前三种方式加以补偿。这也是隐私权不同于名誉权的一个方面。

在明确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保护法律后,新闻人更应提高的是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更要保持住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与道德贞洁。遵纪守法能做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报道。下面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中分析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2 新闻侵犯隐私权的思考

2.1价值、利益层面。新闻的自由与隐私之间的博弈其实就是价值和利益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是对当前社会特定状况的反映。在利益冲突的条件下,公平问题总是表现为新闻报道自由与隐私权平衡机制的问题,也就是利益协调问题,于是公平问题就转化为如何限权与保权的问题。

“个人自主的领域――其存在和行动的范围不触及其他人的自由的领域,即是我们所称的隐私。它使个人有权利使自己与其他人隔离开来,从公共生活中退回他自己的私人领域,以按照他自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愿望和期望塑造自己的生活。” 这段话说明新闻报道应严格遵循符合“公共利益合理关联”原则,即在保护公益的时候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比普通当事人高,不同条件下新闻自由和隐私保护需求经常会造成两者冲突的根据,甚至加剧或者缓冲和冲突的因素。拥有足够权力而又极可能违法或的政府而言,公民渴求能寻求一种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政府的牵制作用。

2.2规范层面。遵循“法律均衡原则”,即意味着在处理新闻报道与隐私权保护,要在法律、政策条文与源于处境公平的诉求之间取得平衡。一方面规范新闻人报道的权责,另一方面对公众人物的报道尤其以有权官员隐私的权限进行政策及法律的明晰化。

如何判断某种权利安排的正当性,笔者依据经济共和主义的观点认为在一个共同体当中,其正当性是某种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的约束下,在不损害任何一个成员的生存和基本尊严的前提下,能够增进该共同体的总体利益。对新闻报道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样做会不会损害公众的隐私权,会不会带来公众利益的增进。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那么这种改革的正当性就存在问题。

与此同时,注重“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这就需要对新闻的规范在新的报道方式出现时,在新的问题愈发凸显时,及时调整、补充,达到法律层面真正的动态平衡。

篇(5)

主流新闻“亲民”化

所谓亲民化,就是从老百姓的角度,在重要政经新闻中找到老百姓关注的内容,并且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解读。以往,重大政经新闻总是高高在上,堆砌着政治词汇、专有名词,让老百姓敬而远之。这样的八股文,不仅国内老百姓不爱看,境外人士也不能接受。某卫视频道为了宣传本省的经济增长情况,播出了题为“上半年全省经济呈现四大亮点”的新闻消息。消息说:“经济增长稳定协调、结构升级、区域共荣、投资消费共同拉动,是我省上半年经济发展的四大亮点。”这条报道源于统计部门的新闻会,解说词是统计数据的翻版,罗列着诸如“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层次、农业结构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术语。画面是工农业生产方面的资料镜头,呈现出典型的声画两张皮模式。这样的消息通过卫星传输到境外,由于政治隔膜和文化差异,其传播效果将会怎样,是显而易见的。

可喜的是,随着“三贴近”要求的不断深入人心,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媒体,在重大政经新闻报道方面有了明显改观,让党和政府的声音通俗易懂地被老百姓接受。比如同样是来自统计部门的经济数据统计消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是这样报道的:“年中:大账小账看变化,城乡居民话增收”。报道开宗明义:“国家有大账本,百姓有小账本。国家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百姓家里也有了新变化。”

那么,百姓家里有了哪些新变化呢?记者在山东曹县,采访了农户高明一家。高明掰着指头算了自家的收入账:“一亩地除去种地的开支化肥农药成本,纯收入500多块钱,比去年多收入100多块钱。再加上两个在外务工的孩子每月寄来的1000块钱,咱家上半年的收入就比去年增加了2000多块”。接下来,记者在北京市东城区低保户王大山家里了解到,王大山现在每月收入八、九百元,“今年开销呢,出去玩啊、看电影、带孩子参加活动这方面支出增加了,生活质量比去年提高了。”于是记者得出结论:“以高明、王大山为代表的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分享了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实惠。他们小账本上的变化,正与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加快、物价涨幅回落的统计数字吻合。”

同样是来自统计数字的报道,生动、鲜活程度大不一样;对内的贴近感不一样,对外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大。

新闻解读延伸化

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新闻或称民生新闻在国内观众中的影响不可小觑,这就促成了各家电视台竞相兴办此类栏目。业界的惯例是,所谓“民生新闻”一般都在地面频道播出。因为地面频道不上星,境外看不到,属于内宣范畴,管理尺度宽松一些不要紧。

可是,地面频道虽然不上星但却上网。其中,有的被本台网站转录播出或实时播出,有的被网民录制后上载视频,放在网上供网民点击收看。节目视频一旦上网,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往往不亚于卫星频道。尤其是被网民放到网络上的视频,其价值评判基本取决于点击率,故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追求“爆炸性”效果,越是不愿意在境外曝光的东西,偏偏越是容易在境外“走红”。

解决上述情况,无论采用“堵”或者“疏”的办法,都不可行。堵,堵不住;疏,来不及。只有在源头上自觉理顺收视率和社会责任两者的关系,牢固树立“内外一体”的意识,才能收到良好的实效。例如,现在饲养宠物的人多了,狗患也就随之增多。在众多的“狗咬人”新闻中,扬州电视台的一条报道与众不同:一位市民被狗咬伤,记者穷追不舍,硬是从一起邻里纠纷,引发出城市居民养狗的安全问题。这条新闻被分解为10个报道环节,小标题分别是“黄沙没买成,膝盖被狗咬”、“狗主人态度不好”、“养狗是为了防小偷?”、“养狗为患”、“大人小孩都被狗咬”、“宠物狗也翻脸”、“狗咬了不能大意”、“90%以上的狂犬病人会死亡”、“市区有一半的狗属于黑户口”、“观众调查:您认为应该如何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这样的报道有深度,有理性,在形式上一气呵成。它没有回避城市狗患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并没有刻意追求耸人听闻的效果,而是理性地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呈现出负责任的姿态。对于这样确确实实事关民生的新闻话题,境外人士也会感兴趣,甚至可能结合境外当地饲养宠物情况,一起参与讨论。

报道规范国际化

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电视报道意识,有一个和国际社会接轨的进程。具体来说,就是在报道规范上和国际惯例接轨。这种惯例,是发达国家在长期的文明进程中,不断探索形成的,有着稳固而广泛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对社会的文明进程起着支撑作用,值得借鉴。

2006年7月7日,北京警方召开公开处理大会,31名犯罪嫌疑人均头戴黑色头套,被带至会场接受处理。当日,美国中文电视台即以《保护隐私,北京嫌犯首次带黑色头套》为题,对此事进行报道,并特别强调:“这是犯罪嫌疑人首次被允许戴上头套,目的是防止其在公众面前曝光,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合法权利。”

再看香港翡翠电视台对一起劳资纠纷的报道。因不满资方解雇,失业者按警方批准的线路游行至资方公司门前。游行者佩戴护目镜和手套,相继向一只大纸箱里摔瓷碗,以示对失去饭碗的愤怒。因为碎瓷片都散落在纸箱里面,所以这种抗议方式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篇(6)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故事化;表现方法

所谓的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就是通过电子技术把已经发生或者是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文学化的编制。在以尊重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以故事化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这是一种新闻传播的艺术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思想表现的升华。

一、尊重事实真实再现

新闻报道的前提就是通过采访来了解或者是收集新闻素材。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采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某些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因此,在进行采访前,就需要先与受采访的对象进行沟通。比如:通过打招呼,拉进彼此间的距离,然后向受访都讲述清自己所想要采访的内容以及重点,让受访都有心理准备在采访时才会更好的交待清楚整个事件的经过。以往在记者进行采访时,还会出现某些喜欢夸大事实的人,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编造谎言。这些问题的存在,就需要电视记者在日常工作中提升业务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进行采访时针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受访对象不要进行诱导,需要进行多方求证后收集不同意见,最后对采访内容和采访笔记进行反复核实。从而才能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确保所报道的新闻具有真实性与准确性。此外,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第一线采访时,需要通过仔细的观察,来洞察整个新闻事件中的某些有价值的或者是有说服力的细节,再通过故事讲述的形式,把整个新闻事件真实的在观众面前进行展示。

二、合理运用艺术化形式提升新闻报道品味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为了能够起到感染观众与吸引观众的目的,都采用了电视新闻故事化报道形式。因此,要能真正对观众起来这两个目的,就需要以艺术化的叙事方式来进行报道。可以把整条新闻线索中,所隐藏的或者是比较容易吸引观众兴趣的新闻元素进行充分的发掘。把握住叙事的情节,千万不能出现低俗化的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品味。艺术化的叙事方式,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之外,还需要通过自学与培训的方式,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适当合理地运用好艺术化叙事方式,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提升电视新闻故事化的品味。

三、寻找适合的切入点增强受众的关注度

好的故事化新闻报道,可以通过巧妙的叙述,而达到传递信息或者是达到大众认识的效果。因此,寻找到一个适合的故事切入点是非常关键的。这个关键所在不仅是能否把后续报道继续下去的重要因素,更是展现整个新闻故事情节的源头。通过一个适合的切入点,可以吸引到观众是否想要对整个新闻报道下一个情节进行观看的有力支撑点。这个切入点,可以是新闻事件,也可以是事件中的人物,甚至可以直接是事件的结果。以这个切入点,把整个新闻事件进行连接,更加能让新闻报道具有连贯性。例如:可以在进行新闻故事报道时,通过对新闻事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生活观念以及导致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对应整理。一定要保证故事的平衡度与连贯性,从而才能增加对更多受众地吸引,才能为后续报道奠定基础。

四、增加情感要素提升影响力

一个新闻故事化报道,是否具有可看性。评定的标准在于是否在报道中增加进情感要素。因此情感的感染力,决定了整个新闻报道的受众影响力。新闻故事的质量,很大程度的评定在于是否能对受众产生极强的感染力。相比来说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情感要素是最难以把握的。相对于较为流行的“冲突构架”的表现方法来看,情感要求会出现蒙蔽、面子或者是隐私等问题的存在,例如在《重庆最“牛”钉子户》这则电视新闻中采用了冲突框架,全篇均是围绕拆迁房屋拆与不拆矛盾展开,开发商与拆迁户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配合触目的电视画面,这样的一种冲突框架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所以在进行新闻故事化报道时,整个新闻事件的情感真实程度也是形成故事新闻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五、选择适合题材避免盲目追捧

新闻故事化是一种新闻信息的传递手段和表现方法。这种表现的手法具有许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如果处理不当会给新闻报道带来不良的影响。原因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机构,过渡的追捧故事化形式进行新闻报道,导致新闻流于浅薄和虚假危险,无法得到大众的接受。其次,过渡的表现形式。有的故事化新闻报道整个情节设计过于曲折,会让人感觉是有意安排或者是设定,没有了原有的说服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故事化新闻报道时,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通过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合理的、可控的、适度地进行故事化。选择好适合的题材进行编制,不可盲目性、简单化的把新闻进行故事化表现。故事化新闻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大众通过故事化的新闻去进行感受,从中得到某种感悟。从某些层面上丰富了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与表现内涵,以达到最好的新闻报道以及宣传效果,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总之,对于电视新闻故事化的表现形式还有许多种,界于篇幅的限制,今天就作一些简单的探讨。同时,电视新闻故事化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电视新闻故事化的表现手法虽然好,但是应用不当,也会引导许多不好的后果。为了避免故事化新闻出现娱乐化、低俗化的情况发生,除了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之外,还要更多的考虑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启帆.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2] 岱青.关于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模式[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7).

[3] 张莹.电视新闻故事化探析[J].新闻传播,2010,(06).

[4] 纪巍.电视新闻故事化问题研究[J].理论界,2007,(06).

篇(7)

关键词 电视新闻;采访;现场记者;提升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009-0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指的是记者在现场对新闻事件发生原因、发展过程进行报道的形式。这种报道形式通过镜头对现场环境和动态进行展示,以及记者采访过程中现场报道的可理应用,能够极大地增强新闻的现实感,使新闻报道更具深度,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准确和丰满。而记者作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核心环节,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完善采访技巧才能使现场报道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1电视新闻现场采访报道的作用及其优势

运用现场报道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把电视媒体的优势凸显出来,而且可以拉近受众与电视媒体间的距离,具体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现场报道形式能更好地体现出新闻真实性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通过记者在现场面对观众(摄像机)对事件进行简单的叙述,电视画面在恰当的时机对现场场景予以展示,再跟随记者对事件现场的目击者、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采访,能够使受众通过屏幕对现场情景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从而使媒介与受众间的距离有效地缩短了,能极大地增强新闻传播效果。

1.2 现场报道能够使新闻现场感得到极大地增强

在新闻现场,电视记者往往是新闻事实的见证人、目击者,甚至就是参与者。通过记者现场的观察与报道,引导受众听到、看到新闻事件最真实的一面,从而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新闻报道的可视性和可信性都得到极大地增强。

1.3 新闻报道的深度能够通过现场报道形式得到增强

电视新闻记者现场对事件相关人的采访,能够通过被访者的叙述,使表面上抽象的话题得以发展,进而迅速实现采访主题的有效深入。此外,通过适当的同期声语言来进行较深层次分析,可使新闻深度进一步增强,使新闻内容引起更多受众的关注,引发他们探究事件深层次意义之所在。

2 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现场采访质量的有效措施探讨

2.1 前期准备工作是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现场采访质量的重要基础

电视媒体的现场新闻报道若想获得成功,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是重要的基础。前期的准备工作不仅包含对被访者的选择与了解,还包括提问设计、提问顺序,以及针对不同情况下被访者回答的应对方案等。同时,在进行现场报道前,记者应依据具体报道内容,对报道过程中应采用的动作、神态和语调预先做好准备。

此外,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前期准备工作,还包括极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现场记者能否具备深刻观察力和敏锐视角,在复杂纷繁的新闻报道过程中,迅速识别新闻要素的价值并准确予以把握。在报道前应把握新闻实质,分析问题原因所在,这样才能在现场报道中抓住主要问题,通过不同视角,从细微处切入,由点及面对新闻现象的本质进行深入报道和分析,增强报道过程的延续性。

2.2 要提升现场采访质量,记者情感的适当投入和表达不容忽视

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不同,产生的情感也不相同,或愉快或忧愁、或高兴或悲伤、或喜爱或厌恶等。就电视现场报道而言,这是一个心灵碰撞互动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结果。因此,现场采访报道过程中,记者应对受众情感的需求予以充分满足,以真情实感打动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通常来说,记者走入新闻现场,尤其是重大事件新闻现场,其心情也是难以平静的。因为他感受到了现场的声音、味道、情形,情之所至激动、亢奋也就不足为奇了。此时,以平静心绪对新闻事件进行真诚、直实的表达就至关重要了。

电视新闻记者首先应当是情感丰富、品德高尚的人。这样才能言行一致,敢于坚持真理,才能发掘出感人的事物并将其报道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受众的心,才能使被访者和受众产生信任感。这种真挚感情的投入,能有效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消除被访者紧张感和陌生感,愿意敞开心扉与你交流,从而将新闻报道中感人至深的情感挖掘出来,充分展现在受众面前。

2.3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采访中的语言技巧为报道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2.3.1 提问需直奔主题

新闻现场报道的选题确定后,向受众传递什么信息,也就是采访报道的主题必须明确。采访记者应紧紧围绕报道主体进行提问,不要忌讳问题尖锐性与否,这样才能实现现场采访报道的目的。可以说,记者只有立体式、全方位地了解事件真像,防止采访报道内容偏颇或是失实,在确定报道主题后,具体如何实施提问以达到预期报道目标是极为重要的。

2.3.2 现场报道采访的语言逻辑性要强,还要有一定的艺术感

在现场报道中,节目的组织者是记者,他除了对报道主题了然于胸外,还应针对现场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特别是伴随着事件发展变化,利用新闻现场来吸引受众关注,这也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提升提视率的关键环节。对于记者而言,在新闻现场能否发挥作用,成为新闻报道中画龙点晴之笔,决定着报道精彩与否。换句话说,在新闻报道现场,记者不能给受众以与画面无关之感。面对摄像机记者就是面对电视机前的广大受众,拿着话筒对新闻事件及当事人进行采访,透过镜头为受众展现现场环境,使受众了解想要了解的东西,如同亲历新闻现场一样。这就需要在报道、采访过程中,注重逻辑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用电视的空间特点,报道偶发性、动态性的新闻事件,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受众参与交流的欲望,使新闻报道充盈着人的情感和智慧,并在报道语言中自由地流淌。

2.3.3 现场采访报道要对画面难于传达的内容予以表现

记者的现场报道不应当是现场简单描述,而应当尽量给予受众画面难以表达和理解的内容。不只要传递给受众以事实,还要表达对事件的立场和观点。也就是通过记者采访、报道语言,把新闻事件内在事物间的联系及背景清晰地展示在受众面前。

2.3.4 现场新闻报道为强调事件的动感应多用现在进行时态

现场报道是与新闻事件同步发生、发展的。因此,现场记者应尽可能地多用现在进行时态进行解说,这样,可以充分体现现场记者即兴报道的特点,不仅能够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和目击感,还能增强现场报道的感力与真实性。

3结论

集对新闻信息的报道和评析于一体是电视媒体现场报道的最大优势所在。它能够突破时空的制约,将新闻评析发挥到极限。只有进一步注重现场记者的作用,才能为提升电视新闻现场采访报道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