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

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1 17:25: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历史主要内容的概括

篇(1)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应用

一、课件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特点

1.直观性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具有直观性,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可以有效生动地再现历史课本中的场景,让学生更完整有效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读懂历史,帮助学生有效融入历史学习中。如讲世界近代史中的科技革命的过程中,可以将世界变化及人类发展的劳动变化通过图例演示出来,并在相关图例上配上相应文字解释引出相关变革及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关联性的认知。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可以从直接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性

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初中学生进行课件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培养出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在多媒体课件教学法的利用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死记硬背的文科性教学理念,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技巧。举个例子:当学到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战争的第一课的烽烟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期间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一下1840―1842年两次给中国带来的伤害,并且思考外国列强是如何通过两次打开中国大门的。在多媒体课件教学法的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初中历史中的关键知识点留给学生进行小组探讨,从而分析历史知识的关键内容和价值,让学生通过主动探讨培养自身主动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培养出的主动探究性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财富。

3.互补性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初中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可以更好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师从传统填鸭式教学法中走出来,将更多学习空间和学习主动权留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学习乐趣所在,从而更容易地融入初中历史学习中。举个例子:七年下第一单元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贞观之治的影像片,还可以适当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反映唐太宗期间的影视片,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在多媒体程序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课件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际利用

1.围绕学生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而应该主动吸收教师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背景及教学要求下,教师应围绕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这样培养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还可以有效启发学生开拓自己的诱导性思维,并且不断培养自身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强自身对历史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是教师围绕学生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必要性。

2.注重演示与讲解的结合

进行电教活动时,用精辟的语言串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方式在课堂训练或单元小结时经常使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如学习中国现代史《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可以链接纪实等影视资料播放给学生听。在之前列出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这是什么时间、什么事件?第二:会议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三: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样学生就会避免收听过程中的盲目性,既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满腔爱国热忱。

3.适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突出重点,讲解中心内容,但过多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略历史教学的本质价值,从而以旁观者的心态听课,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度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并且有效学习初中历史知识。

三、结语

实践证明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课件教学的利用是非常有效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还能从根本上带动学生融入初中历史学习中,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初中历史课件教学的根本价值所在,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有效掌握多媒体课件技术,从而寻求最佳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让初中历史未来发展道路更宽广。

参考文献:

[1]温金香.浅析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篇(2)

关键词:中学生;历史教学;公民意识

引言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改进,但其功能却始终如一,那就是育人,培养具有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的人,落实到具体就是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公民道德的人。对于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首当其冲的应是历史学科教育。因为历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教育是传载历史知识、发扬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它比其它学科的教育更重视人类社会的客观进程,更能够影响人类的发展,更能促进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养成。历史的传承功能决定了历史的教育价值。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第一,是从国家与公民间的关系视角切入。譬如在《书斋里的革命》中,朱学勤曾指出:“公民意识是近代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身维护和积极参与”。

第二,公民意识包含两个另外的层面:首先是对法律规定的国家成员,公民对权利及义务的整体主观认同;此外是公民的个体,对自己在国家、社会所处位置的现实认同感。其次是从臣民意识与公民意识两者的分别切入的,认为公民意识,属于人类内在精神的自觉要求和反映,必须由“合法性、合理性和积极守法”等内容形成。

第三是从公民意识的内在结构入手,把公民意识看成是复杂的观念形态系统,有其内在逻辑结构,有其核心内涵、具体内涵、和延伸内涵,而身份意识是其核心内涵。

综上所述,公民意识,最为强调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其次,是公民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并用宪法和法律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权益的意识;再次,确立共同的基本价值理念,如公德意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等。这些基本理念,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公民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人类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探索逐步形成的共识,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1.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对初中生来讲主要指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对于国家意识来说,这两者重要性就正像是自行车的两个车轮,鸟的两对翅膀,是国家意识的核心。国家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在:首先于国内能够妥善处理好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并且在双方之间产生冲突之时,强调以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为重,要注意全局的利益问题和观念;其次在对待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要以民族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作为最高的标准,不能做出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情,必须以热爱祖国为荣,将危害祖国的行为视为可耻。

2.法律意识

所谓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的总和。其形成和发展往往与人们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并受其制约。法律意识结构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等。

3.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同时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张家华、张积家指出“责任感是我们生存中作为社会角色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初中学生才能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公民。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4.公德意识

公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共生产秩序的基本准则规范。如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勤劳俭朴等等。遵守公德是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之一,是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5.环保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发展经济而损坏环境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已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发展逐渐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应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且明确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时期。

三、历史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1.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课堂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对于我国儿童来说,18岁以前大多都在学校接受教育,自然课堂教育就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历史学科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大量的历史素材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在中国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灿烂辉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提高学生责任意识。在学习世界史时,可以让学生树立、和谐发展的世界观,体会全球人民的共同意识。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直观的教育较书本来的更有效。

2.受动教育与主动教育相结合

公民意识的生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公民意识的提升。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受到教育与主动教育相结合,给学生创造培养公民意识的良好环境,以致让学生自觉地学习公民知识,从主观意识方面,塑造公民人格。公民意识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创设师生和谐的民主教育环境。课堂是社会的缩影,课堂上的平等和谐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形态,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做到积极主动地自我提升。

3.观念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公民意识不仅是一套理念,更是一种操作的过程。公民意识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观念教育,更需要实践。在历史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公民知识及公民事迹是一种观念上的教育,是进行实践的理论基础,是开展公民行为的历史依托。真正做到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是需要实践的。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历史小活动,将公民教育的阵地从历史课堂转移到现实社会,利用历史的深厚底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建设中去。在历史纪念日或历史人物的故乡,开展一些历史宣传活动,在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关心他人、与人合作的态度与能力,从而树立良好的公民责任心与义务心。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摘要】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根据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锻炼、提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年期转变的过程中,初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学生的独立性和逆反心理逐渐增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态度积极,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创新欲望强,但学习持续时间不长,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思维活跃,但不能深入,抽象思维能力差,根据这些情况要满足教学的实际要求,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激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对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1.游戏情境中“玩”历史,让学生“玩中学”

“学中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如果在课堂上适当设计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无疑会有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引发他的自主探索,一定会使学生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2.生活情境中“找”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当他们走进课堂的时候已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我们的课堂不能脱离这些而另起炉灶,建立远离学生的空中楼阁,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感同身受,让学生亲历其中。比如,在讲述古希腊的建筑艺术风格时,向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的照片,告诉学生人民大会堂的柱廊或结构是吸收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会使学生感到原来看似遥远的历史就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3.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插图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表达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图片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二、锻炼思维提升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讲解历史问题时要使学生了解解题思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同类问题的时候也能用相关的方法去分析,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1.做好示范,展示思维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传授基础知识,而且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把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锻炼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升能力

学生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是在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形成的。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就必须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剖析。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若思维有误,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

3.在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主动参与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共同探索、讨论辨析有关历史问题,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使用问题教学法

上课后,先提出一至两个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通过思考,将本课内容进行简单概括。

2.善于设疑

自学指导贵在设疑,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养成的核心是“疑”。讲课的开头、讲课的重难点、讲课的过渡处或结尾,进行设疑,锻炼和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

3.学会运用联系比较法

联系比较可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比较,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比较,中国历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比较,历史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历史演变和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比较等各个方面。

4.训练法

篇(4)

第一:语言关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心理关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兴趣关

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初中历史太枯燥,尤其是历史大事年代,太不好记了。为此,我教给他们快速记忆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比如: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记忆口诀是:官渡之战打得凶,耳朵穿了俩窟窿。再如:公元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记忆口诀是:郑和下西洋,一时领我(1405)去,一时散散(1433)心。世界史: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口诀是:希特勒上台研究生啥(1933)哟(1)。多么有趣啊,缺点是,不容易忘记。

第四: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就该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要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第五:情感关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

篇(5)

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亚里士多德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每节历史课都要精心准备,要有血有肉,要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上课内容的充实性,以吸引学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增添相关视频及图片资料等来增填课堂的生动性等,来吸引学生,培养兴趣。

其次,语言关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练,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心理关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心理特点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额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组织课堂,也就是结构关

在传统教学中,先是教师讲,学生听,接着写一些相关笔记,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体现不出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那么新课标写就要求我们构建一堂环节完整的课程,包括日下几个环节:

读: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在每讲一个知识点之前,要求学生能够有一个阅读的习惯,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阅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有所感知。

讲: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选个别同学讲述其中的主要内容,对学社讲述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加以纠正和补充。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剖:分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考试做准备。

感: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请改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练:选择一些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下要多搜集题,多看题,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少对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第五,情感观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显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最终页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

篇(6)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心理认知、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笔者就此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 历史情境教学的作用及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教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初中阶段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的最佳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至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课堂活动中来。而现代视听技术的充分利用,教师情感的真情投入和教师语言的精心设计,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事先准备了一部儿童电动玩具现代坦克模型,这个坦克模型可以发出模拟仿真的发动机轰鸣声和枪炮声。当我把这辆坦克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进行遥控操作时,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极高的兴趣。这时我连续提出了两个问题:“最早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在哪次战争中首次使用的?”这样的提问,顿时课堂上活跃了起来,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思维。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有语言,又有实物,还有声音的配合,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对一节课的成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掌握理解知识内涵,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中学历史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教师要有效地完成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任务,并且使学生理解实质、把握内涵,就必须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

在《美国内战》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请同学们就关于南北矛盾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组辩论,一组同学代表南方的国会议员,另一组的同学代表北方的国会议员。两组同学在我的启发下,根据黑板上关于南北矛盾中的工业原料、劳动力、关税、奴隶制度等焦点问题,穿越时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后得出了结论,化解了难点。同学们通过参与辩论,既调动了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

3.营造课堂最佳氛围,注重学生能力提高

初中历史教学在致力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该注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真诚地投入个人情感,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好课堂语言,营造课堂教学的最佳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对于如何上好“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一课我颇费了一番脑筋。我以“烽火戏诸侯”设计了这样四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一是“烽火戏诸侯”叙述的是一个什么的故事?二是故事中的周幽王最终的结果如何?三是他们的骗局导致了什么后果?四是这个故事与我们所熟悉的哪个故事相似?学生讨论后进入新课。期间,我又穿插讨论:“为何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何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教学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每个问题都问到了“点”上,既有深刻性、启发性,又有坡度、有层次,让学生有思考的广阔空间和价值,培养了他们思维的能力。

二、 历史情境教学的方法与模式

1.别出心裁的新课开篇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犹如一个石子抛进水中会激起层层涟漪,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歌曲、图示、故事、影片、诗词等都可以作为常用的开篇引入,以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例如,讲授《三国鼎立》时,可先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MTV导入,然后教师可以说“听完《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后,就让我们共同步入那个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去揭开那一幕幕真实的历史画面吧!”这样的导语很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恰到好处地播放音像制品等直观资料,演示课本插图、地图、实物等,再配上教师的声情并茂讲解,可以使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具体生动,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大大增强。例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影视资料和图片,使一幅真实的、血腥的、惨无人寰的历史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可使学生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使学生对史实掌握得更准确、更透彻,加快了接受知识的速度。

3.形象、精彩、生动的讲述可以使课堂教学始终充满生气和活力。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表达的方式不同,效果就会大相径庭。教师既要精心设计课堂、创造活跃气氛,还要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具有艺术性。历史的情景和艺术性的语言充分相融,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而放飞思维,产生“移情现象”。例如:教学“岳飞抗金”时,展示岳飞图片并简介岳飞,然后有感情朗诵《满江红》。学生置身这样的“历史”氛围中,思想情感就会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岳飞身上,从而去主动体验历史和客观评价历史事实。

4.课堂教学同样需要“虎头豹尾”。一个豹尾式的精练而且留有悬念式的结尾会给历史情境教学增色很多。课堂小结精练、概括、贯穿主线、凸显观点,并给学生一个悬念是历史情境教学的要求,这样的结尾就是下一节课导课的一个伏笔。

5.以活动课为平台,认真选择课程的一些内容,来安排学生编排“历史剧”作为课堂情境教学的延伸。类似这样的活动课的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充分让学生当活动的主角,让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实现历史与现实的链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编排“历史剧”以短小精悍为好,至于剧本、导演、演员、布景、道具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此外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带进“历史”,参观历史博物馆、参观历史遗址、观赏历史书画、举行古诗词朗诵、邀请老前辈作报告和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活动,既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 历史情境教学的要点和策略

如何创设“情境”对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和主动探寻知识以及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有直接的关系。笔者认为创设历史“情境”必须注意以下要点和策略:

1.注重真实性。昨天的历史在今天不可能再重复,但教学所创设的历史“情境”必须尽量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认识、审视和研究历史。

2.讲究趣味性。教师要让历史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要刺激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而要使学生有好奇心,教师应该通过问题去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以历史的真实面目和其蕴含的审美性、趣味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营造一个探究、合作、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

3.提倡实效性。创设情境教学不是为了情境而情境,教师必须按照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年龄阶段来科学地创设。历史教师创设“情境”,还应该注意有选择性地使用资料,不能把“情境”变成“大杂烩”,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在课堂中不应成为观众,而应主动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才能保证历史课的基本特色,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4.广泛参与性。情境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支撑。在教学情境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在快乐的心情下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5.扩大开放性。为适应新课改,教师应该创设一个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教学“情境”。课堂教学设计不应受教材的局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整合历史教学资源,整合课本内容,适当拓展教材的外延,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广阔空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及创造性。

总之,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情境”课堂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为中学历史教学在困境中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历史情境概念界定和创设方法浅谈》《历史教学》 2007年10期

[2] 《课程理念的更新》彭钢、张晓东编著

篇(7)

【关键词】新课标 历史教学 课堂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91-01

新世纪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在新课程实施中,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怎么改?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历史课?如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无疑是广大中学历史教师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著名学者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一堂历史课应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感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而以教师为主导了。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思”六环的课堂结构,下面就介绍一下该课堂结构。

一 读书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素材和依据,它的灵魂是课程标准。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时间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初步了解内容,发现疑点。

二 讲解

有的教师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课堂上的一问一答,造成表面上的互动,实际上是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同于满堂灌,盲目追求问题的数量和轰动效应,忽视了问题的质量。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对话需要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建构一个多维交叉、互动的课堂对话网络。教师与学生合作参与、平等对话、互教互学,融合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谈看法,其他学生可就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学生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

三 剖析

剖析中考涉及的考试内容,特别是对材料题的剖析。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枯燥乏味的历史老古董变为兴致勃勃的学习探究,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轻松中学习。

四 感悟

教学中应强调每一位学生的平等参与,共同分享学习乐趣,让学生感受到真诚、公平和责任。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质疑、独到的见解,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针对学生的错误结论应及时纠正,针对学生的不良表现,不是简单否定,而是深入分析,并加以理解,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感受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待所学的知识要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变得明理、笃志、睿智。获得审美享受,最终达到教育者的目的。

五 练习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训练。为达到知识的巩固理解,教师就要课下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减轻学生的负担。而新课标特别强调训练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应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因此,对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并密切联系生活。

六 反思

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是新课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发现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而对于精彩的教学场景和独到的教学方法,可作为经验加以积累,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学反思一般分为:课前准备性反思、课中调控性反思和课后总结性反思。反思并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和探索。如课前反思,就是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认识程度。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正所谓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课中调控性反思,可以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随机性的问题、精彩的片段欣赏、学生独到的发现,进行教学措施改进,优化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自主性提供帮助。课后总结性反思,包括本节课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课堂表现得怎么样,有什么意外收获,课后该完成什么拓展训练问题,下课后该干什么等。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对所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感悟,将知识进一步内化,学生的自觉性得到提高。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反思―运用的教学过程,几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学习探索,平时多听课,评课,注意积累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情感教育,达到以“情”制“动”的境界,这也是对一名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追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