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4:40: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摄影艺术的类别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戏曲杂技类内容
我国戏曲杂技类舞台表演形式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它们都是舞台表演艺术中重要的内容。在我国,戏曲主要包含了诸如京剧、越剧、豫剧等类别,它们都有着较为固定的表演套路,一般都应该遵循一定的表演招式和规矩,甚至连音乐伴奏都是具有较为固定的风格。那么,舞台摄影者就必须对这些舞台表演形式及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其相应的戏曲类配乐也要有一个较为熟悉的感觉,从而在进行舞台摄影的时候,能够选择好恰当的瞬间进行拍摄,即使是在遇到戏曲表演中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舞台摄影者也要能够快速地捕捉到各种舞台经典动作。至于杂技类表演,一般都有着一些令人感到刺激惊险的动作出现,它显然能够深深吸引住观众的心理。但是,舞台摄影者就会遭遇到一定的难度,他们必须事先对于这些杂技表演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在进行杂技拍摄的过程中,能够有一定的拍摄选景,才有可能拍摄到最为完美的舞台画面。
(二)舞蹈类内容
舞台表演当然离不开舞蹈表演了,它是舞台表演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该来说,舞台摄影艺术中的一项重要拍摄内容就是舞蹈,它是舞台摄影的聚焦点所在。舞台上的舞蹈表演往往通过丰富的人体动作带给观众非凡的视觉享受,它的每一个动作都应该力求完美,因而受到了舞台摄影者的追捧。但是,舞蹈表演由于丰富而多变,且涉及的活动范围也是较为广泛的,因此,舞台摄影者不太容易进行相关的拍摄。这就需要舞台摄影者能够及时把握好变化莫测的舞台灯光和舞蹈动作,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捕捉每一个复杂场景下的优美瞬间,尽量抓住每一个舞蹈表演中的进行特写。
二、舞台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台摄影艺术就是以照相机作为基本的拍摄工具,根据舞台摄影者不同的拍摄构思进行人物或景物的拍摄,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和微机技术处理,从而塑造出可视的画面形象,它一般是用来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有着表达舞台摄影者思想情感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显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一)内容丰富
舞台摄影艺术的拍摄内容并不是单调的,而是一种非常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比如说,拍摄过程中应该要涉及到各种拍摄内容,无论是哪种舞台表演形式,舞台摄影者都应该事先有个充分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为后面的拍摄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情景交融
舞台摄影艺术往往会选取一定的人物或景物进行拍摄,这些拍摄的对象应该是要体现一定的形象性,表达出情景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艺术意境。对于舞台摄影者来说,他们面对的舞台表演是非常真实的,那么,他们要把这些舞台表演内容真切地拍摄下来,就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让人体会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才能够把情与景结合起来。
(三)技艺高超
舞台摄影艺术本身属于现代艺术造型的范畴,它具有美学的基本特征,通过调整各种拍摄光线和色调等因素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从而让整幅画面显得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那么,要达到这种艺术性,是需要较高的技术性作为基础的。一般来说,舞台摄影艺术就是要摄影者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对于光圈、光速、焦距的运用,这些都有着高超的技术含量。尤其是作为摄影艺术中的特色,舞台摄影艺术更是有着特殊的技术要求。
三、舞台摄影艺术的操作要点
舞台摄影艺术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具有鲜明的艺术创作特点,即光线较弱,反差较强,变化较大;摄影间距变化小;拍摄点相对固定。那么,舞台摄影者就应该在进行拍摄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是检查相关的拍摄器具是否正常,然后再熟悉各种舞台表演的剧情,充分了解舞台灯光,并进行自动白平衡。其中,舞台摄影艺术中的舞台摄影曝光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难点所在,舞台摄影者要尤其把握好这个节点。此外,舞台摄影者还要进行安静的拍摄,尽量避免自己的拍摄过程会影响到观众的观看。当然,舞台摄影者还应该切实做好瞬间抓取工作,通过使用数码相机的快速连拍模式来提高拍摄的成功率。那么,舞台摄影者在了解了以上几个拍摄环节以后,还应该把握好舞台摄影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工具,那就是相机。针对相机来说,舞台摄影者应该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一是选好拍摄的相机。二是配备合适的镜头。三是设置自动对焦模式。四是尽量选用高感光度。五是精准设置舞台色温。六是优化光圈与快门组合。
四、结语
关键词:摄影技术;油画创作;联系与影响;创新发展
现代光影成像技术的开发,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发展。运用各种生活素材为载体,传达主体特定的思想情感活动,是摄影艺术再现功能的泛化。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塑造静态视觉形象,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创造过程。
摄影与绘画同属于艺术的范祷,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二者通过物质材料媒介,用形体构成、色调选配、和明暗对比等艺术手段从生活中截取典型形象,实现平面视觉艺术的直观表达,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不断研发,摄影艺术的完美写实再现功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深化了绘画艺术特别是油画创作的影响。本文结合摄影与油画艺术的联系特点,阐述了摄影技术对油画创作的关系。
一、摄影技术与当前油画艺术的联系:
1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
在艺术形态的分类中,摄影艺术和油画艺术既都是视觉空间艺术的类别;又同属于再现性造型艺术的范畴。二者在艺术特征上同样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特点。
2具有协调的视觉空间
摄影和油画本来都属于平面造型表现,借助光影、色调、线条和构图的变化效应,通过平面描绘形式,熔铸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创作灵感,表现物象的空间立体感。
3具有瞬间的生活表现
摄影和油画艺术表现,都需要针对生活中的典型素材进行瞬间捕捉,把要表现的内容,选择一定的空间,用物化手段凝定下来,构成具有完美精神风貌和本质意义的艺术形象。
4具有统一的物象并列
作为平面造型艺术,摄影和绘画都可以把彼此交错的物象、形态和景象,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的形式在平面上直观并列地展现出来,构成和谐统一的完美整体。
二、摄影技术对当前油画艺术创作手段的影响
摄影和绘画艺术的发展,都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创作手段去实现,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油画创作就是艺术家运用油画材料,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综合体现的艺术形式,摄影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油画艺术创作的色彩、明暗、肌理、质感、光感与空间等造型因素。
1摄影技术的运用,减缩了写生手段的繁杂化
油画艺术的审美再现,首先取决于创作者运用写生手段,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与取舍,把其形象依照严谨的构图方式初步表现在草稿上,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刻画描绘。而现代摄影技术快捷的再现功能,为油画创作提供了相当写实的物象造型资料,省略了相当多的写实活动。相对来说,摄影技术的运用减少了油画创作写生过程带来的麻烦。
2摄影技术的运用,促进了绘画材料的广泛化
材料是艺术家内心表达的媒介,是视觉传达的载体。摄影和绘画所使用的物质媒介材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摄影艺术是科技文明的产物,而油画所用的媒介材料是油画颜料、画笔和画布画质等材料。摄影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应用于图像艺术。同时也为油画艺术创作材料的开发及综合运用,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油画材料也由传统的布、纸、木、石、颜料、漆油、木板等拓展到金属、纤维以及任意的现成物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制作条件和工具材料逐渐广泛化。
三、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观念上的影响
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平面基础上塑造静态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加工形式创造过程。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的创作影响如下:
【关键词】摄影技术;油画创作;联系与影响;创新发展
现代光影成像技术的开发,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发展。运用各种生活素材为载体,传达主体特定的思想情感活动,是摄影艺术再现功能的泛化。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塑造静态视觉形象,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创造过程。
摄影与绘画同属于艺术的范祷,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二者通过物质材料媒介,用形体构成、色调选配、和明暗对比等艺术手段从生活中截取典型形象,实现平面视觉艺术的直观表达,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不断研发,摄影艺术的完美写实再现功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深化了绘画艺术特别是油画创作的影响。本文结合摄影与油画艺术的联系特点,阐述了摄影技术对油画创作的关系。
一、摄影技术与当前油画艺术的联系:
1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
在艺术形态的分类中,摄影艺术和油画艺术既都是视觉空间艺术的类别;又同属于再现性造型艺术的范畴。二者在艺术特征上同样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特点。
2具有协调的视觉空间
摄影和油画本来都属于平面造型表现,借助光影、色调、线条和构图的变化效应,通过平面描绘形式,熔铸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创作灵感,表现物象的空间立体感。WWW.133229.coM
3具有瞬间的生活表现
摄影和油画艺术表现,都需要针对生活中的典型素材进行瞬间捕捉,把要表现的内容,选择一定的空间,用物化手段凝定下来,构成具有完美精神风貌和本质意义的艺术形象。
4具有统一的物象并列
作为平面造型艺术,摄影和绘画都可以把彼此交错的物象、形态和景象,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的形式在平面上直观并列地展现出来,构成和谐统一的完美整体。
二、摄影技术对当前油画艺术创作手段的影响
摄影和绘画艺术的发展,都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创作手段去实现,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油画创作就是艺术家运用油画材料,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综合体现的艺术形式,摄影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油画艺术创作的色彩、明暗、肌理、质感、光感与空间等造型因素。
1摄影技术的运用,减缩了写生手段的繁杂化
油画艺术的审美再现,首先取决于创作者运用写生手段,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与取舍,把其形象依照严谨的构图方式初步表现在草稿上,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刻画描绘。而现代摄影技术快捷的再现功能,为油画创作提供了相当写实的物象造型资料,省略了相当多的写实活动。相对来说,摄影技术的运用减少了油画创作写生过程带来的麻烦。
2摄影技术的运用,促进了绘画材料的广泛化
材料是艺术家内心表达的媒介,是视觉传达的载体。摄影和绘画所使用的物质媒介材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摄影艺术是科技文明的产物,而油画所用的媒介材料是油画颜料、画笔和画布画质等材料。摄影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应用于图像艺术。同时也为油画艺术创作材料的开发及综合运用,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油画材料也由传统的布、纸、木、石、颜料、漆油、木板等拓展到金属、纤维以及任意的现成物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制作条件和工具材料逐渐广泛化。
三、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观念上的影响
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平面基础上塑造静态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加工形式创造过程。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的创作影响如下:
1促进了油画创作风格在思想上、形式上的多元化发展
油画风格是指体现画家生命特质和审美倾向的油画组织秩序与品质。具体受画家生命特质的稳定性,画家审美倾向的社会性与变化性等因素影响。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代视觉艺术中,摄影技术图像给人们带来的图像化审美形式已经成为时代特征。与此同时,新一代画家采用自由、开放的观察方式,引进一系列比如剪切、近焦距、取景框架、序列性等摄影技术,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不断注入自己的创作思想与个性情感,体现了当代油画最显著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
2改变了油画艺术对文化符号图像的独创形式
摄影作为一种利用机械科技来记录视觉画面的方式,一经产生便预示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思维模式,摄影技术从诞生由一开始对绘画图形及文化符号的借鉴,逐渐发展到现在绘画不断直接或间接地挪用越来越科技化的摄影图像,改变了油画绘画艺术对人类文化符号及图像创制的再现、记录、叙事、宣传等诸多固有功用,借鉴摄影技术中对于视点、尺寸图像分割法的油画创作,呈现时空、观念和风格的集合,标志着当代油画已进入了图像化的时代,当代油画与摄影图像的结合在表现技法上趋向融合。
3衍化了油画艺术对摄影技术记录性功能的借鉴
油画是建立在对现实客观事物内在本质与规律基础上的模仿和再现,是记录具体物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摄影技术的运用,生成了油画创作手段自身的物象再现功能的弱化,摄影技术对物象的快捷性记录方式,对油画创作艺术的再现功能提出了严峻挑战,油画艺术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法则及创作规律,通过对物象的线条、色彩、形体、构图、肌理等创作要素的组合,塑造物体形象,它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
而摄影技术则可以运用科技材料针对物象的造型进行机械性复制。同时,摄影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能够为油画创作提供可观的创作资料和素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油画艺术,是对摄影记录性功能的借鉴。
结束语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摄影艺术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并以纪实功能和成像快捷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社会功能,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种艺术形态的交融互动,将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现象,这已成为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实现摄影与绘画艺术的共同融合,是现代艺术创新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摄影 作品 欣赏 意义 要素 方式
摄影作品欣赏是摄影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它又常常被人们小视,乃至将其排斥在“被遗忘的角落”,造成严重的艺术缺失。
为此,本文专门对摄影作品欣赏这一重要命题进行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研究与论述。力求对于摄影作品欣赏与摄影艺术创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思考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
具体而言,摄影作品欣赏,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详细析读。
一、摄影作品欣赏的重要意义
摄影作品欣赏,对于摄影艺术整体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摄影作品审整个摄影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按照西方现代先进的接受美学理论而言,艺术欣赏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艺术创作的文本创作属于“一度创作”,作家、艺术家是“第一主体”;艺术表演则属于“二度创作”,表演者是“第二主体”;艺术欣赏则是“三度创作”,欣赏者(受众)属于“第三主体”。整个艺术创作即由这三大过程构成,形成三位一体的大格局,缺一不可。
为什么要把艺术欣赏与欣赏者(受众)提高到如此高的高度呢?这是因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受众)要对艺术作品予以创造性的解读,并对艺术作品中的许多“空白”予以补充、丰富、发展、创造,对作品中的“召唤结构”予以创造性的填充。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给欣赏者(受众)欣赏的,没有欣赏者(受众)的欣赏,一切艺术都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艺术。受众是艺术的“上帝”。
摄影作品同样如此,其“一度创作”是摄影者的“第一主体”所进行的拍摄工作;“二度创作”是制作者的“第二主体”所进行的洗印、放大、修饰、装饰等工作;“三度创作”便是“第三主体”的欣赏者所进行的具体欣赏。受众同样是摄影艺术的“上帝”。
而从摄影创作的“第一主体”——摄影者而言,摄影作品欣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对他人的优秀摄影作品进行艺术欣赏,可以从中受到启迪,吸取营养,学习经验,起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自己创作的摄影作品进行自我欣赏,也可以起到总结经验、找到不足、以利再拍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摄影作品欣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有目共睹的,也是不容置疑的。
二、摄影作品欣赏的主要元素
摄影作品欣赏的主要元素,有两大方面:
(一)思想内容元素
思想内容是摄影作品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其中又分为以下几个元素:
1、主题。主题是摄影作品的中心与灵魂,是摄影作品中所蕴含的基本思想,故又称“主题思想”。不同的摄影者对相同的题材,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这与摄影者自身的思想深度、生活经验、美学追求、艺术经验密切相关。
2、题材。题材是摄影作品构成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是摄影者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集中、加工和发展而确的。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也与摄影者的个性、人生经历、文化修养密切相关。题材的选择对于摄影创作至关重要。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不仅摄影创作如此,一切艺术创作皆如此。
3、形象。形象是摄影作品的主体,包括人物形象与动物形象、植物形象、器物形象、景物形象等。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4、事件。事件是摄影作品的情节、故事等因素,也是摄影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
(二)艺术形式元素
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是摄影作品的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是摄影作品的至高境界。摄影作品的艺术形式,又分为以下几个元素。
1、体裁。摄影作品的体裁,指的是它的样式或类别。摄影作品的体裁多种多样,各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按感光材料与画面颜色,分为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按摄影器材和技术,分为航空摄影、水下摄影、全息摄影、红外线摄影等;“按题材来分,可以分为肖像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体育摄影、建筑摄影等。”
2、结构。摄影作品的结构,是指摄影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是摄影者依照主题、题材、形象、事件、体裁的要求,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对形象、事件等分别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与组织,使摄影作品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具有一定的艺术章法。摄影作品的结构要素,主要有主体、陪体、背景等。
3、风格。摄影作品的风格,是其艺术风格的简称,指的是摄影者在创作总体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摄影作品的艺术风格,主要有绘画主义风格(追求绘画效果,从构图布局到用光、影调都追求绘画效果)、纪实主义风格(强调纪实性、崇尚质朴无华,追求客观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印象主义风格(主张表现摄影者的瞬间印象和主观独特感受,讲求形式美和装饰性,追求朦胧模糊的效果,并注重色彩与光线的表现)、超现实主义风格(采用叠印叠放、多重曝光、怪诞变形、任意夸张等手段,营造超现实的神秘感)。此外,尚有抽象派风格、前卫派风格等等,不再一一详述。
4、手法。手法指摄影作品所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例如逆光、背景、抢拍、摆拍等等。
对摄影作品的艺术欣赏,是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有机统一、完美结合的欣赏,各种元素互相渗透,多元综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例如摄影作品《》,这是意大利著名摄影师乔?洛蒂拍摄的。画面上敬爱的坐在沙发上沉思,通过人物的这一富于独特特征的姿态、表情,表现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风范,成为肖像摄影的经典作品。
又如我国著名摄影师吴印咸拍摄的《白求恩大夫》,以时期不远万里来中国支援中国人民抗日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为主人公,选取了白求恩医生在简易的战地医院小手术室内做手术的场面,使白求恩处于整个画面的主体地位,他的正侧面对着相机,并把他的头部、身躯、手所组成的动态线条充分生动地展现出来,“不仅完美地表现了白求恩大夫聚精会神的工作状态,而且和其他人物建立起一定的交流关系。三双手的汇聚点把人们的视线自然地引到手术上,恰当地表现了特定的事件,为塑造白求恩大夫的形象提供了有力的情节因素。”画面上的其他人物作为陪体,两个人物处于阴影之中,另一个人物虽然也处在直射的阳光之下,但选取了他变腰的瞬间。从而凸显了白求恩的主体形象。而农村中一所破旧的庙宇、房檐、壁画,以及用马鞍搭成的手术台等典型环境,充分表现出白求恩大夫工作环境的简陋和艰苦,进而表现出他任劳任怨、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精神,极大地彰显出他伟大的人格魅力与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的震撼力。
三、摄影作品欣赏的必要方式
摄影作品的欣赏要通过必要的方式才能得以具体落实,并收到预期的欣赏效果。
具体而言,摄影作品的欣赏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按欣赏主体,分为个体欣赏与群体欣赏两种。
(二)按欣赏地点,分为展览会欣赏、居家欣赏、办公室欣赏等。
(三)按欣赏手段,分为单独的摄影作品欣赏、报刊杂志上摄影作品欣赏、广告上摄影作品欣赏、影楼橱窗摄影作品欣赏、影视中摄影作品欣赏、风格摄影作品欣赏等。
参考文献
[1]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P11.
[关键词]纪实摄影 艺术摄影 新闻摄影
(一)关于艺术摄影
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艺术性”,艺术性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的程度。摄影起源于绘画,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在最初的几十年里,摄影创作主要是仿效绘画的经验,整个艺术摄影的历史,实际上是那些模仿绘画的摄影家在试图证明摄影也能够创作出像绘画那样的作品来。然而,在这一阶段,摄影并没有得到承认,人们普遍认为利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制作出来的照片,并不能成为艺术。只有通过手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能称为是艺术,所以许多摄影家在制作照片的时候,特别注重摄影画面的画意效果,把一张张照片制作的虚无缥缈,其实质是借助于摄影手段进行的一种绘画创作。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纯影派摄影的出现才让人们的观念产生了改变,纯影派摄影提出“只有通过纯粹的真,才能得到完美的美”,代表人物如此赏心悦目的图片让人们发现原来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摄影艺术是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摄影家正是借助这些语言来构筑摄影艺术的美。
(二)关于纪实摄影
所谓的纪实摄影,就是指真实地记录现实的摄影类型,摄影术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具有纪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借助光学的特性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的影像。因此,纪实性可以说是摄影的天然属性。在拍摄此类摄影过程中,需要摄影人带着职业作风、甚至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行创作,因此纪实摄影是需要良知和勇气的。事实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社会上需要一些形象性的报道、各种画报得到蓬勃发展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摄影纪录真实生活的能力。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摄影从此有了自身的特征: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和系统性。因此纪实摄影不同于艺术摄影,它的价值不在于照片所给人的直观感受,而是取决于照片自身的信息价值,用事实说话,照片所讲述的内容胜于千言万语。纪实摄影一般包括图片故事、图片系列、图片短评等类别,图片故事一般指对某人,某事件进行具体的描绘,注重情节和连续性。注重非关键时刻的拍摄,使瞬间便为永恒。图片系列是指相同的主题,相互关联的成组照片,静态纪实,没有时间的限制和变化。图片短评指对某事、某群体的认识,每幅作品具有独立性,有评论,无互相承接关系。
(三)关于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概念的两个层次含义:广义上它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来报道新闻这三大类。狭义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我国老一代行文摄影家蒋齐生认为利用摄影技术,用画面形成,在新闻现场对新闻进行形象的传真、纪实(或对新闻进行形象纪实)就是新闻摄影的特性,也就是新闻摄影的定义。1999年,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在组织在编写《新闻摄影学概论》一书时给出一个定义: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因此,新闻摄影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的媒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摄影本身或者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因此它又有别于纪实摄影。
关键词:插图摄影;传统摄影;信息传播;图像
插图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对正文的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它因印刷术的发明而产生的,在书籍广泛传播的年代,作为反映文字内容的直观映像,插图也得到了繁荣。摄影在诞生之初被认为是一种科学技术,从1839年至今,逐渐发展成为艺术的一个类别。通常意义上,摄影被认为是记录时代特征最客观、最确凿,也是最直接的形象印记,它丰富、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数字化、信息化的到来,也促使一门新型的传播媒介即插图摄影的兴起。由文字编辑委托制作的插图摄影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从主题内容设定、文字脚本绘制,到各元素的拍摄及后期制作等一系列工序的完成,插图摄影以崭新的姿态进入观众视野,以无限的可能发挥着自身的独特魅力。
1 插图摄影的艺术特色
插图摄影是“用照片来说明抽象的事物”,它继承了传统版画插图、手绘插图对文字内容的生动阐述,同时以多元的创作手法、新的理念赋予了自身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创作者的个人见解,从而传达出更强烈的真实性和视觉冲击力。可以说,插图摄影具有真实性、可视性、时代性的艺术特色。
(1)真实性。插图摄影的创作过程是在真实拍摄的基础上,以数码后期制作为辅助手段来完成的,与传统插图相比,其基本图像更加客观、真实,易以情动人。加上后期制作的多元创新方式,更是丰富了基础图像的情趣元素,填补了文字在形象思维上的不足,深化了读者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图像所特有的视觉冲击力强化了读者的记忆,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有益的积极引导。
(2)可视性。“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的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在全球资讯一体化的今天,图片为人们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信息传播方式的迅速发展也逐渐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相对于凝练的文字语言来说,图像的传播方式更易为大众接受,繁忙工作之余,人们希望通过轻松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广泛应用于报刊、杂志、图书及网络的插图摄影便凸显出极大的优势,以其多元的艺术表现力深入而含蓄地调动起读者的阅览情绪。附有精美、别致图片的报刊、杂志在愉悦我们的视觉体验的同时,又舒缓了我们的神经、满足了我们对信息的掌握,因此逐渐成为传播媒介的新势力。
(3)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插图摄影的兴起也正是顺应了当代社会科技进步的结果。影像和插画通过电脑技术的加工处理,显得虚幻而迷离。插图摄影含拍摄与加工制作的创意流程充分体现出信息时代的科技含量,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普及为图像的传输提供了更为迅捷和便利的通道,同时也使得插图摄影得以更为快速的扩展。
2 插图摄影与传统摄影的区别
传统摄影通常是作为一种新闻工作的工具,“摄影始终以记录事件或是人物为主要目标”,大众也是这么认为的,摄影或者说照片是“用来捕捉事件、地点和人物的,它的准确性比任何素描或油画都高得多”,它是客观记录、真实表现。而插图摄影并非如此,它与传统摄影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以文字为先导来激发拍摄者的审美体验的。在进行拍摄前先有文字脚本做主题归纳,摄影师对此进行实景构思,拍摄对象、拍摄元素的选择与取舍,包括拍摄过程都融入了摄影师的个人感受和主观情绪,拍摄完成后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原片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深刻、更有意图的体现文字内涵,更有主动性的倾诉照片背后的故事。整个过程也不只是摄影师一个人独立完成,而是包含有编辑、创意、道具、化妆、摄影、版式设计、后期合成等一系列不同工种的人们共同合作完成的。流程较为繁琐,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小觑。
同时,插图摄影中还有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的应用。例如汉斯・尼曼为Ravel牌鞋所做的海报广告,他将照片与油画通过肌理纹样有机结合,左边是一排平整放置的鞋子,其中一只与其他颠倒,右边是半身的木偶模特,整个画面中前景(即鞋子和木偶)的光线投射真实、自然,与背景的粗糙肌理在融合中凸显质感对比。这个图像既有真实的物象,又有油画肌理的融合,鞋子这个元素的有序排列与木偶模特在画面中比例的分割既有变化又很整体,在统一中显现不同。
3 插图摄影在当代社会的发展
对于传媒发达的西方国家而言,插图摄影已十分普及,插图摄影正逐渐从对文字内容的图解形式走向一门个性十足的独立艺术门类。新媒介艺术创作者更是将其作为自己艺术表达的独立方式,融合绘画、数码设计等多元艺术,迅速丰富了插图摄影的表现方式并推动其发展。日本艺术家伊藤洋介的作品风格便是插图摄影的完美阐述。受其导师的影响,他的作品是“在不破坏照片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眼睛和手是其作品中的重要元素,摄影保留了这两个真实的部分,其余的地方大多通过电脑软件进行数码加工,以大块面的艳丽色彩填充画面,可以让观众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去体验作者想表达的意境。他的作品借用真实世界的人和物,通过涂鸦式的绘制和数码处理来表达自身的主观情绪,也留给观者无限的思索空间。
对于中国本土而言插图摄影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不过在近些年还是有些起色的。国内媒体尤其是报纸类的平面媒体,较少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主题的,但在时尚报刊杂志中却出现了较多具有形式美感的摄影作品,这些图像多数经过了“PS”加工,区别于一般文化娱乐传播中常用的摄影方式,带有强烈的主观创意色彩,这就是插图摄影。随着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加剧,我国的传媒体系仍将继续发展完善,插图摄影的应用范围也会逐步拓展。我国新京报等报社设立了专门的插图摄影师岗位,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即新媒体视觉学会也在其年度视觉评选中连续数年设立插图摄影的项目。
4 小结
图像是人类文明传播的直观形式,插图摄影将摄影与插图完美结合,以文字为依托,以后期电脑制作为辅助,将摄影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的恰到好处。它具有真实性、可视性以及时代性的艺术特色。区别于传统摄影作为新闻工作的工具,插图摄影正逐渐从对文字内容的图解形式走向一门个性十足的独立的艺术门类,摄影只是创作者应用媒介之一,多元化的艺术加工、处理是未来摄影或者说艺术表达的一种新形式。已在西方普及的插图摄影在中国本土还只是初出茅庐,应用范围较为局限,作品的深入程度也较欠缺,与国际水平相去甚远,不过随着信息一体化的推进,我们会逐渐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将插图摄影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质的艺术门类。
参考文献:
[1] 玛乔里・艾略特・贝弗林(美).艺术设计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语言;信息传达;媒介;艺术
当前的世界正处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及信息大爆炸的环境当中。现代人已经大跨步的迈进了以新媒体为主导的信息化时代,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为信息制造者、接受者并肩负着传达信息的设计者,在当下信息化社会中,如何科学而又系统地处理信息、传播信息,进而更好的实现信息传达的意义和价值,是摆在每一个设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
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如同手心与手背的正反两面。
艺术是从视觉语言的创意处理来反映对社会各种思考,而科技所作的是源源不断地为艺术提供着更多的表现形式和展示舞台来为艺术创造条件。反过来,艺术又通过这些可能性资源刺激着科学技术继续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其提供更多的创新、灵感及引导。
人体解剖学的探索、研究,为人类开展艺术研究的绘画和雕塑提供了重要的理性支撑;
颜料化学成分的加入,为画家们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层次分明的表现力;
光学的应用与研究,更促进了摄影技术的诞生,进而发展为人类史上一种新的艺术形成,摄影艺术的产生,对传统艺术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反过来,摄影艺术对于所要表现内容更高标准、高审美的要求,又促使摄影技术不断更新、发展; 这一切,无不体现着科技与艺术相互推进、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处在信息化时代的大潮中,这两者的关系将越发体现的更为显著,所带来的结果也必将强烈和迅猛。
2、工业化时代为艺术提供了广阔创作空间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摄影、摄像及电影技术的发展愈发成熟,这些技术下产生的机器化图像技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更广的创作空间,艺术家们操刀上阵,为这些新的图像技术赋予了思想和灵魂。这种影像记录的技术手段迅速成为流行文化的传媒手段,同时更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
与此同时,影像复制技术也同时被发明与大肆发展起来,同样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创作可能。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更为最初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广为传播的技术支持,进而发展成为艺术创作领域中的版画艺术。新技术手段的发展,为版画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模板制作手段及印刷设备支撑。
在那个工业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机器制造并生产着一切,这一点深深地触动了艺术家的创作欲望。这便是用机器完成艺术创作,而不仅仅是影像的记录和再次复制。20世纪70年代,在计算机诞生初期,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还没出现的年代,卢布尔亚纳的艺术家Bogoslav Kalas就于1971―1972年制造了一种“绘画机器”,即便所呈现的作品显得简陋且粗糙。
3、信息时代的艺术大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大幅提高,“计算机绘画”完全成为现实,它可以完成更为复杂,更为高级的绘画作品了。
计算机图像绘图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数字图像技术为艺术创作再一次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对广告设计业产生了重大而且深远的影响,从而使艺术创作中产生了虚拟的,梦幻般的表现手段。这一技术为艺术创作开创的新视角,为人类想象力的升华,提供了可能,并且是所有传统艺术都无法相比拟和再制的。
随着技术进一步更新,MMX技术得以应用于CPU中,使得CPU处理速度大幅提升,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对数字媒体的处理能力;随之而来的又一次飞越或发展,是基于光存储技术的出现,CD、DVD完全取代软盘,使得计算机记录多媒体信息的容量极度增加,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和有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进而计算机信息处理跨入多媒体时代,多种不同媒体的功能,在这种技术的帮助下,轻而易举便完成融合,使得人们幻想达到丰富而刺激的感官体验成为现实。
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弥补了传统电视、电影的线性叙事方式,它利用多媒体技术软件,轻松调用所需影音文件,将其自有整合,从而构成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非线性编辑技术发展起来。人工智能技术,人机界面几乎在同一时期,也一同发展起来,并广为应用,促使了互动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与迅猛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越来越便捷了。同时也带动了网络艺术的发展与推广。网络艺术创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结合,使借用这一成果创作的艺术作品互动性增强。而虚拟现实技术与分布式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还有待于更多的实践与研究,使其更早的应用于网络艺术中去,让我们的艺术创作可以随时随地光临每个人身边。
4、新科技与数字化技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领域以外,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同样给艺术创作带来发展空间。新化学材料及基因科学的相结合,更是触动了新一代的艺术家参与实验,以力求尽早为艺术创作再辟蹊径。
还有实时互动装置艺术及“湿媒体”技术与艺术尝试,都在向我们预示着更高一级的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新形态还会不停出现,这是技术与艺术相互推进的必然趋势。
5、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艺术创作取得突破成就,必然是由于新技术的促进与相互融合的结果,确切地讲是科技与人类智慧碰撞的结果。由于艺术形态的发展是伴随着物质生产发展所进行的,因此每个时代,每个时期所产生的新科学、新工艺、新材料,必然都会促使艺术产生新的类别,新的造型,新的装饰语言,产生新的艺术风格,从而造就出一个时代的艺术成为当时科学技术发展高度的标志。
任何一个时代,富有其特定时代性的艺术创作,都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必定会给这个时代的艺术创作注入新的物质表现形式;也必定造就当时人们新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思潮。当今网络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艺术的互动性得到强化。新的科技成果得以发明和广泛应用,能使艺术创作产生新的表现形式,从而促使人们审美观念的转换及提升;新的科技成果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使艺术创作不断采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新的技术,从而满足人们对新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任何时代,任何艺术表现形态,都将与当时的科技成果完美结合,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更快速高效地完成信息传达与情感交流的目的。
6、科学可视化对计算机图形发展的推动作用
1950年前后,Lawrence Liver more国家实验室开始进行有关武器以粒子、热流体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真正意义上使得计算机图形与动画软件开发相结合。包括了真实感图像、分子模型、计算机动画及三维可视化等方面的技术与艺术尝试。极大地推进了现在科学可视化的艺术表现。
1965年,Vtah大学的计算机系获得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每年500万美金,共计三年资助,用于开展计算机技术的研究。研究出了很多计算机图形技术中最重要的算法和理论。这些成果包括隐藏曲面、渲染、批量渲染、Z-buffer、材质、光照、环境贴图、面部动画等。
1981年,Quantel公司推出了最早的视频处理系统Paint Dox,具有画板、调色板、画笔、喷涂及粉笔等多种创作手法,进而对图像进行逐帧修改处理。1982年,Quantel再次了另一款视频处理设备Mirage。
1986年,Quantel发表了世界上第一套非线性编辑系统Harry,从而解决了必须逐帧处理的问题,使得编辑时间大幅节省。
随后,又有人开发出了分层编辑视频及特效制作的纯软件系统Flame,及后来的Digital Fusion、After Effects等非线性编辑软件。这些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艺术表现,又增加了新颖的表现手段,同时也拓宽了艺术创作的展示空间。
8、数字视觉应用技术的广泛应用
伴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与日成熟,计算机图形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军事、医药、建筑、电视及商业广告等各行业中。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我们日常所接受到的信息内容变得更加的富有动感和视觉刺激性,同时也触碰着我们对于所接收信息的心理反应及信息消化。
不可否认的是,数字视觉应用技术的广泛应用,的确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正改变着我们的一些观念和思想。
9、结语
文中广泛搜集全球第一手的新媒体艺术资料,并结合优秀学者针对此话题具有代表性论述作为参考,严格秉承严谨的治学态度,探索性的专业精神完成本文撰写。力求避免华而不实空谈畅想,提出自己对于新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疑问和困惑,进而梳理成序,提出论点,分析,调研,收集整理,寻求新媒体与艺术设计的契合点。从而解决我对于新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提升信息品质的疑惑。
希望通过本文,能引发更多有识之士的深入思考并能对我国信息化设计的未来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为我们现行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与新媒体艺术设计教学工作起到引导实践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E・H・贡布里希.艺术与科学.杨思梁 范景中 严善淳,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98.
[2] E・H・贡布里奇.图象与眼睛著.范景中 扬思梁 徐一维 劳诚烈,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
[3]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媒介即讯息.
[4] W・J・T・米歇尔.图像理论 Picture Theory.陈永国 胡文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6] 张燕翔.新媒体艺术.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