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

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8 16:59: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

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核心素养;高中地理

一、研究背景

地理核心素养,是在地理素养的前提下,找出其中主要的、对今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地理学科素养。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转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基于核心素养下,我们做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工作,加快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不过,目前学校教育中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为了提升学生考试成绩水平,地理课堂教学中依然以传统教学理念。而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下的案例教学发展中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全面做好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的案例教学工作,对于我们做好地理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问题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案例教学开展中,不同教师也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持有积极态度。不过,在实际过程中,推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在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认知普遍不足,片面的认为地理学习中仅仅通过死记硬背便能够过关。整体上看,学校管理中,对于地理教育内容及其价值普遍缺乏明确的认知,特别是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认知程度更是非常有限。所以,从教师层面,由于尚未对地理教育的认知特别是对于地理教育核心素养的认知没有提升到一定的层次。因此,地理课堂案例教学中,教师很容易会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二)教师案例素材选择渠道单一,尚未形成系统化案例素材库

案例教学中,教师选取的素材来源主要以网络、课本、日常生活等不同方面。不过,在各种各样的素材来源下,如何选择与教材能力要求相符的典型案例,则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筛选。在案例选择中,部分教师仅仅注重案例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案例的知识性。因此,案例选择的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并没有建立系统化、专业性的素材库,教师具体应用教学案例时,每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筛选。

(三)案例教学中没有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引导。相应的,在案例讨论中,教师也缺乏对于学生案例讨论的指导,甚至存在着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违背的情况。同时,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时,大多以小组讨论并由代表发言汇报方式为主,而在讨论中很容易出现部分学生讨论不积极、不主动的情况,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提升建议

(一)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在案例教学中的认知

提升核心素养在案例教学中的认识水平,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掌握相关地理知识,提升合作及互动性水平。同时,教师也应该重点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推动地理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首先,在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确定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应用到地理案例教学中来,在能够明确课堂教学方向的基础上,推动学生更好的提升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地理案例中来找出并分析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来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能力。

(二)确定案例筛选原则,建立案例素材库

案例筛选中,地理教师应该按照典型性、客观性的原则做好案例筛选工作。首先,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案例选择时,教师还应该以客观事实为参考。在案例素材选取中,主要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只有这样的案例,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习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重点做好案例素材库收集整理工作,结合生活实际做好素材更新。

篇(2)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创新

新课程改革课程目标要求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具备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地理知识,更要使学生掌握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等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目的。因此把案例教学方法积极引进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并系统研究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将对贯彻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高中地理教育水平都有着现实而直接的意义[1]。

1.地理案例教学的特点

1.1浓厚的趣闻性

地理教学中选取的案例来源和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来自于报纸杂志的文字资料,也可以是来自于电视网络的视频音频形式。丰富的地理教学案例可读性强,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通过阅读分析教学案例,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地理知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的实践性。地理教学案例的选取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实例,可以有加工补充,但不可以是虚构杜撰,并且教学案例要突出强调依托客观生活实际来表现相关地理知识。因此,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研究和探讨从而发现其中蕴含着的丰富地理知识,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会越来越高[2]。

1.2较强的综合性

选取的地理教学案例本身内涵丰富,它是包括基本地理事物、地理特征、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地理背景资料。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来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筛选,更需要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以获得问题本质的所在。经过案例教学的不断训练,使学生筛选、提取、整合加工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

2.1案例要富有时代感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的重大地理问题。因此,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时代性和适用性,选择那些来源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案例,真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例如: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的海岸附近海域处(38.1° N, 142.6° E)发生了 9.0级地震。震后30分钟紧跟着发生的特大海啸让日本损失惨重。截至到3月21日,大地震及海嘯已造成8649人死亡,12877人失踪。大地震及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号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4号反应堆出现火情,使日本及太平洋地区处在核辐射的阴影中。

本案例可在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人教版)地质灾害章节中得到运用。本章节介绍地震、火山爆发等地质灾害,课堂设计可借助以上案例设置地震爆发的原理成因、破坏程度、如何做好防灾减灾、灾后重建及联系我国地震地质灾害情况等问题。

教学要紧跟社会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必须及时反映客观现实,与时代进程合拍,同时使用富有时代气息、新颖的案例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社会,培养奉献社会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看到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和地理教学相关的时事要闻都可以及时整理、收集并加以处理,结合教学进度作为新颖的案例适时地展示给学生。

2.2引入乡土地理,使案例生活化

学生本乡本土的家乡地理环境称之为乡土地理。乡土地理反映的地理问题是直观而具体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对此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从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中挖掘搜集乡土地理素材作为教学案例在实践教学中进行运用,不仅补充了教材内容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同时更加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主动参与意识,最终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明显提高。

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挖掘乡土地理案例,能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让学生通过对家乡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来理解知识原理,既促进了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同时又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育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以桂林地区为例,桂林市位于我国华南地区,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一直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由于桂林市独特的区位地理优势,桂林当地很多的乡土材料都可以选为地理教学案例进行使用。

2.3鼓励引导支持学生发掘搜集案例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引导支持学生自己通过社会调査、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去发掘搜集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教学案例。学生自主发掘的案例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以主角身份进入案例,获得最直接的切身感性体验,较之于间接获得的材料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发现教学案例素材的做法,不仅能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更加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来源,知识的具体应用,同时也到达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高中地理(人教版)"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内容教学中,以桂林漓江景区为例,组织学生到漓江附近展开课外教学活动,亲身实地的了解目前漓江景区幵发现状与当下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学生们拍摄照片,并做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从而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总结出开发旅游的经济效益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矛盾,再回归到课本内容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兴趣盘然,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

3.结论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又不是完美无瑕的,它除了自身独特的优点之外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与不足,案例教学法亦是如此。比如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有限、案例教学传授知识的系统性不足、以及案例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高要求等等。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一种方法贯彻始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定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只有客观、理性的使用地理案例教学,才能充分展示地理案例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3)

一、案例选择

案例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因为整个课堂探索的问题是根据案例设计的,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是围绕案例展开的。我们在案例教学备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高中地理必修三中选取的优秀案例有很多(例如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以洞庭湖为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美国农业为例等等),以上这些案例是教材编写者研究大量各种相关资料,选择出最能体现课程标准,最有利于学生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实现的典型案例。我们在必修三课堂教学中应该优先选取这些案例。此外,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多种媒体中选取有用的案例。现代媒体种类多样,资讯发达,瞬息万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课堂选择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密切贴近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案例,这样既可以弥补教材上一些图、文、数据相对滞后的劣势,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通过什么途径选取的案例,最终课堂呈现的案例都应该具备下列特点。

1.典型性和导向性

教师选择案例前首先要研究教材中的原理性知识。其次,教师应该对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状况、中国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比较熟悉,另外还要注意研究高中学生的心智特点,这样才能编写出典型性和导向性案例。例如我们学习传统工业区时通常以鲁尔区和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为例,学习新兴工业区时通常以美国硅谷和中国中关村为例。其中鲁尔区和美国硅谷分别是世界最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学生比较熟悉它们的地理位置、区域特征。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材料,学生能比较顺利分析出这些工业区的形成条件、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并且能够根据这些典型案例归纳出工业区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够利用这些规律解决中关村和辽中南工业区等一些具体工业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2.启发性和实践性

案例教学中,大部分问题是学生围绕案例自己探索解决,因此案例要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过于简单直白的案例会减小学生的思考兴趣,过于晦涩难懂的案例会加大学生理解案例内容的难度,同样会减小学生研究案例的兴趣。所以,教学案例中的图形、文字必须通俗易懂,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只有选取这些案例,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地理课堂中。

二、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1.读懂案例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手段日益丰富,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地展示案例,让学生似乎来到了“现场”,这样就比较容易熟悉案例、读懂案例。例如我们在学习《流域开发和治理》一节时,以长江流域为例,在这个案例中我选取了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再说长江》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将长江流域的概况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充分感知了案例。再如我们在学习中心地理论时,先布置学生课后收集南通地区重要中心地的名称、地理位置和主要职能,然后分四个学习组分别做成课件向全班同学汇报,最后以这些汇报课件作为案例来分析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因为是大家熟悉的乡土地理,而且事前已经经历了收集资料的过程,学生迅速熟悉案例并对于后续探索充满期待。当然案例的形成和展现形式因为教学内容、教师教学风格各有不同,但不管使用何种方式,教师都应营造对学生充满吸引力的情境,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之中,充分感知案例,从而为整节课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2.分析案例

学生熟悉案例情境以后,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和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等方式剖析解惑。教师的提问,应该有一定层次和梯度,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教师设疑后,要巡回检查,了解学生阅读案例和探究问题的情况,对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进行点拨,为后一阶段的讨论做好准备。

我在《传统工业区》这一节的案例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

①鲁尔区的位置是哪里?鲁尔区形成传统工业的区位条件是什么?(这是浅层性的设问,学生只要读德国地图,可以在图上直接找出答案,因此属于知识性的探究。)

②试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对前一层次的提升,要求学生从前一层次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原因的分析,要求学生结合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和案例提供的鲁尔区发展历史和发展特点分析出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③能否为鲁尔区的治理想出对策和措施?(这一层次的设问,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以前所学的地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解决问题

在对案例所设计的三个层次问题充分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对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衰落的原因和治理的方法及措施有了自己的认识、判断。在这样的基础上组织班级交流,既能综合大家的观点和提高大家的认识,又能培养学生展现自我的能力。班级交流可以是教师主持,也可以是地理成绩较好的学生主持。班级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派一位代表上讲台依次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汇报过程中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说明,其他学习小组的成员可以质疑,本小组每个成员都可以回答质疑。这种班级交流的主要意义在于:①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中,无论是知识目标还是能力目标,达成效率大大提高。②在汇报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各种思想进行激烈碰撞,经常会擦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总结表述能力、思辨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展。学生在交流鲁尔区治理措施时,提出许多教材上没有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另外通过对鲁尔区这个案例的详细分析,学生掌握了工业区区位的分析方法,能够把学到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课上有些学生提到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并对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和治理的主要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有理有据,非常精彩。

4.教师总结

案例教学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归纳的途径获取大部分地理知识,但是教师最后的总结也非常重要,教师要对整个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学生明确围绕整个案例进行的讨论哪些过程方法是合理的、结论是正确的,哪些方法是不合理的、结论是错误的。这便于学生课后总结,指导下一次的案例探究活动。

三、案例教学的反思

篇(4)

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作用

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教材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典型的案例窥一斑而见全豹,举一反三,从而明确问题的思路,进行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案例教学,可承载大量的地理信息,学生在利用案例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抓住每一种案例的独特性,加以分析判断,从而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才能融会贯通并能解决地理问题。案例教学的优势如此突出,要搞好地理新教材的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其具体的作用,已成为实施好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改变传统教学一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通过典型案例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案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例到理型,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经过自主合作,寻找知识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从理到例型,即给出基本概念,启发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发散思维,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作用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它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教学案例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有真切的身体力行之感受。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及他人的教学经验,我归纳出以下案例教学的作用来和大家交流。

1.案例教学有利于教师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你给他提供多大的空间,他就会有多大的发展。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能力,给他一个方向,他就能找到许多捷径。传统的授课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授课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总在教师思维的牵制下活动。所以要想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广泛的思维点,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而新课改后的案例教学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案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从中发现地理规律和方法,同时也要求教师为了搞好案例教学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因为教师要提供或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信息,使教材提供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后达到教学预设的效果。案例教学的设立既丰富了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也改变了传统的以讲述为主的地理教学模式,使地理教学日益多元化,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优化了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解山西煤炭开发时候,如何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可以用来迁移到新疆的天然气资源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开发,怎么样使新疆乃至西部地区富起来,西部大开发等一些问题。这样的案例分析可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2.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案例教学,通过让学生阅读一些典型案例,了解最新的资料和信息,来补充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对一些典型案例阅读后,会对某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产生好奇,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开放而灵活的思考,在思考的同时,创造灵感,从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在阅读案例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疑问,这就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去查阅资料,或者去亲自考察和调查,然后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大家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学生学习本身应是重实践重效益的,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3.案例教学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主体,而新课程的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阅读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时要求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体现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长”。学生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引导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总之,案例教学加强了师生互动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比拟的。例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我们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来说如果森林没有了会怎么样,学生可能想到的很多,首先会想到如果没有森林地球会失去绿色,生态平衡会打破,生物多样性会遭到破坏,没有氧气等。这些问题都是很好的师生交流。进一步可以衍生到新疆怎么样才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4.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合作探究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都是人们合作探究的结果,我们的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一定要学会如何合作探究,才能立足于社会。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有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只是较多的停留在口头引导的层面。而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通常需要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某种地理原理或地理过程,学生在这种合作中互相沟通探究,不仅学到知识也学会了分享、尊重。这也是我们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例如,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西气东输实施的现实意义,东西部地区能源的赋存与消费进行比较,然后再让学生合作探究怎样解决这个矛盾,最后引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篇(5)

关键词: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实施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展示案例――阅读感知阶段

展示案例可以在课前或课中,一般是在教师导入了“主题”之后进行。案例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

(一)给每个学生发放文字材料。

(二)运用投影仪将案例投射到屏幕上。

(三)播放案例录音。

(四)教师或学生生动形象地描述案例。

(五)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

以上几种方式可以兼顾,但无论使用何种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渲染、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例如,教师在与学生学习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时,利用课本案例――洞庭湖。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学案例,或者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展示案例,学生似乎来到了“现场”。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充分感知了案例。

二、设置疑问指导――个体自主探究阶段

学生“进人”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和盘托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环环相扣,达到“诱敌深入”的目的。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教师设疑后,不能放任自流,主要有两个基本任务:巡回检查,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并对学生探究的进程、课堂纪律等进行“微观调控”。指导学法,如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指导学生把握主题;指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系统地阐述问题等等。这为后一阶段的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案例,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什么叫湿地?湿地的类型有哪些?它有哪些特点和功能?(这是浅层的设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探究,了解湿地的概念及其功能,因此属于知识性的探究。)阅读“萎缩的洞庭湖”一文,想想洞庭湖湿地缩小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这是对前一层次的提升,要求学生从前一层次的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原因的分析;要求学生探究出正确的行为倾向,因此属于行为性探究。)请为洞庭湖的扩大提出对策和措施。(这一层次的设问,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属于创新性探究。)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设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极大的诱发了,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扩展学生思维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组织小组讨论――群体合作探究阶段

学生通过自己个人的分析、探究,获得了个人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小组的规模应以4-6人为最佳,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讨论中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具体的做法不拘一格。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无须非达成共识不可。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组织班级交流――自主学匀互补阶段

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人。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形式可以采用辨论会,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再一次闪光,并发生碰撞。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巩固和强化大家已达成共识的知识、观点或锵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它的主要意义在于:

1、尊重和肯定每个学生及每个小组集体自主探究的成果,给学生展示自己、欣赏自己的机会,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

2、学生可以进一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一阶段的讨论,教师要力保其沿着预期的轨道运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这一阶段的交流,要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切实做到有效参与。

五、总结评价――能力提高阶段

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教师的总结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过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高。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篇(6)

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具体做法

1.选编地理案例。这是实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选编高中地理案例,一是学习地理案例的编写知识;二是根据学生身边的实际、高中地理教材和热点地理问题;三是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符合地理客观实际,精选案例,切忌“信手拈来”。

2.高中地理案例的类型。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将所选案例分成四类:一类是讲读式,如《茫茫宇宙觅知音》、《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等;讨论式如《宁启铁路扬州段开通对家乡的影响》、《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式如《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什么》、《身边的污染及人们的反映和能做的小事》;调查式如《扬州乡镇工业的类型、特点及发展方向》、《家乡河流的现状、变化、原因、危害及对策》等。

3.运用高中地理案例。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主要在课堂内展开和进行。首先是教师提供和呈现高中地理案例,呈现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印发地理背景材料;有学生、教师描述、介绍;有电教手段放映、模拟再现实际情景;有学生角色扮演、记者采访等形式。

其次,分析和讨论高中地理案例,教师根据给出材料和相关的条件(包括课前),提出要求,进行师生互动分析:将高中地理案例的内容和相应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揭示高中地理案例与道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规律。学生经过准备,包括阅读资料、调查访问(课前)、构建图示、分析资料、讨论问题、寻找方法、作出决策,进行发言交流。

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研讨和学习、探索。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和评价:对前一阶段的案例教学进行概括和提升,即时表扬和肯定学生们的成绩,特别要鼓励那些虽有不足或明显错误但富有创意的发言、建议、想象等;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弥补。最后,给学生“布白”:提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留一段“悬念”,促使学生拓展视野、调整视角,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伏笔”。

这一程序可以看出: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必须进行独立的思考,略结论、重思维过程的养成。这与高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异曲同工。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主要成效和不足

在三年多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成效: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非常注意学生的兴趣、个性和能力,运用许多幽默、故事和儿童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地理问题,我就以极大的热情去组织教学:

如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死亡人数超过16万,造成有史以来最为惨重的海啸大劫难。我结合到高中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一节的内容设计了《地震·海啸和高中地理学习》这一案例进行教学,满足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课堂上学生们非常活跃,教学效果比较显著。(本案例全文发表在2005年1月4日《扬州晚报》)

1.便于学生理解环境知识。高中地理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资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利于学生感知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了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2.培养了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是围绕着一个案例展开的,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在这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如从图书馆、INTERNET上学会了自主收集和加工处理资料信息,能力得到了提高。

3.训练了思维能力。教学中选择的一些高中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有些是热门话题,如温室效应、人口问题、城市化等,其中包含有核心部分和次要部分。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4.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案例教学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类似科学家探索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交流中,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关注地理时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以及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存在的不足: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案例教学也不例外。初中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的不足有:

1.高中地理是一门文理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使高中地理案例的选择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不是专职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的高中地理案例为材料;针对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我主要设计了讲解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活动式案例和调查式案例。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探究

一、高中地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的目标宗旨

1.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全面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即在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知识如果得不到转化利用就是去了其本身应有的价值,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应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知识存在某些知识点很抽象,与实际生活联系并不大,这种状况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难度。案例教学则应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案例素材与地理课堂教学知识相联系,不仅降低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的难度,而且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而能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活学活用,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丰富化的教学案例也有利于宽阔学生的眼界,开拓学生思维的思路,进而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发展的机会。

2.营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案例教学为学生的合作讨论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课堂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小组讨论,促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在自我探索下获得的知识经验往往记忆更加深刻持久,如此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显著提升。

二、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1.案例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立足于教材知识与具体案例相结合,有利于创设贴切恰当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2.案例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活力,相对宽松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大胆发言,顺应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提高。

3.案例教学对于教师能力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使得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开放,有利于建设民主化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受这样的氛围耳濡目染,也会在思想意识上树立合作平等等观念。

三、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精心选择案例,优化课堂教学程序。案例选择要与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相吻合,这是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的关键。对于案例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要立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将趣味化与知识化相融合。对于案例的选择要进行精心筛选,案例要选择的恰当,选择范围可以开阔化,无论是从教材提取还是从生活中提取或是相关的文献材料中都可以,案例的选择要把握住客观真实、科学合理的原则。对于案例的应用要对实行的效果做好预测评估,要以学生能力发展为立足点,要保障选择的案例能够切实吸引学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研讨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如果应用的案例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这时候教师要有充分的补救性策略,例如可以换一个案例,继续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要结合学生现有的能力发展水平选择案例,对于应用的案例可能性带来的教学效果,教师也要提前做好预测评估。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发挥的空间,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2.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具体应用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案例教学已经获得了中学教育教学的肯定。现今的高中地理教材都有很多案例内容,为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地理教材上的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案例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一般先是从问题的导入开始的,接下来再进行小组研讨,针对问题出台处理对策,筛选出最佳处理对策,最后确定实行步骤。这是案例教学的普遍程序,在具体的案例应用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知识等进行灵活创新,丰富完善。要将总结反思作为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能够提升学生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究,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要灵活多样,要结合具体实施的条件来开展,决不能只流于形式,陷入呆板僵化的局面。案例教学对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力,能够对整个课堂秩序,学生发展思路做到良好的了解与调度。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掌握学生对问题讨论的大体方向,要积极为学生的思维锻炼创设条件。案例教学同样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发挥好自身协调组织的角色,学生要发挥自身主动参与的角色,这是案例教学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