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29: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物理的学习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本身的青春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和知识层次不足等原因,对于枯燥抽象的物理有心理惧怕感,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不断的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幽默的教学语言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相比文科老师丰富且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物理老师的物理语言由于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感觉枯燥难懂。所以,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传播严谨的深奥物理知识,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幽默的教学语言适当的运用到教学的各个阶段,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在新课导入阶段,在讲到杠杆的作用的时候,阿基米德口出狂言,给他一个支点,他就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这个人到底是爱吹牛还是真的呢?一句话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这样幽默通俗的语言,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更好的沟通物理知识。初中学生很难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注意观察课堂的动态,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幽默的语言引起那些不在状态同学的注意,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目的。在讲解速度的时候,讲述了一位爱超速行驶的老先生,被交警拦下,被告知时速已经达到70公里/小时,那老先生不以为然的说自己才走了10分钟,这是不可能的,交警忙解释,如果您继续这样开一个小时就达到了70公里,老先生欣然的说不会了,我再走5公里就到家了。这个幽默故事引起了学生的哄堂大笑,也在笑声的同时明白了速度的概念和相关的计算和换算,也使得那些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回归到课堂,并在幽默的物理语言中体会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了学习的物理的兴趣。所以,教师只要在课堂中,注意观察学生,适度的引入幽默的教学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悬疑的探究式教学
疑问是思考的火种,思考起源于疑问,先有了疑问才有了思考,也是思考解决了疑问,并提出新的疑问进行思考。因此,疑问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课堂中,引入疑问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索疑问的过程中,自主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讲授物体沉浮时,给学生举例巨型轮船之所以能在大海上行驶,是对浮力的应用。就像这样,然后将一个玻璃球放到了量杯里,这时候学生看到玻璃球沉底了,就哈哈笑起来,然后教师说:“哦,这个不够大,不是巨型的。”之后将一个大的橡皮泥做的球放到了杯中,学生看到了它也沉到了水中,又是哄堂大笑,以为实验失败,这时候教师将橡皮泥球捞出并做成了类似船的形状,放在水中,并未下沉,接着把玻璃球也放在上面,“橡皮艇”沉了一点未沉底,这时候对学生提出为什么这么重也没有沉下去呢?是不是浮力变大了呢?沉到底部的玻璃球有没有浮力作用呢?学生在这样“谁主沉浮”的疑问中,开启了思考的闸门,在兴趣的驱动下,探究物理现象,学习物理原理,解释物理应用,实现自主积极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中,有目的的创立悬疑的探究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同时,学生在兴趣的学习中,可以享受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成功的学习喜悦。在教学的课堂作业中,提出了将水换成酒精等其他液体会有什么变化?让学习将兴趣延续到课堂之外,在课堂外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发现新的物理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自主学习,查取资料自行思考解决,并提出新的疑问,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目的。将于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到课堂之外,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高度的热情。
三、贴近生活的演示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无论是课堂里的演示实验还是实验课堂里的实验,都是可以更直观的解释抽象的物理概念。运用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选择贴近生活的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并能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中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够,但对于知识具有猎奇性,教师教学该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光的传播速度时,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很快,但是对于光速度的数值,学生只有大的概念,没有快的感觉,教师给同学在课堂导入中,先将投影灯将教师做出的各种动物的手势,在不断变化着投影到墙上,考到会飞的鸽子或者汪汪叫的小狗的影子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引导学生讲出两个要好的同学被成为“形影不离”,而这些手势映出的影子才是真的“形影不离”,让学生举例出生活中的人或者汽车的影子,无论人或者汽车跑的多快,影子都能跟上,假如光跑的慢,光从头跑到脚的时候,人都已经向前跑了一段了,那光应该落下一段了,不能“形影不离”啊!这样的演示和解释,让学生对于光的速度快有了直观的感觉。学生会为自己可以用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感到骄傲,而有了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对于学习物理产生兴趣。在物理的实验中不仅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物理现象来展示,还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来解释物理现象,例如在光的折射中,用筷子放在水中的实验,来演示光的折射,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并可以用简单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破除物理的奥秘,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结论
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才能更长久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保障高度的学习热情。所以,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对于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论述的几点浅见,希望对于现实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赵建中,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J),湖南中学物理,2010年,第四期
[2]李金英,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J),考试周刊,2011年,第四期
关键词:物理学习 对策
新课改已实施了很多年,新的教学理论已渗透到我们教师的思想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不断地学习着、探索着、实践着。有的学校还开展了自主化的教学模式,既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我校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我们也在观摩课中看到了成功的范例,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一言堂”的旧授课模式,新的教学手段可谓是层出不穷,却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不显著。据调查我市近几年物理成绩较低。那么,初中生学习物理的障碍有哪些?我们又如何应对学生的学习困惑并加以解决是我们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缺少兴趣
在长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缺少的是浓厚的学习兴趣。经过观察与学生坐谈发现,这些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太累没意思。针对这一思想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跟学生谈心,谈谈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就要付出,没有不劳而获的。即便是放弃学业外出打工,也要付出一定的体力,也要学习技能可能比上学还累还不轻松。而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让他们感到物理有趣的一面,同时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物理知识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等,如学习光学现象之后,可让学生试着制作显微镜和望远镜、针孔照相机模型等。教师要适当地多加指导并提供器材帮助,通过动手让学生感知物理的魅力,同时领略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缺少刻苦学习的精神
在教学中还发现有些学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物理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
针对这一类学生教师应多加鞭策,也可以让物理成绩好的学生带动他们,教师并及时引导并鼓励学生不松劲,并给学生介绍学物理的方法,如认真听讲、认真观察教师上课的演示实验,并思考教师针对实验提出的问题。同时告诉学生认真记笔记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法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告诉学生记笔记的好处:1.防止上课走神2.帮助梳理知识脉络3.防止遗忘4.了解知识的重点及难点5.帮助记忆。
因此教师让学生记笔记之前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记。
三、学生运用能力差
在长期的物理教学中还发现学生不光是对物理知识的不理解,更多的是对物理知识的运用以及如何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许多物理实验都能让他们浮想联翩,学生大都具有浓厚的兴趣,但这种自豪感和迫切心情只是短暂的,当他们满怀信心地进入课程学习后,发现物理知识的应用那么广泛,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那么多预想不到的新情况,理论与实际之间有那么大的差距――面对那些形形、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他们常常会产生诸多困惑:知识学得明明白白,可就是不知道该怎样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去解答;考试后自我感觉良好,可成绩却不佳;知识结构非常清晰,可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入手,致使物理学习陷入很盲目的境地,不知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于是一部分学生就会对生动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感觉麻木,甚至是厌烦。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仍一味地精心于自己既定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探究,而不及时去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卸下他们的“思想包袱”,那么再精彩的设计学生也会置若罔闻。这时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
四、扫清因数学计算给学生造成的困扰这也是学好物理的手段之一
在长期物理教学中发现数学对物理学习很重要,如负指数幂的运算就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障碍,为此我常常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补上这一点,同时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也需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补上。同时利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也是手段之一。
五、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也是物理学习的一大障碍
初中生在心理上正处于思维发展转折期,开始由经验型的形象思维向理论型的逻辑思维转化。有些初中学生还没有形成逻辑思维的习惯,在学习物理规律时往往比较困难。而且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经接触到大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养成了一种从经验出发、想当然地看问题的习惯,而不习惯于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逻辑分析、说理和表述。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不会运用物理语言解释惯性现象,此时我给学生出示一个套用格式:首先让学生答出物体原来的状态是什么,再回答出物体哪一部分因受力而运动状态改变,再回答哪一部分因惯性而不变。学生根据这三部曲很顺利解答出问题并逐渐学会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势给物理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
思维定势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干扰着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给物理规律的教学带来困难。如,有的学生认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理由是由于液体内部的压强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再如讲摩擦力这一节时好多学生认为推水平面上的物体时若推不动就是推力小于摩擦力这种思维定势很难改变,这要求教师让学生把牛顿第一定律理解到位,只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将是平衡力,既然推不动物体,物体就是静止状态则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摩擦力就等于推力。
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也是影响物理学习的一大因素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某些观念。这些观念中,有的比较正确,但往往有一定的表面性和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观念。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规律往往起着严重的干扰作用。如,学生在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往往有“物体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外力,物体根本不会运动”的观念,这就给学生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必须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推理过程,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从斜面上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仍会继续滑行时受到哪些力?又是哪些力让小车停下来?学生自然会说是摩擦力,那没有了摩擦力小车还会停下来吗?学生又会说不会,由此得出运动的小车若不受外力会停下来吗?学生自然会说不会,由此得到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它的运动。总之,教师要想办法排除旧经验给学生造成的干扰。
新课程指出:“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兴趣,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发展个性和智力,培养能力。”自主学习有利于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扩展。没有自主学习,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坚持自主学习,才能做到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包括三个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心灵的放飞,使学生得到自由、充分和全面地发展。本文对初中生自主学习物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尝试探讨几种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物理的策略。
1 自主学习的概念和意义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教育的真正条件,而且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建立在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基础上的教育,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个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过程;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野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过程。总之,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心灵的放飞,使学生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地发展。
2 教学建议
怎样培养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呢?我们教者应该开启自己的智慧,多动脑筋多留心观察,让我们真正成为导演,让学生成为主人,使学生自主意识、能动性自主能力和创造性不断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主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教师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学生创新和创造,逐步消除学生消极依赖的心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敢于冒险和敢于挑战的勇气;与学生签订“学习合约”,主要涉及学生在一定时期内想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何达到目标等,以帮助学生学会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意识。总之,首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曾被许许多多的人引用过。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揣摩学生的心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将抽象的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科学知识回归自然,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向往,对物理科学知识的热爱。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讲授新课程前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并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带着兴趣学习,实验现象呈现的结果会给学生带来惊喜。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学生就会感到物理的有趣。如学习“摩擦力”一节,布置学生思考:鞋底为什么要课花纹?自行车为什么要打气?再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启发学生思考是否注意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筷子放在水杯里,看上去为什么变得弯曲?天空为什么是蓝色?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挫折和失败,时间久了,结果是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必须让学生感受成功,哪怕是一点点地成功,都会带给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2.3及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有目的地去学习,通过预习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说完成相关的基础联系练习题,摘抄并整理课本中的概念和公式,切忌走形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尝试“一题多解”,从知识的不同侧面、不同的角度或知识的不同组合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教师设置一题多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千变万化的问题。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2.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人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先天的学习潜能,个人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参与或投入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发言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运用旧知识不能直接解决的新问题;教师还要放下架子,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思维空间;激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在讲授“声现象”这一章时,教师提出问题:孕妇腹中的婴儿能否听见外界的声音?月球上的航天员在不借助通讯手段的情况下能否听见相互的说话声?在月球上,当陨石撞击月球时有声音吗?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探索。
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索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倾向,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是认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环节之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创造一个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和爱好的条件。这样,学生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毅力,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提高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至始至终地喜欢学习物理。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创新,我总结出应采取如下做法:
一、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实验师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源泉,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手段。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物理实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确保实验现象的明显性
物理实验时,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特别集中,学生处在最佳学习状态,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将实验做好,使现象明显。例如,要观察压强计里水面的升降,可以将水染红,并在压强计的背后用画横线的屏来衬托。
2、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利用课件使实验增加效果和可见度
课本中的许多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影响了实验效果和学习兴趣。近几年来我把一些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步骤的直观再现,从抽象到直观,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把验证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
在课堂教学的讲解和讨论中,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进行探究。如在讲“浮力”一节时,按提出问题实验阅读讨论总结练习的程序进行教学。首先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公布讨论题,布置学生实验,让学生先做实验后阅读课本,再组织讨论,然后进行总结。在总结如何讨论时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最后进行练习和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验、阅读、讨论、讲解等获取知识和能力,这样做学生动手动脑多、影响深、记得牢、兴趣浓、学习效率高。
4、多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和动手机会
不仅要认真做好做全学生实验,实验习题,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某些演示实验改成边教边实验,或者让学生登台表演,对于实验性习题,也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去解决问题。
5、实验装置必须美观大方,整洁,教师示范操作准确安全,一次成功,要辅助以教师的语言、板书、图表等。
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物理学史教育和美观教育,稳定学习物理的兴趣
政治思想教育必须融化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去,使学生切实认识到物理学对祖国建设,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根据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讲我国古代物理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及近代物理工业成就。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资源和振兴中华紧迫感的介绍,调动和稳定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了使初中生不感到物理是枯燥的、危险而难以接近的学科,还必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去感受美、追求美、探索美,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的美育主要是通过物理实验,现象及实物观察和教师生动的讲述实现。
三、精心备课、上课,活跃课堂气氛,培养探索兴趣
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听课兴趣,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中讲一些物理科技小故事。讲小故事时,要求短小精悍,有趣、有用、结合物理教学需要。
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兴趣的时候,他们在听、看、想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小动作。这不能视作课堂纪律不佳。实际上每个学生都在围绕教学内容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心情舒畅,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急于知道什么?为什么?此时引而不发,提出几个问题加以启发,让学生自己回答。
四、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艺术,增强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初中学生,如果惯用一种教法,或不讲究授课艺术,学生就会有枯燥乏味之感,学习兴趣也会随之下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艺术,以增强选手的兴趣。如在讲“蒸发与沸腾”一节时,我采用边讲边实验,边讨论的“三边式”教学法,讲“密度”一节时则采用读、讲、议、练的自学辅导法。
五、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兴趣
素和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因为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使自己成为一个发明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希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和学习相伴随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去接触生动的事实和现象,从而体验到认识的欢乐,使他们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为此,在讲“光现象”后让学生自己学做魔镜,使学生感到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物理知识。
六、通过利用第二课堂,巩固学生的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使学生尽可以多接触一些物理知识,巩固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我再认真改进第一课堂的同时,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活动形式有:
1、课外阅读物理书籍,这是增加学习物理兴趣的一项简便易行的好办法。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助于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兴趣。
2、知道学生办理物理小报,可以扩大知识面。组织小型的报告会,使学生有机会自我表现。由于收集来的资料,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这些知识均是学生们喜欢的内容。如物理之最、谜语、做做看、科学家轶事、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现明等。通过小报汇编展览,大开学生的眼界,增强求知欲望。
3、知道学生进行课外小制作,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出来的才具有成就感,学生才会不断提高对物理的兴趣。
一、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
根据心理学知识,影响心理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环境因素;(2)机体因素;(3)心理因素而一般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大部分是因高度紧张的学习环境和长期压抑的心境所造成的具体表现为:
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许多学校或教师依然没有从“应试教育”的现状中解放出来,只重视基础文化课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培植
2忽视个性的差异物理教师如果能开展既形象生动又直观准确的实验,运用妙趣横生、唤起想象、深入意境的物理语言,引导学生去领略物理世界的无穷奥妙,那么激发的将是积极的情感和乐学的态度
3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因此,要提高物理困难生的学习效果,就应该激发困难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物理学科,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概念的抽象、物理规律的描述、物理实验的操作,诸如此类的智力活动都要求尽量将自己的学习兴趣保持在较高的激活状态上,然而,困难生的心情多数处在厌烦、焦躁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物理太难,即使有时对某个问题某些实验表现出一些兴趣也只是凭借不需要意志力支持的直接兴趣,感到一时的轻松愉快一旦听不懂或看不懂,就觉得无味,从而使兴趣始终未能激活起来
二、学生逆反心理的防治与应对措施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学生逆反的心理既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既有直接的原因,也有间接的因素关键是找出原因后应怎样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对策来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达到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提高自身素质,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求对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堂上要对每个学生都抱着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并努力将其内化为对物理的兴趣
2课堂教学要凸显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必须达到:()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2)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3)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外延扩展到社会生活,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4)必须是现代的课堂要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四个“带进”,即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技术带进课堂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驰骋想象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最终获取知识,成为知识的占有者
3培养参与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活动中应让全体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和扮演的机会,而不能为了课堂气氛、教学节奏、课堂容量,只把机会给与少数好学生,应当挑一些易回答、易解答、易操作的问题让学习物理有困难的学生去做,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有了参与的机会,而且能使他们在这些行为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起信心
4降低教学过程的起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能力培养素质的前提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讲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认知的起点要采用影视中的慢镜头甚至倒带的手段给大多数学生搭起思维的小台阶使他们都能拾阶而上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着力培养科学兴趣要适应新的课程标准,不但教师教学方法要改进,而且要求学生的学法也应有新的变化,为此我们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
首先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学习方法不当,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只有掌握了好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其次是加强探究学习,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教师必须树立教学方法受制于学习过程、教服务于学的观念,按照学生的探究进程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从探究中学会学习,喜欢学习:
再次是要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富有意义的物理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驱使下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
1 经典的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仅把学生自然而然地领入新知识的门槛,而且更能激起他们渴望求知的兴趣。
以经典的故事和物理趣闻开头。物理学中,每一规律的发现都是科学的血汗和结晶,其中包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自然插入为解决矿井抽水问题的托利拆里实验和马德褒半球实验;《相对运动》讲二战中德国飞行员用手抓住了飞行中的子弹;讲浮力时,插入曹冲称象和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讲电流压强时 ,可插入安培专心致志的故事等。这样对调节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心理,培养学好物理的兴趣,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新颖形式开头,激活课堂氛围。以提问抢答开头,以歌曲开头,如以图表开头,以设疑设障开头,以典型习题开头,以猜谜开头,以咀嚼关键字句开头。
2 设置悬念,诱发兴趣
任何思考都是从问题开始,而思考的原动力来自于兴趣和好奇。因此,问题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学习兴趣的培养。我在设置问题时,力求科学巧妙、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恰到好处。用实验设疑,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水的沸腾时,给装水的纸盒加热至水沸腾,而纸盒没有燃烧,这里水都沸腾了,纸还没有燃烧。带着这么一个疑问,学生在这种好奇的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的角色。又如在讲《压力和压强》一节时,可以设疑;为什么把鸡蛋握在手中,用力握鸡蛋不破,而用手指往下按,鸡蛋会破?又如我在教“电阻的串联”的演示实验时,这样问:
(1)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哪些电阻已知?哪些电阻要测?
(2)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怎样画?怎样改进才能为测串联的总电阻的电路图?
(3)怎样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值呢?
这些问题的设置,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在这样极具强烈的求知欲中探索,学习,加之老师稍加分析就会收到明显效果。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3 利用实验培养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课得天独厚的优势。物理课中的各种现象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增加随手可得的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知,提高兴趣。
在讲压强的存在时,让学生用拇指,食指分别压短铅笔的两端,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可以让学生热烈的鼓掌,在讲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时,让学生搓搓双手……在讲声音靠介质传播时,让学生把耳朵贴近书桌,用另一只手的手指轻敲桌面,可以听到手轻敲桌面的声音,即声音靠桌面(固体)传播。也可以让学生把机械表靠近耳朵,可以听到秒针“走动”的声音,即声音靠空气传播。这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将会收到演示实验达不到的效果,提高了兴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
其次,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实验和小制作,还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组织学生参观。如当我讲浮力的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脚实验,感受浮力的作用。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在课外活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
利用课外活动辅导、补充课堂上的不足,使个别“吃不了”和“吃不饱”的在课外得到解决,取得成功,也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培养的有效途径。
(1)每章节课后的想想议议,学生小实验是整个物理教材的逻辑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如学生通过亲手制作针孔照相机、天平、潜望镜、小电动机、楼梯电灯开关电路、温度计等,有效激发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功。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材料。
(2)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各种物理兴趣小组,如无线电制作小组等。通过这类科技活动,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场所,以利于学生巩固、提高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又接触到一些未知领域的相关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再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组织成绩中上等的同学参加各种物理知识竞赛。通过组建优生兴趣小组,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难度、深度的知识培训,探讨各种解题方法,奇思妙解,以及物理实验方法,既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又在班上树了榜样,培养了学科学习带头人,实现了优生带动差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 品成功之喜悦,巩固学习之兴趣
【关键词】:培养 物理 兴趣
从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起始,也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都与兴趣紧密相连。因此,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尽量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一、重视新课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每节课的前几分钟,学生情绪亢奋,精神抖擞,注意力比较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重视新课的引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的引入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实验引入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多数是受直接兴趣的影响,而实验最容易使学生产生直接兴趣,尤其是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例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相同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毯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毯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由此引入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解。讲“大气压强”一节,我们可以先做一个“杯水倒置”的实验,我们手中拿一个盛满水的水杯,问“我如果把水杯倒过来,水会流出来吗?”学生肯定地说:“会”,然后我们在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把水杯倒过来,当学生看到水一点也没流出,与自己作出的判断截然相反,则会惊讶万分。学生就会将浓厚的兴趣投入新课的学习。
2、实例引入
物理是研究物体的道理的,这种道理又普遍包含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可借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如讲:“摩擦”时,可先问“穿旧鞋为何比新鞋容易滑倒?”讲压强时,可先举“宽书包带比窄书包带背在身上舒服”等事例。
实践证明,用这些为学生所熟悉的事例引入新课,学生感到自然、亲切,不但能唤起对有关感性知识的回忆,而且使他们积极思维,比较容易理解所学的概念和规律。
3、习题引入
根据新课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习题(简单容易),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为新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如在“机械效率”一节的教学中,对于刚学物理不久的初中生来说,较难理解人们做功过程中,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针对这一情况,在新课教学前可以先设计好这样一道习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
设计习题:李东为了提200N的水上6m高的三楼,已知他用20N的水桶装水,那么:(1)李东把这桶水提到三楼一共做了多少功?(不考虑人重)(2)李东的目的是做什么?他在提水过程中对哪部分做的功是有用的,做功多少?(3)李东在提水过程中做的哪部分功是无用的,但又是不能不做的功?做功多少?
4、故事引入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很多趣味性很强的故事,如“曹冲称象”“哥伦布竖鸡蛋”“阿基米德称王冠”等等,在引入新课时,有针对性地选一些小故事,可使学生兴趣顿生、气氛活跃。在学习“密度的应用”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故事:前不久,我老家的邻居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一位外地人找上门来,说他在挖墙基的时候挖到了几个金元宝,按照黄金的价格至少可值上万元,但由于急需钱用,只要2000元即可出售;邻居听了心动就买了下来。现在要帮他鉴定一下是真是假如何才能鉴定呢?带着这样的悬念,学生急于找到答案,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二、重视难点突破,稳定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的兴趣容易激发,但也容易转移或减退,教材的难点,若不能有效地突破,学生不能理解和掌握,势必会影响以后有关内容的学习,累积起来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实践证明,教学中生动的比喻、形象的图案,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恰当地应用有助于难点的突破。比如利用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对照讲解电源的工作过程、利用自来水管中水的流动对照导线中电子的移动,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物理课中许多实验、现象、规律都是通过图来表达的,学生看不懂图就无法理解课文,这些图必须详讲。如串、并联电路电磁继电器等必须将实验模型和图一一对照讲解,这样做有助于突破难点,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课外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
对初中生来讲,实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教师除做好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组实验外,必须充分利用课后的小实验,开展课外活动。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后,要求学生完成课后实验,这个不起眼的小实验取材简单:鸡蛋和盐水,形象直观、明显,上浮、下沉、悬浮一目了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后,弄清了物体的浮沉条件。
课外实验的成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会从被动做实验到主动、积极地寻找材料做课本上的实验,有的还能自己设计或改进实验,如用玻璃瓶、蜡烛、细铁丝、香烟铝箔自制验电器等,增加了实验的可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该说,课外操作实验的过程,已经成为初中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更有利于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智力条件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自然、接触社会,使学生产生由被动学到主动学、乐于学的飞跃,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又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