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6:58: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景观设计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字:建筑设计景观设计 融合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尤其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的建筑外部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整天面对钢筋水泥的城市居民对这样的生活早已厌倦,他们渴望得到的是大自然的绿色。然而,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使他们这样的愿望遥不可及。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商针对客户回归自然的这一心理,开始加强对建筑外部环境的宣传,实现建筑与景观的统一。显而易见,当代人在选择住房时不仅关注建筑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关注所处社区的环境,人们渴望得到的是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体。
一、建筑设计中的景观设计
(一)景观设计可对建筑设计做出人文艺术的表达
景观设计中配置的一些元素体现地域特点与民族文化,它并不是照抄照搬其他的设计,而是配合当地建筑的设计风格,共同表达出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或社会历史。例如我们看过许多我国的江南水乡景观,那里有许多南方水乡的身影和抽象的元素符号,这种设计具有一种特殊空间延伸的人文艺术,具有一种很强的生命力,给人一种愉悦感和舒适感。
建筑完善景观环境的积极策略。
(二)细部设计与景观的协调手法。
细部设计是从整体出发,对细部进行精加工的过程。细部是整体的一部分,而且是需要特殊考虑的一部分。建筑细部设计应符合建筑的整体意向,体现整体风格,使各个细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为整体服务。以景观意识来看建筑的细部设计,目的在于将细部与人的尺度紧密联系。好的建筑设计,从宏观到微观,从大尺度的意象整合到小尺度的细部呼应,每个级别都体现着设计师的精细考量。如果建筑与景观的细部协调地组织在一起,共同处于一种稳定的有机系统中,那么就可称为完整的作品。
(三)建筑存在于环境之中,相对成为环境中的主角,它决定了环境的表情、控制着景观中的重音。建筑应从被动地单方面追求环境和谐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以积极的策略向环境延伸,寻找与景观的结合点。
( 1) 建筑先入式的整体设计导则。当代建筑师有责任在深入建筑单体设计的同时,对整体的建筑环境提出设计导则。摒弃个人的、极端的单体形态的创作模式,分析基址环境 周边环境 视域环境等因素,并且提出系统的设计导则。导则内容应该包括具体的风格、主色调、环境铺装景观设施等设计建议,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产生辐射式、制约式的影响,并确保建筑与环境的统一联系。
( 2) 建筑后入式的改造与实施原则。在既有环境中嵌入新建或改建项目的实践中提出改造与实施的原则,可将变被动地适应环境转变为主动地调整建筑与环境问的关系。新建或改建单体的加入,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同景观的“缝合”理论,因此我们应该寻找适合的元素并进行适度调整以保证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意向。
二、景观设计中的建筑设计
(一)运用建筑理念挖掘景观设计深度。
我国景观设计的实践还处于初步阶段,学科发展不够系统完善,理念还停留在表层美化的层面。设计水准良莠不齐,盲目抄袭现象严重。以建筑的理念对待景观设计问题,或许可以成为目前阶段可取的方式,它使得景观设计不再是花花草草的粉饰、平面化的硬地延伸、对漏洞的简单的遮盖,而是用建筑分析、决策、设计的方法来造就景观美学。运用建筑的思维创造出每个层面不同的功能,以科学的方式将广场与周围的建筑、公共设施结合成为系统化的环境。
(二)以建筑手段实现造景创意。
在景观创造的过程中,复杂性与技术性往往制约着造景创意,现代城市中视觉景致的实现同样依靠建筑的支撑以及技术的辅助。
( 1) 以建筑技术拓展景观空间。景观的畅想空间似乎大于建筑。但同样会面对如何实现的问题。与传统植物造景的风景意象不同,现代的城市景观更关注用技术来表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因此,技术手段成为景观实现的关键。伦敦西部帕丁顿地区的卷曲步行桥,在技术的支撑下成为可动的景观。桥体是而是收起的圆,时而是打开的弧,时而是放下的直线跨越水面,让人们领略了技术的魅力。现代技术手段拓展了景观的想象空间,为景观创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
( 2) 用建筑的思维解决景观限制的问题。城市中的建筑与景观往往要面对许多制约,包括场地的限制、经济的限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建筑的思维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限制性问题,比如城市中的夹缝地带,无法实现模式化的城市造景: 或不具备植物条件,或无法实现硬地,但又存在功能性的要求的空间中,可以借鉴建筑思维中分析研究的方法,选择最经济适用的原则,来解决景观设计中的限制性问题与复杂棘手的难题。比如,在城市建筑高密度的狭窄区域,以彩色喷涂地面的方式划分出进出的道路以及人行与车行的路线,既满足了道路的功能要求,同时也为高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对象。这种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也是源于建筑思维。
三、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统一
(一)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紧密结合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景观设计是进行微观的景观空间设计,而建筑设计是进行具体的建筑单体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必须使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统一,利用建筑赋予景观内涵及思想,使精神文化得到淋漓尽致地表达。
(二)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科学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人们更加重视其可持续性和生态性,因而在进行建筑和景观设计时必须尊重景观的地域性,尊重当地的自然文化遗产及格局,最大程度的顺应自然,尽量依照生态原则进行设计。在设计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利用当地可再生的自然元素和材料,保留当地自然及文化遗产,发挥其实用及审美功能;体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的和谐之美,避免一味地最求富丽堂皇的效果,实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的科学性。
(三) 建筑和景观设计应具有“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与尊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在建筑和景观设计时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要保护好大自然环境,这样才能给人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在建筑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要求建筑成果能在更深层次地体现对人充分关怀,使作品发挥更大的价值。
结束语
总之,没有成功的建筑设计,再好的景观设计也是一个没有实用性空壳,而没有与之融合的景观设计,再好的建筑设计也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所以寻找各种途径,达到两者的完美融合则是当今乃至以后的一个目标。而且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景观设计,都需要舒适、环保、实用美观,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都有其各自特点,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得建筑景观以更好的姿态展现给世人。这不仅是设计师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婕,胡东海. 建筑景观设计浅谈[A].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7
[2]华晓宁. 建筑与景观的形态整合新的策略. 东南大学学报. 2005( 7)
1.1设计缺乏人文性
建设园林景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城市园林建设主要是为了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并且让人赏心悦目,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要加入人文性因素。但是在目前我国一些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只是盲目追求所谓的艺术,在设计中体现出来的是一些形象化的并没有实际作用的园林景观,特别是一些城市市中心的园林景观设计,完全没有考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忽略了设计中的人文性。
1.2设计存在攀比心理
城市园林景观是体现一个城市的档次,因此,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档次,所谓的档次并不是盲目追求价格高档,材料进口之类,而是真正造福于整个城市的设计才算是档次。然而我国一些园林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将档次理解为花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一些住宅小区和别墅的园林景观设计上,大多数设计师存在着攀比心理,认为所用的材料必须是要进口才能体现出该园林景观符合该住宅小区以及别墅的档次,导致在园林景观的建筑中耗费大量的资金。
1.3设计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的景观设计越来越多,但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免发现大部分景观设计都大同小异,很难体现出个性,设计中缺乏创新,失去了园林景观的最初目的。每一个地方都应该有其自己特色的园林景观,对于盲目照搬照抄的设计来说,不仅丢失了该地方的特色,甚至是丢失了整个设计作品的灵魂,不能体现出当地的内涵。
1.4施工过程的问题
园林景观的设计图纸再好也是要建设出来后才能看出实际效果,园林景观的成功与否全靠施工单位的仔细与否。我国的园林景观之所以大同小异:一方面是因为设计师没有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是我国的施工单位还不够仔细,即使设计出的好作品也很难建设出来,好的园林景观不仅需要施工单位来打造,更需要设计师亲自到施工场地进行指导,设计师比任何人都清楚哪棵树该怎么种植,对于园林景观施工中的问题,设计师更能提出建设性意见。但是我国一些设计师不愿意置身于施工场地中,也不愿意与施工单位过多的交流,导致园林设计出来后与图纸有较大的差异,从而留下遗憾。
2园林景观设计的改进策略
2.1设计要以人为本
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将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的更好。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根据该城市的规划设计出与之相应的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需求为设计基点。如在设计城市花园时,可以按照季节规律进行摆放,这样更突出自然生态,让人们更赏心悦目。
2.2注重实用性
园林景观不仅只是美化城市,凸显城市的档次,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的实用性。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不能盲目追求价格的攀比,而要考虑材料的实用性,在材料的选择上要考虑材料是否适合该园林景观的建设,并且还要考虑该材料是否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等,将这些因素考虑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不能以贵为美,争取用最少的投资设计出最好的景观。
2.3结合当地文化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各个地方都具有各自特色,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首先应充分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并将不同的特色文化融入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不能盲目照搬其它设计师所设计出的景观。好的设计师懂得将各地的特色设计到当地的景观中,不仅能凸显当地城市的档次,还凸显了个性,突破景观设计的局限。
2.4注意施工问题
施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园林景观的成功与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格外注重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设计师要多与施工单位进行交流探讨,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帮助施工工人进行解决,最重要的是设计师很有必要到施工现场亲自指导施工,施工工人按照设计师的要求进行施工比直接施工的效果要好很多倍,这样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失误,避免设计师以及施工单位留下不必要的遗憾。
3结语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由于居住区所担任的特殊的场所角色,我们必须运用恰当、合理的设计手法来营造好人们居住环境中的景观,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人们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居住景观发展的重点应该不断地因地制宜、努力去创造有亲和性的景观,使人们能够自然而然的置身其中。
一、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常见在的问题
1、 盲目模仿跟风,缺乏和谐意识
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行业中的炒作风气较重,很多设计师一味模仿,仅仿其形式,而不能取其精神,缺少创新与和谐。当欧陆风情盛行时,不管建筑风格和周边环境情况,在景观中大搞罗马柱、欧式线角与欧式雕塑小品;当热带风情渐盛时,不管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实际,一窝风地在居住区大搞热带风格的设计,往往造成复制者被复制者复制,“千城一面”。
2、 人性化设计欠缺,缺乏亲切感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忽视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体现在:设计者和用户缺乏沟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区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周,如预防火灾、水灾的系统设计,预防突发事件的绿色通道系统、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等;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如日照、通风、防尘、除噪等问题;许多景观设计缺乏系统性,造成许多景观作品只可远观,不可亲近,缺乏亲切感。
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
其一,忽视地域环境特色和个性特色,模仿克隆者居多,抄袭雷同的现象较为普遍,其风格与形式很容易过时,缺乏可持续性。
其二,在绿地系统设计中,树种单一,不注重树种的多样性,最终影响绿地系统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其三,在植物材料的选用上过度追求植物珍奇与奇特,忽视了本土植物的利用,盲目大量引进外来植物。
4、 表现在没有突出地方特色,适应地方气候
一是,对居民的行为规律和心理需求研究不够。受我国国情与设计体制的影响,设计过程中缺乏对人的研究,致使设计成果不被使用者接受。
二是,在整个住宅区规划中,环境设计一直处于配角的次要地位。不少住宅区绿地的设计,在规划布局单体方案完全定稿后,甚至开工或快要竣工时,景观设计人员才介入,绿地设计只是对住宅布置完成之后留下的“剩余空间”的处理,或者是对建造意义及功能不明确的“建筑空地”的处理。由于两个阶段由不同人员去设计,往往致使在主题构思、空间效果及整体风格的把握等方面脱节,造成不协调,形成不了整体感;再者,缺乏投资来源也使精心设计的环境设施得不到完全的实施,也或者由于缺乏对居民对美的欣赏的引导,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维持手段,使设施不久就面目全非。
二、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对策
1、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在林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3~1/4 较合适。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
2、保留原有植被
在小绿地的建设中,常常会忽略一个问题,就是保留场地的原有植物,当然并不是全部保留,而是对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进行考察,该留则留。一般在城市发展中很难将原生的植物群落保留下来,次生群落和人工植被倒是较为常见,因为它们与环境,有相对稳定的关系,通常就会保留下来。
3、 协调植物关系
众所周知,“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在长期共同生存的环境下产生的互相依存,互相惠利的关系,比如,真菌共生,地衣就是藻菌结合体; 一种植物的分泌物对另一种植物有利,就像黑接骨木和云杉根; 反之,有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等,这些都应当是受到重视的。
4、 植物营养空间的定位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搭配以美观为主,而设计师也需要考虑植物个体之间的关系。自然界植物的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水平及垂直分布现象。不同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营养层,这就要求人工栽植需符合自然群落构成的规律。小型的绿地一般两个配植层次就可以了,也就是乔木与小灌木、乔木和地被层,其优点是,充实顶层,中空留虚,视线通透,避免出现郁闭感,也满足了对营养空间的需求。
5、模拟自然群落结构,保证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理论体现了群落和环境物种的丰富程度、变化程度、均匀程度和其稳定性、群落相互之间的关系。专家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其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都是互相补充,并非直接竞争,因此,系统越复杂、群落也就越稳定。同样的,在园林景观中也要保持物种多样性,协调与自然的关系。在满足自身的同时尊重并尽可能满足其他物种。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就必须要通过生态建设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废物产生率增强其生态的服务功能。在我国的城市生态设计中,需将审美、精神、生态功能三者有机结合,为城市建立一个良好的景观格局,同时运用现有的相关知识,以促进资源利用、循环再生、减少排放,让城市走环境良好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6、重视水景,动静结合
自古以来,水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样绿化环境也少不了它。居住区的绿地规划设计,有水容易,成景难。想要水景设计成功,一是水质,二是水形。还要保持水不断的流动,做到真正的“活水”,避免成为一潭死水,让住户天避而远之,叫苦连天。因而,想要做到真正活水,就要对水进行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些列的设计。大多数是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推动水流动,造成水位落差让水自然流动,做出溢水、涓流等动态的水景。因为坡度的不同、水面的宽窄也不同,也就造成了不同的水深,不同流速,这样也可以促进水的流动。同时,还要考虑到交通、娱乐生产等等的因素,并开挖水渠将土方堆成高低起伏的地形,不仅自然,且节省费用。在流域附近的绿地用自然水灌溉,形成对雨水的回收利用,促进水循环。还可以在周边布置一些石块、亭台等将空间错开构成景观,以各种形式加大景观深度。
总之,现代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要分析居民的心理需求,居住区内的居民活动的方式和行为方式,景观设计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锻炼、娱乐、休闲等功能。
参考文献:
[1] 万婧.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J]. 现代园艺. 2013(04)
[2] 苏凯勇.小议居住区景观设计[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11)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生态
1景观设计的原则
1.1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建筑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景观,景观设计应崇尚艺术效果。应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1.2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对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景观设计应提供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对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
1.3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林景观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地方特点,因为景观是供当地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所以要充分的体现地方特色,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人文景观和环境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来讲,要突出地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景色。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仅在注重地方特色,还要充分的利用景观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加以改进,变成景观的一部分,让自然环境与景观融为一体,这样的景观环境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不仅具有创意,还具有独特性。
1.4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居民之所需。
2 景观设计中造景的应用
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植物,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再就是水景对景观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 植物造景功能多样化植物材料的应用范围从传统的建筑
物周围种植、假山上种植,发展到行道树、绿篱、广场遮荫、空间分割等;从传统的花台发展到花坛、花境、室内花园、屋顶花园、温室等造景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植物景观和功能。
2.2 注意科学配置耐荫植物现代园林作为人们游憩、休闲活动的场所,以室外活动空间为主,绿地比例要高。配置植物时要做到适地适树。
2.3 注重生态效益和生态景观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所创造的生态效益最高。因此植物造景中遵循自然群落组成、结构进行植物的组合。
2.4 现代园林重写实现代园林作为大众的一种公共空间,与传统的诗情画意相比,开阔的树林草地、城市广场、森林公园则更加合乎现代人的口味。
2.5 水体景观与园林植物的配置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重视水体景观的布局,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统一,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美轮美奂的感觉。无论是静态的湖水还是动态的池水,只要能够合理利用,巧妙的设计,都会给整个园林的氛围增色,使园林活起来,处于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美境中。人们享受园林景观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会从其中感受到蕴含在内的文化气息,所以一个成功的水体景观可以表达很多的文化氛围,让人在其中不仅可以有身体的享受,还可以在精神上陶冶情操,达到净化灵魂的作用。
3设计中体现园林景观的意境之美
3.1象征
象征的手法是利用艺术手段布局植物景观,通过人们的联想意识来表现比实际整体形象更广泛、更复杂的内容。象征寓意的植物造景,大都伴随着一定的主题目的而成为整个景点空间的核心。运用现代象征寓意的植物造景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一切植物景观的核心“意境”所在。
3.2抽象
抽象的手法是对事物特征的精华部分经过提炼、加工,并通过植物景观表达出来的艺术形式。它可以使较为深奥、复杂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易被人们理解。
3.3 隐喻
隐喻的设计手法是为了体现自然理想或基地场所的历史与环境,在设计中通过具有认知
、感知的植物空间来创造具有一定情感和主题的植物景观。用隐喻手法设计的植物空间大多在视觉上带有文化或地方特色的印迹,具有表述性,易于理解。
4 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对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特点及特性,根据当地土壤及生态环境对植物加以选择和利用,并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期内的变化,所以在设计时要注意植物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不宜对园林植物随意配置。
4.2 天然的地形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与当地的环境的和谐统一。因山势,就水形,景自境出。不应忽视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破坏整体的生态环境。
4.3 生物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稳定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如果只种植一种植物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
4.4 城市园林建设的目的是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因此在设计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人为本。不宜缺乏人文关怀,不顾人的需要。
4.5 每一件园林作品都要有其特有的风格及地方特色,要深刻体现该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不宜盲目模仿,照搬照抄,缺乏个性。
5 结语
每一个园林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者本人的创造力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的观赏价值。对于设计者来说,园林工作是一个很有潜力和挑战性的职业,它是一种朝阳产业,是给人们创造美的行业。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将大大推动园林学科的发展,拓展和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的外延和内涵,设计之前应深刻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创作。
参考文献:
[1]曹峰,刘桂林,王倩.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J].河北林果研究,2013,02.
[2]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陈浩信.环境设施设计方案[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关键词:可持续景观;设计;全球化土地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084-02
引言
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下,人口问题和资源危机日益严重,环境生态状况日趋恶化,一个城市究竟该如何规划与设计,才能在这深情的土地上更好地成长,并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土地环境意识来维护我们国土的生态安全,使得我们在繁荣、便捷的现代城市生活中既能享受到诗情画意的大自然亲切的,又免于遭受自然灾难或各种严重的污染侵害。
1 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1.1功能序列方法
包括直觉的运用、多层面的感知,然后通过控制,利用直觉,挖掘多层面感知后建立具体空间。
1.2知觉“思维”分析方法
理解设计对象和平面或空间相融关系,在对视知觉状态有着多角度理解之后,针对项目,具体抽取设计语言的不同层面。
1.3“集合层”形态分析方法
将一个设计项目剥离出若干层面,分别设计之后将各个层面相关联起来。
1.4主题文化设计方法
抓住所在环境的人文情感和意向环境的感受,生成文化的环境主题。
1.5组团空间环境分析方法
将诸多空间环境相关联,衔接建筑、功能设施等形成一个组团。
1.6“自然持续”生态设计方案
将自然元素、环境持续和实地自然状态相统一,突出环境的自然表现。
1.7A-B转换过程设计方法
A是设计之前的环境初始状态,B是设计师要完成的最终设计结果。通过对A、B两个端点进行分析,得到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
1.8激活式设计方法
激活点既是创意点,找到创意点后通过设计的控制和完善将灵感状态明晰。
1.9“无痕”理念设计方法
(1)“渗透环境”减少人类生存留下的痕迹。
(2)“意如无痕”环境的表达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造型状态。
(3)“直取内心”使审美的愉悦达到心灵的深处,是设计的最高理想手段。
2 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城市和土地的关系
一个城市的建立、成长与发展的状况都跟其与土地关系处理得好坏密切相关。
(1)一个城市的建立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城市的位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城市选址的好坏最终甚至能决定一个城市的存亡,所以城市的开发与建设要选择良好的地理位置。我国黄河流域从古至今不少城市被洪水淹没以及意大利的庞贝古城被掩埋在火山岩浆中全城及没,这些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城市的选址不当。
(2)在选到适合生存发展的地址后,就要对一个城市展开规划,在这个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的问题,因为城市中的市民需要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来居住,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只会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恶化。所以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城市的空间布局、本身形态都要与土地的天然格局、自然肌理想适应,不能破坏城市生态的天然系统,尤其是不能盲目损害河流、植被、山体等,一些建筑规划与布局要充分吻合土地生态基础设施,同时保证人们有休息、游戏活动的空间。如誉美人间的丽江之所以漂亮、有天籁之境,就是因为玉龙雪山上天然的清水顺流而下,很干净,没有遭到人工的污染,从而丽江也成为人们理想的度假胜地,屡往不弃。
(3)除了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健康利用、遵循原本的土地肌理之外,在城市化过程中也要考虑城市的设计对环境的影响,要尽避免或减小对环境的各种负面作用。诸如对具有净化污染、滞洪功能的城市湿地系统就要在设计中合理利用,让原本的环境生态系统发挥其自身的生产与净化功能。一些盲目的规划与设计,如建筑布局跟风向垂直排列,缺乏通风道,就会阻碍新鲜空气进入城市。还有现在被广泛关注的太湖蓝藻问题,也是自然系统受到毒害,使得其自然循环和净化等生态服务功能消退,甚至丧失所致,而污染其实跟太湖本身并无关系。
3 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环境与生态危机一直是国际上广泛关注的话题。尤其是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引起生态恶化进而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多种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如旱灾、水资源危机、洪灾、沙尘暴、气温上升、海啸、地震等频频爆发,人工干预下的自然生态系统越来越不能与其环境相适应,生态系统变得不稳定。尤其城市一旦发生某种灾害损坏到其命脉系统,很容易出现连锁反应并导致整个城市系统的崩溃。这种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也为一些明智而又有良知的理性的城市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造福子孙的极好机遇。城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可以在很大空间上发挥作用,减小或避免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与生态危机。比如布局合理的市政交通体系,通过土地利用把城市设计得更紧凑、功能更完善,减少汽车尾气、温室气体等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通过对各种节能的建筑材料的运用来加大环保力度,减少污染,诸如城市绿化结合生产、使用耐干旱的植物、能源植物等。
在一个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双重要素,考虑大地母亲的整体生态安全。一个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功能可以是不断变化的,而一些河流水系、湿地系统、绿地走廊等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是需要恒常不变,并且永远为城市所必须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展,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论,即在区城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地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的安全空间格局。
4 城市景观设计如何做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1土地使用的高效性原则
立体化是高效使用土地的最有效的手段。
4.2能源的高效性原则
在对能源的高效性的认识上,首先应不仅从节能上考虑,而应站在更高的保护环境的高度去认识,这样意义就更广泛、更深远。
4.3植物配植的生态性原则
具体来说应做到:
(1)城市各区绿色植物配植要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匹配,与城市及周边植物景观形成整体的动态稳定的绿地生态体系。
(2)模拟地带性群落的结构特征,遵守“生态位”原则,建立适宜的复层群落结构,利用不同物种生态位的分异,采用耐荫性的个体大小、叶型、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等方面差异较大的植物,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互惠共生,以乔木为骨架的乔、灌、草的复合群落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
(3)新品种的引进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为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依据。在与本土化植物互惠公生的前提下,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4)不仅从植物系统本身出发,还应考虑人类可亲近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如鸟类等。
(5)植物配植中,要满足人类对自然界其它要素如阳光、空气等的需求。
(6)植物在满足其“生态位”原则的基础上,还应从植物的景观、美感、寓意、韵律等方面考虑以期达到生态、科学、美学的高度和谐,与城市景观及形态、美学相融合。
4.4对自然群落的保护及利用原则
即在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从功能、美学等一系列角度出发,设计出能反映时间、历史影响的优美景观。
【关键词】房产项目;景观设计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房地产项目中的景观设计管理最主要的问题是解决成本(包括设计费用及施工成本)、时间(设计周期)和质量(设计风格和景观特点)的控制问题,同时设计中的各专业沟通交流也是常常出现问题的地方。
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景观设计中的问题,需要房产开发商、景观设计公司以及施工单位共同努力。在景观设计管理中,开发商的主导地位贯穿始终, 他是整个项目开发链的管理者,也是整个项目中设计成本控制、设计周期分配以及设计风格基调的把握者,同时还是整个项目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者,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景观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周期失控
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
①、设计管理人员对项目情况了解得不够全面、深入,没有准确地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预判,导致制定的设计周期不符合实际情况,使设计院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很难完成设计任务,于是出现设计周期拖延的情况,如果不及时调整设计周期和任务计划,则设计周期失控的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最后造成设计计划不能按时完成的问题;
②、设计过程中因景观专业介入项目较晚,造成建筑等专业对景观设计条件预留的不充分,使得景观设计介入项目后发现问题再反提修改条件,最后造成项目设计周期的延长;
③、设计过程中因乙方不能准确领会甲方的意图,设计成果不达标从而反复修改导致的设计周期的不断延长;
2、设计成本失控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设计材料成本的失控:在景观专业中,设计提出的标准如构筑物的造型及工艺、铺装选材、小品灯具的选型、植物的品种及规格等因素都会对项目的成本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景观设计阶段不考虑成本的因素,或对限额设计的管理不够严格,都将会给项目带来极大的影响,要么导致项目最后成本超支,要么就是在项目后续阶段重新进行设计修改,这样就会造成项目周期的拖延和项目计划无法实施完成,甚至会造成设计费用的增加导致设计费成本也失控的问题,这对于开发商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设计之初确定好产品的成本标准(即限额设计)就成了景观专业管理的重点;
②、设计费的失控:不根据项目的情况选择相匹配的设计单位,盲目和追求境外设计公司的品牌效应,最终可能严重导致设计费用超标;或者因甲方原因导致的反复修改也会造成设计费的增加。
3、景观设计项目特色不明确、设计风格不明晰
目前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很多直接参与设计的设计人员对项目及开发商的需求根本不进行深入了解就开始了设计,设计内容也是东搬西抄,青浦的项目搬到嘉定去应用,上海的项目搬到苏州去复制,设计元素没有依据地随意搭配,设计体现不出任何项目特色,特征性缺乏,因为是抄来抄去的通用设计方案,因而设计风格也是含糊不清,定位不清晰,甚至于建筑的设计风格相差十万八千里。
4、项目全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相互脱节、信息交流不对等
设计过程是多专业相辅相成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协调不充分,各专业的图纸上便可能会反映出诸多矛盾,导致施工过程中返工、拖延工期,直接、间接地增加了许多额外的成本支出。比如在建筑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只从建筑专业的角度来进行设计,不考虑留给景观专业足够的空间,使得最后景观设计开始进行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空间位置来进行设计理念的表达,造成景观设计的先天不足,除非建筑专业进行返工修改,否则景观很难做出好的东西来,而如果建筑返工修改,又会造成项目周期的拖延;再如:建筑专业的设计修改如果没有及时通报给项目的其他专业相关人员,则最后必定造成项目的返工修改;又如:如果设计管理人员不及时与施工管理人员沟通情况,互通信息,则最后设计出的成果很有可能与实际脱节,造成不必要的设计修改和项目周期的延长。
二、如何解决设计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1、有效地的控制设计周期
对于一个项目的景观设计来说,设计周期往往与项目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景观设计周期大致分概念方案、方案深化、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当然也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比如:有些项目只有方案、扩初、施工图三个阶段,有些小一点的项目甚至只有方案和施工图两个阶段。
通常我们建议景观设计在规划设计进入项目的同时即可介入设计,但不主导设计。景观设计如果在这个时期介入,第一可以站在景观设计的立场对规划设计提出有效的建议;第二可以使景观设计公司对项目的情况有所了解,从而准确地提出设计的理念和风格,对其后的景观设计有帮助,加快设计进程;第三,因为对项目情况足够熟悉,可以使了解项目的时间与规划设计时间叠加,从而缩短总的设计时间。
如果方案不理想,则会经历反复而漫长地修改过程,从而使设计周期拉长。因此在设计初期挑选好的设计单位显得尤为重要,他能够在理解项目的基础上拿出吻合甲方需求的设计成果,不耽误设计周期;同时,如果甲方在设计任务书中能给出明确的产品设计指引(即产品定位、设计方向等,一般由策划部门提出),则可帮助设计公司更好地理解项目、找到设计灵感,从而大大缩短设计的周期。
2、合理地控制设计成本
①、房地产项目中景观设计对于产品材料成本的控制:
首先,要根据开发商成本部门的成本核算额度来进行设计。在进行设计委托的时候,需将限额设计以任务书的形式告知景观设计公司,并将之作为合同附件提供给设计方。
其次,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来均衡设计,把钱花在重要的地方。根据区域和功能的不同区别对待。对于主要的景观区域、重要的节点部分,可以倾向性地采用高质量、档次高的材料,以突出重点,烘托气氛,而在次要的、非重点区域、可适当降低造价以均衡整个设计成本。
②、对设计费的成本控制:因根据公司对项目的定位、策划报告等综合考量项目的情况,并依据以上条件来选定相应的设计公司,合理均衡设计费在整个项目费用中的比例关系。
3、深入分析公司的需求和项目产品定位,结合项目突出产品的风格特色、找到销售亮点
①、深入分析地产公司的需求和项目的产品定位,结合项目状况寻求最适合项目的设计团队,因为好的设计单位拥有较强的综合设计实力及较强的服务意识,能够在站在开发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给出合理的服务建议和服务成果,设计能力差的单位不仅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任务,使项目陷入困境,同时还会耽误宝贵的时间,影响设计进度,给公司带来极大影响;
②、景观设计特别强调因地制宜。设计应根据项目的地域情况、当地人文特色、气候和地质水文条件、开发商的产品定位、针对的消费人群、地块中的建筑风格等情况来开展设计,这样的设计才是开发商所需要的。因此,作为景观设计管理人员,在设计成果审核地过程中应坚决杜绝没有任何特色的“复制”景观,要结合项目自身情况突出产品的风格特色并结合自身特点找出产品的销售亮点。
4、各专业管理人员之间,开发商与设计方、施工方三方加强沟通协调
景观设计方案的优劣关系到后期施工等各个环节,而景观设计方案会受到诸如策划方向、规划方案、建筑方案、市政方案以及造价预算、设计周期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应加强景观设计各个环节的管理,发挥开发商管理平台为各方提供信息交流的枢纽作用。
在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前期过程中,对内会涉及到开发商的内部决策、营销策划、成本合约、产品研发等部门,对外会涉及到的专业有规划、建筑专业等。景观管理人员须和这些部门取得相关联系,综合各方信息来比选设计方案,从而实现产品的最优性价比。
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开发商内部的营销、产品研发、工程管理、成本核算、物业管理都会参与进来,而外部的除了建筑设计专业,还有市政的配套设施设计、施工单位等均会先后进入项目,也需要景观设计管理平台提供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在制定出最终的景观施工图设计之后,在工程的施工阶段,设计管理平台同样需要强化施工方与设计方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景观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得以实施。
三、结语
本文对景观设计管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作了简要的归纳和分析,并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希望本文能给目前设计管理中的同行一些建议,同时也欢迎同行朋友们的批评与指教。
参考文献
[1] 田彦.《房地产营销》.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2] 袁伟锋,蒋益锋.《景观房产及景观设计的应用探讨》.城市开发,2003(3):34-36.
[3] 郭向东.《园林景观设计论述》.北京:中国民艺出版社,2006.
[4] 包亚钧.《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论》.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5] 李玉华.《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看住宅景观设计》.商业文化,2008(6).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特色定位;问题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伴随着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形式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岁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居住区建设、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提高,居住也正从“量”上升到“质”的追求。在“以人为本”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居住区建设逐步向以满足人的需求,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居住区环境的营造、居住区景观设计已成为众多设计、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但是,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出现了许多弊端。本文阐述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色定位和由此产生的相关问题。
1、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与利用,创造出一个符合场地文脉和特征的居住空间。其中包括种植配置、路网分布以及建筑小品和公共设施的布置等方方面面,既要突出功能意义,又要体现居民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具体原则是:
1.1整体协调性原则
从整体上确立居住区景观的特色是比较重要的,它是一个宏观的掌控,也是设计的前提条件。首先,作为现代化的居住区,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居住区的特色,才能与周围的环境和外部空间相协调。居住区的特色来自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现代表达,进而提炼出一种与居住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其次,居住区的设计风格要整体统一,不同的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应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而古典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具有地方和传统的语言的思路来进行塑造。
1.2人文和生态性原则
居住区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的景观融合了城市生活的许多要素,诸如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等。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除了需要城市的自然景观融入居住区外,还需要把人文景观吸收进来。从整体空间的把握到建筑小品的设计,都需要体现地域文化的特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性,也是居住区发展的方向。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与文化地域的特征差异很大,居住区的设计要在把握好当地生态种植特色的同时,以居住区原有的生态地貌为基础,利用原有的地形和植被,合理地规划设计人工景观,从而达到物境、情境、人境和谐统一的宜居家园。
2、景观规划设计的特色定位
2.1有特色的景观规划必须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我国居住区从几乎不考虑景观到逐步注重满足人们的需求,突出“以人为核心”,并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和功能性,这个进步的过程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是设计的首要目的。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居住区的环境资源;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人们提供相识,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祥和安全、优美的居家环境。
2.2有特色的景观规划必须突出文脉的延续性。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的重要性,注重居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在具体规划设计中,挖掘、提炼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还要注意到居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居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
2.3有特色的景观规划必须注意发展艺术的个性。居住区环境设计不应盲目模仿、抄袭,尽可能创新。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
2.4有特色的景观规划必须注意可持续性和生态化。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还要体现生态的一面。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要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同时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
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问题探讨
房地产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呈现出十分繁荣的景象,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然而由于开发商的单纯商业炒作面忽略了环境内涵品质,加上大量非专业以及专业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的加人,使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出现了诸多弊端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3.1盲目模仿跟风,缺乏和谐意识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最忌讳的是模仿,一味的模仿不仅体现不出设计的价值,更缺少诚信和创新。受欧陆风影响,无视建筑风格和周边环境,在景观设计中力推罗马柱、欧式线角与雕塑小品;当热带风渐盛时,置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于不顾,一味推崇热带风格的设计,将原有环境风貌摒弃殆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居住区周边环境特点以及居住者的喜好:在居住区中适当引人国外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特点,特别是对涉外企业及外籍人士曾经和现在生活、活动频繁的区域,适当营造一点欧式居住环境,对丰富我们的居住区形态,满足多元的审美需求会有所裨益,但决不应成为“风气”和“时尚”。
3.2人性化设计欠缺,缺乏亲切感
由于居住区景观设计就是为人们服务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人性化的设计必须体现。
然而,目前忽视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体现在:设计者和用户缺乏沟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区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周,如防灾系统的设计,预防突发事件的绿色通道系统、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等;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如日照、通风、防尘、除噪等问题;许多景观设计缺乏系统性,造成许多景观作品只可远观,不可亲近,缺乏亲切感。
3.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
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各行各业所倡导,景观设计也不例外,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大打折扣,得不到有效地贯彻与落实。其一,忽视地域环境特色和个性特色,模仿克隆者居多,抄袭雷同现象较为普遍,其风格与形式很容易过时,缺乏可持续性;其二,在绿地系统设计中,不注重树种的多样性,最终影响绿地系统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其三,在植物材料选用上过度追求植物的珍奇与奇特,忽视了本土植物的利用,也不利于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四,忽视居住区景观的动态发展,随着树木花卉的不断成长,空间拥塞、比例失调的潜在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结语
居住区环境承担了人们的很多日常活动,是人们日常活动、休闲和交流的场地。和谐、精美的居住区景观是现代人高品位的需求,通过对居住区景观整体和各要素的合理组构,使其具有完整、和谐、连续、丰富的特点,可潜移默化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修养、提升人的品质、培养人的情操,这是创造优美居住景观的更高追求。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规划应该回到对时代、现实的理解与尊重上。规划应该更多地关注自然特征及环境因素,需要强调景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景观中社会公平的体现,强调景观中对人精神诉求,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蔡学询《居住区景观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 中华建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