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6:59: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健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陕西省高等教育在盲目追求外延发展与迫切需要内涵式发展之间显现出诸多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在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在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行政与学术权力、质量与创新之间的不协调;反映了教育硬实力迅速增强与软实力之间发展的不统一。
一.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意义
“内涵”是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基本特征的界定,“学校的内涵发展是一种以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等内部因素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选择。它关注的是学校长远的发展、合理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焦点。”
高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以坚持以人为本为先导,以提高质量为特征,以转变办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加强大学软实力建设和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学校的资源配置和发展规模、办学质量和和发展速度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二.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2010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达到78所,比2005年增加6所,独立学院12所,成人高校19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0所。其中,大部分为省属普通院校。地方院校是陕西省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
1.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是探索特色办学道路,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
探索学校办学特色,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不仅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第二条关于“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中对地方本科高校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地方院校在现有发展资源的基础上,走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2.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是发挥高校三大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直以来,高校肩负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地方院校更是担负着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纵观发展环境,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推进实施以及陕西省实现经济转型、推动自主创新、引领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普通地方院校担负着特殊而崇高的历史使命。这类高校只有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强大推动下,在教育投入大幅增加的保障下,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为建设教育强省输入文化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综合素质过硬的高质量人才。
三.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探讨
1.转变办学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正确处理发展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正确的发展观决定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科规划、服务领域、发展规模等等。在出色的完成为地方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科学研究两大任务外,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我省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是其最根本的任务。因此,我们要主动的转变办学观念,树立科学全面的质量观,在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发展目标。地方院校应该以提高质量为出发点,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主动调整学校结构,明确办学定位、深挖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将学校的发展模式由外延向内涵上转变,使地方院校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2.积极培育优良校园组织文化,为全面深化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理奠定基础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价值观上的共识和行为习惯上的一致,贯穿于组织活动的全部,影响组织的全部工作,决定组织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竞争力。为此,我们要建设开放兼容、传承创新的精神文化;构建科学规范、激励自律的制度文化;建设开放创新、自由和谐的学术文化;建设环境优美、格调高雅的环境文化,通过优良组织文化的培养,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和凝聚作用,构建和谐校园,为全面深化改革,走内涵式发展奠定基础。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常州改革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积极投身“三大一实干”、合力种好常州幸福树,发展的动能显著增强、质效不断提升、环境更趋优化、成果普惠共享,形成了稳中向好、稳中更优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工业开票销售、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双双迈上万亿元台阶,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特别是重大项目、企业上市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文明城市,在全省设区市中唯一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这一年,让我们感受最为深切的是,全市上下党群一心、政企合力,精气神充分提振、好势头充分彰显,团结奋进、实干为民成为了常州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劲旋律。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今年是开局之年;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是关键一年。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动员全市上下以“重大项目增效年”为主题,坚定把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六大行动”引向深入。凡事都要脚踏实地,不能驰于空想、骛于虚声,必须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精神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提高政协协商议政质效,把职责履行得更实,把作用发挥得更好,共同种好根深叶茂、硕果满枝的幸福树。
种好幸福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改革开放。革故鼎新、敢为人先,一直是常州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之魂。这些年,我们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向改革要动力,以开放拓空间,持续推动了“苏南模式”常州升级版的探索实践。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开放也远远没有止境,我们必须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开放倒逼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面对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坚持效果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发挥好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的支撑带动作用,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着力激发市场主体的更强活力和民间蕴藏的巨大潜力;要强化大开放理念,放大视野、敞开胸怀,在国家大布局中找准常州位置、拓展常州路径,集聚一切优势资源、优质资本、优秀人才为我所用。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要素市场化配置、产城融合综合改革、“不见面”审批、开放型经济发展、园区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精选课题、深入调研,精准把脉、对症献策,多提一些真知灼见、多出一些实际成果,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推动全方位开放增创新优势,为常州转型发展积蓄新能量、释放新活力。
种好幸福树,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提质增效。常州靠制造业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这几年,通过连续开展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持续实施“三位一体”战略,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但我们的制造业还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转型跨越仍处在“推着石头上山、到了半山坡”的关键阶段,发展中各个方面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鲜明导向,乘势而上、尽锐出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的高质量。特别要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着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系统发力,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迈入量质齐升的良性轨道。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围绕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推进金融改革服务、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等重点,多谋良策、多出实招,议政协商、监督落实,助推常州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种好幸福树,我们必须坚守初心为民尽责。幸福树需要由大家一起栽种,果实也应该由所有人共享。这些年,市委、市政府始终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连续五年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三优三安两提升”等民生实事得到了群众认可。民生千钧重,责任大于天,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加快富民增收步伐、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优化生态宜居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爱常州”成为全市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为民履职、为民尽责,继续抓住老百姓最急最烦最忧的问题,反映群众所盼,参谋党政所需,助推各级各部门办好更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让年轻人成就事业、让年老者颐养天年,把所有常州人共同建设美好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城市规模为主的城镇化;2013年3月份,在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国务院总理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且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将城镇化的涵义由粗犷的外延发展过渡到以人为本的内涵发展上来。
一、农民高质量就业的涵义
十报告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就业观。那么,什么是高质量就业?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认为,高质量的就业是在宏观层面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和合理的就业结构。
具体到农民就业的微观领域,高质量就业就是要保证农民有业可就,就业中没有行业歧视和不公待遇,能够和城市居民公平的分享就业机会;就业后能够享受到《劳动法》所赋予的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包括工作时间、工资待遇、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和卫生权、社会保险等权利,通过就业领域的和谐推进社会的和谐。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高质量就业的障碍因素
(一)公共就业的财政支出不足
增加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为此,政府必须有相应的财政支出,来保障由劳动保障部门代表政府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在统计数据上,我国以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涵盖的就业总财政支出低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平均值。2003―2008年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的年平均支出占财政收入的7.42%,而国外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障的平均支出占财政收入的平均值都高于30%(见表1)。
我国学者在就业实现途径的调查中,验证了农民就业大都是自组织就业,没有借助于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如劳动科学研究所“城乡统筹就业”课题(2007年)的调研显示,自组织就业是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主要方式;而赵树凯(2012年)在调查中显示,超过90%外出农民的就业是通过自组织形式实现的;而在黑龙江省的现实调研可以发现,农民的就业主要是通过亲戚带亲戚、老乡带老乡,依托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自组织就业形式,形成了外出务工人员在某几个行业的集聚化就业的态势,如建筑业、矿产业、纺织业、服务业。
(二)农民的知识体系和就业技能不适应产业结构变革需要
当前,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农民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些非熟练的劳动力就业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知识、技能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变革的需要,不能把握产业向中西部城镇转移的历史契机,导致的结构性失业。在2012年2.6亿务工的农民中,仅1/4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超过六成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在许多行业都并不具有竞争力。因此,转移就业的农民迫切需要就业技能的培训。
(三)实体经济创造就业岗位能力不足
由于征地后公益岗位的限制,农民就业的安置率不高。但是,城镇化的推进必须要相应的更注重质量的产业来引导,来吸收就业。而在现实中,地方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重要的经济工作来抓,也反映了目前地方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产业支撑不足的依然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地区就业的重要因素。例如,在黑龙江省,绝大多数私营企业是通过艰难的创业历程逐渐发展起来的,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微薄;尤其是县域经济中私营经济发展落后,多数集中在生产加工、餐饮和商贸服务领域,企业经营规模小,能够容纳的从业人员少。还处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用于扩大再生产。所以,能够吸纳的就业人员有限。
关键词: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举措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07-020引言
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国家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了超过1300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伴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张,专业数量的增加,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坚持就业导向,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设专业,加强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凝练专业品牌,彰显办学特色等内涵建设亟待加强。
1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深化高职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推进高职可持续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新一轮改革发展,全面部署未来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发展战略及发展任务,2010年9月13日至14日,在杭州专门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陈希副部长谈到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影响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主要问题:一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尚未形成;二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办学活力不足;三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不能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四是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我院开展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与举措
2010年12月我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考察评估,教育部专家组对我院教育教学建设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诊断性意见:一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发展不够平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尚需加大力度,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进一步深入构建;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需加大力度,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引进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平衡,各专业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差距较大,多数专业的教学仪器设备值偏低,实训工位偏少;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均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有待加强。
针对专家组的诊断性意见,我们重新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精神,并结合我院教育教学内涵的实际,就以下几个问题我们展开调研与思考:一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怎么样相对接、与社会和职业岗位需求怎么对接?二是专业建设与特色产业的如何有效联接?如何贴近市场,服务社会?三是专业特色与骨干企业或龙头企业怎么有机融合?如何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四是现有的教育资源与社会的产业资源(“猪、药、茶、菜、渔”五大产业)怎么样统筹整合,如何借力发展?五是专业设置雷同程度比较严重,专业结构欠合理,发展极不均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造如何进行?六是专业实习实训资源利用更新不均衡,有的资源紧缺、有的闲置浪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七是招生规模小,生源地域分布极不均衡,报考专业的人数差异大,完成计划的专业少,这些难题如何应对?八是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队伍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这种现状如何改善?
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提出了“发展特色专业,服务区域社会”的办学思路,为区域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实现学院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合作,力求与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就专业建设与改造提出“强优、改老、调困、育新”八字策略。强优——强化的优势专业,巩固规模和基础,做优做强,突显特色,引领发展;改老——改造老专业,寻求生机,拓展专业方向,激发活力,持续发展;调困——调整困难专业,依托行业产业,另辟新径,嫁接改造,借力发展;育新——培育新型专业,结合区域经济,搞好市场调研,灵活实用,合作办学,共同发展。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学院建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三年”(2005年-2008年)是建院初创、起步阶段,“中三年”(2009年-2011年)是学院整合、转型,完成新校区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阶段,“后四年”(2012年-2015年)是学院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突破发展阶段。在这样的阶段定位中,我们确定了“优化内涵、创建品牌、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三步走”战略,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①牢固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实现学院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合作,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尊师重教、统筹兼顾,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谋求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结合中、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我院发展态势,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坚持以办学思想为纲领,专业建设为龙头,课程建设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认真实施质量工程,全面落实“5432”工程①,始终不渝的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升我院教育教学水平。②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经济布局,稳步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我院是汉中唯一一所市属高职学院,我们要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乘职业教育改革之风、乘汉中发展战略之势,提高办学水平,实现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目标。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与企业开展合作,按职场化、实战化标准规范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建立以“厂中校”为主要模式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④以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的建设为抓手,推进内涵建设。坚持师资队伍建设与学院发展、专业建设相协调,立足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培并举,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的“师德建设工程”、“名校进修工程”、“名师与团队建设工程”、“双师素质工程”。根据专业、学科建设发展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师资培训,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安排教师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专业带头人,培育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面向社会聘用客座教授、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做好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全面推进各项质量工程建设。⑤搭建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畅通育人“出口”。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院不断加强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能,通过举办招聘会、用足用好国家促进毕业生就业政策、倡导“实习+就业”、鼓励毕业生考多证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多途径搭建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努力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逐步扩大学院的办学声誉。⑥拓展办学视野,彰显综合办学实力。我们要依托教育教学资源,高质量开展以成人函授、现代远程教育为主的继续教育。充分利用我院是首批“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的优势,举办好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培训、导游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中学教师上岗、中学校长岗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丰富学院办学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层次的技术人才,为学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3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体会与建议
3.1 抓内涵建设,务必紧紧依托地方政府,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我们是一所市属的地方高职学院,我们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我们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充分利用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借力登高;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搞好技术服务,为地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利。通过为区域社会服务,有效地带动自身的专业建设,让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势专业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让非优势专业得到相应的调整与改造。
3.2 抓内涵建设,务必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发展专业作为地方高职学院,我们为区域经济社会的服务,既要坚持从学院自身的办学基础、专业特点出发,孵化和发展具有竞争专业优势的特色产业,又要在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上,及时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方向,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设置专业和进行专业改造。只有这样,学院才能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3.3 抓内涵建设,找准办学定位,彰显办学特色作为地方高职学院,我们就是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扬长避短,针对本地区特有行业的特殊需要,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应用性专业,培养服务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努力为社会提供服务,持打好“地方牌”。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一起构成学院的办学特色,在办学特色上,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作为培育和建设特色专业的目标和方向,在办学实践中予以彰显。
注释:
①“5432”工程:每年划拨10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80万元用于专业建设,60万元用于课程建设,4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五年期间投入资金分别是50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和200万元,简称“5432”工程。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
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核心是经济发展速度要服从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尽管注重质量和效益具有很丰富的内涵,但其最核心的要求是本着速度服从质量和效益的原则,追求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
追求以质量为基础的发展速度。追求以质量为基础的发展,关键是注重实实在在的GDP增长、提升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强化创新驱动的力度。
首先,经济发展要排除GDP增长中的水份,重视消除几方面的GDP增长假象:(1)物价上涨因素拉动的GDP增长;(2)劳动者报酬和工资收入的增长低于通货膨胀因素拉动的GDP增长;(3)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因素拉动的GDP增长;(4)无效投资因素拉动的GDP增长。
其次,经济发展要注重产品的档次和质量。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低端和低质量的产品确实会有一定的市场,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若再继续大量制造低端和低质量产品,则经济发展的实际意义将大打折扣。因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特别注重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即使为此牺牲一定的发展速度也值得。要使更多的群体和个人对高档次和高质量产品具有充足的支付能力和有效需求,在此基础上逐渐压缩对低端和低质量产品的市场需求。同时,应该打破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中的“低成本桎梏”,从单一追求“低成本”转向既注重“低成本”、又注重产品的高档次和高质量。
再次,经济发展要依赖创新驱动。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程序、商业模式创新等,使经济发展中的各种要素与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切实将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
追求以效益为导向的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的实际效益是指一个经济体通过经济发展能够在文化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方面获得的实际收益。高效益的经济发展就如优质的转化器,能够将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充分地转化为实际收益。在党的十精神指引下,未来应该更加注重有实际效益的发展速度。其基本的要求是:(1)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2)提升经济发展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能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保护资源和环境;(3)积极推进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大居民在经济发展成果分配中的份额;(4)提升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降低对国际投资和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实现对外经济的高效益;(5)健全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服务体系,释放和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6)实实在在地增大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各类居民服务的公共投入,使经济发展的成果高水平地转化为提升社会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效益。
未来发展的多重制约要求江苏必须注重质量和效益
江苏作为有6个工业行业跻身“万亿级”台阶的制造业第一大省,从注重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到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应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转变。然而,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逻辑看,脱离质量和效益的轨道而期待高增长的念想、推动高增长的行为在江苏一直没有停止过。为此,面对资源小省的省情和环境承载的压力,江苏需要不断强化这样的认识:为了消除未来发展的多重制约,应该十分注重质量和效益。
旧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要求未来的发展必须注重质量和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飞速发展,一直延续的是要素驱动发展路径,赖以支撑的是低人力成本、高能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现今,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呼声日益高涨,以往的“比较优势”正在转化为“瓶颈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下,旧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只有将注重质量和效益作为发展的立足点,才可能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突破低水平竞争对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约束。从实践看,江苏区域创新能力之所以能连续四年蝉联“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根本原因就是近几年特别注重了以质量为基础和以效益为导向。
低端传统产业调整与高端新型产业培育之间衔接难的困境要求未来的发展必须注重质量和效益。江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走在全国最前列,近年来年均保持30%左右的增速。但是,对技术引进的过度依赖导致了低端传统产业调整与高端新兴产业培育之间不能衔接的困境,使得江苏一方面是新兴产业较快发展,另一方面是传统产业依然在低端运行。面对困境,江苏必须主动以质量为基础、以效益为导向,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时空背景下积极地以高新技术改造低端传统产业,并进一步培育高端新兴产业的突出竞争优势,才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使低端传统产业调整与高端新型产业培育有效衔接。
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外部挑战要求未来的发展必须注重质量和效益。近年来江苏开放型经济创造了较突出的业绩,外贸进出口连跨3个“千亿美元级”台阶,2012年外贸进出口总量超过5000亿美元。但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不断引发新的问题和矛盾,将给江苏的开放型经济带来挑战。这种挑战既与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大趋势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息息相关,也离不开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宏观背景,更来自于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向高层次演进的机制方面的压力。在宏观运行环境和微观运行基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只有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促进江苏开放型经济实现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和更替、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效化解一系列挑战。
江苏注重质量和效益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真正转变发展观念,彻底摒弃过分追求增长速度的思想。要真正弄清楚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改变经济工作以“抢时间、争速度”为中心的做法,真正把提质量、增效益摆到重要位置上来。
调整利益格局,促进市场主体逐利行为相对合理化。针对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粗放式盲目扩张的倾向,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并完善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同时,积极推进环保收费制度改革,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提高排污费征收率,以促进企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还要通过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从利益机制上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淘汰落后生产力。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这一重要论断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有效益的增长“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效益增强、投资效益上升等基础上的增长,是靠创新驱动、科技进步支撑的增长。
第二,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保持合理速度的增长。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增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合理的增长速度,就业就无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就难以提高。因此,在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我们要破解发展难题、突破发展瓶颈、化解发展挑战,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仍然是必要的。
第三,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尊重经济规律的增长。我们作决策、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要避免犯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真正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遵循好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这“三大规律”,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包容性发展,通过不断对“增长”内涵进行反思,为增长“脱水”,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代价,存在效益低下、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水分。主要原因何在?一是“唯GDP”导向。一些领导干部将“发展是第一要义”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割裂开来,甚至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结果为了GDP数字的增长不讲成本、不讲质量、不讲效益,甚至造成质量和效益下降。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的痼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是可持续的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从长远来看,这种增长不仅仅是有水分的增长,也是有害的增长。三是政绩考核机制的偏向。在“增长至上”的评价体系指引下,经济增长成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难免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速度、政府和市场的手错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新官不理旧账、公司化政府倾向等突出问题。
以改革之手为经济增长“脱水”,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指南。原有的外需拉动、人口红利等增长动力减退,倒逼我国经济逐步转换增长动力,着力打造“中国质量”,实现增长质量上台阶。新常态经济下,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应当全面深化改革,在改进考核手段、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推进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力。
改进政绩考核手段,不单单以GDP论英雄。要树立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各级政府应当把GDP当成预测性指标,而不是层层考核的指令性指标。换句话讲,应当更加强调就业优先的指标。如果有可能,可考虑以就业、收入、CPI、环境指标替代GDP。
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的本质要求,关键是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增长。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把国土空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厉的法治。
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线。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是中央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的深刻认识,也为今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三者并举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文化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是文化产业集约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主要特征。
一、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是以单位资源产生最大效益为目的,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提高文化产业本文由收集整理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的发展方式。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文化产业以质量、效益提高的方式良性发展,形成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这种理想状态表明文化产业已经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效益,产业的长期平均成本达到最低,产业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达到了最优状态。
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是一种宏观上强调内涵、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模式,其中蕴含着“效益最大”的理念。这里的“效益最大”是指有效配置资源谋求盈利最大化,即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财富。但是我们要把这里的“效益最大”理念与狭隘的效益追求观念区分开来。狭隘的效益追求观念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缺乏正确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责任,常常是为获得局部利益而牺牲整体利益、为获得短期效益而无视长远效益,违背了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根本原则。
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为:一是规模化——具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即产业内的企业处于规模经济水平,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较高;二是专业化——文化企业之间具有科学的分工协作,即产业生产力组织和配置合理,具有较高的分工水平,纵向一体化企业的产量占流程各阶段产量的比例分布合理,产业处于高效运行状态。我们必须真正理解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防止生成文化产业分散状态和过度集中状态,扫除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二、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一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战略规划宏伟但实现路径模糊、盲目冒进决策而理性推进乏力、文化资源过度开发而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从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出发,过度利用资源、不计代价和不顾未来的短视发展,必然影响文化产业的长久活力和生命力,势必影响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集约化发展倡导的效益最大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法则,有利于平衡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权利和责任关系,有利于实现文化产业的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
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是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应有之义。在粗放型发展方式下,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之上。企业生产成本高,经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文化附加值低,造成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整个产业结构将发生转变,这对文化产业能否顺利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良性发展至关重要。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应当从过去注重数量型增长向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重点是提高文化创造力和精品力作生产能力。这正是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倡导的原则。
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是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的必经之路。从总体来讲,文化资源的供给总量有限,而且需求与供给并不完全匹配。衡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看是否在消耗了最少的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居民消费将进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文化产业正面临着能否在节约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的考验。
三、进一步推进我国文化产业集约发展的思路
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要实现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必须紧密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寻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路径。
1.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活力,激发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是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广泛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开发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以科技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价值。切实转变观念,将高新科技引入文化产品的创意、生产环节,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品,鼓励创造新型文化产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生产优势,努力创造出内容新颖鲜活、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