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1 17:25: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

篇(1)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 原因 安全防护

一、老年人跌倒的概况和危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老龄化的人口数已占总人口数的10.6%,预计2025年将达到2.8亿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9.3%,我国老龄化即将进入一个高峰期。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30%的老人跌倒一次或多次,高达80%跌倒率的老人都是78岁以上的老人,也就是说,老年人的跌倒率是随着年龄而递增的。不论是独居老人,还是养老院的老人,甚至是和儿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的减弱,都曾出现过跌倒的情况。其中,5%至10%跌倒的老年人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身体伤害。国外有家医院曾经对于急症伤害就医的进行过排名,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跌倒所导致的伤害居然排名第3位。面对这样的数字,老年人跌倒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跌倒严重的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甚至会导致部分老年人因为跌倒而伤残和死亡。年龄越大的老人就越容易跌倒,导致的伤亡几率也就越高。

二、老年人跌倒原因

(一)身体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平衡能力日渐衰退,而且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在急剧下降。有些老年人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耳聋眼花、弯腰驼背、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等现象,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老年人不同程度的跌倒伤害。还有一些老人常年患有急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颈椎病、关节炎、偏瘫、老年痴呆等疾病都会造成老年人行动反应迟钝,如果没有家人的看护和照料,是极易发生跌倒等意外的。也是由于这些疾病,很多老人对药物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长期服用一些药物也会干扰老人身体的正常机能,有些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会造成直立性的低血压,使跌倒的危险性又增加了几分。

(二)外界因素

外界的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之一,由于很多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下降,那些我们看似平常的环境都会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例如,湿滑的地面、凹凸不平的地面、松垮的地毯、拥挤的闹市、楼梯太陡等因素都会造成老人的突发性跌倒。

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措施和安全防护

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我们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及时掌握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及时预防,前期的预防比后期的护理重要的多。

(一)强化健康教育

不论是家人还是老年社区服务站,都要及时的对老年人普及健康保健常识,使老年人明白并且能够记住哪些因素会导致他们跌倒,给她们带来身体的伤害。而且要给老年人讲解一些有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锻炼方式,例如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从凳子上站起来时候不要太急,以防跌倒。

(二)加强防护措施

要定期给老年人做体检,及时了解掌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并且对他们所处的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将那些会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隐患及时排查修理、更换。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关于老年人的防护知识,做好针对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消除安全隐患

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非常重要,老年人居住的房间布局要合理、安全、没有障碍物。如老年人家中的家具有棱角的地方一定要把棱角包裹住,以防刮碰倒老人,地面的防滑措施一定要做好,尤其是卫生间的防滑措施。尽量不要让老人独居,出门时步态平稳。做好这些,老年人的健康就多了几分保障。

(四)完善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工作

篇(2)

关键词:  眼科住院患者;安全管理;防护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因素进行有效控制[1]。安全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由于眼科患者视力障碍,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误食、暗室内碰伤等安全问题的几率比一般患者高,故而我们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对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采取人文关怀以及安全防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影响眼科住院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分析

    1.1  跌倒  眼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地面光滑、潮湿、有果皮,病房内设施多,过道障碍物,俯卧时间过长等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稳而跌倒。据报道,有患者因术后卧床时间长,在慌忙起身接电话时跌倒,导致颅底骨骨折[3]。

    1.2  误食  眼科患者因视力障碍发生误食屡见不鲜,特别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另外,因糖尿病引起眼底出血,激发白内障或青光眼的患者,误食后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给术后带来不利因素。

    1.3  暗室内碰伤  暗室是眼科检查的特殊环境,眼部许多精细检查都要通过裂隙灯、检眼镜在暗室内进行。为有利于检查,暗室内光线较暗,加上患者对环境陌生以及视力障碍,没有适应暗室环境就接受检查,很容易碰伤,引起医疗纠纷。

    1.4  坠床  眼科患者因视力障碍回避险境的反应比较迟钝,易发生坠床。

    1.5  告知行为不规范,健康宣教工作不细致  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及家属自愿的接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宣教不细致或不恰当,会给病人带来不稳定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治疗失败,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如因眼内惰性气体在高空中急剧膨胀可引起高眼压等并发症,故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气体注入的患者应禁止坐飞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患者,术后应该注意俯卧的姿势,在保持俯卧的同时,胸部不能长时间压迫,以防静脉回流障碍使头部供血不足,引起视神经缺血,导致视力下降。若健康宣教没有告知患者,将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问题。

2  安全防护措施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安全教育应在落实上下功夫,找出相关不安全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防性和预见性。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相关的疾病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从职业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规范眼科护士的护理行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使护士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提高护士的自觉性,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我们考虑到眼科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的特殊性,要求护士必须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安全教育,使患者和家属掌握安全防范的措施。

    2.2  进行风险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士及时进行入院评估,评估内容除一般情况、护理体查、心理社会评估外,重点评估患者的生活处理能力,根据评估分析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通过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指导护士有重点地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从而使护理人员处于主动地位。

    2.3  我们对手术后和俯卧时间长的患者提醒其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30s后再站立,站立30s后再行走,以防跌倒。

    2.3.1  保持周围环境的安全  (1)病房用防滑PVC木地板,在拖地板时要求拧干拖把,并用干布立即擦干,保持每块地板清洁干燥。病房和通道内简化设施,走廊、厕所设有扶手。单间厕所门口加防滑垫,最大可能地减少患者滑倒。(2)患者的用物整齐地放在患者易取之处,医疗器械和电线需卷放好,以免散放在地上绊倒患者。(3)针对老年患者视物不清,嘱其上厕所时可按呼叫器,由护士给予帮助,呼唤器应放置患者触手可及的位置。 2.3.2  嘱患者穿防滑鞋,衣裤宽松舒适。

    2.3.3  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4]  向高危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低血压的相关信息,使他们了解发生性低血压的原因,如何预防以及一旦出现性低血压的症状该如何处理。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指导其分几步缓慢起床:在起床前,先取半卧位,再在床上坐几分钟,再扶床头柜,拐杖等缓慢站起。嘱咐患者一旦出现眩晕、视物模糊时应立即坐下或躺下。

    2.4  防误食  对于视力极差的老年患者,均应由护工或家属喂饭,每喂一口都要用餐具或食物接触一下老人的嘴,然后再将食物送进口中;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老年患者每餐均应由护士检查后方可食用,以免饮食不当影响治疗效果,再者喂饭的时候尽量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

篇(3)

【关键词】帕金森症;临床护理;观察

帕金森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因神经系统变性引发的疾病,通常又叫震颤麻痹,是以一种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静止性震动等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1000/10万,伴随抑郁的发病率为40%~70%,而且男性比女性多,这严重影响着帕金森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是我院这两年帕金森入住患者男20例,女17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51岁。在治疗上采取以药物治疗为主,及在心理治疗、饮食上等为辅助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症状在不同程度上有着不同的改变,并且并发症有明显的减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了患者生命。

表1 帕金森患者治疗临床护理前后症状分析

分组 手部动作 上肢协调动作 步态 震颤 面容 生活自理能力

治疗前 1.90 1.13 1.97 2.80 1.03 1.81

治疗后 0.97 1.13 0.97 1.90 0.97 1.03

二、护理

1、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运动量给予热量及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为患者提供符合口味的,营养丰富的,以三低一高的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对于动物脂肪的食物尽量少吃,适量进食海鲜类的食物,多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脂肪酸,防治动脉粥样的硬化,促进肠蠕动,防治便秘。对于卧床患者,医护人员要正确指导患者家属,正确协助患者进食,把床头调高到45度,有利于患者下咽,防治误吸,当患者发生呛咳时应停止进食,等患者呼吸恢复平稳时在继续进食,对于严重的患者来说,应马上停止进食,给予鼻饲[1]。

2、用药护理

为了防止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必须要对老年人给予明确的用药。必须要嘱咐药剂师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用药的时间。对于一些药物的服用,如:美多巴是需要告诉患者服药的时间及禁忌事项,督促患者坚持按量、按时服用,起到药物治疗的效果。

3、生活护理

病房应该要保持光线充足、地面平坦,障碍物必须要少。病床应针对老年人行动上的欠缺多加使用防护栏、防坠垫等实施,同时还要嘱咐患者做好防滑措施,以防跌倒。患者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选用一些比较合身的衣服,以免过大导致踩踏摔伤。起床或下床时应扶住床沿,动作缓慢的进行,避免直立型的低血压发生,在外出活动室,患者应有专人陪同。

4、运动护理

帕金森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结合适当、正规的有针对性的既安全可靠又能对患者起到治疗效果的康复训练。(1)步态训练,针对老年人患者肢体乏力,行动不便,重心感丧失的现状做出适当合理的步态练习。(2)面部训练,通过指导患者进行鼓腮、吹气、伸舌、噘嘴等训练,可以起到改善患者面部表情和吞咽困难,对保持呼吸顺畅及协调发音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要结合运动功能方面的训练及语言的沟通。

5、预防并发症

帕金森症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变性疾病,疾病晚期由于严重肌强直全身僵硬导致卧床不起。各种骨折、肺炎等并发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在做好护理工作前提下,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是至关重要,老年人患者因身体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护理工作人员应注意是病房保持通风、适温、干净整洁的环境,并要嘱咐患者在多变的天气下注意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受凉感冒,加重病情的发展。对于晚期的患者因该特别注意肺炎、必尿系统的感染等,嘱咐患者多喝水,预防尿路感染。

6、心理护理

帕金森患者由于怕受到他人的歧视,在心理上对疾病对自身躯体的将康恢复、功能恢复及给家庭造成负担等问题产生巨大压力,甚至出现抑郁的现象,所以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的关注,针对不同背景的患者进行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解除患者心中的疑惑。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并让患者明白病情恢复的过程,减少患者心理的疑虑,降低心理压力。

三、护理体会

目前,针对帕金森症至今为止仍没有完全有效根治的方法,只有通过服药及加强护理的方法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康复治疗,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患者的安全防范,了解患者的思想活动,咨询患者病情,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嘱咐患者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与家属配合共同做好患者的日常护理,提高治疗和护理的质量,是患者减少心理压力促进病情的健康发展,是帕金森老年患者不仅在身体恢复健康,在心理上也能恢复正常,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通过本院37例帕金森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可以看出在治疗上,除了医生的治疗外,还要护理人员的配合,结合饮食、生活、用药、并发症及心理上的帮助,对肢体起到锻炼的作用,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对药物治疗进行密切的观察,达到良好的效果,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篇(4)

关键词 静脉输液;护理风险;老年人

1 前言

护理风险是指护士在从事医疗护理服务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静脉穿刺和输液是临床护理最频繁和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安全隐患较为集中存在的工作,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各脏器功能衰退和感觉、运动的迟钝,静脉弹性差、脆性大、易滑动,传统头皮针穿刺困难,易滑出血管。因而静脉穿刺和输液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多、风险也更大。目前,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采用浅静脉输液方式,不仅能减少病患痛苦,而且能随时增减输液通道,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目前为了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静脉留置针逐渐被应用。然而,静脉留置针也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渗漏、静脉炎、堵管、栓塞、感染等,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

2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应对之策

2.1心理护理

大部分的老年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目的、用法、作用、副作用不了解。因此容易产生护理风险。为此,针对老年人最担心的最需要的问题制定了规范、科学、安全的输液服务流程,改变了传统的服务理念,不能把静脉输液作为单纯的技术性工作,整个输液过程贯穿着很多人性方面的服务。老年人基础疾病复杂、多种疾病共存、高龄、感觉迟钝和行动迟缓,多数无子女陪同来院输液。护士应尊敬、尊重老年患者,了解老年人心理特点,谈话时使用适合于老年人的语速、语调,使护患之间充满温馨和谐的气氛,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度,提高老年输液患者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另外护士还必须熟悉药品性质,清楚用药目的,患者及家属其所用药物的数量、作用、目的、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不同患者不同用药调节滴速的意义等,避免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随意调节滴速,造成一些特殊用药(硝酸甘油、胰岛素等输液过快,引起病情迅速变化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并嘱患者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告知。

2.2注重细节护理

凡是静脉输液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保持不变,通常感到疲劳,尤其是液体量大,致几小时不能活动者更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指导患者输液一侧肢体在小范围内平行移动,活动一下手指,协助坐着输液的患者上床休息一会儿,躺着的翻翻身,让患者听广播或者观看电视节目,分散注意力,消除疲劳感。应用此项措施,患者的输液疲劳感由25%降至15%。在调查过程中,部分患者希望护士在巡视过程中,能主动询问需求,帮助解决最低生活需要。与此同时,患者担心影响进餐是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治疗班护士与巡视护士心中有数,有计划的安排输液顺序,尽可能做到病情需要的、液体量大的患者优先输液,并合理调整滴速,选择适宜的静脉针,保持患者在进餐前顺利完成治疗。

2.3留置针脱出的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皮肤松弛,胶布固定不规范:躁动患者未进行适当的约束:护士宣教不到位,患者活动未进行有效的保护措施。护理时可以:(1)将穿刺部位及针梗2/3处用3M敷贴完全盖住,延长管及肝素帽再用两条胶布固定在穿刺口以上、敷贴外的皮肤上,另一条胶布固定针柄。(2)穿刺后加强巡视。躁动患者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3)大力宣教穿刺前的准备工作,指导患者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静脉肢体不宜活动过度,预防发生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睡眠时应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不能将导管拔出。

2.4严格配药

配药过程存在的风险:检查瓶装液体和药物不严,如瓶身有细小裂纹、瓶盖松动、澄清液体变浊、药物或液体己过有效期等;注射器或输液器质量问题、无菌操作不严、配药误差、同一注射器反复抽吸多种药物、配好药后长时间搁置、配伍禁忌不熟悉、盲目按医嘱配药等。护理策略:①配药室每天空气消毒2次、每月空气培养1~2次。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仔细检查输液瓶及输液器和药物有效期。③避免使用同一注射器抽吸不同的药物,尽量减少抽吸药物的次数和避免穿刺瓶塞,以免增加污染机会和穿刺瓶塞产生的碎屑。④注意所加药物的配伍禁忌,尽量避免多种药物混合于同一输液器中。⑤配制好的药物不宜放置时间较长现配现用。

2.5静脉炎的护理

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引起静脉炎的因素很多,护理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用药的注意事项。尽可能选用较粗大、回流畅通的静脉,以保证有足够的血液稀释,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要减慢滴速,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减少对静脉壁的损伤。为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并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加强留置期间的护理。患者洗澡时用干净塑料袋妥当包扎留置针及穿刺部位,避免局部潮湿引起感染。

篇(5)

关键词 高龄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近年来高龄手术患者占手术病例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做好高龄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高龄手术患者227例中,男112例,女115例,年龄75~102岁,平均87±6.8岁。其中胆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9例,骨科手术184例,其他手术14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42例。采用全身麻醉49例,硬膜外麻醉138例,腰硬联合麻醉21例,神经阻滞麻醉19例。

高龄手术患者特点:①心理特点: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及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对手术具有恐惧、忧郁等心理障碍,既担心手术经费,又担心疾病愈后的生活、是否伤残等,使患者情绪低落。②生理特点:老年人由于肌肉组织的萎缩,氧耗量降低,体热的产生也较低,体温调节能力减低。如果周围环境温度下降时,血管收缩反应减弱,寒战反应较弱,体热容易丧失而出现体温下降。随着年龄的老化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越来越明显,青年至老年时,脑组织的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并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故机体反应能力降低。

围术期护理要点

高龄患者术前护理要点:心理护理,老年人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很重要,对老年人要态度和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深切关心的言语,浅显易懂的解释,打消老年患者的顾虑和担忧,鼓励社会家庭支持。向患者提供医疗手术的真实信息,将会减轻患者由于不了解手术而产生的害怕情绪。重视术前谈话,术前访视,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隐患,充分发挥术前谈话的积极作用,使他们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手术,并配合好该手术要求病患做到的一切。

术中护理要点:①术中保暖: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非常怕冷,尤其是脚底和肩膀处。术中一旦着凉就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因此要在术前对某些部位做好保暖工作。如肩膀处使用肩保暖垫;术前穿上一双干净的棉袜子(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手术划皮及缝皮后尽量提高室内温度,以减少手术室内热量的丧失;手术后及时擦干手术区域的皮肤,包扎伤口,为患者加盖棉被等等。对术中使用的冲洗液体要采取加温措施,使冲洗液的温度保证在40℃左右,避免老年人浅低温的发生。②防止坠床:有部分老年患者思维和神志有些模糊,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手术的床都比较窄,老年患者易发生坠床。所以手术室护士要加强看护,最好陪护在手术床旁。对有些患者要使用约束带,但约束带的松紧要适宜,且要垫以棉垫,不能让患者感到不舒适。③皮肤护理: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缺乏弹性,周围循环较差。长时间的手术及电刀使用不当可能引起压疮或褥疮。所以手术室护士为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在术前要对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和预报工作,术中保持床单的平整,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可以使用果冻垫。④人员配合:当老年患者施行较复杂的手术时,要安排高年资的护士参与该手术。这是因为医护之间娴熟的配合,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包括与麻醉师的配合,对全麻患者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器材,检查有无松动牙齿、义齿,以避免脱落和误吸;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由于老年人韧带和软组织失去弹性,甚至钙化,穿刺困难,因而配合麻醉师取得患者的合作、摆好正确的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手术部位摆时既要充分暴露术野,又不要妨碍呼吸和循环功能,并且要防止褥疮的发生和神经的损伤。与手术者的主动配合,要求物品准备齐全,注意力集中,熟悉手术过程,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⑤安全防护:术前要询问老年患者体内是否有假体,如人工关节、金属义齿、心脏起搏器等装置。对装有起搏器的患者禁用高频电刀;对装有人工关节或金属义齿的患者,应慎用高频电刀。所有老年患者在术中都要加强检查,避免身体与手术床的金属部件接触。防护措施可采用海绵垫及布类敷料来保护易触碰的身体部位。

术后护理要点: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出现异常精神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者,当排除脑血管以外,电解质紊乱等,同时报告医师先做相应的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的器质性病变。调整病房环境,避免外界对患者精神的刺激和干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老年患者易发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应采取勤翻身、拍背,预防和治疗等血症,应给予低流量吸氧。

适当选择护理措施: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安全护理措施。

护理体会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接受手术治疗,将会成为日趋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应引起临床外科医师的高度关注,以上是笔者对老年患者在手术中的护理体会,对该类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确保安全,促进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吉,潘平.手术室实施术前访视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8):700.

2 李香莲,闫莉.老年患者常见的跌倒原因及防范措施[J].临床会理用药杂志,2009,2(24):20.

3 刘纯俭.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7,9:31.

篇(6)

关键词:预防跌倒健康管理疗养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54-01

杭州市五云山疗养院是杭州市离休老干部的健康体检与疗休养的保健基地。在院内疗养都是高龄老人,跌倒不仅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而且成为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老年病人实施风险管理,对跌倒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评估,并做好预防跌倒的措施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下本文比较了对未实施预防跌倒流程管理与实施预防跌倒流程管理中患者的跌倒例数和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疗养住院患者2000例,设为未实施预防跌倒管理组,其中男1468例,女532例;年龄75~94岁,平均(84.6±9.26)岁。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疗养住院患者2000例设为实施预防跌倒管理组,其中男1533例,女467例;年龄78~93岁,平均(85.4±10.23)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我院应用澳大利亚健康协会推广使用的跌倒危险度评分表(falls riskassessment tool)对3950例入院病人进行评估筛选,据跌倒危险度评估表的评分,来确定跌倒危险级别:0分~9分低度危险性;10分~20分中度危险性;21分~30分高度危险性。根据划的级别从跌倒预防措施表中找出相应的各种措施。

1.2.2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①提高危险意识,挂牌预防跌倒标识,加强警示;让患者或家属了解发生跌倒的危险性,预防跌倒的健康宣教等。②教导患者及照顾者知道电源开关及呼叫铃的位置与使用方法,便器放置适当的位置。③适宜的床高度,标示地面湿滑牌等。④教导轮椅使用方法和下床方法。⑤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正确服用一些会导致跌倒的药物,观察相关药物反应。

1.2.3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因此对易跌倒的高危人群,要做好指导,使其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意识。做好加强宣传工作,内容包括:①当服用安眠药或感头晕、高血压不稳时,欲下床应先坐在床沿,在征得医务人员同意后,由陪护人员或工作人员扶下床来,在室内活动。②当需要任何协助而无家属在旁,请立即叫喊或打呼叫铃,勿自行活动。③地面弄湿,请告知工作人员,以防不慎跌倒。④物品请尽量收入柜子内,以保持走道宽敞,无障碍物。⑤若衣裤太大时,请更换合适的衣裤。⑥应穿防滑鞋,避免穿拖鞋、切勿打赤脚。⑦室内尽量保持灯光明亮。晚间打亮地灯。⑧上厕所时有紧急情况,请大声叫喊或在厕所内打呼叫铃。

1.2.4制定患者跌倒预防应急预案当患者发生跌倒时,当班医生、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查找跌倒原因、检查病情,初步诊断。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将跌倒危害降至最低。建立跌倒报告制度,填写“跌倒患者登记报告表”在24h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组织护理安全小组进行原因分析并讨论,制定更加缜密的防范措施。

1.2.5评价指标观察两个时间段的跌倒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未实施预防跌倒管理前患者满意度为92.1%,而2009年1月―2010年12月年实施预防跌倒管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跌倒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防止老年住院病人跌倒已在临床引起充分重视,因为住院病人跌倒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医疗康复支付,不仅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也给病人造成负担,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跌倒作为临床医疗、护理质控的显性指标,评估住院病人住院跌倒危险已被公认为是有效和必要的对策。目前,国外对跌倒问题评估方面的研究比较成熟。

老年住院病人预防跌倒的护理方法多种多样,护士常常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选择和使用,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及科学性需要得到证实。本文显示实施预防跌倒管理后满意度高于未实施预防跌倒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林菊英主编.医院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71

[2]徐永能,卢少萍,张月华,等.老年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J].现代护理,2007,13(6):1536-1538

篇(7)

【关键词】 老年痴呆;预防;护理

老年性痴呆,亦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痴呆是由于大脑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表现为语言、记忆、理解、判断、自我控制和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等能力方面发生退化和持续性智力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1]。因此,既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避免和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又要采取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的方法防治此病的发生、以保持老年人身体健康。具体做法如下:

1 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是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关键

目前老年痴呆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所以重视老年前期及老年期痴呆的预防是保障老年人健康的关键。

1.1 正确评估中老年人对老年痴呆症的认识水平 首先要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其对此病的认知程度,根据他们所了解的情况,文化水平给予恰当的指导。只有患者真正了解此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不良的预后,才能使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疾病的防治中,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达到发病率减低的目的。

1.2 去除病因,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老年痴呆是一临床综合症,无固定特异病因。首先应明确不同病因所致的痴呆,如中毒性痴呆、代谢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可以治疗的痴呆约占痴呆病人的19%-40%。经适当的病因治疗,在原发病的治愈或好转的同时,痴呆症也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好转。因此对原发病早期采取措施,故早期诊断治疗痴呆病尤为主要。

1.3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症发生和加重的有效方法 宜生活有规律,注意起居,保障有质量的睡眠,避免白天长卧,尽可能做到早睡早起;环境宽敞明亮但光线不可刺眼,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鼓励老年人参加户外活动、以锻炼身体、如散步、跑步、做操、太极拳等运动,有利于增加机体的抵抗力;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经常与他人交流、沟通,培养兴趣,训练思维,保持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

2 加强老年痴呆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

老年痴呆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医学界认为“痴呆症的治疗,重点在于良好的保健护理”。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是目前减轻病人痛苦、家庭及社会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根据老年痴呆的症状,应采取以下的护理措施:

2.1 加强日常生活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在饮食、卫生、大小便等日常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不同程度的督促或协助。安排病人合理而有规律的生活,按时起床和就寝、进餐,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对于晚期住院患者自己能力下降,护士必须做好口腔护理、饮食护理、褥疮护理及晨晚间护理,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发生感染,营养不良,褥疮等并发症。

2.2 心理护理 患有老年痴呆的患者,在患病的各个时期都会表现出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如遇到生疏复杂的事情,易感疲乏,易怒和焦虑,有的会出现人格障碍,不爱清洁,依赖性强,自私和多疑,幼稚,欣快,哭笑无常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可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及治疗的有效性。为此护理人员要以人为本,关心、尊重老年人,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和患者说话时目光注视病人,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说话要慢,句子简短、清晰,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大声叫喊,给患者一种信任感;遇到患者不明白的事情做耐心的解释,可以慢慢重复两三遍,直到他们明白为止;对其不正确的行为不要直接批评,应在病人情绪平静时给予正确指导、纠正;发现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使其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加治疗的信心。

3 安全防护

老年痴呆患者由于智力障碍、行动迟缓、反应迟钝等,极易引发跌伤、走失、烫伤等不安全事件,是老年人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原因之一。为防止意外发生,首先要保持老年人生活的环境固定,不要经常变换室内摆设,以免引起患者的困惑;其次要去除患者周围环境中的危险物品,对电源、火源、热水瓶、剪、刀、化学物品等,严格控制、妥善保管、放在患者拿不到的地方。同时不让患者做有危险的操作,以免发生意外。对病人的药品妥善保管,每次发药应送到病人手上,看着服下,以保证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病区患者应有专人照顾护理,24h陪护,经常巡视患者是否在病房,不让患者单独外出活动。并在患者身上携带联系卡,注明:姓名、地址、联系人电话、病情等。以便迷路、走失或发生意外时,及时得到帮助。由于痴呆病人智能低下而致情感障碍,在医疗护理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予温暖,安慰,切忌言行生硬引起患者行为异常反应。

4 讨论

目前对老年性痴呆症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而且它是目前难以治愈的一种渐进性疾病【2】。有研究显示,老年痴呆患者若得不到细心的护理,病人的生存期限会明显缩短,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3】。为了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对老年吃呆患者进行科学的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减少或去除致病因素,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认知护理、安全护理等措施,提高了患者动脑、动手能力和理解,信息传递及语言表达能力,而达到训练目的,能够明显改善来老年痴呆患者的病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延缓疾病进展,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周素兰.老年痴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 护理与健康,20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