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6:58: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O2O;新物流模式;快捷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基于电子商务的O2O商业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起来,同时也带来了O2O下的新物流模式发展。一些O2O商家与时俱进,创新了一些新的物流模式,如:最近在北京兴起的地铁提货服务、阿里巴巴近期推出的猫屋等平台,都是O2O下的新物流模式,该模式以实体店为依托,主要实现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覆盖,并最终打造“一公里生活圈”。物流公司可将附近区域的快的送至该网点,用户可下班后入店自提。该模式的目标是未硪劳惺堤宓昕展线下O2O业务,或可依托阿里的买家大数据,向用户在线下精准投放商品试用。
二、O2O下的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新模式概念
(一)、O2O商业模式定义
O2O商业模式是把在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店铺中进行购买消费。他们只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支付购买或者是在线上预订线下的商品和服务,最后还是消费者亲自去实体商店进行消费享受服务。一方面O2O商业模式大大降低了商家对实体店铺地理位置、商品周围人流量的严重依赖,这样即避免了租那些黄金地段的房屋租金费用的支出又消除了店面周围人流量不足的顾虑。另一方面O2O模式能在线上提供及时、全面的本地商家的产品与服务信息,消费者能更快的在线上快速进行筛选并订购商品或这是各种服务,而且其价格相对线下也比较实惠。这是本地商业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二)、O2O下的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新模式定义
最后一公里原意是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后的而且是关键的步骤。在O2O的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公里”的这个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优势是可以实现“门到门”,按时按需的送货上门。在物流行业,就是物品汇集点发送到消费者家里的这段过程。但在O2O从业者看来,这里面却大有文章。其一,它为电商物流提供了毛细血管式的终端服务,其二,它为诸如生鲜电商在内的更多电商形式出现提供了保障。
三、物流最后一公里的O2O商业模式所面临的瓶颈
对于O2O物流行业来说,最后一公里物流是最后一个环节,它的优势是可以实现“门到门”,按时按需要送货上门。
但是目前日益增长的O2O新物料商业模式,正在悄悄的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但是,作为物流环节的“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问题屡现,下面是目前物流最后一公里的O2O商业模式所面临的瓶颈:
1、物流车辆市区行车难,停靠难以以及没有物流车辆的车型标准。
2、O2O企业倍速增长促进物流民营企业的快送发展,竞争激烈。
3、物流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欠缺。
4、物流企业爆仓现象经常发生。
5、物流公司在我国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配备的资源不够。
四、O2O商业模式如何发展“物流最后一公里”这种新物流模式
(一)、提高派单员人员录取的条件,增加对物流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
很多物流公司没有重视对物流工作人员的选择,因为派单员不需要过多的专业能力,从而使得派单人员录用考核比较简单,因此,此使得我们最后一公里服务实施缺乏质量。我们应该提高派单员的录用标准,同时加强其职业素养的培训。
(二)、加强物流本地化,节约O2O商家物流成本
在O2O商业模式下发展“物流最后一公里”这种新型物流模式重要措施是加强物流本地化建设,最大限度的节约O2O商业的物流车本,在同一个商业区、或者高校区等客源聚居区建立共同的物流配送中心,以点覆面的办法,加强物流本地化建设,然后再以物流配送中心这个点去对周围的物流快递人员、物流网点进行高效的物流资源整合。以此来达到O2O下物流“最后一公里”物流模式的快速、便捷性。
(三)、与第三方物流组合成配送网络
第三方物流,灵活、成本低,自建队伍则弹性很差,也很难匹配各个地区的销售增长速度,O2O企业可以自行研发包装、库存管理系统,利用第三方物流迅速、准确的处理货物,提高O2O下企业物流的快送运输能力。
(四)、加大的中小城市以及偏远农村的投入
在我国,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交通相对于大城市存在在客观条件的问题,但是,随着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地区的市场是巨大的,我们如何利用O2O下的物流新模式去开发这一潜在市场是商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首先先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建立小型物流园区,然后配置一些便于当地交通状况的交通工具,把物流延伸那里,做好“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五、总结
传统物流服务功能单一、管理水平低下、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显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与传统物流相比,O2O下的新物流模式-“物流最后一公里”要准确进行市场定位、赢得客户认同并形成竞争优势是在物流行业中脱颖而出的根本之道。要满足高端客户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长周期的物流需求。物流最后一公里的O2O下的新物流模式打破了传统物流行业瓶颈,简化了环节手续、有针对性地提供全面精细化服务,高效、便捷、安全正是O2O下新物流的优势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向文. 电子商务物流及其信息化/21世纪物流理论与实务系列规划教材,2011(11).
[2]中国大物流网. O2O智能物流服务新模式畅行海南,2014.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以互联网为驱动的新科技革命,互联网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于2015年首次提及“互联网+”战略,“互联网+”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成新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优劣互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要素结构优化作用,将互联网技术渗透至社会各领域,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活力。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当成一种工具,而是将互联网思维深植于物流行业。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社会构成要素、形态历史演变、系结构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论。我国对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复杂系统问题、创新系统体系、城市系统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例如,赵亚男,刘焱宇和张国伍(2001)介绍了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特点,说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是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范如国(2014)认为复杂社会网络系统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社团结构等特征,并通过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社会治理的系统创新;孙喜,杜澄(2011)对基于系统结构和基于系统功能这两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进行了文献述评;周青,刘志高,朱华友等(2012)介绍了创新系统的理论演进及各产业技术领域研究,并辨析了几大创新系统理论之间的关系;刘继生,那伟和房艳刚(2010)将脆弱性理论应用于辽源市社会系统研究,对辽源市社会系统敏感性、恢复力、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因此,以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相关理论分析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体系,为电子商务及物流行业发展提供指导。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1.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讨论“对社会中已经存在的系统质,能否建立合理的系统模型和理论来加以描述和还原的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整体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环境分析法四种。整体分析法是社会系统分析方法的核心,它认为系统由若干分离区域构成,应从全局角度理解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创新,互联网、物流企业是新业态体系的核心部分。
2.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融入传统行业中,让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运营模式,实现国民经济各行业边际效率递增、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电子商务实际就是“互联网+”的例子―“互联网+商贸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物流的融合,将互联网思维、方法论、技术、系统和工具深植于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改变原始物流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信息化,利用平台化发展优势实现各方面资源共享,使电子商务物流运营更为科学高效。
三、基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融合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物流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新业态,同时不断向其他业态渗透,实现行业生产边际效率递增。互联网、电商物流相互作用形成整体,互联网优化电商物流产业结构、电商物流释放互联网能量。
1.发展目标
电子商务模式使得消费者的物流需求不仅限于速度,体验经济、延生服务需求愈发旺盛,原始物流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将互联网融入物流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希望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一体化服务满足需求
传统分离式物流,即物品流通过程中自成战线、标准不一的服务已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通过互联网信息的及时更新、传递将物品周转各项服务融合在一个闭环网络系统内,统一服务标准实现各局部之间的完美对接与协调,构建完整体系,为用户提供高标准、个性化物流服务。
(2)通过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实现精准营销
大数据时代,企业通过对客户信息、销售信息、反馈信息整合得到大数据,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计划贡献力量。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得信息共享更加容易,企业之间相互开放实现基础资源共享,依靠大数据和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物流浪费,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之线下的物流体验、延生服务、推行试销、定制物流等实现精准营销。
(3)通过“互联网+”创新动力实现电商物流生态化运作
“互联网+”战略为电商物流发展形成创新动力。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开展,电商物流企业改变原有粗制滥造式物流服务,物流行业利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市场机制,实现物流业的变革转型,使电商物流行业低效、混乱的局面得到重塑,构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生态圈。
2.要素结构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具体包括物流服务商、互联网服务商、电子商务企业、消费者、政府五个主体要素;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种结点要素以及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物流技术装备三种支撑要素。
物流服务商是核心要素,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将互联网融入传统物流模式,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物流企业进行实体运作,完成物品的空间位移。物流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高标准的物流服务,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核心;互联网服务商是灵魂要素,互联网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互联网+电商物流利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改造物流产业,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精神”贯穿于体系的始终,互联网服务商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灵魂;电子商务企业和消费者是驱动要素,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具有双重驱动,电商企业需要物流服务,是第一层驱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使电商企业产生物流需求,是第二层驱动,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最为关键和活跃的要素;政府是统筹要素,政府作为监管者把控整个发展体系的运作。政府对相关服务标准的制订、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等优化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发展环境,从全局把握整体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形成网络状物流服务体系,由相应物流点和线组成,结点要素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条件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种基础模式在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衔接下形成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输配送体系。
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发展基础,RFID/EPC和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各类传感技术、GPS/GIS/北斗系统定位追踪技术实现了实体物流与虚拟互联网的对接;大数据、云计算是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大脑,能够有效地实现精准化运作;智能物流技术装备是根本,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实体操作应用通过各类智能技术装备完成。利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中层次分析法构建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层级构架模型如下图。
3.运作机制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在传统物流行业基础上融入互联网,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业务经营模式,加速推进物流智能化,实现物流产业升级。应用整体分析方法分别从主体因素政府、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探究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机制。
对于物流企业,首先,要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物流产业升级。信息技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用互联网工具武装物流行业,利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物流服务能力变化积极响应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响应电商物流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其次,企业主动开展平台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物流的大数据、足够的资金池搭建物流平台,实现各式数据、信息、资源的共通,产生的聚合效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实现物流绿色智能化运作;再次,企业应主动积极采用先进物流设施设备及相关技术,开展绿色智能运作。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是开展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基础,企业应改变传统观念,主动参与技术设备、信息系统的更新升级,积极响应政府“低碳经济”的号召;最后,在互联网+、互联网化过程中,企业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专注于消费者需求,先驱解决电子商务物流行业中最痛苦的问题,专注于用户体验,用有限的企业资源提供极致的服务。
对于政府,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升级。政府对物流行业长期发展和“互联网+”战略进行总体规划,并通过给予政府补贴、技术支持等优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培育智能化、信息化的“互联网+电商物流”示范企业;其次,加快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加快制定物流技术、编码标准,加速RFID、条形码在仓储、配送等业务领域的应用,同时促进数据层、应用层、交换层信息化标准的衔接,推动物流化标准体系建设;再次,投入大量资金联合企业建立公共平台,实现物流基础设施、互联园区信息平台及高速公路通行信息的联网共享,实现全国物流基础设施的联网监控管理;最后,政府主动融入“互联网+”变革。政府工作人员亲身体验网购、互联网物流带来的变化,对基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创新有更多的包容,主动参与到“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创新浪潮中。
四、“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保障实施建议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互联网经济下物流发展新业态,从法律环境、人才培养、技术管理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保障实施建议。
1.法律环境
良好法律环境是“互联网+”成长的肥沃土壤。政府出台互联网、电子商务及物流业相关的指向性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对互联网+电商物流产生积极影响,相关行业专利保护、互联网金融安全、客户信息保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有利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对于“互联网+”创新,政府主管部门应有更多的包容,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创新发展,为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法律环境,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
2.人才培养
优秀人才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必备要素,培养优秀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符合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要素优化”精神。企业一方面积极培养所在领域专业人才,加快培养一批物流专业人才和互联网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及涵盖行业发展相关领域综合性人才,综合性人才知识面广、对相关法律熟识,并对新事物有极高的热情。因此,造就一批熟悉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程序、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服务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未来三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机会更大,但是伴随着机遇的,是机会中的复杂性上升,占领市场的难度加大。行业的变革便意味着新一轮的洗牌,领先的冷链企业应继续夯实资源实力、捕捉新生机遇。
2014年12月12日,第七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开幕,会上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冷链物流50强企业名单,并且通过50强的评选活动总结出当前冷链物流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此来指导冷链物流行业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
冷链50强状态分析
1.50强企业平均增速比行业相比更快
50强企业的平均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冷链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过去三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4%,而50强企业增长速度达28.2%,排名第一的企业增长了51.3%,增速迅猛。
2.50强企业的结构更为多元化
随着冷链行业的发展,组成结构继续变化,其他行业也陆续加入到冷链物流的队伍中来。目前主做冷链物流的企业占总数的37%,食品企业的配套企业占29.5%,冷库占22%,农业为主的企业占4.2%,物流企业占4.5%。
3.50强平均毛利水平上升
毛利水平提高最明显的是冷库型的企业,其次是农业企业延伸的企业,第三是冷链物流企业,最后是食品企业配套的冷链业务。食品企业的配套冷链业务从单纯的服务自己,转变为服务市场上的客户,迫使企业转型,逐步实现适应市场规律,能否成功还需要走一条荆棘之路,需要企业自身更多的努力。
4.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不均衡
领先的企业多数集中在发达城市或沿海地区,50强中华东、华南两个区域占60%。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资源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形式会改变。另外,目前的冷库仍以低温库为主,占到70%。第三个不均衡发展在于配送类车辆的增速加快,间接佐证了冷链企业正在向终端延伸的趋势。
未来冷链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冷链行业在2014-2018年间有五大趋势值得企业关注。
1.增长态势持续
未来3年,冷链物流行业将面临一个大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达25%以上。这种增速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农村市场的增速;二是与国际的合作使得更多的日用品、农产品进入中国,增大了合作机会。从过去三年来看,冷链物流的增加速度飞跃,肉类提高了32%,乳业提高了40%,水果提高了16%。这些进口的国家80%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2.电商渗透加快
生鲜电商推动冷链服务的升级以及商业模式的转变,很多大公司的目光都已经开始转向电商。以保洁为例,保洁预计以后销售额的20%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已经开始设立天猫商城来适应市场变化。
电商发展中,冷链物流给生鲜食品带来了更大的商机。目前生鲜食品的渗透率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增速会加快。一个是跨境电商的对接,使生鲜食品的机会增加;另外一个是网络直销商品的增多,比如大米、螃蟹等。
3.未来冷链生态圈体系的显现
随着新的贸易链条出现,未来的发展不再主要是自身发展,而更主要的是努力适应这个生态的社会,“一站式”、“完整配套”将成为新的发展
关键词 。
4.兼并收购活跃
冷链领域的并购合资持续活跃,主题日趋多元化。目前已经有7家公司实现了和物流企业的并购,进一步推进行业的发展。
5.技术革新升级
日前,刚从杭州回到北京的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物流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刚,拎着黑色的商务双肩背包匆匆走出机场,在前往市区的出租车上,黄刚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讲述他眼中的菜鸟网络。
拿地意味更多玩法
CEI:在你看来,菜鸟网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路径或发展模式?
黄刚:菜鸟网络的发展模式是做大数据物流平台,最终还是要落脚在物流的可控性上面。按照阿里巴巴自己的说法,菜鸟网络的存在就是要整合自己的两条腿,也就是所谓的天网和地网。
天网基本是阿里巴巴自己建立起来的,而地网则主要通过整合形成。
CEI:外界对菜鸟网络的地网建设情况并不明朗。对菜鸟网络以及阿里巴巴而言,地网有什么样的意义?
黄刚:地网是阿里巴巴的腿脚,如果建设不完善,阿里巴巴就是残缺的。
众所周知,电商发展到现阶段,一线城市的市场已基本饱和。国内平台电商未来发展主要有两大战略:一是“走出去”,向海外市场迈进;二是“走进去”,向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市场渗透。
无论是哪一种战略都离不开物流。如果没有菜鸟网络,阿里巴巴电商未来的用户体验如何落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地网这只脚在落地时,会有一些整合在其中,比如与“三通一达”和顺丰等传统快递公司的合作,和邮政的联手,以及与海尔日日顺一起推进的工作。
至于外界对地网建设的种种质疑,我认为大家看不懂也很正常。之前国内没有做过类似的大数据物流平台,很多工作在摸索之中。菜鸟网络成立时间不过一年,很难在短期内找到非常合适的发展道路。可以预见的是菜鸟网络在整合过程中,将遇到各种挑战,其中必然会有外行看不懂之处,如商业模式、技术整合、资源整合等。
CEI:地网是菜鸟网络受到质疑的“重灾区”,为什么地网的构建将主要依靠整合呢?
黄刚:选择整合这一大战略并不难理解,建设大物流工作复杂,周期太长,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对菜鸟网络而言能更快见到成效,当然整合的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会有很多困难。
CEI:既然菜鸟网络的地网主要是通过整合形成,为什么要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拿地建设物流园区呢?
黄刚:在中国,企业能够拿到土地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玩法。拿地的好处不是单纯针对阿里巴巴,对于其他企业也是一样的。
其一,在国内,土地基本上是不会贬值的,就算没有找到好的商业模式,至少土地红利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利润。不会贬值的投资,这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本就是不错的选择。
其二,拿地之后,企业有更多的商业发展模式可以选择。例如普洛斯,最初从做物流园区起步,随着拿到的地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做成工业城了。
诱人数字只是故事
CEI:按照菜鸟网络的规划,未来要做到中国任何一个地区都实现24小时送达。你觉得要实现这个愿景,需要拿多少土地建设物流园区才足够?
黄刚:24小时全国范围内送达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能否实现现在不能完全确定。
目前这个阶段,这个美好的愿景其实更多像是个概念。从物流的角度来说,货物是要分品类的,有的货物实现全国24小时送达肯定没问题,但是生鲜类的商品送到农村市场和偏远地区,24小时送达很不现实。
至于拿多少土地可以支撑电商的发展,其实也是一个伪概念。
对于企业而言,拿地就意味着更多的商业玩法。从阿里巴巴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来看,已经有了电商和物流支撑,再加上土地配套,更多的商业机会就能顺利地孵化出来。
对于阿里巴巴和菜鸟网络来说,土地肯定是拿得越多越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政府都看到了互联网电商的发展势头,也非常支持该产业,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另外,从现实角度出发,小公司跟政府谈判,政府会给公司很多土地吗?也只有阿里巴巴这种大集团出面,才有可能拿到土地资源。
CEI:马云称菜鸟网络首期建设将投入1000亿元的资金,你认为该资金将投入到哪些地区建设物流园区?一期投入建设之后,菜鸟网络大概会有多大规模?
黄刚:从商业角度看,大公司都是非常会讲故事的,对外公布的预计投入资金和拿地面积都是故事的一部分,这样整个计划才能看似非常的诱人。
事实上,这些故事里的诱人数字并不具有太大实际意义。菜鸟网络内部关于拿地和建设的计划才真正值得关注,因为这才是能够影响整个地网建设进度的因素。
此外,还非常值得关注的是菜鸟网络的人才招聘计划,没有具体的人去执行,一切都将会变成纸上谈兵,所以找到合适的人很关键。
菜鸟网络从拿地到资金投入,再到建设进度,这些肯定是对政府有背书条款的,具体是什么条款,我没有看到对外公开的资料,这方面并不了解。
等到菜鸟网络物流园区建设完成之后,接下来肯定是要进行电商类品牌招商工作,这其中必然有一些规则。从菜鸟网络的服务宗旨来看,可能整个园区的配套将更适合电商的中小品牌。而且,与淘宝、天猫有着天然“血缘”关系的菜鸟网络,在吸引品牌进驻上必然比其他物流园区更具备优势。
直营与加盟难分伯仲
CEI:同为电商,菜鸟网络和京东的物流发展之路却并不相同。对此你怎么看?
黄刚:京东物流和菜鸟网络的确选择了不一样的物流道路。京东物流做的是平台,而菜鸟网络则意在整个物流生态。
两者在物流布局的时间上,刘强东比马云早一些看到了这部分的价值。从2009年开始,京东的亚洲一号就开始大范围布局了。布局时间上的差异,导致了现在电商物流行业的格局不同。
但是,如果单纯讨论加盟和直营两种模式,并不好说二者之间到底是谁胜谁负,这两种模式在整个物流行业中肯定会长期存在,关键还是要看企业自身发展更适合哪一种。
从京东和阿里巴巴的情况来看,其现在的物流模式选择是量体裁衣的结果,符合各自企业特点,要在物流的用户体验上分出胜负,要基于日后物流的具体运作细节才能决定。
CEI:互联网企业进入物流行业,对于物流行业将带来哪些影响?
黄刚:对于物流公司来说,老板的思维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在物流行业中,不少企业家在革新方面脑筋动得少了一些,步子走得慢了一些。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模式 物联网
电子商务的运营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再加上其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使得电子商务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当前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消费习惯。而物流行业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辅助行业,以其高效的货物流通速度与物流信息查询等优势为电子商务而服务,因此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物流行业的进步,促进了物流模式的变革。
一、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概述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即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商品的经营、销售以及流通,通过数字技术将商家与客户联系在一起,实现商品交换活动,而不用受到地域的限制。在电子商务中,不同的销售主体与消费主体都能够参与到其中,扩大了经营的范围,可以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对商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速,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商务平台,消费主体能够借助这些商务平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销售主体则是在平台上进行各类商品的销售,因此电子商务前景广阔。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在积极拓展国内业务的同时,也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转变传统的物流模式,发展新兴的物流行业。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模式制约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拓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拓展,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到2014年为止,各类物流企业数量已经超过70万。尽管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其中大部分企业在服务方面仅仅是提供运输服务与仓储服务,网络化程度较低,很难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无法提供完整的、数字化的供应链服务。无论是物流管理能力还是物流速度都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平台的进一步拓展。
(二)物流服务附加值较低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当前在我国物流行业中,仍然以传统的物流企业为主,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速度滞缓,仅仅占了20%左右的比例,发展空间较大。而其他大型的物流企业存在着转型困难的问题,难以适应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体系改革,单纯地将物流活动作为运营的辅助,而没有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与改革。
(三)物流行业基础设施落后
在物流的过程中,运输环节与仓储环节是最关键的,这就要求必须建立起专业化、数字化的配送基地,完善仓储与运输设备,以改善物流基础设施现状。但是,当前我国物流行业中无论是物流基地还是配送中心等都存在着规划不合理,物流节点设置混乱等问题,使得物流节点与物流基地这两者无法有效衔接起来,降低了货物流通的速度。而电子商务的发展涉及到了大量的物流,如果在物流速度上跟不上的话,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2]
三、电子商务发展所带来的物流模式变革
(一)多功能化的变革
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传统的仓储与运输的物流服务已经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必须转变现有的物流模式,积极拓展附加业务,提高物流产业的附加值。例如,借助物联网的优势增加物流信息增值服务,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信息、商业信息、竞争信息以及供应信息等。或者与第四方物流企业合作,建立起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囊括物流咨询、物流方案规划、物流运输与仓储、物流信息查询等环节,提供多元化的物流服务,促进物流企业在新背景下的发展。[3]
(二)信息化的变革
电子商务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其发展与互联网是息息相关的,而要实现物流多功能化的发展,同样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前提的,因此促使物流产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不仅仅是电子商务的要求,同样也是促进物流模式变革的需要。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应当体现在供应链上对不同物流信息的搜集与反馈,这就需要借助ECR以及JIT系统,通过对电子标签扫码的方式以获取物流信息,并将之录入到数据库中,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全球化的变革
电子商务本身也具备了全球化的特点,而当前我国的物流行业正逐步与世界市场接轨。这就要求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下,促使物流模式向全球化方向的转变,在世界各地建立起统一的物流体系,并与其他国家的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从而为国际间的商务贸易、跨国货物流通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但是在这一变革势下,对现有物流行业的管理模式、人才素质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实现物流模式的全球化变革,就把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对专业化的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应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建立起全球范围内的物流网络。[4]
(四)社会化的变革
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与拓展,物流行业在物流服务提供还是供应链方面,社会化分工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在生产环节,制造商所需要的原材料等都需要通过物流企业提供。而在销售环节,商品的运输与流通都与物流服务紧密相关,因此无论是生产制造方还是商品销售方,为了节约物流成本都需要与物流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优化物流资源的配置,改善物流速度。这就要求物流企业朝着社会化的方向房展,以迎合不同客户群体专业化的需求,实现物流服务的进一步细化。
(五)系统化的变革
要促使物流行业的改革与转型,就需要建立起系统化的物流体系,将物流服务拓展到生产――销售――售后整个供应链,将供应商、物流企业以及客户这三者纳入到一个整体中。这样才能够保证在物流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达到统筹安排的目的,从而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效率。[5]
四、结束语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当下,物流模式的变革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就要实现物流模式向多功能化、信息化、全球化、社会化、系统化方向的变革,促进物流行业的调整与升级。
参考文献
[1]拱宪军.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91.
[2]李峻峰.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商业模式的对策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13,02:4-6.
[3]杨玉婷.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研究[J].商业故事,2015,14:35-36.
[4]张泽.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J].商业故事,2015,28:35.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132-02
ITAT集团由中联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欧洲银证远东有限公司、中国亚洲连锁百货有限公司、香港美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大股东组成,合作投资10亿港元、于2006年向国际配售2亿股股票,每股1港元,组建成总法定股本为12亿港元的ITAT集团有限公司。其特色如下:
(1)大型卖场,一站式购物。
(2)改善传统销售模式缺陷。目前国内众多品牌服装的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品牌文化与品牌打造不成正比,高昂价格的背后是一些肤浅的广告和苍白的文化内涵,在品牌热潮过后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背离。同时由于传统零售行业竞争激烈,百货商场,超市,购物广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争抢消费者,将风险转嫁给了供货商,以各种理由收取名目繁多的额外的费用,还利用形形式式的打折活动降低商品价格,使供货商苦不堪言,经营风险也相应地增大。
表1 消费者购物心理满足程度表
服装销售市场分类品牌质量信誉平价环境一站式购物
百货商场√√√√√
专卖店√√√√
超市百货√√√
批发市场√√
ITAT√√√√√√
(3)先进的信息系统,实现产品快速流转。ITAT为供应商提供一套高效率的ERP-POS系统,通过该系统,供应商可以获取每个ITAT会员店的及时详细的销售和库存信息并以此分析市场需求、及时补充货品,实现产品的快速流转。通过远程可视系统,公司总部能及时掌握各店的运营情况,实现远程现场管理。
(4)庞大的销售网络。目前ITAT店铺总面积为150万平方米,随着店铺数量的扩张,这个数字将会成倍地增长。
(5)投入巨资宣传,树立品牌形象。自2006年10月份起,ITAT已完成会员店网络的全国基本布局,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的二、三、四、五、八、十频道和凤凰卫视、广东电视台、亚洲卫视本港台投放广告宣传。以确立 ITAT贴近大众的形象。
(6)采用先进的会员制度,拥有稳定的顾客群。ITAT采用会员制理念稳定顾客群。会员享受优惠的价格。会员店的所有促销活动都将通过SMS通讯及DM直邮的方式通知会员。ITAT 70%的销售来自会员的再次消费。截至2007年12月底,ITAT已经拥有2456万会员,而且随着新店的开张,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ITAT会员除了享受传统的积分回馈服务,还享受ITAT权益单位的增值服务,如第三产业的芒果网,携程,E龙网;餐饮业的名典、三湘人家、豪客来,以及全国连锁企业“正章干洗”等。
(7)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零售业界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候,服装行业却依然遵循着传统销售模式,厂家生产、销售一条龙。这样的操作模式让厂家要照顾生产、销售、品牌、分店的开设,还要照顾加盟商的运作。拉长的战线,使厂家耗费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从而使自己的发展变得缓慢甚至被拖垮了。而ITAT专业的社会化分工合作方式,使供应商摆脱了最为烦琐的销售工作。将精力投入自己擅长领域,专注于研发市场所需产品,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缩短企业运营战线。
(8)灵活的合作形式,优惠的合作政策。供应商可以在ITAT会员店销售自有品牌的产品。如供应商有开发和生产能力,但无注册品牌者,可申请使用ITAT集团旗下的众多国际品牌,免品牌授权费。ITAT与供应商采取代销扣点的结算方式,免运营费用。ITAT的所有会员店均为公司直营,总部对每家ITAT分店的日销售收入资金有绝对的掌控权,能充分做到资金的快速周转,保证公司有不断的现金流,与供应商进行快速结算。解决了供应商最为敏感的货款结算问题。
(9)公平竞争,发挥产品优势。在纺织品行业生产过剩的大环境下,ITAT为产品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10)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广阔。在欧洲的一些服装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等各方面的详细分工,这种分工可以集合各自行业内的精英与专家,做深做透各自的专业领域,在合作中进行分工,在分工中又有合作,使得欧洲的服装业走在了世界的前头,甚至成为某些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
(11)稳步扩张。ITAT以健康的发展和广阔的前景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标志着ITAT已逐渐提升为一流的服饰行业零售机构。
1 为什么会陷入经营困境
在这里我想重点来考察集团的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企业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困难。无论是各方面的经营发展都不是很尽如人意。各个方面的问题也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暴露出来了。
大量的债主前来讨债,说明集团的资金链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那究竟是怎么样的原因呢?公司的钱又都是花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还是公司内部惯了的问题,这都将是我们讨论与研究的重点。
无疑问在这个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全球金融危机暴风骤雨般席卷而来,制造业、外贸行业受到了空前的打击,大家纷纷开始探讨过冬之策。除此之外,今年似乎是多事之秋,有些企业几乎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一类是黄光裕式的身陷囹圄;一类是王石般的祸从口出;一类是牛根生、李彦宏的公众危机;还有一类是就是欧通国式的经营危机,但他们都与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多大关系。现在,我们主要来看看欧通国式的(包括PPG)经营危机的本源在哪里?
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承认他们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但有供应商向记者表示,ITAT每次跟他们说的时候总会说集团发展需要周转资金,希望他们能与ITAT共度困境。
“他们之前融资到的钱也不少,这些钱如果只是花在各分店上,也不至于如此紧张。”这位供应商说,首先ITAT之前融资到的资金以数十亿计,并不是白手起家;其次,ITAT各分店的经营状况也没有差到全线亏损,至少还是可以保证基本的营业收入。而且供应商收款都是在货已经卖出去之后,ITAT已经是承担了很少的经营风险。
之前,上市曾是ITAT集团最大的目标,也是他们疯狂扩张的动力所在。但上市路戛然而止,在当前形势下,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这个目标。快速的扩张是否因此止步?止步之后又何去何从?
被欠款近千万的供应商朱先生表示,他倒希望ITAT能多倒一些店,因为如此一来,可以节约大量成本,搞好与供应商的关系,集中于经营品质和效益。但本报记者采访ITAT高层时,他们仍然表示,不会放慢扩张步伐。
1.1 ITAT的商业模式:爱上“三角链”
铁三角联盟和利益共同体:即“服装生产商+ITAT集团+商业地产商”。由服装生产厂商(供应商)负责供货;商业地产商(物业)负责物业场所的服务;而ITAT只负责门店的装修及经营管理,并且拥有收银控制权和人员管理权。
这种轻资产模式对投资人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可以做到“零货款、零场租、零库存”,即ITAT向上游的供应商进行代销,而不用提前支付货款;实行浮动场租,根据每月的销售额,按比例跟每个商场结算,而非事先签订租赁合同;由供应商承担库存压力和物流配送费用,不承担库存风险。
1.2 ITAT商业模式的软肋
首先,货品缺乏吸引力。在ITAT链式共营模式中,货品的研发以及生产由厂家完成。而ITAT在货品的选择权上显得非常局限,甚至陷进了“别人给什么,我就卖什么”的困局。服装潮流对于缺乏市场经验的生产厂家来说,未必能及时捕捉到从而转化到产品上,而对于缺乏货品绝对主动权的ITAT来说,产品的销售策略的制定也是困难重重。
其次,非主流地段的卖场。一线地产商未必愿意承担这种风险。ITAT卖场普遍分布在一些非主流的商业地段。这无疑对其产品的销售以及ITAT的品牌形象有一定的影响。
再次,物流配送跟不上扩张速度。许多厂家也开始埋怨ITAT的配送效率低, 货品迟迟不能上市。
1.3 缺乏对服装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
无论是“货品缺乏吸引力”还是“非主流地段的卖场”或者是“物流配送跟不上扩张速度”都不是根本的原因。“行业本质对于商业模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再好的商业模式也必须建立在对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之上。
1.4 服装行业本质是什么
是“时尚”、“潮流”或是“品质”、“资金实力”、“设计水平”吗?表面上是,但实际上却不见得。实际上,服装行业的品质是――缩短前导时间!
什么是前导时间?就是从一件衣服从设计到生产、销售、回款这个流程,如果谁能尽快的缩短这个前导时间,谁就会在服装这个领域获得胜利。根据数据分析,时装产品每天贬值0.7%左右,只要提前10天卖出,就少贬值7%,毛利率就可以增加13%,谁更快谁就有可能成功。在中国,服装企业们的“前导时间”是180天,李宁也不过如此,在美国,最快的能作到100天,即一件衣服,从设计到销售,需要100天时间。而西班牙的ZARA品牌能把时间作到12天。ZARA是如何达成这个目标的?
其一,ZARA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吸收全球的时尚潮流信息。
其二,ZARA在西班牙总部拥有超过200人的设计团队,他们自己并不独立设计服装,而是迅速消化全球的时尚信息,挑选出最受顾客欢迎的服饰,经过改良与变种,迅速推出最流行的款式。
其三,ZARA极力缩短服装的前导时间(一件服装由设计到售卖的时间间隔)。一件ZARA时装从酝酿设计到产品上市,平均仅为2周,遥遥领先于GAP的半年到一年。
其四,运输上,ZARA不惜以空运争取时间。
至此,我们不难总结出ZARA的商业逻辑:不去创造时尚潮流,而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消化全球的时尚潮流信息,挑选出最受顾客欢迎的服饰,经过改良与变种,迅速推出最流行的款式。 争取了时间就避免了服装的贬值,提高了毛利率;由于每年推出的款式数量巨大,可以采取款多量少的方式进行“款式限量销售”模式,无需打折即可全部消化,避免了传统款少量多所造成的后期滞销;同时服装款式的迅速更新,加强了客人对ZARA的新鲜感,每年消费者平均光顾其商店17次,而行业平均水平仅为3-4次。
2 ITAT怎样走出经营困境
缩短“前导时间”是服装行业的本质,ITAT作为商业运营品牌不可能去自己生产,如果自己生产,ITAT的商业模式将荡然无存了。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解决呢?肯定不是,任何问题都会有一个解决办法,直接不能解决,也可以迂回解决。或许金融危机下,这是一个机会。
什么因素制约着前导时间?从上面的分析看出,ITAT可以改变的有以下几项。
(1)时尚、潮流信息的收集、分析。
专门设置一套情报系统,跟踪当下的流行时尚信息,甚至专人跟踪流行前沿的米兰、伦敦、巴黎、东京等潮流信息。
(2)改善、提升物流配送能力。
建立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如果前期不到位,可以借助第三方物流实现快速配送、交货。
(3)商品规划、组合。
根据时尚的信息,可以调正好产品规划和组合,实现快速周转,减低库存率,最终提升投资回报率。
(4)强化品牌形象,优化网点布局和质量。
将品牌的整合和形象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打造ITAT高质量的服装品牌终端形象。当然,这个是和网点布局息息相关的。因为再好的品牌形象也只有优秀的网点来支撑和表现。可以收缩战线,发展一些战略市场,实现合理的布局,能够支撑业务的正常开展的网点保留,亏损严重的撤出,并加强终端店铺的运营。
参考文献
[1]向浩,王新.论财务视角下的企业人力资本、组织资本[J].财经科学,2009,(7):109-120.
早在20个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商业模式”的概念,但直到40年后(1990年代)才流行开来。泰莫斯定义商业模式是指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和方式。在分析商业模式过程中,主要关注一类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方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我们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麦当劳是靠什么赚钱的?
中国移动赚钱的模式是什么样子的?
阿里巴巴是如何击败对手的?
腾讯是怎么成就商业王国的?
国美和苏宁是怎么快速开分店的?
打个比方,我们要做麦当劳的加盟商,开分店。首先第一步,我们要干嘛?是不是得交一百万的加盟费?这是不是门票费?然后麦当劳会给你统一选址。他们会选择一个比较繁华的地方,先跟物业签订二十年固定租金租赁合同,然后再跟你签。说是每三年会调整一次租金,比如每次调整幅度为5%到10%。说是调整,其实只涨不会跌。二十年有多少个5%?到时租金差价都收到手软。这是什么费?只要用我的地方,就要干嘛?收停车费对不对?最后还要统一装修,统一供应材料,统一人员培训对不对?每年的利润还收15%的管理费用。这中间是不是又赚了一个差价,这是不是过路费?这,就是商业模式!
我们再来看一下娱乐圈,80、90年代的歌星的唱片动则数百万张,如宝岛歌后邓丽君的唱片和磁带,正版的销量有统计的是4800万张,主要是日本、香港和台湾地区,大陆除了她去世后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发行的以外,应该从未授权发行过唱片、卡带等,事实上包括她去世后大量发行的纪念碟,精选集因为都不是正版,所以不能记录在正式的销售记录内,因此,从正式的场合谈邓丽君的销售量只有4800万。但现在的歌星都不敢奢望零头的数目,那他们日子怎么样呢?依然是明星,靠怎么赚钱呢?这就是一个商业模式的问题。有些明星把新歌免费放到网上,给人免费听,给电信公司使用彩铃,简直都是东北人——活雷锋啊!错!明星们现在已经不靠卖唱片赚钱了,靠广告代言、演唱会门票收入等,来个粉丝一锅端!所以中国好声音的评委杨坤每次都提出他的全国32场演唱会。这,就是明星们新时期的商业模式。所以说,一个人没文化很可怕,一个企业没有商业模式更可怕!
我们先思考两个核心问题:
你的企业是通过什么商业模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得成功?
你是否清楚知道你商业模式中的业务模式及盈利模式两大支点。
同样的资源,更关键的是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我们要形成系统,就必须把一个事情做成流程。简单的来说,商业模式就是资源处理的流程。好的商业模式意味着对同样的资源有更好的利用方式。新商业模式包含价值主张、消费者目标群体、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价值配置、核心能力、价值链、成本结构、收入模型等九大要素。
不破不立,任何一个行业要想有发展,都需要创新。在农资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企业要想有所发展就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洗牌的过程中才不会出局。1998年国务院39号文件之前,中国的农资企业只有一种商业模式,那就是计划经济的指标运营模式。供销社系统的农资公司获得销售指标,按计划逐级调拨。生产企业则是获得生产指标,按指标完成生产任务。流通与生产企业互不相干,在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指挥棒下各司其职。39号文件出台以后,中国农资市场放开,农资企业可以确定自己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销售什么、销售多少,如何生产、如何销售。在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农资企业百舸竞帆,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纷至沓来;从产业链条的单一环节,向农资产业上下游渗透;从农资产业,向农副产业、房地产业、化工业等多个产业迈进,中国的农资企业走出了一条丰富多彩的发展道路。
案例分享:生产企业扩张竞购。2007年6月底,湖北宜化以5.3亿现金战胜广西柳化,成功竞购湖南金信化工。此次收购进一步提高了湖北宜化在业内的地位,使公司主导产品尿素在湖南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