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1 17:25: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集体经济产业发展

篇(1)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省西部,幅员面积730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原有22个乡(镇)、21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乡级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有21个乡(镇)、19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数7.07万人,藏族占95%。县有可耕地24万亩,粮食及经济作物常年播面16万亩,为全州之首,粮食产量占全州的七分之一,历史上就是“粮仓”。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特别是201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产业发展作为改善和发展民生的核心任务,立足资源、区位优势,抢抓机遇,精准施策,县投入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12310.2万元,非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基金363.5万元,培育发展龙头企业2个,在129个贫困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18个,其中:建设新型经营主体且有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村(建制调整后)26个,带动贫困户增收总户数2319户,形成了“大中小、长中短”产业发展格局,勾勒出了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蓝图,实现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二、产业发展情况

(一)培育龙头企业,做实农牧产业。依托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全县具有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2家,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达610户。一是招商引进州级龙头企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成全州现阶段唯一集生产、加工、交易、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综合园——生态牦牛产业园。自产业园运营以来,园区优化利益联结机制,与40余家合作社或集体牧场签订了收购协议,实现了全县集体牧场与牦牛产业园的有效承接。目前,园区收购牦牛34000余头,带动农牧民出栏增收1.9亿元。二是县素有“粮仓”的美誉,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青稞产值低,销售渠道窄,青稞不出仓、不销售的现象存在。为提高青稞产值,县引进了贝玛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在呷拉乡投入资金1.5亿元,建成集科技培育、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创新研发为一体的现代青稞文化园。青稞文化产业园于2019年9月试运营,青稞收购价从市场现行的每公斤3.0元调整为每公斤4.5元,目前,已收购青稞50000公斤,直接增加群众收入22.5万元。青稞文化产业园全面投产运营后,预计当地群众每年总增收将达到3816.1万元,实现户均增收7226.4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376.8元。

(二)提高组织程度,做细小微产业。至2016年以来,依全县建设小微集体经济146个,截止2019年底集体经济收益达450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达10元以上。涌现了一批如“军粮”、“东让然谷”等县耳熟能详的合作社产品,如:“东让然谷”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年利润达30万元,真正将以往“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值得一提的是,县大力推进集体牧场建设,积极探索推广“1+6”(1个核心:党建引领+6个注重:注重龙头企业引领、注重集体牧场建设、注重牧户牲畜出栏、注重政策机制保障、注重金融机构支持、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畜牧业发展模式,规范化建设84个集体牧场,集体牧场存栏牦牛9000余头,牦牛年出栏达1579头,产生经济效益789.5万元。积极推进“四乡一镇”飞地产业发展,在拖坝乡移民新村投资900万元,建设集牦牛短期育肥、生猪养殖等养殖基地,四乡一镇18个非贫困村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近40万元。

(三)抱团取暖发展,做强文旅产业。县有山无矿产、有江无水电,土地贫瘠,旅游资源匮乏,县委、政府创新理念,审慎决策,以129个贫困村抱团取暖的方式,投资6.5亿元,高标准定位、高效率建设,建成以森珠达孜王宫为中心,文化区、湿地休闲区、草原体验区、史诗观光区的县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独具特色的藏文化体验城。基地采取“政府筹资统建+企业合作经营+村集体入股分红”的模式经营,目前,已有300余家商户成功签约入驻,接待游客11万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100余万元,经营性收入1500余万元。同时,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引入水淘糌粑、石刻、茶扎泥塑等特色产品和手工艺品,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实现群众就业增收,带动就业761人,实现每月人均增收近2800元。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承载着全县贫困村产业发展希望,托举着广大贫困群众致富梦想,大产业实现“零”突破。

(四)完善带贫机制,优化利益链接。因地制宜确定具体的收益分配方案,健全农户参与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切实保障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益。集体经济取得可分配收益后,按照约定兑现贫困村和农户的收益,并优先保障贫困户的收益。县建立牦牛养殖、藏鸡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218家,带动贫困户2319户,实现农牧产业组织化经营,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度分红达到10元以上。目前,合作社产生分产生利润500余万元,有效促进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始终注重产业发展机制完善和保障,做好正向激励,重点对发展较好合作社给予5万元—15万元不等的产业扶持基金奖励基金,出台了《县牦牛出栏管理办法》,《县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管理办法》等,按照“一本书(档案管理一本书)、两本账(实物账、财务账)的要求强化集体经济,规范集体经济账档管理,促进集体经济与合作社发展,进一步保障村集体和贫困户分红。

(五)激发内生动力,巩固发展成果。围绕贫困群众,大力宣传各项技能、创业培训,提高农牧民的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采取“走出去、走下去”的方式,实施技术共建工程,组织开展青稞高产基地、蔬菜种植、果树种植、家政服务、摩托车维修等各类培训班达15000人次,提升贫困群众脱贫技能,邀请省、州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讲座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册,不仅激发了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而且培养了一批“土专家”和致富带头人。目前,贫困村实现129个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至少3人以上,致富带头人共计达到410人。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活动、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活动、文明家庭评比活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活贫困群众自主性,提升了人们主动脱贫意识和脱贫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县产业扶贫取得了前所未有发展,目前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达10元以上,有力促进贫困村脱贫、贫困户增收,但产业扶贫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主动发展能力差。受传统思想浸,群众自我发展意识受到限制,一些消极的习俗惯例深入骨髓,求稳怕变,排斥变革、缺乏进取的小农意识,极大地抑制了其主动脱贫致富的自觉性。此外,长期与外界隔绝而难以理解幸福意义,难以理解现代生活的获得感,群众安于现状,思想观念落后。

(二)科学管理能力弱。全县懂市场、懂宣传、懂产业发展的人才缺乏,没有自我发展和创新的意识,无法满足群众对种养、加工及市场销售方面的技术需求,从而制约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新型主体对产业管理资金使用、账务管理、台账管理上还缺乏相应的经验,集体经济管理较为粗放。

(三)正向激励机制软。在充分挖掘脱贫致富典型上少,榜样的作用发挥的不够,未能通过身边人脱贫致富的典范来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和压力。针对到户的政策方面,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和评判机制少,群众自主培育发展产业愿望不强。

四、下步改进措施

立足县实际,尊重客观规律,综合运用道德、利益、制度等相关机制,同时借鉴省内外成功经验,全方位多层次激发和巩固产业发展成果,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开展扶贫政策知识、产业发展、思想教育、扶贫案例等相关内容,加大就业、创业宣传,要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创造条件,搭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和“一人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创业平台;继续落实信贷政策,在产业发展上给予资金方面支持;通过乡村的产业转型积极发展旅游业,通过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吸引人才返乡就业。

(二)提升管理水平。“三分建、七分管”,围绕产业持续增收、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大力宣传各项技能、创业培训,提高农牧民的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培养了一批“土专家”和致富带头人。抓好农技员驻村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扶持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篇(2)

2015年以来,宝林村“两委”按照精准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大胆探索实践,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大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

钱从哪里来?

统筹整合帮扶资源

宝林村既有传统的农业产业,又有一定规模的柠檬特色产业,为什么没能形成支柱产业?离县城不到20公里,交通不算偏僻,而且是资阳市政协挂联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近年来各方支持力度不小,为什么村容村貌变化不大?全村总人口1162人,其中有贫困户57户、贫困人口177人,贫困发生率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中并不算高,为什么迟迟难以脱贫?

带着一连串的问号,去年夏天,新上任的“第一书记”李伟和村党支部成员走家入户调研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各种政策性扶贫资金零敲碎打分散使用,没能集中发挥作用;原有的“引进大户业主”发展产业模式,各种补贴效益让业主拿走了,群众并没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才能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扶到关键处。不改变‘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方式,花再多的钱也难以真正扶贫。”反复权衡后,李伟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决心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多年来,集体经济成了空壳,钱从哪里来?宝林村积极整合帮扶资源,建立发展基金。他们一方面在全村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清产核资工作,将集体所有的塘、库、堰、林等各类资产资源全部统筹起来,打捆安排使用。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向社会争取扶持帮助,并将自有资产与各方面争取到的项目资金整合到一起,建立了总规模达130余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

村集体有了钱,到底应该怎么用?宝林村的回答是:村“两委”以集体资产入股的方式引导村民以土地、流动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分红,既让老百姓当家做主,又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基金的杠杆作用。通过全体村民民主商定,入股项目的投入分配方式为:村民投入30%的资金和劳动力,集体投入70%的资金和技术,收益上村民占70%、集体占30%。

产业怎么搞?

坚持“市场倒推生产”

村民要脱贫致富,集体资产要保值增值,怎样才能实现个人和集体收益的最大化?宝林村的做法是:对集体和村民共同参股的产业项目,实行“集中管理、分散劳动、统一销售”的生产组织方式。集中管理,统筹项目规划布局,统一提供育种、育苗和技术,快速建成规模集约的产业基地;分散劳动,明确参股群众的责权利,生产责任划分到户到人,杜绝“吃大锅饭”现象;统一销售,形成一致的农产品标准、农产品价格,实现产品收益最大化。

“规模化、集约化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生产模式是‘三农’工作绕不开的坎。”李伟直言,这种模式既能攥紧拳头开拓市场空间,又能集中力量抵御市场风险,起到了“1+12”的积极作用。

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科学理性并防范风险?宝林村的做法是市场倒推生产,靠创响生态品牌打开局面,凡是没有销路的产业一律不搞。

为此,村“两委”全力推进“宝林生态农产品”品牌注册,采取“贫困村+城市社区”“贫困村+企业+市场”等多种模式走向市场;借力“互联网+”,与成都菜菜庄生态食品销售公司合作,创建了微商平台“菜菜庄生态网上商城”;与申通物流合作,入驻生态农产品电商展销平台,将宝林村的生态农产品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贫困户袁华军听来,今年的蛙声特别悦耳。他去年底与人投资合建的十亩生态青蛙养殖园已初步见效。他信心十足地说:“今年纯收入至少5万元,戴了多年的‘穷帽’终于要摘下了。”

记者了解到,2015年以来,宝林村先后启动实施了养殖生态黑猪、生态青蛙、生态土鸡以及种植优质春见等4个特色产业项目,带动120户村民入股参与,每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其中有25户村民实现了一年脱贫,村集体也增收30万元左右。

“蛋糕”咋个分?

让全体村民受益

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了,如何分好集体收益这块“蛋糕”,让村民公平公正享受发展成果?面对这一全体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宝林村采取“三个三分之一”的方式:即每年村集体经济的新增收益,其中1/3作为民生兜底资金、1/3作为产业滚动发展资金、1/3作为公益设施建设资金,既能让全体村民共同得到实惠,又能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同时确保脱贫村民不返贫。

落实精准扶贫,改善民计民生。对年老体弱、无劳力、残疾以及因各种意外再次返贫的特困群众,宝林村运用集体收益中的民生兜底资金予以精准帮扶、救急救贫,确保全村奔小康不落下一人。对发展种植、养殖的村民,由村集体补贴65%启动资金。2015年底,村上对首批养殖生态黑猪的25户典型贫困户,按每户每头9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帮助每户养殖户年增收1万元左右。

篇(3)

乐于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个人事业上立足的根本是要有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要能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胸怀全局,无私奉献。2016年县阿日然村是脱贫村,被派去当驻村农技员时村产业发展落后,没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村无集体经济、种植的也落后,万分焦虑产业发展村民持续增收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在发挥专长后在村子实施:1.青稞五良工作法,通过“良种、良法、良机、良壤、良制”的广泛推广,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亩产增收20%,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2.以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产业,在县委主要领导的关心下争取6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创办了县第一个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阿日然村集体牧场养殖合作社。成立这个养殖合作社真是一路走来不容易,当地农牧民有昔杀昔售“戒杀生”恶习,这一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他同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多次到农牧户家中做思想工作,要求积极响应成立集体牧场养殖合作社并加入合作社,每年按照15%-20%出栏增加收入。截止目前牧场养殖牦牛262头,为阿日然村108户423人,带动增收70余万元。

服务三农,奉献青春无怨无悔

篇(4)

一、村级集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不平衡、模式单一、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1.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一些乡镇企业改制成为民营企业,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了改变。另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的支持,因为大多年轻人和有知识的人脱离了农村,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年龄较大,知识老化,缺乏创新能力和经营意识,造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生产缺技术,决策缺能人,产业缺项目的局面。

2.集体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农村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主要资源。虽然采取联产承包重新赋予了农民土地使用权,但是农民并不能以产权主体的身份行使职能,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共有的产权关系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突出表现在为一是土地所有权现行的人权属不清,造成产权主体错位。二是土地所有权归属不清,所有权主体缺位。

3.思想落后。有的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有的村干部忙于“中心工作”,还要顾及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很少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有的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有的村干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容易满足于出租房屋、土地、林地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

4.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

集体经济发展不仅缺乏总体规划,而且有关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也模糊不清,给政策制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范指导等问题。当前,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给予土地使用、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因资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难;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企业,因建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没有产权,面临随时拆迁的窘境,对今后的发展感到很困惑。

5.管理不规范。个别村组集体经济的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发包费、租金回收不力,造成集体虽有经济收入,但收入太低,有个别承包者长期拖欠承包费,村、组收取承包费困难。个别村委会只考虑当前,对长远发展考虑不够,土地低价出租等资源长期发包、收入提前消费等情况突出,缺乏具有“造血功能”的集体经济项目、收入,造成后来班子无可开发利用资源的被动局面。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1.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1.1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出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奖补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专项资金。优惠政策要体现村级集体以土地为主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依法兴办二、三产业,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要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1.2要充分发挥各行政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一村一策;充分发挥各地的山林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采取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吸引工商资本投资等方式,科学开发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块状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综合利用区位经济和产业人口集聚优势,鼓励兴建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商贸、酒店、商铺等物业经济,通过物业出租等方法,获取稳定收入。结合县域产业发展,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仓储场地等服务,开辟集体经济新的增收渠道。要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技组织等合作,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的延伸和扩张。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有条件的村要实施资本经营,努力从单一资本增值转向多种资本增值,提高集体资金利用率。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篇(5)

关键词: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目的意义;改革策略

一、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及意义

1.明晰产权权责

成员权利与集体资产所有权归属问题的分配主要是根据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所占据的份额来进行的。国家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处分、使用、占有与收益属于所有权的权利。因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当享有处分权、使用权、占有权与收益权,允许其在法律许可范畴内开展有偿退出、抵押及继承活动。农村经济产权制度的改革则可以实现一过程,也可以让农村组织成员责任更加明确,对集体资产管理与运营责任主体进行进一步确定,利用成员大会形式,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管理决策权与监督权进行行使,确保资产收益分配与协调工作的完成,根据权利与责任的统一原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应当对经营管理风险进行承担。[1]

2.实现资产保护

针对资产保护角度而言,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力进行保护。从当前情况来说,公共权力容易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当前主要利用内部协调、行政机构仲裁与民事诉讼来解决成员财产纠纷,倘若二者存在不一致问题,容易侵害组织成员利益。农村经济产权制度的构建则可以完善法律法规之不足,能够对组织成员财产安全进行保护。

3.促进资产流转

针对资产流转角度而言,利用集体资产进出市场,基本能够体现出产权完整程度。在高效流转集体资产的过程中,能够实现集体资产保值与增值效果的最佳化。伴随着产权的不断明确,也在持续健全农村经济产权改革工作,并对匹配的经济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建设,能够不断补充有关交易规则与程序,不断提升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实现资产的高效流转,并保证流转资产产权的明晰。

二、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优化策略

1.完善农村层级管理

关于农村层级管理的完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1)通过政府的指引作用,利用村民大会,将村民代表选举出来,所选举的村民代表负责将党群联席会、监事会与村委会选举出来,共同对村党支部+党群联席会+村委会+监事会的“2+2”新模式进行构建,进而将政府与村民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将村民参政、议政的主动性激发出来,实现村民参与管理村事务积极性的提升。(2)利用政府的组织与指导作用,对农村经济产权进一步确定,并以此为前提,实现农村经济产权的“股分化”,对村农业生产联社进行建设,进而对村集体资源进行整合,集中规划、开发经济产权,在股份分红的范围中,将土地经营、流转收益与资产经营权益等加入进来。必要的情况下,为了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政府可以注入启动资金。利用农业生产合作联社所取得的分红,实现合作联社成员再分配,亦可以用作为公益事业发展资金。

2.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通过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为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还能够为其提供一定人力资源。[3]做好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让农村经济产权的改革更好进行,也可以让更多的农村人员通过第三产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增加。同时也需要利用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与所有权进行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也会取得相应证书。(1)可以对土地流转平台进行建设,利用金融机构或者社会融资形式,推动第三产业发展。(2)农民可以利用入股形式变成农业工人,从事第三产业工作,并获得相应的经济产权。(3)可以转让经济产权,实现经济产权流转速度的提升,推动生产规模经营建设进程的加快。还可以将改革所产生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利用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基地建设活动,以此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3.搭建资产流转平台

(1)政府可以引领农民成立合作社,且能够代表村、组的经济所有权。利用该形式,将所有权人的权力行使出来,倘若与其他主体产生关系,该组织能够代表所有合作社成员意志。更为重要的是,该产权主体属于集合选择形式,以农民的自愿为基础,具有民主政治机制,能够使农民真正掌握土地权益,并对该权益进行保护。(2)在政府的引导作用下,合作社可以和其他公司等盈利性组织合作,从经济产权合理流转基础出发,一方面引导经济产权予以多元化流转,另一方面让权利主体获得相应的利益需求,共同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建设。经济产权的流转需要在全面保障合作社成员利益基础上而进行,在共同承担风险的同时,做好利益的合理分配,将农村人员的自主性充分激发出来,并吸引越来越多外来业主进行投资。

篇(6)

一、从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高度思考

在研究中发现,从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从郊区都市型农业的角度,从郊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角度来探索郊区现代化,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北京郊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但是仍然不能概括郊区现代化进程目前和今后发展阶段最本质的特征。郊区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新问题和新矛盾,都在反复证明社会结构全面转型这一趋势的客观存在和不可逆转,并正在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成为郊区现代化进程今后要面临的主要矛盾。

在近郊,是一个农村逐渐被城市化的进程,是原有农村社会怎样溶入城市社会的问题,甚至连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都离不开这种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城中村”现象的大量存在,恰是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在远郊平原地区,真正依赖家庭经营农业的农户在迅速减少,大批农民转入二三产业和城市、城镇。而农地的对外租赁、社会资本和外来劳动力的进入,正在改变着农村的社会结构。在没有二三产业支撑的一般农村地区,当地农业人口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这种变化甚至在远郊山区也已经显现出来。由于农业生产功能的拓展和为城里人服务的度假休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改变山区农村社会结构的直接动因;青年人口的下山进城转移,恰好与城市人进山度假休闲甚至长期居住成为明显反差,这种双向流动正在冲击着山区农村的传统社会结构。

最近成为议论焦点的郊区小产权房问题,实际上也是郊区农村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矛盾焦点。从政策法规层面看,有一个合法不合法的问题;但是,从郊区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层面看,则折射出转型中的深层矛盾。在已经发生城市化、城镇化转型的地区,一方面是资本人格化的开发商的利益巨额增长,农民却被排斥在外;另一方面,农民的权利意识正在迅速觉醒,开始自发地(甚至“违规地”)分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巨大利益。所以,在郊区的一些区位、交通和环境条件较好的农村,小产权房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并对现行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造成冲击。这既是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的直接表现,又成为农民对以资本为主导的城镇化转型的一种对抗和矫枉过正。

郊区传统的、封闭的、完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社会正在进入有史以来最后也是最深刻的变革之中,这正是郊区的城市化、城镇化进程。这一进程必然使郊区农村面临全面转型,使传统农村分化为不同类型,有的被城市扩展所淹没,有的发展成为新型小城镇,有的演变为城乡混合型城镇化社区,有的演变为以现代农业为主的新农村。在这一进程中,其中有一大批没有特色的一般农村,要经历由人口减少到集体经济萎缩的过程,最终会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被整合,从而完成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所以,如果仍然立足于郊区近4000个行政村“村自为战”的思路,研究他们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怎样发展都市型农业,怎样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是从这些农村正面临全面的社会结构转型的角度,不是把产业结构升级与社会结构转型统一起来考虑问题,在更大的范围内考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就不可能抓住主要矛盾,也就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二、郊区农村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动力源来自特大城市(北京)不可遏制的扩散效应

这就是郊区自身的城镇化进程与大城市郊区化进程合流的趋势。这种合流的主导力量是城市功能和产业向郊区扩展和转移,使郊区快速演变为城市主导型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在远郊区县中,顺义区最具这一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典型特征。首都大型工业项目在顺义的布局和区属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使顺义区已经进入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阶段,全区农业劳动力就业已经下降到12.4%以下,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城乡一体化格局正在初步形成。近年来,由于新城发展和产业带动,仅城乡结合部已有11个村整建制拆迁转居,3.4万农民融入新城,社会结构转型一次完成,农民开始城市新生活。

郊区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等,都是由城市的功能、产业和经济的特点所主导、所决定的。郊区的产业和功能也越来越成为城市总体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意味着郊区农村的产业、经济和社会结构全面转向城市主导型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体制目标,而实现这种转变的主要措施是城乡统筹。这种城乡统筹是全方位的,并不是单方面。既是产业的、经济的,也是社会的、生态的;既有公共财政向郊区的倾斜,又有规划、土地利用的城乡一体化安排;既有城镇体系的规划,又有产业的规划、村庄布局的规划;既有城市职能部门向郊区的延伸,又有郊区农村主动的适应和对接。所以,只有突破城乡分割的惯性思维方式,按全市一盘棋、一体化的思路来研究问题,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三、从农村社会结构转型需要出发进行改革和体制、制度创新

农村社会结构转型需要大量的体制创新和组织创新。如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的建立,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的发展;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使原来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现代企业组织;探索建立用股份制产权制度,建立跨村级的在更大范围内的联合机制,解决在乡镇或更大范围内土地等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农民土地承包权有组织的权益化和流转集中,政府鼓励进入城镇二三产业的农民离土转居,用城镇社会保障置换转移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在农村旧村改造和村庄整治中,农民宅基地和存量建设用地与城镇化社区建设集中置换,形成农村现有建设用地集中开发的利益机制;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连接、兼顾城乡的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等等,都需要放在城市化、城镇化这一农村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下研究、试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农村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发展阶段,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劳动力转移、人口减少、集体经济逐渐萎缩的村,今后在整治、合并以及土地关系调整中都离不开村级社区组织。在这种社会结构转型完成之前,村级组织是不可能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取代的;而乡镇一级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则日显重要,决不能采取简单的弱化式的改革措施。如朝阳区绿化隔离带地区是以乡为单位规划的,由于打破村庄界限,有的村基本都是绿地,没有产业发展用地,产业用地相对集中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以乡为单位配置土地资源和统一安排城市化以后农民小区的集中布局和产业发展,矛盾就会非常尖锐。实际上,就是没有绿化隔离带问题的其他农村地区,在这种城市化、城镇化主导的社会结构调整转型中,一样离不开乡镇一级统筹安排和组织运作。所以,要顺利实现这种全方位的社会结构转型,就必须认真研究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条件和体制、机制、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

四、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

篇(7)

一、合作社发展现状

我街道9个村(社区)均组建以党支部为引领的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探索以劳务输出、工程承建、种养殖、第三产业发展等作为产业载体发展、壮大合作社。但是由于各村(社区)自然资源条件差异较大,合作社运行的效果参差不齐。想要把所有的合作社都同时发展起来需要一个很长的探索过程。我街道通过选择几个条件相对成熟的村(社区)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通过示范点的建设,总结成功经验,带动其他的村(社区)发展起来。

一是立足自身区位优势,盘活闲置资产,发动群众参与合作社入股经营及管理,通过合作社筹集一部分,贫困户贷款入股一部分的形式筹集启动资金240万元,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街道平台公司引进专业智能停车场建设公司于2019年10月在上街社区老水果批发市场旁空地启动建设占地1800平米停车场一个,含经营性门面7个、停车位108个、洗车位2个。项目建成后即可稳定获利,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岗位5个,带动5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3万元;每年提取15万元用于贫困户分红,其中参与贷款入股贫困户户均分红6000元,其余贫困户户均分红1000元;提取5万元作为街道平台公司管理费用;提取10万元作为社区集体经济积累。三年后可收回前期投入成本,每年获得利润按照合作社70%、社区集体27%、平台公司3%进行分配,力争每年实现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上,合作社股东每年可稳定获得项目分红。

二是在**村由合作社组织实施退耕还林油茶种植1078亩,合作社负责筹措资金统一购苗、统一规划种植,项目补助资金由合作社进行分配;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春夏种植青贮玉米养牛,秋冬种植蔬菜出售,让有限的耕地发挥最大的价值;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动员群众把剩余的耕地整合起来,发展特色、规模产业,采取“以短养长”的种植模式实施380亩植被恢复与辣椒套种项目,主要发展辣椒产业。合作社负责资金筹措,组织群众实施种植及田间管理,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及产品回收。通过3个项目的实施,把原来低效的玉米种植调减下来。通过加入合作社,群众可以获得4个方面的收益: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金、政策奖补资金和股份分红资金。不但增加群众收入,还壮大村集体经济。更为重要的是村民与集体经济合作社利益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极大增强村党支部的组织力与凝聚力。

三是在**村由合作社实施种植青贮饲料养殖肉牛项目,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春夏季节种植青贮玉米、秋冬季节种植蔬菜,修建养牛场集中养殖肉牛150头。预计每年可获得收益100万元。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贫困户优先在基地内务工增加收入,补助资金由街道统筹安排并以恰当方式与贫困户进行利益联结。该项目共覆盖贫困户113户457人,按照贫困户分红比例,户均可分红2000元以上。同时,可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做实做强,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存在问题

一是我街道剩余耕地零散破碎,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种养殖业;二是组建的劳务合作社由于缺乏资金及政策支持,在与有实力的施工队竞争过程中多以失败告终,难以争取到项目工程;三是我街道城中社区谋划盘活城区集体土地资源,以停车场、酒店等第三产业项目为载体发展壮大合作社,但是由于没有政策支持,项目审批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