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市场经济趋势

市场经济趋势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8 16:59: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市场经济趋势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市场经济趋势

篇(1)

一、知识经济对营销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的趋势下,营销需要不断调整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下文将对营销理念与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1.对营销理念的影响。在传统的营销中其理念为满足顾客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营销理念逐渐转变,在市场营销中主要涉及四方面,即:产品、价格、渠道与促销。这一理念对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与营销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其适应了日益激烈的市场营销竞争。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营销的理论围绕消费者、成本、便利与沟通四方面,这一理念符合顾客的需求,降低了顾客的购买成本,并为其提供了便利,同时通过有效的沟通,最终实现了市场营销。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中,营销理念再一次发展,形成了全新的营销策略,即:关系营销,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便是关联、反应、关系与回应。它具有动态性、持续性、互动性与互利性等特点,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2.对营销指导思想的影响。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中,其指导思想注重顾客的需求与社会利益,依据此目标进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但它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面对不成熟的消费者,企业的营销具有盲目性;其二,忽视了技术的更新,新的技术将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其三,企业的资源不能为市场营销提供可靠的保障,其资源未能实现合理配置,不能适应市场营销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的趋势下,营销的市场指导思想逐渐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与网络顾客,要求营销要以市场为导向,才能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知识经济趋势下我国的国际营销战略选择

在知识经济趋势下,市场营销具有了国际化、全球化的特点,面对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在一体化、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我国的营销战略要逐渐发展与创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国际营销战略,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但我国市场营销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解决,下文对其进行分析,并介绍我国国际营销战略的选择。

1.我国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营销中,传统的营销仍旧影响着我国的经济,部分企业未能实现改革与创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逐渐丧失了优势,严重的将导致企业的破产,其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企业营销的理念存在问题,部分企业的营销理念比较落后,沿用传统的营销理念,未能意识到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中,消费者的需求在逐渐转变,企业盲目的进行营销将影响企业的发展。同时部分企业面对国际市场,急于进行国际营销,使其丧失了国内市场,而参与国际市场的能力还不足,最终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营销管理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营销管理具有局限性与模糊性,不能发挥其管理的积极作用,导致企业营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营销的工作效率偏低,营销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弱,同时,营销的方向不明确。企业的营销未能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战略,同时营销的创新能力弱,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我国国际营销战略的选择

2.1理念创新的战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全球经济成为了统一的市场,市场营销要根据国际市场进行调整与创新,首先营销理念要进行创新,创新的营销理念才能逐渐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在国际市场上才能有所发展。企业要树立全球化的营销理念,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完善网络经营,拓展自身的业务,使其营销覆盖到全球,同时,跨国企业要逐渐实现当地化,使其经营活动更加符合当地经济与文化的需求。企业要形成网络营销的理念,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时代,其营销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电子将完成各种交易与服务,企业要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而全面实行网络营销。

2.2产品创新的战略。知识经济使企业的营销逐渐实现了全球化,在全球化的经济中,企业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企业要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产品的标准要有所创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确定其标准,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使其产品具有竞争力,同时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其次产品的种类、样式与包装等方面要不断创新,根据世界的流行趋势,创新其产品,在创新过程中要根据产品的特点与价值,积极利用现有的资源,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

2.3营销战略的选择。现阶段,营销理论在不断发展,各种营销理论层出不穷,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面对众多的营销策略,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营销策略,才能实现企业的全球化与国际化发展。目前,营销策略纷繁复杂,主要的营销战略有风险营销、知识营销、绿色营销、网络营销与整合营销等。网络营销战略是最为有效的一种营销战略,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使其趋于国际化与全球化。网络营销主要是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网上营销与在线营销两种,此种营销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企业市场的拓展,并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改善,企业的网络营销将能够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与传播,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整合营销得到了跨国企业的广泛关注与应用,是一种最为现代化的营销战略,此种营销将消费者作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综合的协调,并在统一的目标、形象的基础上,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营销。在应用整合营销时,企业要根据自身产品的价值,进行精准的定位,从而才能有效的占领市场;企业要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调整其广告,使其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能够与之进行良性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广告的效果;同时,企业要积极利用价格策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经济

近年来,城市园林绿化已成为各地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绿化覆盖率也成为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孕育着一个新兴的产业,即环境产业。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从而发展、繁荣了经济。

一、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经济的推动效应

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都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繁荣了经济。建设者、开发商,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成为决策的热点。因为有了绿色的环境而房价上升,楼盘热销,绿化与物业市场出现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波澜”。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波澜”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房建绿”,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了居住条件,造福人民;拉动了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装潢市场、建材市场、劳动力市场、搬运市场等。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由于经济效益的诱导效应,提高了投资主体的“绿化觉悟”,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绿地贡献与绿化经济外部效益应趋均衡

城市绿化所形成的环境效益,不受区域限制,无论投资者还是非投资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自然空间里均衡地得到享受,由此形成了环境效益普遍性的特点。市民作为纳税者,享受绿化的环境效益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当某些经济实体因城市的绿化环境使他在经济活动中受益时,他不需要通过市场付出代价,又形成了绿化经济效益外部性的特点。对那些没有依法负担应有的绿化建设任务或没有达到法定绿化数量的单位来说,实际是他们占用了社会的环境资源。对这类单位应该以环境评价、计量为标准,他们应该向社会做出补偿。把外部化的经济成本转向内部化,才能从利益驱动的高度,调动其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样,某些依法进行了环境绿化建设达到或超过法定指标的单位,他们投入了土地、资金,对城市绿地系统做出了贡献,他们是城市环境质量的生产者。政府对这类单位在税费负担方面给以优惠才比较合理。但是,目前对绿化的环境效益,还处在有认识无评价或有评价无计量的状况。多数单位对绿化的效益还停留在从概念到概念的水平上。现在有一些先行单位,对绿化的环境效益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计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增加“依法治绿”迫切性,需要以法制保障绿化事业的发展。目前应该清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城市绿化条例》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修改与市场经济和“入世”不相适应的法规、条例。确立绿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各方的职责和权益;确立全社会发展绿化和维护绿化的法律保障;建立相应的中介机制、监管机制。

三、园林绿化经济市场导向与展望

仅以“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为例,要达到其基本要求,需要投入的土地即接近城市土地面积的1/3,城市中任何行业都没有这样多的土地投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设中,对绿化的投资,都占有相当比例。城市绿化产业正蒸蒸日上地活跃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全社会对绿化建设的投资,以及市民对绿化的消费,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各种个人的相关企业,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绿化市场。其中包括:规划设计、科学技术、绿化施工、绿化养护及游览服务等。千万家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为市场体制所代替。绿化业的经营领域已经向国外开拓。尤其是“入世”以后,需要建立与国际贸易相一致的市场规则,把经营活动纳入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的轨道之中。从事绿化行业的法人上千人,分布在各个专业、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所有制和经营方式。他们的经营成果是社会经济成果的组成部分。他们的诚信经营、生产质量、技术水平,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城市绿化的质量、造价等诸多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各个法人进行直接管理。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应,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绿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运用相应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发展计划引导市场的运行,运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使行业的经营方向、发展规模、资源配置符合城市绿化发展战略的需要。确保这一工程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园林城市建设中的调节作用,依靠合理的价格引导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约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行为。完善考核激励政策,科学地设置考核指标,合理地考核评价干部政绩,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既抓当前又考虑长远,既抓发展又抓保护。

四、总结

总而言之,要保障绿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相应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发展计划引导市场的运行,促进全社会绿色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并且完成。

参考文献:

[1]任寒英.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趋势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2).

[2]于杰,于华.城市园林绿化的经济管理趋势初探详[J].科技咨询导报,2007,(18).

篇(3)

 

关键词:倾销;反倾销;欧盟反倾销法

倾销与反倾销是近年来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因为倾销对国际贸易和进口国工业具有相当程度的不利影响,所以各国及有关国家间组织纷纷通过制定和实施反倾销法对外国出口商的倾销行为进行抵制和制裁,但另一方面,进口国政府滥用反倾销措施片面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则会损害出口国的利益,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贸工业的发展和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外国对我国出门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和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案件不断增多,并已成为我国产品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重大的法律上的障碍。欧盟是世界上最早对中国提起反倾销措施的地区,目前,我国已成为欧盟反倾销措施的首选目标和主要受害者,本文试从国外、国内两方面探析我国屡遭欧盟反倾销的原因。

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欧盟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

1.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世界经济史表明,每当世界经济陷入不景气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就要盛行,通常,反倾销案变化比世界经济趋势滞后一年。也就是说,全球反倾销案增减是受上年世界经济状况影响的,或者说世界经济状况是国际反倾销的超前指标,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全球通货紧缩,国外对我国产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进一步增加,欧共体也不例外。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欧贸易额已呈十几倍地增长,2003年超过了1000亿美元,并且欧中贸易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欧洲的经济事务官员在2004年召开的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上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也坦言“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产品大量涌入欧洲,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增多也在意料之中”,“欧洲国家需要中国产品,中国的产品成本较低,在欧洲市场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的确给欧洲企业带来不少压力”,随着关税额普遍降低反倾销因为其使用方便、任意性、不易遭到报复性等特点而越来越成为各国用来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欧盟也不例外。

1.2 欧盟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

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欧盟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倾销规则时区别于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虽然把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名单中排除出去,但是以符合其提出的严格的市场经济标准才能适用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的反倾销规则。实践证明能够获得市场经济待遇的企业寥寥无几,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政治姿态。因此,“类比国制度”、“一国一税制度”仍然是适用中国产品的反倾销一般规则,用这些办法来衡量中国的产品是否构成倾销导致了许多我国没有倾销的产品被裁定构成倾销或本来之轻微倾销的产品被裁定存在高幅度倾销,目前,俄罗斯已经获得了市场经济待遇,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在许多领域市场经济的程度要远远高于俄罗斯。

2 我国出口产品的自身问题

2.1 出口的迅猛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占有份额不断攀升,21世纪以来,中国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从2001年的6.8%增长到2005年的36.9%。尤其是,中国对欧盟出口,以平均27.6%的增长率,从2001年的6.8%高速增长到2005年的36.9%。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会与欧盟产品产生更为激烈的竞争,如果中欧贸易继续增加。客观上会导致欧盟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较高的数量。所以只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出口欧盟的商品继续保持发展,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件就不会减少。 2.2 出口结构不合理

(1)出口产品结构。

中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制造业出口基本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如杂项制品、加工层次低的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简单的机械运输产品占有很大的比重,有些出口产品即便属于中端或高端产品,但这些产品的核心部件往往依赖进口,在中国经简单的加工组装再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规模出口必然会对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及其就业造成较大冲击,从而成为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招致频繁的反倾销指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2)出口市场结构。

中国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研究表明,中国对美国、欧盟、香港地区、日本和东盟的出口占据了很大比重。2005年,中国对这5大出口市场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7。%以上,由于香港转口贸易的比重很高,尤以转口到美国、欧盟、日本。2005年与1997年相比,这一比重有所降低,但出口市场高度集中的状况没有显著改观。这些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比重偏高势必会对当地市场造成冲击,从而容易成为反倾销的对象,例如,1993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不到100吨金属镁,到了1996年增长到11000吨,这种情况就很难阻止欧盟不采取反倾销措施。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实施策略

一、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具有紧密的联系,这种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说植根于双方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一致性。两大政策调控的着眼点,都是针对社会供需总量与结构在资金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悖于货币流通稳定和市场供求协调正常运行状态的各种问题;两大政策调控的归宿,都是力求社会供需在动态过程中达到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从而使经济尽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两大政策的紧密联系还来源于双方政策手段的互补性以及政策传导机制的互动性,一方的政策调控过程,通常都需要对方的政策手段或机制发挥其特长来加以配合策应,经济学理论对此可以做出很好的阐释(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从社会总资金的运动来看,财政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和货币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相互间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连锁反应,各自的政策实施及其变动,必然要牵动对方,产生协调配合的客观要求。

二、我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缺位”和“越位”并存。第一,两大政策的功能定位不准。过去我国对两大政策的功能并未严格区分和界定,各自调控的对象重点与方式,调控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怎样发挥作用均未能明确,导致宏观经济运行秩序紊乱,宏观调控失效。第二,两大政策相互“越位”。如银行贷款充任财政拨款和财政补贴,用银行贷款维系亏损与日俱增的国有企业,用银行贷款支撑巨额“自筹投资”,用银行贷款支付改革成本和纳税,财政信贷严重扭曲。第三,两大政策的调控功能不到位。近年来社会资金结构扭曲严重,资金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资金规模急剧扩大与资金结构严重失调并存,资金供需失调与资金盲目流动并存。

2.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配合不默契。20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降低存、贷款利率。而在这期间,财政部发行国债与银行下调利率的步调并不一致。财政与金融配合的步调不一致,使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国债的成本大幅度增加。为了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中央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向国有独资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等政策,但这期间金融部门很少有重大的政策出台,基本上实行的是通货紧缩政策,使国家财政的压力不断加重,不仅影响了扩大内需的效果,而且加大了国家财政的风险。

3.财政与货币政策更深层次上的配合问题。一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调控分工不明,责任不清。通常情况下货币政策更适合于总量调节,财政政策更适合于结构调节,但在实践中,财政政策没有发挥调节结构的作用,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二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缺乏充分协调。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两部门之间缺乏充分的协商,两大政策在宏观调控中难以形成合力。三是在经济运行和体制改革的某些重大问题上,两大政策配合不够。如在公债发行、利率调整、国企改革、住房商品化改革等方面,均存在配合不当的问题。

三、优化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制度建设

总体来看,近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取得了诸多进展,特别是在两大政策的结合部实施了一些颇具创新性的措施安排,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仍存在着较大的改善空间。为了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利益,两大政策需要在协调配合的各个领域,提高协调配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开拓协调配合的广度和深度。首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政府最重要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其本质上具有经济运行共同目标决定的协调要求。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又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战略任务。

四、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对策与建议

1.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和成熟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充分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效用的基础。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伴随着金融体系、财政体制、国有企业制度等一些列的改革。具体来讲,财政体制的改革要以完善现行分税制体制为基础,进一步规范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国家税收征管机制,不断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切实强化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至于金融体系的改革,则继续将精力放在非银行金融机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方面,不断开创国有商业银行依靠市场竞争、自主经营的新局面,不断消除影响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的种种不利因素。

2.宏观调控中处理好两者政策的主次地位。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调整的主要任务各异。因此,宏观调控过程中应该时刻处理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次地位。当前,在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经济总量失衡和经济结构弊病,而在一个时期又不可能同时有效地解决两个问题。经济总量问题上,应该运用货币政策来处理好货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强调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经济结构问题上,则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必须考虑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经济调控中的角色和地位,避免任何过分依赖货币政策调控而忽略财政调控的情形,努力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一致。

3.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要与经济形势相适应。随着全球经济的初步复苏,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要把握好度,要考虑到中国经济趋势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世界经济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组合不仅要视中国经济状况而定,还要根据国际金融、经济的发展形势而定,要保持实时地检测与变更,以期达到政策协调配合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银枝.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研究[J].经济经纬.2008年(05).

[2]苏杨.“5.12”地震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J].经济前沿.2008年(07).

[3]贾康,孟艳.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简要认识[J].财政研究.2008年(06).

篇(5)

关键词:城市绿化;环境产业;发展趋势;经济;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园林绿化行业发展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产业,年产值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城市经济中不可替代的、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园林绿化是与该城市的历史发展、经济状况、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如何壮大和发展园林绿化经济已成为园林绿化行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经济管理有机结合,将创造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

一、园林绿化经济概述及发展背景

园林绿化经济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的内容。所谓广义上的园林绿化经济,是指在园林绿化活动全部过程中即从设计、施工到绿地建成过程中的所有的经济现象。除了园林设计和绿化施工以外,还包括园林绿地所具有的物质生产功能。狭义上的园林绿化经济特指的是在绿地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广义上的园林绿化经济,绿地作为产品具有典型的公共属性和正外部性,狭义上的园林绿地经济则遵循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

目前国际上已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城市必须与自然共存”。城市园林绿化的空间就是城市中的自然空间。现代园林价值观的转变首先是由部分人的需要向人类共同需要转变,园林所创造的综合效益为广大社会公众所共享;由仅供观赏、娱乐的单一价值趋向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多元价值转变;园林体制上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初步形成了社会办园林,园林社会化的格局。由院墙里的封闭式园林走向街道、走向广场、走向市区和郊外。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来看,城区绿地和城市周边绿色植被所产生的新鲜空气和城区污浊空气形成气流交换,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园林发展的好坏不仅标志着城市的活力和文明,同时派生出旅游业和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等多种经济效益,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建设同步,就城市的发展而言,园林至关重要,城市环境的好坏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状况。

二、园林绿化经济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地面积增长很快,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比上一年提高了9.14、9.58、8.95个百分点,都接近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这个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全民环境觉悟的提高,增强了绿化祖国的自觉性;国家法律、法规,把绿化建设列为各级政府的职责,并且规定为各行各业以及公民的义务;在城乡建设中,把绿化列为必须同步进行的建设项目之一。总的来说,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控下,绿化事业与经济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的态势。

在绿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测算,在城市绿地中,公共绿地占15.8%~16.95%,公园占9.8%~10.1%,属于园林专业部门以外的占61.19%~62.82%。苗圃占城市绿地的3.67%,其中属于园林专业部门以外的占40.58%~59.16%。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热潮持续升温,城市绿化经济渗透到城市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的管理、规划者通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绿化建设。虽然投入大,但是园林绿化产业的产出将大大超过投资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仅能提高环境质量,提升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城市形象以及居住条件,造福人民,还可以带动其它相关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它本身的经济价值以及对其他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园林绿化经济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绿化业的经营领域已经向市内外、省内外、国外开拓。

三、关于发展城市绿化经济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城市绿化事业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要改变城市绿化的传统观念,坚持科学绿化、可持续发展。

1.统筹发展,科学规划。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出发,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布置大型生态绿化,科学地配置植物群落,将规划设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维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污染。同时,还可以将园林规划设计与当地的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经济节约。

2.提高园林绿化行业自身水平。提高园林绿化行业的整体水平,必须要切实提高设计师、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园林绿化产业中的生产活动真正凝聚有创造力和附加值。同时,在园林设计中应加快对新技术的采用以及推广,使得方案设计与施工图出图实现无缝接轨。

3.健全园林绿化行业的行业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园林绿化经济主体是企业。对园林绿化行业的管理,要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制定必要的标准化行业章程、严格资质审查、提高监理水平及监督质量等多种手段来加强行业自律、减少恶性竞争、保障施工质量。

4.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大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普及树木花草种养知识,以提高其认识,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5.加强园林绿化企业自身建设。园林绿化企业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城市园林景区的规划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建设、养护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各个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规范操作行为,不断提高施工养护管理水平。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做统领,努力探索、积极借鉴先进的园林理念以及园林绿化方法。今后,应注意加强维护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调整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协调城市园林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使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依靠园林绿化产生效益必须有专业技术作为保障,运用相应的产业政策,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引导市场的规范运行,把城市园林绿化的经营管理活动纳入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的轨道之中。

参考文献:

[1]张祥平.园林经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管怀庆.对城市园林经济发展创新机制与途径的探讨[J].园林工程,2007(01).

[3]左美丽.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趋势[J].山西林业,2008(03)..

篇(6)

一、财务风险的种类

在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四个大类: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筹资决策失当,而造成的资金来源结构不协调而形成的风险。投资风险是由于某种原因使投资收益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资金营运风险是生产、销售、资金收回过程中因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计划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由于经营决策、经营方式的失误,原材料价格变动等都可能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风险。分配风险是指不恰当的利润分配政策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利润如何分配,涉及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企业与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分配不当就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

二、加强财务风险防范的意义

财务风险是在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理财活动。财务风险防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有利于为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企业对财务风险不重视、防范意识差、高负债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只有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建立相应管理机制,才能为企业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

2.有利于企业全面、经济和有效防范风险。企业进入市场,如若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无法把握市场变化,必然使财务风险加大。

3.有利于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实现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盈利性。资金沉淀对企业而言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资金的使用表现为各种资产,但是作为一个高效运转的企业,加速资金周转,缩短资金沉淀时间,防范资金沉淀过程中的不良财务风险,无疑有利于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和获利能力。

三、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经济趋势及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和变化。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各种经济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区分风险责任。企业要从法律上、经济上明确风险承担者的职责,要给予风险承担者一定的投资决策权、资金筹措权、资金分配权,使风险承担者在行使权利的同时能充分考虑日益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慎重考虑资金的筹措、使用、分配活动,要使风险承担者享受风险报酬。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使决策者对以往企业经营成果做出错误的评价,而且会导致企业未来的决策偏离经济规律,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至关重要。

4.完善组织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掷怕自力、实现科学决策;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其次,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内部审计,再次,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最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5.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本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市场情况、融资环境等宏观因素,制定出本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区间。通过对预警指标的分析研究,对处于预警区和危险区的业务实施重点监控,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化。

6.动态平衡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现金流量,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与结构,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现金流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确定其发展的速度和总体规模。优化企业的现金流量,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耪提高投入产出率:动态平衡自有资缸借贷资金和预收资金的规模与结构,当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裕时,可以适当她提高资产负债率;当现金流量不理想时,应降低资产负债率,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资金的边际效用最大忆拟提高公司簧金的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

篇(7)

问题是,政府政策为什么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化”,生出与政策目标相背的结果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政府政策的运作机制来分析。政府对宏观、微观经济活动的调控,是从调控政策的制定开始,经政策的贯彻实施,最终实现政策目标的。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作保障。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环节来分析政策被异化的原因。

一、从政策的制定环节看政策异化

一个正确合理的政策是保证政策执行效果的基本前提。但是,要制定出正确合理的政策,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经政策制定者的理性思维才能形成。现代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所掌握的信息可能有缺陷,政策的制定者也非完全有理性的。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所制定的政策会与现实需要发生偏差,结果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政策目标的异化现象。

一是现代经济中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现代经济中,经济当事人往往存在信息障碍。例如,厂商一般只会对和自己的产品直接相关的产品的价格较熟悉,对和自己产品关系不密切的产品和要素价格则并不了解;工人也只知道自己的劳动价格而不能确切知道其他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因此,厂商、工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会对相对价格的判断出现错误,从而采取错误行动。而所有厂商和工人的行为汇集后就成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所要收集的信息。可见,厂商和工人在不完全信息指导下的行动,将导致政府所获的信息不完全和不真实。

二是政策制定者的行为和偏好。在传统的经济分析中,常常仅将政府看作是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忽略了政府自身利益的存在;也常假定政府不需要任何激励便会自觉的形成完全的公众利益动机。这种假定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政府制定者的行为符合“经纪人”的假设,他们也是从个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按个人面临的诱因行事。他们可能有反映公众利益的愿望,但这种愿望只是决定政策制定者目标的许多诱因之一,当其它诱因更加强有力时,反映公众利益的愿望可能被压倒。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既有自身利益的驱动,也有集团利益动机的作用,正是这种利益动机的多元化,导致缺乏激励和约束的政策制定过程,会产生偏离反映客观经济趋势和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要求的政策目标,使政策与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相背离。

二、从政策的传导机制看政策异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政策必须通过税收、国债、投资、信贷、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的传导作用,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发生改变。但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策要发挥作用所需的这些传导机制是不完善的。

一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发育不完善。事实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微观市场经济主体的缺位。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由于改革的不彻底,造就了我国经济中所特有的微观经济主体的二元格局:一方面,作为改革后形成的新生力量,非国有企业具有产权明晰的特征,能对市场价格信号做出灵敏反映,其行为由市场机制调节,是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主体;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虽然也历经了不断深入的改革并在日益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但无论在产权结构还是在治理结构中,它仍存在着明显的政企难分的特征,因而其行为具有对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依赖性,是不完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主体。由于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依然很重,因此,它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整体情况,它对市场反应的迟钝也导致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灵。

二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深入导致税收机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使地方政府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问题。例如,尽管分税制改革力图通过分权、分税和建立转移支付体系等方式,明确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权、责、利关系,但由于许多客观原因还不得不照顾到一些地方的既得利益。另外,这些年为了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还赋予了地方政府在预算外收费、建立政府专项基金等方面的权限。因此,地方政府为保护自身“隶属税”的财政收入,扩大财源,必然利用一切手段保护隶属自己的企业,也必然动用一切财力支持这些企业去追逐市场上的热点项目。

三是我国投融资领域改革的滞后使银行信贷机制僵化。

我国金融领域进行的改革,使我国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银行内部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还不彻底,严重影响了银行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传导中介的作用正常发挥。同时,由于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政府对投资活动不正常的干预,使我国的投资领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退出壁垒,致使一些效率低下的企业不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退出竞争,而高效率的企业却在过度的竞争中被逐出市场。其结果是,被保护的低效率企业在任何情况下均有较高的信贷需求,对他们银行却不敢贷;另一方面,高效率的企业因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下降而对投资需求不足,对他们银行是想贷却贷不出。这样,银行的信贷机制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调节作用失灵。

四是价格、利率等信号的失真使它们对微观经济主体产生误导。尽管二十几年的改革已使我国市场上多数商品的价格基本上是按供求关系来决定的,但价格的非市场决定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存在地方保护价格;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价格还被政府所控制;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垄断价格,等等。诸如此类的非市场定价,使得市场上的价格信号不能真实反映经济活动的内在要求,导致价格杠杆的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