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

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8 16:58: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

篇(1)

教学目标

1.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分期和性质;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1)通过对文艺复兴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通过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

3.(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4)通过对布鲁诺为追求真理而殉难事例的介绍和文艺复兴时期先驱者的大无畏战斗精神的讲述,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素养和优良品质。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的反封斗争,一次思想解放。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宗教改革,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教材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分析

(1)通过对文艺复兴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文艺复兴中重要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文艺鉴赏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以及自主完成书面介绍材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整理,独立形成观点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分析

人文主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人文主义”是贯穿文艺复兴的基本思想,是理解文艺复兴各个领域和各项成就的基本依据,也是文艺复兴反封建性的基本体现,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开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乃至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理解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非常重要。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文艺复兴运动中,因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尤其是天文学的发展沉重的打击了天主教会,进一步将人们丛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

重点的突破方案

(1)通过讲解“人文主义”的英文单词“Humanism”的构词法,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相关的小字部分,使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2)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有关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历史,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意大利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以及回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原因,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总结;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政治上的成就,制作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的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发展的背景,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以及相关图片和资料进行讲解,并由学生设计《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成就一览表》,使学生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

难点分析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本节课的难点。高中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对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理论更是缺乏了解,因此,较难理解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

难点的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和思考为何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核心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文艺复兴是否是古典文化的复兴;文艺复兴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的原因;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掩护。指导学生制作意大利文艺复兴、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成就一览表。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文艺复兴

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手段:电教手段应用:使用《创世纪》Flas、相关视频资料和图片;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对比中世纪的绘画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推测两幅画出现的大概时间,并带着“为什么两幅画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它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开始学习新课。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

详细内容参见“重点突破”。

在引导学生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各个方面的成就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掩护?”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当时封建神学在欧洲的地位、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的来源、当时资产阶级与封建神学力量对比等方面分析。要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资产阶级为什么会以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一形式,开始了反天主教会和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没有公开举起反封建制度的鲜明旗子?”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是理解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的本质的关键。教师“导”正是体现在引导学生的思路集中在“关键”问题上,由此使学生迅速掌握事物的本质。

三、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艺复兴在十五世纪后期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在十六世纪达到?”

这一问难度较大,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前两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使学生将前两节课所学内容与本节内容较好的联系起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西移大西洋沿岸,刺激了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使文艺复兴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基本原因,进而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制作《西欧诸国文艺复兴成就一览表》。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分析莎士比亚等人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对比此时的作品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作品的区别。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详细内容参见“重点突破”

指导学生将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成就与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成就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文艺复兴的范围、时间,认识到文艺复兴在十六世纪达到的史实。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小结

学生回答在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并总结归纳文艺复兴的时间、范围、性质及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有关问题,制作一系列表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设计问题、点拨和适当讲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三节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背景

2.人文主义

3.最早的代表人物:但丁和乔托

4.早期的代表人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5.全盛时期的“美术三杰”

6.马基雅维利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英国的莎士比亚

2.法国的拉伯雷

3.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哥白尼和“太阳中心说”

2.开普勒和伽利略

3.数学、物理学的发展

4.布鲁诺和弗兰西斯·培根

探究活动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发展的探究活动的设计

篇(2)

【关键词】风格;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自觉

像许多其它概念一样,“风格”也是一个动态的、流变的概念。

我们知道,经过5――10世纪间的社会动荡,欧洲,特别是西南欧洲,到了11世纪初年,终于逐渐稳定,出现这种新气象的社会基础,是欧洲封建社会和经济形势的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思潮要求有一种突破狭小的地域局限的新的价值观念的出现,所谓“罗马式的艺术”便应运而生。

“罗马式”(Romanesque)一词,从“罗曼的”(Romance)一词发展而来,指的是使用罗马语系的各个国家的语言。就其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而言,首先在法国和伦巴第出现.

进入13世纪,由于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欧洲各地的城市建设更加兴盛。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大量能工巧匠集合于各种行会之中。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封建社会盛期的独特文化形态――哥特式艺术,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

“哥特式”(Gothic)一词,原先的意思是指罗马帝国的破坏者们的“野蛮”风格。因具有日尔曼族之哥特人爽朗的性格特征而得名。“哥特式”一词,大概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拉斐尔在给教皇利奥十世的信中首先被使用的。它本来含有“轻视”的意思,用来批评文艺复兴之前北方野蛮民族(哥特人)的建筑样式.

“文艺复兴”一词,来自法文“Renaissance”,原意是“古典文化的再生”,所谓“古典文化”是指距文艺复兴一千年前,即越过了中世纪之前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著名的意大利美术史家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笔下第一次出现了这个词。美术史上记载更多的是他那本著名的美术史著作《名人传》长达百万言,并第一次在书中提出“文艺复兴”一词。他还是1562年建起的佛罗伦萨绘画学院的发起人之一。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的开始。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人本主义,表现出不可磨灭的光芒,“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注1)

瓦萨里在《安东内洛・达・梅西纳传记》中,把技法看作艺术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指出:“当我思考许多坚持‘第二种风格’的大师们为绘画艺术带来的益处和做出的有用发明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特性时,在考虑他们的成就时,我必须认为他们是真正勤勉而卓越的,因为他们做出巨大努力要把绘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不顾困难和代价,也不顾个人利益。” (注2)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our)意为“畸形的珍珠”,它在美术史中上乘文艺复兴晚期的“矫饰主义”,下接18世纪的“罗可可艺术”。“巴洛克”名词本身含有奇形怪状、矫揉造作的意思。这些不同的面貌体现了艺术家们的“风格”追求。这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新技术的狂热不一样,风格开始了多样化并开始受到关注。

到了法国路易十四的晚年时期,对古典艺术浓厚兴趣的改变,转而倡导一种轻松活泼的艺术,这与17世纪末18世纪初法国宫廷的权势和财富日益扩张、王室的奢侈享乐与日俱增有关,从而导致享乐主义审美思潮的兴起。这种新趣味就是“罗可可”艺术。“罗可可”(Rococo)一词是从法语“Rocaille”一词转变而来,原意指建筑装饰中的一种贝壳形状图案。这种风格最初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后扩大到雕塑、建筑、绘画、家具、工艺品甚至妇女服饰上。这种风格华丽、精巧、轻薄,在18世纪前期得到充分发展。

同样是这时期,理论家们开始更明确的进行“风格”的阐释。

“风格”还经常被学者们用来标识不同的艺术类型,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就把整个造型艺术史分为两种风格:线条风格和图绘风格。(注3)康维涅尔则认为,在艺术史上,由于实用艺术和建筑中装饰因素的程度日益增大,有三种循环性重复的风格:结构风格、装饰风格和图案风格。(注4)另外,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谈到:“风格这个概念,在运用的意义上也是相当具有灵活性的。日常语言把某部艺术作品的风格往往理解成这样的东西。这种东西把对自然原型的模仿提升到了某个高级的改造活动,因而也就是把对自然原型的模仿上升为使原型令人满意的改革活动,以使原型转化成艺术词汇。”(注5)关于风格,现代英国学者贡布里希(Gcmbrich)曾在多篇专文中论述。他说:“风格是有特色的,因而也可被辨认的方式,用这种方式进行一种行动,制作一件作品,或者要进行一种行动和制作一件作品。”(注6)他认为,按照惯例,风格的用法可分为“描述性”的和“规范性”的。

语言学家乌尔曼(Ullman)说:“整个表达理论的支点就是选择这个概念。除非发言的人或作者在两种可供选择的形式中具有选择的可能性。否则就无风格而言,同义词就他最广的意义而言,是整个风格问题的根源。”(注7)

风格是由艺术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与由作品的题材、体裁以及社会、时代等历史条件决定的客观特征相统一而形成的。人们常说一句名言:风格即其人。中国古人刘勰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注8)也是讲造成不同艺术风格的主观条件。

在造型艺术中,风格的多样化与同一性往往有著十分鲜明的表现。如同是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杰出创作,米开朗基罗的雄强、达・芬奇的深沉、拉斐尔的优雅各不相同;而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则又分别是各自时代的典型风格;又如中国汉魏六朝之画“迹简而意澹”,初盛唐之画“雄浑壮丽”,均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风格。

首先,人们对“风格”开始了自觉追求。贡布里希指出:“‘风格’一词是慢慢进入视觉艺术领域的,尽管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里这个词用于视觉艺术领域的频度增加了不少。然而,它在18世纪里才被确立为艺术史研究中的专业术语。…只是在19世纪里,建筑师们才有可能利用‘历史风格’这一宝库里的所有宝藏。这种情形使19世纪人的风格意识变得越来越强。”(注9)在以前的时代里,风格就是做事情的方式,事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人们认为那是达到某些预期效果的最佳方式,到了18世纪,人们忽然要自己选择风格去表现。这种自觉意识表现在大量的理论论述中,还表现在大量风格各异的艺术实践中。如温克尔曼在《古代艺术史》中明确论到,希腊风格是希腊人生活方式的表现。他的这种观点影响了赫尔德(Herder)和其他的学者,促使他们也用类似的眼光重新去看待中世纪哥特艺术。温克尔曼的理论为建立以各个时期风格来划分艺术史的方法铺平了道路。

欧洲人通过文艺复兴运动所带来的“人的觉醒”,在艺术创造中逐渐觉醒了“风格”的意识,从而开始了“风格”的创造。

19世纪是个光辉的时代。革命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新的观念与思想。对于艺术,人们开始了从未有过的“风格”探索历史。著名意大利艺术理论家利奥奈洛・文杜里在他所著的《西欧近代画家》一书中,把1870-1920年间的这段时间称为“为争取艺术的自而斗争的时期”,这主要是指艺术家强调自己个性的表现,追求独立的个人风格,开创自己道路的努力。因此,这个向20世纪过渡的转变时期,其特征便是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的出现和艺术家创造个性的充分表现。从此,艺术家自己追求个人“风格”成为了西方艺术史上的一大亮点。在20世纪更表现出极具无限丰富的“风格”陈列。

【参考文献】

[1][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 5-6页。

[2][英]E・H贡布里希《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李正本范景中编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3][瑞士]H・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897年版,第21页。

[4]《美术辞林・外国绘画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7页。

[5][德]W沃林格《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6][7][英]E・H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林夕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84页,

篇(3)

关键词:西方史学;园林史

1.史学的定义

史学的定义从内涵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即广义的“史学”和狭义的“史学”。广义的“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历史狭义上的史学史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附属观念相态的统一体。就园林来说,由于园林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作为一个园林设计者更应该去了解自己学科的发展,去深刻体味园林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点与原因,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对今后园林设计和演变的方向有一个更为精确的把握。

2.西方史学发展对各时期园林的影响

西方史学源远流长、恢宏博大,从古代到十九世纪,西方史学先后经历了四次重大转变,这每一次转变的过程中,西方园林也随之不断的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体系。

2.1第一次转折:西方史学

第一次西方史学的转折发生在公元前的古希腊时代。是以希罗多德“社会文化史”和修昔底德“政治军事史”为代表的古典史学的确立。其主要是将历史与神话分离,产生了体现人本主义精神,同时也是奠定了西方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和西方建立科学的历史学的基础。在这一时期主要指的是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这些地区由于雨水、森林和耕地面积较为稀少,与人们理想中适合农业生产的富庶土地相差甚远,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便不断从自然界中汲取知识与资源,探索最适宜生产生活的模式。为此,当时的园林形式以果木园、菜园为代表,并且在选址上十分注重自然条件,便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2.2第二次转折:基督史学

这一时期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直至公元14世纪。基督史学是在基督教徒同异教徒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目的是为了更加具体地展示基督教与天地同在的悠久的历史渊源,表现基督教在人类历史上的独特地位,这一方面是出于对异教徒进行舆论反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加强广大教徒进行历史传统教育、以强化教徒们的信念和增强教徒的自信心。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西方社会黑暗的中世纪时期,封建割据带来的频繁的战争,社会的动荡,科技停滞,宗教就成了文化艺术的唯一主体和精神寄托,所以,园林也只能在寺院和贵族的庭院中有所发展。园林也演进为寺庙中以实用性为主的果园、花圃,以及贵族城堡中少有的花园布置。

2.3第三次转折:近代资产阶级史学

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分为人文主义史学和理性主义史学两个阶段。

2.3.1人文主义史学阶段(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

到了中世纪末,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逐步瓦解,资产主义关系逐渐形成,到了14世纪到15世纪初叶,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其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宣扬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幸福,崇尚理性,反对蒙昧。这一时期,意大利走在了历史的前端,并随着思想和个性的解放,人文主义者可望古罗马人的生活方式,这就促使了富豪贵权们纷纷在风景秀丽的丘陵上坡上建筑庄园,并采取连续几层台地的布局方式,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意大利台地园,如这一时期著名的菲埃索罗的美第奇庄园、埃斯特庄园、兰特庄园等。同时人们追求幸福和自由平等的观念,薄伽丘在《十日谈》中以佛罗伦萨周围华丽别墅为背景,技术了佛罗伦萨人愉快的生活,以及阿尔贝蒂《论建筑》中以古罗马小普林尼描述的别墅为主要蓝本所描绘的以消遣、娱乐、隐退、陶冶性情的理想庭院构想,都描述了这一时期别墅园林的盛况。

2.3.2理性主义史学阶段(启蒙时代17世纪――18世纪末)

理性主义史学是17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思潮是史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在当时的史学领域占据支配地位。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认为真理的标准不是实践而是理性的唯理主义的产生。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强大的绝对君权统治地位。经济上的强盛以及君权专制的统治思想也反应在园林上,从而孕育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法国园林中遵循的规则与秩序是当时绝对君权统治地位的象征,同时这种规则式园林运用于平原地区这一典型样式,就是当时盛行的唯理主义哲学的反应。

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兴起,经济空前繁荣,英国建立了欧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哲学思想上,经验主义开始盛行,同时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自然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英式自然园林应运而生。

2.4第四次转折:西方近代史学(18世纪――19世纪)

19世纪是西方充满变革的时代,又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兰克学派、历史主义思潮、实证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花样翻新,各领几十年,最后化作西方史学殿堂中的一尊尊经典雕像。伴随着这些史学思想的不断出现、交替,以及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欧洲艺术也先后兴起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显示主义、印象主义等艺术运动。在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园林艺术领域与出现了更加彻底的变革。随着君主政权的覆灭,原有皇家园林开始逐渐对公众开放,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开始出现。较为著名的有肯辛顿公园、海德公园等,其经过改造后,更加适宜大量有人的活动。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是现代园林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没有产生新的造园风格,园林风格在继承原有传统的同时,几何式园林又重新被设计师采用,园林风格停滞在两者相互交融的设计风格上。

3.结语

园林的发展,每一次样式的创新,每一次园林风格的产生,无不是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思潮相互作用的结果。传承至今的经典园林案例,都有其创作的背景和深刻的历史故事与逻辑。所以,对于园林设计者来说,在借鉴和运用园林设计方法和风格的时候,要深刻理解其产生的深刻历史背景,知道其演化的由来,将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逻辑充分结合起来,才是值得我们深刻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日)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张广智.西方史学通史 第一卷 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陈佳宁.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J]今日科苑,2006,(10):83

[4]郭海良.基督纪元体系的形成与基督教史学.[N]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篇(4)

一、公众性

写实性绘画能具有顽强生命力,因为在它的躯体里有一种“长寿”的基因:它和人类正常的、最基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相一致的,它最为广泛人群认同,能更好地架起观众与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它能长久的拥有广大的观众,一切地域、民族、国家的绘画艺术,都毫不例外地从追求“写实”的形式开始的。在中国占多数的是农民,而在他们当中对艺术感兴趣的只有少半,那么他们眼中“最直接、最通俗”的作品是好的艺术品。对于搞抽象的、表现的东西他们知致甚少,故吸引多数人的艺术应该是写实性的。这种绘画的通俗性、公众性构成了读者的无障碍“阅读”。

二、可视性

写实性绘画的可视性是其精髓,写实性绘画很容易在视觉和想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和观众的联系。当今写实性绘画在平面上呈现形象,多重组合,空间的自由切换技法风格上进行着多样探讨,获得更大的观念和内心情感空间。它可以使艺术家发挥创造性的想象力,将个人对于自然物象的观察体悟通过多种技法和媒介综合组织呈现于观者面前,它的“形象”不单是如实的再现对象,也包括艺术家想象创造的心灵的“心象”。这意味着艺术家对当代视觉形象资源可以而且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组合从人类全部的文化传统中获得视觉的想象力,而不仅仅停留在眼前的可视之物。当实性画家的求“真”,对细节的精微的投入过的关注和追求,精微的去刻画,不遗余力的去雕琢,他们对物象自然细节的描绘是心领神会的,细节的形体现了画家的个性精神,他们懂得有感情的精微刻画使画面更具形式意味,现实生活的人和事在一般人的眼里不会有什么特别的不同意义,而在画家眼里却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由于画家观察生活的角度与常人不同之故。不同的画家个人的精神的追求是不同的,其发现和传达情感的方式就必然不同。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发现与自我感受相通的“细节”,正是对于人类本身的认知,细节的形的刻画往往会认为是画面中需要重点表现的部位,对细节形的把握因画家修养的不同而不同,其深刻性也不同,使形象的准确性的内涵得以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三、再现和叙事性

写实绘画不是现代艺术的敌人,写实不是单纯地对自然的摹仿,写实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获得真实,也不是对历史进行重复,它的绘画力量和生命力是永恒的,追求精神目标是一切艺术的使命。所以我认为,就这一点看,写实绘画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得到发扬光大。在当今展览大量出现的是人体、风景、景物、个人情调的作品,而真正优秀的军事画、历史画,长期萎缩,当然,艺术家要想在社会题材中能走的更深更远,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和学者的深度。另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这个责任感体现在艺术上,就是要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族精华,现实主义是持久而先进的,积极进步健康的真善美的人文精神,是永恒的,而以把握关注真善美为己任的现实主义精神也是永恒的,表现这种精神的写实绘画自然也不会过时,关注新的发展、关注当下人性、关注当下人类的生存境遇,写实绘画方法会成为其表现先锋。

四、符合视觉审美经验

当下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人们的审美观、视觉观发生了突变,写实画家个性的真实性、复杂性得以张扬,努力表现现实、表现人、表现人在事物中的多层次的形象及人性美、人格美,这比必然离不开对象的形,对象的形已被重新提升到新的高度,以形似为先。没有形就没有神,正像一个人物画家一样,当其在作品上发现有欠妥的时候,只有在形上追查原因,只有在形上改正错误。即形不似而神似,这种形神分离各有本原,各有独立的说法,是不会存在的。写实绘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一种,能够较为完美地突出视觉形象性这一重要特质,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最高绘画境界。

五、基础性

篇(5)

关键词: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形成;特征

哈尔滨到处充满了西方的味道,这里的建筑颇具西方韵味。哈尔滨现存的老建筑有四百多处,包括新艺术风格、文艺复兴风格、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与建筑装饰风格,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哈尔滨的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时期起步较早、近代化水平较高的建筑形式。其包括公共建筑、多种类型的居住建筑、数量可观的宗教建筑和少量规模较大的早期工业建筑。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建筑文化逐渐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那一幢幢历经百年风雨、带有中西方元素的建筑,使人们触摸到了这个城市百年的人文风物,折射出那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艺术形态。

1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

1.1自然环境条件

哈尔滨冬天的户外气温偏低,要保证大楼内部的正常气温,必须采取较好的隔热措施。通过对墙体和房顶进行加厚,并减小开窗面积,从而使得哈尔滨现代的建筑形态“以实为主”。在平面布局上尽可能地缩短墙体的长度,降低热量损失;在颜色方面,以黄白为主要色调,使人感到温暖。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北部的传统风格。

1.2物质技术条件

哈尔滨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这里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获取建筑用的木材非常方便。但哈尔滨市和周边的石材资源匮乏,哈尔滨建筑的外立面使用石材的较少。建筑材料使用最多的为砖,由于与其他建材相比,它的生产和运送更容易、成本更低、建造更容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哈尔滨市内出现,但钢筋混凝土框架多作为结构,隔断墙多为砖砌。

1.3社会历史条件

一般来说,中国地方建筑风格的形成,自然环境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是主要因素,但哈尔滨是个特例。近代以来,受历史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建设都与西方建筑有相似之处。一百多年前,哈尔滨还是一个小村落。1898年中东铁路建设,大批欧洲移民涌入哈尔滨,也为哈尔滨带来了西方文化。中东铁路尚未修建时,哈尔滨地区人口在五千以内,而1903年中东铁路管理局进行户籍登记时已有44576人,中国28338人、俄国15579人[1]。人口的大幅增长导致了哈尔滨地区建筑需求的扩大,俄籍人口占比的增长促进了俄国建筑风格的盛行。这种具有异国情调的文化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使其成为哈尔滨特有的城市建筑风格。

2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的特征

哈尔滨的近代建筑样式丰富多彩,尤其是新艺术运动、文艺复兴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及中华巴洛克建筑都是在中国其他城市很少见的。哈尔滨的“中西合璧”建筑同中国其他城市相比,也显得更为典型。归纳起来,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大致有以下几种。

2.1新艺术风格建筑

新艺术风格是古典建筑从装饰出发向现代建筑转型的开端,倾向于自然与有机主义。然而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新艺术风格的发展并不完全,持续时间短,落成建筑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该风格建筑的重要意义,其与以功能为主的现代主义建筑相对。哈尔滨的新艺术风格建筑存世量较大是这一转折的重要见证,与欧洲新艺术风格建筑相比,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系统性公共建筑群落。新艺术风格是当时建筑的流行趋势,但流行时间较短,且影响力有限,此时欧洲旧有城市建筑风格已定型,且更新困难,持续时间较短,这使得世界范围内新艺术风格建筑存世较少。而哈尔滨的形成时间与新艺术风格流行时间基本一致,巧合之下成为唯一系统的、以新艺术风格修建公共建筑群的城市,即使是在新艺术之都的里加,群组形态的大型建筑同样难寻。“城市”本身包含两方面含义:“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2]。哈尔滨是典型的先城后市,即先有规划后有商业人口聚集。如哈尔滨市南岗区就是以新艺术风格行政建筑为主的“城”区,道里区是以折衷主义的商业建筑为主的“市”区,在这一时期行政及城市基础功能建筑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哈尔滨新艺术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为哈尔滨火车站,如图1所示。哈尔滨火车站建成于1903年,设计方案由基特维奇于俄国圣彼得堡完成。建筑整体无论是顶部还是外立面都不存在平面,各方向的平面都被竖向穿插的三个突出的装饰柱打破。当时十分新潮的玻璃幕墙嵌在正门上方,车站的正面造型、顶部线条、玻璃幕墙、台阶、铁艺装饰、站名等都是曲线形式,但自法国传播的新艺术风格经过俄国的中转,再加上服务于公众的修建目的,使得哈尔滨火车站的曲线弧度变化的更为克制,区别于米拉公寓等小型居住类建筑。新艺术风格的建筑群构成了哈尔滨的城市雏形,新艺术建筑的发展在西方终止后,在受中国文化圈保护的哈尔滨城市内部具有相对独立的延续性,且仍有少量新增。新艺术风格元素已经成为城市建筑风格的源头,简化后的新艺术风格凭借符号化的植物铁艺栏杆、特殊造型浮雕、曲线运用等装饰元素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2.2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是在局部上继承古典建筑风格,而整体上却是拼凑形成的新建筑形式,成为1920—1932年哈尔滨建筑流行的主要形式。1920年之前折衷主义建筑虽然在哈尔滨的数量仍然较多,但因其流行时间较长且没有统一明确的风格特点在欧洲已呈衰落态势。俄国人也更倾向于代表最新文化取向的新艺术风格,道里区中国大街上的商业建筑大多数属于此风格。1920年后诸多折衷主义建筑根据融合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西—西”融合模式及“中—西”融合模式两种类型(如图2)[3]。“西—西”模式指的是同一建筑上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西方建筑风格。“中—西”融合模式中又包含了两种情况,即使用西方的新式建筑材料,但完全参照中国古典建筑外形的仿古式建筑,以及融合了源于中西两大不同文化区域建筑风格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

2.3仿古式建筑

1920年,城区公共建筑修建大体完成,市区商业建筑修建成为重点,中国人聚居的道外区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核心。仿古式建筑的代表为建成于1929年的哈尔滨文庙。文庙中的正殿大成殿采用古代建筑等级中的最高规制,正面横阔十一开间,顶部为重檐庑殿顶,其规制可比故宫太和殿。此外,哈尔滨文庙也是表现国家精神的仿古式建筑[4]。哈尔滨文庙的修建,以尊孔、复兴传统文化为目的,采用水泥、水磨石等新材料替代了传统材料。建筑主要材料的替换并不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这个时代出现使用新材料修建的仿古式建筑,是朝代更迭、外域文化冲击影响的缩影,即重视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符号及恢复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

2.4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式开始于13世纪末期的意大利,15~16世纪的成就最显著,在西欧占有主导地位,到了16世纪后半叶,渐趋衰落。其风格是采用横向五段、竖向三段的构图法则。下段为基座层,常以连续的腰线与上面分割;中段或以完整的柱式,或以仿重块石形式砌筑墙体;上段为檐壁和屋顶,檐壁常以生动的枝繁叶茂的植物浮雕花饰和扦格石作为装饰,屋顶则是孟莎式双折坡顶,并配以异形的老虎窗,组成阁楼层。方底穹顶也是法国文艺复兴建筑中常见的,不过穹顶不像拜占庭式那样半遮半掩。代表建筑有黑龙江省对外联络办公室、哈尔滨市兆麟小学、哈尔滨市道里区妇女儿童用品商店等。

2.5中华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是17世纪在意大利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建筑奢华,充满了浪漫气息。它具有浓厚的颜色、华丽的装饰和精细的雕工。其特征为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与雕琢,经常使用交错的曲线和卵形的空间。这种艺术形式在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乃至文艺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曾在欧洲掀起了一股热潮。19年代末期,由于中东铁路开通,松花江开通,大量外资和外资纷纷涌来,使得此地很快发展为远东大都市。那时,在哈尔滨南岗区、中东铁路线以西的道里地区,巴洛克主义、古典主义、文艺复兴主义和自由派等艺术形式相继涌现。2.5.1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形成原因华商群体在傅家店修建了大量四合院式平面布局、西洋风格外立面的二至四层商业建筑,日本学者西泽泰彦命名为“中华巴洛克”[4]。修建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商号有两种类型:一是老鼎丰、亨得利一类江浙连锁商号开设的分号;二是武百祥为代表闯关东移民者创建的同记等本土兴起的商号[5]。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而巴洛克建筑的热烈与繁华,刚好迎合了他们的“炫富”心理,照搬起对面华丽的西式建筑,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进行改造。于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鉴于道外“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中式四合院作为“居住和仓储空间”被运用于建筑中。后世,这种风格被赋予了“中华巴洛克”的名字。但是,这种对于中华巴洛克式建筑产生原因的观点是存在一定争议的:第一,存在于南岗、道里两区的巴洛克式建筑数量极少,且不具备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巴洛克式建筑秋林公司中的穹顶(如图3)与中华巴洛克建筑顶部结构女儿墙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如图4),效仿的可能性较低。第二,此类建筑并非突然产生于哈尔滨地区,其中巴洛克元素的来源存在一定原因。根据当时哈尔滨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种可能的来源:(1)浙江商人将园林中存在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带入;(2)哈尔滨华商代表武百祥等人曾出访欧洲多国,见证过巴洛克式建筑的实例,进而在其修建的建筑中部分照搬;(3)澳门、广州十三行等地区在18世纪出现的相似形式商业建筑,经由民间渠道传播。其中(3)的可能性较高,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主立面上方装饰复杂的女儿墙(如图5)及外立面浮雕装饰中揉入中国传统题材纹样,已经在岭南民用巴洛克风格商业建筑中有所体现(如图6)。2.5.2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特征哈尔滨道外区拥有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道外区原名傅家店,傅家店的商业建筑选择巴洛克风格构成街区,而并未效仿距离更近的新艺术建筑风格,仅阳台外部卷曲的铁艺栏杆暗示了新艺术元素的融入(如图7),这可能意味着另一个问题,即巴洛克风格与商业建筑尤其是民间商业建筑契合度较高,这源于整体效果、装饰技法与思想接受程度三方面的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具有难以替代的特殊之处,由于气候原因两地的建筑结构具有根本性的区别,岭南地区体现出巴洛克式特征的建筑多为竖长结构、拥有遮阳、遮雨门廊的“骑楼”形式,哈尔滨地区结合北方寒地民居的建造习惯,采用四合院式的平面结构形成了院落式的“圈楼”,并且更多地借鉴东宫等俄国巴洛克建筑的门、窗口沿位置装饰与顶部雕塑的特点。此外,与雕塑结合是巴洛克建筑装饰手法的重要特点,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影壁上的浮雕与屋檐等部位的灰雕(如图8)与巴洛克建筑中的浮雕装饰手法极其相似,这为中国工匠的模仿提供了可能,而来源于欧洲建筑的抹灰工艺进一步提升了两者的相似性,形成了在细部装饰中揉入中国传统题材纹样的特点。无论是岭南融入巴洛克形式的民间商业建筑,还是傅家店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在修建中都只有工匠的存在,而没有建筑师的身影,这种民间巴洛克建筑与系统学习过西方建筑体系的建筑师所修建的折衷式巴洛克作品是有区别的。

3结语

多样性作为哈尔滨近代建筑的特点,是对现象的如实复述,但不是问题的根源。“植入”是哈尔滨近代建筑西化倾向的根源,“折衷”体现出古典建筑向现代建筑转型时期的特点,同时充当了中国与西方文化冲撞之间的缓冲,整体建筑风格发展趋势是从纯粹植入到自我特色的初步形成。建筑是跌宕起伏历史的实物见证者,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时代各地方的实力对比及思想观念变化,但只要文化传承不断,都会以相对温和的方式融入本土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薛连举.哈尔滨人口变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49.

[2]何跃.自组织城市新论[D].太原:山西大学,2012.

[3]王岩,刘大平,陆彤.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质疑[J].华中建筑,2006(11):185-188.

[4]西泽泰彦.哈尔滨近代建筑的特色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哈尔滨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5.

篇(6)

教学目标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前夕欧洲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中国的科技发明对欧洲的社会和生产力的影响;欧洲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2.通过学生自学本课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有关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理论原理;加深学生对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理论的认识。

3.通过学生自学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这一史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生自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过程中的雇佣劳动关系的形成、农村中农民破产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的本质和不人道的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贯残酷地剥削劳动者的过程。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课虽然属于阅读课,不列入考试范围,但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预示着世界近代曙光的初现,揭示了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本节课的内容与后面许多章节的内容密切相关,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有关章节知识的学习效果。

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分析

(1)通过学生自学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过程,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的认识;并且培养学生运用上述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2)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逻辑关系严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重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是构成本节教学内容的核心,本节教学内容都是围绕此问题展开的。而且,掌握此问题对理解本章后三节课的内容有着重要作用。

重点的突破方案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四个问题:①欧洲技术进步的表现及影响、②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的作用、③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条件及过程、④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使学生掌握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难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及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能由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发展成为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的关键。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最终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关于难点的分析:本节课的难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及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能由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发展成为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的关键。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最终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难点的突破方案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回答以下两个问题:①农村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怎样出现的?有何作用?②比较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分析两者在产生、发展以及影响上的异同。使学生理解“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及影响”这个问题。

课内的探究活动的设计

教师利用设计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学。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应采取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详细讲解等方式,使学生理解该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

本课难点:资本主义在农村的发展及影响。

教学手段: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为高中世界历史的第一节课,教师应简介世界历史的梗概。

二、引言分析

让学生阅读引言,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及其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发生,包括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等。这些重大事件是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背景下发生的,又反过来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先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阅读第一节内容,然后分组讨论较难解决的问题,最后教师让学生一一解答,不全的地方教师补充。

1.完成第一目标

①欧洲技术进步的表现及影响。

②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的作用。

③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条件及过程。

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比较复杂,要帮助学生理清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

教师还要强调,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仅是生产关系的萌芽,即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生产的方式仍是手工劳动。然后让学生简要比较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异同。

④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出现的?有何作用?

这一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关于怎样出现,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用投影仪打出事先设计好的图示:

在解决这一问题后,教师可进一步设问:标志中国的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过渡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件?比较中国与西欧的货币地租有何不同?

第二问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西欧的货币地租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推动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中国货币地租的出现是封建政府所为,是便于农民向国家交纳封建赋税,没有促使中国农村产生资本主义。

⑤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教师应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是开辟新航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源,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反过来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得出第一节与第二、三、四节内容的关系是互为因果关系。

2.完成第二目标

①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没有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推进了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为帮助学生分析这一问题,可用投影仪打出下面一则史料: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有理,都要予以肯定。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供学生参考: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根深蒂固。政治上是专制统治,到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再加上政府采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思想上,儒家思想、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日益变得愚昧落后。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使中国的四大发明未能在中国的国土上发挥其应有的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欧洲的封建社会相对短暂,封建势力较弱。并且在地中海沿岸有许多城市国家,商品经济极为发达。资本主义在欧洲席卷的范围广,发展的程度高。制别是在农村的发展,严重冲击了欧洲的自然经济。思想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一切都使得四大发明在欧洲的应用有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成为推动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强大动力。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相对独立的自由城市里,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封建统治阶级极其严密控制的城市中产生,所以,西欧城市里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迅速波及到广大的农村,封建经济的最顽固的堡垒很快被攻破,迅速走向资本主义。

②比较欧洲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分析两者在产生、发展、以及影响上的异同。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做以下总结:

从产生来看,都是生产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从发展来看,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在城市发展迅速,并且深入农村;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因为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发展缓慢,仅出现在个别地方和少数的几个部门,没有深入农村。

从影响看,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瓦解了封建社会,并且使欧洲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在后即被阻断,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阅读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在各自阅读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或分组讨论,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教师设计学习目标,在处理较难解决的问题时适当给予启发、引导、点拨,必要的时候进行详细讲解,并提供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的资料,以此实现教师主导作用。

本课小结

利用知识结构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一、欧洲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

1.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2.社会分工的扩大

3.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1.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资本主义产生的两条途径

3.资本主义手工生产的形式

篇(7)

可见,宪法一词是旧词新用。古代意义上的宪法与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但两者又在形式上存在着某种联系,这是英文Constitution能够源于拉丁语Constitutio, 中文中的宪法能够旧词新用的原因。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产物和公民权利保障书的宪法,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宪法这一词汇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古已有之。当然,古代的宪法和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那么,古代宪法和近代意义的宪法有着怎样的差别和联系,前者又为什么和怎样演变为后者的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英文宪法的由来

英文中宪法(constitution)和宪法性法律(contitutional law)来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而拉丁文constitutio的基本含义为:(1)创立、设置、安排、整理、体制;(2)状态、情况;(3)决定、确立、确承、批准;(4)命令、指示。 (注:谢大任主编:《拉丁语辞典》,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28页。)作为法律用语, 是指民法上谨承皇帝旨意而发生法律效力的帝国条例、法令、章程,有别于元老院的立法和其他法律。(注:blacks law dictionary,1979 年版第282页。)constitutio在罗马时代主要指皇帝的敕令、法令。 其中着名的有公元212 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的旨在扩大罗马公民资格范围的安托尼亚那敕令(Constitutio Antoniniana);公元 530 年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为编辑《学说汇纂》而颁布的编纂令( Constitutio Deo auctore);公元553 年查士丁尼赋予《法学阶梯》和《学说汇纂》法律效力的法令(Constitutio Imperatoriam majestatem, Constitutio Tanta circa ); 公元 535 ~ 565 年查士丁尼颁布的新敕令(Noveuae Constitutiones Justinian),内容多属于公法和宗教法,但也有关于婚姻和继承的规定。此外,公元430 年左右西蒙迪恩曾编辑一部法令集(Sirmondian Constitutions),内容是关于宗教法的16部罗马帝国法令。欧洲中世纪封建主时代,表示封建主的意志和各种特权,有的时候用它来说明个别城市和团体的法律地位。 (注:王向明编着:《宪法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第2页。)如公元 1037 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德拉二世颁布的封地法令(Constitutio de Feudis), 这一法令旨在保护伦巴底诸侯的土地所有权。这一时期,constitutio或者constitution一词也被教会使用, 如当时的大主教教令( Provincial Constitutions )。 教廷使节法则(Legatine Constitutions)是由红衣主教主持的全国宗教会议上颁布的宗教法律,是英国教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164年,英王亨利二世为缓和与大主教贝克特的冲突, 颁布了《克拉伦敦基本法》( theConstitutions of Clarendon),共16条, 规定了国家与教会的关系。17世纪,英王颁发给弗吉尼亚公司第二次和第三次特许状时,也采用过宪法一词。(注:王向明编着:《宪法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在罗马帝国时期,constitutio和constitution已开始混用,欧洲封建时代吸收和继承了其含义,而英国则直接使用constitution.无论是敕令、法令、教令和基本法,都与近代意义的宪法不是同一意思。

古希腊的雅典就已经有了宪法,它的内容包括国家机关的组成、职权、活动原则及公民的权利义务,在形式上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共和政体。(注:皮继增主编:《外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在其他城邦国家也有类似的宪法。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早谈论宪法的学者,在《政治学》和《雅典政制》中,他把成文法分为基本法和非基本法,基本法就是宪法。亚里士多德曾研究过158个城邦宪法, 他说:政体(宪法)为城邦一切政治组织的依据。其中尤其着重于政治所由以决定的最高治权组织。(注:亚里士多德着:《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129页。)非基本法是宪法以外的其他实体法和程序法, 它们对宪法具有从属关系:法律实际是,也应该是根据政体(宪法)来制定的,当然不能叫政体来适应法律。(注:亚里士多德着:《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178页。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近代宪法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215年,英王约翰与诸侯、贵族和僧侣签订了《自由大》,它限制国王的权力,宣布国王不得随意征税,保护贵族和市民的权利,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宪法。14世纪的法国有国法和王法的区别,国法又被称为基本法,非经贵族、僧侣和平民组成的三级会议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变更和废止,具有宪法的含义。就古希腊的宪法而言,与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它对于国家机关的组成、职权和活动原则的规定,完全不同于现代国家的分权制度;同时,它所规定的公民权利也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欧洲自西罗马帝国到16世纪文艺复兴是基督教神学统治时期,王权神授学说占据统治地位,总的说来,宪法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宗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桎梏,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更是为近代宪法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争得了权利,也发展了代议制度,国家权力逐渐转移到由资产阶级代表组成的议会手中,改变了主权在君的君主专制,产生了人民主权观念,即国王也要服从并执行所谓体现人民主权的议会所作的决议和制定的法律。 这时起, 英国就用constitution一词来表示这样一种政治制度,近代意义上的宪法由此产生。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阶级状况造就了它的不成文宪法传统,使英国没有一部称为constitution的宪法典。而这样一部宪法一个世纪后出现在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即1787年制定的世界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从constitutio到constitution,从敕令、法令、 教令到国家根本法,词形上发生了变化,涵义也有了质的飞跃,这一转化不是偶然的。拉丁文是罗马帝国的官方文字,它随着罗马军队和官吏的足迹传播到帝国的各地。4世纪基督教被确定为国教后, 拉丁文的《圣经》使拉丁字母的传播更为广深,而《圣经》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主要读物,甚至是唯一的读物。(注:参见周有光着:《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81~382页。)英语是由拉丁文发展而来的,这种词形上的变化和相似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日文宪法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